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教案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教案(共8篇)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教案 篇1

一、课程名称:中国文化

二、授课对象:大学体育选修武术的学生

三、课型:文化展示课

四、学时:4学时

五、授课题目:中国武术文化

六、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在对外汉语的国际推广中,我们要着力打造国际品牌,大学中国武术文化教学之教案设计。但是在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里,在国外传播甚广的却是冰山一角。然而,武术这一极具中华民族风貌的文化体系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武术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因此,在本次的文化教案中,着重于对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采用多种形式从多层次多角度阐释武术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播。

2.要求:a.明确中国武术的特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进程

b.认识武术对于国人素质的构建的作用即它所蕴含的民族性格(从儒家、阴阳学说、天人合一对武术思想的影响展开)

c.了解中国传统武术国内发展现状

六、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

七、教学方法 以案例法为指导,适当结合阐释法、对比法

八、教学重点难点

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极深。而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影响深远的宗教理论差异很大,即:在传统哲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武德精神“自强不息,仗义济民,忠于民族和国家,诚信谦让”与西方追求自我的价值的实现的精神甚异,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障碍。儒家思想,阴阳八卦的思想是武术文化精神的支柱,而这种思想又在几千年的武术发展中不断的互相渗透,最终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与电影里的以打斗为特点的武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武术虽然起源于战争,并因为战争的长期存在而得以不断发展,但是在其完善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融入了处世之道,其精神也从原来的攻击性逐渐的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成熟完整的武侠精神转变。这是一种中国人独有的伦理价值。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到武术的真正精华,这是这堂课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九、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导入部分:播放太极表演视频(35秒)

1.介绍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发展进程(详细文案如下,重点下红线)(10分钟)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一是为了自卫﹐一是为了猎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进而制造了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蚩尤作兵伐黄帝”的记载。这样﹐人类通过战斗﹐不仅制造了兵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

在殷商时期﹐青铜业发展﹐以车战为主﹐出现了一些铜制武器﹐如矛﹑戈﹑戟﹑斧﹑钺﹑刀﹑剑等。同时﹐也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为了提高战斗力﹐这时已有了比赛的形式。如《礼记‧王制》所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意即较量武艺高低。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骑兵兴起﹐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柄武器变短﹐短柄武器(特别是剑身)变长﹐这样﹐武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更加推动了武艺的发展。据《管子‧七法》载﹐当时每年有“春秋角试。”

秦时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盛况﹕台前有帷幕飘带﹐台上

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裤﹐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2人在比赛﹐1人双手前伸作裁判。

汉时有了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这都说明﹐汉时的武舞已有明显的技击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汉时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已形成了多种技术风格的流派。如《汉书

.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家﹑199篇﹐都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

随著步骑战的发展﹐在战场上﹐戈﹑戟逐渐被淘汰﹐剑作为军事技术多被刀所代替﹐但作为套路的演练仍在发展。

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这些社团因陋就简﹐“自置裹头无刃枪﹑竹标排﹑木弓刀﹑蒿矢等习武技”但对抗性的攻防技术由于受了宋理学家倡导“主静”的影响﹐都逐渐走向衰微。

元代统治者对民间“„„二十人之上不许聚众围猎﹐连民间私藏武器也属犯罪。武艺多以秘密家传的方式冒著生命危险进行传授。

明代是武艺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练武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馀剩技》等。

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民间则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其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劈挂拳等﹐多在清代形成。

2.武术与中国哲学

(一)儒家思想与武术

儒家学派历来推崇“君子”文化,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对武术发展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仁爱”,认为“仁”为“爱人之本”。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检,让”等道德标准,一直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纳入了道德伦理的范畴之中。

儒家认为:作为君子光有仁爱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射”“御”都和武术密切相关,即“仁者必有勇”。《史记·孔子世家》还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问备。”这种追求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对武术超越纯武的范畴,积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以及其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有的伦理价值。这种“大侠精神”是侠义传统与儒家的最高价值标准的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成熟完整的武侠精神。具有“为国为民”精神的武侠形象,则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受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崇拜和尊重。举例

中国武术中的礼节:武术老师示范并解说武术礼节,留学生模仿。

(一)徒手礼

1、抱拳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附图)

(2)抱拳礼的涵义

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3)抱拳礼的应用

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教案《大学中国武术文化教学之教案设计》。

(2)鞠躬礼的应用

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

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

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二)持械礼

1、抱刀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斜横于胸前,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2、持剑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剑,屈臂使剑身贴于小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3、持枪(棍)礼

并步站立,右(左)手枪(棍)把端三分之一处,屈臂置于胸前,枪(棍)身直立,枪尖(棍梢)向上,左(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右(左)腕内侧,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二)阴阳思想与武术

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习武者做人处事行为的影响,而阴阳思想则是对武术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

古代学者认为:人类与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互动而成。阴阳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与静等。古代的哲学家进而体会到: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解释自然界的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古代武术要求“顺阴阳而运动”,明代武术大家俞大猷在《剑经》中以阴阳转化法揭示了转化刚与柔,动与静,先与后等对应因素的方法,提出了“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以静待动,以逸待劳”等攻防制胜原则和方法。武术家们还认为:每一个动作都是阴阳对立,势必此强彼弱,此弱彼强,只是阴阳之间的消长。这种消长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例如:一种手法的劲力有十分,柔劲多一分,刚劲就少一分。据陈鑫的《太极拳图书讲义》阐述:陈氏太极拳刚柔比例是五比五,这样才是易于变化的“妙手”。阴阳对立消长主要表现在双方搏斗时,例如:对手直劲打来,可以横劲破解,对手前进,可退而避之;对手后退,则可以进而击之。

(三)天人合一

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武术中,首先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记载:“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所以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追求人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使人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正因如此,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是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净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你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

古往今来,很多人以自然现象编创武术,如太极拳是“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世”说明太极的技术跟自然的关系,同时表明在演练时还要注意养成“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内心活动,皆是江海之势喻拳势。又如,长拳的十二形说:“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也是以十二种物象来说明对演练时动作的12种变化的要求,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来喻拳势。

二、武术中所蕴含的民族特点

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德体系即武德。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儒家思想认为武德主要包含“仁、义、礼、信、勇”五方面。仁是指道德意识,要用广博的爱心去对一切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伦理观念;礼表示恭敬辞让之心、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表示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勇则表示惩恶扬善、见义勇为。

武德作为一种美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同时,这种武德所塑造的大侠形象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特征,也激励着仁者智士不断的朝这个方向努力。从而广播中华之美德。

3.现代武术发展现状

⑴现代武术的段位制

1、初段位: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

2、中段位:四段(青虎);五段(银虎);六段(金虎)

3、高段位: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初段位的晋升

1、凡参加武术套路基础锻炼年满8岁或参加武术散手基础训练年满13周岁(仅限男子),入段资格技术考评成绩达7分以上,并接受武德教育者,可取得入段资格。

2、凡取得入段资格达1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一段的一套拳术或散手基础技术,成绩达7.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一段。

3、凡获得一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二段的一套拳术,成绩达8分以上,或在散手攻防组合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二段。

4、凡获得二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三段的一套拳术,一套器械(长短任选),每项成绩达8.5分以上,或在散手实战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三段。中段位的晋升

1、凡获得三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四段:

(1)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四段的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总成绩达到25.8分以上,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四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凡获得四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晋升五段:

(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或二套拳术、一套器械(仅限于太极拳系列),其中一项达到规定录取名次,成绩达到26.25分以上,并在该段位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五段晋级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评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3、凡获得五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晋升六段:

(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六段的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或二套拳术、一套对练(仅限于太极拳系列),其中一项达到规定录取名次,成绩达到27分以上,并在该段位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8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六段晋级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评中,成绩达到8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高段位的晋升

1、凡获得六段达6年以上,在工作业绩、武术理论研究、科研论著中取得一定成绩,武德高尚者,可申请晋升七段。

2、凡获得七段达5年以上,在工作业绩、武术理论研究、科研论著中取得一定成绩,并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武德高尚者,可申请晋升八段。

3、凡获得八段以后,在工作业绩、武术科研论著、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并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影响极大,武德高尚者,可申请晋升九段。

4、对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知名人士,经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核后,可授予荣誉高段位。

⑵ 国内武术主要竞赛

主要赛事:国际传统武术比赛、香港国际传统武术比赛

热门赛事:北京2008武术大赛 武术比赛一共设10枚金牌,其中套路8枚,散打2枚。套路的8枚金牌将在男子长拳、南拳、刀、棍和女子长拳、太极拳、枪、剑中产生。

十、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

主要是幻灯片的播放和视频播放,另外邀请体健学院武术教师并租借简单武术器材进行示范表演。

十一、教学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教案 篇2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013年3月1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美好的, 实现这个梦需要对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予以弘扬。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宝贵的重要资源。因此, 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上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关系

其一, “中国梦”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中国梦”所包含的文化自觉、自强和自信, 打破了西方文化霸权;“中国梦”所蕴含的“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呈现了时代精神和气质;“中国梦”所容纳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鼓舞了人心, 凝聚了力量。“中国梦”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提供了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更加鲜活的内容支撑, 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源头活水。

其二,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人才和道德支撑。从价值论范畴看, 效益体现了主体的尺度, 是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结果, 表明了客体与主体的符合、重合情况。[1]“中国梦”的实现除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更有赖于人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对“中国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也是一个“道德场”, 是社会道德文化的高地、民族和社会良心的堡垒,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高校要坚守“道德围墙”, 不断增强道德文化建设能力, 力争成为“中国梦”实现的道德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

3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

实现“中国梦”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指向。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 以教学为手段, 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守气节、先义后利的崇高境界等为主要内容, 达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目的, 这种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在实现路径上, 通过教师传授路径和学生践行路径予以实现。

首先, 教师要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相关内容, 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性认识;并搜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关教学案例, 以充实教学内容;其次, 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情感———意志———践行”过程, 即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 并通过自身言行践行“中国梦”。

第一, 探寻“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契合点, 形成对教学的理论和案例支持。

在“中国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爱国、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代代相传。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追根究底是人民梦, 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然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荀子指出:“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因而主张“王者富民”。西汉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 君以为本, 吏以为本”。“民者, 万世之本也, 不可欺。”唐太宗对民贵君轻的思想体验更为深刻, 他说:“天子者, 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这些内容都是人民性的反映。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关系等处理,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也有丰富的案例资料:赵国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西汉苏武出使匈奴, 于北海畔牧羊, 受尽威胁利诱与折磨, 终不屈服, 坚持民族气节;张骞出使西域, 历经磨难而不辱使命, 不失民族气节, 终于开通了丝绸之路等, 他们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地位的高风亮节彪炳千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经典事实、经典故事、人物传记、朝代历史、诗歌散文、古典音乐、传统礼仪等等, 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生动活泼、意蕴深厚的教学资料。

第二, 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知———情感———意志———践行”教学模式, 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

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典型案例,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通过教学讨论、情景创设、视频展示等方法,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民族、国家利益的勇于奉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仅重视道德感化, 更强调道德践履, “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主动实践。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不断完善自身, 成就自己, 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在践行“中国梦”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中, 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借鉴并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 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融合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所具备的功能应该是双向的。英语学习,不该只是单纯的对于西方文化的探索,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其赖以生存与生长的土壤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才有望培养出具有中华人文底蕴的国际性人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的沉淀,儒家思想,四大发明,传统节日等都已成为代表中国的符号。但是,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些冲击和排挤,年轻一代对于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津津乐道,却漠视和疏离祖国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尽管近几年不断有“国学热”的掀起,如“中华古诗词”“百家讲坛”“汉字书写大会”等电视节目,一些传统文化的研究学者也提倡呼吁国人重读历史文化,但是,我们还是会忧心:是否这样的“国学热”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课堂引入

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之后,题型增加了段落翻译,其内容不乏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剪纸,春节,北京烤鸭,胡同等。因此,有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当教师在讲解 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Unit 3 Book III)这一课时,可以邀请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与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威廉·贝内特在《美德书》中所提及的ten virtues(compassion同情心;self-discipline自律;responsibility责任;friendship友谊;work工作;courage勇气;perseverance坚韧;honesty诚实;loyalty忠诚;faith信仰)对比,列举中国人所注重的品德及其英文表达:Filial Piety 孝;Brotherly Love 悌;Loyalty 忠;Sincerit信;Courtesy 礼;Integrity 义;Honesty 廉;Modesty 耻;Benevolence仁;Wisdom 智等。

而在讲解Five Principles of American Culture(《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Unit 4 Book III),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文章里的文化标志,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

建筑:四合院(Quadrangles in Beijing:a courtyard surrounded by a building or several buildings,a historical type of residence that was commonly found throughout China and is most famously in Beijing.);

绘画:清明上河图(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The handscroll of painting,the work adopts a splashed clairvoyance painting composition method to take complex sceneries into a unified and varied frame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osperous vision and natural scenes of Bianliang,the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the Bian River.);

人物:孔子(Confucius:the first private teacher in chinese culture,his teachings may be considered a Chinese example of humanism.One of his teachings was a variant of the Golden Rule,sometimes called the “Silver Rule”:“What you do not wish for yourself,do not do to others.”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这样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更可以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

又如,在学习Graceful Hands(《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Unit 5 Book III)这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中国人对于“死”的不同表达(死,亡,故,卒,逝,殁,毙,殂,陨,崩,终《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go west(归西),close one’s eyes (瞑目),end one’s days(与世长辞)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中的“善终”( end-of-life care ):“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晋书·魏舒传》);“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左传·文公十五年》)。

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英语学习活动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了解西方文化文明的同时,可以让年轻一代增长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知中华文化经典,借鉴不同文化的优长,兼容并蓄。

参考文献:

[1]丁往道.Glimpses of Chinese Cultur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篇4

二00

七年九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 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2 第一章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4 第三章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第四章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 第五章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第六章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4 第七章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第八章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6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6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6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2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2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4 总学时 68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化概论》 金毅著 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 周笃文主编 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庄福林、张瑞昌编著 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 冯天瑜等编著 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 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 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 论一、一、文化的涵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 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 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的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 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根据学者的研究。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教材第五页着重介绍的是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

以上介绍的是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涵义以及大文化的体系或构成。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重要的是要掌握文化四层说,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四层说也有交叉的情况,如建筑,既可归入物态层,可以居住,又可归入心态层,因为建筑有可供观赏的艺术的一面。

(二)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关于狭义文化的涵盖面和界说,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文化的本意——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文化泛指一般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字知识,某人有文化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实际上这种界定也属小文化的范畴。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比如,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心态角度分析食物如何美观,有观赏品味,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满足食欲 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课堂交流:

古人怎样理解“文”和“化”(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人教化)。文化的本质:人化自然。

广义的文化指什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文化体系四层说包括哪四层? 狭义的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汉民族,藏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电影《红河谷》之所以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显示了藏民族文化的特征。

与民族性紧密相联系的是文化的地域性,或者称国度性,比如,意大利的礼仪与中国不同:送客不出门,老人不用扶,吃饭随便坐,各顾各。不同地域的人群形成具有区域性的特有的文化。不同国度的人又形成不同国度的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泰国文化等等,不同的国家都有显示本国文化特色的文化。1998年6月下旬,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大家分析一下他的所到之处,可能就会发现他访华的第二个意图:先到西安,又到北京,随后到上海,从上海到桂林。西安、北京是古城,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我们可以说克林顿是来寻访中国文化来了,但不能说克林顿是来游山玩水来了。中国的文化吸引了世界上各国不同地域的人群,也吸引着美国总统及夫人和女儿。民族性,地域性很强的文化。很容易成为世界文化。法国总统希拉克钟情中国文化《文摘报》2000,1765期,6版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在这个概念中,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上古时期的华夏族(即汉族自称),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心之国之意。秦汉之后,中国由分散状态逐渐朝着集中统一的状态迈进。元代中国疆域最辽阔,元代的中国版图曾一度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清代疆域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属侵略行为,一般不提)建国后中国的疆域最终定位,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在地域范围上,以现有的雄鸡形为界。尽管北至蒙古,俄罗斯,南至越南,地跨欧亚,曾经在元明时一度属于中国,但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并不将这些区域划归中国。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各民族都参与了建设中国文化的共同活动,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蒙族开创了元代,满族创造了清帝国。其饮食,服装对汉族有很大影响。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9页),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暂且不提,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更不用说从事某些专业的人,如旅游,财税,金融,贸经,企管等等,都应当把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因为各门知识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文化知识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很难设想,一个缺乏中国文化起码知识的人,他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什么发展。假如中国土地上用的都是英文、吃的都是麦当劳,过的都是洋节,那么中国文化就消失了。

2、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现在全国的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类院校大面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1997年9月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报告共分10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报告中设专章讲“文化”建设,报告中说:“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十五大报告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创造绚丽多彩的新文化。

3、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长期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状况在财经、政法、理工、农医院,尤其严重。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教育不能忽视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人可以说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又把人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分化出来,改变了人作为动物的属性变成了文化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也就是人的完善的人格。

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教育吗?

是。商朝时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四艺为主,周代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其目的不仅是传授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主要是在于使学生 懂得“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并且以“礼”、“乐”陶冶思想情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他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和“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突出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上一致“独尊儒术”,以陪养“儒士”为目标,“四书”“五经”被视为经典,仍延续了人文教育传统,所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而不是科学技术教育。

在西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突出了人文教育思想,他们教体操,重视发展健美的体格和柔美的动作;他们教演说技巧和雄辩术,也教哲学和政治学。同时非常重视文学和艺术教育。学生必须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他们反对教育中的狭隘的实用主义,认为只知道寻找效用和功利的人,是在品格上有残疾的人。学生必须学习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知识,才能发展品格,使人生完美。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的教育一直是人文教育。其中在人文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宣扬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要求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以发展人格、个性为主要任务,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意大利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维多里诺,他要求教师以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仁爱之父”。德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提出了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应当富有美感。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化,为了适应工业革命需要,开始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削弱了人文教育。也是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由古典、文科为主转向实用技术训练和专业教育,并创办了专门的工学院和理工学院。英美高等教育的这种变化,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我国自恢复高考,特别是八十代末,各大学也已大量转向实用主义教育,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极为盛行。北大不如清华。

(二)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削弱和取消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等专业教育有那些危险呢?

第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修养的教育,会加剧人的心理失衡。有些现代青年由于人文素质差。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渴望成才,但自身素质不足;崇尚自我实现,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美,爱美,但又常常美丑不分。有些大学生只懂技术,没有文化品位。因而常常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甚至理性丧失,灵魂堕落,作出不道德的事情。比如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就是美国的一位大学生想显示自己,而编了病毒软件而造成的。广州大学的一位学生也作过此类的事情。

第二、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主义泛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消极的适应关系。如果人们只知道向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例如,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先哲强调“天人合一”。借鉴古人的观念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另外,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符相承,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如人们在原子能,生物工程,外层空间探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新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人际关系。比如有高效率的机器和电脑,人们就业更加艰难了;有了电话等通讯设备,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少了。另外科隆技术应该受到人类道德的约束;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要把我们的蔬菜搞得毫无滋味,而且有害健康;香菜象芹菜,西红柿红得无滋味,我们不是反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想说明,搞科学技术不能以牺牲人文精神为代价。不管我们是从事什么专业的,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科学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一致,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等课程,其意义就在于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使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类院校都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第三,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其一,传统文化可以也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本。也是商业,广告等知识产业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本。这是常识,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唐山丰润出的曹雪芹家酒,就是在考证曹雪芹祖籍在唐山一带而开发的曹雪芹家酒。

其二,历史传统文化是塑造区域文化气质的重要基地。发掘,利用当地最辉煌的历史文化,对于扩大当地知名度,吸引外地客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发掘利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经济经营活动注入价值巨大的文化资产。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感召力,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商标、广告、包装等文化资产的迅速增值,同时提高经济领域的文化资产意识。

我们应当看到,河北并不缺少文化资源,缺乏的是河北人利用当地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意识。

以上观点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胧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第二,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你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春节期间,西安50多名大学生骑车年30到北京。这种观察只能在出门旅游,社会考察中才能获得,仅仅通过看教材是不能有深切感受的。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总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

1、研习典籍

2、考察名胜古迹

3、文化遗址4历史文物。

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

3、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9页)

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历史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板书内容)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2、民族、人口:

(1)民族: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指汉族。(2)人口: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教材23页)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三是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以上三点是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总的来看,有史以来没有实质性变化。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最明显的体现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比如温度的变化: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受厄尔吉诺现象影响,中国的气温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开始融化。

再比如湿度的变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这从古代史书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国的旱灾多于水灾。北方尤其明显,而南方的水灾更加频繁,这实际上与气温变暖、冰山融化有关。

另外,人口急剧增长,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系,甚至连治世和乱世也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与当时的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有关。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特定的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最喜欢过节是仡佬族。仡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各村寨都要祭祀;四月初八牛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拾低船巡航,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是后生节,青年男女“走坡”社交搞对象。最热闹的是依饭节。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人们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猪羊到伺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耍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可见,仡佬族的节日与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的深度也不一致。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请大家举出与气候季节有关的诗句。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杜甫遇到酷热天气就会: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 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二、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疆域(重点了解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西汉、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实际面积是一千万平方公里)。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

今天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随着香港、澳门(1999/12/20)的回归,我们的国土面积可能在1000万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究竟哪九州,无从查考(因无文字记载)。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域制度。各地设置府、州、军、监(州级单位),其下辖县。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省下设府,距京城250里设一府“府见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设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设正定府。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 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重庆市)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谈到民族,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以后随着自身的扩张、迁移和其它民族的迁入,汉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汉族在数量上高居首位,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上,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另一个统治过整个中国的民族是满族。满族人有这样一个传说: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临,洗浴之后登岸。这时,一只神鹊衔来一枚红色的果子,鲜嫩异常。年龄最小的仙女佛古伦拾起来吞入肚中。结果怎么呢?

佛古伦吞下红色种子不久,便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帝国。1644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满族人的语言大师不少,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等。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2)人口:

中国这块土地是特别适应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苏联则不适应人口繁衍,故此曾奖励多生多育的“英雄母亲”。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汉代,中国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宋时期和近代也占三分之一。当时人口众多是优势(人力资源)。历史上,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总的来看,各朝各代人口分布极具变化,但一般都是东南部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人口迁移主要受战争、宗教、经济的影响,同时人口迁移又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下面仅以乌兹别克人的迁移,说明人口迁移状况。18世纪中期,俄国境内的乌兹别克人陆续迁移到中国新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城镇。乌兹别克人一日三餐都吃奶制品,禁酒,忌食猪、驴、骡肉,喜欢吃牛、羊、马肉及蜂蜜和糖浆。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大都有较大的清真寺。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乌兹别克人以经营商业为主。他们组成商队,赶着成群的骆驼、马、骡,往返于新疆及中亚各地之间。因此,乌兹别克人的足迹遍布新疆及邻国各地。他们把乌兹别克人的文化传播到各地,又把各地的文化吸纳过来。为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出杰出的贡献。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现如今,在没有四川人的县不多;在世界,没有中国人的国家不多。人口过多是最大的生态失衡,双胞胎多,男孩多则是人类自身失衡。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2学时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比如原始人,人类刚刚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和湖岸河边。为了对付十分困难和严峻的生活环境,人们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即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在原始群中,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更大。人类共同采集可食的植物,捕食昆虫,猎取野兽。人类使用天然棍棒和制作粗糙的石器,集体进行采集和狩猎,过着群居杂婚的生活。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决定性作用。

后来,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普遍使用石头、青铜、或铁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出现了金石文化、青铜文化。由此可见,自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能动地利用环境。

到了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比如“天不下雨,人类可以进行人工增雨,北方缺水,我们可以南水北调;地球拥挤,人类可以探讨到月球、南极居住,甚至建立海上城市。”当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以不违背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为条件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众所周知,由于高度工业化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系列的全球性的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

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

4、水资源不足

5、大气污染严重

6、土地面积减少

7、垃圾废物成灾

8、资源再减少

9、农用药害严重。

10、人口膨胀

都可以看作是人化自然产生的恶果。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水灾,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变化所致,人类过度采伐森林使植被遭到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四川省决定退耕还林三千亩,关闭一切木材采伐和加工。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都是依靠优越的农业环境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供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比如,(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就是漆器、礼器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的。

(2)再以大家都熟悉的货币为例。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字,几乎都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再说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是农耕日期表。(4)此外,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文化。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化。

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叫中国农耕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沉重的包袱。比如,依照中国传统,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但这种节日是农业区、农耕经济下的产物。在现代高度工业化的城市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春节是个负担。驱鬼、祭祖、吃年饭、守岁等传统活动已经在现代春节中显得极不和谐。难怪青年人喜欢过洋节日。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加以解剖和理解: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比如河北一带的燕赵文化、山东一带的齐鲁文化,湖北一带的楚文化和陕西一带的秦文化等。在边疆地区,既有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又有西北部的拓荒者。还有西南部的主人。这些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仅以丧葬为例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回族,不用棺材而用白布包尸,实行土葬,藏族则通行天葬,又称鸟葬,即将尸体送到山间切成小块,然后放在高台上让秃鹫吃掉,他们认为这们死者可以升天,这说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 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秦岭一带,在道路没有开辟之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而他们与西南境外的联系却很早就开通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极其艰险,所以他们的海上交通比内陆地区要发达的多。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迈着比内地更强有力的步伐得到了飞速发展便是例证。深圳、上海的开发,就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那么,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西高东低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只有东南是海岸线,三面封闭,一面环海,从地图上看得很清楚。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当然也有沿海而行的人。比如唐代的高僧鉴真四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另外,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也是沿海而行的,所以说,海洋并非开放的唯一途径,地理环境并非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中国人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应该是这种思想观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大陆地形。

复习题: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

*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多样化有何影响?

3、简述历代疆域及行政区域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4学时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有七千多处从这些文化遗址上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和龙山文化(湖北)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从仰韶遗址和龙山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这一点。(农作物,农具等)

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屈家岭文化而后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遗址上,人们发现我们的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几年人们从江苏一带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稻谷,其农业生产技术,远比河南仰韶文化的农业技术水平要高。农业工具也更灵巧。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的转移,(北方战争,生态恶化)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根据考古发现和专家们的意见,在远古时代至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历代国都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多设在这些区域。比如西安,唐以前有13朝国都(包括咸阳)定于此。唐以后,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谚语为证:“苏杭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东北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甚至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还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最典型的是蒙古族和满族建立了元朝、清朝,统治过整个中国。另外,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此时,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定居的达几百万人。

当然,我们仅仅看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征服中原是片面的。我们也应当看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再比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比如1644年满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系腰带,于是大清帝国的各族人民都仿效满族男人的服饰,并留长辫子。满族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筒旗袍。于是各族妇女都穿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可以说袖袍、旗袍和长裤子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如果细作考证,你就会发现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痕迹(教材118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但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从事家畜养殖和制陶,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夏朝,商朝,青铜制造有了相当的规模。西周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西汉时,已重视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了大的发展,铁制品成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当时还能制作出带花纹的丝织品,漆器制作相当精美。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隋朝已经能够建 造高五层的大船。著名的赵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李春所建造的。

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北宋,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完善的科学技术。

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丝织行业中,出现了出资经营“机房”的“机户”(雇主)和靠出卖劳动力领取工资为生的“机工”(雇工),机房就是手工工厂。在商业行业中,出现了通过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的方式来控制小生产者的包买商,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多元化经济成分更加繁茂。在丝织业,棉布业,造纸业,冶铁业等行业中,手工工场有增加的趋势。商业资本数额增大,包办商人数增多。对外贸易渐渐集中到广州口岸,丝,茶,瓷器等土特产远销欧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内敛即收拢,而非开放)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有力杠杆,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尽管我国东南面临的是辽阔浩瀚的海洋,但我们没有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自古以来就不够发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指南针和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达为我国开拓海洋贸易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内敛型贸易的影响,使得我们大大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西方人利用我们的指南针,航海和造船技术,在世界各地探险并进行贸易。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私人的海洋商业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其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这种状况是中国农耕经济内向型文化的负面影响。内敛型的海洋贸易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前,外向型的海洋贸易使得中国走向新的繁荣。现如今,沿海地区的经济都比较发达,而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说明我们再也不能走古人的内敛型的海洋贸易的老路了。

(问:商品经济与赐贡贸易有何区别,利弊如何?)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商朝是发达的奴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耕地划分为方块田,称为井田。所谓井地是将土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而得名。殷商甲骨文中有“ ”“ ”等字型,较典型的井田上面纵横着道路和渠道,在一定数量的井田外围挖掘壕沟,并将掘出的土堆在沟边形成“封疆”。

西周建立后,仍保持了“井田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全国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和奴隶赐给诸侯和臣下,并可以随时将土地和奴隶赐给或转赐给别人。各级奴隶主贵族采用井田的方法,把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集体耕种。土地不得随便买卖。到了西周后期,逐渐出现了土地交换、转让的现象。总的来看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东周以后,特别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荒地大量被开垦,各诸侯国贵族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加,贵族间争夺公田的斗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各国实行了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奴隶主变成了地主;而奴隶和平民则转变为佃农、半自耕农;土地也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则依靠他们的权势,兼并农民的土地。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以致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除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外,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了一部分土地,数量也很大,管理和使用的形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如清初,满族贵族实行“圈地”,出现了大量皇庄。

就个体生产形态而言,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总之,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现列举几个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达的时期,这就是商品经济的高峰。

第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当时国家粮仓堆得满满的,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贯,因多年不动用,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第二,唐贞观之治:贞观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这一时期,监狱常常是空的。人们即使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行旅往来各地,不必自带干粮,随时可以在路上得到供应。连年的农业丰收,使国家极为富裕,国力极为强盛(天降白面,蹈子两头结米的故事)。

第三,唐开元之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杜甫有诗描绘了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独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年间,物资供应十分丰富,粮价又低廉又稳定。道旁客店林立,招待过往客人食宿。此时的大唐还吸引了大批亚洲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在长安、广州等大城市。

第四,清康乾盛世。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在什么时候奠定的?是康乾盛世。中国的人口是在什么时候突破一亿大关的?也是在康乾盛世。在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已达到九亿多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农业空前发达。同时,商品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国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

由以上几个盛世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商品经济是波浪式前进的。盛世、治世是几个高峰,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反之,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发生战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破坏。如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混战、魏晋时的 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宋代的靖康之变、明代的三藩之乱,明末清初的战乱都是经济的低谷期。

四、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围绕着农耕经济,中国传统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三个方面:

在农业方面,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鲜为人知的“木牛流马”实际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制造方面达到的水平。它是以四条活动腿为特征的、自动行走的木制运输工具。

据1986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播映新疆工学院教师王湔,根据古籍于1985年制出了木牛流马复原模型。这个木牛流马“前半部似牛,后半部象马,在人的推动下,步履灵巧平稳,进退自如”。今人制造的需要人推,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自动行走的。可见,古人的手工技艺令人大惑不解,说明古人的手工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是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市一般设在有墙堡重门防卫的邑内。另外交易一般设在邑中的水井旁进行,井水可供交易的人畜饮用。战国时期交易活动频繁,城市人口增多,市上人来人往。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文明世界的大城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府见府、250”,各个府内都有专业商行、米行、屠行、肉行、油行、炭行、染行、绢行、杂货行等到遍布各集镇。在各种交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铜钱。各个朝铸造的铜钱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五珠”、唐“开元通宝”是很有名的。其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总之,中国古代,国内交易是相当发达的。但“重农抑商”意识较强烈,使得货币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十六世纪明朝中叶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从而扩大了商品流通的市场。这许多因素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生。尤其是在丝织业、冶炼业和棉布染整业的手工作坊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苏州那样纺织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江西景德镇那样的瓷都。

清代到了康熙后期和乾隆嘉庆年间,资本主义因素又有所活跃,特别是东南沿海手工业较有基础的地区,如苏杭一带的商品生产再度繁荣。手工业和丝织、棉织、造纸、制茶、瓷器、矿业、冶炼等都有超过明末的趋势。同时地区也逐渐扩大到华北、西北和西南。其中如江南的丝织业和棉布染整业,江西的陶瓷业,四川的井盐业,广东的冶炼业,云南的采铜业,等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或商人包买主等形式。特别是井盐业和采矿业中雇工很多,雇工靠工资生存。

以上事实都说明十六七世纪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近几年许多学者一直在考察一系列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早熟是指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早熟。”

所谓中国社会经济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比如: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没有走上成熟的道路。

原因之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明清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工商贸易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在明末清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清兵入关后明清官兵之争,使明代后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大幅衰退,这是战乱给经济带来的摧毁。另外,人口增长过快也扼制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最突出的是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长不起来。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官僚知识分子信奉的是“重农轻商”、“崇本抑末”,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工商业的发展会让人变得奸诈贪婪,会导致社会**,所以,正是由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箝制,特别是“重农轻商”的思想限制,才使得中国萌芽于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终于未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主流。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传统经济的三个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上下五千年,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以农立国,使得与农业有关的文化十分发达,比如说节气文化、中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农业文化延续至今,在农业文明阶段,中国文化在世界一直遥遥领先。但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中国文化就开始落后了。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首先在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主张“公天下”的黄宗羲,反对“独治”的顾炎武,唯物论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包容了各派各家学说。

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比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都被包容在中国文化里,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如京剧就是融合了多种戏剧的产物,京剧吸引了传统的南北各地的戏曲形式,如南戏、昆曲、高腔等。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16世纪80年初(明朝末年)耶酥会教士陆续来华从事宗教活动。他们经澳门进入我国。为了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他们学习汉语,穿起儒者服装,与士大夫交游,并买通宦官,得以进京朝见明神宗,同时献上自鸣钟,万国图等方物,取得在京传道的特权。此后,传教士来华者日众。其中有葡、西、意、比、法、俄、德等国的教士。清朝建立后,继续利用这些耶酥会士的技术与知识,让他们在宫廷服务,为朝廷官员画像、治病,但拒绝他们的宗教。他们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为西方侵华作准备。但他们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历算、水利、机械、火炮、地理、测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教材45页讲到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回顾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凝重的保守文化,在建国以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建国后,我们同资本国家并无经济来往,毛泽东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赐贡”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互惠互利的贸易。加入WTO后,才会有平等的互惠互利贸易。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

3、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讨论题:

1、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有何内在联系?

2、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倍受挫折?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重点探讨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效果追记

本章开始可就前两章的内容作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引出本章题目,以便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地理,经济,政治三大要素进行整体把握。

课堂上重点介绍宗法制度及专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前两章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和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除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影响外,同时还受到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王为了保证王位继承有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淫欲要求,都采取了广纳后妃的办法。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国王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长子”,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叫作庶子。对于国王来说,无儿子很苦恼,深恐无人继承王位而政权旁落,但儿子太多也有问题,因为争位的危险也可能造成混乱。为了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证国王死后政权的顺利传递,于是从周公开始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哪怕他是个傻子照样继续王位。比如公元20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依照嫡子继承制当了皇帝,称为晋惠帝。惠帝非常傻。有一次,他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就问随从,这叫着的蛤蟆,是属于官家的,还是属于私家的?这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只有傻子才会产生疑问。有一年发生灾荒,百姓饿死的很多。惠帝知道后问道:他们为什么非等着饿死,他们挨饿的时候为何不吃肉粥?喝点肉粥不就饿不死了吗?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只能有别人代管,于是便引出了八个宗师亲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连年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由此可见,嫡长子继承制有太多的弊端无法克服,太多的矛盾无法解决,矛盾激化一定程度,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强迫高祖李渊让位。通过弑兄篡夺王位。

这些嫡长子继承制的反叛者,都证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原本想制止兄弟间为争王位而残杀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二、是封邦建国制

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周王室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把王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诸侯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承担服从王命,定期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只是性质不尽相同罢了。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如东周列国。

三、是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郑玄注说:周制,七庙包括太祖庙一,文王和武王庙二,亲庙四。(亲庙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四庙)天子祭祀七代祖宗。

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自周代开始,经过秦汉,曹魏至清代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只是有些朝代的宗庙的数量有增减。如王莽祭九庙。唐开元十年立九室——祭九代祖先。

这种宗庙祭祀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祭祀时有严格的程序和隆重的仪式,乐队兴师动众,人员众多)。它对维护宗族团结、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还有祈年殿、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宗庙祭祀制度不仅世代相传,影响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宗族意识,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也很讲究祭祖。大户人家现在仍然设堂室祭祖。近几年港台人到陕西黄陵县皇帝陵祭祖。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论政权怎样交替,战乱如何频繁;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世代相传。

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家天下的延续。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自古皆然。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史。周代统治天下是姬姓家族;秦朝是秦姓的天下。按照秦始皇的设想,从他开始做皇帝,以后各朝代应当是秦姓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汉代刘邦曾与大臣们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就是一般的平民。普通的知识分子也受其影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之所以在整个一部著作中扬刘抑曹,把刘备看作正宗,无非是站在刘氏江山天经地义的立场上来演义历史。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觉得自己争天下理不直气不壮,于是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因为起义军也认为汉是刘家天下,应当刘姓作皇帝。唯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姓秦的秦国传了三代,姓刘的西汉传了12代,姓司马的东晋传了11代,姓杨的隋朝传了两代,姓李的唐朝共传21代;姓赵的宋朝传了九代;蒙古族姓铁木真的元朝传了9代;姓朱的明朝传了16代;满族姓爱新觉罗的清朝传了13代。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部家族统治史,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三百年(清),短则十来年的统治(秦)构成了中国的政治史。

家天下的统治有许多弊端,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而且世代相传。宦官专权,垂帘听政时有发生。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流毒甚广,至今仍在某些人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铬印,毛泽东去世后,江青想当主席。朝鲜金日成去世后,其独生子继承了他的位置。

第二,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本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皇帝的家族和亲戚一直享受封邦建国的特权。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时有发生,战争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豪门贵族和大的家族在产生、在发展、在扩大。

汉代,据史书记载,出现了一些政治上拥有巨大权利,而且广占良田的大家族。汉末政治家仲长统曾描述过这些大家族的气派(6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导家族势力极大。以致于在东晋司马睿登上皇帝宝座时,拉王导同坐,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只是王导坚决推辞才未成。东晋时流传“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如实的反映了王导家族势力的强大。此时,顾荣、贺循也是江南著名家族,建有豪华的私人园林,权势很大。

以后各朝,尤其是宋代以后,豪门大族不计其数,他们虽然不属皇姓,但权势极大,有自己的庄园或园林。有大量的土地,享受着荣华富贵,且历代相传。如红楼梦里写了四大家族: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写的南京有四个豪门大族:贾家是皇亲国戚,史家和王家都是金陵的大官僚,这四家是清代有名的势力极大的豪门大族。解放以前,民国时期,中国的四大家族是蒋、宋、孔、陈。由此可见,上下五千年,各朝代家族制度一直长盛不衰。族权和神权,政权和夫权一起统治和束缚着解放前的中国人民。

另一方面,家族制度在经济领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几乎都是某一个家族承办的。如“乐仁堂”、“荣宝斋”,都是家族企业。现在,我们要发展私人企业,私人企业也大多是家族企业。家族制度运用的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这是最佳的利益共同体。

第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天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国王的,每一个臣子都是国王的臣民。

家国同构的格局导致了“忠孝相通”,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忠顺皇帝就是孝忠国家,忠孝同义。这种宗法制度下的产物使得许多中华民族上许多爱国英雄以忠于皇帝为初衷,以忠孝国家为结果。齐国管仲,秦相李斯,西汉萧何,汉朝誓灭匈奴的霍去病。蜀国诸葛亮、唐赤心平叛的郭子仪,抗金名将岳飞„„,都是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既孝忠皇帝又热爱祖国的英雄,既是为国捐驱,又是为皇家献身。《水浒传》里的孝义黑二郎宋江骨子里也是忠于皇帝,报孝国家的,在招安之后,替国家镇压方腊。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专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首先把中国与欧洲的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专制制度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与一定的国体相适应的,比如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多采用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古代中国与欧洲政体有以下差异(区别):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能够长期延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欧洲的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不同,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能延续数千年。中国历史从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就进入了专制社会,这种专制社会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我们明白了中国与欧洲政体的不同,有助于把握专制主义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它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延续到清末。其社会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度,核心是君主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皇帝握有国家最高权利。凌驾于一切臣民之上。并终身享有这一特权和地位,传之于子孙。君主专制的支柱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以及宣扬君主神化和君主至上的宗教势力。在武力的征服下,宗教往往也不得不为君主专制服务,宗教的教义必须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佛教的斗争。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繁荣于隋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个皇帝灭佛的事件。最早的是北魏初期的魏太武帝,他自以为是皇帝的子孙,不相信“胡神”(佛),在经济上为了与寺院争夺榨取对象于公元446年下令灭佛,杀和尚、捣毁寺、塔、烧毁佛经、佛像,并严禁佛教流传。但他死后佛教又复活了。到了北周即后周武帝时,又下令灭佛。北周武帝吸取了魏太武帝灭佛的教训,在灭佛前,亲自主持召开了七次会议,为禁佛灭佛大造舆论。公元574年下令禁佛、灭佛。宣传“佛不净”,命令和尚一律还俗。没收寺院的土地和财产。当时僧尼还俗达二百万多万人。951—958年北周(后周)废佛寺3336所,毁佛像铸铜钱。俗传此钱能治病助产,算卦机灵(“周元通宝”)。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又重新繁荣起来。唐王朝中后期,有些寺院的方丈拥有众多的庄园,养了大量奴婢。比如河南少林寺,有个柏谷码庄,是少林和尚经营的庄园,占良田四十顷,还有水碾一座,简直成了地主庄园。唐武宗为了恢复专制主义,反对割据,于公元845年下令灭佛。捣毁大小寺院四万四千六百多所,给寺院庄园经济以沉重打击。还俗僧尼六十六万零五百余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衰落。在武力的征服下,佛教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三武灭佛的事例,说明古代皇帝往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农耕经济。因为没有广大农民的存在,也就没有封建统治。所以历朝历代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商周井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君主专制依赖于农耕经济,君

主专制在农耕经济下愈演愈烈。

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从总的趋势上来看是日益强化。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辅助皇帝料理国事。其中三公: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管军事。秦汉之际,三公、九卿辅助天子料理朝政。皇帝又常常和三公九卿发生矛盾。说到底都是因为皇帝对三公九卿不放心,企图实行绝对的集权统治。

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权力逐渐被代替和分割,到了隋唐,三省六部替代了三公九卿(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执行各项行政工作。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办事机构。

从秦代的三公九卿到清代的军机处,国家的权力机构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实行皇权专制统治,一旦原有的办事机构失去控制,皇帝为了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另外更换机构,并委之以亲信。

作为对君主专制的补充,我国古代的办事制度也是采取回避制度,也就是在办理案件时,涉及到的亲属不得参与,这种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弊大于利,权力绝对集中,重人制轻法制,缺乏必要的民主机制。

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和颁布有关法令来实现的。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开始有了户口和土地管理制度。西周金文中在记载人民臣仆奴隶数量时,除了以“人”和“夫”为计量单位外,还出现了以“家”为单位的统计法。公元前548年,楚国对管辖的土地、兵卒、车马数量进行过统计调查,并编成册籍。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了以25家为一社的“书社制度”。秦献公时,建立了“户籍相伍”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实行“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保,十家为连,一家有罪,如不检举,十家连坐。汉代公元206年刘邦率军队入咸阳,萧何先收取秦的户籍地图,从而掌握了境内的户口,土地的基本情况。唐代规定居民自报年龄及田地面积,由官府编成薄册,“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元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又进一步,户口的类别更为复杂,根据居民的职业、民族、宗教、阶级身份以及所纳贡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户别。以此来平均徭役负担,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

历代户籍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以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来征收税赋、摊派、徭役、和兵役。帝王的指令很畅通的达到每一个家庭,对每一个人身的控制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于是世世代代的百姓就成了世世代代不离故土的顺民。所以说,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的原因就在于此,不能或不愿出门闯世界。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正面影响是:

1、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上至群臣,下至百姓,既要忠君又要报国。

2、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3、在宗庙祭祀制度的熏陶下,各层人士都得尊祖敬宗。讲究家族团结。总之,在专制性很强的中国政治结构的环境中生活,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加强了。国家利益、君主利益至上的观念被强化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情而轻国法,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以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主要表现为:

专制主义缺乏民主,使中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这是造成中国人奴性化人格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

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

以上三章介绍了中国文化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缺陷、劣根性以及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考:

*

1、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那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宗法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

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那些特征?

4、君主制度有那些特点?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6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胧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上古时期重点介绍中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原始观念文化;(2)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3)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4)秦汉时期重点是文化的统一和宏阔的文化精神、辉煌的文化成就;(5)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6)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7)宋元时期,重点介绍宋代的雅与俗,宋元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元杂剧的文化意义;(8)明清时期,重点介绍明清两朝对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野蛮时期和蒙昧时期不包括在内。

一、中国人的起源:

文化的实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了两颗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和一部分遗物。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中华大地出土的大量人类遗址以足以证明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根据人类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团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中国猿人在那个时代的工具主要是用石英岩和燧石制成的大型砍砸器、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另外北京猿人已经熟练的使用火。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北京猿人征服自然、人化自然的重要本领。火能用来躯寒照明,围捕猎物,还可以烧烤食物,熟食能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明。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七八千处其中最显著的类型有许多(75页)。

这些著名的文化遗址在整部教材中反复出现,需要我们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到其中一个文化遗址转一转: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墓葬里一个男子伸直肢体仰面而卧,旁边一个女子侧身曲肢面向男子。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合葬,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接着我们还能看到遗址中大量的谷壳谷粒,家畜骨骼,显示出当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我们还能看到出土的多种新型生产工具。

近日,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出土了不少人的头骨。奇怪的是这些头骨都没有上门牙,而且下牙染成黑色。这有什么讲究呢?据考古专家考证,先人们把上门牙打掉可能与他们效法反刍动物、对牛的崇拜有关,因为牛没有上门牙,下门牙染成黑色是因为他们认为洁白的牙齿是不美的,这和他们的审美观念有关。归根到底,人们打掉上牙,把下门牙染成黑色都是与他的观念文化紧密相连的。

三、原始观念文化

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主要可以从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和原始艺术上看出来。通过先民遗

留下来的崇拜物和艺术品上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在原始先民宗教崇拜的对象方面,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也有以动植物和自然物形象为纹饰内容的。这些反映的就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自然崇拜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生殖—祖先崇拜。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帜热的生殖崇拜。而且,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3)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主要艺术形式是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原始岩画。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婚姻关系,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

(1)就婚姻关系而言,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血亲杂交(群居杂婚,母子、父女也可能有性关系、导致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

其次是:血缘群婚(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关系称血缘婚)

再次是族外婚(禁止组内群婚,本族的人必须同别人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男子嫁到另外的氏族姐妹的家中,在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姐妹嫁到本族的男子家中)

婚姻关系的不断变化,证明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②就氏族关系而言,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其中后代称谓的三皇,即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即生活于这一时期。

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随着男子劳动地位的改变,使他们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在父系氏族社会里,人们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父系氏族社会大约产生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传说中的五帝(77页,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就生活在这一时期。尧舜禅让是这一时期制度文化的折光。(许由洗耳)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3)私有制确立;(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五、上古文化分布:

我们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大量发现了上古时期的文化遗址。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文化史学家对上古文化分布的划分众说纷纭。我们依据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及神话传说将上古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划归为三个文化集团:

(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黄帝和炎帝是传说

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原先都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到达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黄帝墓在今陕西黄陵县。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经常到华夏文化区拜谒。

(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个生活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的诗句)。蚩尤也生活在东夷文化区域内(涿鹿大战,黄帝和蚩尤)。

(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创制的。

以上三个文化集团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由华夏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此,华夏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一直成为中国人的象征。(华夏族的形成请参考教材87页。)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几百次的兼并战争,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其他区域的文化与华夏文化趋与一致。就文化区域分布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上古时期的东夷、苗蛮文化区域,华夏文化集团在中华大地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在远古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它从公元前1300年开始。共传14代17王,历时约500年。夏朝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等精神生活,都和其它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故此,夏朝的文化发展历程不作专门介绍。此外,夏朝人生活的确切年代尚在考证之中,夏朝的历史大事也无准确的史料可考。

一、殷商神本文化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凭借商代的甲骨文,人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进行更多的了解。

商部落原是一个活动在山东半岛渤海湾的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落。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多次迁都。到盘庚(商代第十代君主)在位时,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历史上又称商王朝为殷商。据考古所及,南越长江,北达辽西,西抵陕西,国土面积大大超过了夏王朝。

殷商文化非常发达,有5000多个单字。商代的历法也很进步,甲骨文中有关于天文现象的记载。此外,商代的青铜器和古都建筑都标志着殷商的商人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

商朝的文化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比如,国家大事都要由巫师占卜决定,并常常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来表示对鬼神的敬意。祭祀时要用许多牲畜,在上古还有用活人祭祀的现象。商周之际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了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度。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王。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1046年。

电视剧《封神榜》反映的就是周王灭商的过程。周王朝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维新。(周代的文化维新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内容是什么)

(1)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周朝为了有效地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分封姬姓贵族子弟和功臣、还有殷商后代(兴灭国、继绝世的文化传统)到各地去建立政权。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其中姬姓的达53个之多。另外,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继承。

(2)确立了礼制。就是周公着手建立的周王朝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主要见于《周礼》一书。周礼的内容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共宗旨就是要“别贵贱,序尊卑”。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

周礼的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依照周礼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分吉、凶、军、宾、嘉五礼)。比如各等不同的贵族应乘几匹马拉的车,祭祀时应使用什么乐队都有严格的规定。

周代的礼制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当时各级人士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绳。它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所推崇,特别是得到了后世,儒家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其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模式和是非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周人推行的种种典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他们提出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的最根本的源薮。

三、夏、商、周文化的成就:(插入内容,可以不讲)

第一,在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商朝的历法中还有农事的安排,告诉人们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获等等。夏朝时古书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在医学方面,商朝的文字里,记载了16种疾病,周朝已经有了医学分科,如内科、外科、营养保健和兽医等,商朝文字里有关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商朝的名臣伊尹,也是一位名医。他发明了煎药,首创用汤药治病的方法。商朝的外科医生,已经使用手术刀一类的器械。河北藁城的一座商朝墓葬中,发现了一个漆盒,里面装有一件形似镰刀的工具专家认为是用来切腐肉、肿瘤或放血的手术刀。

第二,青铜艺术方面

商周的青铜器,有各种动物和怪兽的形象,造型美观,形态生动逼真。商朝的四羊方尊造型雄奇、工艺高超,是青铜器中名闻中外的精品;商朝的玉器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一对玉象,形态逼真,活泼可爱;周朝的青铜礼器最有价值,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

第三,音乐和舞蹈

夏商周几代都很重视音乐和舞蹈。传说中舜作的《韶》乐在夏朝盛行,这是一种既可歌唱又可伴舞的音乐。春秋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沉浸在优美乐声的回味中。商周时期的乐器己有不同种类,有打击乐器钟、磬、鼓等,西周时有成套的乐器,音乐有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型歌舞《大夏》和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

第四,在文字方面,商朝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为各门艺术提供最佳素材的时期。因此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参考教材第83-84页)。

二、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一)儒家

1、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婚,生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

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仁”、“礼”、“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的最直接也最可信的资料。

(1)“仁”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国”的基本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车”之力。他称颂“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他们都强烈反对殷纣王的暴政(《微子》)。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

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2)“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

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孔子崇奉、维护周礼,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对周礼有所损益。如周代的礼帽是用麻料做的,可是后来大家都用丝料做,对于这种改变,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按照周礼规定,童子死后,只能以简单的“殇”礼来办丧事。可是鲁国的童子汪,死在抗击齐国入侵的战场上,因他大有功于国家,人们不愿用“殇”礼葬他。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回答:“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3)“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尊重客观事实。《子罕》还载孔子的话说:“吾

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指的就是引导人们排除认识上的片面性,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由其弟子有子陈述出来的。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

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4)“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也向他的学生学习,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当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又问:“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教案 篇5

学习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和为贵——孔子的管理智慧 第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管理智慧 第四章 王道兼霸道——荀子的管理智慧 第五章 公道——墨子的管理智慧 第六章 使贫者富 富者贫——商鞅的管理智慧 第七章以力服人——韩非子的管理智慧 第八章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孙子的管理智慧 第九章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智慧 第十章攻心为上——《战国策》的管理智慧 第十一章统一之光——《吕氏春秋》的管理智慧 第一章 导论

一、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内涵

(一)基本概念

1、管理解字探义 《说文解字》:管,竹制的管状乐器,类笛、六孔;理,制玉也.使用¡管必须要有嘴、手指、呼吸相互配合,因此管就有了协作、配合、和谐的意义;理雕琢玉器,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重复性,因此¡°理¡±就包含了事先要有精心的策划、事先精心的部署。

2、管理的现代含义: 管理即是管辖、治理的意思。我国学者一般则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和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信用、时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职能¡ª¡ª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协调职能。

3、智慧与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含义:(1)是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实践得来的聪明才干。中国传统管理智慧: 是指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经由春秋战国“轴心时代”所创立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里的有关管理的理论和谋略的逻辑体系精髓。

4、研究对象 本课程主要研究中国“轴心时代”的最有影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杂家等流派管理思想的智慧及其现实价值。

(二)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内涵 1.顺“道”。属于主观范畴的 “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2.重人。“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3.人和。“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故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三要素。

4.守信。治国要守信,办一切事业都要守信。信誉 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孔子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他对弟子注 重 “四教:文、行、忠、信”。治理国家,言而无信,政策多变,出尔反尔,从来是大忌。故《管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提出国家行政应遵循一条重要原则:“不行不可复”。“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中国的十大商帮

5.利器。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吕氏春秋》说,使用利器可达到“其用日半,其功可使倍”的效果。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其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并使“利器说”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6.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提出“守正”原则,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

7.对策。我国有一句名言:“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说明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有备无患,预则成,不预则废。《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范蠡认为经商要有预见性,经商 和打仗一样,“知斗则修备”,要善于 “时断”和“智断”,比如要预测年景变化的规律,推知粮食供求变化趋势,及时决断收购和发售。他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待乏”原则。

8.节俭。中国的传统管理,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节用思想源于孔子和墨子,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说:“其财用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纵观看史,凡国用有度,为政清廉,不伤财害民,则会国泰民安。反之,凡国用无度,荒淫奢费,横征暴敛,必滋生贪官污吏,戕害民生,招致天下大乱。这是中国国家管理历史提供的一条真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特点 1.“一体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协调的统一体.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在具体操作上,这种管理整体观表现为以计划为依归,以组织为工具,以领导为中心,以控制为根本,以训练为起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管理系统。

2、“中庸” 化 要想达到自然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行为与观念、人道与天道、“人欲”(社会)与“天理”(道)的高度和谐,交融合一,就不能走极端。管理行为上力求使事物不致处于过分偏离稳态,“过犹不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国管理过程的标准和规范,是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凡事要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在个人行为上,则表现为凡事不为先,“外圆内方”之类的行为方式。

3.道德伦理化 道德化管理强调个人自身内在的修为,强调“修身”。技能、规范、功利等退居次要地位,“德行”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管理过程更多依靠道德感化,榜样、楷模的力量,“身教重于言传”。在中国,“家国同理”。社会是家庭的放大,君主是百姓的“严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中心是“礼治”,礼的核心是“仁”“仁”的要义是维护这种血缘关系。“孝悌为仁之本” 不仅是作为管理的道德规范,而同时是营造某种感性管理心理的情理结构。

4、管理手段上以德治理、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道德修养不仅是基于血缘基础的宗法家族需要,而且是社会管理对人的德行要求,同时它又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和终极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为精炼地概括了传统管理下人生道路的特色。“以孝治天下”。把具有现实情感的“孝”注入到社会政治体制里,主宰整个社会政治体制,改变了原法家(如韩非)追求形式的普遍有效性的理性立法方向,转为重人伦、重实质、重情感、重社会关系、重权变的伦理立法。首先要“合情‟,其次才是“合理”。形式上,制度、“法”居主导地位,实质上“礼”渗入“法”中,成为“法”的基础“法”由此而演变为道德法、伦理法。

5、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经”与“权”是中国传统的一对重要范畴“经”指规范、原则性;“权”指权宜、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经与权,即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按原则性办事与适当

变通之意,它们相互补充,相反相成。经权观,一方面要根据普遍的管理原则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来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最后达到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四)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产生条件 首先,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适宜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淮河等充足的灌溉水源、辽阔疆域上肥沃的江河冲积平原,都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农耕生产。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喜好中庸之道,提倡“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人格上讲究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和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之中的特点。这种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具体 到管理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上群体的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固守封闭不思冒险、甘于守成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写照。

其次,从宗法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强悍的宗族凝聚力量和“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将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共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管理思想上重“人治”轻“法制”、重裙带关系轻法律约束的传统形成,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成为其中的某一节、某一环,谁也挣脱不开,逃脱不了,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既带有鲜明的专制性、等级性,同时又具有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和心理上的融合凝聚能力。

第三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和道家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最深远、最持久、最具有决定意义。儒家和道家作为两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心理模式的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演进中,互相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衍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

二、学习价值

1、中国管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基因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超过1千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中国曾经通过自己的独特管理智慧创造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政治体制的完备、科技的发达、组织的高效、文化的辉煌等等,都是我们祖先聪明才智的结晶。

因为我们都生存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包括合作伙伴和顾客都是按照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做事。这就是人的文化基因,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这种文化基因就转变成了企业基因。中国的发展,到底是“全盘西化”?还是“固守传统”? 答案是:走吸收其他国家文化长处、并继承自己文化优良传统的的适合中国国情崭新之路!

2、是提高现代领导水平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中国传统领导理论仍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代领导者学习领导理论无非有三条途径:一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摸索;二是学习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三是学习中国传统领导理论。前两条途径无疑是重要的,但后一条途径具有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的特点。因为古代领导理论虽然存在了二千多年,也有语言的障碍,但毕竟是同一民族的思想,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同现代中国人属于同一种思维类型。学习和研究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操作和实施,更易产生领导效果。现代领导者应该在眼睛向外,学习西方领导理论,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领导实践经验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国人自己的领导理论,并在实践中使之发扬光大,让古老的理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

3、是提升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是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内涵,对于今天新世纪的年轻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即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栋梁的群体,人文素养的提升,尤为必要与紧迫!而对于长时期全盘背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逆流来说,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学习,是重新认识自己祖国文化真谛的重要途径。

4、中国式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培育的“融合与协调的智慧”给人类前途以无限的启示和触发,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这个礼物应该是现代西方的活力和传统中国的稳定二者恰当的结合体。正像马克斯²韦伯所揭示的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作用一样,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的背后同样离不开传统管理思想的支撑。

应该说是日本企业家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商用价值。

在中国式管理智慧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以前,有一批具有哲学素养的学院派学者开始了对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应该是功劳最大者,他旗帜鲜明地高举东方管理学派的大旗,并在复旦大学以二级学科申请到东方管理学的硕士 和博士点。从苏东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派”、黎红雷教授的“儒家管理哲学”到葛荣晋教授的“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一路走来。但他们更多是书斋的,学院的。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篇6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人文学院、外语系各专业必修课、学校其他专业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龙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内容。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

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

下编部分,是从总体上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核心特点的概括,具有总结性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3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4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3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3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4

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系统

第十六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2 总学时 51

六、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七、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八、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对“文化”一词的来源发展进行阐述。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深入理解“文化是自然人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讲解充分。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字源学考察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看 “文化”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

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另外,《礼记·乐记》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都是指纹理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在这些引申义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2)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3)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说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而且,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的词,它们的相同之处:二者皆是针对人类群体生活而言。不同之处:文化侧重人内在的精神层面,是由人类群体内部的精神积累而产生,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文明则侧重于社会的物质层面,包括生产力、政治制度等等,文明可以向外传播或被人接受,如近代欧美的工业文明。文明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并且有一些具体的特征把它们分为先进或落后,比如说生产力水平、社会政治制度优劣。文化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我们无法说那一个文化先进或那一个文化落后,这是特定社会群体内部自发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国度性。比如说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你如何区别它们谁更先进

2.文化的定义。

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一词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

(1)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2)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3)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4)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文化的定义: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人化”是文化的哲学概括,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自然的人化”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其二是人类自身的进步。体质的发展,精神领域的丰富,文化逐步积累导致人类不断进步,文化的积累在某些方面是不可逆的。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这一文化领域最简单的分法为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

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

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我们把广义的文化它们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

是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

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它规定了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

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代代相传。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而有些陋风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淘汰掉。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 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一,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都反映了某种社会心理。

第二,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比如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等,都深刻、持久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二)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是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它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也称“小文化”。这是本课的重点,观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有时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具有强大的惯性力量。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三、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文化功能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录功能

(二)认知功能

(三)传播功能

(四)教化功能

(五)凝聚功能

(六)调控功能

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是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由六大部分组成。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

三是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2)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3)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

(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的予以继承。

(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化的氤氲化育。而且,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的联系,各科知识门类之间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又相辅相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所以深刻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仍然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取得还很不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才能谈得上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是我们认清国情,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工作。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美好未来。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

(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2.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3.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和它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一)疆域:我国历史上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

中国历史悠久,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疆域广大的政治实体,周朝进一步巩固,经春秋战国的动荡与整合,到秦始皇时期形成了一个历代比较稳定的疆域核心。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前221年立国,前206年被汉刘邦所灭,传2代,历15年,建都咸阳。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

经过历代发展,到清朝时期形成了目前中国疆域的基础。

清朝(公元1644——1911年),从皇太极到溥仪,传11帝,历267年,建都北京。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的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西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二)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中国古代政区的划分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二级制与三级制交替出现。其二是行省的出现及演变,其中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1.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尚书禹贡》)。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时期,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3.魏晋南北朝时,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在此时开始出现。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奠定了现行省级政区的基础)。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二、民族、人口

(一)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一个渐次融合与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是“多元一体”。

历史上曾经在中国范围内居住活动的民族非常之多,除月支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世纪迁到中亚以外,其他各民族几乎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俄罗斯、朝鲜、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的一、二个世纪中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说己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许多少数民族还在中原建立过政权,其中蒙古族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但无论是汉族还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包容其他民族,都是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也即多元一体。

1.中华民族是指多种民族、多种来源。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民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如北狄、西戎、南蛮、东夷等之间在长年的互相冲突、互相交流中逐渐融混成为难解难分的一体,形成了华夏族的前身。(比如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江浙一带的屈家岭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原各民族继续发展和状大,而生活在其他边陲地区的民族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比如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江浙一带的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云、贵、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发达的文明,但是所有这些民族都以中原民族为一体向心之力,认为他们的民族亦是炎黄子孙,例如鲜卑族就认为他们是黄帝的第25子的后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以华夏诸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通过书同文、行同伦、度同制、车同轨等一系列政治文化措施,使华夏族开始成为一个基本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3.秦汉以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战争或经济交流中继续融合,比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南北朝时的五胡乱华,唐代的安史之乱,使当时的许多少数民族如匈奴、契丹、鲜卑、氐、羯等,都先后消溶在华夏族的肌体里,并且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以华夏族为宗族,团结、统一从此成为华夏族各民族的共同心愿。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特别是外敌入侵的灾难面前,一些仁人志士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群起响应,从此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一直延用至今,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的精神寄托和殷切期盼。(台湾问题)

4.中国文化也是各民族不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二)人口

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特点有三个

1.人口众多。汉代、北宋、清朝人口数量一直占世界三分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衡。在历史上人口分布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3.人口迁徙频繁。人口迁徙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人口迁移主要受战争、宗教、经济的影响,同时人口迁移又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如今,在中国,没有四川人的县不多;在世界,没有中国人的国家不多。人口过多是最大的生态失衡,双胞胎多,男孩多则是人类自身失衡。

三、地形、地貌

(一)地形(略)

中国地形复杂,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交错,形成了多样的、丰富的资源分布状况。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多种多样。多元的地形必然会形成多元性的文化。

(二)地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有: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比如有些著名的湖泊改变了形状和面积,或者完全消亡了;一些新的湖泊产生并继续演变。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为剧烈。

3.海陆变迁。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也有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

4.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5.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

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

四、气候(教材23页)

(一)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

1.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

2.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3.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的内涵。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

(二)地理环境发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普遍使用石头、青铜、或铁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这是人类能动地利用环境的开始。

到了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比如天不下雨,人类可以进行人工增雨,北方缺水,我们可以南水北调;地球拥挤,人类可以探讨到月球、南极居住,甚至建立海上城市。当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以不违背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为条件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游目当前,恩格斯的真知灼见已经成为事实。由于高度工业化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是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4)水资源不足(5)大气污染严重(6)土地面积减少(7)垃圾废物成灾(8)资源再减少(9)农用药害严重。(10)人口膨胀

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不适当的人化自然产生的恶果。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水灾,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变化所致,人类过度采伐森林使植被遭到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

(二)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三)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上。延续性是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

(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2)高山、戈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成长。(3)欧洲文化、南亚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国土辽阔,面积广大,所以,在中国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各区域间的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主要农业区与周围地区之间,也表现在主要农业区内部。马克思曾经说:“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在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这句话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

(一)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使中国文化在社会制度层面表现出多样性。除了农业以外,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着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炼、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此相适应,各地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社会、政治和行政制度。

(二)辽阔的疆域面积,使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物质条件下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在衣食住行方面,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各地历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河北一带的燕赵文化、山东一带的齐鲁文化,湖北一带的楚文化和陕西一带的秦文化等等。在边疆地区,既有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又有西北部的拓荒者。还有西南部的主人。这些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仅以丧葬为例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回族,不用棺材而用白布包尸,实行土葬,藏族则通行天葬,又称鸟葬,即将尸体送到山间切成小块,然后放在高台上让秃鹫吃掉,他们认为这样死者可以升天。这说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同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地理障碍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程度上的各不相同。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秦岭一带,在道路没有开辟之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而他们与西南境外的联系却很早就开通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极其艰险,所以他们的海上交通比内陆地区要发达的多。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迈着比内地更强有力的步伐得到了飞速发展便是例证。深圳、上海的开发,就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那么,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中国的西北、西南固然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但东南却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可以通向世界各地。即使在西北和西南,也存在着多处与外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即使生产力提高了,地理障碍依然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交通确实比华北平原困难的多。

(三)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当然也有沿海而行的人。比如唐代的高僧鉴真四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另外,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也是沿海而行的,所以说,海洋并非开放的唯一途径,地理环境并非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人的长久以来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之前,确实是东亚乃至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无需外求,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这与中国近代已经处于落后地位时的夜朗自大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应该是这种思想观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大陆地形。

复习题:

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 3.简述历代疆域及行政区域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中国是否从来就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清代的闭关锁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3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和两种形态 2.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一)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第一,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耕作,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使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第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逐渐有了向土壤肥沃的长江流域扩展的能力。

第三,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向南部转移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四,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而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二)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为藩镇所控制,赋税不入中央,江淮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区。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三)宋代以来,南方已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从柳永《望海潮》词可见宋代江南繁荣之一斑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从公元前3000千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止,人类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都是在这两大世界的对立之中过来的,也就是说,在15世纪这个世界重要的分水岭到来之前,人类的文明主要就是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的特点。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守

世界文明的演变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东北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此时,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定居的达几百万人。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强悍,他们在入主中原之后都毫无例外地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成为农耕民族的一个成员,共同参与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和壮大。这一点和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我们仅仅看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征服中原显然也是片面的。我们也应当看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再比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比如十七世纪以来满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系腰带。随着满族统治的巩固与拓展,其文化习俗也影响到全国,男人的服饰,并留长辫子。满族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筒旗袍。于是各族妇女都穿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具有世界影响。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如果细作考证,你就会发现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痕迹(教材118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但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而是农耕经济和多元化经济成份并存。但中国的商业、手工业在西汉前期的发展,以及汉武帝的盐铁官营等官方垄断重要商品的制度,使得商业被完全束缚在封建政府的肌体之上,因而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自然经济占主体,小农经济力量突出。

(二)西汉以前商品经济发达,但汉武帝实行主要的商品国家垄断之后,商品经济失去了它的个性,难以起到解体自然经济的作用。

(三)国家对土地等主要经济成分控制能力很大。

(四)伴随着政治的治乱,经济显示出突出的周期性破坏与复苏的循环。

(五)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一)和平而非殖民的贸易形式。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拓展海外市场并进行殖民的机制,而是满足于这种内敛性的贸易架构。但它主要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着。

(二)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一种自足自大的心态。稳定的农业经济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之中,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意义。

(三)海外贸易服从于政治而不是政治为贸易开道。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海外贸易,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体制之下。

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私人的海洋商业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其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这种状况是中国农耕经济内向型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农耕经济体制的不断自我调节,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远古时期,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劳动者在家长的带领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共同占有。

(二)殷商西周时期,是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商朝是发达的奴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耕地划分为方块田,称为井田。较典型的井田上面纵横着道路和渠道,在一定数量的井田外围挖掘壕沟,并将掘出的土堆在沟边形成“封疆”。

西周建立后,仍保持了“井田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全国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和奴隶赐给诸侯和臣下,并可以随时将土地和奴隶赐给或转赐给别人。各级奴隶主贵族采用井田的方法,把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集体耕种。土地不得随便买卖。到了西周后期,逐渐出现了土地交换、转让的现象。总的来看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这一时期的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当时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制度。

(三)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逐渐形成。

东周以后,特别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荒地大量被开垦,各诸侯国贵族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加,贵族间争夺公田的斗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各国实行了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奴隶主变成了地主;而奴隶和平民则转变为佃农、半自耕农;土地也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则依靠他们的权势,兼并农民的土地。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以致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除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外,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了一部分土地,数量也很大,管理和使用的形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这种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体生产家庭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国家政体的坚实基础。随着土地的日益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地主和农民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互为盈缩,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总之,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地租的争夺。

皇帝与地主阶级既存在着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又存在着赋税收入的矛盾。地主阶级是一个流动性极强的群体,有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皇帝也时常根据国家的需要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土地的行为。

(二)自耕农与地主的矛盾主要在于对土地的控制。

土地的兼并、控制,使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维持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多的流民极易引发社会**和战争。

(三)自耕农与皇帝的矛盾与相互依赖。

让步政策、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的制度。自耕农对皇帝的依赖,是传统社会中人人期盼“清官好皇帝”的经济根源。

(四)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五)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就是在这种力量的动态平衡中实现的。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始终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商品经济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

(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四)商品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现列举几个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的时期,这就是商品经济的高峰。

第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当时国家粮仓堆得满满的,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贯,因多年不动用,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第二,唐贞观之治:贞观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这一时期,监狱常常是空的。人们即使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行旅往来各地,不必自带干粮,随时可以在路上得到供应。连年的农业丰收,使国家极为富裕,国力极为强盛(天降白面,稻子两头结米的故事)。

第三,唐开元之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杜甫有诗描绘了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独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年间,物资供应十分丰富,粮价又低廉又稳定。道旁客店林立,招待过往客人食宿。此时的大唐还吸引了大批亚洲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在长安、广州等大城市。

第四,清康乾盛世。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在康乾盛世基本奠定的。中国的人口也是在康乾盛世突破四亿大关的。在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已达到九亿多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农业空前发达。同时,商品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国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当然,康乾盛世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阻滞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的统治者仍然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延缓了中国文明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由以上几个盛世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商品经济是波浪式前进的。盛世、治世是几个高峰,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反之,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发生战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破坏。如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混战、魏晋时的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宋代的靖康之变、明代的三藩之乱,明末清初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以及历代的改朝换代等时期都是经济的低谷期。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围绕着农耕经济,中国传统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三个方面:

(一)在农业方面,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鲜为人知的“木牛流马”实际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制造方面达到的水平。它是以四条活动腿为特征的、自动行走的木制运输工具。

(三)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是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市一般设在有墙堡重门防卫的邑内。另外交易一般设在邑中的水井旁进行,井水可供交易的人畜饮用。战国时期 交易活动频繁,城市人口增多,市上人来人往。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文明世界的大城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各个府内都有专业商行、米行、屠行、肉行、油行、炭行、染行、绢行、杂货行等遍布各集镇。在各种交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铜钱。各个朝铸造的铜钱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五珠”、唐“开元通宝”是很有名的。其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总之,中国古代,国内交易是相当发达的。但“重农抑商”意识较强烈,使得货币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特征

(一)江南商品经济在数量上的繁荣。如“松江的纺织品衣被天下”;粮食“苏湖熟、天下足”。

(二)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人集团,如徽商、晋商、陕商、江右商,相应的钱庄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三)东南的丝织业、西南的矿业都达到相当规模,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既然中国十六七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那么,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说它早熟是指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也在汉唐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象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也一直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都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具有早熟的特点。

所谓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却凝固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也就是说,中国社会那些早熟的商品经济因素,并不是作为封建经济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一种经济补充形态出现的,这就使得商品经济这种较活跃的经济因素,往往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所化解或吸收。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的三位一体和相互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没有走上成熟的道路。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所以,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基本上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规律。中国的农耕经济随着王权的更替而出现周而复始的特征也成了一条规律。依附于农耕封建经济肌体的商品经济自然也随之出现相应的高潮和低谷现象。这种恶性的周期性循环不能不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顺利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迟缓的状态。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1.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科学技术发达,却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官僚知识分子信奉的是“重农轻商”、“崇本抑末”,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所以从来没有得到过国家的扶持和鼓励。

3.封建专制的政治布局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的生产因素的成长。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发展商品的需要,这和西欧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又不同。另外,我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里,汉武帝以前的商品贸易基本上还属于自由的商品经济,国家干预的程度相对要小的多,但汉武帝以后,国家凭借君主专制制度垄断了大宗的商品贸易,象盐、铁等主要生活资料的经营权都具有官营的性质,商业已经完全被束缚到农耕自然经济的肌体之上,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了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商业在中国传统社会从来没有发展成为与农耕经济分庭抗礼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萌芽虽然出现很早,却始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4.城乡关系不协调也使得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箝制,特别是“重农轻商”的思想限制,才使得中国萌芽于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终于未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主流。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一)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承受力。

(二)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愈合力。

(三)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四)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升华。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什么都是越古老越好,动不动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式的叹息,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文化守旧性格,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严重桎梏。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在思想上,中国文化在创始之初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二)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

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比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都被包容在中国文化里,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如京剧就是融合了多种戏剧的产物,京剧吸引了传统的南北各地的戏曲形式,如南戏、昆曲、高腔等。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清政府利用耶酥会士的技术与知识,让他们在宫廷服务,为朝廷官员画像、治病,但清政府不接受他们的宗教。这些传教士在中国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为西方侵华作准备。但他们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历算、水利、机械、火炮、地理、测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一)启蒙思想得不到营养和发展。

(二)科技发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盲目排斥外族文化。

(四)农耕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回顾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凝重的保守文化,在建国以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建国后,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并无经济来往,毛泽东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延续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贸易方式——“赐贡”贸易,这些都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沉重阻力。应该说,中国真正的商品经济开始于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我们直到加入WTO后,才会在世界范围内有平等的贸易机会。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3.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5.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有何内在联系? 6.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迟滞不前?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两大特点: 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重点探讨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效果追记

本章开始可就前两章的内容作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引出本章题目,以便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地理,经济,政治三大要素进行整体把握。

课堂上重点介绍宗法制度及专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前两章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和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除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影响外,同时还受到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西周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后期,但也有人认为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宗法制的萌芽。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二、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这是一种始于商代末期的一种法定的王位继承方式。即规定了要由嫡妻的长子继承王位。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兄弟之间的王位争夺,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比如公元20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依照嫡长子继承制当了皇帝,称为晋惠帝。惠帝非常傻。有一次,他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就问随从这蛤蟆,是属于官家的,还是属于私家的?有一年发生灾荒,百姓饿死的很多。惠帝知道后问道:他们为什么非等着饿死,他们挨饿的时候为何不吃肉粥?喝点肉粥不就饿不死了吗?这样的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只能由别人代管,于是便引出了八个宗室亲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连年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由此可见,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太多的弊端无法克服,太多的矛盾无法解决,矛盾激化一定程度,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强迫高祖李渊让位,通过弑兄篡夺王位。

这些嫡长子继承制的反叛者,都证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原本想制止兄弟间为争王位而残杀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二)封邦建国制

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表里,构成了封建君主制度的坚实基础。宗法制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最初只是宗氏家族的组织方法,当家族上升为国家形态时,家族的这种组织形式便外化为国家的政治组织制度,也就是宗法制,主要是针对权力的继承方法而言,分封制是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宗法制确立了王位的继承权,没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室宗亲便被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其实就是王室的陪臣,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和天子一样的分封权力,他们分封自己的家臣做卿大夫,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级分封制,这种制度在西周时达到了最完备、最成熟的形态,秦汉以后的君主集权制是宗法制度的变体和延续,但已不同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周王室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把王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诸侯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承担服从王命,定期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只是性质不尽相同罢了。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如东周列国。

(三)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郑玄注说:周制,七庙包括太祖庙一,文王和武王庙二,亲庙四。(亲庙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四庙)天子祭祀七代祖宗。

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自周代开始,经过秦汉,曹魏至清代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只是有些朝代的宗庙的数量有增减。如王莽祭九庙。唐开元十年立九室——祭九代祖先。

这种宗庙祭祀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祭祀时有严格的程序和隆重的仪式,乐队兴师动众,人员众多)。它对维护宗族团结、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还有祈年殿、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宗庙祭祀制度不仅世代相传,影响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宗族意识,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也很讲究祭祖。大户人家现在仍然设堂室祭祖。近几年港台人到陕西黄陵县皇帝陵祭祖。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论政权怎样交替,战乱如何频繁;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世代相传。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政治化。它的特点是:

(一)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二)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三)统治权之争决定着社会秩序的平衡与否

(四)人情大于国法

二、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一)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的政治格局

(二)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

(三)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家族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家族制度的特点:

(一)家族是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石

(二)社会动荡并不影响家族制度的发展

(三)家族拥有各种特权

(四)家族内部等级森严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特征如下:

(一)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大致相同

(二)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三)家国同构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烙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分配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这种宗法关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格局,家族的权力掌握在家长手中,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中,国家的政治首领其实就是家长的化身,所谓 “忠孝相通”、“家国一体”都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在国有君、有臣,君为上,臣为下,君为臣纲,后人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在家有父、有子,父为上,子为下,父为子纲,后人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之说,二者在结构上基本一致。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谓一语中的,他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忠顺皇帝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这样,皇帝通过国家行政机构的层层管理,间接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的。

这种宗法制度下的产物使得许多中华民族上许多爱国英雄以忠于皇帝为初衷,以忠孝国家为结果。齐国管仲,汉朝誓灭匈奴的霍去病。蜀国诸葛亮、唐赤心平叛的郭子仪,抗金名将岳飞„„,都是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成为既孝忠皇帝又热爱祖国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既是为国捐驱,又是为皇家献身。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专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首先把中国与欧洲的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专制制度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与一定的国体相适应的,比如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多采用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古代政治类型基本上分为两类,即民主制与君主专制,但专制的特点又各有不同,古代中国与欧洲政体有以下差异(区别):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所以能够长期延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如城市经济、商品生产、土地买卖、货币地租,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等作为封建庄园制度的冲击力量,迅速瓦解了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自然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欧洲的等级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不同,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能延续数千年。中国历史从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就进入了专制社会,这种专制社会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我们明白了中国与欧洲政体的不同,有助于把握专制主义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特点如下: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它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延续到清末。它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度,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它的支柱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以及宣扬君主神化和君主至上的宗教势力。在武力的征服下,中国的宗教势力不得不沦为君主专制制度的附佣。宗教往往不得不为君主专制服务,宗教的教义必须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佛教的斗争。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繁荣于隋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个皇帝灭佛的事件。最早的是北魏初期的魏太武帝,他自以为是皇帝的子孙,不相信“胡神”(佛),在经济上为了与寺院争夺榨取对象于公元446年下令灭佛,杀和尚、捣毁寺、塔、烧毁佛经、佛像,并严禁佛教流传。但他死后佛教又复活了。到了北周即后周武帝时,又下令灭佛。北周武帝吸取了魏太武帝灭佛的教训,在灭佛前,亲自主持召开了七次会议,为禁佛灭佛大造舆论。公元574年下令禁佛、灭佛。宣传“佛不净”,命令和尚一律还俗。没收寺院的土地和财产。当时僧尼还俗达二百万多万人。951—958年北周(后周)废佛寺3336所,毁佛像铸铜钱。俗传此钱能治病助产,算卦机灵(“周元通宝”)。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又重新繁荣起来。唐王朝中后期,有些寺院的方丈拥有众多的庄园,养了大量奴婢。比如河南少林寺,有个柏谷码庄,是少林和尚经营的庄园,占良田四十顷,还有水碾一座,简直成了地主庄园。唐武宗为了恢复专制主义,反对割据,于公元845年下令灭佛。捣毁大小寺院四万四千六百多所,给寺院庄园经济以沉重打击。还俗僧尼六十六万零五百余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衰落。在武力的征服下,佛教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三武灭佛的事例,说明古代皇帝往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二)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

1.商周井田制 2.曹魏屯田制 3.西晋占田制 4.北魏均田制

5.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 6.明朝一条鞭法 7.清朝摊丁入亩

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君主专制依赖于农耕经济,君主专制在农耕经济下愈演愈烈。

(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经历过不同的形式。

1.秦始皇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辅助皇帝料理国事。2.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权力逐渐被代替和分割。

3.隋唐三省六部取代了三公九卿的权力,成为实际的行政部门。4.明代实行内阁制度。

5.清代在中央设置军机大臣。

从秦代的三公九卿到清代的军机处,国家的权力机构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实行皇权专制统治,一旦原有的办事机构失去控制,皇帝为了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另外更换机构,并委之以亲信。

作为对君主专制的补充,我国古代的办事制度也是采取回避制度,也就是在办理案件时,涉及到的亲属不得参与,这种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弊大于利,权力绝对集中,重人制轻法制,缺乏必要的民主机制。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和颁布有关法令来实现的。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开始有了户口和土地管理制度。西周金文中在记载人民臣仆奴隶数量时,除了以“人”和“夫”为计量单位外,还出现了以“家”为单位的统计法。公元前548年,楚国对管辖的土地、兵卒、车马数量进行过统计调查,并编成册籍。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了以25家为一社的“书社制度”。秦献公时,建立了“户籍相伍”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实行“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保,十家为连,一家有罪,如不检举,十家连坐。汉代公元206年刘邦率军队入咸阳,萧何先收取秦的户籍地图,从而掌握了境内的户口,土地的基本情况。唐代规定居民自报年龄及田地面积,由官府编成薄册,“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元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又进一步,户口的类别更为复杂,根据居民的职业、民族、宗教、阶级身份以及所纳贡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户别。以此来平均徭役负担,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

历代户籍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以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来征收税赋、摊派、徭役、和兵役。帝王的指令很畅通的达到每一个家庭,对每一个人身的控制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于是世世代代的百姓就成了世世代代不离故土的顺民。所以说,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的原因就在于此,不能或不愿出门闯世界。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面意义是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它的负面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人情大于国法的弊端,正是由此而形成的,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

2.社会政治结构的专制型范式,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其积极影响是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它的消极影响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过分迷信,形成了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现象和个人的奴性意识,这是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1.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2.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3.“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

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表现为知识分子 “内圣外王”的心态。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牢固的基础,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严密体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牢不可破的堡垒,把人们禁锢在了一个狭窄的天地里,因此,在这样的中国政治环境中生活,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加强了,国家利益、君主利益至上的观念被强化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了传统社会中一个人人可行的政治标榜,另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这些都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以上三章介绍了中国文化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缺陷、劣根性以及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考:

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那些特征?

2.宗法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3.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那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那些特点?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 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开始。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

从元谋人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中国猿人在那个时代的工具主要是用石英岩和燧石制成的大型砍砸器、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

2.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北京猿人已经熟练的使用火。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北京猿人征服自然、人化自然的重要本领。火能用来躯寒照明,围捕猎物,还可以烧烤食物,熟食能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明。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3.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

(二)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七八千处,其中最著名有以下几个。

1.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渑池县。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1921年发现,发掘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仰韶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后泛指中原的同时期的文化。

2.大汶口文化:最早发现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泰安市。新石器时代氏族公共墓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发掘年代:1959年。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

3.红山文化:大约与仰韶文化同期,最早的遗址发现于辽宁。4.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至2600年,最早的遗址发现于浙江。5.龙山文化:公元前2800年至2300年,最早的遗址发现于山东。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主要可以从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和原始艺术上看出来。通过先民遗留下来的崇拜物和艺术品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在原始先民宗教崇拜的对象方面,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也有以动植物和自然物形象为纹饰内容的。这些反映的就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另外,太阳、土地之外的自然物,也为中华先民所崇拜:“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自然崇拜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生殖—祖先崇拜。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帜热的生殖崇拜。而且,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3.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二)原始艺术

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其主要艺术形式是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原始岩画。

四、原始社会组织

(一)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婚姻关系,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

1.就婚姻关系而言,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血亲杂交(群居杂婚,母子、父女也可能有性关系、导致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

其次是:血缘群婚(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关系称血缘婚)

再次是族外婚(禁止族群婚,本族的人必须同别人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男子嫁到另外的氏族姐妹的家中,在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姐妹嫁到本族的男子家中)

婚姻关系的不断变化,证明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2.就氏族关系而言,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其中后代称谓的三皇,即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即生活于这一时期。

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随着男子劳动地位的改变,使他们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在父系氏族社会里,人们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父系氏族社会大约产生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

(二)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致就生活在父系氏族时期。尧舜禅让是这一时期制度文化的折光。

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 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 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 3.私有制确立;

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一)文献资料所反映的三大集团。

我们依据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及神话传说将上古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划归为三个文化集团:

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黄帝和炎帝是传说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原先都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到达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黄帝墓在今陕西黄陵县。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经常到华夏文化区拜谒。

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个生活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的诗句)。蚩尤也生活在东夷文化区域内(涿鹿大战,炎帝、黄帝合战蚩尤)。

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创制的。

以上三个文化集团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由华夏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几百次的兼并战争,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其他区域的文化与华夏文化趋与一致。就文化区域分布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上古时期的东夷、苗蛮文化区域,华夏文化集团在中华大地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考古学上的六大区域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在远古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它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共传16代16王,历时约500年。夏朝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等精神生活,都和其它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故此,夏朝的文化发展历程不作专门介绍。此外,夏朝人生活的确切年代尚在考证之中,夏朝的历史大事也无准确的史料可考。

一、殷商神本文化的特色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凭借商代的甲骨文,人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进行更多的了解。

(一)商代人尊神重巫。

商朝的文化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巫觋文化的特色。比如,国家大事都要由巫师占卜决定,并常常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来表示对鬼神的敬意。

(二)神秘性和笼统性是商代文化的思维特征。

殷人观念中的最高神是上帝或帝。商王是政治首领,同时也是最大的祭司。祭祀时要用许多牲畜,在上古还有用活人祭祀的现象。商周之际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了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度。

(三)甲骨文的成熟是商代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四)文字、典籍、青铜器是商代的主要文化成就。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王。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1046年。电视剧《封神榜》就是在武王灭商的史实基础上演义而成的。

周王朝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维新。

(一)宗法分封制度。

这是西周建立后,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国家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正是肇始于此。

1.分封姬姓贵族子弟 2.分封伐纣灭商的功臣 3.分封殷商后代

据荀子的说法,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0多个诸侯,其中姬姓的达53个之多,但实际的数目恐怕比这个还要多。另外,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继承。

(二)礼乐制度。

1.礼:周人之礼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周礼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这些行为规范主要见于《礼记》、《仪礼》等书。

2.乐:是周礼的表现形式,即在各种礼节和仪式上,依照周礼所规定的各级贵族在祭祀、用兵、朝聘、婚丧等方面所使用的音乐。

周代的礼制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当时各级人士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绳。它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所推崇,特别是到了后世,儒家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其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模式和是非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周人推行的种种典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他们提出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的最根本的源薮。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但是,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既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社会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

一、轴心时代

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他提出的轴心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指,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600多年的时间内,经过千年之久的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东西方几大文明体系在这个同一的时间段内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次深呼吸,其结果直接导致了东西方文明的更新换代,西方进入了古希腊文明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以思辩哲学为其特点的人文学者,他们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数学、天文学诸方面进行研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方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国而言,其主要含义是指通过诸子百家这样一个独步古今的文化学术思想大论辩,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从此基本确立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格局和主动脉。其主要依据有

(一)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二)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三)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宗法制度破坏,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都在寻找社会重新走向秩序化的道路,这是百家争鸣产生的必要条件。

周代末年,周天子失去了统领诸侯的权力。诸侯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连年进行战争,有的诸侯在战争中衰败了,也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各个集团都在寻找自身发展壮大的新思想、新学说。原来由诸侯列国畜养的家庭文人、武士、乐师纷纷流落四方,这些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直接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这就使百家争鸣的主体——诸子百家的形成成为可能。

(二)社会全方位的急剧变革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提供了可能,许多人从原始宗教迷信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研究、认识社会,这是中国“哲学突破”的客观基础。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文化学术应运而生。当时的天子、诸侯和新崛起的政治势力集团,在社会的巨变面前,探讨如何走上富国强民成为最迫切的问题,这使得各种流派和各种学说应运而生,社会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三)“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大批知识分子游离于政权之外,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士阶层”,为百家争鸣的产生提供了主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近百个政治主权,他们割地而治,谁都没有控制整个社会的力量,这就使得士阶层迅速崛起,那些自以为掌握了治国之术的“士”,为了名利地位,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发挥才干的地方,他们东奔西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有“朝秦暮楚”之说。这种情形在春秋战国之间、之后都是不可能的。在前是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在后是政治统治越来越严密的秦汉帝国,都不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存在。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

(四)统一政权不复存在,列国竟雄,争夺人才,使知识分子有一个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社会保障。

春秋战国独特的政治局面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提供了社会保障。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参考教材第83-84页)。

三、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西汉末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观点和学派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一)儒家、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的思想特征 1.儒家学派

《汉书·艺文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执掌民政和教育的官员)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可见,孔子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1)以“仁”为内在的思想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把仁由一个具体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抽象上升到了一个道德哲学概念,这是孔子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关于仁的内容我们在第十四章中细讲。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4)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 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儒家学说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是一种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具有二重性的严密的、关于人伦道德的学说,他们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及修身论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为巩固封建国家政权体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的思想意识。

第一,在天道观方面,儒家继承了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想,把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生的从属地位。

第二,在历史观方面,他们将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同时也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修改。

第三,在社会伦理方面,他们以“仁”释“礼”,试图把社会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伦理意识。

第四,在修身论方面,他们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封建政权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学说,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为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未艾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道家学派

《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重要的东西)执本(根本的东西),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认为道家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史官和帝王经验。总的说来,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以探究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之内在关系为对象的文化学派,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1)“道”是万物的本源

(2)“自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3)“无为而治”的思想,“无”必须与“有”相对才有意义。(4)“贵柔守雌”的辩证法 道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第一,道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哲学化的一个学派。

第二,道家在关注世俗人生的同时,为自己在精神上找到了一个绝对自由的“逍遥”之境。

第三,道家的“任运自然”和“清静无为”对儒家的过于事功是一个有力的制衡。

*纵观以上儒道两家学说,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他们的异同。

从同中求异看:

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

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从异中求同看,道家和儒家既相互接近、又相互沟通。

第一,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虽然有“天人合一”之说,但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谐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谐调。道家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谐调从人际谐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人生的“第一义”。而且,道家所谓的“自然”决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补救儒家思想过于事功的缺陷,给局限于人伦道德的儒家学说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儒家在济世无门,壮志难酬的困境中,发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妙谛,而这恰恰是通往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之门径,由“独善”而至超脱了功名利禄,这样,儒、道两家从这里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3.法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后有所谓的齐法家、晋法家、秦法家之称,此派与儒家的礼治相对立,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有李悝、慎到、申不害、和商鞅等。在他以前,法家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即权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重要因素。一派以申不害为首。申不害强调“术”(办事、用人的方法艺术,也即政治手段)是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派以商鞅为首。他最重视法(法令、法制)。法家的思想对封建君主集权国家的建立及其政策有重大影响。

(1)法:就是法令

(2)术:就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3)势:就是国君的权位。

法家学派特征:法家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其特点有二:其一,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其二,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战国时期,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由诸侯割据过渡到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它起到了巩固新兴封建制度的作用,促进了秦政权的统一。但是韩非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反对儒家的仁义爱惠,实际上是主张对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是法家不及儒家高明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实行极端的专制独裁,刑法严苛,甚至焚书坑儒,对农民实行繁重的赋役和残酷的剥削,结果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激化,秦末暴发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的暴政。汉以后,统治者大多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霸王道而杂之”,也就是仁义和刑罚并重的统治策略进行国家治理,这就是被称做“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的政治统治术。

4.墨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1)主张“尚力”,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提供“节用”,反对除生存基本需要之外的消费。

(3)实行“兼爱”,希望用普遍的爱来停止战争、取得太平。他设想如果诸侯相爱,兼爱各国之人,就不会打仗了。

(4)尊崇“天志”,认为有鬼神存在。

(5)鼓吹“尚同”。认为专制统治是消灭战争的最好方法。

(6)非攻。他反对不义之战。

墨家学派特征:墨子的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动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以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墨家学派尊崇鬼神(天志),鼓吹专制主义(尚同),典型地反映了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秦汉以后,渐成绝响。

墨子主张兼爱,这与儒家的仁爱有明显的区别。墨家的兼爱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先后,他们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爱人之道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爱人的理论,正是造成天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先秦诸子中有许多人非难他的学说,但不论是他的同情者,还是他的论敌,大都赞佩他见义勇为,劳身苦志以救天下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就连激烈辟墨的孟子,尽管骂他“无父”,但也承认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是个绝对的利他主义者。《庄子·天下》篇中也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5.阴阳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比起儒、道、墨、法等家,阴阳家的影响要小的多。此派源于远古时代的天文历算之学。

(1)阴阳:阴阳最初的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从西周末年开始,一些思想家把阴阳看做是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互相对立和此消彼长和物质力量,把阴阴阳交替看做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普遍法则。西周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也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在阴阳消长中变化的。《易传》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的概念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2)五行:“五行”是当时社会盛行的另一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属性。中国古代有些思想家在探索宇宙生成变化的时候,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元素,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性的统一。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篇7

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英语教学应当服务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交流。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国外的文化、技术、科学等, 同时也担负着输出本国文化的使命。目前的英语教学一般注重英美文化的教学, 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在教学实践中, 着重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待加强。本文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回顾与思考

国内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文化教学的片面理解, 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使得文化与教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 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掌握语言本身, 对其文化的学习也同样重要。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双向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交际也是双向的, 互动的。“发展互动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互动交际是有效的交际, 需要双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即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能力, 认知能力, 互动能力以及文化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全球一体化新形势下,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 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近些年来, 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特色有效率的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三、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研究

1. 完善教学大纲, 建立新型的考试评价体系

现有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 在兼顾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下, 可以适当加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可以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进行细化。力求达到提升学生中西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考试评价体系方面, 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充分利用考试的积极作用, 因势利导。可以在考试中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 更好的发挥考试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加大中国文化知识考查的力度, 使其与教材、教学改革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节。

2.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丰富教学, 进行多元文化导入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利用教材丰富的语言材料来教学。以《新编大学英语》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为例, 书中Culture单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例子。在课文Bridging Cultural Gaps Gracefully中, 生动阐述了如何有效的利用语言, 轻松的跨越文化沟壑, 从容的融于另外一种文化。课文中有丰富的例子充分展现了中美两国文化差异。而了解这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无疑有益于学生将来顺畅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语言材料包涵丰富的文化常识, 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在讲授时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内容丰富的小组讨论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对文化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在跨文化交际当中, 必须要对这些文化差异有足够的了解, 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在这样的单元当中, 我们教学就不仅应该侧重语言知识的介绍, 而更应该结合丰富的语言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 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文化信息与背景知识。

在课下, 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倡导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社团。可以推介学生阅读论语等经典传统文化著作的英文版本The Analects, 等等,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英文版, 举行读书报告会, 把语言学习和传统文化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影视节目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进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培养良好语言学习习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决定了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理解语言语汇及相应的背景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习者对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兴趣, 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达到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效果。同时, 在课余还可结合英语角、外语俱乐部、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课堂中, 可以尽量营造轻松的有利于语言交流的氛围。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进行听说训练; 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 单元导入部分以多种方式来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等等, 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文化信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总之,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文化导入, 培养学生更好地用英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

4. 注意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当中, 还需注意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给学生介绍过多难词、生僻词汇, 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坚持由浅入深, 由知识的认知层面到应用层面的介绍。教学中适当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语言知识表达方面, 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 由易到难, 以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接受心理。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强调语言技能传授的同时, 也应注重融入东西方文化、重视培养语言以外的人文素质。我们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强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内容。把文化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贯穿在多种练习和教学形式当中。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策略, 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 2003, (01) .

[2]孙景尧.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J].郑州大学学报, 2003, (04) .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倾向[J].生产力研究, 2005, (06) .

[5]傅玲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及其策略探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02)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讲授《马踏飞燕》第三自然段时,教者可以插入讲述唐代唐三彩的描述。唐代有一种与“马踏飞燕”制作原料不同的陶瓷艺术品,叫唐三彩。唐三彩是指中国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来也用来泛称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但主要以黄、绿、白(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在当代,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喜爱收藏唐三彩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祖国其他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歌无情地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高尚人格。

《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为一体,使它成为光照千古的绝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震撼之余不会忘记端午节的粽子,不会忘记《离骚》中高尚的爱国情操。

3.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塑造

如,在讲授课文《将相和》时,因为课文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的事情,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称为战国七雄。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造就了一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位,他被后人称之为“圣人”。他手执着“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于各个诸侯国,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倡导把政治道德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他和弟子的言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显而易见,这样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因此,教育者必须认真地研究,把它与教学、生活相融合,达到永久地弘扬和传承的目的。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白泉镇第二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江西201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三下一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