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优化探析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财政专项资金概述

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为落实和促进国家政策、提高经济建设发展而设置专项的用途, 以此来促使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的一类资金的统称。一般来说, 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政策性、专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拨款、专项基金和借款等。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原则分析

当前我国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主要遵循以下三个主要原则:一是预算管理要进行统筹规划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 要在确保该资金用途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各级财政的预算能力, 强化预算管理;二是必须进行科学决策, 即在要在遵循决策管控程序和财政管理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各项涉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决策, 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论证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和使用效率;三是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抓重点的原则, 即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应对向解决社会最需要、人民最关注的重点问题方面倾斜。

三、当前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已经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也总结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但是在实务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部分单位在实施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

(一)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起点, 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对财政专项资金后期管理的整体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管控与监督作用。从目前来看, 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不足就是对于预算编制方法不够, 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没有十分严格、统一的项目编制标准及范围, 从而造成各部门和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规范性;二是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审定过程中, 较少有科学的论证和规划。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一方面会形成部分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短期结余, 从而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的高效使用, 另一方面则容易对单位的服务职能水平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二) 没有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较为有效的过程控制

财政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相比具有, 主要特点体现在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从而使得在对其进行管理时不仅要进行单独核算, 还要对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有效的管控。但是在实务中,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时在过程控制方面较为缺乏: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对其申报和分配方面, 对资金使用的过程却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 多数是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出现问题之后才采取修正措施;二是一些项目的执行单位在资金的管理上, 主要以专项资金核算和支付为主, 而对项目的执行进度和管理决策等缺乏必要的过程管理, 从而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 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足

有效的外部监督是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虽然当前对于财政资金的审批、核算和使用结果等采取了一定的监督方法, 但是从总体来看, 监督力度仍然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主要是以事后监督为主, 难以有效参与到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动态监督方面。

(四) 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是强化资金使用责任, 提高资金使用管理水平, 防范舞弊违规行为, 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判断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健全与否的关键点在于能否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环节存在一定的不足, 主要是因为受项目特点影响, 相同的指标受评价对象不同的影响, 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 即便是相同的指标, 也可能会因为标准值范围的差异而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统一指标规范。

二是个性指标的涵盖面较窄, 即受评价对象范围较广的影响, 在对一些特定对象进行个性指标设计时, 存在评价指标涉及的内容范围方面过于局限的现象, 从而造成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不足。

三是评价标准不够统一, 目前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时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如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定性指标的评分标准等也多以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为主, 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这既造成了评价结果缺乏横向比对效果, 同时也对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一定的要影响。

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优化对策探讨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 从而造成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违规舞弊风险较多。鉴于此, 结合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从如下角度采取措施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进行优化:

(一) 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科学性

要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由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项目类别设置相应标准的支出明细, 以有效规避申报单位随意增加支出名目, 浪费财政专项资金;二是要设立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小组, 专门负责分析一些专业性、金额大的项目的收益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有效改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 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 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全过程管理

结合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笔者建议尽快利用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搭建信息化监督平台, 以提高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 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在实务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共享技术搭建一个体系化的监督平台, 改变传统审计等监督方法的滞后性问题, 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实时动态过程监督, 既加强了资金管理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 同时也有效改善了传统审计事后审计的不足, 规避了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降低了因此而产生的资金管控风险。

(三) 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由于在实务中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和目标等已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流程, 在此因此我们在此仅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进行探讨:

(1) 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库。要建立出合理科学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库, 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绩效评价目标为导向, 设计出评价内容范围广、可操作和衡量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通用评价指标基础体系;二是要结合不同的行业和项目类别及其特点设计个性绩效指标库, 从而为不同评价对象或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参考, 从而增强了绩效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 该指标库的设计和建立并非一次就可以完全完成, 它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并进行修订而不断完善。

(2) 整理绩效目标参考标准值。汇总和分析标准值, 初步形成体现各种特点的评价标准, 收集和梳理公共财政支出基础数据, 从支出性质等维度不断充实客观标准和经验数据, 为各部门设定绩效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五、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关系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使用风险的高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分别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意在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有所启发。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断变化, 变化的关键在于由原来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增减适宜、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发展, 因此国家也逐渐提高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控要求。在此背景下, 本文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原则为切入点, 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 意在为有效提升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问题,优化

参考文献

[1] 田桔红.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8 (1) .

[2] 贾连喜.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 (2) .

[3] 刘霞.加强出版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J].中国总会计师, 2018 (1) .

[4] 韩冬华.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6) .

[5] 李楠.广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 2017.

上一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下一篇:优化工程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