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调整银行监管指标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同业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影响

摘要:次贷危机爆发后,银行监管暴露出的顺周期问题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银行信贷行为本身的顺周期性与监管的顺周期性相叠加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建立一种更有弹性的机制来缓解这种顺周期性甚至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逆周期地调节市场行为以确保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成为巴塞尔委员会最关注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川》其基本框架内加入了逆周期的调节机制,以减轻在危机爆发后由于银行自身行为而造成对实体经济破坏的放大效应。新版协议的出台也促使了整个世界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同时也对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战略调整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于2004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对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本文研究的客体是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资本缓冲定义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去监管所要求必须达到的最低资本要求。由于持有的资本缓冲不能用作放贷获取收入,因此资本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银行天然的逐利性在考虑流动性因素和监管要求后通常不愿意持有更多的资本缓冲,特别是在经济上行的周期。而在经济下行的周期由于风险控制需要收紧信贷而使得资本缓冲会增加。这样的信贷顺周期性会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而监管当局的首要目标是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监管层会更多地想办法建立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的负向反馈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问题,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证分析,目前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是存在逆周期性的,这正好与巴塞尔委员会提倡的建立逆周期监管,使银行具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相符合。但是本文认为,我国银行都具有国资背景,受政府主导的影响因素会更加明显。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的建立主要依赖的是政府主导和监管压力,而并非有银行自身形成的具有“前瞻式”的风险管理机制。正是由于目标的不一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天然具有逃避监管追逐更多利润的动机。而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同业业务的各种创新就成了银行用来规避监管的重要工具。同业业务最基础的功能是商业银行进行短期流动性调剂的工具,通过同业拆借来调节短期的资产负债结构,这是“同业”概念的溯源。同时由于拆借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因此同业资产是被赋予了价格的,当同业资产拥有了价格,那么银行就会在特定的条件下考虑一种最有利的资产配置。2009年以来,由于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监管加强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业业务开始被作为一项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同业资产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创新。银行使用同业业务进行创新的原动力在于,根据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不同风险资产的计提权重,银行对工商类企业的债权的资本计提比例是100%,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三个月内为20%,三个月以上为25%,意味着如果能通过一系列包装和创新将传统业务变换成同业业务,这将能为银行节约大量资本,从而可以扩张更大的规模。因此银行从近几年开始不断地运用同业手法进行资产包装,也使得同业资产在银行报表中呈现快速增长。虽然银行利用同业业务可以绕开监管,扩大规模,但这种扩张并不是无限制的。当银行进行更多的类贷款行为时,其自身也会考虑风险。因此本文认为,银行通过同业业务使得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变小,资本充足率看起来更高,资本缓冲看起来更高了,然后银行会拿超额资本再去加大杠杆,但这样的杠杆并不是无限制的,银行仍然要考虑自身承受真实风险大小,而不是一味地只是逃避监管赚取利润。故当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后,也需要持有更多的缓冲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目前尚没有研究资本缓冲周期性动态变化及除监管之外的加强或削弱这种周期性的因素的相关研究。另外,关于银行同业业务的相关文献也多集中在同业业务发展对金融体系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尚没有将同业业务与银行资本缓冲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本文试图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同业业务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同业业务对已形成的逆周期的资本缓冲的影响。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关于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之前国内外有相当多的学者对资本缓冲逆周期性展开过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借鉴Ayuso等(2004)在对西班牙1986年到2000年银行业资本缓冲周期性时所使用的理论模型为基础,采用我国131家商业银行2000年到2013年的相关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证明了我国银行资本缓冲的确存在逆周期性,当Cycle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银行的资本缓冲就上升0.2136个百分点。同时验证了商业银行在受到资本约束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监管要求在短期调整资本充足率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短期成本的,即前一期的资本缓冲越多,当期的资本缓冲也应当越多。变量ROE的系数为-0.0717,负号也同样符合经济意义,即当ROE所代表的资本的机会成本越高时,银行所愿意持有的资本缓冲应该越低。然后本文又在模型中加入了三个同业科目占比的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得出了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对资本缓冲具有正向的影响,即银行同业资产占比越高,通常其资本缓冲也越高。本文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来源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同业资金很多来自于银行的自有资金,其增加多影响的是资本充足率的分子;二是银行通过同业业务操作将本应按100%风险计提的资产转换为计提比例只有25%的同业资产,这使得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司的分布变小,进而显得资本充足率更大,资本缓冲也随之增加。最后的实证分析是本文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样本分为同业资产占比较高和同业资产占比较低的样本组,控制其他变量分别进行估计,最后发现同业资产占比较高的样本组的Cycle系数要大于同业资产占比较低的样本组的Cycle系数,因此说明同业资产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存在增强效应。本文的研究虽然证明了,银行同业业务会增强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在当前的形势下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缓冲作为银行监管的一项指标的意义是否还像以往那么显著。在同业业务脱离了其调剂银行间头寸的本意,发展成为变换风险资产资本计提权重的工具时,我们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缓冲进行监管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承担的真实风险。之前的研究认为,同业业务的爆发式发展一方面使得银行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流动性危机频繁发生,金融系统稳定性被削弱;另一方面,同业业务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被削弱。由于银行同业行为使得货币供应量指标失真,在制定政策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政策传导上同业业务也降低了银行的敏感性。因此对于同业业务进行监管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促进银行同业业务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同业业务的开展实行更加有力的监管,不仅要从微观的操作规范上加强管理,还要从宏观的总量上找到相应监测指标进行监测,以控制潜在的风险。具体的可以对同业资金的投向和规模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来实行监管。同时鼓励银行增加负债的久期,以消除期限错配问题,增强同业负债的稳定性。这方面具体操作可以鼓励银行发行大额存单、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来增加主动负债,调节同业资金的结构以增加资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非标业务要进一步地加强监管,同时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引导更多的非标业务向标准化资产转变。在增加资产流动性之后会使得同业资产的流转更加透明化,能有效降低同业业务的风险。宏观监管指标方面,银行通过同业业务使信贷供给绕过了监管部门的控制,使得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失真,一方面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也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我国的居民、企业存款是较为稳定的,外币负债又没有完全放开,因此银行负债的波动主要依靠同业负债。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同业负债作为同业业务的宏观监测指标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建议可以考虑将“同业负债”作为监测的指标。

关键词:资本缓冲;逆周期性;同业业务;GMM估计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银行信贷行为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周期性的研究

2.2 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监管的相关研究

2.3 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及货币政策传导的相关研究

2.3.1 同业业务与银行流动性及风险传导的相关研究

2.3.2 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 相关理论和政策概述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 银行持有资本缓冲的动机

3.1.2 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

3.1.3 逆周期的资本监管

3.1.4 银行同业业务及同业资产

3.2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与发展

3.2.1 巴塞尔协议Ⅰ

3.2.2 巴塞尔协议Ⅱ的产生、进步与缺陷

3.2.3 巴塞尔协议Ⅲ的产生与逆周期的资本监管

3.3 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3.3.2 同业业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3.4 同业业务操作模式及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3.4.1 同业业务操作模式

3.4.2 同业业务与资本充足率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4.3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实证检验

4.3.1 基于GMM估计的实证检验

4.3.2 模型的一致性稳健性检验

4.4 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影响的实证分析

4.4.1 基于GMM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

4.4.2 模型估计的一致性稳健性检验

4.5 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影响

4.5.1 现象描述

4.5.2 实证分析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供电企业信息安全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