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共8篇)
(一)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1、按《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对医院新建、改扩建等在建基建项目进行财务管理,组织会计核算。
2、基建财务核算应由医院财务科统一核算与管理,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担任会计和出纳工作。
3、正确组织基建财务核算。
(1)所有基建项目统一纳入医院“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按项目分别设置明细账。(2)基建投资严格按照《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定,由财务科参与调研、论证和审核经济合同。
(3)基建开支必须取得合法的会计原始凭证,同经办人,总务科科长及有关院领导签字后方可付款。
(4)确保各种数据的真实、准确,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及时、准确报送各种报表。
(5)定期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做好银行存款账户核对工作,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6)基建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办理项目财务竣工结算,由审计组根据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自行进行审核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进行审核,按审定金额结算工程款,进行财务处理。
4、若建设项目属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项目,应接受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的中介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按时报送有关财务报表、工程进度及用款计划表,并按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申请拨款。
5、对属政府采购规定范围内的工程项目,材料和设备的购买,应监督其按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6、基建开支项目的审批
(1)基建项目、3万元以上改建工程项目由院办会议讨论立项及预算通过。
(2)1000元以下基建和改扩建开支由总务科科长提出。后勤分管院长审批;1000元以上支出,还须经院长审批。
(3)基建、改扩建工程项目超预算资金,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1万元以下由分管院长审批,1万元(含)至3万元以下由院长审批,3万元以上(含)须经院领导班子会议审定,院长审批通过。
(4)基建项目借支由总务科科长签名后,后勤分管院长审批,1万元以上(含)借款还须经财务分管院长或正院级领导审批。
(5)基建、改扩建工程进度付款应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支付工程进度款凭正式发票、工程合同,总务科科长签名后送审计组审核,审计组出具审计意见后按审批手续审批后付款。
(6)基建项目招待费开支、劳务性开支严格执行《财务开支审批权限》。
7、本制度由财务科负责解释。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医院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具有明确指定用途的资金。
第三条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1、专款专用的原则,财政专项资金必须按照指定用途使用,不得用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以外的开支。
2、单独核算原则。医院在收到财政专项资金时,应当为每项专款分别设置账户,单独组织会计核算,各项专款之间的会计核算不得混淆。
3、归口管理的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任何个人和科室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和转移专用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国。
第五条 对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应规定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形成固定资产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应当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困难
据统计, 自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 全国收缴的维修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 因申请使用手续繁琐, 这笔资金一直被称为“沉睡”的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住宅的“养老金”, 业主购买住宅之后所发生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 全部依靠这笔资金, 这些资金属于业主个人所有, 包括存储利息, 并且管理办法规定要把账目记入个人账户上。如何核算管理好这些资金, 建好维修资金业务账, 清楚记录维修资金缴存、使用支取分配, 核算资金增值和收益, 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同时让广大业主能清晰查询到维修资金账户的余额和支取使用情况, 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缺乏制度规范
收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并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是我国物业维修管理的重大举措, 由于制度尚不成熟, 有些地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缺乏制度规范, 未建立维修资金业务特色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有的账簿设置不规范, 维修资金混淆建账, 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 会计科目随意设置, 账户利息收入结算不合理, 报表不规范, 统计口径不统一等导致会计核算数据失真, 很多财务管理措施不能落实。
(二) 资金效益低, 难以增值保值
维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由业主在购房时缴存放在代管银行专户。现行管理办法制约限定维修资金申请支取使用率低, 造成归集资金数额逐年增加, 很多地区大部分维修资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于银行, 大笔资金闲置, 资金效益低, 既造成利息损失, 也丧失增值机会, 难以保值增值。
(三) 资金监督不力
维修资金管理部门缺乏内部控制措施, 有些维修资金管理部门在多家银行开设维修资金存款专户, 专户规范管理工作繁琐, 有的财务人员工作作风懒散, 完全依赖维修资金代管银行进行管理, 忽视核对代管银行的收缴、支取数据记录, 没有及时核对相关单据, 财务监督不到位, 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给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容易诱发侵占、挪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等职务犯罪。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未能落实, 甚至有些管理较差、内部控制较弱的管理机构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挪作他用, 迟迟未被发现。
三、影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 制度因素
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以来, 各地维修资金业务发展参差不齐。部分领导只重视维修资金的收缴, 轻维修资金的内部管理, 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缓慢,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指引细则;《管理办法》规定, 使用维修资金须经业主大会双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 资金不能随意使用, 虽然提升了其安全度, 但造成大量资金沉睡, 同时, 办法规定, 在保证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 经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 可以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购买国债。维修资金使用和增值的门槛高, 业主大会对资金的使用及增值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操作性不强, 现行管理办法的制约使得资金提取使用难, 资金效益难以提高, 大大削弱资金的使用效益, 不能满足当前管理的要求。
(二) 人员因素
有些财务会计人员是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成立后从其他单位调入的, 没有及时更新业务知识, 综合业务素质低, 特别对住宅维修资金的财务管理缺乏钻研学习, 工作随意性大, 未能专心学习本行业特色的专用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办法, 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维修资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再加上各地成立的管理中心都是公益性单位, 不存在营运资金的压力, 工作人员怕承担责任, 公共服务意识低, 对维修资金目前唯一的购买国债增值渠道也懒得促成, 宁愿大量资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在代管银行。
(三) 监督方法
专项维修资金业务涵盖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建设单位、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审计等各方。在具体的监督管理过程中, 首先, 业主对维修资金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及其非专业性使其难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 管理办法规定, 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依法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审计监督, 而建设主管、财政部门的监管身份模糊, 既管理又监督, 领导重视不够, 监督乏力;最后, 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 公开力度不够。以上监督渠道不畅通的原因, 造成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的现象。
四、改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加快建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度, 形成维修资金财务管理规范指引, 规范缴存、使用支取、分摊、收益分配等业务财务行为, 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 加强业务培训。同时开发应用维修资金财务管理系统, 利用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与代管银行数据自动对接、核销, 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 减少人为干扰数据, 实现凭证汇总、记账、统计自动化, 确保维修资金汇总、统计数据准确, 通过互联网向业主提供查询服务, 使广大业主能清晰查询专项维修资金账户余额、计息收益分配、使用分摊情况。
(二) 完善管理办法, 拓宽资金增值渠道
2008年实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以来, 管理办法已难以满足各地的实际操作。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 借鉴国外的经验理论, 改进完善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提高资金使用率, 适当拓宽资金保值增值渠道, 在投资运营方式上给予指引, 弥补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和不足。其次, 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财务人员也要增强服务意识,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资金的流动性, 积极协助广大业主筹划资金的运营投资, 实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 提高资金效益。
(三) 建立维修资金监督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 由建设主管部门纪检监察室牵头, 加强维修资金内部控制管理, 梳理维修资金管理的风险和缺陷, 制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明确岗位责任制, 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其次, 建立完善的维修资金监管体系, 覆盖维修资金牵涉的相关主体部门, 实现缴存、使用支取、计息、收益分配结算等业务流程监管信息化管理, 实现维修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同时主管部门应广泛宣传维修资金的缴存、使用和管理等政策法规, 使维修资金所有者广大业主能真正了解维修资金, 并参与维修资金监督和管理, 充分发挥各方相互监督力量, 进一步对维修资金进行约束和监督。
参考文献
[1]朱玉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1) .
[2]端嘉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1) .
[3]王卓.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新经济, 2014, (9) .
近年来,为促进出版行业发展,国家通过财政预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多种渠道积极扶持相关文化产业、事业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出版行业机构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国家在给予扶持的同时,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出版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的时候也须遵守相关的规则和办法。但在出版业财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对专项资金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等要求,却未必能够实现相关管理办法预期达成的目标,也难以切实落实专项资金准确核算和有效管理的要求。必须结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以及专项资金的设立的目标、使用原则和资金涉及的业务流程统筹考虑,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合理、合规、安全、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
一、确定专项资金的性质
能够准确核算专项资金是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而准确核算专项资金的前提则是要判断专项资助的性质,根据资金拨付文件判断相关拨付资金属于政府补助性资金或是政府资本性投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从以下两点确定专项资金的性质。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711“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说明明确:“科目核算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
2.《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二条规定明确:“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根据上述判断依据,专项资金属于政府补助性资金的需要在递延收益科目下核算;属于资本性投入的需要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下核算。
目前,多数出版业专项资金都属于政府补助范畴。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二、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
专项资金核算主要使用到的一级会计科目有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费用(成本)科目。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
企业按照明确、固定的标准取得的专项补助资金,可以按照应收金额或实际收到金额,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会计分录为:
1.应收或实际收到专项补助资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费用支出时
借:费用(成本)类科目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如果项目还存在验收后拨付尾款的情况,尾款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收入。
这是使用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专项资金最基本的一种情况。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
与资产相关的专项补助并不常见,如专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或为购置固定资产而补助的财政贴息等。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固定(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项目验收完成后将“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的内容结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类款项)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长期资产交付计提折旧或摊销时:
借:费用(成本)类科目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2.处置长期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等
借: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等
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可见,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核算要根据资产的生命周期本着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逐渐分摊递延收益、确认收入。对企业来讲,这个过程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跨年度会计核算,还涉及财务部和相关长期资产管理部门持续的沟通及协调。对长期资产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与资产相关的专项补助资金核算的准确度和完整度。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很难明确区分是与收益相关还是与资产相关,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该类情况下,一般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三、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的结合
对专项资金进行准确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财务管理的终极目的是督促业务部门规范、安全和高效地使用资金从而使专项资金实现绩效最大化目标。当前,大多数专项资金都有年度检查要求,财务部门要协同业务部门提供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以及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因此,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必须要结合本单位业务流程以及业务需要,使企业能够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业务发展。
nlc202309090854
(一)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从项目申报开始
通常专项资金的申报都由业务部门负责,部分单位的业务部门在专项资金资助申报阶段并没有与财务部门进行深度沟通,认为财务部门主要是负责资金的支出审批、会计核算,在申报阶段则没有参与的必要。如此则可能产生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预算执行难度加大甚至无法执行。为避免预算与实际操作脱节,财务人员在项目申报阶段就应该深度介入,对项目预算要结合业务特点进行评估,为项目预算的顺利执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要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制定单独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流程
在项目获得专项资助后,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资金的性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专项资金使用、支出的审批流程制定单独的财务管理办法。对需要进行政府采购或者公开招标进行采购的项目,要组建采购小组或招标小组并制定相应的采购、招标流程。要与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等主要参与人员充分沟通,既要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流程,又要方便业务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既要避免监管的缺失,又要避免增加业务人员工作负担,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三)财务人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财务人员要加入项目组,并成为业务与财务部门沟通的桥梁。项目建设过程中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项目建设签订合同涉及预付款以及尾款的支付环节、项目变更等问题都需要财务人员密切配合。财务人员不仅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参与项目建设过程,在相关合同的签订、修改过程中也要对涉及财务问题的条款予以密切关注,才能保证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一致性。笔者建议对于影响重大、关系复杂的合同,可以要求项目的技术、法务、财务等专业人员或者外聘专家组成谈判小组,确保专项资金的支出规范、安全,从而保证项目达成预期绩效目标。
(四)要管理好档案并配合业务部门做好结项和验收工作
财务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项目申报、执行、验收等所有项目重要环节的批复、财务预算、支出审批文件、决算数据、合同、专家意见等文件都需要归类汇总、整理成册,以便财务核算、业务查询、相关领导部门核查。项目结项后要及时结转资产、确认收益,并及时对项目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要建立在准确会计核算基础之上,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财务人员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沟通、协调的技巧,进而融入业务流程之中,做好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系人民出版社)
摘要: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要求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本文以公司的若干个项目实施为例,总结出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中常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探讨了各个环节中财务管理的关注点,其目的是为把专项资金管理得更给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财务管理。
所谓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在当前各种制度和规定中,专项资金有着不同的名称,如专项支出、项目支出、专款等,并且在包括的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但从总体看,其含义又是基本一致的。
专项资金按其形成来源主要可分为专用基金、专用拨款和专项借款三类。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专项资金,都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核算。
介于这种特点,对于资金使用单位,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看似只有四个字-----专款专用,但从实践中来看,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及验收效果。本文将以公司的若干个项目实施为例,总结出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中常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以及探讨各个环节中财务管理的关注点,其目的是把专项资金管理得更有序、更给力,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各类问题
目前,公司取得的专项奖金主要来源都是专用拨款,来自于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等主管部门。无论从哪个上级单位取得专项资金,在取得之前,都应递交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即我们常说的项目申报书。
虽然各上级单位的项目申报书格式有所不同,但需要阐述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主要为:⑴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⑵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⑶项目的技术基础;⑷建设方案;⑸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包括资金、已投入固定资产等);⑹投资估算及筹措;⑺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及主要指标。项目的实施,离不开项目申报书中所列的主要内容,所以,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也必须围绕着项目申报书。下面就是在实践工作中,围绕着项目申报书,财务管理与账务处理中经常遇到的几点问题:
1.1项目申请金额与实际拨付金额不一致
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的金额,往往与项目申报书中申请的专项资金额度不符。例如:2009,公司申请的国家发改委***项目,当时申请资金额度为800万元,而实际拨付额度只有450万元。这就意味着,其余的350万元则由公司自筹解决。
就公司目前已完成的若干个专用拨款项目来讲,95%以上的项目,申请的专项资金额度与财政实际拨付的金额不一致,实际到位资金数均小于申请资金数。
1.2项目申报时所需购置的设备明细与实际采购不能完全吻合因为申报周期的间隔,以及专项资金到位晚等客观情况,往往在项目申报中上,载明的所需采购设备清单,与实际购置的设备清单不能完全对应,尤其是设备型号及金额。例如:科技厅的***测试技术建设的项目,申报时所需采购的电脑硬件设备,在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后,部分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更新换代。即使没有更新换代的产品,单价上也与申报时的不一致了,已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发生了变化。
1.3专项资金到位时间过晚
项目周期在整个专项资金的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决定在什么时点上才能算项目开始实施,并在什么时点结束。而专项资金到位往往过晚,75%上都是在整个项目的中后期到位,甚至于有个别资金,已接近项目周期结束日,才姗姗到来。这样的后果就是,项目中该购置的不敢购置,或者是购置了不能开具发票,只能作为预付款项,待到资金到位后,才能做账务处理。
1.4自筹资金过于庞大
目前专项资金的申请额度只能占到整个项目申报书中总额度的10%-20%之间,并且实际拨付的款项金额又小于申报时的金额,这样就为财务增加了筹资难度。若把当年所有的项目投资汇总计算,则项目投资总额度将非常惊人。
2.项目检查中的一般规律
项目检查,一般分为中期检查及验收审查。中期检查按照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验收审查,是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执行结果,进行全面的审定工作。验收审查所需材料中,最重要的是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
2.1中期检查中的一般规律
中期检查主要审查的是资金到位状况、及主要实施购买的设备。其中包括,盘查实物,核对账目,不需要提供审计报告,但必须提供相关账簿、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采购合同、银行对账单等财务资料。
中期检查的时间一般为项目周期中重要阶段的起始点,也包含不定期的抽查。中期检查中,财务记载到什么程度,就只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但有些必要的管理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例如:2010,省财政厅联合北京的审计机构对公司的***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其不仅查看了账簿等资料,甚至于合同登记簿、文件收发登记簿这样的企业内部管理的细节也进行了查实,其目的在于验证项目实施的真实性。
2.2 验收审查中财务审计的要求
验收审查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审计机构对整体项目执行情况的审定。其中,审查的要点是整体项目中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其审计要点是:⑴专项资金是否专门管理;⑵专款使用是否真实;⑶是否按照项目预算进行实施;⑷专款支出的类别界定是否清晰;⑸专项资金费用支出是否能够可靠计量;⑹专款的使用用途是否与财政拨款所规定的一致等。
根据这些要点,一般所需提交的审计材料有:财政拨款的批复文件、项目申报书、采购合同、相关账簿、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固定资产盘点表等。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一般会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状况,来判断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其主要工作底稿见附表
1、附表
2、附表3:
附表1:*******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审定表
企业名称:****金额单位:列至角分
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月**日
附表2:*****财政拨款采购清单
企业名称:****金额单位:列至角分
附表3:********项目投入完成情况审定表
企业名称:****金额单位:列至角分
****年**月**日 3.解决问题的应对思路
根据实践中常遇的问题及项目检查中的一般规律,有如下几点思路以供参考: 3.1 项目申报书中,尽可能不要表述所需购置设备的型号和功能。最大程度解决因项目实际采购过程的市场因素,导致的无法与项目申报书相对应的问题。
3.2 尽量避免大型项目的申报,把一个大项目支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分别进行申报,以解决财务资金调配的压力,并减少审计难度。
3.3 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精专的仪器设备,因为精专设备价格幅动相对小,用自筹资金购买其他波动较大的设备,就不会造成预算上的太大偏差。
3.4 项目申报书中,填列的专项资金采购设备,尽量填报项目中后期需要用的仪器设备,解决因财政不及时支付,而导致的账务无法处理。
3.5 应及时主动的与财政部门联系,只要拿到的财政资金的指标文件,就尽快敦促其资金拨付。财务部门不能关着门等钱,而是要主动去找钱。
3.6尽可能以申报采购固定资产类的专项资金为主,避免申报人员经费补贴及贷款贴息类的财政资金。因为在账务处理上,对于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中,有明确的规定“属于政府资本性投入的,仍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予以核销。”而对于专项资金的核算,进入至“专项应付款”科目比进入至“营业外收入”,在税收筹划上更为有利。
4.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具体办法
4.1专项资金的申请由公司科技质量部负责,财务部向科技质量部提交申报需要的财务数据。报送前,科技质量部组织内审,经批准后对外报送。
4.2 规定相关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按照申请时的预算严格执行。其能够使用专项资金的范围包括:人员费、设备购置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资料、印刷费、租赁费、培训费、会议费、鉴定、验收费、贷款利息、其他费用。
4.3 设定权限,专人使用,专人管理。如:由项目研发人员经办,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核验;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批准后才能实施;用于研发的设备及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必须按照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不得由研发部门私自采购。
4.4 财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核算。对每个项目单独建账,并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除账务处理以外,财务还应设置“专项资金管理台账”,对每个专项资金进行日常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台账由出纳负责登记,由会计校验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定期交由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审核签字。
4.5 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的内审制度,经办人对支出项目的真实性负责;项目研发的负责人对支出项目的合理性负责;财务对报销单据的合法性负责,并监督列支项目的合规性;总经理负责确认支出的真实性及合理性。
4.6 逐步完善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定期对专项工作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实行专项检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专项资金的内审及监督由总经理全面负责。
4.7 专项资金验收时,由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由科技质量部负责组织协调。验收材料应完整、全面,所有验收文档应留存四份,其中两份作为提交材料,一份留存于科技质量部,一份做公司级的档案资料保管。另外,对于与专项资金相关的支付款合同,财务部门应有公司级别的备份保管。
以上的论述依据,基于笔者几年来对公司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实际上是对已经实施过的项目的一些回顾,并对还在管理中的项目中的一些浅显的管理畅想。笔者相信,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补充科学的知识,会让管理一步一步的走上更高的台阶。虽然专项资金的管理只是财务若干管理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但财务管理上不应存在简单的管理,何况,任何简单的管理做得出色,也会变成不简单。
参考文献:
2007-3-8 10:18:0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是指省级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和中央补助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以下简称土地专项资金)。其来源为:
(一)耕地开垦费;
(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三)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
(四)土地闲置费;
(五)财政预算安排的开发耕地专项资金;
(六)中央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
(七)按规定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其他资金。
上述资金中不包括用于中央配套的农业开发专项资金。
第三条 土地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规定必须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及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等相关支出,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章 预算编制
第四条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发耕地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结合本开发专项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下一收支增减因素,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提出下一土地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总预算,报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编入下一预算。
第五条 土地专项资金的申请以项目形式申报,各市、县在申请中央和省级土地专项资金时,必须由设区市、扩权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时间联合向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报送下一项目预算建议书,不得越级申报。
第六条 新建项目预算建议书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立项依据、可行性论证、项目评审情况、资金筹措渠道、资金使用计划、项目预期效益、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等;续建项目除报送预算项目建议书外,还需报送上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第七条 项目预算建议书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编报。申请省级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预算编报规定和要求向省财政部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划,省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核并报经省政府和省人大审核批准后,列入省级预算;申请中央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省财政部门联合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划。
第八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项目以及有关的其它支出项目全部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项目库设立两个层次: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部门预算项目库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对报送的项目预算建议书进行审核论证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排序,列入部门预算项目库。财政预算项目库由省财政厅负责管理,省财政厅对部门预算项目库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库。
第九条 根据收入、支出总预算及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从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中按照续建、新建顺序,择优选取项目列入部门预算。第三章 项目论证
第十条 申请土地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预算项目申报条件、材料完整性、真实性、预算定额等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序。评审专家实行专家库管理,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确定评审专家。
第十一条 预算项目审核论证内容主要包括:
形式审核,预算建议书是否符合规定和填报要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内容审核,支出预算标准是否正确,是否分解到具体细项;综合评审,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项经济财政政策、财力状况、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和下达项目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省财政部门和省国土资源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市、县(区)财政局在收到上级补助的土地开发专项资金后,应分别情况执行。承担单位为同级机构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的开发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施工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项目承担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应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承担单位为下一级机构的,财政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收到上级通知后15日内将资金及时下达下一级财政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接到预算通知书后,应尽快组织开工,严格按预算执行,确保按期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如确因不可抗力需要调整或变更项目的,须按项目申报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项目资金要实行专账核算制度。项目单位、国土资源部门和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会计核算制度,按照项目资金性质和预算收支科目设置账簿进行专账核算,全面反映和核算项目资金的收支活动,并建立项目资金收支档案。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试行专户核算制度或提款报账制度。第五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县(市、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跟踪监督检查项目的工程进度、项目资金的拨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要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检查。各类土地专项资金除按中央、省财政部门规定提取管理费或业务费外,一律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提取管理费和业务费。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材料。
第十六条 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确保土地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部门不得截留、扣留、挪用和坐支。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开支渠道不合理、开支超标、票据不规范及坐支、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有权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实施停拨资金和收回资金。
第六章 项目决算及评价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经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其中土地开发专项资金支出使用情况必须附合法的专项审计报告。第十八条 终了30日之内,有承担耕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编制耕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支出决算,上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项目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而终止,应由批准实施项目的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的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年终未完工项目的资金结余应结转下继续使用。因项目调整而结余的土地专项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按原资金拨款渠道退回,继续用于其他土地专项项目。
项目预算执行完成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各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根据原预算项目设计方案,对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绩效情况进行评审,并编写绩效评价报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淄建发〔2011〕23号
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新区规土局、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乡建设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各建设单位:
为做好我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淄博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淄博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我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山东省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等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超限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工程,以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所规定的工程。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超限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审查的范围包括我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建筑工程,其中,附建式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应审查学校、幼儿园、医院所在的建筑。
第六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按下列程序申报:
(一)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审查审批之前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先行提出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请。
(二)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三)需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申请和相关材料后,以正式文件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请,并转报相关材料。
第七条 建设单位申报超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所需提供的资料,按照建质〔2010〕109号第六条规定执行。
建设单位申报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附件1)(5份);
(二)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达到初步勘察以上深度);
(三)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5份);
(四)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专业部分,5份)。
(五)建设项目土地、规划、计划的政府部门批文;
(六)其他必要的材料。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符合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要求的申报材料后,属于省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转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所需时间由省确定;属于市审查项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下列程序完成审查工作: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的规模、技术特点提出专家组组长及成员的推荐名单。专家组一般由有关专业的3名以上专家组成,遵守审查回避制度并兼顾就近聘请原则。
(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召开审查会的2个工作日之前,将建设单位的申报材料送至专家组成员审阅。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会议,该项目所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勘察等有关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1、宣布专家组成员和组长名单;
2、专家组组长主持审查,听取勘察设计单位的汇报;
3、专家组研究讨论并提出审查意见;
4、专家组向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宣读并解释审查意见,形成书面审查意见。
(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专项审查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将专家组的书面审查意见,告知项目申请单位。
第九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明确提出“通过”、“修改”或“复审”的审查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审查结论为“通过”的项目,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对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审查结论为“修改”的项目,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补充、修改设计,提出书面报告,经原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组确认已达到“通过”的要求,再由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审查时检查落实情况;
(三)审查结论为“复审”的项目,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全面修改,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第十条 当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对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有重大异议时,应在接到审查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复议;审查难度大或者审查意见难以统一的,应报请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专项审查意见。
第十一条 当建设单位对已审查通过的工程项目做重大修改时,应重新向原审批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审。第十二条 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未经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者经审查未通过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受理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设单位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库,并加强对其所建专家库及专家成员的管理。专家库应由长期从事并精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勘察、设计、科研和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并对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承担相应的审查责任。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未经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者经审查未通过,建设单位擅自交付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局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2006月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布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1],对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提出了系列要求,并要求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进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包括项目工程技术、产能、质量、安全以及财务等多项内容验收,其中财务验收作为项目实施的过程专项资金使用记录,是项目验收的重点审查工作。笔者近年来参加了多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财务工作,发现相对部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国家财政拨付的高技术发展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造成了专项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低效率,导致项目在财务验收过程中问题重重、十分被动。本文从项目承担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一、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要求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来源,主要为两部分:一是专项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二是配套资金,来自于项目承担单位的自筹资金,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项目主管部门要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加强监管,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所申报的高技术专项方向使用专项资金。
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笔者总结了项目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要求,主要有:
(1)项目承担单位收到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后应按项目进行单独核算,设立专账,专款专用;
(2)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3)会计科目设置规范,核算内容和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4)资金开支审批程序和手续应完备,相关财务档案资料保管应完善;
(5)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项目决算审计,并组织财务审计专家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
高技术项目财务验收目的就是需要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评价,核实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高技术产业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由于经费管理是以项目实施方案的预算为核心,那么作为财务验收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在经费支出审计上,主要围绕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核预算执行的合规性。
二、高技术项目专项资金财务验收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高技术发展项目验收是以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批复文件为依据,对项目完成情况、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主要依托财务验收进行评价。笔者通过多次参加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财务工作,总结出项目承担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有:
1.预算方面的问题:编制预算掺杂水分,提供虚假配套资金承诺,其目的是人为扩大项目的投资规模,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2.资金来源方面的问题: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或不及时足额到位。
3.项目承担单位的预算执行、会计核算以及内部管理的问题:
(1)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严格执行预算,存在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的行为:报销与项目无关的费用;摊销立项前不合理费用;所开支的劳务费、会议费、差旅费不按规定范围和标准进行报销;超标准发津贴、补贴;超额提取管理费等等。
(2)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造成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难以核算。
(3)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购置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用立项前已购置的固定资产抵作专项经费使用。
(4)预算执行过程中重大事项未报告主管部门,获得相关批准,如:项目建设规模的调整、产品方案的调整、投资总额的调整等重大事项。
(5)财务人员缺乏高技术专项资金管理经验,会计科目设置混乱,会计核算不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
在笔者参与的多项高技术产业专项的财务验收工作,以上问题都或多或少出现过,问题严重的导致项目不能通过验收,需进行二次验收,费时费力,问题较少的,也需及时整改,修正。所以,了解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及验收要求,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建章立制,确定好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三、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会计科目设置的特殊性
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承担单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业单位,一类是企业单位。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经费属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不同类型的单位应根据其相应的的会计制度要求进行科目设置,会计核算,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项目承担单位如果是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需根据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该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如何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规定,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等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等进行明细核算[2]。
项目承担单位如果是企业,则应以《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为会计核算根据,该准则对企业收到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进行了规范。按照准则的规定,企业收到专项资金,首先需根据批复文件判断这项拨款是属于政府补助,还是政府的资本性投入。然后应对区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和还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前收益或暂计入“递延收益”后计入收益。为满足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要求,准则规定为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设“研发支出”会计科目。通过“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研发支出”三个科目核算的配合,使企业收到和使用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四、国家高技术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措施探讨
基于高技术产业项目财务验收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落实关键控制程序,完全可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工作是项目实施之初,建议项目负责人、项目单位的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批复文件,按照上述文件的要求,建章立制,制定符合专项资金管理要求的财务制度,认真履行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将风险控制化解在日常工作中。
其次,在项目财务验收审计之前,建议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所有资料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范要求进行整理,完成内部审计:
(1)复核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实施方案及其批复文件的内容与项目完成情况是否一致;
(2)复核项目专帐、项目验收汇报材料与项目实施的现场情况是否一致;
(3)根据项目已批复的实施方案预算进行审计。在经费支出审计中,建议当翻阅项目经费支出的每笔会计凭证,特别是使用高技术专项资金的支出凭证,不仅审查支出内容及票据的真实性,而且还需审查与项目目标的相关性、政策符合性和经济合理性;并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各项支出的合理性;
(4)对不符合项目预算的开支,分析说明预算执行偏离的原因;
(5)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项目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总体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满足项目验收的标准,对不符合项进行一一落实整改。
最后,做好充分准备,迎接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的项目财务验收。
综上,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财务验收中发现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科目,使得会计核算有章可循,同时对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总之,在不断总结经验、提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将为实现高技术产业项目的既定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将为实现高技术产业专项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技术发展项目专项资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项目验收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为项目承担单位顺利通过财务验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项目,专项资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1]苏善江,何跃群,税雪.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联性[J].商业会计,2013,(11):93-95.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21-02
一、加强项目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1.健全的工程项目财务控制,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项目管理的企业来说,项目管理效益往往成为决定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项目财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是重要内容。而且制度的完善与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又对项目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最终目标的实现。
2.加强项目财务控制,有利于保证项目投资回报。财务控制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核心机制。对投资人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实现保值增值;对项目经理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履行受托经营责任、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有效的财务控制做保证,使各项工作的运作坚持成本-效益对等的原则,通过管理获得项目的预期收益,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满足双方的利益需要,避免投资者与经营者、项目经理的利益冲突。
3.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控制中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竞争实力的有力保证。在项目管理中,加强财务控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与风险预警机制,提前消除项目开发障碍,保护项目投资的安全和完整。之后,监控整个项目的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将项目风险降到最低限,减少企业经营损失。
二、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上看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资金管理分散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作业,这使得流动资金难于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尽管这些年开展了工程项目管理经理负责制,实行“买料到现场,拨款到项目”的管理方式,但仍然发生资金分流、财权分离、管理分散的现象。
2.工程成本管理弱化
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意识淡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被削弱,片面认为企业的各项支出就是成本,什么样的费用支出都可以列支,成本科目成了“万能科目”,致使工程成本开支范围扩大,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乱挤、乱列、乱摊工程成本现象时有发生。
3.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一些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粗放、不正规、不标准,会计人员是临时借调的,甚至有的是未经专业技术培训,无证上岗,从而出现了银行、现金账不能日清月结;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成本核算方式不科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4.管理体制建设不顺,不利于重点工程建设和管理
当前重点工程基本上由各类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应当肯定,各指挥部在项目实施中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但指挥部过多过滥,管理较为混乱。指挥部负责人往往都是兼职的,而且可能身兼数职、数个工程7指挥部工作人员也是从各部门和街道临时抽调的,在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导致项目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管理7指挥部在资金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超标准发放补贴福利现象普遍存在。
5.一些项目对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重工程、轻财务管理的思想一直存在,把财务纯粹当作出纳,或任意调配财务人员,致使建设项目的财务队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工作混乱,一般只能应付日常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有的甚至连财务基础工作也做不好如有的指挥部对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应收应付账款在年终会计决算报表中未重分类。
三、加强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建议
1.强化会计核算工作,为落实财务控制夯实基础
要求财会工作者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项目管理要求,规范项目会计核算工作,做到成本及时入账,客观反映收入,准确填报财务指标数据,保证信息系统数据的精确性,为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奠定基础。这项工作需要公司财务部门加强对项目财务的检查和指导,对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规范。可以定期开展项目组之间的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发现管理问题,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全面推动整个财务管理的控制监督工作。
2.工程项目资金应实行预算管理
在独立核算财务管理体制下,工程资金回收与使用应建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成本控制,通过预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规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需求预算,增强计划性,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在保障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减少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在项目开工之前,依据项目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原始资料,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按照工程项目各项费用支出类别、支出时间、支出数额编制项目资金需求预算。以工程规模确定项目部人员编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作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场;以工程进度安排材料机械采购、租赁、使用和保养,保证材料、机械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减少中转,节省成本,为充分筹措、适时投入资金提供基本依据。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资金需求预算。
3.完善工程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建设管理费等
其他开支项目的核算管理。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建设项目利息收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费的开支范围、计提标准,相关资产的核销与转出,固定资产管理,往来款项管理、项目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等都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财务处理,及时办理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审核手续。
[1]田系久.公路施工企业负债管理初探[J].财会通讯,2007,(2).
[2]邵敏,张晓军.质量功能展开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07,(2).
作者简介:
【专项工程财务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工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09-08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09-28
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06-28
砌筑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07-22
水利工程专项技术报告12-02
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丙级标准07-28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09
整治工程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6.6)11-20
土建工程冬季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费用计算书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