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培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税收征收与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税收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公司财会人员总是要计算各种各样的税务问题,税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每个达到纳税要求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履行纳税的义务,企业必须处理好各项税务问题并及时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他们需要的是精通税制、具备较强纳税实践技能的财会专业人才,以期利用科学、合法有效的方法,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培养的是掌握财税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财会与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以应用为培养宗旨,力求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培养既能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知税收相关法规的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税收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衔接的必备技能之一。

一、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对于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都能意识到“应用性、实践性”的重要性,也探索了较为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与国际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我国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实践效果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像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的真正校企合作,在我国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且对于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大多集中于财会综合能力上,对于其必备能力中的税收实践能力的专门培养的实践及探索还不足,学生普遍存在税收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而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存在很多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备专业税收实践能力的教师缺乏

民办与公立院校虽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高校与公立院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都属于自给自足模式,并未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教师配比上,民办高校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高层次人次,人员流动性大,教师资源不稳定。最近几年的税制改革政策较为频繁,针对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民办高校教师结构大多以应届毕业生和退休教师为主,应届毕业生或者青年教师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本专业的工作经验;退休教师大多因为年龄偏大,思维定式等原因,经常出现知识老化或更新后劲不足的现象,专业的税收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十分缺乏。

(二)专业的税收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靠在校内建立模拟实训室,但由于受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实践学时及教学软硬件不足等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税收实践内容仍然停留在各税种计算及其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上,纳税申报程序基本上是纸上谈兵。而校外实践基地提供的税务方面的实践机会也非常少,本身企业的财务信息就是其核心利益,又涉及许多的商业机密,一般企业都不愿意开放与纳税相关的实习岗位给学生,即使在企业实习,学到的知识也只是工作的皮毛。

二、提高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主要对策

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巩固,它必须有身历其境的训练,更不能缺少正式场合的磨炼。因此,为了提高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实专业的师资力量

鉴于民办高校教师的师资结构,专业师资力量的充实可以从专职教师的培养与兼职教师的扩充两方面入手。作为以青年教师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需要高校定期针对专业财税知识进行培训,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升值空间,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培训内容除了最新的财税政策制度之外,最吸引教师的就是请专门的企业财税人员或者税务机关人员的传授其实践经验,在培训内容上学校不能流于形式,由本专业负责人组织效果会更有针对性,高校应加大力度支持各专业教师多开展此类活动。而对于兼职教师的扩充,要与专职教师区别对待,主要聘请企业财税专家或者专门税务机关人员,最好能在学生课堂中发挥他们的价值,在相应课程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时由此类专职教师胜任,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将他们的实践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同时,教师之间践行相互听课制度,特别是青年教师,是要向老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强化教学内容的理实结合

只具备高素质教师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理实结合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除了掌握各种税种的正确计算等基本理论之外,更需要掌握在实际业务中的具体运用,在日常的课程讲解过程可以以问题的解决带出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结合财会账簿信息、纳税申报程序等业务要求穿插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内实训设置主要依靠实训软件的使用,但是有些高校,实训软件买了很多,使用效率却非常的低,这其中既有课时的限制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为了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提高学生模拟实训的效果,除了课堂使用软件之外,最主要的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学生课下自学的积极性,或者多鼓励学生们参加一些财税专业比赛,“以赛带学”,实现有益互动。此外,校办财税公司的设立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是可以为一部分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二是为教师上课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同时,外界最新信息的拓展也很重要,学校可以邀请税局人员做税收知识宣讲,让学生了解前言税收知识及需求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形成也更具针对性,为其指引方向。学生税收实践练习的程度,决定了其实践能力的高低。因此,理实结合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拓展校外实训场地

校外实训场地的拓展主要从加大校企合作单位的紧密性及加强与政府机关的合作两个方面入手。校外企业的合作利用订单式培养效果会更好,与相关校企合作企业签订培养订单,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挂钩,既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促进了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税务机关是最熟悉各项涉税服务技能及了解最新财税政策的单位,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也大多立足于本地发展,通过与税务机关的合作,能充实高新专业税收实践教学师资、拓展实训场地,是提高学生的税收实践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与税务机关合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参与到税务机关的税收宣传和税收教育中去,无论是在办税大厅、社区还是企业,学生都能直观地接触到具体的涉税技能,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怎么做的问题,为其学习确定目标,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利用社会财税专业人士的实践经验,丰富高校师资队伍力量,通过多种途径的开展,特别是在加强与税务机关的合作的过程中,提高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税收实践技能,为社会储备强有力的财税人才,共建和谐税收社会。

摘要:近年来我国会计和税收制度改革频繁,企业急需精通税制、具备较强税收实践能力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既能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知税收相关法规的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税收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衔接的必备技能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现状,并提出完善的对策,为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夯实就业基础。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税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会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探究——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9(9).

[2] 顾涵,钱斌,张惠国,范瑜,徐健.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8).

[3] 李荣华,邱菁芳.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14).

[4] 戴国宝,王雅秋,冯文奂.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5] 李倩.产教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9).

上一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确保农业持续发展下一篇:从一起死缓犯又犯新罪的处理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