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能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问题,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转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走上了异地转移道路。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日趋活跃。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一、近些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农民们自己的努力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了一定发展,但至今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
在培训中,他们普遍反映学习吃力,因此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2.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缺乏了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3.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识淡薄
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他们仅仅重视农民工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因此,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的工种。加上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层次不齐、时间较长、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企业不愿也不敢送农民工去培训深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一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5.各地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工作力度较大,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不仅参训意识较弱,而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转移难的现象突出。一些培训学校之间的培训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擅自缩短培训的时间等等原因,造成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平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制度。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起国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完善好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分担。保证城乡学龄青少年得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城乡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转变农民工观念,大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的同时,要使农民工有意愿主动接受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民工来接受和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转移培训和就业相关的一切信息更好的掌握,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接受、参加培训。
3.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意识
针对培训对象和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稍高、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而对于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技术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始终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培训的重点有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
4.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针对每个农民工只能是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或者,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逐步扣除。政府除了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季节性、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计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来抓。
5.培训农民工要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各地培训工作进展在趋于平衡的同时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河南省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 河南省现有总人口10489万人, 常住人口9388万人, 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常住人口中, 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 (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省常住人口中, 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3991450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1438550人, 文盲率由5.87%下降到4.25%, 下降1.62个百分点。[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 (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54656573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 文盲率由6.72%下降到4.08%, 下降2.6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不难看出, 河南省近几年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虽有所提高, 但和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 河南省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按照“政府推动, 学校主办, 部门监管, 农民受益”的原则, 从2004年开始, 河南省相继启动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全面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启动实施“阳光工程百日培训计划”。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大量农民工失业的形势, 2008年从国家争取了27万人的培训任务, 争取资金8480万元, 任务和资金数额及增量均居全国第一。2009年预先安排5000万元培训资金, 对10万返乡农民工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展了转移培训, 共培训结业11.7万人, 转移就业9.9万人。二是召开全省阳光工程工作会议, 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三是坚持面向社会, 严格条件, 公开、公正的原则, 筛选优质培训资源, 2008年共认定培训基地1200个, 其中:民办846所, 公办354所, 公办培训基地涉及教育、劳动、妇联等23个部门。四是拓展了培训范围。在培训对象上, 由初次外出务工农民向返乡农民工和在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等群体拓展;在培训内容上, 由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种向高技能工种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在拓展补贴范围上, 由单纯补贴技能培训向技能鉴定和引导性培训进行拓展, 同时对涉外劳务培训加大补贴;在就业上由主要外出就业向就地就业、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自主创业等方面拓展。五是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实行订单培训, 确保培训后的就业率。[2]
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变革,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 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形势不容乐观, 地方政府部门的认识程度、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培训机构的经营与管理、师资水平、后续服务与管理等都不尽如人意,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发展缺乏规则性, 育目性过大, 流于形式
涉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办、教育、人劳、财政等多个部门, 基本上形成各自为政, 对谁有利谁就办班, 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更为严重的, 若上边领导来检查, 就临时租借校舍, 借调学生充当农村劳动者, 流于形式地开上几天课程培训等, 宣传部门一报导, 体现地方领导重视, 培训政绩显著。上边检查组一走, 就地解散, 万事大吉。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农民参与性不高
由于中国农村长期受自然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和各种矛盾影响, 小农思想在某些人的头脑里还根深蒂固, 认为“开天辟地多少年, 没有信息也种田”。再者, 很多农民认为外出打工就是下苦力, 肯流汗地干一些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就行, 不需要多少科技知识的层面上。对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再外出务工的收入不一定成正比, 甚至还认为培训费时费力, 耽误外出挣钱的想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农民参与性不高。[3]
4 解决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对的策略
4.1 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把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内容抓好。各地可从实际出发, 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选择部分县市, 开展就业服务试点 (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经验就值得推广和学习)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 通力协作,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4.2 积极引导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氛围
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利用各种农村工作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方式, 可以办短期培训班, 可以办专题讲座, 可以开办夜校等。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在培训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 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 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 以需定培, 定向培训。 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3 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 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 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 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 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 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 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 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五是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 (派遣) 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培训与输出 (派遣) 良性互动。六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 河南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三成以上。在务工企业中, 包括六成多私营企业、一成多国营或合资企业和极少一小部分外资企业。[5]总之, 加强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提高培训的力度和质量, 对加速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政府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和领导;二要积极宣传和引导, 提高劳动者参与培训的意识;三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1/05/06/010242317.shtml.
[2]王宏源.新时期创新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 2010 (7) .
[3]王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6) .
[4]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3 (2) .
关键词 劳动力 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9.1亿生活在农村,现有18.5亿亩耕地,农村现有劳动力为4.8亿。按我国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1.7亿劳动力在农村就足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这种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国情,导致现有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使得极为有限的耕地承载着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提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生活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农村内部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基于趋利行为,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较少,到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首先,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于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流动性大且不易管理,供求关系不易衔接,盲目性比较大。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县及县以下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1%,而只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却达到了58%,因此,虽然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高于流出地的人口,但却低于流入地的人口,随着城市就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普遍偏低的综合素质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再次,机会成本与非农就职风险,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城镇工作人员是以职称、职务为标准来领取工资和报酬的。而农民通常在其所居住的村子里有住房,他们进城后必须从市场购买或租赁房子,这样他们便要付出购买房子或租赁房子的实际支出成本和放弃原有住房的机会成本。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导致对他们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还存在有许多问题,这又成为制约农村富余人员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主要的是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制度,他们虽然己经流入了城市,但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其户口还留在农村,没有能够获得城市户口,而是作為一个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也即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或者说“流动人口”。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居住问题,不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1、完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为农民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
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服务资源,发挥网络和就业信息联络员的作用,及时向农民宣传相关就业政策,发布招聘求职信息,使农民能够通过更多方式快速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应将劳动中介组织应向乡镇延伸。建立县、镇、乡3层劳动中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劳动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准确的就业信息,减少城乡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
从长远来看,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同时针对进城农民学历低、技能差的现状,劳动就业部门应发挥优势,依托各级劳动就业中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及培训层次,提高农民整体技能水平,努力培养一大批掌握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3、加大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居住创造条件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房价,目前城市房价开始松动,但相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来说依然比较高,他们买房难度比较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住房管理制度,落实房价调控政策,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式保障农民进城居住。
4、消灭城乡差别,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监督和强制用工单位为就业农民提供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使进城农民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萍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12).
[2]蒙丹.建立现代农业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及破解[J].特区经济,2007,(6).
研报告
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在上级部门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XX年到XX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2.84万人次,创收达78393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387.1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969.4元。XX年计划转移7.32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亿元,其中向疆 外转移2万人次,创收1.4亿元。从今年1——4月的整体情况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体稳定,金融危机对转移工作尚未带来明显影响。截止4月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500人次,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27%,实现劳务创收9517.5万元,务工人均收入达405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57.8元。其中向疆内、外有组织转移8050人次,创收达563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66.7%。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主要特点
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县立足自身实际,广开就业门路,积极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转移规模较大,并呈不断增长势头。XX年转移劳动力1.74万人次,XX年转移劳动力4.02万人次,XX年转移劳动力5.6万人次,XX年转移劳动力7.02万人次,XX年转移7.2万人次,XX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7.26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XX年底,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达200元以上,从劳务收入的占人均纯收比例来看,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转移地域向外扩张,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我县不断开辟外出务工就业渠道,先后将务工人员转移到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企业务工,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常年稳定输出劳务工1.5万多人,主要在服装、制鞋、纺织、家具等企业务工。
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较强的特点。85%的劳动力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大部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客观原因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许多困难。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差。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严重不合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也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工资待遇低,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农民工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县到内地务工人员在内地企业主要参加了工伤保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厂方协商务工人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较好落实的是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它几项保险由于在接续等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难度较大、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区内。但由于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能力不高,转移到县内的,占到全县劳动力转移总数的30%,这充分说明这种转移离我们要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最终达到创业致富还有很大差距。
劳务供求信息渠道不通畅。基层劳务工作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劳务信息传达不及时,致使经常出现“有企业无工人”的问题,同时,还有政策解释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 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工单位违约现象较多、劳务收入有所减少。一是在双方盖章签订好合同、车票订好的情况下,厂方终止合同,并且内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厂方违约现象较多,招工比例不稳定、变化不断,致使开展疆外转移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劳务合作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销订单减少,加班减少或取消加班,务工人员薪酬随之降低。据对部分务工人员调查,今年1——4月月薪平均下降10%左右。
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难、输出难、稳住更难。农村劳动力转移仍表现为低技能多、高技能少,自发的多、有序的少,就业多、创业少,短期的多、长期的少。
后勤保障不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部分厂家无法垫付赴厂人员路费,数额较大,务工人员家庭条件不允许又无力支付,只能从县财政上预支。
四、今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相关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农民转移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 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对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要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工作情况,研究应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因此,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尤其要加强男性劳动力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熟练技术,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完善农民工保险接续制度,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除工伤保险和简易医疗保险外,其它几项保险还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
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就地安置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仅靠外出务工单一渠道,转移数量十分有限,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并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把懂管理、有技术的农民,安置一批就近就地转移。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增强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册,实现网络化管理。
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较难维护,因此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机构,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工作站成立农民工维权机构,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建立农民工维权网络体系是当务之急。
加强组织化程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用工需求信息中不乏外资、待遇丰厚企业发来的各类招工信息,其中有缝纫、纺织、电焊、各类操作工,但招工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熟练操作技术。虽条件诱人,也倾心组织,但由于技能薄弱,无法接到抛过来的“绣球”。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定向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
鉴于赴厂人员路费问题,设立专项基金,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将财政扶贫培训项目与劳务输出相结合,从扶贫款中划出一部分,直接用于补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中。
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报告制度。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工作人员要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状况,第一时间反映相关信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用工监测的长效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裁员企业提前采取措施。
严格限制企业裁员。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对于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10人或一次性裁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我办要求企业将裁员方案及时上报本地政府批准后执行,确保企业和务工人员队伍稳定。
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一是要把做好农民工返乡统计和促进二次就业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安排专 人负责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二是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信息情况,发挥劳务品牌优势,促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县域内用工需求,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农村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收入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农村劳力的转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2005年,全县农村人口13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76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可达440516人,当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356人。全年已培训结业农村劳动力21000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287人(阳光工程12287人),实用技术培训87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602人,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可达17.6亿元。返乡创业人数2566人,累计投资1.6亿元。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步入了有序有效的发展轨道,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是从就业地点来看,县外、市外占据主要部分。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2005年在市外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9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65%。其中广东省,11万余人,约占转移总量的23%;转移到县外市内的有4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9%;其余11万人为在县城范围或本乡镇内的就地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26%,另有 1
国外务工56人。随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民工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市外、县外转移量还会有所上升。
二是从就业结构来看,二、三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5.2万人,约占总数的60.5%;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4.5万人,约占总数的36.3%;另外有1.3万人仍然转移到其它农业生产条件发达的地区或农业产业化基地从事一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行业,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其中转移到三产业的呈逐年增长趋势。
三是从城镇吸纳情况来看,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开始在城镇安家落户。到2005年底,全县通过务工挣到一定收入后进入城镇居住的人数达到1万余人。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据预测,我县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从现有的37万人增加到近80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将从目前的13万人增加到30万人,这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城镇将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自发转移和分散式输出,盲流现象存在,输出不稳定。全县2005年有组织的转移人数为42746 2
人,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9%,因此91%的人靠亲带亲,邻带邻,试一试,闯一闯的转移方式。有19%的外出务工时间达不到3个月,甚至不能胜任工作或没就业直接还回。
(二)职业技能低,体能性输出比重大,技能输出比重小,劳务收入不高。初步统计全县有一定职业技能外出农村劳动力3626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6%,农民外出时没有职业技能的占84%。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量不到50%,全年人均打工收3860元,平均月收入350元,相当于最低工资标准。
(三)服务引导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发育不健全,信息不畅,基层政府投入不足。全县只有县城一个信息屏幕且容量极小;虽然县要求建立乡镇一站式和便捷式的政府服务,但真正起动的不多,而且质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我县农村劳动转移发展需要;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管理和指导机构,这与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和农村劳务收入增长极不对称;农民外出打工前信息不准,目标不明,真假难分。
(四)农民工维权意识差,维权能力弱,保护措施不力,权益丧失。据调查90%以县内打工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或顾主订用工合同。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务致富”、“劳务光 3
荣”的观念,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让农民工放下包袱,轻装进城。
(二)培育劳务市场,组织有序输出。尽管劳动力的转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积极支持农民的自由外出务工,但也要特别强调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在农民输出市场没有完全成熟前,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要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宏观调控力度,重视联络和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进一步开发境外就业市场。
(三)、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创立劳务品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在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培训基地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要强化品牌效应,打造包装出金开劳务、三峡计算机、巨龙电子等劳务品牌,在培育农民工品牌上下功夫,靠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
(四)、建立机构,强化管理和服务。一是县级建立农村劳务开发常设机构,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 4
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县农村劳务开发计划和措施,组织督促落实,协调各部门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乡镇设立农村劳力务开发办,宣传劳务政策,组织劳务培训,沟通供求信息,指导外出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协助搞好子女管理。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统筹考虑,将转移农村劳动力,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管理。
三是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意识弱的情况下,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法律服务,确定公职律师,为农民工维权,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开展农民工法律救助活动,推进农村劳务开发。
(五)、对一些不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歧视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要进一步认真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让进城务工农民在孩子就学、户籍管理、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和征收税费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城乡、地区和体制分割现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县、乡镇把农村移民纳入县城和乡镇街道建设规划,建立移民街道,提供优惠的建房卖房政策,劳动就业保障服务,鼓励有基础的外出打工农户转为城镇居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5
(六)、发展二三产业,确保移民工程退出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回头。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的加工业、商贸服务业二、三产业转移。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高起点、外向型的原则,走培植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水果业和水产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二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主导产业的形成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经济带,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要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四是、要刺激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和企业向其原料基地转移。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的发展。继续规范乡镇企业,利用多年以来积累的经营经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成为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消化安臵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基地。五是在政策方面扶持返乡创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生空间。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城市化;欠发达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探寻其中所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揭示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的关系予以全面剖析,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证明 转移能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作用及程度,进而揭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内在约束机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在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空间方面,农村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镇)转移,这是由于非农产业的区位绝大部分在城市(镇)的缘故。显而已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就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取决于多个因素。在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W,A.Lewis)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Fei Ranis)、乔根森(Dalew.Jorgenson)模式,以及托达罗(M.P.Todro)人口流动模式。这些模式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他们提出的观点对人们认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都是建立在城乡具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对劳动力具有无限吸纳力的基础之上,这显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近年来,我国广大学者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陈吉元、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进一步建立了包含有制度因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景普秋、陈甬军等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1)供给数
量。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源泉;(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表示。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预期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二者能近似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能力;(4)转移空间。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表示。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二、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5)制度因素。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在上述5方面的因素中,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来度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居于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应当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这主要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所起的作用。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技能培训和有经济含义的经历特征等,农村人力资本状况是农民数量和质量状况的综合反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在城镇中的就业空间往往也就越大。众所周知,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城镇找到工作机会。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主要在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或部门工作,如建筑业、服装和玩具制造、电器组装、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及部分社会服务业等。因而,不难理解,从静态的角度看,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低“门槛”的就业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而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型岗位的比重却会显著增加。这样,如果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持不变或提高缓慢,那么其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必然会受到制约;反之,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能快速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能进入更多的行业工作,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从而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决定力量是比较转移成本和利益的理性经济考虑。因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支付各种必要的流动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转移后所获得的各种收益能弥补转移成本,且实际收入水平超过农业生产纯收入,才会使作为“经济人”、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做出转移决策的愿望和动力。从这个方面讲,伴随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必然会增强。因为,文化素质高,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对自己有较高的迁移预期收入,其迁移的动机和意愿就会更强烈。此外,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也与其获取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有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能更为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判断,他们有更为广泛的现代信息获取渠道,其获取的信息质量高、数量多,决策的正确程度较高,正面强化了其向城镇转移的动机和意愿。
第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我国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第一产业生产率增长滞缓的重要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以农户为单位的购买力较低。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即转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提升第一产
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懂得科学种田,并有利用现代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使得更多的农户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投入生产以降低体力消耗。这样,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第四,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之间的篱笆已有所降低,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仍然不可小视。不过,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对转移能力强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向城镇转移的阻力确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如,多数地区都逐步降低了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显然,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获得稳定职业与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反映了农民转移至城镇就业的“支付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他们就越有条件和能力在城镇购买或租借房屋,从而获得合法固定住所,进而在城镇落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所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能一定程度克服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
第五,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只有稳定地转移到城镇并安家落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化水平。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尽管在形式上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规模很大,但真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却比较少,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就比较慢。这种状况仍然是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有关。一方面,许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在城镇找到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都为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很不稳定,容易“回流”。另一方面,我国劳务市场目前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与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相比,素质低的劳动者的权益更易受到雇主的侵害,素质低的劳动者也更易重返农村。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
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三、结论与建议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最大。这就说明,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决定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从而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为加快河南乃至我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第一,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中,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能力”。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城镇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换言之,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为此,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以县为主”转变为“以省为主”,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协调机构,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展开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展开对口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如果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角度看,似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实上真正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是“动机”,而是劳动力的“能力”,仅有转移动机不足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事实。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相对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就难以支付高昂的转移成本,反而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具体来说,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快速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10-16.[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8.[3] 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3):193-206.[4]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5] 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5): 56-61.[6] 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7]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115.[8] 路永忠.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4.[9]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8-12.[10]李郇.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J].地理研究,2005(3):421-434.[11]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市。临沂市总人口约1 10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约700万人,农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200万人,仍有约15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在逐年增加。虽然临沂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临沂市农村劳动力仍有一小部分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约占10.1%,初中文化程度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5%[1]。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不高,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转移职业单一,而且在转移过程中只能从事一些对文化知识、技能要求低的体力劳动,工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转移方向。
2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2.1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临沂市的土地资源相对于迅速膨胀的人口而言已极其贫乏。临沂市土地面积17 184 km2,但人口数量巨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加之人口仍在继续增加,可耕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小,土地对劳动力本来有限的“吞吐能力”越来越小,这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不断塑造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2]。
2.2 未适龄劳动力的加入
仍有大量未成年的学生在农村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辍学加入到农村劳动力的行列,这不仅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而且也扩充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3]。尽管临沂市政府为改善农村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配备了优良的教师队伍,并鼓励各地方政府集资兴办农村教育,但由于临沂市农村地域广大、偏远山区落后、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等原因取得的效果甚微,仍有大量学龄青年辍学从业,再加上高考落选者,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2.3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逐步走向了机械化、水电化、电气化的道路。现代化生产工具的采用,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规模经营变为现实,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4]。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3.1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文化水平低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因素之一。大量年龄大、学历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难度越来越大。
3.2 乡镇企业吸纳能力降低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使得农村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随之减弱。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非农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容纳的劳动力数量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5]。为了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乡镇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高技能人才,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提高对劳动力起到了的替代作用,同时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相应提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4.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
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低,难以胜任就业岗位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行职业技术培训、岗前培训等突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在转移中的竞争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接受知识的水平和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2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
一是建立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中介组织。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应加强和完善信息流通渠道的建设、鼓励民间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疏通和引导,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乡劳力和劳务市场[6]。中介组织具有服务和沟通功能,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媒介,为政府提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详细资料,可以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市场盲目性和帮助农民工找到理想的工作[7]。为此政府应该设置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形势,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统一、规范的高效管理轨道。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都享受统一的社会保障,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此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工伤、医疗保险、培训、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3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有很大优势,不仅减轻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的困境,而且迎合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离乡的想法,有效地转移了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协调落实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以吸纳农民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李玉江等[8]认为由于农业和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向第三产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为非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及相应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逐步加强。大力加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等领域,因为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服务要求强、劳动密集等特点[9],其就业容量大,能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能很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0]。
5 结语
临沂市是山东省最大的农业市,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迅速。但是随着临沂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已成为临沂农村乃至整个临沂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可喜的是临沂市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但是仍有大量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的市场还不健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任重道远。
摘要:介绍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山东临沂
参考文献
[1]宿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3(6):66-68.
[2]卢东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7(7):10-11.
[3]刘晓平,李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就业途径分析[J].2001,19(5):75-85.
[4]李小建.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的农户行为[J].地理学报,2002,57(4):459-468.
[5]王玉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J].乡镇经济,2005(1):20-23.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等.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3(2):233-237.
[7]徐育才.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地理,2005(1):56-59.
[8]李玉江,王煜琴.资源禀赋与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人文地理,1999,14(4):73-76.
[9]彭荣胜.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进程实证——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1):122-125.
摘 要:从分析喀什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现实情况出发,调查并研究分析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其他地区转移的特点以及转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了目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喀什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优势,提出了促进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喀什;剩余劳动力;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6.019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Kashi
ZHANG Mengxing, SONG Yulan, ZHANG Yaxi
(Economics and Trade Department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reality of Kashi region economic society,the status quo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Kashi , or in other part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o citie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ofound reasons behind the mov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transfer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and combining the Kashi wer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advantag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Kashi reg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Kashi; surplus labor; policy suggestions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研究“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进行转移的问题,是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2]。喀什地区地处祖国西北部边疆,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地区转移。保障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喀什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1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喀什地区城镇总人口为4 570 682 人,农村总人口为3 015 39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人口为1 559 667人,贫困人口总数为123 346人,根据计算剩余劳动力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0.94%,剩余劳动力约为148 101人。剩余劳动力人口和贫困人口比重相对较大,大大制约了经济发展。
1.2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2.1 劳动力转移途径以政府组织为主 喀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其转移形式主要依托于相关政府机关的组织[3]。随着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视,喀什地区各个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例如疏附县针对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全新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组织、培训、就业、维权“四位一体”的劳动力输出模式,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式经济,并积极开展具有技术含量、民族特色的“特色培训”,如民族乐器制作、刺绣、葫芦雕刻等,就近就地转移了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1.2.2 劳动力转移方向以疆内为主 喀什地区远离内地省份,交通里程基数大,向疆外转移的成本费用远远高于向本地转移的成本,所以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意远离家乡去外省打拼或者就业。与此同时,以本地转移就业为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很大比重的劳动力仍然从事于传统的农业基本生产活动,且农业生产存在一定季节性,本质上不可能实现农民持续有效增收。
图1可以看出,从流动方向上看,疆内的主要路径为喀什地区农村流向阿克苏、库尔勒等距离较近的城市。特别是农产品成熟的时候,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疆外的主要路线主要是从喀什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范围呈固定趋势,主要流向上海、山东、广东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同时这些城市也是主要对口援建喀什的内地城市。
1.2.3 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层次较低 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疆内和疆外转移。疆内转移大多数依托当地的民族特色产业来实现本地的转移,例如麦盖提县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乐器的制作、英吉沙县工艺小刀制作以及莎车地毯编织、刺绣等当地传统手工业。同时疆内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农业产业,特别是棉花采摘和水果采摘时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在城市从事交通物流运输、房屋维护修缮、干果批发销售等[2-4]。疆外转移大多流向于民族特色的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层次相对较低、结构较为单一的第三产业,很少涉及相对具有技术含量的行业。
喀什地区政府组织性质的劳务转移中,仅从流动产业方面分析发现,主要就业方向是传统的手工制造业。特别是女性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因其自身具备刺绣、缝纫技术,主要在广州的制衣厂、服装厂就业[2]。她们虽受教育程度不高,但都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心灵手巧,各种裁剪、缝绣等技能是她们与生俱来的优势。总体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喀什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比较单一,就业的选择性较小。
2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喀什地区近几年在中高等教育上的投资越来越多,义务教育也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对于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做得不够到位。喀什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中比重最大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下面是文化程度比重情况:小学文化水平占15%,初中文化水平占47%,高中文化水平占2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18%。根据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剩余农民教育程度偏低[4-5]。并且大多数农民劳动力长期从事于农业的种植技术,很少接触到其他行业,缺乏相关劳动的技术技能,而且有很大部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几乎不懂汉语,从未来发展的劳动力需求来看,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产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可选择的职业会越来越少,就业空间越来越窄。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律性较差
喀什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被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大多为男性少数民族,在转移过程中,缺乏自律性事件频繁发生,例如无故旷工、不按时上下班、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利于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之间建立长效稳定的用人机制,也不利于其他剩余劳动力进行下次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信任危机。
2.3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构不合理
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转移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空间的得到稳步提升。首先,劳动力转移具有季节性,数量结构呈现不合理性,大部分劳动力转移都是在秋季农产品采摘或者关于从事相关农业活动时期进行的转移。其次,教育结构不合理也不利于产业转移空间得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产业带发展,用人单位需要的为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教育程度低的人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后,喀什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性别结构不合理,由于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不愿意外出工作,被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多为男性。
2.4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组织化程度较低
自2011年以来,根据相关内容了解到,疏附县和疏勒县为了喀什市东西城区的建设,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相关政府部门为此成立了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相关的工作中介中心[6]。同时由于喀什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因而缺乏规范系统的人力资源市场。因此,喀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是依靠政府来完成的,而政府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组织转移成本花费较高、缺乏资金投入、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使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资源不对接,不能满足大多数劳动力对基本就业信息的需要,进而无法获取合适的就业信息,而后出现无序盲从的转移的现象。
2.5 传统思想的影响
喀什地区有很多地方由于交通闭塞、信息通讯不畅,因而当地的劳动力缺乏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的认识,大多数农民故步自封、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甚至有一大部分农民对政府开展的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产生了抵触排斥的心理,严重制约了政府部门组织开展转移工作的进度和力度。喀什地区的农民思想大多是安于一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部分农民进行自主转移的积极性,减慢了政府进行工作的进度,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甚至严重制约了喀什地区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喀什地区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的人口基数大,特别是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比重,占总体农牧民人数的85%,而这些少数民族农民受宗教和传统思想的禁锢,不愿意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同时由于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汉语沟通水平普遍较低,去外地打工也出现过语言交流有障碍的情况,这就促使他们更加不愿意外出打工。
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喀什地区特殊事件的频繁发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出时需要开具许多证明,走各种繁琐的程序,转移以后还存在难以享受转移地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其难以融入城市生活[2]。同时转移后的劳动力因为自身原因大多数从事的是社会底层的服务行业,工资较低,待遇也不好。此外,剩余劳动力转出后,他们的土地在现阶段法律制度下难以实现灵活快捷的流转,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添了对土地的后顾之忧。
3 解决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职业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综合素养
首先,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了解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并对剩余劳动力实行定向专业性培训,这样劳动力在培训合格后就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进行就业。其次,在农闲的时候,积极开展专业技术的培养,特别是技能的培训,让农民们掌握一技之长,政府部门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再次,在普及喀什地区15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更要大力创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学校,提高喀什地区的劳动力的总体综合素质水平,以便其能自选职业、自由择业、自立创业,进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长期转移、稳定就业。最后,劳动者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特别是汉语的能力)和职业素质[4,6-7]。
3.2 利用喀什特区的政策优势,保障剩余劳动力转移
喀什地区的相关政府,要充分抓住时机,在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政策的扶持和内地兄弟省市的对口帮助下,利用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吸收国内外的资金、科学技术、高等专业型人才等资源,特别是要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喀什地区,加快喀什地区实现第三产业集聚效应的发展,构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产业发展体系,加速推进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岗位,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利用国家政策性扶持,积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兄弟省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疆外兄弟省市。
3.3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增收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做好思想工作,支持农村劳动力转换成现代化的择业、就业观念,并营造出社会舆论氛围鼓励剩余劳动力“走出去”,丰富活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特别是要找出先进的优秀的走出去的劳动力代表,比如说春晚的维吾尔族姑娘,让先进的劳动者把他们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可以采取宣讲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而且要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外地的各项优惠政策。
3.4 积极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部门应该优先考虑加快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包括农业自身及其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2,8]。喀什是著名的瓜果之乡,特别是近几年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使喀什红枣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如能改善农产品品种、贮藏、保鲜、运输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再经过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工业附加值,就有可能实现全年供应市场及产品的再增值。假如利用好农产品自身的优势,并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不仅仅可以促进相关企业得到良好、迅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径。另外,喀什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利用其旅游业的自然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农家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业,进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为喀什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其他的就业方式。
3.5 鼓励大学生回家乡创业
大学生拥有专业的技术,对于科技及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同时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这个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应该本着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态度回到自己的家乡,利用自己学习的系统化的知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寻找契机积极创业,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3.6 加大力度扶持当地企业发展
喀什地区1市11县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实际规划并且建成了14个工业园区,总体的设计规模为203 km2,落户的企业为403家。同时,喀什地区拥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产业,要积极发展当地产业,实现其产业规模化[8]。例如,喀什佰佳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在打造刀郎果园鸡的品牌,同时在泽普县工业园区开设分公司,为当地农户提供很多就业岗位,该企业还采用公司和农户订单式饲养鸡仔的模式,为当地一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其他的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大力扶植地方中小型企业发展,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添彩,同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福音,更有利于经济的长效稳步发展。
4 结 论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较大,又是少数民族常年聚居的地区,同时生活文化习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长期受传统宗教影响,墨守成规,极其不愿意走出去,又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救助,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主要因素。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自身先天条件较差,接受教育年限时间短,尤其是汉语交流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且不具有较高水平的竞争能力,同时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大部分从事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社会保障环节比较薄弱、工资待遇相对较差[2,9]。综上所述,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的岗位可以选择的比较少,出现了转移相对比较困难的尴尬处境。在这种现实情况的制约下,为了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就应该从多个方面、不同层面采取有效、高效的措施。首先要提高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性职业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同时政府要发挥自身作用,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利用喀什的特区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扶持,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扶持地方企业,进而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保障喀什地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长久地转移[10-14]。
参考文献:
[1]蒋志辉,何平平.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为例[J].特区经济,2011 (5):219-221.
[2]依帕热·伊明.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3]刘强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J].中国科技信息,2006 (10):208-209.
[4]侍晓雅,杜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经济视角,2013 (3):94-97.
[5]王纯礼,盛伟玲.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 (10):44-48.
[6]杨骁.关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以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为例[J].实事求是,2012 (3):92-94.
[7]曹弦,黄训芳.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66-371.
[8]古再丽努尔·阿布都萨塔尔.从阿克陶县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3(23):332-333.
[9]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 (7):79-80.
[10]王敏.从农民外出打工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J].农家之友,2010 (6):49-50.
[11]罗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9.
[12]梅付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6):13-14.
[13]侯传伟.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 (5):8-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推荐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01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经验材料10-26
市人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调研组06-18
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情况汇报06-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10-03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问卷10-08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06-13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07-08
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09-15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