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2023-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异位妊娠 第八版妇产科学

异位妊娠

95%为输卵管妊娠,典型临床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血HCG>2000IU/L、超声未见宫内妊娠囊,诊断基本成立。 腹腔镜检查时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方法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胚囊种植部位及破裂与否等。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成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此外,剖宫产瘢痕妊娠近年在国内明显增多:子宫残角妊娠因其临床表现与异位妊娠类似,故也附于本章内简述。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对异位妊娠的更早诊断和处理,使患者的存活率和生育保留能力明显提高。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左右,其中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78%,其次为峡部、间质部妊娠较少见。另外,在偶然情况下,可见输卵管同侧或双侧多胎妊娠,或宫内与宫外同时妊娠,尤其多见于辅助生殖技术和促排卵受孕者。 病因

1.输卵管炎症

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 2.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4.辅助生殖技术 5.避孕失败

6.其他 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影响输卵管官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可增加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的可能性。 临床表现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和时间长短等有关。在输卵管妊娠早期,若尚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常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其过程与早孕或先兆流产相似。

1.症状 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1)停经 多有6-8周的停经史,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还有20-30%患者无停经史,把异位妊娠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或由于月经过期仅数日而不认为是停经。 (2)腹痛 是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占95%。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及胸部疼痛。 (3)阴道流血 占60%-80%。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会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脱膜碎片排出,是子宫蜕膜剥离所致。阴道流血常常在病灶去除后方能停止。

(4)晕厥与休克 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正比。

(5)腹部包块: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由于血液凝固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者,腹部可扪及。 2.体征

(1)一般情况

当腹腔出血不多时,血压可代偿性轻度升高:当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变弱,面色苍白。体温一般正常,休克时可能略低,当内出血吸收时,体温可稍高,但一般不超过38℃。

(2)腹部检查 腹部有压痛,呈明显的反跳痛,以病侧最为显著。腹肌强直较一般腹膜炎为轻,显示内出血所产生的血性腹膜刺激与一般感染性腹膜炎不同。腹腔内出血量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体征,出血缓慢者或就诊较晚者形成血肿,可在腹部摸到半实质感、有压痛的包块。

(3)盆腔检查 阴道内常有少量出血,来自子宫腔。阴道后穹隆常常饱满,触痛。子宫颈有明显的抬举痛,即将子宫颈向上或向左右轻轻触动时,患者即感剧烈疼痛。在内出血多者,检查时常觉子宫有漂浮感。子宫正常大或稍大,稍软。子宫之一侧可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就诊时间较迟者,可在子宫直肠窝处触到半实质包块,时间愈长,则包块机化变硬。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符合,但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破裂所致的征象与子宫破裂极相似。 诊断

1.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尿或血HCG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至关重要。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连续测定血HCG,若倍增时间大于7日,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大;倍增时间小于1.4日,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小。 2.孕酮测定

血清孕酮的测定对判断正常妊娠胚胎的发育情况有帮助。输卵管妊娠时,血清孕酮水平偏低,多数在10-25ng/ml之间。如果血清孕酮值>25ng/ml,异位妊娠几率小于1.5%;如果其值<5ng/ml,应考虑宫内妊娠流产或异位妊娠。 3.B型超声

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阴道超声检查较腹部超声检查准确性高。异位妊娠典型声像图为:子宫内未见妊娠囊,子宫内膜增厚;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有时宫旁包块内可见妊娠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是输卵管妊娠的直接证据,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由于子宫内有时可见到假妊娠囊(蜕膜管型与血液形成),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为宫内妊娠。

将血HCG测定与超声检查相配合,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帮助很大。当血HCG>2000IU/L、阴道超声未见宫内妊娠囊时,异位妊娠诊断基本成立。 4.腹腔镜检查

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再确诊的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但约有3%-4%的患者因妊娠囊过小而被漏诊,也可因输卵管扩张和颜色改变而误诊为异位妊娠,应予注意可同时手术。 5.腹腔穿刺

包括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和经腹壁穿刺,为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出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说明有血腹症存在。陈旧性宫外孕时,可抽出小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若穿刺针头误入静脉,则血液较红,将标本放置10分钟左右即可凝结。当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此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不能排除输卵管妊娠。 6.诊断性刮宫

很少应用,适用于不能存活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和超声检查不能确定妊娠部位者。将宫腔排出物或刮出物做病理检查,切片中见到绒毛,可诊断为宫内妊娠;仅见蜕膜未见绒毛,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鉴别诊断

1.早期妊娠流产

流产腹痛多较缓和,部位多在下腹中央,阵发性,一般阴道流血量多。阴道流血多少与全身失血症状相符合,有时可见绒毛排出。腹部无压痛或稍有压痛,一般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子宫颈无举痛,后穹隆不饱满,子宫大小与闭经月数相符,子宫旁无包块。血尿HCG阴性,B超检查宫腔内见妊娠囊,或排除组织见到绒毛。 2.急性输卵管炎

无闭经史及早孕现象,无休克征。体温升高,腹肌紧张,下腹两侧均有压痛。阴道检查后穹隆不饱满,子宫正常大,两侧附件处常有增厚、包块及压痛,有时一侧显著。后穹隆穿刺有时可抽出脓液。白细胞及中性分类高,妊娠试验阴性。特别是出血性输卵管炎,不仅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且有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后穹隆穿刺可抽出新鲜血液,术前难以鉴别,往往剖腹术后才明确诊断。 3.急性阑尾炎

无闭经及早孕现象,无阴道流血。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然后局限于右下腹部,常伴有恶心、呕吐,无内出血症状。检查右下腹肌紧张,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子宫颈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妊娠试验阴性,可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 4.卵巢囊肿蒂扭转

有腹部包块史,如扭转自行缓解,腹痛为一过性;扭转后形成囊内出血,则腹痛呈持续性,但压痛、反跳痛仅局限于包块上及其周围。无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子宫旁有压痛性囊肿。无闭经史及早孕现象,无阴道流血史,但应注意早孕往往促使已存在的卵巢瘤蒂扭转。 5.黄体破裂

多发生在月经前期,且往往发生在性交之后,而无闭经及早孕现象,无阴道流血,腹痛性质及体征同输卵管妊娠破裂,妊娠试验阴性,B超检查见附件区包块。 6.巧克囊肿破裂

该疾病多发生在年轻妇女,易发生自发破裂,引起急性腹痛,但无闭经及早孕现象,无阴道流血。过去史可能有渐进性痛经,有盆腔包块史。检查见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宫骶韧带可触及触痛结节,患侧附件区压痛,既往发现的包块消失。B超检查见后穹隆积液,可穿刺出巧克力样液体。 治疗

分为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保守手术为保留患侧输卵管,根治手术为切除患侧输卵管。手术治疗适用于:1)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者;2)诊断不明确者;3)异位妊娠有进展者(如血HCG>3000IU/L或持续升高、有胎心搏动、附件区大包块等);4)随诊不可靠者;5)药物治疗禁忌症或无效者。 1.药物治疗

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符合下列条件可采用此法:1)无药物使用禁忌症;2)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3)妊娠囊直径<=4cm;4)血HCG<2000IU/L,;5)无明显内出血。主要禁忌症为:1)生命体征不稳定;2)异位妊娠破裂;3)妊娠囊直径>=4cm或>=3.5cm伴胎心搏动。化疗一般采用全身用药,亦可采用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常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机制时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治疗方案很多,常用剂量为0.4mg/(kg.d),肌内注射,5天为一疗程;若单次剂量肌内注射常用50mg/m2体表面积计算,在治疗第4天和第7天策血清HCG,若治疗后4-7天血HCG下降<15%,应重复剂量治疗,然后每周重复测血HCG,直至HCG降至5IU/L,一般需3-4周。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未必每例均获成功,故应在MTX治疗期间,应用B超和血HCG进行严密监护,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毒副反应。若用药后14天血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者为显效。若病情无改善,甚至发生急性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局部用药可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在腹腔镜下将甲氨蝶吟直接注入输卵管的妊娠囊内。

2.手术疗法

(1)输卵管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应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迅速打开腹腔,提出病变输卵管,用卵圆钳钳夹出血部位,暂时控制出血,并加快输血、输液,待血压上升后继续手术切除输卵管,并酌情处理对侧输卵管。 (2)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近年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输卵管妊娠在流产或破裂前确诊者增多,采用保守手术明显增多。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及输卵管病变情况选择术式,若为伞部妊娠可行挤压将妊娠囊挤出;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切开术,取出胚胎在缝合;峡部妊娠行病变节段切除及断端吻合。手术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以后的妊娠率。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手术后,残余滋养细胞有可能继续生长,再次发生出血,引起腹痛等,称为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应密切监测血HCG水平,若术后血HCG身高、术后1天血HCG下降<50%,或术后12天血HCG未下降至术前的10%以下,均可诊断为持续性异位妊娠,及时给以甲氨蝶吟治疗,必要时需再手术。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应争取在破裂前手术,避免可能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手术应作子宫角部楔形切除及患侧输卵管切除,必要时切除子宫。

输卵管妊娠手术可经腹或经腹腔镜完成,其中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除非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快速经腹止血并完成手术,其余情况均可经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日更短,术后康复更快,术后输卵管通畅性、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率也均无明显的差异。

第2篇:机械设计小抄(第八版-濮良贵)

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称为失效。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主要是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指机械零件设计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设计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机械零件的基本设计要求有: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结构工艺性要求;经济性要求;质量小要求;可靠性要求。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步骤是:(1)选择零件的类型和结构;(2)计算作用载荷;(3)选择材料;(4)确定基本尺寸;(5)结构设计;(6)校核计算;(7)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机械零件金属材料的在选用时考虑因素:载荷、应力及其分布状况,零件的工作情况;零件的尺寸及质量;零件

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具有一定粘性的流体流入楔形收敛间隙产生压力效应而形成。流体静力润滑是靠液压泵(或其它压力流体源),将加压后的流体送入两摩擦表面之间,利用流体静压力来平衡外载荷。普通螺纹:牙型为等边三角形,牙型角60度,内外螺纹旋合后留有径向间隙,外螺纹牙根允许有较大的圆角,以减小应力集中。同一公称直径按螺距大小,分为粗牙和细牙,细牙螺纹升角小,自锁性好,抗剪切强度高,但因牙细不耐磨,容易滑扣。应用:一般连接多用粗牙螺纹。细牙螺纹常用于细小零件,薄壁管件或受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连接中,也可作为微调机构的调整螺纹用。矩形螺纹:牙型为正方形,牙型角0,传动效率较其它螺纹高,但牙根强度弱,螺旋副磨损后,间隙难以修复和补偿,传动精度降低。梯形螺纹: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为30度,内外螺纹以锥面贴紧不易松动,工艺较好,牙根强度高,对中性好。主要用于传动螺纹。锯齿型螺纹:牙型为不等腰梯形,工作面的牙侧角3度,非工作面牙侧角30度。外螺纹牙根有较大的圆角,以减小应力集中,内外螺纹旋合后,大径无间隙便于对中,兼有矩形螺纹传动效率高和梯形螺纹牙型螺纹牙根强度高的特点。用于单向受力的传动螺纹。普通螺纹适合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适合用于传动。普通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已经标准化。 将承受轴向变载荷连接螺栓的光杆部分做的细些,可以减小螺栓的刚度,从而提高螺栓连接的强度。 螺纹连接为何要防松常连接用螺纹紧固件一般都能满足自锁条件,并且拧紧后,螺母、螺栓头部等承压面处的摩擦也都有防松作用,因此在承受静载荷和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时,螺纹连接一般都不会自动松脱。但在冲击、振动、变载荷及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连接有可能松动,甚至松开,造成连接失效,引起机器损坏,甚至导致严重的人身事故等。所以在设计螺纹连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旋副相对转动。防松装置或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其它方法,如端面冲点法防松、粘合法防松,防松效果良好,但仅适用于很少拆开或不拆的连接。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有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和紧定螺钉联接四种。主要特点是:螺栓联接:有普通螺栓联接和铰制孔螺栓联接两种。普通螺栓联接被联接件的通孔与螺栓杆之间有间隙,所以孔的加工精度可以低些,不需在被联接件上切制螺纹,同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所以应用最广。铰制孔螺栓联接螺栓杆与孔之间没有间隙,能确定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并能承受横向载荷。螺钉联接:螺钉直接旋入被联接件的螺纹孔中。适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或另一端不能装螺母的场合。由于不用螺母,所以易于实现外观平整、结构紧凑;但要在被联接件上切制螺纹,因而其结构比螺栓联接复杂一些。 不适用于经常拆装的场合。如经常拆装,会使螺纹孔磨损,导致被联接件过早失效。双头螺柱联接:使用两端均有螺纹的螺柱,一端旋入并紧定在较厚被联接件的螺纹孔中,另一端穿过较薄被联接件的通孔,加上垫片,旋上螺母并拧紧,即成为双头螺柱联接。这种联接在结构上较前两种复杂,但兼有前两者的特点,即便于拆装,又可用于有较厚被联接件或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紧定螺钉联接:将紧定螺钉拧入一零件的螺纹孔中,其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顶入相应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并可传递不大的力或扭矩,多用于固定轴上零件的相对位置。 在铸、锻件等的粗糙表面上安装螺栓时,为何制成凸台或沉头座?1)降低表面粗造度,保证连接的紧密性;避免螺栓承受偏心载荷;3)减少加工面,降低加工成本。平键和楔键的工作特点和应用场合。平键连接的工作面是两侧面,上表面与轮毂槽底之间留有间隙,工作时,靠键与键槽的互压传递转矩,但不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所以也不能承受轴向力。具有制造简单、装拆方便、定心性较好等优点,应用广泛。楔键连接的工作面是上下面,其上表面和轮毂键槽底面均有1:100的斜度,装配时需打紧,靠楔紧后上下面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转矩,并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承受单向轴向力。由于楔紧后使轴和轮毂产生偏心,故多用于定心精度要求不高、载荷平稳和低速的场合。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较弱零件(通常为轮毂)的工作面被压溃(静连接)或磨损(动连接,特别是在载荷作用下移动时),除非有严重过载,一般不会出现键的剪断。

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于带松边和紧边拉力不同,导致带的弹性变形并引起带与带轮之间发生相对微小滑动产生的,是带传动固有的物理现象。带传动中由于工作载荷超过临界值并进一步增大时,带与带轮间将产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打滑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使传动失效,这种情况应当避免。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疲劳破坏。设计准则是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何谓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链传动运动中由于链条围绕在链轮上形成了正多边形,造成了运动的不均匀性,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这是链传动固有的特性。减轻链传动多边形效应的主要措施有:减小链条节距;增加链轮齿数;降低链速。 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原因:链的疲劳破坏:链在工作时,周而复始地由松边到紧边不断运动着,因而它的各个元件都是在变应力作用下工作,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链板将会出现疲劳断裂,或者套筒、滚子表面将会出现疲劳点蚀(多边形效应引起的冲击疲劳)。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铰链的销轴与套筒间承受较大的压力,传动时彼此又产生相对转动,导致铰链磨损,使链条总长伸长,从而使链的松边垂度变化,增大动载荷,发生振动,引起跳齿,加大噪声以及其它破坏,如销轴因磨损削弱而断裂等。链条铰链的胶合:当链轮转速高达一定数值时,链节啮入时受到的冲击能量增大,销轴和套筒间润滑油被破坏,使两者的工作表面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胶合。因此,胶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链的传动的极限转速。链条静力拉断:低速(0.6m/s)的链条过载,并超过了链条静力强度的情况下,链条就会被拉断。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塑性变形。闭式硬齿面的设计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闭式软齿面的设计通常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软齿面齿轮传动设计时,为何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大30~50 HBS?金属制的软齿面齿轮配对的两轮齿中,小齿轮齿根强度较弱,且小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较多,当大小齿轮有较大硬度差时,较硬的小齿轮会对较软的大齿轮齿面产生冷作硬化的作用,可提高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所以要求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大30~50HBS。齿轮传动设计时,为何小齿轮的齿宽应比大齿轮的齿宽大5~10 mm?将小齿轮的齿宽在圆整值的基础上人为地加宽5~10mm,以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齿宽减小而增大轮齿的工作载荷。 双向传动的齿轮,齿面接触应力是脉动循环,齿根弯曲应力是对称循环。在作弯曲强度计算时应将图中查出的极限应力值乘以0.7。 蜗杆传动特点:传动比大,零件数目少,结构紧凑;冲击载荷小、传动平稳,噪声低;当蜗杆的螺旋升角小于啮合面的当量摩擦角时,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摩擦损失较大,效率低;当传动具有自锁性时,效率仅为0.4左右;由于摩擦与磨损严重,

常需耗用有色金属制造蜗轮(或轮圈),以便与钢制蜗杆配对组成减摩性良好的滑动摩擦副。蜗杆传动通常用于空间两轴线交错,要求结构紧凑,传动比大的减速装置,也有少数机器用作增速装置。蜗杆直径系数是蜗杆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的比值。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限制蜗轮滚刀的数目及便于滚刀的标准化。蜗轮的端面模数是标准值?在中间平面上,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就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所以在设计蜗杆传动时,均取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如模数、压力角等)和尺寸(如齿顶圆、分度圆等)为基准,并沿用齿轮传动的计算关系。对于蜗轮来说,端面模数等于中间平面上的模数。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蜗杆的轴向模数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蜗杆的轴向压力角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蜗杆中圆柱上螺旋线的导程角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螺旋线方向相同。即要有齿面点蚀、齿根折断、齿面胶合及过度磨损等。ma1mt2

m;a1t2;在开式传动中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主

多发生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因此应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开式传动的主要设计准则。在闭式传动中,蜗杆副多因齿面胶合或点蚀而失效。因此,通常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而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磨粒磨损、刮伤、咬合、疲劳剥落和腐蚀,还可能出现气蚀、流体侵蚀、电侵蚀和微动磨损等损伤。滑动轴承材料性能: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不存在一种轴承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这些性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轴颈静止时,轴颈处于轴承孔的最低位置,并与轴瓦接触,所以当轴颈由静止刚开始转动时,轴颈和轴瓦间干摩擦过渡到边界摩擦;因此滑动轴承的启动阻力较大。滚动轴承的正常失效形式是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上的点蚀破坏。对于慢慢摆动及转速极低的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滚动轴承接触面上由于接触应力过大而产生的永久性过大的凹坑。除点蚀和永久性变形外,还可能发生形式的失效:润滑油不足使轴承烧伤,润滑油不清洁使轴承接触部位磨损,装配不当使轴承卡死、内圈涨破、挤碎内外圈和保持架等。这些失效形式都是可以避免的。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点蚀破坏,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以106为单位)或工作小时数称为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以L10表示。基本额定动载荷就是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值,用字母C 表示。 联轴器和离合器主要用来联接轴与轴(或轴与其它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与转矩,有时也可用作安全装置。区别:在机器运转时,联轴器联接的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在机器停车并将联接器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而离合器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不需停车便可使两轴随时接合或分离根据对各种相对位移有无补偿能力,联轴器可以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两种。刚性联轴器无位移补偿能力,挠性联轴器有位移补偿能力。挠性联轴器有无弹性元件和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两种,后者具有缓冲吸振的能力。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为转轴。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称为传动轴。自行车的前轴和后轴属于心轴,中轴属于转轴。轴的周向定位方式:键、花键、销、紧定螺钉以及过盈配合等。轴的轴向定位方式: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和圆螺母等。轴的强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大轴的直径;改变材料类型;增大过渡圆角半径;对轴的表面进行热处理和表面硬化加工处理;提高表面加工质量;用开卸载槽等方法降低过盈配合处的应力集中程度;改进轴的结构形状等措施。刚度不足时只能采取增大轴径,改变轴外形等 静强度校核的目的在于评定轴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这对那些瞬时载荷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较为严重时的轴是很必要的。校核计算时不考虑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应力集中不影响静应力的大小,只影响轴的疲劳强度。 使用系数KA是考虑外部因素引起的附加载影响系数;动载荷系数Kv是由于传动比发生变化,引起角加速度,导致动载荷或冲击所造成的;齿间载荷系数Kα是考虑载荷在不同齿上的接触线之间分配不均的系数;齿向载荷系数Kβ是为了计及同一齿面上载荷沿接触线分布布局的现象。 链传动:远距离传动,不打滑,瞬间转动比变化,对环境适应性强。带传动:远距离传动,低速承载能力低,易打滑,可靠性差。齿轮传动:短距离传动,高低速均可,传动性能好,成本高。

第3篇:2018年(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

序号

中文刊名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1 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8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0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18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19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工程科学学报) 2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 天津大学学报(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5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6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 重庆大学学报

28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0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32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3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3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35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37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3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4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4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48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50 中国工程科学

5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2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53 应用科学学报

54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5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63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7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9 高技术通讯

70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1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3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5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76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77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79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81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6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87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88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9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9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9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93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9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5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96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7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98 科学技术与工程

99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103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10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06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08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109 科技通报

110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13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14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5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11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改名为:中国科技论文) 117 燕山大学学报 119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TB3.工程材料学 1 复合材料学报 2 无机材料学报 3 材料导报 4 功能材料 5 材料工程 6 材料研究学报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8 玻璃钢/复合材料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13 航空材料学报 19 材料科学与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1 机械工程学报 2 摩擦学学报 3 中国机械工程 4 光学精密工程 5 润滑与密封 6 振动、测试与诊断 7 机械设计 8 机械科学与技术 9 机械传动 10 机械设计与研究 1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2 仪器仪表学报 13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14 机床与液压 15 机械强度 16 工程设计学报 17 机械设计与制造 18 轴承 19 流体机械 20 光学技术 21 水泵技术 22 现代制造工程 23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4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5 液压与气动 26 制造技术与机床 27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TQ(除TQ11/TQ9).化学工业(除基本无机化学工业/其他化学工业) 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 化工学报 3 高分子学报 4 化工进展

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6 现代化工 7 精细化工 8 高分子通报 9 膜科学与技术 10 化工新型材料 11 过程工程学报 12 化学工程 13 应用化学

14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5 离子交换与吸附 16 精细石油化工 17 应用化工

18 天然气化工(C1, 化学与化工) TQ2/TQ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工业 1 塑料工业 2 塑料 3 热固性树脂 4 工程塑料应用 5 塑料科技 6 中国塑料 7 林产化学与工业 8 合成树脂及塑料 9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10 生物质化学工程 11 聚氨酯工业 12 合成橡胶工业 TU建筑科学 36 新型建筑材料 V航空、航天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3 实验流体力学 15 宇航材料工艺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一篇:维护国家安全课堂练习下一篇:互相批评意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