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现状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垃圾现状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应大力开展有关农村垃圾分类的研究。本文以泰州市村庄为例,从调查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入手,追溯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原因实质,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垃圾治理;垃圾污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却日益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关键在于实施正确的战略,坚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的理念,坚定走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最终目标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不能忽略乡村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村容村貌对于整治乡村风气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就乡村振兴,环境先行的角度,基于泰州市村庄的实地调研展开论述。

1.农村垃圾治理的必要性及调查基本情况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二字,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蓝图,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推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农村垃圾治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之下,必然可以看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也必须看到,就全国而言,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原因,尚有相当部分乡村存在严重或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亟待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治理。

近年来,泰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乡村人居环境的严峻现实已经成为制约扬泰地区甚至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当前泰州很多乡村聚落尤其是新建型村庄,正由“绿化、美化”向“香化、净化”方向发展.人居环境质量较好,但是也有大量村庄环境堪忧,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由于相关培训教育不到位,村民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垃圾中转站形同虚设,乱丢乱放造成恶性循环;房屋建设很多时候也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朝向进行,忽视了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农村垃圾治理情况为样本,并结合其他一些地方情况,窥探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的现状,针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破解建议。

本次调研选择了泰州市惠丰村、三河村、粟树村进行调查。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形式,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在农户家中根据被调查者的意见填写或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3份,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率为95.3%。

调查对象是长期居住在当地的成年人,村民年龄在41-50岁的共32份,占比22.38%,61岁及以上的共45份,占比31.4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比38.46%;村民月收入在2500-3500元的,占比38.46%。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村民生活垃圾构成、村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等等。

2.农村垃圾治理的现状

据我们小组在泰州市若干个农村的调查,农村垃圾治理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村垃圾不仅包括家畜粪便,厨余,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卫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废品,还包括农药容器、农药包装袋、电池等有毒有害物。

泰州农村垃圾量不断增加,农民处理垃圾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由于泰州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农村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着,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导致严重污染环境,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随意倾倒、焚烧等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当前泰州农村垃圾现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2.1数量龐大,成分日趋复杂。随着泰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然而,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2.2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在泰州,农民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问村头、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长此以往,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垃圾的随意堆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2.3城市垃圾下乡,加重了泰州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泰州郊区、农村等地“输送”。这不仅影响了泰州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农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这就造成泰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城市垃圾相比,农村垃圾面积广,产生源分散,垃圾收运难度较大,且长期缺乏垃圾分类观念的影响,导致农村垃圾成分复杂,产量巨大。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的加快,各地纷纷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但是长期形成的垃圾随意倾倒,秸秆焚烧、养殖粪便露天堆肥等缺乏有效性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垃圾的存量大,集中化处理率和垃圾利用的能源转化率普遍偏低,村民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3.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

泰州市近几年也在努力的整改村容村貌,整体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村民也都对此表示了支持的态度,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的治理方面还是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垃圾分类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村民的厨余垃圾、生活垃圾等全部都统一的进行投放,不利于垃圾的后续处理。在我们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村中随着环境的改善,很多村民也换了新房,住到了更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但是村民的装修垃圾并没有专门的投放地点,而是和生活垃圾一起进行投放,就导致了垃圾的大量堆放,无法及时处理。

3.2村民的环保意识

泰州市现已建有专门垃圾房或配备垃圾箱,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清理村民生活垃圾,但是由于受生活成本等原因制约尚未有效进行垃圾分类,部分地方垃圾箱配置较少、距离过大,有的尚未设置垃圾箱,不能有效集中处理乡村生活垃圾,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在部分地方有些困难。部分村民由于环保意识不是很强,距离较远地方的村民也就不去专门的投放点处理垃圾了,而是选择了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随意丢弃。

3.3政府的治理行为

在通过调查泰州市原有的建设成果时,有这么一种规律——传统的乡村环境建设程序是“方案编制-资金申请-施工组织-成果验收”,这种“包办式”的乡村建设模式效率较高,能快速改善村容村貌。但由于建设过程中,村民没有作为主体参与到规划、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中去,因此对于实施完成的环境景观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很难自发地进行后期的维护与再设计。旧模式往往导致“一年新、两年旧、三年荒”的情况。解决现有模式下的矛盾问题,需要转变常规的项目运作模式及设计师主导意识,从村民角度出发,让村民真正参与到乡村美好环境建设和运维中。

政府部门应该从传统的“立项目、出资金”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出机制、促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指导和支持村庄建设,激发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设计师要从传统的“出方案、搞建设”的思路转变为引导、组织村民参与全过程建设,从设计师主导转变为设计师协调、引导、服务村民。

3.4环境旅游的过度开发

国内现阶段兴起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建设现象,存在着再造新村、商业开发过度、泛旅游化等攀比趋同现象,过分注重单体乡土建筑和片段历史景观的复制,而忽略了乡村的整体性设计与规划。致使乡村风貌或千村一面、或支离破碎,严重脱离了当地的人文与地域特性,导致乡村文化被误读、被肢解、被扭曲。泰州市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这种问题,在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在乡村环境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该确立“以文化为魂”的理念,以乡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总指导,进行旅游业的合理发展。

4.农村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

4.1深入宣传垃圾治理的重要性与相关知识

农村垃圾治理任务的顺利展开需要村民对于生活垃圾的初步处理有一定的认识,政府部门对于垃圾治理的宣传力度影响到后续垃圾治理的效率。对于农村垃圾治理,相关技术宣传人员应该深入各村,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宣传,在垃圾的源头将治理流程简化。设立环保小组、环保委员会,在乡镇公告栏进行文字宣传,并在各种媒体对环保活动展开正面宣传,加强群众的参与度、积极性。

4.2加大垃圾分类的推进力度

对于垃圾的治理流程而言,垃圾分类是最初的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村民对于垃圾的初步分类对处理效率与垃圾重复利用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村民对于垃圾处理知识掌握的同时,相关积极性也需要得到激励与维持。政府部门可以针对垃圾治理的效果,对于村民实施相对的奖惩制度。将垃圾治理与村建设的业绩相挂钩,培养村官对于垃圾治理的责任感,提高其管理积极性,督促村民进行垃圾的初步处理。

4.3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

餐厨垃圾相对于其他垃圾而言转换率更高,生产饲料、堆肥、厌氧发酵处理都是很好的处理选择。再生产的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民收集餐厨垃圾的积极性。相比于家庭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更为经济与高效。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培养专业人士,提高相关人士薪资福利,加大对环保行业的重视。

4.4加快农村垃圾处理站现代化建设

农村垃圾处理站设施的齐全与先进需要政府的投资与引导。在科技方面,加大对环保器械的研究支出,制定相关政策,激励优质人才研究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吸取国际垃圾治理的经验,学习垃圾治理的先进技术,综合中国国情,建设现代化乡村垃圾站。根据地方城市规划安排,选择建设垃圾站相对合适的地点,并提高垃圾站的机械化程度。热处理部分垃圾后,对于有害烟雾进行过滤与稀释,减少垃圾治理对环境的再伤害。

参考文献:

[1]刘彦武:《乡村文化振兴的顶层设计:政策演变及展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8.3

[2]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45-49.

[3]任晓月.论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1-22.

[4]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6):214-219.

[5]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5): 70-73.

[6]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P Geddes. 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he Study of Civicism[M]. New York: Howard Ferug,1915.

[8]AMBEJ. Municipalcouncils,international NGOs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 in rural settlements in Cameroon[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1,35:101-110.

基金項目:本文为扬州大学科创项目基金X20200807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李娜(1998.11-),女,湖北仙桃人,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本科生,,金融学。

胡静泉(2001.13-),男,新疆省伊犁人,扬州市扬州大学,本科生,金融学。

卢思敏(1999.11-),女,江苏省南通人,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本科生,财政学。

徐洁(1999.2-),女,江苏省泰州人,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本科生,财政学。

郑露希(1999.8-),女,仡佬族,贵州省遵义人,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本科生,财政学。

作者:李娜 胡静泉 卢思敏 徐洁 郑露希

第2篇:黑龙江省新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摘 要:垃圾破坏了新农村的环境,污染了农村的生态。这既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但是目前解决垃圾处理的先进科技大都应用于城市,在解决新农村垃圾处理的方面存在空白。所以要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新农村的垃圾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农村 垃圾处理 生态 科学发展观

项目基金: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项目编号:201310240018。

1、调查背景

1.1 垃圾的现状

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垃圾:例如人们的剩饭、剩菜、人畜粪便、动物的尸体及内脏等;2.建筑垃圾:例如工程队建造房屋等剩余的砖、土、石头等建筑废弃物;3.可回收垃圾:例如塑料瓶、塑料薄膜、易拉罐、旧报纸等;4.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废电池、医疗垃圾、农药瓶等;5焚烧垃圾:例如旧衣、旧鞋等。

以往农村大部分采用简单的垃圾填埋、焚烧等措施,或是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把垃圾倒进河里或丢弃在山上,这种做法不仅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降低粮食生产效率,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造成河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垃圾的随意堆放会使蚊虫大量滋生,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健康。

目前,我国农村的垃圾处理主要有:堆肥、填埋和焚烧这三大措施。

1.2 垃圾处理的意义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十八大中明确指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的分类处理。

以往农村垃圾大部分是菜叶、泔水和人畜粪便等一些可循环、易分解的东西,处理起来也相对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垃圾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种类上也日益增多。所以要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新农村的垃圾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垃圾处理的前景

中商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6年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中分析了垃圾处理行业的投资潜力、投资模式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近些年也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领导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处理问题,加大建设先进垃圾处理工具的投入。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因此垃圾处理的发展前景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尤其是中国的大部分农村正在由传统农村转化为新型农村,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所以,新农村垃圾的妥善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经过科学的分类回收后也能有利可图。

2、主要内容

2.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共选取80个典型新农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走进新农村,以采访的形式收集拟好的调查问卷的答案,实地深入调查目前新农村垃圾处理环节和模式,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对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层沟通、探讨。

2.2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新农村的村民以及政府部门。向村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向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采访和交流。

2.3 调查内容

1.生产、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 2.垃圾处理点及其清理状况 3.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4.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政策和宣传教育 5.垃圾清理点的合理费用。

(一)生产、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

在调查中,39%的人认为周围的生活垃圾较多,生活垃圾中厨房废弃物(剩菜剩饭、煤灰、没用的食材等)占52%;生产垃圾中的自办工厂,作坊所产生的废弃物占31%。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大部分人们选择填埋(42%)。由此可见新农村对于垃圾处理的方式还需改进,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

(二)垃圾处理点及其清理状况

调查显示,49%的人们认为垃圾处理点较少,而且无人清理的垃圾占到48%,相比较政府(村委)定期派人清理的比例只占到10%。可见政府仍需加大对新农村垃圾处理的措施。

(三)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大多数(43%)的人不了解如何分类,只有20%的人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而且大部分(68%)的人不关注(20%)或很少关注(48%)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可见,在新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回收和环保的相关知识。

(四)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政策和宣传教育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46%的人们表示并不了解,21%的人表示只是偶尔有这种活动。环保意识并不是在短期时间内就能迅速养成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长此以往,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的作用。

(五)垃圾清理点的合理费用

调查显示,68%的人可以接受每月20-50元的费用,只有少数4%的人不接受统一处理。可见,绝大多数村民还是希望能够有统一的垃圾清理点,他们可以接受每月20-50元的价格来清理垃圾。所以,建立统一的垃圾清理点是比较可行的措施之一。

2.4 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向黑龙江省80个新农村调查点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000份,收回923份,有效问卷882份。其中,年龄分布为:13岁以下占6%;13-20岁占18%;21-40岁占26%;41-60岁占33%;60岁以上占17%。受教育程度分布为:从未读过书占6%;小学占17%;初中及高中占52%;大学占20%;硕士及以上占5%。调查问卷共计25题,包括单选、多选以及简答三种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实行生产垃圾收费制度

每人每年缴纳50元垃圾处理费。用于机构对村民垃圾的收集、处理过程中人员、车辆的费用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3.2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

机构使用资金库资金购买垃圾桶。每户两个大垃圾桶一个小垃圾桶。发放给农民垃圾桶的同时,附带一个垃圾分类小册子。说明哪些垃圾属于什么类型,应该丢弃到那个垃圾桶中。两个大垃圾桶分别用于可回收垃圾和有机垃圾的收集。小垃圾桶则用于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

3.3 推广新型秸秆处理方式

对于秸秆的处理,有三种方式。第一种直接还田,在秸秆上喷洒特殊细菌,该种细菌会把秸秆在田地里就地分解,化为营养,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也有效的防止了长期使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板结。第二种是购买专业木炭生产设备,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木炭出售。第三种是打碎成饲料生产的原料,建设一个简单的、小型的饲料加工生产厂。生产饲料并以较低价格出售给养殖户。第二种和第三种可采用以秸秆换木炭/饲料的方式。按一定比例或规定进行兑换,实现农民与机构的双赢。使新农村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良性的生产循环。

3.4 建设人畜粪便统一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

新农村和以往的旧农村不同,每家每户住上了新楼房,拥有下水道。很多新农村的规划建设都是有统一的下水道。每家每户将自己的下水道与村里的主下水道相连,但是主下水道最终往往通向河流。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针对这个问题。机构会建设一个人畜粪便统一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污水处理池、沼气池。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生活低碳化、生产有机化、环境无害化、生态可持续化。

3.5 推行有毒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新技术

将有毒和不可回收垃圾,例如旧电池等统一收集。然后在新农村房屋道路建设时,将其用水泥封存到房屋地基和道路地基中。有效防止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泄漏。保护了村民的健康身体并维护了农民的新农村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商经济研究院.《2011-2016年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8)

作者:周晓羽 陈柄环 戴诗璇 杨雪莹

第3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该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九江、新建两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两县部分村庄河流进行水样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河流水质透明度较差、碱性较强,COD值普遍偏高,溶解氧含量不迭标,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对水体产生了较严重的污染。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鄱阳湖;生活垃圾;现状;农村;政策建议。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2009年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然而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堆放的农村生活垃圾在雨季被冲刷到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水质环境,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研究,选择好适合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鄱阳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选点及方法

1.1调查选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38个县市组成。本次调查选取鄱阳湖地区的九江、新建南北两县作为样点,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13-14日。选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首先,两县环鄱阳湖地区,且一南一北。新建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鄱阳湖的南面,全县区域面积2337.84km2。九江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911km2,其中陆地面积占81.5%,素有江西的北大门之称。其次,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的平均水平相适应。如:两县的人口、人均GDP、一二产业所占比重等均与鄱阳湖地区平均值相差不大(见表1)。

1.2水样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1.2.1水样采集

九江县选取沙河河段,新建县选取邹家村河流,采样点将两地河流分别设上、中或下游段,并且在每段沿岸及中心不同点取样。采样考虑沙河上游左侧垃圾堆放较少,水质清澈,作为A点,其相对脏乱一侧选取B点,中游一段有施工现象,有建筑垃圾流入水体中,分别设为A、B点,下游地带泥沙较多,水质浑浊,同样设点,邹家村河流则选取不同三点。在不同地段设点取样,以测出不同环境下生活垃圾对水质条件的影响。

1.2.2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①用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测水样的色度值;

②用酸度计测量样品的PH值;

③化学需氧量(COD),利用酸性高锰酸钾冷凝回流法进行测定,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计量:

④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测量样品中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2.调查地生活垃圾水质影响分析

2.1色度、PH值及浑浊度(见表2)

三项数据结果显示,沙河上游的水质较清,呈中性,倍数均较小;中游A点水样浑浊,碱性较强,倍数偏大,B点水样较清,但碱性过大,倍数值不高;下游段A点水质浑浊,倍数值偏大,且水样显弱碱性,B点水样理想,倍数和PH值正常;邹家村A点水质较差,倍数值过高,碱性也较大,B、c两点水样透明度较高,碱性强。

2.2溶解氧及COD值(见表3)

河流水样的COD值普遍偏高,主要由于上游及下游的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游一段排出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油脂、染料、有机原料等。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这同样可以解释上述溶解氧含量低的现象;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水质、破坏水体,散发出臭味。

实验中测得取样地河流水质状况并不理想,水样中溶解氧(DO)大部分含量不达标,原因可能是由于从上游至入湖口河道周边企业、居民区、垃圾处理厂存在等,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在河边随意堆放,这样的环境容易氧化分解,产生发酵消耗水里的氧气;另外,几条河水中几乎没有水生植物,也是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达标的一个原因。其他几个点的溶解氧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类水标准值,这几个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整体而言,调查地的水环境,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影Ⅱ向比较重,多处水体的COD和溶解氧含量并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长此以往,水质会继续恶化,生活垃圾仍然肆意堆放,只能会恶性循环,进一步影Ⅱ向农村居民饮水、浇灌、居住乃至生存问题,因此,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着实应该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切实采取行动进行合理治理和改善。

3.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3.1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见图1和表5)

3.1.1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现象严重

经实地考察,九江、新建两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突出,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仍然很差;在新建县部分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调查发现:农村垃圾杂物大多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农村道路两旁,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个别地区也仅有一些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而生活垃圾处理也是采用简易方式填埋,处理方法单一、原始:由于受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

3.1.2生活垃圾产量多,种类繁杂

据2005-2008年垃圾统计数据,鄱阳湖地区垃圾总量大(见图1),鄱阳湖地区38个县市区目前生活垃圾日产总量已经达到约0.92万T。调查统计,两县现平均日产生活垃圾约500T,年产约17.5万T,其中农村日产生活垃圾约400T,年产14.6万T,约占垃圾总量的83.4%,且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

农村生活垃圾种类繁杂。调查显示,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燃料废渣、建筑材料类、厨余物、日用品废弃物、危险废旧物、人畜排泄物等。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详见表5)。

3.2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成因剖析

3.2.1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技术存在弊端

2009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产0.92万T垃圾中,处理总能力仅为0.77万T/d,占83.6%。统计资料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处理能力比较高。但从实地调查情况看,整个地区垃圾产生量和设施处理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目前,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大多处于超负载运行状态,处理设施使用寿命降低,垃圾污染控制

难度增加。

近20年来,鄱阳湖地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裸露的垃圾堆存场臭气难闻、蚊蝇鼠害滋孽,成了疾病滋生地和传播源:垃圾发酵挥发出的气体含有致癌致畸物;废旧的灯管、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产生生物毒性和植物生长阻碍毒性等等。建垃圾焚烧处理厂虽然具有占地小、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可回收热能等优点,但投资很大,农村地区因财力不足不宜采用。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建垃圾填埋场,只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隔离问题,不产生任何经济回报,运行费用天天都要支出。

3.2.2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

经实地走访,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鄱阳湖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以填埋为主,每年平均消耗几百亩土地,而且由于居民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使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恶劣,成为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塑料薄膜不易降解,有毒有害垃圾污染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为0.92万T,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仅为0.54万T/d,这远远不够。加之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的意识不高,想要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3.2.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3.2.4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灵活,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

目前,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建议

4.1积极进行环境宣传教育

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对群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仅要从正面引导,还要将垃圾的数量、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告知群众。经有关环保部门提供资料,鹰潭市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宏伟战略,着力建设“洁净乡村”,不让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注入鄱阳湖上游水源,从而为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政府出钱修建了公厕,对群众改厕、建沼气池也予以了补贴。通过这些举措,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如较落后的农村可通过环保交流大会、环境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组织村民观看垃圾与环境类展览,义务服务深入到农村宣传垃圾分类,在中小学教育中将环境保护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中通过中小学教育,让孩子带动家庭;有条件的可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组织媒体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单位、社区进行跟踪报道:解答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咨询,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2强化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农村垃圾收费政策

要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减轻工作量,就要在家庭垃圾收集上做好分类。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村民了解废旧报纸、塑料等的经济价值,但很多家庭都将可回收垃圾直接丢弃。居民抛弃的“生活垃圾’中甚至包括完好的木柜、板凳、儿童玩具等物品。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在对垃圾进行完全分类后,再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的相关处理,从而最终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从综合效益分析,以垃圾收费为手段的减量化措施主要发挥以下两个方面作用。

第一,垃圾收费的直接目标是筹措资金。

事实证明,这是缓解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资金匮乏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

第二,垃圾收费的根本目标还是在于从源头对垃圾排放量进行控制和消减。

以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为前提,拓宽村民排放垃圾的选择途径,采用垃圾收费的管理政策,将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村民同意向个人征收垃圾处理费用,幅度在5~15元年。

4.3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经济技术手段,采用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伴随存在的人力和财力不足等问题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必须采取多种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借鉴国外生活垃圾成熟的处理模式,这需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去考虑综合处理模式中各种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混合收集垃圾的特点,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填埋或焚烧的预处理技术,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理难题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组合。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在欧洲作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的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机械生物处理——卫生填埋、机械生物处理——焚烧发电等一些综合处理的趋势。

4.4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我国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也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修订)、《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等。此外,在国家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以及有关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卫生标准等标准中,也对固体废物的排放控制及其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作了明确的规定,如该法第35条是关于在指定地点倾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定:第37条是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的规定:第38条对清洁能源和净菜进城作出了规定。

我国现行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为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堆。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十分全面,然而关系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只有部分根据国家制定的现成模式套用出来的标准或是试行办法,没有权威的法律起到约束作用,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足。

乡、镇、村的固废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均非常缺乏,造成日常的固废管理脱节现象。因此要尽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农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监管部门和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法无法没有区别。各级监督部门和环卫部门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使依法管理早日列上日程。深入研究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执法体制与机制,坚决以法律来制裁垃圾处理方面的非法行为。

作者:杜英琼 冷清波

第4篇:农村垃圾现状和处理

--农村垃圾的特征及危害

目前农村垃圾构成正发生一些新变化:由于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丢弃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同时,建筑垃圾的迅速增加,不仅侵占了土地,还影响了农业生产。而随意将垃圾倒进河里,导致河水严重污染。随意焚烧垃圾、秸秆等,对空气也造成严重污染。垃圾的露天堆放,导致蚊蝇滋生,老鼠猖獗,垃圾渗滤液污染水体和土壤。农村医疗垃圾不经处理乱倒,极易发生病原体传染事件。这些都为目前农村垃圾的集中整治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徐海云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应逐步实现垃圾清运容器化、密闭化和处理无害化的环境卫生目标,建立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的收运是垃圾处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耗资大,操作过程复杂。因此,对于我国大多数村镇,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建立低成本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即:把能够回收的废品分类收集起来,把相当部分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只是把不能回收、不宜堆肥处理的垃圾收集起来或进行简单筛选处理,集中运到规范的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处理,这是实现低成本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一条途径。

一、利用秸秆气化及固化成碳工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以各种秸秆为主要气化原料,通过集中供气的方式向农民提供炊事燃气或粮食烘干热能。秸秆固化成碳,主要是对生物质进行机械加工挤压、碾压成型,成型燃料可直接燃烧用于家庭或暖房,也可以加工成木炭棒、木炭块、木炭颗粒等作为民用烧烤木炭或工业用木炭原料。据农博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秸秆气化及固化成碳工艺目前可以在广大农民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单独收集的有机垃圾可结合树叶、草进行露天条形堆肥,堆肥场地可选择在田边或林地旁,也可建设简易遮雨棚,进行室内堆肥。事实表明,村镇比城市更容易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三、利用沼气工程,将村镇生活垃圾中厨余类有机物与人畜禽粪结合进行厌氧消化。第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展示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将沼气池、猪舍、厕所、蔬菜温室进行有机组合,全部设置于塑料大棚内,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既使得人畜粪便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又改变了农村庭院卫生“脏、乱、差”的状况,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效。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对土地、空气、光热、动植物废弃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垃圾焚烧处理。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将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包装废弃物等不易腐烂的可燃垃圾进行适当集中焚烧处理,对减少垃圾填埋量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适当推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区)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各乡镇应在适当的位置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运输车辆,各村设垃圾收集站,并建立保洁员队伍,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垃圾处理方式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镇垃圾管理系统,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垃圾管理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属地清扫,统一清运,监管一体”的管理模式。

第5篇: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垃圾污染的现状,我选取了重庆市丰都县社坛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本文将对此次调查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同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倡导生态农业白日做梦代签。

关键词:农村垃圾污染调查对策

正文:如今,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村的环境问题还令人担忧,尤其是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紧迫。只要到农村去走走,就不难发现一堆又一堆散发着恶臭的垃圾长年累月规程在公路边,溪水边,村边,田边,池塘边,大片的生活垃圾暴露堆放,既污染环境,又有碍观瞻。这些垃圾日积月累,越堆越多,“垃圾围村”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同时我们注意到,农村垃圾的危害早已不容忽视。

一、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 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民愁眉苦脸,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约为0.8kg,全国农村一年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2、 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间村头、道路两旁等随意丢弃。长此以往,道路两旁在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被随意填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 ,约1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不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源体滋生的场所。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3、 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

与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这不

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

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正是农村垃圾排放进农村

而且排放得不合理,这就造成农村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

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

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调查问卷显示:

问卷:

1、 你家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是?

A厨房B旧衣服 旧鞋子C废塑料纸 碎玻璃陶器D其他

2、 您是否对垃圾进行分类?

A是B否

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多选)

A玻璃瓶B书写废纸C废金属D旧衣服E废餐盒F灯泡G

鞋子H瓜果皮

4、您认为下列哪些是有害垃圾?(多选)

A废电池B医疗瓶C废农药瓶D废日光灯管E温度计

5、您平常怎样处理生活垃圾?

A垃圾箱B河道中C田间地头或道路旁D烧掉

6、您认为哪种环境破坏对村里的环境及人体影响最大?

A噪声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气污染D固体垃圾污染

7、村委会是否曾举行过环保活动?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

8、您认为乡镇是否应注重垃圾处理?

A是B否C不关心

9、您所在的村是否有垃圾回收设施?

A有B没有

10、如果您家附近有垃圾回收箱,您是否愿意将垃圾分类投入? A愿意B别人怎样,我怎样C费事,不愿意

调查结果 :

3、 你家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是?

A厨房60%B旧衣服 旧鞋子10%C废塑料纸 碎玻璃陶器25%D其他5%

4、 您是否对垃圾进行分类?

A是40%B否60%

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多选)

A玻璃瓶30%B书写废纸5%C废金属2%D旧衣服6%

E废餐盒6%F灯泡40%G鞋子15%H瓜果皮2%

4、您认为下列哪些是有害垃圾?(多选)

A废电池40%B医疗瓶30%C废农药瓶20%D废日光灯管2%E温度计8%

5、您平常怎样处理生活垃圾?

A垃圾箱30%B河道中10%C田间地头或道路旁40%D烧掉20%

6、您认为哪种环境破坏对村里的环境及人体影响最大?

A噪声污染20%B水源污染15%C大气污染10%D固体垃圾污染55%

7、村委会是否曾举行过环保活动?

A经常30%B偶尔50%C从来没有20%

8、您认为乡镇是否应注重垃圾处理?

A是70%B否5%C不关心25%

9、您所在的村是否有垃圾回收设施?

A有30%B没有70%

10、如果您家附近有垃圾回收箱,您是否愿意将垃圾分类投入?

A愿意35%B别人怎样,我怎样20%C费事,不愿意45%

二、 据调查报告提示出可实施方案

方案一:

1、 加强村委会的宣传活动

2、 采用强制罚款等措施,将垃圾管理规范化

3、 在村舍道路边50左右间 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

方案二:

1、 要求每个住户在村委会购买二个回收箱,每天派清洁公路的人

员回收各个住户的垃圾

三、 技术方面

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广泛运用的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与运用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1、 填埋法

填埋法是是农村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经过焚烧或其他方法处理后的残余物被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其原理是将垃圾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为无害的化合物。 在农村,一般有很多天然的或废弃的低洼地、水坑、干涸的河流等,很多农民就将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其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农村地域广大,选择垃圾填埋场应避开易渗透以及靠近河流,湖泊、洪灾区和蓄水补给区的地理位置,要在填场底部加防层。在自然村建立垃圾中转站,建立完善的卫生责任制度,及时清运农户生活垃圾,将垃圾填入选好的填埋场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物理、生物、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

和无害化的目的。

2、 焚烧法

农村生活垃圾在组成成分和性质上与反对一面与城市生活垃圾相似,只是在组成的比例上有一定的区别,农村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多,水分大,同时参杂化肥、农药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废弃物,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垃圾的组成正趋近于城市生活垃圾,农村生活肿,废塑料等可燃成分较多,具有很高的热值, 采用科学合理的焚烧方法是完全可行的,焚烧处理是一种尝试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生活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被转化为残渣和CO

2、SO2等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焚烧后的灰渣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同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但焚烧炉周围不能有农作物,最好先在偏僻的山坳。

参考文献:

Ⅰ豆丁网农村垃圾处理调查

Ⅱ道客巴巴农村垃圾现状调查及举措

Ⅲ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

余婷婷

第6篇: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其治理

姓名:王飞翔 班级:10环科 学号:2100901106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是在这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更加严重的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现在城乡差距的表现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多的深层原因是城乡公共社会服务的差距。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处理现状

1.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采用简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2.目前农村粪便的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3.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 4.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若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2.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着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问题。 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处理对策建议

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二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三是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村屯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五是应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各镇、乡、行政村应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六是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参考文献

蒙媛;施项;;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高怀友;;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02期

第7篇: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摘要 生活垃圾问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变得日益突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该文介绍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现状、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23-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农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日益加剧的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潜在威胁到作物的生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由此可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防止农村环境的污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三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

1.1 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我国现有691 510个行政村,农村常住人口约5亿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 kg计算,农村每天会产生生活垃圾约25万t,全年生活垃圾近亿吨[1]。由于无害化处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此大的垃圾排放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垃圾成分日益复杂,由过去容易自然腐烂的菜叶、果皮、纸张到塑料、泡沫、玻璃、废弃电池、混凝土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垃圾处理难度大大增加。

1.2 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环境意识,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随意丢弃,给收集处理带来难度。据调查,在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的占36.72%,收集堆放的占63.28%[2]。长此以往,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1.3 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

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这种带有明显“以邻为壑”色彩的做法,给农村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农村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农村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愈加恶化。城市垃圾到农村堆放造成了环境不公平,而环境不公平发展下去必将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1.4 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资金缺乏

广大农村垃圾处置设施匮乏,环境卫生经费不足,仅仅有6%的村庄有垃圾清理资金[3],村庄普遍都没有其他类型的环境投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落后,其根源在于资金的缺乏,农村的经济发展原本就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收入除去温饱已所剩无几,无法像城市一样缴纳垃圾费,且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耗费精力、财力巨大,效益实现周期长且不显著,政府部门往往忽视垃圾治理投入和管理的重要性,造成了农村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

1.5 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地或完全集中在市区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2 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2.1 占用土地,损坏地表

目前由于处理垃圾水平的限制,农村垃圾主要采取填埋、自然堆放等处理方法,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减产,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降低土壤的肥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污染水体和大气

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农村用水以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为主,因此必将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后果。垃圾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逾100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4]。

2.3 危害人体健康

农村生活垃圾随意露天堆放,不加以处理,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还会繁殖大量有害病菌。这些病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 更能造成大多数地区蚊蝇滋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当人食用含有有毒物质积累的动植物时,会使毒害物质积存在人体内,对人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一些生活垃圾的焚烧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也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2.4 危害生态

农村生活垃圾中部分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这些危险废弃物包括化学原料、医院临床废物、含汞镉电池以及部分地方农民仍在使用的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和灭鼠药等剧毒物品,它们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处理就随处丢弃。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这类废弃物进入水体或渗入土壤中将会严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长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3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

3.1 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尽管近年来农民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观念的更新远未跟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程度,环境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难正确处理全局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环保部门、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应多下乡村基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组织宣传环保知识。同时,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培训、讲习和辅导班,组织有关人员到生活垃圾处理典型示范点参观学习,逐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与资源意识,使保护环境、拒绝污染成为领导和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5]。3.2 全面推广分类回收,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

无论采取填埋还是焚烧方式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均是其他处理方式的前提,也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相关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量[6-7]。实现垃圾从源头分类,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水平将大有可为。然而,实现垃圾从源头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的组织领导,群众的参与和企业的支持,三者结合才能办成。

3.3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垃圾收集和输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国家和地方财政应共同出资修建垃圾中转处理站,由农民进行有偿管理,既可在农村解决部分垃圾问题,也能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农

村的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先进的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扶持垃圾处理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效益。为避免出现垃圾“三不管”的死角,县、乡、村应加强合作,进行垃圾收集和输送的整体规划,明晰责任。

3.4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农村垃圾遍地堆放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人或者相应的制度对村民进行统一的规定管理,进而使得村民随地堆放垃圾。因此,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于村民的垃圾处理进行规范管理很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垃圾产生者对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义务和权利,明确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必需承担责任。同时,建立适当的惩罚制度,对随意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惩罚,以规范垃圾处理行为,有利于农村垃圾有效处理。4 结语

农村生活垃圾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现象,它不仅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差很大,排放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对垃圾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因此,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当地的垃圾处理措施,减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面参与和支持,从源头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终使农村有一个美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2] 姚伟,曲晓光,李洪兴,等.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10-12.

[3] 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EB/OL].(2012-12-14)

[2013-06-25].http:///p-553218077.html.

[4]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 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7):62-63.

[6] 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10):44-45,51.

[7] 岳立涛.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2010(4):27-31.

第8篇:农村垃圾分类现状、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农村垃圾分类现状、困难及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XXX垃圾分类工作紧紧围绕“美丽XX”这个大目标,有序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不断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源头分类正确投放率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一、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一线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责任心、工作标准有待加强,积极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具体的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力度还待加强,存在不想管、不愿管、不好管、管不好的思想,总之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工作动力不足,较被动。

二是源头分类正确率不稳定。点多面广,区域大,日常管理难免顾此失彼,如湾里村有12个自然村,农户源头分类正确率参差不齐,日常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城中村、村中企业、店面经营户、外来人员等户主源头分类难管理、难统一;另外,公共区域大垃圾桶分类存在较大的困难,分类正确投放率不高,问题易反复。

三是垃圾分类经费投入不足。村合并之后,个别行政村没有财政大权,经济上仍然由自然村管理,自然村不愿过多投入经费,特别是没有收入来源的经济较薄弱的村垃圾分类工作存在应付思想。另外,因经费投入不足带来人员不稳定,表现在相关工作人员不愿做、不想做,招不到合适的收集员、操作员来从事此项工作。

三、意见和建议

建议一:适当加大经费投入。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农户分类,为此,政府适当提供专项资金激励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对分类指导志愿者、从事一线工作的保洁工、收集员、出运员等给予适当补贴,以此提高农户及垃圾分类工作者参与的积极性。

建议二:拓展垃圾分类宣教渠道。在日常进村入户、座谈交流、宣传发动等常规动作基础上,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微信群等 形式适时交流互动学习,及时将今日媒体曝光的内容、各级日常督查的情况和经验做法、金点子发到群进行共享以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学习借鉴。

建议三:举办多种形式活动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如街道可以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活动,各乡镇(街道)可举办垃圾分类观摩交叉检查评比活动,各村还可以利用党员固定日活动,组织带领村民代表和党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百姓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引导村民自觉、自愿进行垃圾分类。

第9篇:农村垃圾分类现状、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1)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创新举措

举措一:拓展垃圾分类宣教渠道。在日常进村入户、座谈交流、宣传发动等常规动作基础上,街道建立垃圾分类微信群适时交流互动学习,及时将今日媒体曝光的内容和街道日常督查的情况及各村好的做法、金点子发到群进行共享以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学习整改;个别村也分别建立本村垃圾分类群,从不同角度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对做的好的农户和较差的农户进行曝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举措二:举办多种形式活动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如街道妇联开展的“垃圾分类我先行”类知识竞赛,百姓日举办垃圾分类观摩交叉检查评比活动,各村还以每月的党员固定日活动为契机,发挥村民代表与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门做好百姓的思想转化工作,引导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通过评比竞赛,营造各村争相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浓厚氛围,自觉、自愿,主动施行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举措三: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农户分类。街道提供专项资金激励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对分类指导志愿者、从事一线工作的保洁工、收集员、出运员等给予补贴,及大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者的积极性。

举措四: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村。街道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建设,旨在各村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街道结合环保局开展的“垃圾分类示范村”评比活动,积极鼓励各村参与“垃圾分类示范村”评比活动,并向试点村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等设施,还规定被县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实行1:1配套奖励。

举措五: 建立“绿色账本”。兰田村保洁员收垃圾时,发现哪家人家垃圾分得不到位,马上汇报给村垃圾分类分管员,并在“绿色账本”上做好登记工作。分管员再带着志愿者上门宣导做好工作,再配合上绿色账本等一系列措施,一来二去,再"顽固"的村民都会自觉"投降"。

举措六:坚持做好周巡月查季汇总制度。如何监督评比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效果如何。兰田村坚持每日挨家挨户进行一次的上门收集,采取每周进行一次巡查,领导每月进行一次抽查,对优秀的村民每月及时奖励洗衣粉一袋,并进行公示。同时,在年底进行垃圾分类的评奖活动,评出20%的垃圾分类优秀示范户并公开奖励。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兰田村源头分类正确投放率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上一篇:消防应急疏散桌面演练下一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