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校利用“互联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信息技术已经席卷全球。在这个信息化与科技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必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不被时代的发展趋势所抛弃。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理论的主要途径, 必须要不断创新与优化, 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1]。“互联网+”是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下与社会工作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产物, 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对人类的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地影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的改革, 为高校的教学活动、教学效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与优化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高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组织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优化。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面临的挑战

(一) 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教学资源

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各地的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同的状态, 教学资源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状况。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 传统的学校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平等化、自主化的要求。“互联网+”拥有充分地信息资源, 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和平等化。然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 收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信息资源, 成为当下发展的最大挑战。目前, 部分高校的信息技术不够成熟, 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也不够充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与挑战。

(二)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管理

信息化和技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变革。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爱好进行挖掘与分析,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情感, 对症下药,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 有效提高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2]。“互联网+”已经逐步渗入大学的课堂教学之中, 但还未充分挖掘出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仍然停留在表面。班主任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对班级展开管理, 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式逐渐由粗放型管理向精准化管理转变, 教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变

(一) 网络平台集成思维

“互联网+”基于现代科技、网络信息等与社会各行业共同合作, 充分挖掘信息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社会工作的开展。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 许多的网上名师讲坛、网络授课、线上学习等模式逐渐兴起。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课堂教学为辅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发展进程。高校发展互联网平台集成思维, 开展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不仅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质信息资源和师资力量, 更能够弥补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带来的学校教资差异问题。

(二) 文化跨界融合思维

“互联网+”作为一种集社会各方面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融合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 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课程教学资源,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摆脱传统书籍的束缚, 更多地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政热点, 从时政新闻中领悟思想政治教育[3]。“互联网+”可以跨界融合各方面的文化, 结合现实情况, 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渗透到网络课程中去, 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为高校培养全方位、全覆盖的教学模式。

(三) 网络图群共享思维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 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结交朋友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建立班级微信管理群, 在群里将个人的情感和感悟发表出来, 让学生凭借文字、图像、图表、视频等方式分享信息, 共同领悟心得, 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圈群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 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网络圈群共享思维, 联合优秀的师资力量,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空间。

四、高校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 实行“互联网+”的学习方法

与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所不同, 新兴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基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 更加尊重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下, 要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糟粕, 吸收传统教育模式的精华, 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更自主的利用网络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 培养学生课堂自主网络的学习的兴趣和课后线上讨论与探究的习惯。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 使学生自主接受思想理论教育,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学习目标。

(二) 强化“互联网+”的师资培训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践者, 教师要深入探究网络课堂的信息资源, 联系现实时政热点, 为学生挑选优质的网络课堂。

在“互联网+”技术逐步渗入高校的同时, 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三) 树立“互联网+”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带来的方便性, 主动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互联网+”下的教育模式, 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供更加有深度和力度的信息资源[4]。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点, 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资源。

五、总结

“互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步伐, 已经渗透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 构建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高新科技基础上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网络新形态, 已成为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建立校园数据网络平台, 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发展。本篇文章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深入高校校园进行实地调查, 对我国高校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说明, 并且对高校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优化提出了建议, 希望高校能够形成“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新模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 邓杰.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挑战、趋势及风险规避[J].教育科学研究, 2015 (6) :29-34.

[2] 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 2016 (6) :4-8.

[3] 蒋广学, 王志杰.“互联网+”环境下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 (12) :114-118.

[4] 程艳, 曾燕, 李春雷.大数据时代我国公平教育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 2014 (10) :248-252.

上一篇:电力物资采购中移动在线业务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减税对小微企业的现实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