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推荐10篇)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1

】①《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负责资产配置事项的审批,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四)负责本级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审批,负责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三)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2

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度金融类企业产权登记监督检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2014年5月31日前,将2013年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情况年度汇总报送财政部金融司。其中,中央管理金融企业应对集团(或控股公司)本级和所属各级子公司2013年度发生的产权变动及其办理情况等进行清查。

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陈少强指出,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基础。无论是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文化国有资产以及资源性国有资产,还是现在所说的金融性国有资产,都应加强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工作。“财政部此次发布通知要求做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既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需要,为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促进未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研究员徐洪才表示,此次财政部发通知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虽然每年都要进行这种产权登记,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对国有资产分类监管的背景下有新含义,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分红的问题, 要提高国有股权分红比例。二是要适当划拨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三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里面对金融企业,国有金融资产也是适用的,金融机构也要发展员工持股,民营资本要介入,这些都是新的课题。他强调,国有金融企业包括资产垄断的、公益类的、竞争性的,如金融控股公司,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公司,还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等,这里面问题非常复杂,任务非常繁重,所以未来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体系现在要提上议事日程。并坦言:现在看来,财政部下属金融公司管理国有资产恐怕难以胜任,根据国有资产分类监管以及未来国营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否成立金融国资委恐怕要提上议事日程了。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大家面对新的形势,已经到了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的时候。

财政部颁布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篇3

朱志刚在讲话中说,在过去的近20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获得长足发展,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顺畅流转,服务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维护市场秩序、规范资本运作,配合财政改革、金融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志刚指出,此次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于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改革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四是有利于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和执业质量。五是有利于评估报告使用方理解评估行业。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品德要求,强调职业道德;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关注新兴业务,主动服务市场需要;充分尊重委托方合理需求,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4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国资发产权[2005]2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监察厅(局)、工商局、证监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企业:

根据中央纪委关于严格执行产权交易制度和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关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及其配套文件精神,不断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现就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监督检查的范围是《办法》及其配套文件施行以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等的规范操作情况。

二、监督检查工作要以国家有关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和实际执行情况为重点,认真做好相关重点环节的审核把关。主要内容为: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各地区、部门和相关企业是否对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了全面贯彻落实,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的职能部门、人员和工作责任是否明确;对产权交易机构的选择和监管工作是否到位。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交易情况。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是否在经国资监管机构选择确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符合竞价条件的产权转让项目,是否通过竞价方式进行交易;对于直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国有产权的,是否符合《办法》的相关规定。

(三)产权交易机构的规范操作情况。《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规定的贯彻落实和实际执行情况;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要件及标准审查把关情况;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中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出现纠纷的调处情况;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的统计报告情况;是否存在将企业国有产权拆细后连续交易行为。

(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规定程序的执行情况。是否按照《办法》的要求履行了相应的批准程序和操作程序,以及是否对内部决策、转让行为批准、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价格确定、转让价款支付以及产权登记等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操作;内部决策机构、职代会、审核批准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出具的材料是否齐全、有效。

(五)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的披露情况。是否按照《办法》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间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信息发布后,对意向受让方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对受让方提出的条件有无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六)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情况。产权转让中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是否经过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等事项是否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转让后职工安置等事项是否落实。

(七)相关方面履行职责情况。产权转让涉及各方是否按照规定履行相应职责,是否存在越权批准或违规操作等问题,是否存在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公正执业问题。

(八)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执行情况。产权转让中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向外商转让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或批准;转让方是否按照规定收取产权转让价款,对取得的净收益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九)对暴露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及时作出处理。

三、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在监督检查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地方(部门、企业)工作自查与相关部门对项目的重点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组织工作调研与督查指导相结合、国有产权转让项目检查与对产权交易机构检查评审相结合、举报和媒体曝光的案件处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以及检查问题、总结交流经验与完善政策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由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牵头,会同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共同组织进行。具体工作可以由有关部门结合自身业务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在同级国资监管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建立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或组成监督检查工作组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要视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及其配套文件的规定严肃处理。在对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要区别自查、自纠和被查、被纠的界限,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

六、逐步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总结报告制度。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应当依照本通知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企业、机构,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结合有关部门业务具体组织实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的相关企业、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确保工作规范和质量,不留死角;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每年年终要对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情况及时总结报告,对重大问题要形成专题报告。

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有关方面要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认真组织和配合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一)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充分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在组织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和不重复。

(二)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中,应加强工作联系和沟通,检查后有关部门要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涉及的相关部门、企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产权交易机构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反映情况,主动提供有关资料。

(四)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做好监督检查情况总结的基础上,要注重做好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抓好对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

(五)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深入细致,求真务实,依法检查,廉洁奉公,遵守纪律。对于违反检查纪律的行为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纠正、查处。

国 资 委

财 政 部

发展改革委

监 察 部

工 商 总 局

证 监 会

二○○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国有贫困农场财政扶贫资金(以下简称贫困农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结合国有贫困农场(以下简称贫困农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贫困农场是指中央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垦区所属的,自然条件差、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长期亏损或微利、资产负债率高、人均收入原则上低于本垦区平均水平60%的农(团、牧)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贫困农场扶贫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不含以工代赈资金部分)以及中央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财政相应安排的专项用于扶持贫困农场发展的扶贫资金。

第四条 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中央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分别列农业部部门预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算,资金项目、预算和决算按照部门预算管理制度管理,其他相关管理执行本办法。

用于地方垦区的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列中央补助地方专款,执行本办法。

第五条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农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生产。资金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场道路、桥涵、基本农田(含草场)、小型农田水利、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通水通电等方面建设。

(二)生产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具体包括新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省级农垦管理部门可在中央财政补助的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中按不高于1.5%的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用于扶贫项目前期调研、评审论证、资金报账、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和宣传等。省以下农垦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贫困农场不得再提取有关管理费用。

第六条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一)机构、人员经费。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三)弥补经营性亏损和偿还债务。(四)修建楼堂馆所。(五)大中型基建项目。

(六)购买小轿车、移动电话等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七)其他与本办法第五条使用规定不相符的支出。第七条 中央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垦区应根据本办法第二条,按照以下程序确定贫困农场具体标准和重点扶持名单: 中央直属垦区贫困农场具体标准和重点扶持名单由垦区扶贫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提出,并在垦区内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农业部审定,由农业部报财政部备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具体标准和重点扶持名单由兵团扶贫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结合兵团实际情况确定;地方垦区贫困农场具体标准和重点扶持名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结合本垦区实际情况确定。各地方垦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确定的贫困农场具体标准和重点扶持名单,应在垦区内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农业部在前款规定报送财政部备案的名单基础上,确定中央分阶段重点扶持的国有贫困农场名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八条 中央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各地方垦区省级扶贫(农垦)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财政)部门立足国有农场改革与发展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论证的原则编制本垦区(兵团、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农场扶贫开发规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垦区贫困农场扶贫开发规划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中央直属垦区贫困农场扶贫开发规划经农业部审定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九条 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农场扶贫开发规划、上工作情况和本工作计划,共同确定当年补助给各地方垦区的贫困农场扶贫专项资金额度,由财政部将预算文件及时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同时抄送农业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管理部门。

第十条 各地方垦区省级农垦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贫困农场扶贫开发规划和中央财政补助贫困农场扶贫资金数额,在农业部确定的重点扶持贫困农场名单范围内,确定当年拟扶持的贫困农场及其项目。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实行省级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具体程序由省级农垦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共同研究确定。

第十一条 各地方垦区农垦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的贫困农场扶持项目须在中央财政资金下拨后两个月内报至农业部、财政部备查。报备一个月内,农业部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在商财政部后可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十二条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商农垦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加强项目管理。贫困农场扶贫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有条件的实行监理制。凡属于《政府采购法》范围的项目,应当按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及其项目信息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录入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个贫困农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本工作计划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汇总后,于每年4月底前将上全国贫困农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送给财政部。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应会同农垦管理部门加强对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使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做好绩效考评工作。

第十八条 对骗取、截留、挪用、滞留贫困农场扶贫资金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其他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6

(3)、开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1、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

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统一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快速行动,狠抓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资产清查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成员包括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市资产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2、制定方案,积极落实。

为了使我市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根据省资产清查办公室统一安排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制定了具体工作实施方案,4月27日,全市召开了由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以及县区财政局分管领导参加的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对全市资产清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单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确保此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3、组织培训、积极宣传。

在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由专业人士介绍了资产清查软件的操作方法;在清查期间安排专人及时解答各单位在操作软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我市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发了工作简报,积极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在此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进此项工作快速高效完成。

4、建立监督与检查制度。

资产清查第二阶段开展时,在组织各单位进行财务清理和财产清查的同时,要求各单位的主管部门不但要做好自身清查工作,还要按清查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对所属单位清查结果的审核工作。为了督促相关单位自查,检查各单位填报质量,11月中旬,市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我局稽查办,对部分单位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了专项检查。

(4)、实现产权交易业绩新突破。

2007年累计完成交易53宗,实现交易额1800万元。交易项目和交易业绩均实现新突破。

(5)、参与企事业单位改制,策划实施企业产权交易,并做好综合性配套服务工作。

1、策划实施改制企业产权交易。配合市建设局对局属2家企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中心和拆迁事务所实施改制,成功出让2企业全部产权。

2、配合省产交所对我市重点企业双沟集团、洋河集团进行股权出让工作。

3、参与京杭实业有限公司财产清算工作,实施京杭大酒店、西楚农贸商城摊位经营权成功出让。

4、处理、解决企业改制、产权交易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6)、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7)、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收尾工作。

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8)、完成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房屋清理工作

(9)、主持拍卖多次国有财产出售工作。

特别指出的是完成西楚商贸城的出售工作,还有海事局的江海潮大酒店的拍卖,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述廉情况

1、没有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及贵重物品;

2、没有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

3、没有用公款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利用婚丧喜庆之机大操大办、借机揽财;

4、没有参加赌博、为赌博提供条件或者为赌博活动提供保护等行为;

5、没有“跑官要官”行为,以及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为自己或为他人谋取私利;

6、没有存在求神拜佛,埋“升官符”、“镇邪物”等封建迷信行为;

7、没有以出差、开会、招商引资等名义用公款旅游,以及用公款变相出国(境)旅游;

8、没有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本人不会驾驶车辆,不存在借用或占用他人汽车行为;

9、没有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和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10、没有违反规定用公款大吃大喝及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11、没有违反规定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礼物馈赠;

12、没有违反规定在企业兼职、兼职取酬等行为,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13、没有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活动,以及利用工程建设产生的债务“以债谋私”行为;

14、没有违反规定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15、没有违反规定配备和使用小汽车,能够严格执行“一识两证”制度,无公车私驾情况。但有时在工作出差和开会时,在顺路的情况下,偶然会看望一下外地结识的客商和上级部门的领导及本系统的同事、好友等。

16、没有违反其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的情况。

规范资产管理促进财政发展 篇7

一、建机构、抓队伍, 夯实管理工作基础

2005年,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鄂财行资发[2005]2号文件印发后, 竹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 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竹山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 专题研究和安排布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随着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进一步规范管理的要求, 县委、县政府同意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专门机构。2006年, 县编委专门印发了竹机编 (2006) 8号文件, 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股”, 作为县财政局的一个内设机构, 定编5人, 从县财政局现有在职干部中, 调剂安排了5名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担任资产专管员, 专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专批50多万元专项经费, 用于软件购置、网络硬件配置、清产核资等工作。从而, 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职能、经费“五个到位”, 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起好步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搞宣传、抓培训, 营造良好管理环境

一是大力宣传, 提高社会影响力, 争取社会各界了解、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 广泛宣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在《竹山报》和竹山县政府公开网站, 开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专栏, 历时两个多月, 宣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和文件, 讨论焦点, 解决难点。并邀请县主要领导, 在主要媒体上以领导答记者问的形式解答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同时在集镇、主要道路口刷写固定标语五十余幅。宣传工作持久深入, 达到了先声夺人、吸引各方关注的目的, 为顺利开展资产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认真组织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专门的管理, 具有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需要专业人才。该县建立了资产专管员制度, 在每个行政事业单位, 至少明确一名同志担任单位资产专管员, 并采取基础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两年来, 先后组织了基础培训7次, 主要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 以及政策动态等内容;组织了清产核资、软件操作、软件升级及联网、数据库更新等专项业务培训达11次。通过培训, 提高了专管员的政策水平和软件应用等业务技能, 培养了一大批适合工作要求的高素质队伍, 促进了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搭平台、抓联网, 构建有效管理载体

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是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 该县加大投入, 整合财政资源, 狠抓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一是安排专项经费, 确保资产管理数据库专版软件安装到位。经过清产核资, 把单位资产信息和实物图片全部录入资产管理系统, 并对其进行了锁定, 资产处置、出租出借、资产收益管理均在网上审批和运作, 实现资产信息化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 全县156个行政事业单位, 全部安装了统一购置的资产管理单位版软件, 在财政局信息中心设有独立服务器, 安装了财政版软件。以资产管理专版软件安装覆盖率达到100%为标志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设到位。二是整合利用国库支付网络体系, 确保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联网到位。使用统一的1732传输端口, 共联网行政事业单位156户, 其中一级单位86户, 二级单位70户, 联网率100%。随时可查看各单位的资产管理信息, 查看单位固定资产台账, 资产购置、处置、有偿使用、资产收益情况;随时可登录省、市服务器, 并上报数据。横向到乡镇、到各单位, 纵向到省、市的网络管理体系, 运行正常。

四、重制度、强检查,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规范管理是目标, 建章立制要先行。该县把构建规范的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作为新时期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进而强化制度落实和监督检查, 促进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加强制度创新, 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根据上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和有关文件, 结合实际, 先后出台了《竹山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竹山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及收入管理办法》、《竹山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联网数据上报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制度》等一系列地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办法和规定, 为全县资产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制度规范, 明确了资产配置、购置程序, 统一由单位申报资产购置计划, 纳入政府采购预算;明确了单位资产变动、数据上报和更新的程序, 便于资产管理信息化;明确了单位资产处置程序;明确了所有资产殧�收益的管理权限, 包括资产经营收益、出租出借收益、资产处置收入都必须缴入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经营性收益除按规定交纳“非转经”占用费外, 按程序报批用于单位经费不足, 资产处置收入按程序报批用于资产更新改造;等等。这样, 就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国有资产处置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和国有资产违规处置责任追究制, 提高制度执行力。由监察、审计、国土资源、工商、房管、公安交警、法院、检察院、财政、车管以及评估机构、产权交易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资产处置管理工作。将资产管理纳入监察、审计的日常监管范围。凡没有通过审批的处置、转移资产, 房管、国土、车管部门不得办理过户手续, 评估机构、产权交易部门不得评估、交易, 没有通过审批的购置, 房管、国土、车管部门也不得将其入户登记。未通过审批的资产经营, 工商不得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有关部门在办理资产产权过户手续时, 申请人必须提供县财政部门处置审批的文件, 对擅自办理过户手续或违规处置而造成资产流失的, 按照规定给予经济处罚, 并视情况轻重提交政府纪律监察部门追究有关责任, 甚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直至追回产权为止。部门联动, 齐抓共管, 这样就从源头上杜绝了违法违规处置资产现象的发生。同时, 加强对资产管理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 每年抽查单位不少于30%, 重点检查单位不少于15个。重点检查资产登记是否清楚、账实是否相符, 采购是否超标、是否按程序办理, 处置是否通过审批、是否公开交易, 资产收益是否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等。通过监督检查, 了解和掌握存在的问题, 指导业务, 督办整改,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五、强监督、严把关, 资产管理成效显著

通过数据库管理和网络监控, 有利于弥补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有利于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也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通过单位清产核资, 单位自查、财政抽查、委托评估和审计, 批复锁定、日常监督检查, 全面摸清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家底。全县156个行政事业单位, 其中一级单位86个, 二级单位70个。固定资产总额6.2亿, 其中行政资产1.4亿, 事业资产4.8亿。资产的结构为土地0.22亿、房屋4.14亿、通用设备0.04亿、专用设备0.48亿、交通设备0.47亿、电气设备0.09亿、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0.38亿、仪器仪表及其他0.07亿、文艺体育设备0.02亿、图书文物陈列品0.06亿、家具及其他0.22亿。在此基础上, 全面建立了资产动态管理数据库, 各单位清产核资后的资产数据信息全部录入并加以锁定, 后期数据变动必须按程序审批, 凭批文上报系统批复后单位才能变动资产数据, 并要求资产变动要一月上报一次, 随时保持实物、账面及系统数据一致。进行资产的动态管理, 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促进了资产管理日常工作日益步入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由于工作成效显著, 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2007年被湖北省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湖北省清产核资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被湖北省财政厅评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先进单位。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8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财务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税收作为财政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需要针对不同经济业务行业进行税种划分和税率配置,通过财政税收作为经济的导向,促进经注意的更快更好发展。国家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处于核心位置,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更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的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来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模本,并以财政税收为经济导向,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概述

我国财政税收改革已有较长的时间,而且在不断的改革深化过程中,地方财力和财权得以不断扩大,企业税收负担减轻,经济取得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说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对财政体制上的预算和支出进行优化,完成税收体制的转型,确保达到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

由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我国现有的税收体制已沿用了许多年,因此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来健全税收管理体制,强化税收监管,将税收监管权进行下放,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重新对税种进行划分,使税收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更好的发挥其平衡作用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对政府行业和市场行为的干预力度进行明确,针对市场发展的长远效益,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干预力度关系,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宽松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税收管理团队素质,为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做好财务工作的策略

1.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重要的组织结构,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的部门较多,业务运作流程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才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国家的财政税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势必会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管理方式方面需要及时的转变,以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需求。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包括业务经营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税收管理以及财务审核等多项内容,而一般情况下在财政缴税方面属于被动型,不利于新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所以需要提高综合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深化财务信息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国有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财务管理信息也相应的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确保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此财务信息化管理成为主要的途径,尤其是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这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国有企业中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个流程都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同时对于财务信息的采集、跟进、存档和管理等全程使用信息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间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为各项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健全财务监管和审核机制

大型国有企业税收规模大,涉及面广,只有实行严格的税收征管监督和审核机制,才能切实保障税收征管过程的有效、有序和有力执行。建立职权分离的财务监管体系,通过责任划分制的监管体制,可以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威慑、监督和引导,与此同时在第三方财务审核机构的辅助下,阶段性的开展财务信息的审核,有助于及时评估大型国有企业的财政管理现状,也可以对财政税收的缴纳现状进行评价,总之要及时获取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对财务管理的财政税收征管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

三、结束语

财政税收管理是我国财政体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国当前财政税收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弊端,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革除财政核算虚假现状、强化财政税收的监督力度,保障税收的正常运行。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大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康金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 2014-04-05.

[2]杨红梅.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 2013-04-08.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9

财政部企业司、证监会会计部负责人

就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管理问题

答记者问

2008年4月29日,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引起了资产评估机构和证券市场的高度关注。日前,财政部企业司和证监会会计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81号文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答:我国自1993年开始,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与证券业务有关的资产评估业务,必须取得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当时为规范管理,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确认的规定》(国资办发[1993]12号)。2004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和证监会对102家持有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了综合性检查,并暂停受理证券评估资格的申请和变更。检查发现,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制度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股东权益、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资产评估机构总体上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现存的102家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持有机构,都是1998年以前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证监会联合审批的,迄今经历了脱钩改制、合并、分立等变革,登记的资产评估机构名称与实际严重脱节,给机 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构、客户以及监管部门带来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无法进行优胜劣汰,个别内部管理混乱的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时存在不遵守职业道德甚至违法违规的问题,成为证券评估市场的重大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证券评估资格的准入管理,并建立退出机制。

2005年,《行政许可法》施行后,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国家继续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实施行政许可,资格审批工作由财政部和证监会负责。此后,财政部和证监会研究草拟了相关管理办法,并经过了多次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81号文。

鉴于证券、期货相关评估业务(以下简称“证券业务”)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结合综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81号文对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为促进资产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实现资产评估行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有利于证券评估领域的规范发展,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问:81号文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

答:一是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申请证券评估资格应当满足的条件和应当提交的材料;二是规定了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报备问题;三是明确了具备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合并或分立时,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继承问题;四是提出了资产评估机构重大事项报备和报备的具体要求;五是明确了财 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政部和证监会对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机构的日常管理措施;六是规定了证券评估资格的撤回、撤销情形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

问:资产评估机构申请证券评估资格的条件具体有哪些?

答:资产评估机构申请证券评估资格,应当符合以下7个条件:(1)机构依法设立并取得资产评估资格3年以上,发生过吸收合并的,还应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满1年;(2)质量控制制度和其他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良好;(3)具有不少于30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其中最近3年持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且连续执业的不少于20人;(4)净资产不少于200万元;(5)按规定购买职业责任保险或者提取职业风险基金;(6)半数以上合伙人或者持有不少于50%股权的股东最近在本机构连续执业3年以上;(7)最近3年评估业务收入合计不少于2000万元,且每年不少于500万元。

81号文同时明确,有下列任何情形之一的机构,不得申请证券评估资格:(1)在执业活动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未满3年;(2)因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证券评估资格而被撤销该资格,自撤销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未满3年;(3)申请证券评估资格过程中,因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被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的,自被出具不予受理凭证或者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未满3年。问: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可以从事哪些业务?

答:依法取得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可以从事涉及各类已发行或者拟发行证券的企业的各类资产评估业务,以及涉及证券及期货经营机构、证券及期货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的资产评估业务。

问: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发生合并或分立后,其证券评估资格能否继承?

答:这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在合并或者分立后仍然存续,且仍满足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2项至第7项条件的,其证券评估资格继续有效。第二种情况是,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合并或者分立后新设的机构,不能继承原机构的证券评估资格,只有满足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全部条件,才可申请证券评估资格。第三种情况是,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被其他资产评估机构合并的,根据81号文第八条第(四)款的规定,其证券评估资格失效。

问:资产评估机构实行备案制度,请问报备要求有哪些?

答: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分为日常报备和报备两种。

设立分支机构,合并或分立,机构名称、地址、股东或者合伙人、法定代表人或首席合伙人发生变更,机构应当分别按照81号文第三条、第四条第(一)款和第五条第(一)款的要求,向财政部和证监会报送备案材料。

在每年3月31日前,机构应当按照81号文第六条规定,向财政部和证监会提交备案材料。

问:财政部、证监会对资产评估机构有哪些日常管理措施?

答:财政部、证监会负责对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日常管理,依法对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机构 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及其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日常管理措施包括:一是对存在被举报、首次承接证券业务等12种情形之一的机构给予特别关注。二是对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违反规定的,可以采取出具警示函并责令整改等措施;对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行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措施,对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一定期限不适宜从事证券业务的惩戒,同时记入诚信档案,并予以公告。

问:撤回、撤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评估资格的情形有哪些?

答: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资产评估机构发生不具备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2项至第5项条件之一情形的,逾期未报告,未经整改,或者整改后仍未达到规定条件的,撤回其证券评估资格。

二是情况变化导致资产评估机构不具备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6项和第7项规定条件的,撤回其证券评估资格。

三是资产评估机构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证券评估资格,撤销其证券评估资格。

此外,资产评估机构终止或者不再从事证券评估业务的,应当主动交回其证券评估资格证书。

问:81号文件与此前印发的财政部第22号令、《财政部关于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后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怎样衔接?

答: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管理,属于“二次准入”的行政许可。因此,申请或者继承原有证券评估资格的机构,应当是按照财政部第22号令规定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从2008年7月1日起,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发生合并、分立或者 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设立分支机构等事项的,应当在符合财政部第22号令、《财政部关于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后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基础上,再按照81号文件规定执行。

问:81号文印发后,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联合授予的证券评估资格应当怎样处理?

答:按照81号文第九条第(五)款的规定,持有原《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资产评估机构,在2008年8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和证监会报送《资产评估机构基本情况表》和《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沿革说明后,其持有的许可证在2008年12月31日前继续有效,但根据第八条第(四)、(五)款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已经终止或者被依法撤销、撤回证券评估资格的除外。

持有原《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资产评估机构,具备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2项至第7项条件的,可在2008年7月1日以后申请换发新证。

持有原《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相关机构,如继续从事证券评估业务,则应当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先按照《财政部关于做好资产评估机构过渡期末有关工作的通知》进行分设。分设的资产评估机构按照81号文第九条第(五)款规定履行了相关手续的,其证券评估资格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继续有效。分设后,具备81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2项至第7项条件的,可在2008年7月1日以后申请换发新证。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 篇10

(财管字〔1999〕301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国有资产管理局)、中央管理企业:

为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规范资产划转操作程序,特制定《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告知我们,以便进一步完善。

附件: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

1999年9月27日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

第一条 为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规范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是指企业因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形式调整和资产重组等原因引起的整体或部分国有资产在不同国有产权主体之间的无偿转移。

第三条 办理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手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有利于产业结构、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3、坚持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由各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

第五条 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部门和企业发生下列产权变动情况的,应按本规定办理企业资产无偿划转手续:

1、企业因管理体制、组织形式调整,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

2、国有企业之间无偿兼并;

3、企业间国有产权(或国有股权)的无偿划转或置换;

4、组建企业集团,理顺集团内部产权关系;

5、经国家批准的其他无偿划转行为。

第六条 按照国有资产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应按照下列情况分别进行申报:

1、属于地方管理的国有资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辖范围内划转的,由划入及划出双方的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母公司向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属跨地、市、县划转的,还应由双方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别向同一上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属于地方管理的国有资产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进行划转的,由划入及划出双方企业主管部门或集团母公司向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财政部。

3、属于地方管理的国有资产与中央管理的国有资产之间划转的,地方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母公司向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财政部。中央由企业集团母公司、重点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向财政部提出申请。

4、属于中央管理的国有资产在企业集团、重点企业及中央各部门之间进行划转的,由划入与划出双方向财政部提出申请。

第七条 各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接到完整的资产划转申报材料后,应认真审查,及时作出是否批准资产划转的决定,并发文批复。

第八条 企业集团、重点企业按产权纽带管理的国有资产,在集团内部进行资产划转由集团母公司审批,报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由部门管理暂未脱钩企业的国有资产在同一部门内部进行资产划转,暂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报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 办理资产划转手续,需提交下列文件:

1、划转双方办理资产划转的申请(凡申办跨区域资产划转的,同时应附逐级上报的有关文件资料);

2、划转双方企业母公司或主管部门签订的资产划转协议及政府有关批准文件(涉及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改变的,需提交经贸委批准文件);

3、被划转企业经中介机构审定的划转基准日财务报告;

4、被划转企业与划入方企业的产权登记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十条 划入、划出双方企业应依据资产划转文件办理变动产权登记等有关手续,并进行相关的账务调整。

第十一条 凡未按本规定办理资产划转手续的,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相应的产权登记手续。

上一篇:述职报告(刘供2009)下一篇:公司对保安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