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示范教案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工业区示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传统工业区示范教案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设计人:杨雨青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一、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教材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而其中鲁尔区是世界最重要的传统工业区之一,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鲁尔区的发展—衰落—综合整治这一主线,通过图片、数据对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进行逐步剖析,使学生充分理解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

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特别是对于这些传统工业了解的学生不多,所以在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时就显得特别困难。但经过高一上半年的培训,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点评环节能顺利进行,让学生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再通过 “德国鲁尔工业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对比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二、 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

3、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鲁尔区资料、信息的收集学会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条件,和衰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 通过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对比,明确对传统工业区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 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难点

1.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讨论辽中南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四、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知识迁移应用

1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设计人:杨雨青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并列出本节课的问题单

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一)、自主学习: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

【教师引导】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自主预习部分的答案 【幻灯片】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图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

⑴.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⑵.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等

⑶.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⑷.特征: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⑸.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⑹.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丰富的煤铁矿、水源等资源;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 承转: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区,下面我们就以鲁尔工业区为例来探讨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二)、合作探究:德国鲁尔工业区

【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站起来讨论,讨论加展示(每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幻灯片】每小组展示和点评的任务(参考PPT)

【探究一点评】从图中可知,德国鲁尔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靠近洛林铁矿;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流经,水源充沛,水运便利;整个工业区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且邻近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幻灯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图。

引导学生从位置、原料、能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来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⑴.丰富的煤炭资源; ⑵.离铁矿区较近; ⑶.充沛的水源; ⑷.便捷的水陆交通; ⑸.广阔的市场。 【幻灯片】辽中南工业区

让学生利用教材和导学案中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资料,从上述角度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基本特点。

【探究二点评】从教材图中可知,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特点有: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市场广阔等。 【思考讨论】,让学生利用教材中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资料,归纳比较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工业区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的异同。 【探究三点评】从前面两个小组展示和点评的结果来看,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工业区位的相同点是: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不同点是:鲁尔区仅有煤炭资源,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铁矿和石油资源。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鲁尔区繁荣了100年后开始走向衰落,是哪些原因致使其衰落的呢? 【探究四点评】从教材阅读部分可知,

⑴、鲁尔区工业部门方面特点:以传统工业为主。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2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设计人:杨雨青

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工业结构单一。

⑵、重工业集聚会带来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方面的问题。 ⑶、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图分析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变化从而得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⑷、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得出当时世界性钢铁过剩。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⑴ 工业结构单一 ⑵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⑶ 世界钢铁过剩

⑷ 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

⑸ 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地价上升等 ⑹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承转:面对经济的衰落,应该如何进行综合整治?

【探究五点评】从鲁尔区所面临的问题来寻找整治的措施: ①业结构单

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钢铁过剩→调整工业结构; ②工业布局不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第三产业; ④环境质量恶化→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幻灯片】展示鲁尔区整治后的图片,与整治前进行对照,以加深学生对综合整治的理解 承转,同样的,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呢?

【探究六点评】通过阅读资料,将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与鲁尔区对比,得出:

1、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和增强竞争意识,

2、要发挥固有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3、要调整所有制结构,

4、加大技术改造,

5、消除环境污染

【总结归纳】通过材料、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得出,对于传统工业地域,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工业地域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 ②工业地域发展的基本特点; ③传统工业地域面临的共同问题; ④针对问题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八、 课堂总结

学生整理导学案,总结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九、 课堂练习:习题见导学案部分

十、课后反馈:上交本节课的导学案,教师给出评价

3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设计人:杨雨青

附:

板书设计: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代表地区

2、发展条件

3、特点

4、工业部门

5、存在的问题

二、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于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学生在提取图和文字中的地理信息并作加工、分析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比分析的方法也还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引导。

4

第2篇: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措施。 学习重点: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法

课前导学案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的 、英国的 、美国的 、中国的 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的 、 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 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 。

3、历史:

20世纪 年代,尤其是 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 (2) (3) (4) (5)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 衰落的主要原因 (1)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 、 、 、 (2) (3) (4) (5)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 B、

C、 D、 E、

落实检查,学习小组长课前检查批阅签字

课堂导学案

一、预习效果反馈抽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释疑。

(一)传统工业区

1.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1)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2)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3)许多大型企业通过工业之间投入一产出的联系高度集中。

3.传统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阅读案例3及图4.9。

思考:1.分析归纳鲁尔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

1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针对这些原因如何来整治呢?

三、知识拓展

1.读“辽中南地区图”后,思考回答: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异同。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3.讨论辽中南工业区应如何综合整治。

四、训练反馈,达标检测。

1.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石油的广泛使用 C.煤炭资源的枯竭

B.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D.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

2.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鲁尔区被称为“世界工业的心脏” B.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3.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 A.便于产品出口 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4.下列有关传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学、飞机等 B.二战后,传统工业始终向大型化、联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2 C.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传统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D.7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

5.(2011·重庆高考)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 (1)图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达标检测答案:1.C2.C3.D4.A 5. (1)①原料(铁矿石)丰富;②燃料(煤炭)充足;③水资源丰富。(2)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交叉批阅,反馈统计,答疑解惑。

课后导学案答案:1.C 2.D 3.A 4.A 5.B 6.C 7. (1)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唐山 无锡 广州 (2)京津唐工业基地是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农业基础较好 水陆交通便利 技术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丰富 (4)京津唐工业基地范围内有比较丰富的海盐、煤、铁、石油等资源,但水资源缺乏 沪宁杭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大量从外地调入

课后导学案

(2011·辽宁模拟)读某地区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3 1.下列不属于B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是( ) A.铁煤丰富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水源充足 2.缓解制约A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发展最主要的能源问题的措施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西煤东送 3.影响C工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市场 D.技术

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以通航。据此回答4~5题。 4.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6. 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7.读下面“我国甲乙丙三个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个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

三个工业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这三个工业基地的结构特点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相同的有利条件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比较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学案1fst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学案1 【知识网络】

一.传统工业区:

1、分布地区:德国的 工业区、英国的 工业区、美国的 工业区、我国 工业区等。

2、区位条件:一般是在丰富的 、 资源基础上发展的。

3、工业部门: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等。

4、核 心:以 为核心。

5、存在问题:目前普遍面临着 、 、 等问题。

6、现 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开始 ,各国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造和整治。

7、传统工业区的典型案例——德国的鲁尔区:

a、区位条件:①丰富的 、 资源(动力、原料);②充沛的 (水源);③广阔的 (地形);④便捷的 交通(交通);⑤离 较近(市场)

b、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 ,并且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转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②煤炭的能源地位 ;③世界性钢铁 ④新技术革命的 ,这是传统工业衰落的根本原因;⑤重化工业 带来的 、 、 等问题。

c、整治措施:调整 结构,这是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核心;调整工业 ; 发展 产业;优化 。

8、鲁尔工业区煤田的特点:储量 ,开采 ,煤层埋藏 有利于露天采矿

9、鲁尔工业区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 铁矿区,后期来自于瑞典。

10、鲁尔区的衰落是由 工业开始的,随后是钢铁工业,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煤炭 下降,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炼钢耗煤量的降低相对来说是次要原因。

【学以致用】:读课文P67活动题,试分析: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从资源(动力、原料)、交通、市场、具体分析) 、 、石油资源丰富; 便利,接近 。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条件是辽中那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 资源、 、 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 资源不丰富。

- 1

第4篇:传统工业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和总结。也是对上面两章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印证。本节内容是学习在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包括这两种不同工业地域特点分析,归纳其区位选择,分析传统工业区存在问题和整治措施;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通过以上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能力。这一节课是高中地理教材设计和编排中重要的章节。贯彻新一轮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建立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关注人地关系"。与旧教材相比,旧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新的高中地理教材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二者的关系要处理好。不能为了发展而牲牺环境代价。也不能说为了环境而停止发展,甚至取消所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掌握其综合整治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德育目标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念和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发展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可持继发展观)

教学重点

鲁尔区的工业区位条件,衰弱原因,整治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其中传统工业区多形成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工业区

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关键要抓住工业部门(传统工业)和工业规模(大型工业企业)两点。可自制"世界铁矿和煤炭资源分布图"(用投影片或空白挂图),并标出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可中国东北部等)。要落实它们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其主要的区位优势:传统工业区一般接近煤、铁产地,或接近市场、交通便利的地区,以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传统工业区的突出特点可让学生讨论回答: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工业规模如何?

【归纳并板书】

一、传统工业区:

1、工业部门:传统工业

2、规模:大企业为主。

【承转】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其原因何在?发展的出路何在?下面以鲁尔区为例,共同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投影图片】"德国鲁尔区的区位"图(高中地理图册第14页)

【教师讲述】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而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提出问题】根据图中内容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对鲁尔区五个方面区位优势的认识,应引导学生充分读图,分析得出结果,教师仅作明确提示和简要补充。

【读图提示】并板书: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铁矿来源?(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又从瑞典进口优铁矿石。)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

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的衰落,可引导学生从该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世界工业发展形势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应抓住其产业结构问题,说明它是后面原因产生的基础。

具有这样的区位条件,比较容易形成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鲁尔区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发展了煤焦、电力、煤化学工业。运进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煤炭资源与充沛的水源相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和充足电力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工业。凭借这几个大工业部门,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但这种以传统工业为主,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的生产结构很单一。随着煤炭地位下降,问题也就出来了。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必然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鲁尔区由煤炭工业起家,其衰落也是从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可设计分层递进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表得到清晰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新兴工业蓬勃发展,但因为这里污染严重,许多新兴企业却不愿在鲁尔区落户。因此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鲁尔区和世界其他传统工业区一样,优势下降、劣势出现,使其在德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下降,工业产值不足全国1/6。因此鲁尔区必须开展区域整治。

四、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这部分教学的侧重点应是使学生理解综合整治措施的效益,即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机械记忆,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前面对其经济衰落原因的分析,大胆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师适时结合插图作出适当的讲解。

1.调整产业结构,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使本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必须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原有的工业分布,使新、老产业部门都有较为合理的区位,以提高经济效益。

3.拓展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天然河流、人工运河交错成网。

4.发展科技。推进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改变了重工业区烟囱林立、污染严重的状况,即注意经济效益,又注意社会和环境效益。

五、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

【承转】经过整治后的鲁尔区,经济重新走向繁荣。其综合整治的经验和成果,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下面可以以我国东北的例子,也可以以山西省能源大省为例,加以整治。引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工业特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给齐主要的材料。

山西省:(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3)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教学小结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的典型代表,经历了兴衰和改造的历程。亦如我国的国有企业,只有改革,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才能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东北:

1、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3、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加以改革,增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4、减少小型高耗能,高耗料企业数量。适当扩大中企业的规模。

5、对于东北传统工业的改造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加以扶持

6、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

一. 教学活动的体会

教学中我设计了探究活动,层层递进,将问题步步推向深入。探究活动的设计想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充分体现出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探究活动中展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分析事实_____探究过程____揭示原因”的研究方法,有“条件——推理——结论——验证结论”的研究方法,探究活动有学生讨论,合作探究,有师生共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本节要求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中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活动,本人有很大的收获,学到了许多东西,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 教学中的失误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问题与设想有一定的距离时,问题的处理有些仓促,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同时教学时间把握不是很好,某些教学环节用时较长,以致没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第5篇:关于启动龙门生态工业示范区轻工业园

的调查与思考

近日,韩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和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另辟新址,再建一个轻工业园。为全面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打造韩城新的工业增长极,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概况

轻工业园区暂命名“龙门生态工业示范区轻工业园”,规划面积约10000亩,南靠建设中的新城北区,北依龙门煤化重工业园区,整体布局为“一轴两区七大板块”。即:以现108国道为中轴线,建设东、北两区,形成七大板块。

(一)工作准备情况。市委常委会已审议通过市政府党组《关于建设龙门生态工业示范区轻工业园的意见》,并出台了《关于建设轻工业园的有关优惠政策》和《关于轻工业园入区项目管理的意见》,成立了以张建中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目前,园区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结束;将分两期进行开发,一期占地3000亩,以108国道两侧为起步区,预计七月份可进行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管理将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园区管委会、建设开发公司等筹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园区发展定位。按照“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土地集约、管理集成”和“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省级花园式示范园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投资驱动、项目带动战略,汇集新的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使之成为吸纳民间资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成为工业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到2015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50亿元,地方财政贡献超过2亿元,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

(三)产业布局规划。园区将分东、北两区。东区位于黄韩侯铁路以东,高速路以西,二环路与楼子村之间,与新城北区正在建设的轻工业带连为一体。主要布设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信息服务、职工培训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纺织、农产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产业。北区位于新108国道以西,沟北村以东,小渠沟和寺庄沟之间,以现108国道两侧为起步区和中轴线。主要布局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以及节能、节水设备制造,并承接东部转移的服装、玩具、电子元件等产业。

(四)招商优惠政策。主要是土地、财税两大优惠政策。土地方面,实行统征统管,采取“先征后返”原则,土地出让金地方提留部分予以全部返还。世界五百强、国内百强以及国家认定的86

3、火炬计划等高科技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协商确定。财税政策方面,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税率优惠政策;节能、环保、节水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还将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凡通过省级部门认定的创新项目前三年地方提留部分予以全部返还;凡出口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50%以上的企业,连续五年享受地方留成部分30%的奖励;重大投资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特殊优惠政策。

(五)入园项目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把关。项目生产技术及主要设备要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单位产品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符合园区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城市内工业废水、废气、废弃物排放标准的无污染工业。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要达到较高水平,东区不低于2000万元,北区不低于500万元,所有项目投资强度均不得低于每亩100万元。

二、发展优势 虽然我市轻工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实力弱,但我们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五大比较优势,足以转化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后发动力强劲。

(一)政策优势。韩城是渭南唯一的西部百强、陕西十强县,是全省唯一拥有设区市同等管理权限的县级市,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区域。特别是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为韩城加快发展量身定做的6条优惠政策,含金量之高,优惠幅度之大,在全省“一市一策”中是独一无二的。

(二)区位优势。韩城不仅是渭南的门户、枢纽和龙头,更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东大门。就全省中心城市布局来看,韩城是关中与陕北的连接带,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正处在渭南与延安中间偏东位置,是全省中等城市布局和东北部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桥头堡”位置十分优越,“领头雁”地位得天独厚。

(三)交通优势。韩城是全省唯一有火车直达北京的县级市,黄韩候铁路复线已经开建,即将贯通;京昆高速西禹段在韩城设有三个出口,龙钢出口已经批准,正在筹建;全省首家自筹资金实施108国道 “二改一”,剩余20.7公里也将近期开建;304省道贯穿全境,工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十分便捷,运力充足,这在整个陕西都是十分难得的。

(四)资源优势。韩城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大红袍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传统工业的转型改造,司马景区以及中心城市的建设,给以农产品加工、特种铸造、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商贸物流等为主的轻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融资优势。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韩城关、停、并、转的民营企业较多,有近30亿元的民间资本正在寻找投资渠道。“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10亿元的启动资金,其中6亿元是由韩城民营企业提供的。另外,八大商业银行均在韩城设有分支机构,还有长安、浦发等地方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贷款担保公司3家。

三、几点建议

韩城轻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要调结构,转方式,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而且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在单列市试点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跻身全国百强的战略目标。

(一)编好一个规划。特别是要在规划中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轻工业园区建设与中心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轻工业园区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轻工业与传统优势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轻工业园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与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园区产业发展与园区内群众局部利益保障之间的关系。

(二)建好一个平台。重点是要尽快启动园区的路网工程,以及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力争达到“七通一平”施工标准,为招商引资搭建平台。今年,要重点抓好原108国道两侧闲置土地回收力度,尽快启动40米宽以上主干道建设,提前做好土地预征规划,切实保障项目用地,绝不能再让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项目建设。

(三)瞄准一个目标。要瞄准“省级花园式示范园区”目标,按照“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思路,统筹推进园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统筹布建新型农村社区、职工保障房、大型物流商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好节能环保和投资规模两大引资关口,努力打造一个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园区。

(四)管好一条道路。就是要管好108国道这条道路,为启动园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要抢抓“秦东大地园林化”实施机遇,加快国道两侧50米带状适生树绿化;成立108国道交警中队,加大货车抛冒滴漏整治力度;坚决关停国道西部沿山的小石灰、小采石等污染源;加大对国道两侧乡村道路接口的硬化力度;108国道改走东线后,两侧的汽修、物流、加油站等建筑物,必须按照规划坚决清除。

(五)办好一件大事。就是要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为项目入园保驾护航。大力推行入园项目手续“委托代理制”,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验资、申报立项、用地审批等环节,由工信局专人负责全程代理。推行项目建设“保姆式服务”,在政策优惠、征地拆迁、部门对接等方面,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突出问题“限期办结制度”。工信局将历年来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搜集整理汇集成册,免费印发给企业;治理办要向园区派驻监察组,配备特派员,下势解决一些部门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的问题;公、检、法等部门要从严从快处理强买强卖、阻工挡工、围门堵路等行为,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进一步在全市形成招商安商、尊商重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第6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关于

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环发〔2015〕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厅(局)、商务厅和科技厅,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创建、验收、命名、监督等管理工作,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组织修订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7〕188号)同时废止。

环境保护部

商 务 部

科 技 部

2015年12月16日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实行生态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工业是指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措施,将生产过程中剩余和产生的能量和物料,传递给其他生产过程使用,形成企业内或企业间的能量和物料高效传输与利用的协作链网,从而在总体上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物和污染物产生量的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符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其他相关要求,并按规定程序通过审查,被授予相应称号的新型工业园区。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创建、验收、命名、监督等管理工作。

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和科学技术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的批准建设、命名和综合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和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组成,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工作。适时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办公室工作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商务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辖区内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与创建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示范园区是具有法定边界和明确的区域范围,具备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或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园区管理机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各类工业园区。

商务、科技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类工业园区创建和申报示范园区,应分别符合相应部门的管理要求。

园区管理机构负责示范园区的申报、创建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示范园区的创建活动实行自愿申报、自主创建、注重过程、注重实效的原则。

重点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工业园区或其他特色园区,积极开展示范园区创建活动。

第八条 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业园区应编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以下统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应参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HJ/T409-2007)编写。园区管理机构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应对照《标准》明确园区验收考核指标,以及重点支撑项目。

所有考核指标所需基础数据,在建设规划中注明数据合法来源,基础数据在建设规划论证时备查并作为验收依据存档。

第九条 拟开展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工业园区,向园区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商务、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示范园区创建申请,经三部门同意后,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办公室,创建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包括:

(一)园区创建推荐书(格式见附1)。

(二)园区管理机构出具的示范园区创建申请。

(三)园区管理机构出具的环境守法承诺书。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承诺有效贯彻执行了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及各项政策,未发生严重污染环境事件,或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二是承诺重点污染源稳定排放达标;三是承诺所有企业完成国家或地方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四是承诺具有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和环境应急保障措施。承诺时间段为申请创建之日前3年内。

(四)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完成情况证明:提交符合工业园区规划范围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查意见。对于申请时规划范围的规划环评已经超过5年的,应提交跟踪评价的相关文件。

(五)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

第十条 办公室每半年集中组织开展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专家论证工作。

第十一条 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发文批准工业园区开展示范园区建设。

通过论证的建设规划原则上应由工业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审议后颁布实施。建设规划未通过论证的园区管理机构可对建设规划修改完善后重新申请论证。

第十二条 在创建工作中,建设规划内容发生重大调整的,管理机构应及时做出调整说明,并通过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办公室报告。办公室认为有必要的,可要求工业园区停止创建工作,并重新申请论证。

需要说明并报备的建设规划调整情况包括:

(一)建设规划指标及预期指标值调整;

(二)建设规划重点支撑项目调整(项目内容、建设期限、投资方式等);

(三)园区管理机构调整(机构性质、管辖范围等)。

第十三条 园区管理机构应加强档案管理,创建工作相关资料将作为技术核查、考核验收和复查的基本依据。 第三章 验收与命名

第十四条 按照建设规划完成创建工作,符合本办法各项要求,达到《标准》和《建设规划》目标的工业园区,由园区管理机构按要求编制示范园区验收申请材料(格式见附2),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向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征求省级商务、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五条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办公室于接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核查组到工业园区进行技术核查。核查内容为:

(一)示范园区批准建设以来是否发生严重污染环境事件,或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二)评价指标数据支撑材料是否全面、完整、真实;

(三)指标计算方法正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四)示范园区创建重点支撑项目的真实性与运行有效性;

(五)评价报告内容、数据与验收申请材料的一致性;

(六)已报备的建设规划调整说明的合理性。

第十六条 办公室在技术核查结束后向工业园区反馈核查意见;对技术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业园区应立即整改,整改到位后向办公室提交整改后的验收材料以及对整改内容的说明。

办公室在6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组对通过技术核查的工业园区进行验收。工业园区所在地环保、商务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工作。

对于建设成效较为突出且验收材料准备较完善的工业园区,可将技术核查与验收合并开展。

第十七条 验收工作结束后,办公室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等媒体公示通过验收、拟命名的工业园区相关信息,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公示时间为15个自然日。

公示期间若收到与示范园区创建相关举报信息,由办公室委托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经核实,举报信息属实且导致示范园区建设验收结果不能成立的,不予命名。

第十八条 办公室将公示结果无异议的工业园区名单及相关材料报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审批的工业园区,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发文予以命名。

获得命名的工业园区按规范的规格样式自行制作标牌(要求见附3)。

第十九条 未通过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审查的工业园区,园区管理机构应认真整改后按照第十四条规定向办公室重新申请验收。自获得批准建设起满5年没有通过验收的工业园区视为创建未完成,不再列入建设园区名单。如继续创建,应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要求重新申请创建。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条 获得命名的工业园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工业发展水平,保证评价指标数据统计、分析体系正常运行。

获批开展示范园区建设和获得命名的工业园区每年应对生态工业建设绩效进行自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内容要求见附4,于次年5月底前报送办公室。评价报告中应按本办法和《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填写对照考核表。

第二十一条 自获得示范园区命名之日起,每3年开展一次复查。复查采取抽查方式,由办公室组织实施,提出拟复查名单并发布。

第二十二条 复查工作主要包括:

(一)听取园区管理机构对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汇报;

(二)审核示范园区建设达标情况;

(三)检查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档案资料;

(四)现场评估,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内容进行现场走访,核实相关数据和情况;

(五)形成并通报复查意见。

第二十三条 复查结果由办公室统一发布。对通过复查的示范园区,予以确认;未通过复查的,限期整改。

第二十四条 领导小组对有以下情况的示范园区撤销称号;处于建设阶段的园区,从批准建设园区中除名。出现下列

(一)和

(二)情形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创建。

(一)发生严重污染环境事件,或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

(二)存在数据、资料弄虚作假的;

(三)复查未通过,且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四)不能按时按要求提交评价报告的;

(五)发生重大变化,不再符合《标准》及相关要求,园区管理机构主动提出申请的;

(六)其他经核实并认定有必要的。

第二十五条 园区管理机构应指定或专门设立职能部门承担示范园区创建、申报和示范阶段的相关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示范园区稳定运行。

第二十六条 办公室向社会公众公开示范园区名单和获批开展示范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名单、基本信息、论证结果、验收结果、评价报告、示范园区撤销通报以及相关信息动态等。

获批开展示范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应向社会公众公开建设目标、任务、内容、进展及成效,污染减排成效和环境质量改善状况等相关信息。同时积极配合环保、商务和科技等三部门推广园区创建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发布相关数据和信息;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交流、产业对接活动,加强园区间的交流、合作和互鉴。 第五章 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办公室负责征集、遴选专家,组建示范园区工作专家库。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更新,为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办公室成员单位可推荐有关专家充实到专家库,推动专家组成更加多元化。

专家应认真履责,严格把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来自承担工业园区第三方机构的专家应回避该园区的各项论证检查工作。

第二十八条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探索建立和完善促进园区生态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批准建设的园区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为园区验收、复查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十九条 第三方机构在相关技术咨询工作中对数据、资料弄虚作假的,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开该机构名称,且该机构3年内不得参与示范园区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第三十条 办公室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在示范园区管理过程中,应廉洁自律,遵守廉政相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办公室开展示范园区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相关规定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处于建设阶段的工业园区和已命名的示范园区建设污染防治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生态工业链项目等优先审批立项,并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补贴或实施税收优惠。加大示范园区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鼓励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技术创新平台。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办法废止。

上一篇:手抄报国庆节文字下一篇:让孩子去发现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