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

几种典型形状、位置误差的检测

梁克华

摘要:本文分析了机械图纸的技术要求标注,给出了工程常见的典型形状、位置误差的检测方法,应用典型检测方法节约了设备成本,简化了测量工艺。 关键词:形状误差;位置误差;检测。

形状、位置公差是机械制图重要的技术要求,是图纸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其通过对形状、位置误差的限制,达到生产合格产品的目的。现仅对生产或实训中,一些典型形状、位置误差的测量,作一下介绍。

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常利用刀口尺通过光隙法测量。光隙法是凭借人眼观察通过实际间隙的可见光隙量多少,来判断误差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

测量时,将刀口尺置于被测表面上并使刀口尺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转动刀口尺使其位置符合最小条件,然后观察刀口尺与被测线之间的最大光隙,此时的最大光隙即为直线度误差,见图1所示。

图1 刀口尺测量直线度示意图

当光隙值较大时,可用塞尺测出其值;当光隙值较小时,可通过标准光隙比较来估读光隙值大小。若间隙大于0.0025mm,则透光颜色为白光;间隙为0.001~0.002mm时,透光颜色为红光;间隙为0.001mm左右时,透光颜色为蓝光; 1 刀口尺与被测线间隙小于0.001mm时,透光颜色为紫光;刀口尺与被测线间隙小于0.0005mm时,则不透光,由此可以判断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面度误差常用平板研点法测量,适合小尺寸较精密的平面。生产上,常用平板在均匀涂以红丹油的被检验面上拖研,研点分布均匀,每刮方接触点达到规定数值时为合格,见图2。该种方法测量导轨直线度也很常用,通常用精度等级与被检验导轨精度要求相适应的平尺,在涂有均匀薄层红丹油的被检验导轨上拖研,接触点达到规定数值时为合格,见图3。

图2 研点法测量平面度误差示意图

图3 研点法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示意图

三、圆度和圆柱度误差的测量

2 圆度误差测量,实验室常用最小区域法、最小二乘圆法、最小外接圆法、最大内接圆法等方法,测量非常繁琐,此处介绍两种简明测量方法。 1.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

常将被测工件置于V形块中进行测量。测量时,使被测工件在V形块中回转一周,从指示表读出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两示值差之半即为被测工件外圆圆度误差的一个候选值。同理,在长度方向选择若干特定位置重复测量并数据处理,可得到多个候选值,则最大候选值即为圆度误差。此法适用于测量具有奇数棱边形状误差的外圆或内圆,常用α角为90°、120°或72°、108°的两块V形块分别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得值,见图4。

图4 圆度和圆柱度测量示意图

2.两点法测圆度误差

常用千分尺、比较仪等测量,以被测圆某一截面上各直径间最大差值之半作为此截面的圆度误差。此法适于测量具有偶数棱边形状误差的外圆或内圆。 3.圆柱度误差的测量

在圆度误差测量基础上,对被测零件若干横截面上进行测量,被测零件回转一周,记录该横截面指示表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各个横向测量面测量完毕后,取所有测量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的一半为圆柱度误差,见图4。该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尤其在生产或实习车间里检测更有实用价值。

四、线轮廓度和面线轮廓度误差的测量

3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线轮廓度误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要素的变动量。

线轮廓度误差测量时,用轮廓样板来模拟理想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进行比较的测量,通过光隙法判断误差大小,最大光隙即为线轮廓度误差,见图5。

面轮廓度误差可用仿形装置测量、截面轮廓样板测量、光学跟踪轮廓测量仪测量以及三坐标测量装置测量等方法,大批量生产可用截面轮廓样板测量,方法与线轮廓度误差测量类似。

图5 光隙法测量线轮廓度误差示意图

五、平行度误差测量 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

被测量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测量时,基准平面用平板体现,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左右滑动,指示表在被测平面内滑过,找到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

指示表被测平面表架平板基准平面

图6 面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

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

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用心轴模拟被测轴线,将心轴

4 装于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基准平面用精密平板体现,如图7所示。

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当指示表从心轴上素线滑过,找到指示表指针顺时针转动的折返点(极限点)后,停止滑动,进行读数。 在被测心轴上确定两个测点a、b,设二测点距离为L2,指示表在二测点的读数分别为Ma、Mb,若被测要素长度为L1,那么,被测孔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可按比例折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1f=1MaMb l2指示表表架心轴平板基准平面

图7 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

六、同轴度误差的测量

同轴度误差测量时,将准备好的刃口状V形块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水平;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V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形块模拟,如图8所示。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取最大读数Mmax与最小读数Mmin的差值之半,作为该截面的同轴度误差测量值。同理,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不同截面,转动被测零件,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Mimax与最小读数Mimin差值之半中的最大值(绝对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图8 同轴度误差测量示意图

七、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测量圆跳动误差时,将被测工件安装在偏摆仪上,调整完毕,如图9所示。转动百分表一周,指示表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差值,即为一个测量值;重复上述测量过程,选取多个截面测量(如图9截面A—A、B—B、C—C、D—D等),可得到多个测量值,最大的测量值即为圆跳动误差。

图9 圆跳动测量示意图

径向全跳动的测量方法与径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类似,但是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零件应连续回转,且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移动,则指示表的最大、最小读数差值即为径向全跳动误差。

通过形状、位置误差的简明测量,节约了设备成本,简化了测量工艺,对学生实训或以后的工作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明德,杨福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陈玉萍,周兆元.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第2篇:古典舞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

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

给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的第一节 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 接下来我会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典舞训练是舞蹈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组成了现在舞蹈训练中的三大训练板块。中国古典舞则是以训练人的气息,韵律和肢体表现力为训练目的,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动作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是舞蹈训练中的必要手段,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古典舞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是古典舞学习中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脚位和他们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才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古典舞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手位和脚位,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本节课是古典舞学习中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脚位和他们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才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古典舞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训练时要要求学生正确把握手形的规格要领,强调手与整体舞姿的协调配合,并解决脚上重心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分析(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古典舞注重眼神与身段的表演,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舞,动作和眼神、造型与身体的感觉往往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 必须靠学生不断地去练习、体会、磨合,才能找到最佳状态。所以这种训练是本节课也是整个中国古典舞课程中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口传身授法,反复练习法和创造法。教师运用“口传”可以讲解动作,传授知识,渗透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身授”即示范,可以给学生塑造一个整体的美好的印象,有利于模仿能力的提高,反复练习法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必要手段之一,创造法,能够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掌握舞蹈风格。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首先运用镜子观照学习法,让学生习惯面对镜子观察自己,检验舞蹈学习情况;然后选择优美恰当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绪,最终实现情绪与动作的融合;最后采用回课的方式,培养学生课后自觉练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我安排了一下6个环节:

1导入:介绍古典舞形成的过程,基本理论观点,风格要求,让学生对古典舞有个总体印象,使他们在美学追求上有个总体把握。

2授新课:分为讲授与示范两个部分

首先介绍手形脚形,手位脚位的基本形状名称,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的把握。 然后分解示范动作,并讲解每个动作的规格要领,学生跟学。

这里是本节课的核心。基础打不好,就容易出现歪份儿,就影响了古典舞的韵律特征。所以这个环节需要老师在仔细讲解的同时,注意观察每个同学的舞姿,遇到稍难的动作需反复示范,并采用逐个检查的方法,确保每个学生动作准确。 3分组练习、纠正错误:

在集体训练后,把学生分开练习,让他们相互观摩。一是可以让教师的注意范围缩小,更精确地注意到每个学生身上易出现的错误。二是让学生通过观摩自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游戏

在经历了反复练习之后,设计一个小游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对所学的新知识起到检验巩固的作用,达到在娱乐中学习的效果。 5实践

发挥每个同学的想象力用5分钟的时间,把10个基本手位的造型用自己身体的语言把他们串联起来,动作的先后顺序自由安排。(学生们开始创编,播放古典音乐烘托气氛。)

创编完毕,抽几个同学上来表演,首先予以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地方,老师帮助其稍加修改,然后配上音乐全体同学一块来跟学。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6总结

巩固知识点,规范课堂习惯,布置作业,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修养,提高他们学舞的自信心,督促他们课后联系,养成自觉的好习惯。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总结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3篇: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任务五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课题名称】

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 知识目标

了解线、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二、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三、 素质目标

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四、 教学要求

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分析学生】

该内容的难度较大,比较难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2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教学安排】

2学时

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平面度的误差在平面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

二、 导入新课

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垂直度和对称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

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应用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量具,用标准平扳为基准面,借助于表座、方箱或直角尺座工具,将被测工件安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检测。

线与面和面与面之间垂直度的检测方法相同,后者需要多测量几次。

1.测量平面之间的垂直度,需要借助于方箱或直角尺座,将被测工件固定起来,分别检测其平面对标准平板的垂直度,即可测量出这两平面间的垂直度。

2.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对称度的方法。先检测a表面的三个坐标点a

1、a2和a3的数值,翻转工件,使c面处于a面的位置,再测量三个坐标点c

1、c2和c3点的数值,上下两平面对应点a1与c1,a2与c2,a3与c3的数值差即是a和c平面之间对称度的差值。

测量时应当注意保持百分表的表杆垂直于被测表面,其检测结果才是准确的数值。

3.位置度的测量要先找好基准,以基准来确定工件的位置度是否存在误差。

具体测量步骤教材。

四、小结

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都是位置误差,都可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来测量。测量时应保证表杆垂直于被测表面,标准平板、方箱和直角尺座的精度都应当比较高,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结果。移动百分表时,应注意保持平稳,速度尽可能慢些,同时被测表面应当保持平整干净。

五、布置作业

填好检测记录,计算误差数值。

上一篇:欢迎新同学演讲稿下一篇:教育技能高级培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