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浅论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 结构不合理文献无特色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 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 高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 在文献采购工作中没有统一计划、协调和管理, 仍然维持旧的文献采购模式, 忽视电子文献建设, 使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难以协调发展。另外, 个别馆文献建设没有突出馆藏特色, 没有很好地考虑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特殊要求, 没有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二) 信息人才短缺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广泛而丰富, 各种信息鱼龙混杂, 种种不良信息和无用信息充斥网络其中, 给用户查找信息带来不便, 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去进一步提炼和开发网上信息, 创建专题数据库, 以方便快捷的手段为用户提供有用信息。然而实际工作中, 由于历史及现实高水平人员不断流失, 现有多数馆员学科背景单一, 外语水平不高, 竞争意识薄弱, 信息服务水平低, 甚至基本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这就给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使图书馆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受到影响。

(三) 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当前, 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高的现象, 在信息交流中存在着距离障碍。个别馆还处于比较封闭的自我生产、自我服务状态;数据库的建设滞后, 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数据库建设缺乏统一安排和规划协调, 网络化、市场化程度较低, 没有做到很好地为用户服务, 即使是已建成的质量较好的数据库, 也由于推广不到位等原因其文献利用率也不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

(一) 优化馆藏结构, 加快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优化馆藏结构, 加快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是各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 也是资源共建、共享前提, 更是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力保障。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 不仅要建立起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 而且馆藏要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方向转变, 逐渐建立具有本校专业设置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体系。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要求, 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建设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 并结合本校专业优势建设一些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数据库, 做好数据库的常年更新和维护。加入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群, 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手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 也要注意与印刷型文献进行合理配置, 互为补充, 确保电子文献采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适应网络化信息时代的需要。

(二) 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现代化的设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是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 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才可能实现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更好地满足网络社会读者日益个性化的信息应用需求。因此,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网络设备、电子阅览室等方面的建设, 以满足读者学习、阅览及检索电子文献等需要;馆内在硬件设备上需引进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和全文数据库开发软件平台, 进行数字化文献的扫描标引、制作工作;要利用一次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的编辑加工, 开展定题、专题、课题等信息服务, 开展特色电子文献服务。

(三) 加强网络信息用户教育

用户掌握的信息使用技巧和方法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图书馆除了要对用户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内涵的基本技能培训外, 还要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获取能力培训, 包括信息检索、筛选、创造能力, 信息保密、守法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增强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文献利用率。

(四) 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为搞好信息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 以满足日常工作对人才的要求。措施包括:制定培养信息服务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训计划, 有步骤地的实施;改革分配制度, 合理使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举办培训班, 即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鼓励自学, 提高其业务能力;奖励自学成才人员, 对肯学习、善于创新的馆员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有计划地引进优秀信息人才, 改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结构。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

(一) 信息服务从封闭的一校一馆走向开放性和社会化

(1) 信息用户社会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再单纯为本校师生员工服务, 还要面向校外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广大用户服务。 (2) 信息服务产业化。信息服务业成为向社会提供信息、知识与智能的行业集合, 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中心必然成为面向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的实体。 (3) 网络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社会化进程, 它必然要求对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信息提供者进行重组, 打破馆际界限, 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二) 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

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就是要在满足信息用户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不同人的多种多样的个性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服务模式建立图书馆博客, 及时更新图书馆动态;通过开通微博、QQ等即时通讯工具来开展个性化的参考咨询服务。

(三) 信息服务过程科学化, 服务内容精品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和智能服务活动, 这种劳动服务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物化过程, 是一种知识的继承、传递、发展和利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凝聚了信息服务人员的渊博知识、创新精神、科学组合以及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 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精品化源于电子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网络的提供者为了吸引用户, 要越来越重视所提供资料的质量和浓度, 而不是信息的绝对数量。精品化的信息服务以信息的质量为保证, 使用户一旦进入自己的业务中, 就难以寻找替代物。

(四) 信息服务方式主动化, 服务质量高级化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服务不但可以面对面进行, 借阅手续、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也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种服务方式彻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被动型的服务方式, 加强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了更为友好的界面, 馆员不能静坐服务台, 要主动了解用户需求, 搜集网上信息, 进行评价、综合、预测、生成多种多样的新信息, 并提供给网上用户使用。

(五) 信息服务人员专业化趋势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既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情报和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娴熟的信息资源检索技能。在美国, 毕业于图书馆学研究生院并取得硕士学位者方能成为图书馆员。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应掌握的技能包括:1.牢记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和信息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和图书馆的基本使命;2.自觉地以正规的或非正规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接受再教育;3.与图书馆界和情报界保持纽带关系;4.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价值要有自信心;5.要出色地最大限度地做好本职工作;6.要竭诚为用户服务, 取得用户的信赖;7.要具有亲和力、意志力、诚实性、责任感等良好品质;8.要从实际出发, 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各项工作等。

摘要:高校信息服务工作正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和社会意识, 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中, 将资源优势和网络优势有机结合,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才能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 为科教兴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服务,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薄筱哥, 黄秋萍, 姚泳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 情报科学

[2] 罗雪晴.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角色的变化, 图书馆建设, 2005.1

[3] 黄亚海.正确认识和处理图书馆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关系, 图书馆建设, 2005.1

上一篇: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下一篇:电力系统工程建设预算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