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9篇)
文 献 综 述
题目 灵石县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院名称经济贸易学院
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08级学生姓名 李慧
学号2008153629
指导教师宗颖生职称教授
年日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热潮正席卷全球,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灵石县农村信息化对于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推广应用水平,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国内外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和建设成果也大量出现。国外农村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并且见诸于文献的研究及建设成果很多。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亟需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因此,相关学者、专家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对此非常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农村信息化研究概况
国外农村信息化研究着重于农村信息理论、农村信息化模式以及农村信息技术等方面。
信息的经济商品特性很早就被一些专家、学者们认可。但是,由于农村信息的商品价值性具有的相对性、依附性、共享性等特征较强,故农村信息的价值很难被准确地度量和分析,从而造成优化农村信息的难度。1995年 James Love 曾探析了农村信息的定价问题,剖析了农村信息的特征,探讨了政府机构在农村信息化中的作用,给出了政府机构对农村信息的定价原则、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1997年Dertouzos 指出,农村信息的社会收益比私人收益要大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而,应该给予财政大力资助。
二、国内农村信息化研究概况
农村信息化的研究,应首先在于对其内涵的界定和外延的掌握,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早在1997年梅方权指出,农村信息化应是对农村整个过程的信息化,而不是某一个阶段,其是依托信息技术对农村资源、环境和经营进行管理、监测,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2001年吴宝华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农村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发展。2002年赵继海指出,农村信息化是将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并深层次开展和利用农村信息资源,形成发达的农村信息产业,进而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005年廖红丰 认为,农村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村上广泛而系统地应用。2005年石元春认为,农村信息化是用信息的有关概念和技术建设农村的全过程。2006年王育菁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及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消费市场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整个过程。2006年刘世洪指出,农业信息化是人类将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到农业社会活动中,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村信息化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村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村、标准化农村和精准农村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村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村信息化、农村经济产出、农村劳动力投入与农村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村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2004年马云峰认为,我国农村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困难,其具有“三不”的特征: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3方面:①农村信息系统的建设重上轻下、重建设轻应用,缺乏信息主体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传导机制;② 注重信息的收集、汇总,轻视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其对信息的直接使用率低;③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的服务内容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2005年张世忠认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农村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弱,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2007年梅方权认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①用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少,投入不足,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的经费严重短缺;②组织机构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③信息的供给和发布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重复信息多,有价值信息少,信息供给渠道少,发布频率低;④信息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能力薄弱。
四、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2001年梅方权认为,①加强与国际农村信息化专家、学者、政府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②加快对农村信息化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③示范地建设农村信息化和信息农村基地。2002年李伟克认为,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村信息化中;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从而构建农村信息化支撑平台。2005年李颖指出,应加强农村信息模式的创新,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建立农村信息化的市场机制;要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协调各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要着力于农村信息化服务中介的构建,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中介的能动性和主导性。2006年王育菁指出,应大力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并将2者有效整合。
上述研究从全国或局部地区出发,探讨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旨在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参考。但要注意,在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实际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信息化建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9):265-266.[2]李道亮.从概念中解读农村信息化[EB/OL].2008(12).[3]费冬明.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EB/OL].2009(3).[4]杜青林.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经济发展[EB/OL].2008(4).[5]张鸿,张权.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2):100-102.[6]钟卫华,谢志忠.我国农村信息化研究综述[J],山西农学通报.2007(13).
1 农民体育意识的研究
长期以来,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以体力劳动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 所以农民认为不需要体育、不需要锻炼, 日常的劳作已经足够了, 他们需要其它静态的休闲方式。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必然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发生偏差, 缺乏动机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 从而农村体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 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育意识与健康观念的制约”, 农民对体育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1]、“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2], 还有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这些都表明本世纪初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存在严重偏差。
2 农村体育人口的研究
体育人口既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增加体育人口, 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人口的素质, 对社会发展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 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贡献。卢元镇[3]在《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论著中指出, 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城市占55.11%, 约为0.77亿;农村占4.89%, 约为0.63亿, 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9%, 这是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偏少的基本原因。朱家新[4]在《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中, 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 调查表明体育人口农民有494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11.7%;非体育人口农民有2384, 占总调查人数的56.5%。卢兆振[5]等关于《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的研究, 以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 近似体育人口占10%, 偶然体育人口占6%, 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少是今后新农村体育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农村体育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与农村体育及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它是反映农民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经费支出能力, 与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已有研究以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为切入点的研究不太多, 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之中。关于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研究集大成者是牛鹏飞[6], 陈焱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研究, 文中按地域 (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等) 对农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综述, 指出各地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华东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区县农村体育消费水平高于东北、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在总体上形势不容乐观, 消费水平整体低, 消费形式单调, 体育意识淡薄, 并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集团, 处于消费的“原始”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党和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得提高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成为可能。
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
农村体育场地是指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 供其参与健身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它是农村居民参加健身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丰富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当前众多文章以2 0 0 8、2 0 0 9年为例如:《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分析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我国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文章, 在分析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时, 所引用的农村体育场馆设施数据都是依据1999年张发强在北京体育科学大会上关于《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 具体数据如下: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 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万个, 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外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的79%, 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 城乡体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样的数据仅能反映上个世纪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体育场地有67.70%集中在校园, 广大农村仅占8.18%, 体育场地、设施明显呈现出城市优势、农村劣势的状况。但这些数据与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也表明新农村建设以来, 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体育设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缺乏。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地域性为主, 如周奕君[8]的《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调查显示, “长三角”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状况比较宽裕的占15.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9.3%, 紧缺的占34.7%, 根本没有场地资源的占10.8%。可见当下, 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之多, 体育运动设施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缓解。
注:括弧内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硕博论文数量。
5 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研究
农村体育指导员是现阶段发展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增进农村居民身体与心理健康、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不可缺乏的人力资源, 其数量与质量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广泛性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农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较少。据郭立平关于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与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尚不完善、未形成网络化;吉林省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在数量不足, 整体结构上存在中高级别指导员比例低、学历层次低, 缺乏学历层次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年龄偏大、非体育专业比例大;从业时间短, 经验不足等情况。吴明华[9]等关于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拥有6 500万人口, 湖南省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大约为5 000人, 平均每12 000人才拥有1位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并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 而农村就更为稀少。
6 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许多乡镇干部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忽视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认为“没有钱就没法搞文体建设”, 没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原则, 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意义, 将农村体育工作至于工作日程之外, 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缺位。当前,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以乡镇为中心, 以业余体协这样的公益机构对负责农村体育的宣传、发展与管理工作。虽然形成了以农村居民各项体育协会为中心的农村体育管理服务网络, 但是能真正组织和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机构与人员并不多,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7 结语
有关农村群众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也是研究成果较多的一部分。研究方法大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研究结果也都是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 如能借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数据, 提出未来几年农村体育开展各项对策的研究。使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3) :32~33.
[2]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25~27.
[3]曾理, 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1) :27~28.
[4]卢元镇.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5]朱家新.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4) :20~23.
[6]卢兆振, 等.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 (2) :32~34.
[7]牛鹏飞, 陈焱.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6:19~21.
[8]周奕君.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5) :13~18.
摘 要: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活动场所,肩负着其不同的教育使命。家校合作,它可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教育氛围,凝结家校双方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中应将家长视为教育强大资源,发挥其教育潜能,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56-02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教育学界对家校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普遍提高,但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以及策略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思考
家校合作就是在家庭与学校平等积极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教育的行为。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强调家校合作是一个平等的过程,家长、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实地调查,分析家校合作现状
(一)调查对象内容分析
家校合作在农村小学中一直不太受关注,但是这是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家校合作来提升家长教育素质,因而我们对陕西省洛南县A小学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24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剩余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2.31%。A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其小学家长与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小学生家长多是农民,家长们的学历水平基本偏低。他们的职业身份属于较低社会阶层的农民或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不能为家校合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超过60%的家庭是非独生子女家庭,这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带来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1.A小学家校信息交流中积极方面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在调查中,A小学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态度逐渐向好转变,并在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上比较多样化。教师对家长态度上真诚相待,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学校教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如电话、短信、网络等与家长保持联系。问卷分析显示,家长则把学校看作是教育合作的帮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主动地参与其中。
2.A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弊端
一是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从教育政策制度来看,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措施,由于A小学教学任务繁重,应试教育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学校难以把家校合作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之中,学期初制定的家校合作计划,容易受到可变因素影响,致使家校活动在时间上不连续,在内容上没有衔接。A小学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活动整体存在一种自发、松散状态,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家校合作中缺乏一套明确目标和工作规范,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二是家校信息交流片面性,缺乏双向互动
交流的双向畅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学校一直处于指导地位,家长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A小学在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过程中,家长认为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切实的表达。此外由于家长的身份特征自认为是落后的,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对老师一味地赞同。在调查中一部分家长反映,家校合作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创新。笔者就家长会这一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对家长进行了采访,先由班主任讲话汇报近期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的表现、考试的成绩排名等。家长意见基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也不想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
三、A小学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阻滞因素
(一)家校合作制度范章程的缺失
现时期,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未规定家长必须参与学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这说明家校合作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但由于制度的缺位,导致目前家校合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家校合作水平层次低。在农村小学中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甚少,并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学校更为稀少。家校合作需要制度的保障与维护,加快和完善我国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家校合作法律颁布实施,是推进家校合作良性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受经济条件限制及观念意识单薄
在受调查的A小学中,由于所处地域关系,小学生基本是农民子女并且部分为留守儿童,学生常年寄宿在学校里。家长以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许多家庭都供养2个以上的孩子,家庭经济紧张,家长们疲于奔波,在问卷调查中,75.6%的家长表示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与自己的工作时间相冲突,身处外地的他们根本没法参加。
在调查中,家长对参与家校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校合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家校合作态度消极,在观念中固守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不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访谈中笔者发现,一部分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认为开展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与老师的谈话中,家长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对孩子在校的其他方面表现漠不关心。
(三)学校对家校合作认识误区与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教师认为,小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工作,缺乏专业技能和素养,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值得肯定,但如果家长真的进入学校教育,干预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则又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学校对待家校合作的态度上模棱两可的。另外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升学压力也让教师丧失部分自主权,忽视了与家长的合作。此外,A小学教师中年轻教师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很少有家校合作方面的知识,教师缺少专业的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对家长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无力回答,往往以自身学校教育经验作为参照,使得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方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延续。
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走出困境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构建家校合作新模式
从法理层面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性开展,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在法律上明确学校、家长在教育中的权力与义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切实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其作用。汲取国外家长教师协会(PTA)先进经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二)完善教师能力培育方案,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
教师是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有学者研究,我国的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家校合作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校本特色,培养课程设置中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思想加以探讨,而且应具有相关技能培训的内容,如有关家校联系的途径知识,家访的技巧,如何召开家长会等,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
网络的不断普及,使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可能。建立家校合作QQ群、飞信群、已成为教师和家长进行联系的新渠道。网络为家校合作带来了便捷。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校合作论坛”,开设“家教理论”栏目与家长进行双向互动。家长可以掌握一些家教的方法,真正体现家校合作的实际意义。
(三)家长展现参与学校教育意识,积极融入自我资源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程度关系到其效果,家长应该抛掉思想包袱,客观认识自己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活动来,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增进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家长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策略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质,才可以共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优势互补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保持家校教育一致,也有利于新课改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宁妍芬 英本101 1003401117)
英语课程在小学开设以来,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研究,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总体农村现状分析、改进策略进行综述,并力求从中寻找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的新切入点。
一、总体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2010-2012的研究成果看来,各个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普遍存在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各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也有特殊性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抓普遍性的同时要根据地方的特殊性对农村小学英语进行有目的的提升和改革。下面我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总体的改进策略,为全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农村小学英语的整体提升。
(一)师资力量薄弱,(彭娟 201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蔡文文 2010)农村的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性的,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寥寥无几。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所以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
(二)教学设备落后,(彭娟 2011)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可靠的物质环境。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观念滞后,(赵丽丽 朱亚星 2009)学校及家长对荚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辅导缺失。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还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学,学习英语就没有一点儿用途,更不愿意花钱为孩子买录音机、磁带等学习用品。
(四)农村小学生“羞于开口”(赵丽丽 朱亚星 2009)学生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会显得胆小,久而久之,开口讲英语更成了难事。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说英语。
(五)学生兴趣难以保持,缺乏正确的学习认知和学习氛围。在农村小学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课堂是学生唯一能够比较有
机会接触英语的地方,但由于教师水平的原因,许多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时都是讲汉语。
(六)英语接触量太少。(李阳阳 吉哲民 2010)农村小学生英语接触量非常有限,除了在课堂上接触英语之外最主要的课外英语活动恐怕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大部分学校图书馆英语图书严重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图书馆,难以满足学生的图书需求。
(七)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出现“低效费时。(李阳阳 吉哲民 2010)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
(八)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喻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 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
(九)教学制度缺陷。(彭娟 2011)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没有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各学校培养目标不一样,应用教材版本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
(十)课堂教学模式单调。(吴 静 2011)由于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不是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角度出发,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的教学流程仍然是: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提问朗读—讲解语法规则—布置作业—考试。
二、改进策略
从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十大问题,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谢琴玉 2012)政府部门一方面加大对乡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加大先进教学设备的配备和普及。另一方面颁布制定教师工资待遇及教师编制,为乡村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留住专业的有用人才。政 府要通过制定纲领性的文件从根本上抑制乡村小学中英语教育被严重忽视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教师自身建设,加强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援。首先,重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要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提高农村教师自身授课水平。
(三)主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1、按照学习程度不同,分层有效教学。
2、注重家庭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择业”,合作作业,游戏作业,创新作业。
(四)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赵丽丽 朱亚星 2009)
1、教学目标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中,重视实践联系生活。
3、教学评价中,总结成绩,及时鼓励。
(五)教学更加生动化。(赵丽丽 朱亚星 2009)让歌曲充满课堂,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将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育。给学生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别致的英文名字;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
(六)加大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力度。(吴 静 2011)对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既可以利用寒、暑假期进行脱产培训,也可以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多开展城区与农村英语教学的交流活动,自行组织老师进行校本培训。而对于转岗教师比较多、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农村学校,还可以通过和师范院校合作,尝试实习支教等形式。对在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着眼未来,培养骨干教师;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
(七)借助现代教学多媒体手段。(蔡文文 2010)教师恰当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把文字内容演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效果比只有老师讲要强许多。
(八)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喻晓)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
(九)学校要重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要重视学生发音准确性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英语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学校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学校可分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让他们切实意识到小学英语是义务教育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多多帮助孩子学习英语,买些关于英语方面的书籍、录音带等。
三、思考与总结
从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造成的设备落后问题及英语教师聘用与培训问题,加上学校的以及家长的重视度不够,造成英语教学课堂的低效率,及应付了事的局面,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此外还有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及教学制度缺陷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但要解决现在小学英语教育的艰难局面,我们首先要从内因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及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这需要加大对英语重要性的宣传,要慢慢转变学校及家长对英语的态度。这就要求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多开展有关英语方面的比赛及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外因方面考虑,应加大对英语老师的培训,这也需要基金的投入,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改革英语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通过内外因的修整,才能给小学教育带来新的曙光。、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师比初中英语教师更为重要。因此,对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有赖于我们奋斗在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们去发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方法。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我国很多学者及各级政府基于国情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农业信息化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张燕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形成集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李道南认为农村信息化简单为四个字:程度,就是普及的程度。过程,农村信息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若干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张世忠认为,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农业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没相对滞后等问题。甘秋萍认为,我国有些地市领导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网站集中度不均匀;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四、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2010年农业部发表文章中指出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①积极营造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②切实编制好“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做好顶层设计。③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李伟克认为,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中,从而构建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黄婷婷认为: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②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⑤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⑦增强农民信息意识⑧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
五、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评述
学习和掌握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政府的扶持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②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依托;③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和多层次应用体系是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①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改变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增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普及推广。③注意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要综合利用农业信息载体,提高信息的发布与传输,扩大采集面以及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大信息资源库存量,增强信息的猜测性和前瞻性,加大力度建设发展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
广州大学2010届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 余恩洪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十年留守儿童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对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进行分别概括,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留守儿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综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背景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产物。叶敬忠、肖正德等认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很多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的问题,主要是孩子就读问题,只好把孩子留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在教育学领域形成了“留守儿童”。吴霓等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高昂的入学费用,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都成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
二、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在字面表达上,以往的研究和报道中曾出现过“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子女”、“空巢儿童”、“留守儿童”等称呼。“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概念。[1]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各有说词,例如,范先佐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2]。江荣华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3]。丁杰、吴霓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4], 周宗奎等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5]而叶敬忠等则在其著作中这样界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满18周岁以下的儿童[6],等等。目前,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来进行的。
1、父母外出的数量
父母外出是留守儿童概念构成的核心部分。在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对父母外出这一特征的要求已经达成共识,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
2、父母外出的时间
多数文章中对父母外出时间未加限制,仅以“长期在外务工”笼统带过。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为便于研究的可操作化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时间进行了划分,如吕绍清以每年在外半年以上加以限定[7-8],叶敬忠对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研究中限定为每年在外4个月以上[9]。
3、留守儿童的年龄
已有研究中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使用差别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年龄划分包括邹先云所指的“不满16岁”[10],段成荣、周福林研究中所指的“14周岁及以下”[11],叶敬忠所指的“18岁以下”[6]。而丁杰、吴霓研究中所指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6岁)[3]。
小结:学者门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众说纷坛,甚至一些基本特征尚不能统一和明确,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概念边界的缩小或扩大。本人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 双方或单方长期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6个月以上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
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农村学校中,不论是硬件设施上还是客观条件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计算机的配置不够完善;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差异等等,都阻滞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对策来解决这些不足,使我们教学工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引领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校已经开设了七个年头。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在这一学科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阻滞学科教学发展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找寻新的方法,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将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一简单阐述。
一、硬件设施配置不完善。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往往受限于硬件设施的配置情况,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农村学校,在硬件配置上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
(一)计算机房设施不完善。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房一般都是建在普通教室里,只是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再组建成网络。不像一些城镇学校,不但设有专门的教室,而且还铺设了防静电地板。同时,由于农村学校环境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利用课余的时间,经常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使计算机房内保持清洁。另外,我还定期清理主机内的灰尘,努力做到减少灰尘对计算机的危害,为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打好基础。
(二)计算机配置较差。我校最初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采购的计算机为“四通”电脑,其基本配置与兄弟学校的“联想”电脑相差较大,而且电脑的兼容性不稳定,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电脑还经常开了机,有时候,在一节课中,会出现多台机器死机的情况。为此,我动手查找问题的所在,利用多种方法,使计算机处理最佳的运行状态。在计算机出现无法动作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为更充分的利用好计算机提供保障。
(三)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比如我校最初组建的计算机房,学生用计算机只有28台,与每班五十多人的学生数相差甚多。后来虽然添加了数台计算机,但在数量上还是不能达到学生每人一台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技能水平,并合理安排学生共同一台计算机,如:让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同学共用一台,这样,他们就能在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中共同进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不足。
(一)学生能力不一致。我从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看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低年级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觉得计算机是神秘的东西,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不敢处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生怕会弄坏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计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顾此失彼的情况,要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位操作熟练的学生作为组长。这样,在学习中,小组成员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以由组长及时帮助指导,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习时间不充足。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严重不足。根据现在的课程安排,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而教材中,某些课的内容偏多,学生无法在这一节课中得到巩固练习。同时,由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在课后得到加强。因为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中还未配置电脑。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时间。针对一些偏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筛选,抓住重点,让学生掌握技能。
(三)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学校。学校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如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三课的内容涉及“作曲大师”这个软件,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作曲大师”的使用。可是,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均未配备音箱或耳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听到声音,因此也就不能了解自己“作品”的播放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得不到调动。我在组织教学时,建立了一个共享文件夹,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共享文件夹中,然后由教师将这些学生“作品”一一播出来,让学生欣赏,使用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学生沉迷于上网与游戏。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所以很多学生对上网和玩游戏特别迷恋。每次上课,总有几名学生会偷偷地进行上网或玩游戏,而忽略了学习的任务。为此,我禁用了计算机上的游戏程序,同时还在服务器上安装了网络控制软件,合理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并过滤一些不良信息与网站,为学生上网提供健康的环境。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思想意识。
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平昌县云台小学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障。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深入平昌县的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采取与学科教师、项目管理员、校长座谈和教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窥探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对策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接万源、宣汉,南抵达州、渠县,西邻营山、仪陇,北连通江、巴中。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基础教育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与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较大。
本着了解当前教育现状,结合学校课题实验研究的目的,我们采取与学科教师、校长座谈和教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台、澌滩、邱家、板庙、青凤、荔枝6个乡镇30所学校5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研和座谈。得到了一份较为详实的数据。现将大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与好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专家、同行指导、交流。
一、现状分析
1、大多数教师信息淡薄。
作为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设备差,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所有的农村村级小学图书资源少,没有计算机网络高速公路,教师的信息渠道少,信息量也少,教师难于获取有用的信息,又特别难于获取有用的教育、教学信息;加之,长期受“升学率”、1
“质量排位”等外部因素影响,不少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片面和狭隘,教师主要热衷于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很少顾及其它知识信息,使教师获取的信息内容、信息类型单一;再则,教师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不多,大多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所以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信息能力和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目前,仅有40%的中小学教师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校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这些老师也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60%的老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常用计算机基本应用软件知识不懂,不知道怎样检索信息。特别是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更差,95%以上的校点没有计算机、网络及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影响教师获取信息渠道、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一大障碍。
3、“三种模式”应用情况
从与教师座谈的情况来看,中心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农村初级中学主要应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和中小学音乐、体育学科,其他学科应用较少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教材与资源很难配套,找不到合适的资源。二是受考试科目与考察科目的影响。三是师资严重不足,缺乏专人管理。四是硬件原因。
师生期望
90%以上的教师都期望能较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00%的学生都期盼可以单独使用1台电脑,不会因为上信息技术课时轮流上机,不会因为教师因为其它“主科”而占用信息技术课。主要需要解决以下方面:
1.加大硬件投入
学校的硬件设备远不能够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一是校舍不足。二是设备设施不足。
2.师资培训不够
许多教师感觉到:由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时常遇到一点小小的故障就得花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应采用集中培训、分期限分段(技术层次段)培训、个别帮扶结对子、走出去请进来形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3.解决师资
教师们普遍反映:农村师资紧张,工作担子沉,一个初中教师要挂几个年级的课,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村级小学的教师基本上属于教师“包班制(一个班由一位教师包揽所有学科教学)”的情况。教师想在上班时间学习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基本上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大部教师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少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希望通过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山区的特点(幅员广、生源少),在配置教师时有所倾斜。
二、改进对策
1、正视现状,深挖潜力。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功效,是其他东西所不能代替的,不会应用信息技术,不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是有缺陷的教师。但,学校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师信息意识为突破,达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目前,各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比例正逐年上升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工的在职教师已经不多,而80%年轻教师对信息技术又有一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难度降低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以新带中,以中促老,争取老中青都能得到发展。
2、扎实搞好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好务,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和中小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
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迅速提高,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能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鉴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有远见的教育管理者都应该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扎扎实实做好这块工作。学校应发挥自我优势,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本校教师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信息素养,让他们有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使全校有限的信息技术软件、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教育投入产出比。
3、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环境造就人才,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是教师主动增强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教师的信息意识受教育观念和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这表现在,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信息感知的敏感度、对信息需求的强烈情况以及教师获取信息行动的自觉程度等都是有差异的。要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环境对人的信息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学校信息环境,是提高教师信息意识的基础。教师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信息技术,信息意识的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建设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包括:配置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保证局域网及因特网的畅通;配备计算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从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做中学、用中学、向专家学、同行互学的习惯养成,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动机,营造学习、研究、交流的浓厚学术氛围,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信息素养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要使信息技术在整个学校得到很好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除
述
摘要
加入WTO促使中国融入到无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得生存环境中。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赢得一切竞争的根本前提。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跨国公司日益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的很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员工,为了针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人才,有必要对跨文化的培训和员工发展系统进行研究。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获取、保持、评价、发展和调整,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获取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了21世纪以来各主要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整合同化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化推动了企业大力发展国际化领域,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势不可挡的热潮。这些国际化经营国企以及在华跨国际企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企业在开拓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中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全球化并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文化差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业面临来自不同文化体系及文化的摩擦与碰撞,如何在有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进行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人员薪酬等管理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回顾
1.1跨文化管理的提出与演进
跨文化的经营管理起源于各国间的商业、贸易往来。但是跨文化管理的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来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日本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卓越的经营管理给欧美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式下,美国的管理学家开始研究日本的管理方式,他们发现了日美管理方式的不同,尤其是美国的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人们发挥创造性和培养人们与企业
长期共存的精神。而这些才是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潜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时,对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才在美国真正展开。
跨文化管理的演进大致经过了这几个阶段: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一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之柱》和彼得斯和沃特曼的《追求卓越》,再加上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合著的《同本企业的管理艺术》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研究以基本理论探讨为主,注重比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到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经营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加强。国内外的管理学家通过研究、观察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跨文化的理论和模型。如莫朗的跨文化组织管理理论、阿德勒文化协调配合论、斯特文斯的组织隐模型理论、俞文钊的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等等。
莫朗在《跨文化组织的成功模式》与《文化协和管理》两书中提出,跨文化组织管理有效性的依据是存在一种潜在的最佳协和作用,它对减少由于一起工作时不可避免产生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是可行的。
阿德勒(Adler)定义了一种跨文化管理中的所谓“文化上的协调配合“的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经理根据个别组织成员和当事人的文化模式而形成组织方针和办法的一个过程。文化上协调配合的组织所产生的管理和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超越了个别成员的文化模式。这种处理方法是承认由多种文化组成的组织中各个民族的异同点,并把这些差异看成是构思和发展一个组织的有利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俞文钊教授在总结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从管理心理学科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对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的一种跨文化管理的新模式,即共同管理文化模式CMC(Common Management Culture)。共同管理文化指合资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共同经营管理中对双方不同的文化进行组合、协调、融合最终达成的双方成员共识的新的管理文化。它涉及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及在此基础上的决策、生产经营行为、组织结构和相应的企业法规制度。(拿杵荣.创新型企业义化.北京:经济管理{I;版}I:,2002)
1.2人力资源管理
1.2.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 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里”。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对于人力资源的含义,学者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Nabil Elias,Rensis Lakere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顾客等人员,即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或潜在服务及有力于企业实现预期经营效益的人员的总和。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2.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958年,怀特·巴克(Wright Bakke)出版了《人力资源职能》一书,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论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过内外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流派,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Mondy 和Noe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Schuler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Sherman认为人力资源是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标。Beer和Specktor认为人力资源包括要影响到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的所有管理决策和行为。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1.3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就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其也有不少研究。
学者Perlmutter(1969)以管理导向的观点,将跨国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了三类,即:(1)民族中心模式(ethnocentric)、(2)多中心模式(Polycentric)、和(3)全球中心模式(geocentric)。
Schneider将跨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模式划分为“地理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母国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多元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三类,三者的跨文化人力资源模式差别在于偏向全球整合与地方差异化两个维度的高低程度。这三者中“母国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即具有高度全球整合和低度地方差异化的特性;“多元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即具有低度全球整合和高度地方差异化特性;“地理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则具有高度全球整合和高度 地方差异化特性。
赵曙明、武博在《美、日、德、韩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模式比较研究》中从等级差别、雇用关系、人际关系、培训、管理手段、绩效评估与升迁、劳资关系、市场化、员工参与管理、招聘与引进、法律法规和薪资水平等几个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康灿华、王龙、张吉鹏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对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美国、日本、德国、英、荷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模式。美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无论从招聘与选拔还是从培训与开发上都体现了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集体主义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人事制度是高度竞争的人事制度。德国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正式学徒年限加上与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路径。英国和荷兰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特征是在人力资源发展中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就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而言,Pfcffcr(2000)在考察和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后,发现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体制上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他认为,跨国公司实际上存在“最优“的并且是一般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Levitt在其著名的《市场全球化》论文中声称,在全球贸易和全球竞争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偏好、国家品位和标准以及商业习惯都已成为过去,其中有一些在慢慢地消失,而另外一些将被成功地保留下来并成为全球偏好的主流——明确了全球趋同的趋势。”可见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正在逐步进化到一个全球通用的阶段。但是这只是一家之言,因为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文化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实施上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就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也不少。Rosenzweig和Nohria等人提出在跨国公司的管理中,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在不同国家时,会因子公司的产业市场、不同国籍的员工与当地文化等因素,使得跨国管理变得更加苦难。他们还认为子公司因素,如子公司年龄与子公司规模,也是影响的因素。
Fernaer和Quintanilla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与当地一致、与母公司一致、与母国一致以及与竞争者一致四种形态,即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会随着母公司控管程度、资源依赖程度、子公司业务的多元性、母国文化与同业竞争者所影响。由他们提出的四种形态,可发现影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当地因素、母公司或母国因素以 及竞争者。
Schuler,Dowling和De Cieri认为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可从其外在与内在因素加以分类。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活动的外在因素为企业或产业形态、竞争者、变革程度、总体环境;内在因素包括国际作业架构、母公司国际化导向、国际企业竞争策略、国际管理经验。
我国学者高湘一在其编写的《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一书中,提到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①东道国政策的影响;②东道国的管理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③跨国公司产品性质和生产技术特征的影响;④文化差异的影响。
二、对各流派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内部要素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2.1对各个内部要素的评价
首先,跨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对跨国企业的指导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任何一个跨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都要有自己的发展,跨文化管理无疑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志,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于人力资源的可变性,它会影响到各项工作实施的效果,而人力资源管理正式要有效的解决人力资源可变性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新理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顺应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的研究。整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对企业做大做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我们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看法
进入21世纪,无国界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加快了全球化进程的脚步。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科学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严文华,等,跨文化企业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00.
[2]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00.
[3]陈辉荣,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J],商业时代,2006,(10).
[4]赵曙明,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7,(3).
[5]李琳,黄杰,广州标致失败的跨文化启示[J],企业研究,2004,(10).
[6]刘颖,戚宏亮,国际化企业的跨文化管理[J],鸡西大学学报,2005,(6).
[7]史天林,马燕翔,范静,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周云芳,经济全球化之下的跨文化管理[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4,(6).
[9]张德,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OL],新资本年会,2006.
[10]余建年,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2007年1月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1]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lO版.中国版.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2]陈淑妮.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三大激励机制分析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前沿(I)深圳,2005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13]杨泉,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3
[1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5]Robert Heneman et ai.,“Compensation Practices in Small Entrepreneurial and High-Growth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Review,July/August 2003.
[16]Kevin Lowe et a1.,”International Compensation Practices:A Ten Country
【文献综述-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11-07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11-25
农村建筑节能的文献综述11-06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10-27
水文文献综述10-22
文献综述作业10-30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06-21
红色旅游文献综述06-23
跨境电商文献综述07-12
西方节日文献综述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