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共11篇)

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篇1

2012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全国粗钢产量低速增长,会员企业产量下降

2012年,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65791万t、71654万t、95186万t,同比分别增长3.7%、3.1%、7.7%,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7、5.8、4.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58905万t,同比下降0.6%,而其他企业生产粗钢12749万t,同比增长24.8%。

2全年钢材价格持续低位

2012年国际、国内钢材价格都呈下跌态势。2012年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75点,比2011年末下降6.3%,比1月末下降8.9%;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5.31点,比2011年末下降12.57%,比1月末下降11.62%,其中长材价格指数106.7点,同比下降15.65%,板材价格指数105.74点,同比下降9.07%。9月7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99.24点,为年内最低点。

3会员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亏损企业大幅增加

2012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1亿元,同比下降4.31%;实现利税740.89亿元,同比下降54.33%;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其中1、2月份全行业亏损,3、4、5月份略有盈利,6、7、8、9月份又出现亏损,从9月下旬开始,由于钢材价格开始回升,四季度经营有所好转,实现扭亏为盈。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4钢材出口适量增长,进口下降

2012年出口钢材5573万t,同比增加685万t,增长14%;进口钢材1366万t,同比减少192万t,下降12.3%,进口钢坯36万t,同比减少28万t,下降43.3%;进出口相抵净出口粗钢4438万t,同比增加961万t,增长27.6%,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6.2%。钢材出口虽适量增长,但出口钢材结构亟需优化。2012年,我国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1303.4美元/t,出口钢材平均价格923.8美元/t,进出口平均价格相差379.6美元/t,比2011年扩大43.6美元/t。

5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2012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584亿元,同比增长2.97%,同比回落12.5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1529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额5055亿元,同比下降2.0%,2011年增长14.6%。虽然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总额比2011年略有下降,但5055亿元的投资总额仍然庞大,形成的新增产能势必加大当前产能过剩的压力。

2012年钢铁行业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大,钢铁行业陷入极度困难

201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0%,增速比2011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7.1%,比2011年的增长16.6%回落9.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完成投资同比仅增长2.4%;道路运输业完成投资增长6.6%,回落3.2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3%,而上年同期增长16.2%;造船行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21.45%、新接订单量下降43.65%、手持订单量下降28.66%。

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钢铁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钢材销售异常困难,致使企业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钢铁行业出现了自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

2进口铁矿石高价位,钢材低价位,钢企利润微薄

2012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但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20天内,进口铁矿石价格由115美元/t,上涨到159美元/t,涨幅高达38%,按每吨钢生产需1.6t铁矿石计算,相当于吨钢成本上升422元,而同期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仅上涨106元/t左右。从铁矿石供求关系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上中旬国内生铁产量均低于去年11月份的产量,钢产量没有增长,进口铁矿石也没有增加。可以判断此轮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其原因根本不是供求关系发生大的变化,而完全是垄断市场人为拉高价格造成的。

3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现状未得到改变

去年钢铁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融资难度加大。2012年会员企业销售收入下降4.31%,银行贷款同比增长8.6%,财务费用同比上升24.29%。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到2012年末达到68.32%,同比上升1.83个百分点。

4高额税负以及地方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由于矿产资源税等税种调高导致企业税负增加,另有一些地方为保证税收不减少,向钢铁企业超前征税。同时一些地方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苦不堪言。

5行业自律有待加强,恶性竞争日益突出

在钢材市场上,部分企业自律不够,在钢材销售中竞相压价、一些企业采取少开或不开发票等偷税手段,低价销售钢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以及由于一些地方打击不力,致使假冒、伪劣钢材充斥市场。

2013年钢铁行业的重点工作

中钢协认为,从总体上看,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要好于2012年,钢材需求将有一定增长,但困难和挑战不容低估:一是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平缓,钢材消费难以大幅增长;二是钢铁产能扩张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三是原燃料高成本现状难以改变,形成公平、透明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面临困难;四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间恶性竞争尚未解决,建立行业公平竞争秩序还有待于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

中钢协提出,2013年全行业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实现我国钢铁工业创新驱动新发展。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总结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钢铁工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一是认真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等战略要求,探究钢铁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是深刻总结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经验教训,破解行业发展难题,认真思考今后10年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探究发展规律,创新行业和企业发展理念;三是认真思考钢铁行业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应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及所面对的机遇、压力和挑战;四是认真思考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开放水平,研究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建议。

2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全行业一项重要工作

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研究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的行业对策建议;要把配合做好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审核工作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认真摸清钢铁企业发展现状,为规范钢铁企业生产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要密切配合工信部等做好《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的相关工作,加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情况的调研,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总之,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全行业要充分按照市场机制,努力做到:扩大消费、严控新建、有序转移、推进整合、稳妥退出,逐步化解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

3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和行业自律,努力促进市场稳定

一是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市场走向和经济运行状况,加强趋势性、倾向性问题研究,及时发布相关分析报告,引导企业正确经营决策;二是定期组织企业研讨协商,合理控制产能,规范销售行为,研究理顺钢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维护行业整体利益,避免恶性竞争;三是加强国内市场供需协调,维护市场稳定,重点是加强板材市场的供需协调;四是规范有序推进钢材出口,加强出口预警工作,加强出口生产企业的信息交流,加强与主要出口国或地区钢铁组织沟通,增进了解,减少摩擦。

4继续推进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工作

今年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工作重点就是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平台交易量。首先,会员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带头增加在平台上采购量,定出比例,认真执行;第二,推动促进国外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增加在平台上的资源投放量;第三,要转变服务观念,努力为供需双方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扩大平台现货交易功能。总之,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对于发现价格,促进公平交易,具有重要的作用,会员企业要大力支持。

5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要进一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协会要通过典型经验推广、细化企业对标内容,组织专题研讨等方式,推动行业“对标挖潜”工作不断深入,大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努力提高行业盈利水平。

6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篇2

行业背景丰富, 非你莫属

拥有16 年的互联网电商行业经验和12 年的工业制造和业务经验的积累, 沃库工业网根据工业产品无标准化、定制因素等引起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大特点, 研发出工业产品在线选型订购系统、智能在线招投标系统和在线竞价交易系统, 将行为采购转化为用工具采购, 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时下, 化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其根源在于采购程序复杂, 价格越来越接近成本, 利润空间锐减;新常态下化工企业如何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胜出, 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于是化工企业不得不开始关注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工业电商让采购模式更加方便, 采购和营销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 定会为化工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采购与沃库工业网采购方法相比

传统工业企业、工程企业和制造企业采购生产物资和工程项目物资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 比价采购:现场比较采购或通过电话、传真沟通比价采购, 比价后签订合同;

二、 招投标采购:企业或代理机构组织招投标完成生产物资和工程项目物资采购, 评标后签订合同。

在沃库工业网采购生产物资和工程项目物资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 在线选型订购:通过平台选型报价比较产品价格, 一目了然, 形成订单后生成合同。

二、 在线竞价采购:把线下的比价流程搬到线上, 采购企业与入选企业签订合同。

三、在线招投标采购:无需企业组织, 在平台上自由招标, 中标后供需双方签订合同。

与传统的采购方法相比, 沃库工业网采购方法将行为采购转化为用工具采购, 加上VOCOOR平台+ 制造商+ 采购商+ 线下服务四位一体融合服务模式, 使采购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易用, 凝聚起供应链的上下游, 将供需大数据充分对接。

不改变原有采购供应链

沃库工业网为企业会员定制采购专区, 不改变化工企业原有采购供应链, 化工企业仍然可以与原有的供应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就化工企业而言, 采购成本占据企业成本的较大份额, 所以, 化工企业要求快速、质高、价低、恰量采购回企业需求物资, 来保证企业长远效益和短期利润。沃库工业网, 丰富的产品资源 (产品品质要求国内排名前20, 国际排名前10) 和高效的采购模式 (在线选型订购、在线招投标、在线竞价采购) , 优化了产品采购流程, 提高采购效率, 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为会员企业定制采购专区, 不改变企业原有采购和供应体系, “快速采购”“精准匹配”“一键生成合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创新性服务使得采购流程透明, 公开, 摘掉了“采购老大难”的帽子。

企业采购不再是“老大难”

从整个行业的实践现实来看, 传统采购2 个月流程的工作, 在沃库工业网上10 分钟即可完成, 并生成合同, 同时在线视频技术咨询, 使得远隔千里的技术咨询和客服咨询能够面对面进行, 直接看到工厂环境和产品“真容”, 实时解决售前售后问题。传统采购面临的问题如信息狭窄、不及时、不准确、采购数据流失等在沃库工业网平台将不复存在。

沃库工业网, 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趋势和技术手段, 促进工业产品采购和营销从线下转为线上交易, 有效降低成本, 提升利润和竞争力。据了解, 沃库工业网自2015 年3 月上线运营以来, 像尖刀一样切入传统工业领域, 为传统工业的销售、采购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降低了采购成本, 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 此业务模式已经过验证, 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率先突破沃库工业网成为“互联网+”工业的范本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是新形态、新业态, 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点燃了传统企业对其关注的热情, 全国各地区的传统企业紧抓互联网工业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篇3

1.从全社会来看,单个商品社会价值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在一定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从而降低了单个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从企业的角度看,本企业单个商品的个别价值与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咸反比。随着本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企业内部在一定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从而降低了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

3.单个商品的社会价值与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但本企业全部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与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若个别企业首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在相同时间里可以创造更多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各自的交换价值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所以,生产率越高,企业产出商品的价值总量越大。

4.企业的相对剩余价值与全社会(或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正相关。要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日常生活资料或能够代替这些生活资料以及它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它们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会相应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也就降低了,相对来说,企业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不过,这个过程不是资本家共谋完成的,而是由其各自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规律支配的。但要注意该规律适用的前提: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从而生活资料(劳动力价值)降价的幅度大于劳动力价值因其消费范围扩大(包括教育费用)、消费品种增多、消费水平提高而导致的提高幅度。

要正确理解生产力与商品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几对关系:①马克思的财富论和价值论;②高科技属于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③劳动生产率同商品价格;④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⑤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力与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更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无论在决定产品数量还是在决定产品质量上,都是第一位的。马克思说过:“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所以,生产力不是创造价值的力量,而仅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力量。那么,新技术在价值创造中有何影响,在此过程中,价值增殖的源泉在哪里呢?

1.来源于本企业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①科技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科技劳动属于智力劳动,包括生产知识、技术创新,创造理论,它既创出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科学的发现、发明、创造、发展和学习继承过程的劳动,也包括由科学转化为技术,这些劳动复杂程度极高,可以创造出高倍的价值(剩余价值)。②使用包含科技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科技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教育和再培训的劳动者具有更多的科技知识和更熟练的生产技能,能从事更复杂的劳动,从而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来源于纵向关联企业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人给了一个模型来反驳在使用高科技生产资料的企业,利润来源不是工人活劳动的情况。比如,高自动化数控机床厂,只需一两个人死记硬背几个按钮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零件从而实现巨大利润。

诚然,巨大利润来源不是本厂的一两个工人,但其来源绝不是内涵着高科技的数控机床,这一点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理论中早有论述。马克思认为,分工和协作将会随科技发展而越来越发达,各种职能的劳动直接或间接地并人生产过程,使生产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广大劳动者成为“总体工人”。因此。尽管最终产品占用的活劳动可能很少,但从“总体工人”来考察,科学研究技术设计等上游活动的活劳动所形成的新价值会转移给下游企业。如果把上游和下游企业内化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那么,科技对该集团的价值增殖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3.来源于横向关联企业。①来源于本行业(部门)内部其它企业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行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价值,首先采用高科技的企业同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其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在行业内部,随着超额剩余价值的消失,则形成整个行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若在资源不向其它产业转移的前提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则“相对剩余价值”就会增加。②来源于本国其它行业(部门)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般地,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在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的支配下,这些部门所得到的利润,除了来自本部门,还有一部分是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过来的。③来源于它国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规律必然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一个国家科技越发达,劳动资料越先进,其国别价值越低于国际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的国际价值,通过交换,可将国别价值较高国家的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过来。④来源于所有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当国家(世界)生产生活资料行业或整个国家(世界)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相对剩余价值率”普遍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前提是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小于生产家提高幅度)。⑤通过垄断获得其它企业、行业、地区以及国家的活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上所提皆是指企业通过竞争取得其它组织剩余价值。事实上,经济生活中还存在通过垄断途径而占有其它组织剩余价值的情况,垄断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a.自然垄断:垄断组织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保证自己能攫取其它企业、行业或国家的剩余价值。b.行政垄断:我国过去乃至于现在城乡产品“剪刀差”,改革开放初期沿海与内地的歧视性差别政策都构成了行政垄断。

要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把科技发明活动和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区别开来;要把剩余价值放在不同的市场范围加以理解;应用“总体工人”来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

无为教育新发展 篇4

“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推进新发展”

大讨论活动专题

无为教育“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历史上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04亿元,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初中工程、校安工程,新建、加固校舍53.6万平方米,库内D级危房全部消除。二是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扩张,新增省示范高中2所、市示范高中9所、市示范小学1所、市示范幼儿园1个。启动实施了“城区教育翻番”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各类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幼儿三年入园率达59.7%;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5.1%;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职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专业设置得到优化;民办教育日益壮大,新增办学机构12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突破,跻身于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行列。四是机制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聘教师2414人,教师编制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

育全免费;“两基”达标遗留债务全部化解。

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

纵观“十二五”,我们将迎来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优越的宏观环境。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教育大政方针的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势必加大教育工作力度,陆续出台实施一系列强教举措,推动教育发展。二是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颁行,更为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县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求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四是有利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成为教育发展有利的社会推力。

推进无为教育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智慧理论的新发展 篇5

智慧理论的新发展

智慧发展的认知理论代表了心理学对智慧理论研究的`成果,自上世纪50年代皮亚杰的智慧发展理论体系建构以来,不断遭到新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的批判,现代智慧理论研究更倾向于超越传统认知的发展模式,把智慧看作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协调的、现实与潜能相结合的统一体.

作 者:郑传芹 彭金洲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丹江口,442700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6)分类号:B848.5关键词:智慧理论 发展 儿童智慧

新机遇促进区域新发展 篇6

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郑贵斌、李广杰、吴炜峰、石晓艳、王鹏飞 2013-05-20 06:07:00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20日 07 版)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呈现出新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探索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判断新变化 把握新特点

要充分利用机遇、实现发展新跨越,就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充分认识和把握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总体上看,国际国内形势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国际社会强化合作、共促发展的意愿在增强;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雏形初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构建公平、公正、有序和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趋势。我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国内环境看,支撑发展的有利条件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为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日趋增强。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出口贸易和外需增长面临严峻形势。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显著优势的状况仍将长期存在。从国内看,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些有利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明显弱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资源性产品国际价格不断升高,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在挑战和风险面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扩大内需的机遇。在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提高消费需求的比重,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机遇。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加快,为我国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三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在“要素红利”弱化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效率驱动转变更加紧迫,倒逼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用好新机遇 实现新突破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群发展滞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我们应深刻认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抓住和用好新机遇,着力实现山东区域发展新突破。

积极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开辟新的消费渠道,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改造提升,促进消费品市场升级。创新消费金融产品,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和电子支付,构建诚信文化,促进消费观念改变。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大力培植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发展趋势,选取一些关键领域努力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跟踪国际前沿技术,针对制约全省自主创新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科学规划优势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的技术路线和实现途径,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协调推进城镇化,增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优势。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城镇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加快构筑以城

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篇7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发展思路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发展阶段,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打破, 全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狂潮。工业建筑作为从事工业生产的活动场所, 为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工业发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的发展。工业生产加工出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工业化的施工方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改革的进行, 工业建筑承载着工业化时代的文明成果, 可以说工业建筑与工业生产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作为城市建筑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的规划布局, 以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问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 工业建筑质量对城市建筑的形象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工业建筑的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对工业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 准确把握工业建筑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1 工业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工业建筑伴随工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而逐步向前推进, 早起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同时受思想认识的局限, 我国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工业发展需求, 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工业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 企业工作环境较差, 同时盲目的建筑导致工业建筑占地巨大, 且利用率低下。

国外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工业建筑认识理念上的不断穿心, 先后经历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新现代主义、生态建筑、波普艺术与极少主义时, 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业建筑还停留在早期的盒子式的经典现代主义阶段。我国无从感受到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巨大能量, 更加无法体会到信息化社会对工业建筑所造成的强烈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 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 国外工业建筑设计理念也因此被引入中国。中国工业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极大冲击, 开始了工业建筑设计上逐步创新发展的历程。工业建筑形式变得多样灵活, 生产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洁净优美, 全国各地的新型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国有大中型企业, 民营企业也在工业建筑建设上开始了对企业形象的改造, 企业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促进下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建筑设计在结构形式、表达方式、设计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人们对美的渴望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通过工业建筑被传递出来。

2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 所谓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在工业建筑中引入人类工程学的理念, 工业建筑更加注重对工业生产者人的关怀。

工业建筑作为工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主要任务在于服从和服务与工业生产, 在一个工业企业当中, 人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主体, 各种生产资料只有被人所运用价值才能够被体现出来。人是工业生产中最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劳动力。人性化的工业建筑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使企业工人能够通过工业建筑体会到归属感, 使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 最终能够通过工业建筑所传递出的关怀, 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粮液集团不仅因其酿造的白酒而享誉国内为, 五粮液建筑文化更是中国工业建筑文化的宝库。五粮液建筑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标志, 五粮液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与五粮液酒文化的完美结合, 五粮液建筑文化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 建筑结构中整体与部分合理布局, 同时演绎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 同时在建筑当中蕴含着企业的创造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五粮液建筑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生产空间的功能, 更是企业精神的象征, 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 是中国酒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3 现代工业建筑离不开民用化

工业建筑同民用建筑一样, 在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同时, 努力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在国际上已有将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称为创意工业。据此可以判断, 工业建筑的范图已经扩大,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 某些建筑往往因为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等原因, 落后于时代需求, 但这些“旧工业建筑”的建筑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原本废弃的工业构筑物, 通过转换功能, 开发再利用, 通过建筑师的构思和巧妙设计, 使旧建筑再生, 焕发出新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界限也已越来越模糊化, 并日趋一体化的文化性趋势。而今, 在许多工业建筑及科技园区的设计中, 建筑师都十分重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 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 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 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

旧工厂的更新改造应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正如位于北京东北角大山子的当年的798国营老厂, 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旧厂房, 正由于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 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 明显带有欧洲老式工厂的影子, 在京的一些艺术家看中了它的这种特殊风格, 便在此成立了五花八门的工作室。从此, 出入“厂”的人群由原来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渐渐变成了形形色色衣着各异的艺术家。如今的798, 厂房的墙壁已变得斑驳, 与此共存的也不再是隆隆的机器。走进艺术区, 巨大拱形屋顶如鳄鱼的牙齿排列整齐, 粗壮的管道交错悬挂在斑驳的墙外。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红砖墙上依然清晰可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让人想起了它的过去。但在不经意间, 在某个破旧的角落, 在某个巨大的仓库里的一个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涂鸦, 绘画或是雕塑在提醒你, 798已被艺术“占领”。兵工厂成为了过去。如今成了国内外闻名的798艺术区。

现如今, 全球“LOFT”风起云涌。LOFT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 现在的含义已演变为利用工业旧厂房和旧仓库开阔、宽敞的空间, 打造的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LOFT作为一种城市旧工业向新经济转变的新理念、新途径, 被西方各大都市纷纷采用, 成为现代都市创新经济、创意产业的代名词。

4 总结

现代建筑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工业建筑要以服务于生产, 服务于人为建设宗旨。工业建筑还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 使工业建筑能够成为企业的形象与标志。工业建筑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还要具有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 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益与归属感的重要功能, 让企业员工在充满人性关怀的环境中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现代化的工业建筑要不断体现艺术与美的结合, 要被不断赋予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祝强.探讨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 2008 (3) .

[2]陈海.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1) .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8

这一年,中国核建还具备了研究、工程技术、会计、经济和政工等5个系列的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并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截至2013年底,中国核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9人,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百千万人才2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21人、“核工业技术能手”80人……这是中国核建人力资源工作五年来的成绩单,彰显了中国核建实施创新发展人才强企战略,自信迈向未来的底气和信心。

人力资源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五年来,通过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力度,进一步塑造强大的组织能力,精心谋划,中国核建人力资源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助推了集团公司科学安全快速发展,坚定了集团公司做强做优、不断迈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信心与决心!

五年来,中国核建人力资源工作,可谓亮点纷呈。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集团公司的总要求,中国核建结合实际,从思想引领、制度建设、培养使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注重干部培养与领导班子整体能力建设相结合,从政治素质、经营业绩、团结协作、作风形象等方面抓好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把领导班子届中调整和整体换届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领导班子专业、年龄结构等问题,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二是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多项途径促进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

2010年底,集团(股份)公司总部部门主任以下岗位全部面向全系统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任用,通过竞争上岗,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走上了重要岗位,打破了论资排辈思想观念的束缚。2013年,确定包括总部部门正职和成员单位总经理在内的34个中高级管理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在中国核建历史上尚属首次。一批系统外的优秀人才加入集团公司,带来了不同的理念和思路,进一步转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使大家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和修订完善了“四好”领导班子评选表彰办法、所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办法、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管理规定等涵盖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监督等环节的几十项规章制度,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四是干部工作逐步向多岗位锻炼干部,多渠道使用干部转变。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通过交流任职、交流挂职形式多岗位锻炼干部,仅2013年就交流使用干部52名,占当年选拔使用干部的53%。五年共交流地方政府任职1名,交流挂职6名。

另一大亮点则是在人才培训培养上。一是统筹培训资源,组建管理学院,搭建人才培训新平台。中国核建一直努力把分散的培训资源统一化、集约化,探索集中管理、分层分级实施的培训模式,把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中国核建人的最大福利。先后在中核二三公司建立了核电建造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在中核华兴公司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在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建立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2013年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组建了集团公司管理学院(党校),构建统一的培训教育平台,相继组织实施了企业管理研修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轮训班等。五年来,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模式,分别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具有核工业行业特色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工商管理研修班等培训。

二是拓宽培养渠道,丰富培养手段,逐步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了职称评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中核二三公司、中核华兴公司、中核二四公司和中核五公司相继建立了核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取得了核特有职业的鉴定权限,并开展了部分鉴定。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开发模式。加大人才评选表彰力度,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此外,近五年,中国核建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队伍结构渐趋合理,确保了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夯实基础管理,引入信息化工具,逐步提升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优化分配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员工收入逐步增长,基本建立了“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薪酬的规范管理。

面对未来,十项举措应对三大新挑战。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大幕。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明显增强。中国核建转型发展、做强做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强烈,集团公司党组审时度势,客观地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认识到中国核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三大新挑战:一是中国核建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二是股份公司实现上市目标带来的新挑战,三是人才竞争加剧带来的新挑战。

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 篇9

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无为县委关于开展“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大讨论活动方案的精神,全面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切实弘扬务实高效作风,着力激发团结干事激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经研究决定,从今年11月到2010年3月,在无为调查队开展 “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大讨论活动。为了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我县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为主要内容,以“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为主题,组织机关干部群众集中学习、广泛讨论,在加快发展、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团结干事四个方面凝聚共识,在全面推进“四大建设”发展战略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努力形成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的生动局面。

二、目标和要求

通过大讨论活动,教育和引导机关工作人员认清形势,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束缚,重点解决好因思想僵化保守而“不敢干”、因观念陈旧办法不多而“不会干”、因体制机制不优而“不能干”等问题,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强化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一)树立科学发展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调查工作,坚持把促进无为新跨越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自觉把调查工作融入到无为新跨越的大局中去。

(二)树立开放意识。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机制,发挥调查队优势,做好服务,为无为新跨越营造氛围、作出贡献。

(三)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倡导无私无畏、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勇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围绕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出主意,献良策;工作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因循守旧和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的思想。

(四)树立以民为本意识。机关全体同志要有立党为公、参政为民、胸怀人民、甘当公仆的境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五)树立与时俱进意识。正确把握时代要求、人民期待,强化理论武装、知识更新,克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和市委、县委关于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努力成为做好调查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活动方法、步骤

这次大讨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1月),为动员和学习阶段。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无为调查队开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2、动员部署。召开全体机关人员会议,对“大讨论”活动作出整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3、组织学习。召开机关人员会议和基层调查员座谈会,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王金山同志10月27日重要批示精神、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在学习中检查自我,提升自我。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2月),为联系机关工作实际开展讨论阶段。

1、讨论内容

讨论重点围绕“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这一主题展开,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根据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更充分地发挥统计调查的职能作用;二是制约统计工作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如何加以解决;三是各级领导、社会公众对统计调查工作最关注的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开展统计服务;四是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五是对做好今后统计调查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2、讨论形式

(1)深入思考。围绕“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这个主题,深入思考,查找在履行职能、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个人思想观念、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体会交流。在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对照“大讨论”活动的要求,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刻剖析个人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为无为新跨越建言献策。

(3)组织群众和相关单位参与讨论。组织各调查乡镇、兄弟单位、基层组织围绕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有关专项调研活动,提交有质量、有水平的调研报告,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加大对数字质量的提高、夯实基层工作的基础,为巢湖的奋力崛起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三阶段(2010年3月),为问效阶段。

1、抓好落实。把履行调查队职能有新成果、服务调查队工作和自身建设有新进展作为检验这次活动成效的标准。对大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条梳理,理出新思路,制定新措施,落实到明年的调查工作之中。

2、认真总结。对这次大讨论活动进行全面总结,积极探索建立运用大讨论成果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无为调查队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晋心应

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 篇10

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激烈争论.究竟何谓现代?何谓后现代?它们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与现代化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都是研究后现代的热点问题,也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现代与后现代的划界问题、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问题以及现代、后现代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现代与后现代问题再作新论.

作 者:王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承德民族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E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年,卷(期):22(4)分类号:B505关键词:现代 后现代 现代性 现代化

公共关系新发展 篇11

(一)战略

战略,古称韬略,原为军事用语,指军事家们对战争全局的规划和指挥。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管理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赋予企业战略以不同的内涵。它既可以是事先安排的,也可以是临时做出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接受各种不同的战略概念。

(二)战略公关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看,大多数在企业内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人员都完全可以胜任企业提出的那些策略性任务,例如媒体关系、交易展示会和公共宣传、内部和外部出版物(包括图像、声音和影视材料)的制作、年度报告等。然而,公关工作在高层管理人员那里应具备高瞻远瞩性,而不仅仅是战术层次的,因此,从战略的角度谋划公关行为已成为当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的重心。

英国公共关系协会(IP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对公共关系的定义是这样的:“为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的商誉及其与各个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和持久的努力。”在这个定义中,“有计划的”、“持久的”这几个词的使用,以及将公众表达为复数,都暗示出了公共关系的战略本质。

其他权威性的公关定义也都清楚地表达出了公共关系在战略方面的意义。

总结各种流派的不同观点,可以将战略公关定义为:组织为建立某种声誉而从长远和全局角度对目标公众进行的有计划的和持久的信息传播以及与之相关的行动。

二、战略公关的特征

(一)目标性

战略公关的目标性是指公关事务应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

(二)系统性

战略公关的系统性是指为实现某一重要的战略目标而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或决策。每一组活动就形成一个子系统。

(三)前瞻性

前瞻性是指对事物未来的预见。

(四)应变性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应变能力已成为组织管理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

(五)竞争性

有组织存在就有竞争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依赖于共同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时,竞争就自然产生了。

(六)创新性

创新是21世纪竞争的关键所在。只有“创造性的毁灭”(熊彼得语)贯串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重塑自己的未来。

三、战略公关控制

(一)界定当前最关键问题

每一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总要同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最关键的问题通常要由领导层来界定,公关人员的工作也要由领导层按照ABC管理法的原则来安排。

(二)基本形势分析

明确了问题之后,对问题所处的基本形势进行科学、细致地分析,有助于提供即时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以便理解问题,从而为决策打下基础。

(三)明确公关方案的目标

公关方案的目标要为制定方案的人们指明重点和方向,为实施方案的人们提供指导和动力,并详细阐述用来监测和评估方案的结果标准。

(四)确定目标受众

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确定合适的目标公众对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应该注意到:目标公众实际上是方案战略管理人员所提出的抽象性概念,为此,战略管理人员要注意将“公众”这一概念具体化,以便确定实施战略方案必需的目标、战略和战术。

(五)建构信息

要取得公共关系活动所预期的效果,必须在战略方案中就确定要告诉目标公众些什么。构建适合于目标公众的、能准确反映组织诉求的信息,是影响目标公众的重要前提。

(六)确定媒介

信息要通过恰当的媒介才能有效传送到目标公众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共关系媒介既是公关活动赖以实施的手段与工具,也是从事各类信息活动的社会组织或机构,确立媒介是战略公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七)信息散播

战略公关的传播不同于传递,公关工作并不是把信息通过大众媒介或内部刊物扩散出就行了,而是要使尽可能多的目标公众彻底接受这些构建好的信息。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对信息传播的流动速度和方向、被接受速度与步骤进行精心的研究和战略设计、部署。

(八)行动与协调

战略公关认为,公共关系发展到今天,其作用不仅仅是帮助组织决定说什么,而且还要决定他们做什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公众对组织所作和所说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具体的审视,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首先确定该做什么,然后再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

(九)评估

随着战略意识的增强,评估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为了说明本次公关活动所产生的巨大效用和对以后组织活动带来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在预算评估、磋商新预算或是组织正在精简以提高效能的时候,公关人员必须用可以测定的结果和收益来证明对完成组织使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有多么大,确定活动中的不能令人满意之处的原因在哪里,如何能加以消除。

(十)反馈与目标调整

评估后的反馈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共关系活动之中、之后的目标、环境、条件、公众意向、态度等的变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以后继续策划,进行新的公共关系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条件。

在战略公关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随时将每一方面、每一层次的战略实际结果或绩效同预期的结果与绩效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果原有的战略分析有误,战略方案不周,或企业内部的条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分析,对原战略目标和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

战略公关的从业人员在利用上图十步工作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明白在组织实际工作中各部骤的划分并不是界限分明、非此即彼的,而是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相互交织并应用于一个动态环境中的,因此,要注意不拘一格,灵活运用。

上一篇:《陌上桑》原文及赏析下一篇:我的惹祸奶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