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适用问题研究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3月施行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对行政裁决案件提起诉讼时, 人民法院可一并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现行《行政诉讼法》第61条增加了在涉及行政许可、行政登记、征收、征用的行政诉讼中, 亦可一并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但其司法解释却明确规定一并审理的前提是单独立案, 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但从另一方面却可看出立法层面对该制度的认可。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一)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中, 附带解决与本案有关的民事争议的活动。

(二)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

1. 关联性, 即两种争议在案件的起因、处理结果及诉讼主体等方面存在关联。

2. 特定性, 其主要是指当事人的特定, 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被告只能是民事争议的原告或第三人, 行政机关只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存在。

3. 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无主从之分, 不同于学界中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二者有主从之分, 此处的“附带”二字应仅是指争议提出顺序的先后,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两种争议可互为前提亦可相互交织, 如此规定可最大限度地囊括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

(一) 适用条件

1.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只能是民事争议的原告或第三人。

法院应遵循“不告不理”原则, 不能依职权对行政诉讼中涉及的民事争议加以审理, 但可向民事争议的当事人释明, 当事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人民法院不得干涉。

2. 附带民事诉讼只应在一审庭审结束前提出, 鉴于该类案件的审理有时是以民事争议的解决为前提, 易导致先行处理行政争议结果的不稳定性。法官往往在深入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才会意识到普通人难以觉察到的先行处理民事争议的必要性, 一审庭审结束前提出的规定可大大减少当事人延误提起时机的风险。

3. 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时效内提出,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争议、民事争议的诉讼时效分别受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然二者关于时效的规定显然不一致, 总体上看民事争议的诉讼时效长于行政争议的诉讼时效, 为尽可能避免法律适用冲突的出现,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时效内提出, 超过时效规定的, 当事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二) 适用范围

1. 行政裁决案件。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争议, 依照法律授权, 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的对象是民事争议,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亦是民事争议, 二者存在关联, 可见对行政裁决提起行政诉讼可以适用附带民事诉讼。上文中提及的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施行的《若干解释》已对此作出可一并审理的规定, 可见司法实务界对此亦已认可。

2. 行政处罚案件。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 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给予行政制裁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处罚案件中被处罚人既承担行政责任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两种责任的产生皆源于被处罚人的同一行为, 二者之间存在关联, 合并审理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

3. 行政确认案件。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关系、事实给予确定、认可、证明的行政行为。行政确认引发的民事争议往往是当事人认为的行政机关作出了错误的行政行为, 两种争议密不可分, 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的优势不言而名。

4. 行政许可案件。

行政许可案件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第三人认为行政机关授予行政相对人的某种权利或资格使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受到了侵害进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此既可规避只提起民事诉讼时法院难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尴尬局面, 又解决了提起行政诉讼时法院的判决仅约束行政机关, 被许可人的行为未得到有效制止, 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亦未得到切实保护的问题。

三、结语

我国立法虽对行政诉讼可一并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有所涉及, 但却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以期本文的写作对该制度的今后立法有所助益。

摘要:司法实践中行民交叉案件的增多导致现有行政诉讼审判模式的难以适应,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构建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对该制度简要概述的前提下, 着重论述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问题, 以期对该制度的今后立法有所助益。

关键词: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条件,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96.

[2] 丁孟洋.浅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 :69.

[3] 罗豪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39.

[4] 王永波.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浅析[J].当代法学, 2003 (2) .

上一篇:浅谈一种基于智慧平台的居家养老解决方案下一篇:新生儿窒息5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