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财政人(精选5篇)
就家庭和居民个人而言,生老病死都和财政密切相关。列如:义务教育、公费医疗、养老保险、价格补贴、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工程等等,现将我身边的财政现象列举出来,并加以分析说明。
一、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县区.主要内容包括:分两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二、公费医疗。公费医疗指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按规定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一项社保制度。2010年年公费医疗改革将全面施行。北京市各区县所属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年内将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主要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就医不方便;二是各区县间公费医疗人员待遇差距。公费医疗改革实施后,相关人员也将纳入到社保卡发放范畴,和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一样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三、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这三大特点。其意义可以从三方面来反映:一是有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三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四、基本生活保障。城市低保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基本生活物质帮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所需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标准是:(1)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2)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五、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重点帮助失业6个月以上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利用各种就业服务设施和培训、安置基地,通过职业指导,为失业职工介绍职业信息和求职方法;
通过开展转业训练,提高再就业的能力;通过提供求职面谈和工作试用,促进双向选择;通过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组织开展生产自救;通过政策指导,鼓励、支持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一、现象导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中等职业教育就实行了有条件的免学费政策。2005年, 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不断扩大, 国家助学金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 中央财政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 同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 将资助对象逐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此,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29.2亿元, 其中免学费补助资金80.7亿元、国家助学金48.5亿元, 约534万中职学生得到资助, 约1244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目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校内奖学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以及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二、问题提出
1.为什么国家要向中职教育投入巨资来提供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这项巨资来源于何处, 能否有保证?
2.国家资助制度实施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学思路
通过财政现象的导入, 教师围绕所提问题, 将财政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论关联起来, 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 办教育投资大、收益率低、回报时间长, 市场经济条件下, 单靠市场供给教育产品是不可行的, 容易偏离社会成员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理想状态。同时, 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效应, 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教育所需的投入不能直接按受益原则由单位和个人负担, 它应该由国家来负担。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的生产一线、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 具有公益性。目前, 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公共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但从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 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或城市困难家庭, 所以国家向中职教育投入巨资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因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出现问题。显然, 政府向学生提供国家资助的举措是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 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政府活动和公共服务, 如国防、行政、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要知道社会需求是无限的, 国家的可分配资源是有限的,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国家要根据不同时期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 调节资源在公共需要之间的配置, 力求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中职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 反映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政府以建立和谐社会为己任, 是教育服务于社会和教育财政走向公平的内在诉求, 它充分体现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这种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根本职责。综上, 公共财政是政府向市场活动提供无差别的、一视同仁的服务, 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和非盈利性的特征。此外, 公共财政还是法制化的财政。公共财政法制化的特征主要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直接从事的活动, 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公共财政“依靠国家权力, 强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实际上是依靠法律程序来完成的。财政分配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统一过程。也正是公共财政的法制化, 政府收支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包括税收、政府非税收入、债务收入以及政府间转移等收入。国家的这些收入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来进行。例如:财政收入90%以上都来自税收, 对纳税人、税率、减税免税、课税对象、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财政收入的目的是确保财政支出, 对中职的国家资助所需的巨资来源于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收入, 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免费入学, 还能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助学金足额按时发放。国家财政这种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就是财政支出或叫做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按照不同的标准, 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从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开始采用按支出功能的分类方法, 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分别为17类、170多款、800项来反映政府职能活动以及政府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不管什么形式的财政支出, 都能够凸显公共财政的特点。具体到国家资助政策, 《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以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都对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金额、发放方式与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恰恰是确保国家资助制度实施的关键。
一般来讲, 学生对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等宏观事物不是十分关注, 但对他们的切身利益却十分敏感。在公共财政的教学中, 老师除了诱导与分析, 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刻学习国家资助制度的有关文件, 一方面, 让学生从中发现更多的财政现象。如《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第七条规定: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6∶4比例分担。通过此条规定, 可以向学生进一步介绍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 通过文件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财政活动常识, 解决学生的有关问题。如了解到上中职学校可以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标准, 学生往往从入学开始就惦记着这笔“巨款”, 变着法的问老师这笔款项何时发?学习了这份文件, 学生除了解国家助学金的性质、范围、资助对象评选与审定等内容外, 还会明白国家助学金是预算下达, 国家助学金拨付是有一定的财政支出程序的, 其结余资金有严格的管理要求等。这样, 学生的认知就扩展到对财政预算的认识。财政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 是指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既然是计划, 其实施就需要一个过程;既然是政府的计划, 其信用度是不容置疑的。懂得这些财政常识, 学生就不会为助学金是否发、何时发而焦虑。
因此, 单从中职国家资助制度导入教学, 就可将财政基础知识中的社会公共需要、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等关键词有机结合起来, 立体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公共财政的特点与作用。其实, 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财政现象还很多, 譬如近年政府向中职学校不断增加的实训设施设备投入, 郑州市在校学生每年只需缴纳30元就可享受保额高达100000元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财政现象可谓随处可见, 只是学生受其阅历、认知所限往往“视而不见”, 因此财政基础课教学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财政现象的眼睛, 用财政基础知识来正确认识社会, 做明事达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 有别于其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务性学科, 中职财政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能从学生生活中具体的财政现象入手, 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讨论, 是提高中职财政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摘要:在财政基础课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学生比较擅长的具象思维, 从身边的种种财政现象入手, 通过启发、引导, 强化学生对财政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政现象,财政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我们期待已久的校运会终于拉开序幕了!我是我们班参加方队表演的运动员之一,学校要求队员统一穿白球鞋。可那天我的白球鞋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怎么找也找不到了。没办法,只好求助妈妈,她答应给我买一双送到学校。可是眼看就要入场了还没有等到妈妈。我心急如焚地在校门口等着。过了一会,我却等到了妈妈的同事。他告诉我,妈妈接到了紧急任务不能送鞋了我非常气愤,懊恼的跺这脚伤心的回到了教室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眼看方队表演即将开始了,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的高兴劲儿,我无助的望着老师。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拉着我的手向各班跑去借白球鞋,结果每个班都没有适合我穿的鞋。我沮丧极了,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委屈像水一样一点点漫上来。由于时间紧迫,老师也顾不了我的情绪不得不换上替补队员孙楚昀来顶替我的位置。我低着头,开始胡思乱想。“徐伟文,这双鞋借给你,咱俩身高差不多,应该没问题,我有点不舒服,还是你上吧!”不知何时,不善言辞的孙楚昀站在了我的面前她双手捧着白球鞋,接过鞋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感觉沉甸甸的……
我最熟悉的人—表哥。他大名翟晨博,小名小石头。他上初中二年级,长着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看起来既文气又帅气。
表哥的优点是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喜欢读书。很多次写的作文都上了报纸。表哥的注意力特别集中,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他的.注意力。
有一次,我表哥在写作业,我和姐姐在旁边开开心心地玩耍。我们一会儿蹦一会儿跳,又大声唱歌,做游戏,可表哥却像石头人一样仍然没有动。我很奇怪,这么热闹他不想玩吗?于是我就拍拍他的肩膀说:“别写啦,玩吧!看我们玩得多尽兴。”可表哥却说:“我要写完卷子才去玩,你们先去玩吧。”看他写作业那么认真,我和表姐也不好意思再玩了,也坐下来安静地看起书来。
爸爸的数学知识非常丰富,是他教我学习趣味数学。记得有一天,爸爸提了一个问题:哥哥给妹妹七块糖后,哥哥和妹妹的糖就同样多了,原来哥哥比妹妹多多少块糖?我不假思索地说:“原来哥哥比妹妹多七块糖。”爸爸说:“错。”我目瞪口呆。爸爸说:“哥哥给妹妹七块糖,哥哥就减少七块糖,而妹妹就增加了七块糖,七乘二等于十四,原来哥哥比妹妹多十四快糖。”我恍然大悟。
也是爸爸培养我阅读的。小时候爸爸经常在我睡觉之前讲故事给我听,我也总是津津有味地听着,每当爸爸讲完一个故事,我急不可待地叫爸爸再讲一个故事,爸爸也耐心地再讲一个。那些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几乎全是爸爸给我买的,可以看出爸爸在买每一本书之前都要精挑细选。
【我身边的财政人】推荐阅读:
我身边熟悉的人作文12-09
我自豪我是财政人06-19
身边最美的人调研06-11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400字07-01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范文35006-06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200字11-08
向身边人学习09-22
我身边的变化06-03
我身边最美的同事06-22
我身边的励志故事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