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忆位置记忆
人类的瞬时记忆有时让科学家都拍手称奇,因为也是只是不经意的一瞥,若干年后再次看见相同的画面,仍然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出来。近日,科学家们通过对人类大脑中神经系统地细致研究后发现,原来人类识别一个图像,所需时间仅为13毫秒。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仅13毫秒便能识别和理解一张照片,并在实验中首次证实这种大脑快速处理能力,该处理速度比之前研究发现的大脑识别图像速度快8倍。当测试者观看6张或者12张照片时,每张照片呈现时间在13-80毫秒之间,研究人员问询测试者寻找某种类型的图像,例如:野餐或者微笑情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脑和认知科学教授玛丽-波特(Mary Potter)说:“事实上人们能够快速识别视觉图像,这是我们每天所做的———试着理解我们所看到事物。”这种大脑快速处理能力可能有助于指挥眼睛,视力快速转移至下一个目标。
眼睛的工作不仅将信息反馈至大脑,还使大脑能够快速思考,足够快地知道你下一个看到的目标。玛丽说:“因此我们通常校正眼睛,使其尽可能始终如一地理解所看到的事物。当视网膜‘采集’图像,外型、色彩和方位等信息将由大脑进行处理。”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在视觉处理下一张照片前大脑处理这张照片的时间仅13毫秒,但大脑其它部分仍继续花更长的时间处理这些图像信息。
关键词:视觉图像 神经图像 纠错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91.4
1 引言
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一直赖以语言文字来表达纠正,而对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纠错教学法采用的很少,人们只是把图像看其直观性与愉悦性的地位。即使在影像和多媒体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图像已经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我们还是无法从观念、意识上真正转过弯来。视觉图像是对表象的动作直观复制,因此与可观世界间的关系似乎更单纯,抽象的书写语言则在进行逻辑性分析方面更胜一筹,是一种对世界的提炼,却天生不能做到具象,是对形象记忆的招回。[1]神经图像是视觉图像的基础上神经生长有作用的因子,促进大脑的学习和记忆所呈现的图像。[2]两者都属于心理学实验范畴。所谓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进行现象记录和测定,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通过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效率,本实验笔者将以排球教学训练进行实验设计。
2 研究现状
目前体育教学训练案例中排球项目的技术动作相关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分解法等,但是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技术中应用的甚少。关于心理学的相关教学主要应用在运动员比赛场上的心理变化上,本实验主要针对于排球教学中垫球技術——传球技术——发球技术三个环节的教学训练进行心理实验设计。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
本文选取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排球队队员与排球校本课程共39名同学为实验对象,23名参加排球校本课程同学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法,16名校排球队队员为实验组采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心理学实验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
3.2 实验方法
在观察、调查以及测量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对研究的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排球队员与参加校本课程同学掌握技术的变量进行操作和控制,进而揭示通过图像记忆的的原因给技术动作掌握的研究方法。
4实验过程
4.1 研究依据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以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项通过动作图像的实验研究得出复制动作图像的误差随循环的时间与潜存间隔时间的延长复制的准确性与复制前练习次数呈正相关。[3]人类记忆和思维最主要方式是表象,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而运动表象是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反映出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的循环记忆的原理。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反映测试者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
4.1.1 内部表象
内部表象是第一人的视角,它是在外部动觉条件下给观察者呈现出的真实知觉。[4]通过实验组采用观察教师垫球、传球、发球的动作示范,观察者通过内部表象所呈现出的动作在大脑中的记忆进行自主练习,进而加深动作的记忆助于纠错教学。表明了内部表象有助于操作的表现。
4.1.2 模仿表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技术分解动作与连贯动作进行示范,针对实验组只示范不讲解,而对照组进行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发现实验组学生加深动作记忆,并出现个别动作的错误呈现,再通过循环示范让实验组同学发现错误并改正。
4.1.3 情境表象
采用情景表象时,教师根据垫球技术、传球技术、发球技术所呈现出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及视频,辅助生动的语言文字,并借助场景语言表达与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技术教学所呈现的的情景表象,使实验组学生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其中;师生就这此情景中进行一中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4.1.4 表象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视觉表象的质量和眼动特征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表象的个体差异在知觉、记忆、思维。2、表象的个体差异在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能力上。表象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早晚差异,典型的例子就是“人才早熟”和“大器晚成”。4、表象的个体差异在性别的差异和年龄的差异。在实验组成员中采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法中,不用的观察者、不同的体质、情绪状态、不同性别都呈现出不同的差异。
4.2 研究假设
垫球技术——传球技术——发球技术三个环节的教学训练中,运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教学法方法进行练习与常规教学练习方法效果进行对比。
4.3 实验设计
排球垫球技术——传球技术——发球技术三环节的教学训练组数为20次(前9次为第一阶段,后11次为第二阶段)。对实验组实施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教学法训练,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
研究采用垫球技术——传球技术——发球技术效果指标(针对扣球效果和垫球的成功的次数为指标)。实验前对两组测试者均参加初测试;第一阶段结束后,进行阶段测试;第二阶段测试结束后进行终测。然后分别对初测结果、终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别对两项指标的初测与终测结果进行组内前后比较。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采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响应当前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传授知识的引路者。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教学法采用内部表象训练更好的促进技术动作形成且效果优于教师讲解法。2 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教学法中应用模仿表象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并加深理解与记忆。3 在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教学法采用情景表象让学生能更直观形象的发现自身的动作错误与关键点。4 视觉图像传导神经图像循环记忆纠错教学法同样存在个体学习的差异性,但整体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纠错教学法。
参考文献:
一组未拍摄图像的旅行者,和一组看到吸引的景象便会拍摄的旅行者,哪一组对于所看之物记忆更加牢固呢?这正是由美国学者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者招募了297名测试者参观博物馆,其中一组带上了拍摄设备,要求至少拍摄十张照片,而另外一组被要求不带任何东西,包括拍摄设备。当两组被试者参观完毕,均要在电脑上进行图片选择测试,要求他们选出所看到的艺术作品,排除未看到的。两组被试者在进行参观前并未知晓要进行此项测试。研究者原本以为不拍摄而专注于用眼睛、“用心”观看的旅行者记忆会更加牢固,但结果出人意料,拍摄照片组成员在未回顾设备内照片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出比未拍摄照片组成员更多的视觉信息,在统计结果上高出6.68%。研究者得出结论,拍照以及找出哪些事物值得拍摄的行为加固了我们头脑中的记忆[1]。
在旅行的途中,或参观展览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意识地用手机的拍照功能记录下眼前所见的“记忆”。虽然拍摄的一刻占据了人们用视觉直接感知观看内容的时间,但却不能认为这项行为干扰了人们的记忆。
然而拍摄图像对于记忆的帮助远不及此。对于拍摄照片组来说,经过时间的流逝,他们有更多的客观维度来帮助某种程度上的再现及塑造记忆,而对于未拍摄照片组来说,记忆成为逐渐离开远去之物,成为难以恢复之遗忘的记忆。
本文探讨了自拍图像的拍摄动机,及对于图像拍摄者的意义,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记忆为名来拍摄、储存的。自拍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成为习惯,可是,这种技术是怎样帮助人们增加生命厚重底色的呢?
一、记忆的投映质料
苏格拉底认为凭借任何工具如文字,记录记忆都是对记忆的一种污染。真理只能栖居在内在言说即直觉和灵魂的回忆中,而不能栖居在文字这种不可靠的摹写中[2]。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主观维度的记忆。当记忆产生时,记忆主体将声、画、感集合,储留在意识之中。随着新记忆的不断加入,大脑自我保护机制开始生效,不可避免地遗忘某些信息。新加入的记忆和处于遗忘中的记忆在生物的大脑中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处于时间中的状态或事件,进入记忆主体意识中始于原印象,进而成为连续统一样的滞留。“印象意识流畅地向一再更新的滞留意识过渡……我们始终具有一个属于起始点的滞留系列。”[3]每个滞留并不是原本的翻版,而是基于时下进行的连续的变异。在“原生回忆”完结之后,便会出现胡塞尔认为的“次生回忆”。次生回忆会根据原生回忆进行必要的修正,“过去是被回忆的过去、被当下化的过去,但是却不是被当下真正拥有的过去,不是被感知的、原生被给予的和被直观的过去。[3]”次生回忆是感知伴随想象而生,却不单纯是感知或是想象,而是两者相互杂糅的产物。但无论是感知还是想象,均缺少了客观维度的记忆技术作为记忆的代具,基于原生回忆和次生回忆的“第三记忆”不仅可以修正记忆偏差,同时获得常新的意义。基于技术是人的代具,斯蒂格勒认为第三记忆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类意识的代具,这种代具是一种客观的记录技术,可以是文字、录音等,但影像在斯蒂格勒体系中的位置高于其他记录技术。
自拍本质上是一种记录技术,相较于其他类别的摄影,自拍能够被拍摄者掌控、调整,能够记录拍摄主体相貌及所处的事件、环境,用自拍这种摄影中重要类别之一将真实保留,是记忆的投映质料,是一种客观维度的记忆。“现代社会已经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通向过去的技术,即以影像为中心的记忆技术。而影像本身,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过去的一个绝对的入口。[4]”伴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普及,自拍也成为个人记忆的物质载体,借由自拍图像,人们不断重溯失落的自我和仪式。
二、自拍践者访谈
自拍实践者怎样记录记忆?自拍带给自拍者哪些真实的体验?研究者选取了经常自拍并实践记录记忆者进行访谈,除了第二位被访对象以外,均是自拍实践的积极参与者,而第二位被访对象也讨论到自拍的意义,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拍实践。
本研究主要使用深度访谈法来进行信息收集。(如表1所示)以上五位被访者大部分与研究者有较长的朋友关系,其余在进行访谈前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熟悉,保证收集到的信息真实、丰富。访谈方法为电话访谈和单独一对一面谈,访谈时间从30分钟至60分钟不等,在征得采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了全程录音,随后研究者对录音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三、自拍图像在真实中建构记忆
(一)幸存的记忆
从每日的微信朋友圈中都能看到李鞯幕钤灸谌荩有李鞅救顺鱿衷谄渲械恼掌大部分是自拍照片。她是自由职业者,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几乎能看到她工作、逛街、旅游、居家的各种自拍照片。自拍对于她没有成功与否,仿佛是一种影像日记。她说道:“基本上拍到现在比较满意的一张,拍完就过了,但是还是要记录,因为我知道这一刻过了,这一刻就没有了,所以我要把我想留住的那几刻用自拍拍下来,因为我太习惯自己一个人了,有没有人帮我拍,就是帮自己留影,我偶尔可能会回去翻一下,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记录下我此时此刻的美好吧。” 作为一种记录技术,自拍可以作为记忆的承载,为记忆制造证据,以求通过隐约可寻的线索抵达曾经。“自拍的无论是我的容貌,还是我当时所做的事情,我真的想给自己留下点东西,只是因为人的记忆力太不好了,我最早开始写博客也是,我就没有想过说给谁看什么的,我当时就觉得我记忆力这么不好,如果什么都不记下来的话,那真的过了忘了都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记录是有它的价值的,因为人不可能都是一直往前走,像河一样流动嘛,一路看风景,然后每个风景里都有自己就好了,那个就是自拍。”李魈岬健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次日和今日是一样的,对于衰老一事也是绝对不可避免的。一切都处于流动之中,不断地产生和消亡。“永恒的记忆”本身是一种谬论,所有的记忆在产生后的下一秒即通往遗忘,脑海中的印象并不能承载所有的事情和细节。自拍照片是流动着的生命中的制动,是最有效的驻颜术,是事件发生的凭证。当历史已经淡去的时候,给记忆幸存的能力。
29岁的美甲师许程悦在谈到自拍的时候,把它当做一件寻常之事,她认为今天的普通民众,只要手机有拍照功能,便会自拍。“比如说出去玩,或者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自拍。或者是有什么特别一点的事的时候,然后也是自拍一下,然后记录一下,就跟日记似的。记录一下不同时期的样子,然后呢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高中男生吴雨林基本上不会在独处的时候自拍,但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自拍。“就是为了纪念啊,就是比如说我们家小区花开了,然后我妈特别想下楼照相,然后我就会跟她下去照一两张,算是留一种纪念,跟家人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们都会自拍,因为请别人来拍不方便,也会尴尬。”我们已经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到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图像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从前的日记,手机相册成为了人们的日记本。
(二)建构的.记忆
“无论呈现在图像中的事物是何等的无可非议,它都不是事实本身。在这方凝固的小小黑白影像中,很多事物被过滤掉了,有些东西清晰得不自然,或重要得夸张。物体和图像不是一回事,尽管它们看上去相同。”[5]拍摄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切片,将切片保存下来的过程,这是事物在成为图像时必经的改变。图像本身不能预设前因,更不能预示后果,只是脱离了语境的拍摄者的诠释。自拍图像受自拍者控制,在成为储存的图像之前经过了对事实的三次建构。
第一次建构即自拍过程中自拍设备的介入。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下,对事物进行改变。因为预设了自拍的纪念功能(如果并没有展示功能的话),人们举起手机,对准自己和朋友,此种行为使被摄者意识到拍摄行为,而加强了表演的性质。这种表演包括对背景的选取、对物品的摆放和主体人物的妆容及表情,即使照片的观众只有拍摄者本人,以上表演也是情境之下的产物,是经过个人组织安排之后的建构。
第二次建构即主观思考后的内容筛选,这也是摄影的本质。可以看到自拍照片并不是人物和事件本身,只是关于人和物的数字序列像素。因自拍照片是空间切片,不能容纳所有客观真实,相纸或手机边框切割了环境。同时拍摄过程加入了拍摄者的主观意识,如思考、选择,且这种主观意识有时以不自知的方式灌注进影像空间。
第三次建构即成像后的图像处理手段。直到第二次建构,仍旧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再现事实,但第三次建构颠覆了传统自拍照的意义,赋予自拍成像更多社会意义。茗茗是一名在校大三学生,对身边的各类事件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访谈中,她谈及了很多对他人自拍照的负面印象,认为自拍照几乎都是修饰过的自己,已经超出了自拍原本的意义。茗茗在充分认同自拍具有相通记忆的功能之后,还提及“想要留作纪念,记录自己的容貌,那你也得真实啊,现在普遍修图都是挺过的,你看美图秀秀,它那个专门的修图功能,你会发现其实记录不了真实。我有的时候也会修图,但太过的都不会发出去。”美图软件可以帮助自拍者擦掉脸上的瑕疵,并加上增加效果的滤镜,将自拍内容进行打磨和重新创造。自拍照从自拍主体到环境、事件,均可以被重新诠释,有了不同的意义内涵,等待被唤醒。
(三)唤醒的记忆
自拍照是生命的碎壳,是记忆的客观物质载体,但却无法保存意义,在其中意义被悬置。众所周知,记忆是人的主观感受,是区分有生命体和无生命物质的重要区别,那么,客观的记录技术又是如何激发记忆,唤醒记忆的?是如何“保存并传递物质世界所不知晓的能量的一种形式”[6]的呢?两者之间需要一种“记忆痕迹”来唤醒。
不像其他四位自拍者自拍的那么频繁,巩静自拍的情况相对较少。她自拍的目的基本上不是为了记录容貌上的改变,而是记录特殊意义的时刻。比如她翻及手机中仅有的几张自拍照来介绍当时的情况。“这张是我自拍的,是的时候,就是我对我自己当时的状态特别满意,看那个时间点是我刚刚博士入学的时候。当时我对我自己未来的道路特别期待。我觉得我想把@个记录下来,就把它拍下来。”在翻手机找某些照片的时候,巩静可能会翻看自拍照。“有时候感觉失落就看看当时的自己,觉得也是一种激励。其实我能从中再一次感觉到当时的自己,想想那时候比较开心的状态,觉得算种鼓励吧。”
瓦尔堡和阿甘本在客观物质激起旧时感受时都使用了意象――“宁芙”来表达。宁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仙子,她们不是人,没有人的所具有的灵魂,她们不是动物,因为她们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她们也不是神,并不能永生。宁芙唯一获得救赎的方式是,“倘若她们与男性交媾,并与之产出孩子,那么她们就能获得一个灵魂。[7]”如此,宁芙便成为真正的人类。
借由阿甘本的阐述,宁芙便是图像化的记忆。它无法通过自身获得拯救,必须要经由记忆主体来获得意义。一旦记忆的物质呈现与记忆主体交织,进而产出游离在意识与物质之间悬置的、激起记忆主体感受的微观能量,如同宁芙与人类的孩子。
真正的记忆无法靠记忆主体长期留存,它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沉寂,也无法靠着自拍成像禁锢住时间与空间,因为自拍如果人们不去观看,身体样貌已经改变、所经事物已经消逝。记忆总是作为岑寂之物存在人们的脑海,而自拍照是对记忆的激发。“我们的记忆,或者说我们面对过去记忆的技术,就是一种宁芙化技术。[4]”我们通过自拍像抵达拍摄日的自己,抵达拍摄地的自己,在那一刻,宁芙化的自拍被赋予了灵魂,获得了新生,人们也由此穿过漫长的时间迷雾,触摸曾经的生命。 (四)当下的记忆
克罗齐曾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也就没有一个基于自拍的回忆不是与此刻相联的。人们面对过去的任一时刻,都是基于主体在此时此刻的重建。
从根本上来看,过去是虚拟的。“这些影像一旦进入我们,便不停地变换和生长。[7]”被唤起的记忆一旦生成,会和当前的语境高度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此处言说的语境不仅包括自拍照片再次浏览和观看的叙事语境,同时也包括观者的价值观及对自拍的反应。语境的不同使得记忆抵达的状态产生差异,但都无法切实回到原始鲜活的生命,最终状态都是当下的回忆。由此,记忆获得了再生的能力。
对于当下的记忆还有一层不能忽视的意义,是自拍照呈现的物态介质。不同的物态介质也会加入进当下的记忆中,如自拍究竟是在数码介质上还是在感光纸上观看,自拍照的周边环境也加入意义的再生产,同时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四、结 语
在几个世纪以前,自画像者通过自我描绘,不断地对自我观看和探索,仿若画下了自我的内心世界。几个世纪以后,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拍来留下岁月的气息。“图像……都源自缅怀思念。[8]”自拍是图像记忆中重要的分支,与其余图像不同的是,自拍照具有更强的主观性、私人性,并且同自像一样,可以记录、留存自我审视后的身体,成为记忆的重要组成。
这场两个小时的记忆秘诀公益讲座由北京智新超越教育首席讲师尹璐主讲,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讲座一开始,尹老师的助教现场表演了“快速记忆108个数字”的“神奇记忆法”。现场观众每人随意报出两个数字,由工作人员录入在大屏幕的方格内,形成了12行9列108个没有规律的数字。助教在短时间内全部背出,而且倒背如流,在场学生和家长惊奇地张大了嘴巴。接着,助教现场背诵了《英语四级单词》、国学经典《道德经》等书,不管由家长还是学生提问,第几页第几个是什么单词,第几章第几段是哪个句子,统统对答如流。
面对感到“惊奇”的家长和同学,尹老师说,只要发挥想像力,将枯燥的字母、数字组合成大脑感兴趣的图像,就能大幅度提高记忆效率,延长遗忘周期。如把“1”想象成蜡烛,把“2”想象成是鸭子,把“3”想象成耳朵,快速记住数字就不是难事。“14——钥匙,15——鹦鹉,92——球儿,65——锣鼓,35——山虎„„钥匙砸中鹦鹉,鹦鹉踢飞球儿,球儿碰响锣鼓,锣鼓吓走山虎„„”尹老师向现场观众介绍,数字和物体是存在联系的,这种谐音联想记忆法,把逻辑和非逻辑思维联结起来,就能在短时间内记下这一长串圆周率。随后,全场观众在经过5分钟现场训练后,竟一下子齐声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位数字。
但接下来尹老师提出的英语单词记忆“技巧”,却让记者一头雾水,不敢苟同。尹璐说,单词“pale”意为“苍白”,用汉语拼音拼读就是“怕了”,“人害怕了脸就会吓得苍白”;而“害虫”的英文“pest”读起来和“拍死它”谐音,“看见害虫,当然就要拍死它。”此外,还可以把一些字母看作相像的数字,“bamboo”(竹子)可拆成“ba”(爸)、“m”(妈)、“boo”(数字600),可以解释成“爸爸妈妈抱着600根竹子去喂熊猫”;还有“block”(街区)可想象成“blo”(数字610)和“ck”(拼音“刺客”)——“610个街区上都是刺客”,等等。记者发现,谐音记单词对于孩子来说固然有趣,但这些单词所占的毕竟太小,根本不具普遍性。当被记者问及到底有多少英语单词能用“谐音法”来记忆时,尹老师含糊地解释:“谐音记忆只是快速记忆法中的很小一部分,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掌握比较完备的记忆方法。”
对于这种不合常理的快速记忆法,现场有些家长也提出了质疑,这些方法是否对孩子有效学习、真正理解有益?会不会引导孩子“胡思乱想”,甚至影响学习呢?
七十年代末,开始记事儿时还没有施行分地,每个村有一个大队,下面设有几个小队。大队的办公场所是“大队部”,标志物是一根高高的木桩上栓有几个大喇叭,分别向着各个方向。黑黑的两扇大门,门口上方用水泥做成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院子里面有几间青砖房子,会议室条件要比小队的好些,至少会有几张桌子,墙上挂着建国领袖的图像,这些都是小时候趴窗户看到的,我们是没有资格进大队会议室的。那时一个生产队长已经是大官了,记得大人哄小孩子睡觉时总说:“快点睡,再哭队长就来了!”,可见队长是何等有权威,就连我们这些野跑的小孩子看见队长也都是绕着跑了。每天早上生产队长都会准时敲响上班“钟”声,而后是一声“上班了-------啊!”,招呼大家下地干活。其实所谓的“钟”准确说应该是一块圆环铁板,挂在住户中间位置的树上。队长极有权力,每天安排着我的父母、叔伯们劳作,男人们拉土、撒粪、犁地一些重体力活,而女人们除草地、点种等。那时人都很听话的,印象里几乎没有敢和队长顶嘴的,打架、游手好闲的很少,一年到头盼着有个好收成,多分些粮食,人们生活的很简单,也很纯朴。那时家家都差不多,破旧的院子有的用玉米杆围着,有的是低矮的院墙,房子都不怎么样,有地震后新建的,也有震前的,多是一半砖石,一半土坯。北方的房子都是三间的:中间是堂屋,有锅台、水缸、饭桌、板凳,两侧算是所谓的卧室吧,老式笨重的板柜、相框里黑白照片、土炕、炕席黄黄的,席边儿坏了的地方都用布补上,家家炕上都有用香烟纸糊的烟叵罗,那时的香烟都是软盒的,或许就是为了吸完糊叵罗吧!
与现在相比那时的生活很苦。基本能吃饱,一盆玉米粥,几个玉米饼或窝头,一碗咸菜半碗酱,冬天白菜粉,夏天蒸土豆、红薯,只有来客人或是老人、孩子生病时,才可以“看”到炒鸡蛋。说起鸡蛋,每户都会养几支母鸡来贴补生活,为了防止鸡蛋下外面丢了,家家的奶奶们都有一手“绝活儿”,很自然的走到母鸡旁,弯腰、伸手一把就能逮住所要抓的目标,然后一手抓住两个翅膀,另一支手一摸鸡屁股,就知道是不是快下蛋了,临产者则被关进鸡窝里“软禁”,直到听到“咯咯达—咯咯达”声才能“获释”。小村地处平原,全村只有两棵桃树、一棵杏树,一棵核桃树和几棵桑树。到了果子成熟的季节,所有的孩子在梦里都会惦记着那为数不多的果子,趁主人午睡或是下地干活不在时伺机而动:有望风把哨者,有翻墙爬寨者,随着是几声喝骂,一哄而散,奔跑出很远才能分抢胜利的“成果”。捡核桃叶还行,不挨骂,多了也会送给邻家的女孩儿几片,放在鼻前闻起来香香的。再后来,分地了,生活也好了,记得家里第一次不限量吃馒头,吃了两个半,撑得肚子疼。水果也可以用粮食换了,妈妈总换些小的,有点残的,可以吃长久些。
小村生活有苦当然也有很多快乐的。春天,小村也有人种菜子花的,虽不多,但黄黄的,格外显眼,好看极了。总有不知名的鸟在里面鸣叫,我们就像猎人一样,偷偷地把老鼠夹下里面,用土伪装好,并在上面放一个适中的小木棍,为的是鸟不被夹死,夹住后可以多玩会。夏天,最刺激的要数夜里扎青蛙了。月光下,长长的竹竿前面捆着一个铁钎子,寻找目标,发现猎物,悄悄靠近,瞄准—一击成功。现在这种行为是不允许了,青蛙也成了保护动物了,不过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了,偶尔回小村住一晚,再也听不到了那“蛙声一片了”。秋天刨老鼠洞最有劲儿,那时农村孩子都放农忙假的,为了是帮家里干活,可没几个孩子真帮家里干活,多是三五成群,一人一个小镐,专找老鼠洞,越大越好,洞里有花生、玉米、也有黄豆,收获颇丰时裤兜、衣兜满满的,再不行就把衣服袖子、裤腿全部用上。花生、玉米交家里的,黄豆换豆片吃,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那叫一个香!冬天农闲了,总会放映几场电影的,那是全村最大的乐趣了。村民是免费的,村里花不花钱不知道了,大人们还会跟着剧情不时发出笑声,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不管那些,不管好看不好看,总要坚持到最后,或在人群里追逐打闹,或在镜头前抻出手撑,映在银幕上,累了就躺在柴火垛旁。每每电影结束后,村里的喇叭总会响起:“某某,听到广播赶快回家,听到广播赶快回家,你妈找你那”。结果不是在柴火垛旁睡着了,就是手冻得不听使唤尿了裤子不敢回家的,出彩者甚多,当然挨骂挨打是必须有的。
就这么野跑着长大一点了,被轰着上学了。学校又给我们另一种不同的快乐,会写字了,也知道天安门了。夏天每个教室前都有各自的小花池,天天有人浇水,茉莉花什么颜色的都有,黄的、紫的、白的。教室里桌椅板凳什么样的都有,坐着坐着板凳腿就掉了,地面是土的,也洒水,但总能看到空气里飘浮的灰尘,那时也不知道握鼻子,一个个傻傻的。那时没有几个爱学习的,所有家长总是鼓励老师说:“不听话就打”,所以老师的教鞭越换越粗,庆幸我几乎没领教过它的厉害。就这样一年级、二年级……掏鸟窝、摔火柴盒、打弹弓的日子渐渐远去了,伙伴们开始各奔东西了,参军、顶工、继续上学的,我也一样离开了小村。
转眼,时光已带我步入中年的行列了,时常会梦见小村,梦见那些儿时的过往,然后醒来吸烟……。每逢节假日或者春、秋农忙时,我总会回家看看父母,帮着干干农活,小时候不喜欢,现在反倒喜欢泥土的芳香了,累时坐在地边,听着他们估算着收成,看着那一张张熟悉而又苍老的面容,心里暖暖的。
1 记忆过程中的认知研究和神经学研究
记忆能力在口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点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特别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口译记忆的认知研究, 而这些研究都承认这样一点, 即口译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个任务的认知过程, 需要多项精力共同协调配合来完成。
神经心理学为口译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大脑的左半球是负责控制语言, 特别是句法和语音过程的区域, 而右半球则是主要负责辨析词的多重意义、间接言语行为等语用过程的区域。大脑中有上百亿个神经元, 同时还有大量的神经胶质来帮助脑细胞的各种活动。大脑就是借助神经元的快速冲动来处理从外界接受来的信息, 并迅速做出反应的。
2 口译中的记忆机制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口译中的记忆也包括同样的环节。识记对应口译中的听辨理解, 保持对应口译中的储存原语信息, 回忆或再认对应译前准备工作。在记忆的过程当中, 大脑在接收到外界输入的信息后, 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新信息做相应的加工处理, 包括综合、分析、辨别、阐释等, 加工处理的结果会以内部言语的形式贮存在大脑中。这一记忆过程中会涉及三种记忆形式:感觉贮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1 感觉贮存 (sensory stores)
感觉贮存所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 而且是感觉道特异性的 (即只局限于一种感觉道) 。它的信息容量有限, 外界刺激依据其物理性质被进行生物电意义上的编码。因此, 感觉贮存的记忆结果在直观上同被处理信息非常近似, 近乎是外界刺激的真实拷贝或转录。但感觉贮存从保持时间来看却是最短的, 仅为约2秒钟。从形式来看, 应用于口译中的感觉贮存包括听觉贮存和视觉贮存, 对应口译员在口译现场对外来声音和图像信息源 (包括发言人的表情, 手势, 唇部运动, 所使用的幻灯片) 进行接收, 以获取听觉和视觉的信息。通过研究感觉贮存的视觉、听觉编码, 人们发现瞬间视觉贮存容量为≥9个单位, 可以保持数百毫秒, 而瞬间听觉贮存容量要更小一些, 仅为±5个单位, 不过却可以保持4秒, 明显要比前面提到的瞬间视觉贮存长出许多。感觉贮存是信息进入大脑的第一通道, 在这里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 择取其中有用的部分进入短时记忆。
2.2 短时记忆 (short-term store)
短时记忆贮存信息约为一分钟, 它是感觉贮存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纽带。大脑将感觉贮存的信息经过一定的筛选保存在短时记忆中, 与此同时, 大脑可以提取长时记忆知识库中的信息, 加工整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 并通过复述等环节部分地将其存储于长时记忆里, 以获取更大程度的稳定性, 积累丰富知识库。短时记忆保存记忆的位置在人脑的海马区。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 容量为7±2, 也就是说大脑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存储约7个不相关的信息单位, 包括数字或语音音位等。可见, 短时记忆存储时间不长, 且存储容量有限。另外, 短时记忆的贮存还具有脆弱性, 任何干扰都可导致遗忘发生, 在整个记忆过程中都要求有意识的加工活动参与。短时记忆可分为直接记忆与工作记忆。直接记忆是指信息从感觉贮存进入短时记忆后未经过加工处理直接进行记忆, 记忆容量有限, 而工作记忆是指对直接记忆进行人为的加工编码, 使得记忆容量灵活扩充。工作记忆的这一特点与口译直接相关。优秀的口译员就是将信息进行编码, 扩充其短时记忆容量, 从而记忆并再现大段的原语信息。
2.3 长时记忆 (long-term store)
长时记忆对信息的贮存时间可从一分钟以上直到终身, 其信息贮存量非常大, 可以说没有限量, 保存信息的位置在脑皮层。长时记忆的来源是短时记忆中的内容经过了复述筛选后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 信息被按照意义进行归类, 其信息加工形式属于较高级别。在这里信息主要分为两种记忆情况进行贮存: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指大脑根据个人经验来记忆具体场景的认知过程。语义记忆是指依据个人所掌握的语言符号、概念和公式, 来组织、推断认知对象的过程。
长时记忆相当于人脑的知识库。当大脑发出的指令激活长时记忆后, 某些知识库内的相关信息便被提取出来, 这些信息帮助启动短时记忆对现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实现言语的理解与贮存。感觉贮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运作方式可以通过下图体现出来。
由上图我们得知, 当外界的环境输入刺激大脑的感觉贮存后, 人脑通过运用注意和知觉这两种手段对感觉贮存的内容进行筛选, 并将加工处理结果放入短时记忆。此时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激活长时记忆, 与之相关的经验知识储备便被提取出来, 并进一步作用于短时记忆, 启动对短时记忆内信息的认知加工处理, 完成信息的理解。另一方面, 通过对短时记忆信息的复述与编码, 这部分内容便进入到了长时记忆, 实现了信息的储存, 其保持时间得以突破短时记忆的±1分钟时限, 获取更长的记忆时间。这只是一系列大脑记忆活动的某一小段过程, 由于短时记忆记忆容量的有限性, 随着短时记忆中某些信息被存储至长时记忆, 腾出的记忆空间便被来自感觉贮存的新信息所占据, 而另一方面, 由于短时记忆记忆时间的有限性, 超过了记忆时限的内容如不经有意识地复述和编码也会被遗忘, 以备新信息的进入。
可见, 在口译的记忆机制中, 感觉贮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交互发挥作用。感觉贮存与原语的听辨密切相关, 负责信息源的接收,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提取与启动促使信息贮存和再现, 为下一阶段的译语生成做准备。在口译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条件限制, 译员有时无法进行口译笔记的记录, 这就需要完全依赖译员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由于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 容量约为7±2个单位, 而人的普通语速为10-15个音位/秒, 如果每次记忆的保持时间为20秒, 那么在此时间内需要加工的音位就达200-300个, 这只是按人的普通语速来计算, 而若是处理快速语流, 需要加工的音位可高达600个。这一数字显然与短时记忆7±2个单位的记忆容量不相匹配, 而从时间来看, 译员也无法预测发言人给出的原语信息的长度, 如果超过一分钟, 显然也超出了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限。短时记忆贮存容量与贮存时间的限制均表明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必定同时启动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来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这两种记忆形式在口译记忆模式中是协同作用, 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译员在信息源刺激下, 启动工作记忆, 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编码以扩容其记忆容量, 另一方面, 部分与大脑的经验知识库相关的信息则进入到长时记忆, 换句话说, 即启动知识库中相应的信息, 使其可以以长时记忆的形式贮存在大脑, 大大延长了其保持时间。正是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交互作用使得口译员在纷繁芜杂的现场情况下, 可以充分发挥三种记忆形式各自的特点, 成功完成信息的贮存。
3 口译的记忆策略
结合口译记忆机制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译员就要采取相应的口译策略在有效时限内减轻不必要的记忆负担, 最大化地扩容口译记忆贮存的信息量, 以促进口译活动有效地进行。
3.1 语义记忆法
语义记忆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相对于情景记忆的一种信息贮存方式。相应的, 语义记忆法便是用原语信息来激活大脑中经验知识库中的相关内容, 使其作用于短时记忆, 帮助信息的理解, 节省大脑的加工精力。同时, 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共同作用下被解码的信息可以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延长了信息贮存时间, 并减轻大脑记忆负担。语义记忆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译员的知识库储备, 节省加工精力以用于对新信息的编码、组合与强记。
例1 索契冬奥会的主火炬将于今晚点燃。奥林匹克的和平理想同联合国促进人类和平的宗旨高度一致。联合国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方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赞赏联合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和秘书长的工作。
以上文字是2014年2月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的一段讲话。该材料篇幅长, 信息量大, 需要记忆的信息较多, 如果不对原语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会给译员带来很大的记忆负担。结合语义记忆法, 我们可以将该段讲话分析整理成若干部分, 将其纳入长时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网络中, 将新信息变为已知信息, 减轻记忆负担。经分析, 该段讲话可分为三部分:1) 索契冬奥会的开幕 (实事新闻) 。2) 联合国的作用和地位 (基本常识) 。3) 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和立场 (外交口号) 。通过这样的加工整理, 使原语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库相联系, 有效地完成了原语的理解与记忆, 增强了工作效率。
3.2 形象记忆法
情景记忆是长时记忆中相对于语义记忆的一种信息贮存方式。形象记忆法就是指将原语信息具象化, 通过思维加工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图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通过形象记忆法处理的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 它已经脱离了原语的语言外壳, 被构建成了一个情景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快速地贮存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 并保持相对长的时间, 当受到信息刺激被激活后, 也可以高效地提取出来, 用于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景物、动作、流程等所做的描述性语段。
3.3 编码组块记忆法
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大脑会利用工作记忆模式对直接记忆进行人为的加工编码, 使得记忆容量灵活扩充。编码组块记忆法便是这样一种信息加工方式。由于口语语体本身的冗余性, 大脑在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 可对其删除冗余信息, 合并相关信息, 重新排列顺序, 通过扩充每一个信息单位的容量, 增加整体的信息贮存量。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虽然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口译中的记忆机制, 并阐释了有关的记忆策略, 但有关记忆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如记忆的单位、注意力的分配、遗忘规律等因素, 这些都对口译的记忆策略有所影响。因此, 希望今后口译记忆会被给予更多的关注, 以切实提高口译记忆效果。
摘要:口译要求译员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 而且还应该动用自身的记忆资源来保留这些信息, 为下一阶段的译语生成作准备。该文从口译记忆的重要性出发, 从记忆机制和记忆策略两个层面探讨了口译中的记忆环节。
关键词:口译,记忆机制,记忆策略
参考文献
[1]Robert J Siernberg.认知心理学[M].杨炳钧,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艾森克·基恩.认知心理学[M].4版.高定国,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安新奎.论口译记忆[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4) :21-23.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5]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记忆自古以后就是人类一直探索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但是真正开始提出记忆力这个概念的是古希腊人,然后在西元2500年前提出记忆学这么一个概念,后来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祖先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但是直到17世纪才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艾宾浩斯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对人类的记忆进行系统的研究。所总结出的一些方法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没有把它们当作是一种记忆的方法:
1.循环记忆法: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将内容反复去看加深印象直到记住为止。但是这种循环也并不是无规律的,可以运用艾宾浩斯总结的记忆规律:记完后在20分钟的时候复习一次,1小时再复习一次(尽量短的时间内复习能够巩固的更多),然后就是晚上可以复习一次,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一次,后面隔一天再看一次就差不多了,人在睡觉前和醒来后这两段时间是记忆的黄金时间。所以要记住的两点是尽量短的时间内复习一两次,利用好睡觉前后的时间。2.多感官记忆:记得以前我的语文老师记忆力很好,她告诉我们记的时候大声的读出来能够加强记忆,我试过了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是管用的,但是也有听人说过自己更适合默默地记忆(少数),以及我们以前记单词听说读写,其实是调动了我们的多感官帮助了我们加深记忆。
3.对比记忆:把属于同一类或者相反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记忆。这种方法大家或多或少的用过,但是一般人都没有这种刻意总结的意识,所以大家以后记东西的时候可以注意下这点,特别是记单词以及文科类的一些需要区分的内容有意识的去用用这种方法,可以画些图表来增强对比效果。
4.逻辑联想法:这种方法跟对比法有部分的相似处。逻辑联想就是针对记忆的内容展开与之相关的联想。,比如记一首诗可以去想写这首诗的背景,诗人的近况,以及有没别的诗人写过类似情感的诗。或者记忆历史事件的内容和意义的时候,意义肯定是根据事件的内容来总结的,所以可以针对事件的每一条内容去想它产生的意义。5.归纳记忆:略
以上就是我们一般人常用的记忆方法,后面人类发现光靠我们左脑的一些逻辑分析反复记忆似乎还是不能满足我们记忆的需要,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记忆,使得记忆法开始传播开来,英、美、日、俄逐渐成立记忆法的函授学校。这种新的记忆方法主要是利用我们的右脑形象记忆,通过将我们要记忆的信息转化成图片信息储存在我们的右脑里,而右脑储存信息的能力是我们左脑的100万倍,可以容下我们想记忆的任何信息,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使得记忆的效率大大提高,让记忆脱离了传统的枯燥无味。主要有以下方法:
1.谐音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有时候将碰到的信息一谐音话就会变成有趣的内容,这在我们记忆数字、单词、词语、古诗词的时候应该都有体会。数字8137可以谐音成“不要生气”,bamboo的读音有点像“本部”,可以想象大学本部里种了很多竹子的画面(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记单词,后面会讲多种方法),人名庄婉颜可以谐音成“装碗盐”去记,弟子规里有“首孝悌,次谨信”可以谐音成“收小弟,吃尽兴”(不推荐大量使用此法背诵)2.提取关键字法:将多条信息的关键字词提取出来,编成一句顺口溜,我们中学的时候有用它背过化学元素,背诗词的时候也可以把每句的首字提取出来组成口诀提示我们背诵,比如周总理记省份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内台北上重天,香港澳门和台湾。
3.故事法:将要记忆的信息编成一个小故事,适用于信息量不多的时候,李岚清也会使用这种方法,他说“我发现越是荒唐的故事,就越容易记住。这15个词是:爆米花、图书馆、狼狗、书包、大树、太阳、石头、救护车、方便面、电视、牙签、餐巾纸、电话、火警、行李。怎么能够记住这些词及顺序呢?我是按照这样的“故事”记忆的:“我吃着爆米花去了图书馆。路上碰到了一只狼狗追我,我就跑。跑的过程中书包丢了。狼狗还追我,我就爬到大树上去了。上了大树以后呢,太阳太晒,我被晒昏了,从树上掉了下来,掉到一块石头上。然后就来了个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去了。在医院,我一边等待治疗,一边吃方便面。吃完方便面就看电视。看电视时拿出牙签剔牙,然后用餐巾纸擦嘴。突然接到电话,说发生火警,于是提起行李就跑去救火。”许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仍然能够把那15个词背出来,而且顺着、倒着都不会错”,这种方法适合来背些常识类的信息。
连锁法:这种方法跟故事法最大的不同是不用将所有的信息量融入一个故事里,只需要将前后两条信息联系在一起,比如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第三,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记忆的时候可以用连锁法:五四青年组织了一场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第二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反帝反封建(第一条),推翻后才使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进而揭开了民主主义的序幕。通过上面这个例子会发现连锁法只要求两两相关联,这种方法比故事法简单,缺点是一旦中间有一环断了后面可能就都不记得了。
地点定桩法:这是最强大也是我们比赛时用的方法,关于这种方法的名字有很多,比如地点法、抽屉法、格子法、空间记忆法、记忆宫殿法,关于这种方法今天先不讲,建议大家把前期的一部TVB的港剧看下《读心神探》从第三集开始是讲一段关于记忆法的故事。大家看完后我再讲解,大家就会认识的更深刻了。电视剧链接: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用来纪念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明天就是2011年的端午节了。今天,我并没有多少对屈原的思念,也没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有的,只是回家的喜悦,以及自己对儿时端午的记忆。
离上次回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学校等待回家的日子,是漫长的,也是幸福的。人总是这样,小的时候总想脱离家的束缚,然而真正远离家乡,成为一个游子时,却又如此思念家乡。对于端午,我想更多人也都和我一样,更重视的是放的那三天假吧。
在新世纪的这些年里,我们对传统文化由漠视变为重视,由陌生变为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流传多年的传统。所以国家才会将端午,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因此回忆起过去,似乎对端午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有一些零散的记忆。
小时候每当快到端午,放学回家后,家里便满是飘香的粽叶,奶奶就做在阳台边,和姑姑他们一起淘米,洗粽叶。小时候的我很是好奇,也想凑上去试试,可怎么也包不好,结果还被大人们抱怨浪费了粽叶。后来我慢慢长大,看见家人包粽子的场景也越来越少,端午就这样渐渐退出了我的记忆,只记得后来每到端午,晚上我们可以不用上晚自习,好像这是我中学时代看见的对端午唯一的纪念…
端午又一次进入我的记忆应该是2008年的端午。因为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民族节日。记得那一晚,和父母在家里看端午晚会,一点没有过节的气氛,反而充满了悲伤。是的,生命如此脆弱,当我们还在为端午佳节庆祝,而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享受节日的喜悦了。于是,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个有理由庆祝的日子,也去珍惜这些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的传统节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屈原,端午,汨罗江,这些本毫无干系的名词就这样理所当然的联系了起来。对于一个民族,唯有真正的记住历史,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才会进步,我们的民族才会腾飞。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许多人误以为正是我们的文化阻碍了祖国的发展,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最强国的时候,一定是依赖于我们的文化。你可以不知道端午开始于哪朝哪代,你也可以不知道屈原的生辰八字,但是作为华夏儿女,作为龙的传人,你必须知道,曾经有一位民族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国家和人民的意义,他叫屈原,后人为纪念他,特意为他选择了一个纪念日,就是今天的五月初五--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