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清洁生产

2022-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水泥清洁生产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分析

摘 要:水泥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耗高、污染大的特点。该文对典型大型水泥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水泥行业企业能够通过加强源头治理、设备升级、材料替代等措施,实现公司节电、节约原辅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成本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行业内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泥行业 清洁生产 技术改造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我国于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于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为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水泥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耗高、污染大的特点,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1-2]。“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水泥产业被列为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对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9.79亿吨,同比增长9.0%,产能严重过剩[3]。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结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经营粗放,生产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污染环境比较严重,要尽快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清洁生产,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该文对水泥行业现阶段清洁生产技术开展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该文结合典型的大型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实例,旨在分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为该类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提供思路,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做贡献。

1 企业概况

公司为豫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厂区占地700余亩,矿山面积3 000余亩。熟料一分厂为5 000 t/d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6年2月26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23日建成投产;熟料二分厂为4 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10年全面开工建设,2011年10月25日投入运行。

2 主要工艺流程及主要污染源

(1)主要工艺流程。

企业工艺流程如下。

大块石灰石由自卸汽车直接喂入破碎机前受料仓中,经重型板式喂料机喂入锤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碎石采用胶带输送机送至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由堆料机进行分层堆料,再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配料站石灰石配料库;配料共设置石灰石、河道淤沙、铁矿选矿废石、石灰石矿采矿废石4个配料仓,其仓底的称重喂料机按各原料成分和生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定量给料,配合料经胶带输送机、立磨喂料锁风阀进入生料磨中;混合料在磨内进行研磨、烘干;经磨内选粉机选出的合格生料粉被气流带出,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收下的生料粉经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送入生料均化库;库中的生料经过交替分区充气卸至混合仓,生料在混合仓中被充气搅拌均匀;均化后的生料粉通过计量系统计量后,经空气输送斜槽和斗式提升机,再通过分料阀、锁风阀分别喂入预热器,之后在分解炉中分解,进入窑内锻烧;出窑高温熟料在蓖式冷却机内得到冷却,由熟料链斗输送机送入熟料库中储存。

(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水泥主要污染物有废气(粉尘、NOx、SO2)、噪声及废水等,详见表1。

3 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依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4],笔者和审核小组详细分析了当前企业清洁生产现状。目前,企业大部分指标能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在单位产品煤耗、电耗、综合能耗、污染物产生量方面与国内先进指标尚有一定距离。因此,结合企业现状问题和现场考察结果,采用权重计分排序法确定审核重点为厂区熟料二分厂,将降低单位产品煤耗、能耗、减少单位产品粉尘、NOx产生量作为此次审核的主要目标。

4 主要清洁生产技术方案设计及效果分析

针对审核重点和审核目标,笔者及审核小组提出了从源头原辅料管理、生产过程、工艺装备到废气治理的一系列清洁生产技术方案,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经济和环境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典型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分析如下。

(1)辊压机混合辊改造。

①方案提出。

笔者现场调研发现,辊压机辊子先后进行在线堆焊修复,到现在已使用近4年,辊面磨损、剥落严重,过渡层及辊子母体疲劳裂纹己发展较深,若再次堆焊修复,无论从经济性上还是使用质量上都无法得以保证。建议对母体损伤严重的辊子进行改造。

②方案内容。

根据辊压机辊子使用情况,与有关单位共同设计、制作一套高铬双金属复合辊,并对辊子中心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清理改造。

③方案效果分析。

双金属离心复合辊套的内外层冶金复合良好,复合层厚度均匀,硬度差小,组织致密,满足辊压机的高压工作条件。改造完成后,辊压机预粉磨能力大幅提升,水泥磨系统台时从原来的150 t/h提高到170~180 t/h左右,吨水泥电耗可降低2 kW·h/t水泥左右,年可节约费用257.6万元。

(2)回转窑用燃烧器油枪升级改造。

①方案提出。

熟料一、二分厂每次检修过后需要点火烘窑,大致每条生产线每次烘窑需要柴油50t左右,清洁生产审核前使用的回转窑用燃烧器油枪为单通道顶片单孔油枪,在使用过程有多处弊端,整个烘窑升温过程油耗较高,不能在线调节喷油量大小,并且在调节一次风压时容易造成频繁“熄火”现象,现又受到油枪供油压力限制存在“落油”现象,对枪头雾化片、滤孔清洗过后效果不明显,雾化效果差,柴油落在耐火材料表面燃烧,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造成很大影响。笔者与生产部人员结合熟料一、二分厂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故障分析,提出对单孔油枪进行改造的建议。

②方案内容。

更换一根回转窑用组合式燃烧器油枪,并配备新的油泵系统,此改造由原来的单通道改为双通道,增加一路压缩空气促雾化环节。

③方案效果分析。

经实际测算,喷煤管油枪改造后,油枪节油量在5%左右,按照每条生产线每年大修和中修共计烘窑80 h算,每年公司节油量28.8 t,节油费用为25.9万元。

(3)旋风筒耐磨陶瓷片改耐磨涂料。

①方案提出。

熟料二分厂旋风筒内部原来通过粘耐磨陶瓷片来防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耐磨陶瓷片会出现掉块情况,出现过将下部卸料器卡住,甚至将斜槽堵塞的情况,导致立磨停机,影响生产连续性,减少单位时间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电耗。因此,提出改变耐磨材料的建议。

②方案内容。

使用耐磨涂料替换耐磨陶瓷片,耐磨涂料均匀磨损,不会出现耐磨陶瓷片会出现掉块,将下部卸料器卡住,甚至将斜槽堵塞的情况。

③方案效果分析。

此次改造保证了生产连续性,按改造前每次卡死或清堵平均停机1 h,每月一次,造成减产400 t生料计算,可提升年经济效益50万元,同时降低该工段单位产品能耗。

5 结论

(1)水泥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耗高、污染大的特点。

(2)目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对水泥行业现阶段清洁生产技术开展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落实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作,能够为水泥企业同时带来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4)由于目前国内水泥行业干法水泥窑工艺技术大体相同,因此,该公司成功实施的清洁生产技术在整个行业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苏,陈建宏,赵建平,等.水泥行业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8):80-83.

[2] 汪澜.开发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J].中国水泥,2009(6):33-35.

[3] 李亮,苏青青.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例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2):68-71.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J].四川水泥,2014(2):30-38.

作者:孙震宇 何嘉鹏

第2篇:《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自建设实施以来,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围绕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突出适应未来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锻炼为主线,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通过完善科学的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与深度、建立“理论教学+实习观摩+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师结构与强化教师素质培养、改革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等,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索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际上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培养污染控制方面的人才转向培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人才[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15条明确规定,应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课程纳入有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清洁生产成为高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加强清洁生产的教育,将其精髓渗透到环境类人才的思维习惯中,对培养和造就具有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发展的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重庆大学将《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CP & CPA)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正式纳入环境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以及2014级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类)本科培养计划中,开始该课程的建设与运行。为满足当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支撑学校本专业培养“高素质、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环境工程类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就必须要对课程进行改革。

一、清洁生产课程建设

1.明确教学目标。重庆大学是重庆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结合我校的这一资质背景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制定的课程目标是通过系统讲授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原理、审核方法和步骤等,并以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生产过程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为实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清洁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等工程活动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并为展开环境管理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2.合理选择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目前已出版的清洁生产相关教材有十余部,分别被不同的院校选用作为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教材。这些教材中一部分是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主题的教材,一部分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我校根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设计需要,选用了魏立安编著的《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3]、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编著的《清洁生产审核手册》(2015年3月第一版)[4]作为教学用书。通过综合两部教材对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清洁生产审核的理论与程序、典型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的详细阐述,并结合参考资料对不同行业特点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流程的进一步强化,保证了教材知识覆盖面的广度,实用性强。

3.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udit)。从概念关系来看,清洁生产是为消除末端治理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是属于技术层面的,而清洁生产审核则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绪论与发展历程、清洁生产(CP)、清洁生产审核(CPA)的三大板块为串联(图1)。在清洁生产(CP)的知识单元设计中,以CP1(基本概念与内容)为基础,在CP2(清洁生产基本原理)与CP3(清洁生产实践工具)单元中深入阐述介绍了环境容载力、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清洁生产的理论支撑,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设计、ISO14000环境管理等清洁生产的实践工具;CP4(清洁生产法规体系)中特别设计了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2016年第38号令)、《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详细解读;CP5(清洁生产评价)中介绍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并设计了评价示例。清洁生产审核(CPA)的知识单元设计中,CPA1(基本概念与原理)全面介绍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对象方式、原理思路、原则、职能定位、特点与作用;CPA2(清洁生产审核程序)重点详细(10个学时)介绍“七个阶段35个步骤”的具体工作程序,细化到每个步骤的阐述及规范化工作表格介绍;CPA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选取了以印染、电力、机械、冶炼等4个重污染行业典型企业为案例进行重点讲解。通过理论阐述结合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清洁生产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适应职业资格制度的教学目标。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检验高校中心工作的主要尺度。《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现代产业学、系统学、工业生产原理、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化工、管理等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一套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论,但目前的教学普遍面临着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契合度不高等挑战,与我国清洁生产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相适应。具有一定数量清洁生产审核师,是我国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对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制度应是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适应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导向[5,6]。教学改革应以突出未来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和锻炼,以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实践教学。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清洁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工具,是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已经掌握了环境污染物产生机理、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如何运用好这些理论知识则需要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目前国内开设的清洁生产课程大多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基本理论后,只能纸上谈兵,不会实际应用。因此,在教授环境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与清洁生产基础知识之外,应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优化实践性教学的形式。这也对实践性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长期清洁生产审核实践工作的积累,能掌握目前各行业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前沿,熟悉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能结合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清洁生产方案优缺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7]。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完善科学的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与深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年龄特征、学习需求;研究分析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所需人才在本课程的知识内容、技术能力上的具体需求;深入分析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点与环境工程学科下各基础课程、各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互补性、进度衔接。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结构需求目标,并深入分析其与现代产业学、化工、管理、资源、工业设计等学科下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相关性。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交叉关联性和知识点互补性,筛选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清洁生产知识点内容体系:(1)现有清洁生产课程教材《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以及国家规范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手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教程》等材料的具体知识点;(2)环境工程学科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各专业课程中支撑本课程基础的具体知识点;(3)现代产业学、化工、管理、资源、工业设计等学科下《化学工艺与设计》、《绿色化学原理》等各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点。针对学科特色、课程特点、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各学科知识点在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上的合理分布设计,吸收科学的课程知识框架设计方法,以“概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清洁生产的未来前沿”为递进逻辑思路,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框架,并进一步完善各内容框架下的教学要求与知识点,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

2.“理论教学+实习观摩+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现有的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仍不能完全满足对于应用性很强且又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复杂工艺下清洁生产审核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需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生产实习环节(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电厂、各企业污染治理工程等),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重点对涉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现状调研部分的知识点(如企业详细的工艺流程分析、污染源分析、污染处理设施等)进行回顾以及资料实地收集整理。生产实习结束后,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实习观摩,通过与企业清洁生产专员的交流沟通,调研与征集清洁生产方案,实地体会清洁生产方案内容与实施情况,切身体会清洁生产实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加深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提高对审核工作操作的理解。通过“理论教学+实习观摩+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希望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行到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根据教学模式的需要,改进优化了教学的学时配置,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60%)、案例分析教学(占25%)、实践教学(15%)三部分。

3.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活动”是根据完成某一工作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行动能力发展的根本目的[8]。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创设清洁生产审核师职业活动的具体情境,以多元式、开放式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思考相关问题,从而更深入理解清洁生产的核心思想、审核工作的技术方法、不同行业的特性等[5]。结合内容实际需要,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除广泛使用PPT课件投影、视频等现代媒体以外,也有机结合教参、黑板、纸质审核报告等媒体,在教学方法上将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5],注重各个章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流程设计。

4.优化教师教学结构与强化教师素质培养。执教本课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能够将清洁生产的最新理论进展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掌握国家政策和政府管理要求以及行业发展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经验与创新结合[8]。团队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中青博士,也有工程经验丰富、熟悉行业情况的高级工程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点,各尽其能,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的内容设计、单元教学、课后辅导和实践指导,形成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雄厚的教学团队,保证了教学的高水平运作。同时,我院通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办法》,建立了教师与企事业单位联系机制,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增强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师与时俱进的工程素养,更好地促进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效果。

5.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课程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相应改革,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下学生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靠考试前死记硬背却在考试结束后忘得一干二净的弊端[9]。将单一的考核方式优化为平时综合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占期末总成绩的10%;(2)实践环节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命题案例材料的分析报告评分,这部分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3)期末理论考试,占期末总成绩的60%,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案例分析等,并注意涵盖课程各章节知识点。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和优化,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扩大了课程考核覆盖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结语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的方针下,《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作为高校环境资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建设与改革应以突出适应未来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锻炼为主线,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性教学,以多方面内容的课程教改为依托,提升学生的清洁生产知识掌握与清洁生产审核专业技术能力,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丁良辉,薛云波.《清洁生产》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20):165-167.

[2]刘春涛,于秀娟.清洁生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9):63-64.

[3]魏立安.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清洁生产审核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5]陈润羊.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6):54-57.

[6]陈润羊.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143-145.

[7]洪俊明.清洁生产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4,(136):55-57.

[8]张丽娟,黄志艳,李建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52-153.

[9]蔡征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133-134.

Research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on "Cleaner Produc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SHI De-zhi,LIU Yuan-yuan,JIANG Yan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China)

Key words:cleaner production;cleaner production audit;course construction;education reform;research

作者:石德智 刘元元 蒋琰

第3篇:论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

[摘要]本文从简要分析餐饮业基本特征、地位、作用出发,从分析餐饮业供需矛盾中餐饮供给对餐饮消费主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入手,创新提出了要实现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论述了餐饮清洁生产、清洁服务的供给,是实现清洁餐饮消费,即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并提出在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餐饮消费三位一体运营全过程中应实现餐饮业节能降耗减排。

[关键词] 清洁生产;清洁服务;清洁消费;食品安全;HACCP管理体系;节能降耗减排

[

餐饮业是指专门从事烹制饮食品并提供消费场所和设备、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重要传统行业,它除了包括众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餐饮企业以外,还广泛包括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以及社会上一切以人为直接服务对象的行业中的餐饮供应环节,如住宿业、旅游业、长途乘客在旅途中的就餐等。

餐饮业的基本特征:第一,以其直接为消费者吃、喝服务而成为经久不衰的“朝阳”行业。与消费者在家庭中就餐纯属个人消费行为不同,消费者离家在外就餐就不仅是个人消费,同时亦是在餐饮公共场所进行的公共消费行为;第二,餐饮业劳动者的劳动是消费者家务“做饭”劳动的社会化。区别仅在于:做饭的家务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无酬劳动,不计入GDP总值;而餐饮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有酬劳动,计入GDP总值。第三,餐饮从业人员的劳动既是物质生产劳动又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兼具产品劳动、服务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特征。后厨师傅生产的主食、菜肴等是形成“新的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劳动;他们生产的“新的使用价值”是一种商品,要现场卖给在前厅就餐(或外卖送餐)的消费者当场即时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商业劳动;在前厅为就餐消费者提供各种就餐服务的劳动是非物质服务劳动。

餐饮业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对GDP总值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而且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能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如农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的发展,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著称,成为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能满足不同职业、年龄、宗教信仰等特殊社会群体对饮食的特色需求。

餐饮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消除它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压力,更面临着该行业特有的保障餐饮食品安全的压力。所以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创新提出实现“清洁餐饮”的新思路: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

一、清洁生产原理的由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清洁生产原理的产生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的“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因为这次研讨会开创了对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旧的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的先河,这场变革的关键创新思路是要变以往的“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或称“源削减”,这就是清洁生产原理的实质,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1990年美国颁布的《污染预防法案》中对“污染预防”的定义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原理的实质: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所所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地利用资源,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进产品和改进工艺。并明确规定污染预防不包括废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和废物处理等[1]。可见,污染预防当时仅局限在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过程,不包括企业外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废物的处置和再循环。“清洁生产”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对这场关于污染治理的“末端”到“源头”的变革中的各种名称及其内涵各异的表述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久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同年,环境规划署还制定了全球清洁生产行动计划,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将清洁生产列为全球《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内容[2]。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了源自西方的“清洁生产”,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厦门举办的清洁生产培训班上;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确立了清洁生产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经过试点和实践,1994年清洁生产被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内容。1998年我国成为《国际清洁生产宣言》的签字国。我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的实践经历了由工业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由企业内直接生产过程向社会再生产过程逐步拓展的历程。2002年4月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规定了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是“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3],即涵盖了从工业、建筑业到农业、服务业三次产业中的所有市场微观主体及宏观上为推行清洁生产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各级人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清洁生产法》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推行清洁生产为目的的法律,而且也首次以立法形式对第三产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清洁服务进行了认定。2002年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作为餐饮业清洁生产的行业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为国际同行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为国内餐饮业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具体指标包括工艺和装备、资源和能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废物回收等六个方面的若干规定。本文不再复述。

二、“清洁餐饮”及其三位一体的新内涵

人的任何一个餐次的在外就餐消费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公共餐饮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消费主体,即现场就餐消费者;(2)消费客体,即由餐饮经营者向餐饮消费者提供的菜肴、饮品及其服务;(3)消费环境,一般包括以下两大类环境因子:(A)餐馆内的就餐环境,包括它的硬件设施、设备提供的硬环境及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软环境。(B)餐馆外周边环境,包括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是露天餐饮,上述两大类消费环境便合二为一。可见,餐饮清洁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位就餐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对各类相关环境资源的消耗量及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程度的大小。

所以,笔者提出的“清洁餐饮”至少包含以下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新内涵:(1)清洁生产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2)清洁服务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法》适用范围首次突破了传统的工业领域,拓展到了人文服务领域,即清洁生产拓展到了清洁服务;(3)清洁消费,这里的消费特指生活消费。我国《清洁生产法》尚未涉足这一领域。因为长期以来,对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一直是人类的生产消费过程。然而生产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消费。人类本是地球有生命系统中的天然成员,所以环境消费权应当是人类与生俱来应享有的生活消费权利之一。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已宣告: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我国1982年通过的《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生态良好”列为“全面小康”新目标“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统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进党的重要文献。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所以笔者提出了与“清洁生产”概念相对应的“清洁消费”新概念。“清洁消费”的含义就是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被称为“可持续消费”的含义,是指在提供服务及其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趋于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趋于最少,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该报告还明确指出,“可持续消费”并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而引起的过度消费之间的折中,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适用于全球各国各种收入水平的人们。同年,联合国召开《可持续消费专题研讨会》,又进一步明确规定,可持续消费关联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环节中所有组成部分对环境的影响[4]。人的食、衣、住、用、行等消费结构中的任何一类消费都必须实现清洁消费,并由相对应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部门[5]的供给来满足。“清洁餐饮”必然要由餐饮企业的清洁生产、清洁服务来提供。

三、餐饮消费对消费主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

首先,来自餐饮食品的安全危害。

主要是指食品中能够引起人类疾病或伤害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目前已知有二百种以上的食品安全危害,其中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头等食品安全危害,其次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化学危害,还有食品添加剂的滥用[6]。俗话说“病从口入”,食源性生物类危害主要指食品中潜藏的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如1988年上海流行甲型肝炎,约有29万人感染,主要原因是他们食用了被污染而又未经彻底加热的毛蚶。食源性化学类危害主要有两大类:(1)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如常见于海产品中的藻类毒素;发芽土豆中含有的植物毒素;河豚毒素是典型的鱼类动物毒素;(2)人为造成的化学危害,主要指食品原料中农药、兽药、化肥、重金属等残留超标所形成的危害。生物危害、化学危害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全国因食物中毒死亡196人[7]。物理类危害通常指食品中非正常出现的异物,如玻璃渣、骨头渣、小石子等,人食用时可能造成牙齿损伤、口腔被割破等人身意外伤害,或使消费者食欲大减。此外,过敏反应也被列为食品安全危害的范畴,约有4%成人、8%儿童具有过敏体质,从而对某些食物中含有的异构蛋白产生排斥反应[8]。

第二,来自餐饮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及其对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

1. 对土地的占用。浙江省四星级和部分三星级饭店的建筑面积均在3万米2以上[9],按这个标准估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星级饭店将达到800家,如果再加上即将施行的北京市餐饮企业经营面积准入标准要从目前的50米2提高到80米2这一新举措,全市餐饮业的土地占用总量至少在千万米2以上[10]。

2. 对能源的消耗。四星级饭店平均每米2建筑面积消耗的电能是普通民用建筑能耗的20倍。

3. 对水的消耗。星级饭店平均每间客房每天耗水1000—2000升左右,是一般城市居民日用水量的4—10倍[11]。

4. 对各类食物资源的浪费惊人。据2005年对北京市2211张餐桌的浪费调查显示,米饭面食等粮食浪费比例为11.5%,若以此比例计,全国餐饮浪费的粮食大约为240万吨,相当于减少517万公顷的粮食播种面积和18亿米3的农业用水[12]。餐饮日常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餐盒、餐巾等更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餐饮企业尤其是大型餐饮企业对资源的大量耗费,必然进而表现为这些资源耗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环境污染。目前餐饮业废气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已升至第三位,仅次于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废弃食物垃圾在北京市城市垃圾构成中的占比1995年为35.96%,1998年上升为36.12%,位居第一,仍呈上升趋势[13];此外还有废水尤其是大量含洗涤剂的污水、餐饮噪音污染、餐馆室内空气污染源,如烟焦油中含有的苯并[?琢]芘,室内装饰、建筑材料中含有的甲醛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餐饮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有的已构成对周边居民生活的严重干扰,如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北里27号楼被8个餐馆的烟囱包围[14];有的宾馆饭店则构成对当地历史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如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贵州铜仁川主宫,始建于1375年,因被用于经营茶楼、餐饮,于2007年3月不慎起火[15];天津市水上公园建于1950年,21年来,公园周边饭店、宾馆的建设逐渐蚕食公园面积约23%[16]。

第三,来自餐饮消费者、餐饮企业服务人员自身不科学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危害。

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与人之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出现了居民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畜禽肉类与油脂食物消费量过多,从而使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仅达到47%,远低于世卫组织推荐的55%至65%的合理比率[17]。由此而引发了各种疾病:如我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之首,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居世界第二,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世界1/5。上海市是国内乳腺癌发病率“冠军”[18]。

我国传统的“南甜北咸”也是一种很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吃糖太多,不仅易使牙齿脱钙,发生龋齿,而且易引发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食盐太多,危害之一是易引发高血压,以每人每天食盐量(克)与其高血压患病率(%)二者的相关性对比显示:北方人平均每日食盐量在15-20克,上海为10-12克,广州为7-8克,与此相对应的北方如北京、天津、沈阳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南方如上海、杭州约为5%-7%,广州、福州、湛江约为3%-5%[19]。

我国不科学的传统烹饪习俗之一是过于注重色、香、味、形俱全,不仅导致食物最根本的价值——营养素的流失,而且易导致食物在烹饪环节上的污染。如杂环胺是一种致癌化合物,它主要生成于食物(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鱼、肉类食品)高温烹调过程中,目前已成为我国胃癌高发的主因之一。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糟粕之一——“八珍大补”之说认为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强身健体,这种做法一方面不利于对濒危珍稀动物的保护,另一方面食用野生动物容易传播疾病。传统“八珍”之中有熊掌、猩唇、驼峰、豹胆、龙肝、凤髓等。现代又将鱼翅列入“新八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翅消费国,鱼翅的大量消费使得鲨鱼的种群逐渐减少,以致世界环保组织向世界最大鱼翅出口国欧盟呼吁:禁止向中国出口鱼翅[20]。2004年初,研究人员从某餐厅所有的6只果子狸以及从市场上找来的91只果子狸身上取样,共84只检测到冠状病毒,这为野生动物果子狸传播“非典”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1]。

另外,餐饮消费者身上的不文明的习俗和行为,如用公款大吃大喝,民间存在的种种诸如好面子、讲排场、比阔气之陋习,助推了餐饮业“红火”,间接给消费者带来危害。而其它如不实行分餐制、有的餐厅服务人员无健康证、消毒不达标等也是造成危害的原因。

四、餐饮企业清洁生产、清洁服务的供给是实现清洁餐饮消费即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强调,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北京市餐饮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北京市广大市民,而且关系到一切来京流动人口,尤其关系到2008年奥运赛事期间国外代表团成员的人身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安全属于国家安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北京作为特大消费城市,70%的食品由外部调入,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市政府大力“提升餐饮业卫生水平”,从每个饭店的操作空间、原料进出、加工等9个部分67个方面,对全市4万6千余家餐馆进行A、B、C、D四级量化分级。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推荐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2002年3月我国发布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规定》。餐饮业对HACCP体系的应用与餐饮业应用清洁生产、清洁服务原理是一致的。因为HACCP本源自1959年美国P:11sbury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生产安全的航空食品而创建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22]。

HACCP体系包括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等7大原理。餐饮业应用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餐饮企业可能引起食品危害的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分析和评估”,并从中挑选出若干“显著危害点”作为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事前对这些“关键控制点”采取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23]。尽管各餐饮企业因其产品的特色各异,具体的HACCP计划有所差异,但对餐饮行业而言与清洁生产、清洁服务原理具有以下共性:第一,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严把原料进货关。这也是清洁生产的源头“关键控制点”。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台账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进货原料的清洁,世界著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建立了自身独立的土豆供应商辛普拉,麦当劳在中国的土豆供应基地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这个经验值得借鉴。中小餐饮企业建立自己独立的原料供应基地有困难,可以联合建立采购物流配送中心。第二个关键控制点是确保采购来的原料等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安全,尤其要确保运量大、运距远、污染机率高的原料运输的清洁安全。第三,严格控制已采购、运输进店的原料的预处理和入库仓储这两个环节上的二次污染。第四,后厨加工和烹饪环节上的清洁安全生产过程是实现清洁餐饮的重中之重。要将“均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科学餐饮理念和全国营养健康型示范单位——北京顺峰酒店倡导的“低脂、低糖、低盐、低热量”、“少味精调料”、“原汁、原味、原香”的烹饪原则贯穿于加工和烹饪生产全过程[24],尽量采用使食品营养素流失最小化的生产工艺。充分挖掘“医食同源”的内涵,创新推出具有“食疗、食补、食养”作用的保健餐饮品牌。建立现场制作的餐饮食品的标识及其可追溯制度。逐步推广“明厨亮灶”工程,接受餐饮消费者的现场监督。第五,现场制作好的餐饮食品要安全送达餐桌。最后,餐厅服务人员要提供清洁服务,其内涵包括:(1)倡导“适度消费”,当消费者点餐时,服务员要本着“经济实惠、合理配置、有利健康、减少浪费”的清洁餐饮消费理念,向顾客推荐数量适中、营养含量高的菜肴。(2)顾客用餐完毕后,对其剩余食品主动提供“打包”或代客保存剩酒的服务。便宜坊烤鸭店在591年店庆之际推出了“节俭有奖日”活动:顾客吃尽盘中餐者,九折优惠。5天试点显示,在客流量增加近2成的情况下,剩余饭菜量亦从原来的700多斤减少到300多斤,这项活动在全国尚属首例[25]。(3)倡导和创建“无烟餐厅”,善于劝阻酗酒者,在餐厅醒目处张贴“司机免酒”的温馨提示牌。(4)倡导分餐制和自助餐制。

五、在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餐饮消费三位一体运营全过程中实现餐饮业的节能降耗减排

“十一五”规划确定GDP能耗下降20%,2006年应完成能耗下降4.4%的目标,然而全国仅有北京市完成了这一指标,万元GDP能耗下降了5.25%,2007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又继续下降4.95%[26]。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能耗大户做出了应有贡献。笔者认为餐饮业2002年制定的清洁生产行业标准还应加一项最源头的项目,即餐饮企业营业场所的选址及其建筑物的设计,尤其是高星级的大型餐饮企业属于大型公建,应当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ECO-design)。设计阶段就全面考虑将其环境影响最小化,《清洁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筑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又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提供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餐饮业借鉴:如国家体育馆工程中100千瓦光伏电站用于地下场馆照明所需的1124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奥运村6千米2太阳能集热板用于生产热水的设计等[27]。沈阳市的科隆酒店采用先进的“地源热泵”新技术,用可再生的地热能替代了原有的2台2吨燃煤蒸汽锅炉及其40米高的烟囱,减排烟气、二氧化硫等[28]。对宾馆饭店的既有建筑,北京市则要求必须按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在2007年内全部完成“节能降耗减排”改造。

餐饮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节能降耗减排前景广阔:北京卡尔顿酒店让水在企业内部循环,采用世界领先的中水系统——平板式MBR膜技术,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厕,节水6万多吨[29]。餐饮企业还可与其他相关行业建立外部循环,如废弃的饮料瓶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可再生产出用于食品包装的聚酯原料;杭州华创实业有限公司则发明了用废弃饮料瓶再生纺涤纶短纤维生产技术,开发了30多个品种,有一种被称为“赛羽绒”[30];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有关单位合作,将建成一条利用餐馆废弃油加工年产3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线;无锡市华宏生物燃料有限公司一年就能“吃掉”餐馆产生的地沟油、泔水油近3万吨,约占无锡市同类废弃物的50%,重庆市环卫集团与法国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合作,利用餐厨垃圾每吨可发电120度[31]。可见,餐饮业节能降耗减排的前景非常广阔,将餐饮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部门的潜力无限!

[参考文献]

[1][3] 鲁明中,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p173~174,p119,p31,p177~p178.

[2][13]刘振刚.北京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p12, p159.

[4]卢莉芳.清洁消费中的经济学和法学问题探讨[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4(1):p12~14.

[5]李成勋,剧景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谐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336~347,p340~341.

[6][8]邹翔,钱和.餐饮业HACCP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p8,p33.

[7]赵新培.去年全国发生596起食物中毒[N].北京青年报,2007-3-15(A21).

[9]魏新生.饭店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10]赵新培.餐饮企业经营面积不得低于80平方米[N].北京青年报,2007-6-13(A2).

[11]赵婷婷.奥运签约饭店年内全部达绿标[N].北京青年报,2007-7-13(A12).

[12]石姿委.构建节约型餐饮文化,推行在外就餐改革[J].国际贸易论坛,2007(2):p60~61.

[14]李天际,徐笛.8个餐馆烟囱包围30户居民[N].北京青年报,2006-11-18(A7).

[15]周之江.600年古建筑竟成吃火锅之所[N].北京青年报,2007-3-15(A21).

[16]傲腾,程少华.天津水上公园离市民越来越远[N].人民日报,2007-4-24(8).

[17]易茗.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仅达47%[N].北京青年报,2007-2-6(D5).

[18]若丹.可能吃出乳腺癌[N].北京青年报,2007-5-22(D5).

[19]于峰.“南甜北咸”是不好习惯[N].北京青年报,2007-1-23(D5).

[20]翟墨.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鱼翅[N].北京青年报,2007-5-28(A5).

[21]据《广州日报》报导:果子狸传播“非典”找到证据[N].北京青年报,2006-11-23(A9).

[22][23]李亨.餐饮业实践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p96,p95.

[24]易茗.中国餐饮启动健康大行动[N].北京青年报,2006-12-12(D5).

[25]安苏.吃尽盘中餐,餐费打九折[N].北京青年报,2007-6-7(A1).

[26]雷嘉.全国仅北京完成GDP降耗任务[N].北京青年报,2007-7-13(A2).

[27]梁琦.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体育馆装完[N].北京青年报,2007-6-20(A10).

[28]徐元锋.沈阳用上“大地牌空调”[N].人民日报,2007-6-4(13).

[29]采用先进中水系统,酒店年节水6万吨[N].北京青年报,2006-11-25(A7).

[30]武卫政.塑料瓶变身“赛羽绒” [N].人民日报,2007-5-17(15).

[31]高杰.吞下泔水,产出“绿能” [N].人民日报,2007-1-25(16).

作者:卢莉芳

第4篇: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

摘要 水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污染大户、耗能大户、消耗资源大户,水泥行业全行业都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通过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 水泥行业 清洁生产 生产工艺 节能 环保

我国水泥行业现状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水泥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 21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现如今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8%左右。 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且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环境污染严重。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的特点仍是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企业数量多、人员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工艺落后,物耗、能耗高。水泥工业是粉尘、CO

2、SO2的排放大户。水泥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高污染。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粉尘和有害气体而污染大气,例如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X) 氟化物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CO2的主要危害是温室气体效应,引发全球变暖,破坏地球总体生态平衡。

由此得出,水泥工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迫在眉睫。

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是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加强质量管理,合理使用原料和燃料、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废弃物,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产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产品性能与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在使用时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无害。水泥工业为“两高一资”行业,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熟料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由此,可知水泥工业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有助于减缓矿山生态的破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产生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就是指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对水泥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 同时最大限度地使用废弃物, 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产品。从清洁生产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是与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一致的。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水泥工业必须改变传统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 向提高质量、节能、节地、节水、利废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水泥工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原因

1 水泥工业实施清洁生产是珍惜资源的需要: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品种齐全, 总量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58%。按生产1t 水泥熟料需要消耗1.5~1.6t 原料、0.15 ~0.20t 原煤, 生产1t 水泥需要消耗电80 ~110kW·h 来计算, 以2008 年生产的水泥、熟料数量来计算, 约需要消耗原料20.6 亿t, 1.3 亿t 标准煤和1 250 亿kW·h 电。

2 水泥工业实施清洁生产是优化水泥性能的需要

我国水泥目前的品种、种类很多, 按其用途及性能可以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通用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据统计我国通用水泥的使用占比达到90%以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认为, 强度高的水泥就是高性能水泥, 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水泥强度高只是水泥使用性能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种建筑工程对水泥及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强度要求更高外, 还有施工性能的要求: 如水化热更低、体积更稳定、抢修补漏更迅速, 耐磨性、耐腐蚀性及耐久性等方面都有要求, 3 水泥工业实施清洁生产是社会技术进步的需要: 清洁生产在水泥行业中的作用

(1)实施清洁生产可以使水泥工业的环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减轻水泥工业的环境负荷。 (2)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在源头预防,避繁就简、去难就易,是水泥工业的环保工作技术难度减小。 (3)用清洁生产的方法预防污染比仅用末端处理的方法治理污染可大量节省资金。

(4)用清洁生产的方法预防污染可以节约资源、能源,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了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清洁生产全方位、全过程地将产品的生产、使用和环境减负、环境污染融为一体,以降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负荷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强调在污染生产前进行综合预防,有效地防治或减少污染的生产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一主动行动经国内外许多实践证明能节约资源、能源,产生经济效益。因而实行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控制污染、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风险、促进工业生产和环境协调发展最有效的手段。

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有:污染源削减技术、环境负荷削减技术、提高资源效率技术、提高效能技术等等,每一种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均能得到很好的经济、资源、能源或环境效益。

水泥厂清洁生产的重点是水泥窑清洁煅烧。理想的清洁煅烧:尽可能降低CO

2、CO、SO3和粉尘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按这个简单的想法探讨水泥窑清洁煅烧与水泥厂环保效能。

一、水泥窑清洁煅烧有三个要点:采用易烧原料;改进煅烧方法;高效利用窑灰。

目前在水泥工业运用比较常见的清洁生产技术有: (1) 大力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新建、扩建、改建窑外分解窑, 增加新型干法生产水泥的比重是提高水泥生产技术水平, 降低能耗的主要途径。

(2) 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运用, 充分利用窑炉预热器和篦冷机的排风余热。该项技术使能源回收水平可达35~40kW·h/t 熟料。

(3) 采用低阻高效的多级预热器系统和控流式新型篦冷机以及多通道喷煤管的应用, 都能有效地降低水泥熟料的生产热耗。

(4) 用高效粉磨机取代低效的球磨机, 降低粉磨电耗。粉磨是水泥生产中主要的耗电工序,约占综合耗电量70%。我国水泥企业原来大多是采用低效的球磨机, 效率只有3%~5%, 现在普遍采用立式磨、辊压磨、挤压磨、高细磨等代替原有的球磨机; 以大磨机取代小磨机, 淘汰直径小于1.83m 的小型球磨机; 改进粉磨工艺流程, 增添预破碎机、选粉机; 采用耐磨钢球、耐磨衬板及节能型衬板等。同时, 在水泥工业积极推动企业规模化, 生产设备趋向大型化、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这些有效的手段, 得到明显的规模节能降耗效益。在水泥流通领域, 要发展散装水泥等高效率低损耗的物流体系, 建立好废旧建材的回收利用体系。以上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技术进步。能使水泥按建筑设计要求正常水化、硬化, 水泥石的结构致密度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__

2.1.1 水泥熟料烧成系统

目前最为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工艺为带窑外分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窑外分解窑又称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速率较低的区域移到旋风预热器与窑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中进行。

生料颗粒分散在煅烧炉中,处于悬浮或沸腾状态,以最小的温度差,在燃料燃烧的同时,进行高速传热过程,使生料发

生分解反应。入窑生料的碳酸钙表观分解率,可从原来的旋风预热器的40%~50%提高到85%~95%。从而大大减轻了回转窑的热负荷,使回转窑的生产能力成倍地增加。自1971 年第一台窑外分解窑建成投产以来,目前最大的窑外分解窑的生产能力已达日产熟料10000 吨,窑的运转周期也有提高。由于窑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减少了单位熟料的表面散热损失,因而窑外分解窑的热耗比一般预热器低3%~6%;在投资费用上也比较低,由于分解炉内煅烧温度较低,不但降低了回转窑在高温下燃烧所产生的NOX,而且还可以使用较差的燃料,降低燃料消耗量,减少SO2排放,因而窑外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工业的一次突破。水泥工业的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节能化、操作管理自动化、环保措施节能化,均以节水、节能、高效、降耗为目标,水泥工业的每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都是为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将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有效产品,把消耗和排废降至最低点,可以说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采用先进设备

选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降低能耗、物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不同生产厂家设备的比较,指出优先采用设备的特点和设计时的环保理念,推进先进设备的应用。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促进了水泥生产装备大型化的进程,现代辊式磨、辊压机和辊筒磨等新型挤压粉磨装置显示了比传统磨机生产效率高、系统电耗少的节能潜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工艺

技术创新,积极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为实现水泥产品和水泥行业的“再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3. 2. 1 改造粉磨工艺,发展粉磨技术减少电耗。在水泥生产中,每生产1 吨水泥大约需要粉碎各种 物料3 ~ 4 吨,粉碎工艺过程的电耗占生产总电耗的60% ~ 70%[15]。选择先进的粉碎工艺,简化粉 碎流程,改善传统粉碎作业方式,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粉磨电耗,已成为实现水泥生产节能降耗的关键。因此,水泥企业可以从改造磨前预粉碎工艺、球磨机内部改造和选粉机改造等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粉磨工艺的生态改造,实现节能降耗。

3. 2. 2 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实现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新型干法水泥是指采 用窑外分解的新工艺生产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 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并高效、优质、低耗、 环保。该技术优点为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技术,一方面能消耗工业废渣和一定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另一方面与立窑相比,劳动生产率高5 - 6 倍,能耗低,粉尘排放仅为立窑的1 /5 ~ 1 /10,产品质量稳定,强度标号高。 3. 3 建立生态产业链,实现水泥工业企业的“资源化”

仿照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使一家企业的废物( 输出) ,变成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 输入) ,形成“共生工业链”,实现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综合协同的封闭循环,即企业之间的共生原则。这就是“生态产业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生态产业链”逐级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 生产工艺的优化

1.减少石灰石夹带粘土,提高配料准确性,提高生料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调整磨机装球量改进研磨体级配,调整闭路墨系统的物料循环量,提高粉末效率,降低粉磨电耗。 3.优化烧成系统配煤、配风,降低烧成热耗,节煤、节电。

4.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料均料链”,改善均化效果,提高生料质量,做好窑前工艺,促进烧成系统均匀煅烧,提高熟料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5.粉料输送、提升过程转落处降低落差,必要的高落差放料采用“软着陆”,可大幅度减降扬尘生产量。

6.加强工艺系统密封,杜绝“跑”、“冒”、“滴”、“漏”

结语

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机会和潜力很大,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从领导干部到岗位操作工,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积极的投入与参与,使企业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环节都处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清洁生产的实施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才能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水泥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刻不容缓。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3R 原则”为指导,通过清洁生产,实现水泥工业的“减量化”; 技术创新,促进水泥工业的“再利用”;建立生态产业链,实现水泥的“再循环”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等途径,探究一条能推进贵州省水泥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把已完成使用价值的物质返回到工厂,经处理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3R 原则”的生产模式,从设计、原料、工艺、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最小; 同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2] 柴新玲.水泥工业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初探[J].新疆环境保护,1999,(3):59~62. [3] 吴广芬,赵鸣.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J].环境保护,2005,(6):67~69. [4] 孙星寿.循环经济与水泥工业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3):30~35. [5] 韩仲琦.关于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思考[J].水泥技术,2004,(6):13~17. [6] 卢声超.简论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及其技术[J].水泥工程,2006,(2):70~75.

第5篇: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

环境工程0901班

小组成员:刘小青 李丰

陈健健 陈雪萍

水泥

水泥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是三大重要建筑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这里可以插入图片)

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特点仍然是数量大而技术先进的新型干法企业少,发展快而平均规模小,粗放型管理等。例如,2004年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9.7亿吨,其中窑力生产5.76亿吨,占总产量59.4%,旋窑生产量3.94亿吨,占40.6%(占旋窑生产量20%的为落后的湿法回转窑、半湿法、普通干法生产线生产)。技术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回转窑的产量为3.15亿吨,水泥产品95%是通用水泥,商标号优质水泥比重较低。全国大中型水泥企业熟料单位耗煤比国外标准下需消耗先进水平高40%多;水泥综合耗电比国外先进水平约高13%--19%;在环境保护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更大。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生产,促

使部分资源濒于枯竭,资源的短缺已是制约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改进水泥生产工业的技术以实现资源结缘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这里也可以插入图片

水泥工业与清洁生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泥的加工制造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也在不断被提了出来,即水泥的生产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这样生产的产品无毒无害,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生态乐园。水泥工业的范畴属于粉体工程,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必须采用创新的粉体技术和设备,要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或渗透到水泥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之中。

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然而我国水泥工业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上经历了相当迂回曲折的历程,虽然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代表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水泥量已上升到总量的23%(2003年),但仍有70%的立窑水泥和一些湿法窑、立波儿窑、干法中空窑等

生产方式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水泥工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 就要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生产、消费和处理废弃物,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水泥工业的范畴属于粉体工程,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必须采用创新的粉体技术和设备,要把生态意识贯穿或渗到水泥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之中,当前中印的一步就是“清洁生产”。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在工业生产中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指的是,合理而有限的利用自

然资源和能源,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有效利用废弃物,生产符合工业标准的且无毒无害的水泥产品。

清洁生产的范围

在水泥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原料和燃料、生产制造、包装出厂”的3个环节,是清洁生产主要控制的3个阶段,因为水泥的应用是以混凝土或水泥制品的形式完成的,因此产品的使用对环境负荷的影响,已经不在水泥产品工艺范围之内了,同样废旧的混凝土作为混凝土骨材的再循环使用或完全废弃对环境负荷的影响,也不属于水泥生产范畴,因此,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不考虑产品出厂后的工程应用、再利用以及废弃等环节的内容。

控制范围

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范围是从石灰石原料矿山(其他原料是从到达厂内)开始,直到产品出厂为止,包括了生产的全过程。

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即水泥生产工艺和水泥产品,在生产中贯彻环境意识,控制水泥产品在原料、燃料准备、生产过程和水泥产品质量的环境负荷,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使水泥产品不单满足工业标准要求而且不含有毒有害物。

清洁生产的目标

清洁生产是水泥工业变革的表现之一,它推动了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建材的蓬勃发展。实行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关键因素是要求水泥生产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消纳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等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具体来说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目标是: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天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或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节水,减缓石灰石、粘土、煤炭、水资源的耗竭。

(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使水泥产品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水泥工业生产活动对人类和环 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制定的原则

“清洁生产规范”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的要求,对水泥工业的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及有效利用、生产技术与设备的要求、生产过程控制、工业废弃物利用以及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重点 是由末端治理污染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主要制定原则如下:

(1)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石灰石等天然矿物及煤炭、电力的消耗,因此推荐采用先进生产技

术和装备,在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的水泥工艺技术,特别是立窑生产线。

(2)按照从源头抓治理的思路,体现生产全过程的生产控制和污染预防控制的原则。

(3)污染物排放控制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要求。

(4)废弃物的再循环使用以及城市垃圾、下水污泥等有效使用,是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对水泥工业提出的要求,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将对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清洁生产规定的基准数值是在参考了国内外现有企业的综合数据基础上,考虑到国内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下确定的,无论是现有企业还是新建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才可以达到,同时对先进企业进行鼓励。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内容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水泥生命周期(原燃料一生产制造—包装出厂一工程应用一废弃)中的前3个环节中,即:

◆原料、燃料:能否使用低品位的原燃料,能否使用替代燃料和原料,是有效利用资源的关键; ◆生产制造: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若能采用先进技术

和装备,可以降低各种消耗指标和减少排放或不排放污染物,即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解决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在生产控制设计上,要使中央控制室24 h 都对废气废水排放、噪音、振动等进行环境检测与管理,同时工厂对环境有无超标影响(如粉尘、s0

2、No小C02等),都能远程监察,以利当地环保部门对水泥厂的监督管理;

◆包装出厂:中央化验室要对产品严格检测,产品要符合工业标准和不含有毒有害物。尽量散装出厂,可节省大量制袋所需的木材等原料以及造纸用水。 关于工程应用,主要由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使用,因为要先甩水泥制成混凝土才能在工程上应用,所 以产品水泥一定要符合相关工业标准,并且要无毒无害。

建筑物或构筑物被废弃后,将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可叫做建筑垃圾,也是一种公害,现在正在研究将其 破碎后作为新混凝土骨材,或磨细后作为水泥的原料,但现在还没有被正式应用。

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指标

关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规模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即现代水泥工业)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23%,而70%以上的水泥产品仍属于传统的

落后的水泥工艺,如普通立窑、机械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余热发电窑、半干法窑、立筒预热器窑和旋风预热器窑等。但在国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普遍采用的生产形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定位在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上,目前尚没有其它更好的水泥制造技术可以取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而水泥熟料高温烧成设备仍将坚持采用回转窑,原因是回转窑热工场容易稳定,易于大型化。生产线大型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必备条件,而规模化生产又是现代化工业的基础,水泥制造业作为基础工程材料工业,生产线大型化是必然趋势,世界上先进国家纷纷推出大型生产线,我国还存在大量规模很小的(<350∥d)立窑生产线,也开发和建成了约30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并有多条5000∥d生产线投产,目前正在开发10000 L/d生产线,大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我国水泥工业的标志。

我国发改委正在制定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主要提出的内容是鼓励兴建4000 L/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西部地区为2000 L/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对于2000∥d以下生产线(西部地区为1000 L/d以下生产线)将属于限制类,而立窑、中空窑、湿法窑和立

波窑是禁止新建的,并且现存在的这几种窑型生产线将被改造或淘汰。

此外由于回转窑所具有的独特的高温煅烧环境以及水泥熟料生产工艺的特点,使水泥工业具有消纳工业废弃物的功能,因此水泥生产要加强废弃物的利用。 根据以上情况,在清洁生产的工艺方法和生产线规模方面,有如下考虑:

◆鼓励兴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规模最好在日产2000 t熟料以上;

◆现存的新型干法以外回转窑生产线(中空窑、湿法窑和立波窑等),要按清洁生产的指标搞好企业生产,希望改建成新型干法;

◆一般立窑应尽快淘汰,生产指标和环境指标好的机械立窑生产线,应执行清洁生产的有关规定,希望尽快淘汰或改建成新型干法。一般来说,从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和防止对环境有害影响方面,立窑生产线是很难达到清洁生产要求的,立窑工艺也不能使用可燃废弃物,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立窑是没有前途的。

生产设备

在清洁生产规范中应遵循这一精神,水泥企业应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成套设备,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0多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的科研、设计、生产企业与装备制造厂家紧密合作,共同攻关,开发了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机械和装备,并且在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环保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各种

新型大型化的分解炉、预热器、高效篦冷机、大型的滑履轴承球磨机、大型高效辊磨、大型高效辊压机、大型高温风机、大型高效破碎机、大型预均化堆场所用的堆取料机以及它们的控制设备等。在推行我国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时,首先应推荐用户使用国产节能降耗、环保型的设备,在行业制定清洁生产规范时,应介绍当前节能降耗、环保型国产设备的性能指标。

生产过程控制

要做到清洁生产,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该改变过去重点抓“末端治理”的片面现象,因此生产全过程控制是清洁生产的核心。

生产全过程控制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水泥单位产品的热耗、电耗及其他各种消耗,根据国外报导的最新和最先进指标以及国内标定的不同水平工厂实际情况,可以有几个不同级别的指标。 ◆低品位原燃料的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的逐步枯竭,已

引起世界各国的警觉和重视,今后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生产,“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子孙后代长期的需要”,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使用天然资源。

在现实中,优质的石灰石及煤炭越来越少,迫使我们开发使用低品位的原燃料,近年来,cao含量<45%的石灰石也得到了采用,使用粘土替代原料以及在回转窑中使用低挥发份煤和无烟煤、高硫煤已取得很大进展,参考国内外实际情况,所以对低品位石灰石、替代粘土量以及利用无烟煤、低挥发份煤的利用率应该有鼓励指标。

◆采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我国水泥工业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利用工业废渣,70~80年代工业废渣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除矿渣外,粉煤灰、煤矸石、钢渣、磷渣、赤泥等相继进入水泥生产领域,在废渣利用上我国的成绩还是非常显著的,然而我国以往大部分是采用混合材的方法加入到水泥中,尽管这种利用方法也很重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在水泥配料中使用和对超细混合材的研究,对混合材的评价除活性指标外,还要研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产品无害化的检测,如矿渣的放射性问题。我国现在每年约产生10亿t工业废弃

物,2亿t城市垃圾,今后还会有很大的增长,也就是说在水泥工业中处理城市垃圾、下水污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不含医疗垃圾)是新出现的“任务”,国外在上世纪90年代中以后,这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例如:在欧洲和美国对焚烧垃圾和有毒有害物已取得很大进展,燃料替代率在20%。80%,而日本使用垃圾焚烧灰开发制造了新品种水泥——生态水泥,性能与强度几乎与硅酸盐水泥一样。在日本凡是可烧的工业废弃物与城市垃圾都可以送人回转窑燃烧,即处理了废弃物和垃圾又节约了天然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国外一些国家在利用废弃物时是有质量要求的。 我国最近几年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但是,这件工作不单是水泥工业的事情,它是社会经济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综合平衡与考虑,需要全国环保和有关行业部门的共同参与,对工业废弃物、 城市垃圾等的管理与供给系统应该建立全新的模式,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外部环境上给水泥工业创造生态化的条件,当然,水泥工业与其他部们还要从技术上开发生态化的工艺和装备。

从清洁生产的要求来看,应有以下几方面的指标: ◆使用可燃废弃物燃料替代率;

◆工业废弃物作为混合材或填充材利用率;

◆工业废弃物在配料中使用的利用率; ◆ 以上三种情况的综合利用率。

关于余热利用

在水泥厂热工工程的单位操作中,有很多余热产生,如果不能利用是很大的浪费,到目前为止对回转窑 的筒体散热损失仍不能很好利用,然而烧成系统排出的废气有大量的热焓可以使用,一般用来余热发电,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主要利用窑尾预热器排气的400℃以下余热和窑头冷却机200℃左右的低温废气。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作为“八五”攻关项目,开发并逐步完善了两种发电系统: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及不带补燃锅炉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现已积累了水泥厂余热发电技术指标。在清洁生产规范中应提出这方面的指标,而指标的确定要根据国内水泥厂的生产实际情况。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

这方面的数据应完全采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GB4915—2004国家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这个标准中相当详细地规定了现有生产设备和新建及2010年后生产设备排气筒颗粒物、s0

2、NO,和F化物排放限值,此外,还对环保相关生产工艺管

制和操作规范、排气筒的高度等作了规定,对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和分析方法、对厂(场)界外粉尘无组织排放的监测进行了规定,水泥工业清洁生产应无条件执行这一标准。

环境管理和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以往我国对水泥厂的环境管理和生产过程环境管理,从来没有严格治理过,除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外,大部分水泥厂仍处于“脏、乱、差”的环境中,特别是小水泥企业每年排放的粉尘可达产量的2%~3%,一些矿山几乎是无序开采,开采后也不注意尾矿填埋和开采面的植被,不单对景观造成了很大损坏,而且对生态环境、矿产资源造成了很大破坏,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矿山开采专门做出环境保护的严格规定。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输送,贮存与处理都要有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废水和污水排放应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噪声,应该按照国家GBl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执行。

关于水泥品质的规范要求

我国将水泥分为两大部分,即通用硅酸盐水泥和特种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分为6种,如: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都有国家标

准。出厂水泥的质量要求如下:

◆必须符合工业标准;

◆放射性控制要满足GB6566标准中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的限量要求;

◆微量重金属含量必须在控制值之内(目前国内还没有标准,但是欧洲一些公司有控制值,我国可以作为参考)。

清洁生产的评价和审核

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是个相对性的概念,是与现有的生产工艺比较而言的,按照水泥生命周期评价或称为环境协调性评价原则(L.A),从技术和装备、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品质等三大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分为若干子项设定分值,根据累加打分结果,评定一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子项的设定要根据我国水泥工业的现实情况,例如当前可以有: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指标(热耗、电耗、节约资源与低品位原燃料的利用、代用粘土、循环水比例、废弃物利用比例和废弃物的品质要求、有否余热发电、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生产环境治理等),产品品质管理(是否符合工业标准、有无有毒有害物、放射性是否合乎标准)等。

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即为清洁生产审计,应该在政府有关部门(例如发改委和环保局)及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下进行,具体评定可由专门成立的评价专家组进行。

实施清洁生产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泥的加工制造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也在不断被提了出来,并且认识到“绿色建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即水泥的生产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这样生产的产品无毒无害,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生态乐园。

因此可以说,对于清洁生产人们已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另外,近20年来,由于我国水泥行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代表我国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得到了空前发展,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正在推进卫so标准化,逐步纳人到国际经济一体化之中,这就使得我们推行清洁生产有了外部环境保证。

清洁生产的提出是考虑到我国水泥企业的现实状况,考虑了当前与未来环境保护及循环经济对水泥工业的要求而提出的,各项指标的确定考虑了先进性、代表性和最基本的要求。资源能源的利用好劣,主要体现在水泥单位产量的“热耗”和“能耗”上,也就是说这两项指标对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

为了搞好清洁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这就是说必须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并以一定法规标准的形式 保证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也必须推行清洁生产规范。 目前我国水泥产业总的特点是企业数量大,人员多,平均规模小,管理粗放,小水泥企业还占有绝对优 势,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企业数目还小,然而我们制定清洁生产的指标时,不能以落后的现实情况为标准,必须以新型干法的先进指标为目标,这对落后企业是一种鞭策,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我国水泥工业的总体面貌才能更快的改变。

结语

编制清洁生产规范,确立清洁生产制度,对我国水泥工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尽快推进这一 工作,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下:

(1)社会效益

贯彻实行“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是形势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也是走新工业道路的需要。

因此“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有利于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 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走循环经济和绿色建材的道路。

(2)经济效益

实施“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后,可以有效节约天然石灰石和天然煤炭燃料的使用量,可以减少环境的粉尘、s0

2、NO;污染,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c02的排放,有效地利用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同时水泥的质量可以提高,在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总之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若按我国年水泥熟料产量8亿t和水泥产量按10亿t计,实施清洁生产法后,若水泥单位产量平均减少 消耗指标5%、工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lo%,则可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0万t(按120 kg/t熟料计),节约50亿k吼电力(按100姆Ⅳt水泥计),减少石灰石用量1.12亿t(按1.4 t石灰石/1t熟料计)。按目前市场价格初步估算全年经济效益为57~71亿元。

第6篇: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奖励办法

文章标题: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奖励办法

行政管理部

为贯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认真落实施市加快推进清洁生产的有关通知精神;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循环利用的效率,全面、扎实做好公司清洁生产实施和审核的工作,以取得“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实效,并持续推进公司的清洁生产,促进经营效率和经济效

益的提高。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并实施公司清洁生产奖励办法。

奖励办法主要由总则、奖励、处罚三部分组成。



一、奖励办法总则强调,办法的制定和执行,旨在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职工全员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公司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施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等,设立清洁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清洁生产实施中,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和管理改进、创新等方面的方案及项目,及其积极分子、优秀的工作组织者给予奖励。

对公司所征集的清洁生产方案,按方案的可行性、进步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实施的实效和效益性,其建议者、实施者和组织者、特别贡献者,经履行评审等程序后进行奖励。奖励的方法,主要有通报表彰、资金奖励(专项奖或在薪酬中体现)等;

评审、奖励工作由审核办公室具体负责,由方案或合理化建议提出、实施所属车间/部,整理和提交方案评审材料;对优秀工作组织者的奖励,由车间/部申报或由审核办提出;审核办登记汇总并组织评审,报请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奖励。



二、明确了奖励原则和奖励方法。

奖励原则明确规定,对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并提出和有效实施方案;积极提出清洁生产及相关合理化建议;把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中,做到“四无”“六不漏”,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全年无污染、设备事故;节约原材料、资金费用,事迹突出;维护公司利益,防止或挽救事故、避免经济损失有功者;领导有方,组织清洁生产知识的学习,带领员工良好完成清洁生产的各项任务,完成节能、降耗、减污指标,实际效益良好;通过做好有关工作,对公司作出贡献,总经理认为应当给予奖励的员工或集体(车间/部、工段/班组),按方案技术水平、实施效果、完善管理运作情况、贡献大小等进行奖励,对于成绩突出的,由经理办公会研究、总经理批准,按所决定的奖励金额,给予特殊贡献奖励、表彰。



三、强调了处罚激励机制。

本着激励和约束并行,对在清洁生产实施中,经批评教育不改正的不良行为,或造成事故、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污染,导致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违章作业、操作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或对正常生产、工作形成危害,直接或间接产生清洁生产负面影响的;消极对待公司布置的清洁生产及其工作,或因工作组织不力、执行力不到位等,没有按时、按质完成所应负责和承担的任务;影响清洁生产工作进程、影响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的其他行为及其责任者。将视具体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奖、其他经济制裁等,直至给予行政处分并记录、备案。

《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奖励办法》来源于,欢迎阅读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奖励办法。

第7篇:南京江南水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中期汇报材料

南京江南水泥有限公司 清洁生产中期评估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与会代表们:

欢迎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南京江南水泥有限公司于1998年3月由江南水泥厂同香港好易发公司合资成立的股份制合资企业,其中江南水泥厂占40%股份,港方占60%股份。公司位于栖霞区摄山镇88号,占地500亩。公司原有3台湿法窑,5台水泥磨和3台原料磨。至2005年,由于生产成本高,3台湿法窑和8台水泥磨和原料磨开始关停,员工一次买断500人,企业托管700人,留守人员180人。为了解决托管和留守人员生活费用,经董事会研究,2005年底利用公司停产前新建的一台直径

3、8*13m磨机系统,和原有的几个成品水泥库,把半成品水泥熟料加工成成品水泥。磨机产能60万吨/年,考虑到生产成本,主要以夜间谷电进行生产。2012年生产水泥约35万吨。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是外购水泥熟料、石膏和各种混合材,通过吊车转运,再由皮带输送到水泥磨进行粉磨,成品水泥通过高压管道输送到水泥库,部分水泥通过包装上船,部分通过散灰车进行外销。公司现有LPM2×8D-2048气厢脉冲式主收尘器一台和10多台其它除尘器,粉尘去除率达99.9%以上,经处理后废气中粉尘浓度及相应吨产品粉尘排放量均满足《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2012年排放粉尘约1941.57千克。 公司开展清洁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节能减排。在节能方面,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于2012年3月对1号磨主排进行改造,将原来的主排风机改造成变频调速。改造前主排用电量为每小时320度,改造后主排用电量为每小时230度,节约用电量90度左右。若一天用电20小时,一年按320天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最高34万元,因此改造后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公司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淘汰了部分耗能高的Y系列电机,采用耗能低的电机。我们还响应国家号召,把公司范围内的白炽灯淘汰改用节能灯,以降低厂区电力消耗。在减排方面,公司针对水泥生产中的固废和粉尘污染问题,通过工艺密闭和加装多台除尘设备,使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各工序收集下来的粉尘再次回到工艺流程中,使之得到有效利用。针对供销处装运车间粉尘污染较重问题,公司新增5台除尘设备,使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车间环境明显改善。另外新购洒水车一辆,对公司主干道和周边道路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新砌122米围墙对原材料堆场按环保要求进行围挡。花费10627.00元购买防尘网对原材料堆场进行覆盖。新购高压清洗机一台,新砌冲洗水槽一个,由仓储处派人对汽车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花费83550.00购买除尘器滤袋,对公司在用除尘设备损坏的滤袋进行更换,确保收尘效果。

自从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以来,公司花了不少财力、人力和物力按清洁生产要求进行整改,公司的环境较以前有了明显改观,尽管公司目前生产经营较困难,但我们坚持环保优先的理念不变,我们将继续把环保管理工作摆在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主观上继续努力,不断更新污染治理新设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南京江南水泥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九月十三日

第8篇:水泥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

水泥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几项措施

【中国水泥网】 作者:卢扬芬 单位:福建龙岩合丰水泥有限公司 【2010-08-16】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企业,如何做好节能、降耗、减排、清洁生产,是当前水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公司通过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企业的各项管理,达到了“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环境绩效”的目的。

下面就我公司推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几项措施与同行交流。

1 树立企业发展,环保先行的思想

公司位于龙岩市东城区,距市中心不足3km。建厂初期,公司领导就坚持企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举的方针,做到全线生产工艺设备与环保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公司共投资900多万元,安装了18套收尘效率高、技术可靠的除尘器,从资金和技术上保证了生产线所有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注重厂区环境的美化绿化。公司制定了环境管理方案,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分三年对厂区进行绿化美化。目前公司办公楼、生产车间周围和厂区道路两侧已完成了绿化工作,绿化面积11065m2,绿化率达100%。如今厂区内绿草如茵,树木成林,枝叶繁茂,展现出花园式工厂的风采。

2 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2004年公司在改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同时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行一体化管理,使质量管理与环境管理双脚齐步走。公司制定了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和环境管理方案,颁布了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环境因素识别登记表(包括应急预案)》,对各工作、生产场所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对重要环境因素加强控制,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粉尘无组织排放管理》、《袋收尘器管理》、《电收尘器管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领用与保管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和20多项环保设施的操作规程,并将其汇编成册,下发到班组岗位,由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对环境目标、指标进行分解,对员工进行培训,应用多种形式在公司内进行宣传教育———如公司内部论坛、墙报、会议等形式,使全公司员工充分理解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位员工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认识到“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认识到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并将环保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从而推动公司环保治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轨道,有力地保证公司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2004年11月通过ISO14001的现场审核,获得了ISO14001的认证证书,成为福建省第二家,龙岩市第一家取得ISO14001认证证书的水泥企业。

3 矿山整治

厂区傍山而建,后山就是储藏8000多万吨石灰石的东宝山,而“东宝春云”是龙岩八大景点之一。为响应政府的号召,保护美丽的家园,公司于2002年6月投资600多万元将露天开采改为洞采;2004年起就着手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工作,种植尾巨桉10000多棵,爬山虎3000多株,种植草皮300多亩,绿化面积达到26.7万平方米。“遍体鳞伤”的矿山现已是绿树成阴,“东宝春云”萦绕山涧,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4 加强监督检查与管理,重奖重罚

公司专门成立安全环保考核小组,组长由总经理、副组长由生产副总亲自担任,在日常管理方面做到:划分区域,责任到人;设备挂牌———标明:设备编号、型号、责任人,一对一的清洁生产。对一些易出现污染事故的部位进行了重点防治,每周由生产副总带领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进行安全环保联合检查。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对存在污染隐患的部门提出限期整改,对环保设施发生故障或不能达到设计收尘效果的坚决实行“一停、二报、三检修”制度,杜绝了污染事故的发生。

公司安全环保考核小组按部门(或车间)编制了详细的考核细则。每月小组成员按考核细则不定期对全厂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现场检查评比,评出最好与最差的车间(或部门),对最好的单位给予重奖,最差的单位给予重罚,考核结果与车间(部门)负责人的工资挂钩,并纳入当月绩效考核,从而杜绝了应付和消极对待环保工作的现象,有效调动了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搞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管理生产的同时搞好设备“跑、冒、滴、漏”的治理工作。

5 加强技术改造与生产管理

(1)2005~2006年公司在3.5m×10m中卸生料磨、3.2m×13m水泥磨(带辊压机)安装进相机,在大功率风机电机安装了变频调速装置,减少无功功率损失,提高用电效率,水泥综合电耗逐年降低(表1)。

(2)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稳定生料成分,提高窑操作技术水平,提高窑的台时产量;加强设备的巡查与维护,确保设备运转率。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窑产与窑的运转率均有大幅度提高,熟料单位标准煤耗、电耗明显下降(见表1)。

1 200

5、200

6、2007年上半年窑台时与能耗情况对比表[1]

熟料标准煤耗 水泥综合电耗

时间 行业平均水平 2005年 2006年 2007年1~6月

台时产量,t/h 窑运转率,%

kg标煤/t熟料 kWh/t水泥

50.0 51.8 50.7 52.0

89.7 92.8 93.5

≤120 117.2 118.7 108.2

≤95 90.5 83.2 79.7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上半年熟料单位标准煤耗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下降11.8kg标准煤,熟料单位电耗比行业平均水平下降15.3kWh。

(3)充分利用循环水资源,公司循环水利用率达85%以上。

6 签订环保责任书,明确减排目标

2007年6月2日与区政府签订了《新罗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环保责任书》,明确减排目标。2006年公司SO2实际排放量为24.785t/年(2006年环保检测结果数据),远低于政府允许的排放量352t/年。

7 加大散装水泥销售力度

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测算,使用1万吨散装水泥比使用袋装水泥可减少水泥损耗450t,节约包装用纸60t,节约煤炭78t,节约水资源1.2×104m3,节约电力7.2×104kWh,节约烧碱22t[2]。公司加大散装水泥销售力度,散装水泥销售量呈现逐年上长的趋势,2004年水泥销售散装率是40.1%,2005年散装率是61.7%,2006年散装率是67.5%,2005年、2006年连续二年被省经贸委评为“发散先进单位”。由于推广散装水泥,大大减少了水泥包装袋破损和水泥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粉尘排放,适应了建筑施工现代化的要求,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8 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节约生产成本,利国利民通过各种生产试验,公司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如用煤矸石、造气渣等代替部分粘土配料,不仅节约了生料配煤,还补充了生料中Al2O3含量;100%用焙烧煤矸石和火电厂炉渣作水泥混合材;用氟石膏(制造氢氟酸后的废渣)、废石膏模作矿化剂和代替二水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等等,充分利用当地工业废渣,变废为宝,节约了生产成本,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 提高窑的运转速度

公司于2007年8月26日~9月6日进行了窑提速技术改造,目前窑速由原来的3.4r/min提高到4.6r/min,入窑生料喂料量由原来的75~80t/h提高到83~85t/h,提高了熟料产量,降低了熟料消耗。

10 下一步工作

(1)在2007年10月底完成窑头、窑尾SO2与粉尘的在线检测,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确保SO2与粉尘达标排放。

(2)进一步加大无组织排放治理力度,对敞开的堆场与堆棚进行封闭,减少对外扬尘。

(3)由公司建设的紫金恒发循环经济工业园,将通过水泥、化工、发电三大产业的有效整合,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实现了绿色GPD增长。“福建紫金恒发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循环模式是:以煤矿排放废弃的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运行发电;电厂排放的灰渣作为生产水泥的掺合料,用于生产水泥;生产水泥的余热,用于电厂发电;电厂发电后的低压汽用于化工厂供气,电厂发电用于水泥和化工产品的生产,从而完全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循环经济原则[3]。

11 结束语

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企业,随着高效除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开发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消除污染,同时还可以吸收处理城市垃圾和各种工业废渣,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我们相信,绿色环保、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新型水泥企业必将越来越受大家的

第9篇:水泥电杆生产经验

电杆质量再提升

科技进步是关键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混凝土电杆生产技术研讨会,并且与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代表们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钢架混凝土电杆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首先,预祝大会在会务组的精心策划和代表们的配合下圆满成功。刚刚由宜昌昌耀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吴总主讲了水泥电杆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由浙江永达总经理张总主讲了安全质量营销思路,值得在座各位借鉴,在此我不再另作阐述。

我是***的董事长***,是七十年代中期的泥瓦匠,对水泥、混凝土有较早的认识,一九八八年投身于水泥制品行业,由于专业文化水平较低,谈不上经验交流,只是本人在电杆行业工作了二十六年之久,摸索和了解电杆行业的一些情况,向大家汇报、探讨、共同分享,混凝土电杆的质量,目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中期刚开始生产的方电杆和木模手制杆,现已全部更换。

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左右,由国家建设部牵头,常州客车厂研发,钢模和离心机终于问世,改变了原来的设备和工艺,使混凝土电杆质量较原来的有大幅度的提高。随后有部分小设备的发明和创新,使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精度和质量、速度都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在2006年至今,国网和省网主材料集中规模招标后,水泥电杆在供应商的思想意识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规范化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特别是2008年春节的冰雨雪灾后,对电杆的质量要求提出更高标准。

就目前情况来看,电杆总体质量明显优于以前且还在不断提高,电杆的混凝土质量通过自动化搅拌楼的改进,已基本符合要求,但我总认为电杆生产工艺是正确的,就是在人为操作上的随意性较难控制,该行业属粗、重、脏的活,就业的职工总体素质较差,即使企业文化较好的企业,在执行工艺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始终很难执行到位,导致电杆内在质量的偏差,问题有三点:

第一小点:电杆的主筋人工焊接导致主筋分布不均匀。(国标制定标准,即GB/T 4623-2006,5.2.1.8,a点,纵向受力钢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正负5mm)

第二小点:人工焊接,架立圈的垂直度和架立圈的制作标准影响电杆骨架几何直径尺寸,(国标架立圈垂直度的偏差,即GB/T 4623-2006,5.2.1.8,c点,架立圈间距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钢筋骨架的不标准进而造成内外保层的偏差。

第三小点:人工焊接的技能和认真度较差,员工片面追求利益,焊牢就算,对主筋的横向咬边深度不达标准。(按国家标准为,即JGJ 18—2003,表5.4.2,横向咬边深度为0.5mm)

其实大多数的钢筋通过焊接后直径会变小,抗拉强度降低,这是人为而目测不到电杆的内在质量问题。

鉴于以上几个问题,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思路在提升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人管理人难,因为人有情绪化,人控制机械较为可靠和稳定,目前,这个方面已经有宜昌海天超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锥形电杆钢筋骨架自动滚焊机,我也几次考察,认为这是电杆内在质量控制的保证和方向,能解决以上几个质量控制的难点。同时我也向宜昌海天超声技术有限公司提出:对钢筋骨架自动滚焊机的操作便捷、安全可靠上再下功夫,让用户满意和得到实惠。

我国近年在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有大部分电缆入地,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想在我国各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电气化是根本。

展望未来,我国对农村野外的电网建设,水泥电杆仍是主材料,施工检修方便,经济实惠,为保证输电线路正常,用电安全,提升水泥电杆的质量,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势在必行!我建议,如何再次提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革新工艺,应该是我们水泥制品行业和机械行业共同探讨的问题,并研发新的设备,力争水泥电杆制品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且具有国际上的先进性。还有企业内部管理很多方面我就不阐述。 简单汇报,未加深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批评指正,祝各位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生意兴隆!谢谢大家!

上一篇: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下一篇:会展物流服务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