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问题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问题分析

(一) 教材内容弱应用强理论, 滞后于岗位实际需要

首先, 与其传统本科教育相比, 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也应以这一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然而现阶段一部分高职管理类教材却成为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 一部分成为了中职教材的“发酵馒头”, 还有一部分则是本科教材+中职教材的“综合体”, 以上三种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模式都不约而同地对相应参考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或增加, 从而最终构成了新编高职教材。经过此番同质化加工产出的高职管理类教材, 大多在形式和内容上趋于雷同。此类教材实践操作环节设置上量明显不足且缺乏连贯性, 必备理论知识编写也不完整且缺乏针对性。

其次, 在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前期, 由于人员、资金、时间和技术等诸多问题, 造成对行业、企业与岗位的调研深度、广度与针对性严重不足。在缺乏事实依据的前提下, 大部分教材开发无法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相关工作, 也无法将行业新动向、岗位新技术与新规范, 尤其是区域范围内行业新需要编写入教材中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新。如此不同程度地闭门造车, 使得新开发出的教材明显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新需要, 所含知识缺乏前瞻性、适应性。教师若完全依照教材中编写的内容授课, 学生基于实际社会经历和以往积累的认知, 会对课本所示知识产生诸多质疑, 最终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 2019年由国务院印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现有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过程中, 由于编写团队关注的视角没有及时更新且缺乏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详细梳理、分解、整合, 因此除少部分教材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中偶然有少部分内容与资格考试范围有所交叉, 其余大部分管理类教材并未有意在教材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间形成有效衔接。

(二) 教材配套资源单一, 总量不足

以往高职管理类教材的营销侧重于在数量上胜出的粗放式竞争, 但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 此类竞争焦点也随之发生转移, 将逐步过渡为强调完善配套、提供优质教学服务资源的内涵式竞争。随着高职管理类教材营销焦点的转变, 教材开发工作也应紧跟市场脉搏, 做出升级与更新。但是纵观目前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现状, 由于编写者能力不足、编写投入有限、编写团队单一化、行业信息滞后、功利化心理等原因, 导致与教材相配套的立体化、多样化教学资源存在量严重不足、开发精度不高、呈现形式陈旧且单一等诸多问题。

(三) 校企共编教材停滞于松散的浅层面合作

目前高职管理类教材编写团队成员来源大多比较单一, 几乎以在校教师为主力军。教师的加入虽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教材知识体系, 但由于大部分教师行业工作经验严重不足, 从而无法准确地以企业视角进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任务设置与教学内容描述, 也无法将岗位最新动态及时反映。部分教材虽有邀请企业或行业相关人士加入, 但由于教材开发周期长, 见效较慢, 再加上校企间并未就教材开发相关事宜达成共识, 如:教材开发中双方责权划分、团队组建与管理、角色定位与分工、投入与回报等, 因此大部分校企共编教材多采取不定时、浅层合作的方式进行, 合作过程中的顺畅的沟通渠道也尚未建立, 最终导致校企共编教材合作效果不达预期。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建议

(一) 反映高职特色, 培养综合能力

首先,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应综合考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对应岗位群以及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在教材内容选取上, 以专业群岗位能力为主线, 围绕相应岗位工作过程, 以模块为单位从而组织设计相关内容, 其中核心理论知识适用、够用、实用, 重在岗位操作技能分解、提炼、整合与序化;其次, 充分考虑到高职管理类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教材内容难度应由浅入深, 呈现手法可多样化、形象化, 从而有效消除学生与所授知识间的距离感, 引导其循序渐进地完成由岗位新手向熟手的转变;再次, 专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岗位实际工作要求, 因此部分管理类教材应与相应考证内容相衔接, 如高职管理类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员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在保障工作过程完整, 工作任务准确的前提下, 教材编排时可选择性地将部分资考证内容融入教材中, 并通过后续教材配套资源的建设, 更好地实现“教证结合”;最后, 教材任务编排上, 应注意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如:团队协作力、沟通表达力、抗压力、创新力等, 以及教材内容中注意导入典型企业文化,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逐步完成对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了解、探索、适应与接纳, 从而助其形成综合职业技能以及完成由学校人向职场人的转变。

(二) 完善教材配套资源建设

管理类课程所涉知识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 因此在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过程需要除教材以外的更多配套资源支持, 方可获得更好地效果。完善的教材配套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课堂内、外还原岗位实践活动, 实现其动态化。[2]基于以上考虑, 首先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中应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资源。现有配套资源多为课件, 应进一步建立包括如企业案例集、企业人事访谈、任务示范视频、任务实施指导手册、资格证辅导视频等形式多样化的教材资源库;其次, 可用立体化的方式呈现配套资源。高职学生擅长形象思维, 再加上管理类问题的复杂与综合性, 因此配套资源展示形式尽量少用纯文字性表述, 可采用以图示、音频、视频等展示手法,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增加相关内容的可视性;最后,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配套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与实时性,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二维码、光盘直接获取, 从而保证配套资源效用最大化。同时, 教材编写团队通过“互联网+”能够更为便捷地定时更新配套资源内容, 确保行业新动向、岗位新需要及时到达授课对象视线范围内。

(三) 健全制度, 加大投入, 深入校企合作

首先, 制定教材团队遴选制度, 建立互补性团队。高职管理类教材编写团队应当由熟悉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编写规范的专业教师队伍以及拥有岗位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构成, 从而实现编写过程中的互补。在团队组建过程中有一点值得关注, 企业人员的来源不必一味追求大企、名企, 亦不必完全来源于中高层管理者, 应综合考虑其在专业领域的建树、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理解度、对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掌握度、语言表达准确及提炼度以及对教材编写工作的责任感等;其次, 编写工作开始前, 必须书面落实各编写成员的责任与权利、定位与分工、投入与汇报等具体事宜。编写过程中, 双方通力协作、各司其职, 例如:教师方擅长教材整体脉络与框架拟定等编写规范的制定, 企业方则擅长工作过程设计、任务分解、一线资料收集等方面;再次, 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持续且艰辛的工作, 教材主体部分完成后, 后续仍然需要不断更新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典型工作案例以及行业最新动向, 因此教材开发团队的沟通应常态化、规范化及制度化, 从而保障工作的持续推进;最后, 校方应加大对教材开发的配套经费及制度支持, 例如:建立拨付经费制度、教材编写激励制度、教材评价及奖励制度等, 制度的完善将成为确保校企共编教材稳步、持久、有效推进的坚实后盾。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上升为内涵式发展, 高职教材开发的滞后性对教育效果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从教材内容、配套资源、合作深度三个方面剖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管理类教材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开发理念, 引入“互联网+”技术的思维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材开发

参考文献

[1] 吴立波, 吴回生.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8 (9) :59-62.

[2] 刘永超.高校教材配套资源建设[J].职业教育, 2014 (9) :154-155.

上一篇:浅析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下一篇: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