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专项督查报告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风建设专项督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作风建设专项督查报告

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项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参与高尔夫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调研结果有以下四个方面:高尔夫教学应更加体系化,形成专门化的教学系统丰富、完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必须更针对专项教学,不宜过于宽泛;尽快制定专项教学用教材,方便学生更好的学习高尔夫理论知识,同时方便教师更好地教学;高校高尔夫专项与高尔夫俱乐部等展开校企合作时,应当主动联系加强互相合作,争取在课堂中教授实践性较高的知识技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关键词: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项;高尔夫运动

1.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项建设现状

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项属于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的一门专项。休闲体育的培养目标:意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休闲体育实践能力,依据高尔夫项目专长,且能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和洞察休闲体育市場变化,能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等与高尔夫有关工作契合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主要课程:休闲体育理论与方法、运动休闲事业管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产业与经济、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市场营销、高尔夫等课程。授予学位:体育教学学士。主要就业方向:通过系统的体育教育,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休闲体育工商企业(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高尔夫销售、高尔夫俱乐部会所管理、赛事管理、健身休闲俱乐部等)、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就业。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高尔夫专业相关场馆与相应设施现状

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业在10-13学年的实践场地主要在上海体育学院健身苑内,内含四个打位(打靶型),无法看出球路和击球距离,只能分析动作和熟悉球感。随着高尔夫专项的顺便开展、成绩突出和高尔夫热潮,学校开展了相应的面向全校高尔夫爱好者的高尔夫俱乐部课程、高尔夫限制选修课和高尔夫任意选修课程,以满足校内其他学生对高尔夫运动的需要。

2.2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业师资现状

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项教师一名,师资力量偏少。

上海体育学院与明高高尔夫进行合作,由明高高尔夫的教练对学生进行高尔夫球的技能培训,上海体育学院的高尔夫球教师也曾经参加过专业的高尔夫培训。我校也与东方高尔夫等附近的球场建立合作关系,到球场进行打球和培训。

2.3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专业教材体系现状

众所周知,现代高尔夫运动进入我国,一共才二十几年的历史,而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也只经历了十几个寒暑,上海体育学院高尔夫的专业教育更是从2008年才正式开始,这都导致了现阶段针对高尔夫方向的研究十分匮乏,用于高尔夫教育的专业教材也非常有限。

上海体育学院现阶段还没有成形的教材使用,理论课上的教授内容大多来源于网络或是其他高尔夫培训机构,但是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积极的展开对策。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则是使用自行编纂的《高尔夫概论》(未出版)。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硬件设施问题。高尔夫运动在目前仍然是“贵族”运动之一,办学的设施条件是众多开设高尔夫专业高效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在上海没有高校拥有自己的用于高尔夫专业教育的球场,最多只能建设高尔夫练习场。专业高尔夫教育办学机构缺乏自己的高尔夫球场、球具设计操作实验室等,这容易导致,学生在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对高尔夫的了解还比较浅层和片面。对于一个标准的高尔夫场地,动辄数千万甚至更多的场地建设费和每年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高校对于高尔夫场地的需求只能望而兴叹。

3.1.2师资与教材匮乏问题。教师缺乏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技术上也同样缺乏一流的教练。高尔夫专业教育也缺乏经验丰富、专业只是过硬的高尔夫专家来承担整套高尔夫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高尔夫教育的专业教师真正高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非常稀少。由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在社会上非常短缺,这就导致许多专业高尔夫专业人才在择业的时候很少往高校教育方面挂靠。球会优厚的待遇条件是高校无法与之比拟的。

虽然我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有了系列教材,但是教学机制不统一,教材内容跟不上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自行编纂的教材又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致使高尔夫专业教育没有相应配套的专用教材。

3.1.3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高尔夫产业界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人才规格和质量满足不了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我校高尔夫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的学科领域过于广泛,没有突出高尔夫专业的专业特色,内容多而杂各类学科课程比例相当,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单薄,并且课程设置明显带有背景学科特色,与高尔夫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我校高尔夫专业学习主要以体育学科主干课程为主,缺少理论专业方面的培养,如高尔夫环境保护、现代高尔夫经营管理学、高尔夫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高尔夫市场研究等课程。

3.2建议

3.2.1完善场地及硬件设施。场地与硬件设施是高尔夫顺利教学的保证,我校要重视场地和设施问题对教学的影响。要尽可能的保证高尔夫课程地点在练习场、球场或是高科技分析教室进行,如果现有资源无法满足,则可以与临近的高尔夫企业进行合作,租用或是其他形式来满足高尔夫教学的需要,可以在高尔夫球场的闲时进行高尔夫的教学,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高尔夫教学的需要,也可以节省教学成本。学校也可以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沟通,新建球场可以对外承包或是租借,除高尔夫教学时间可用于对外营业,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收教学支出。其他分析器或高尔夫动作纠正器需要的资金较少,应尽量购进。

3.2.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制定专业教学用教材。教师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优秀的教师力量才可以推动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的成功发展,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高尔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高尔夫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高尔夫技能,需要学校鼓励高尔夫教师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可以组织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国外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宝贵经验,进行交流学习。中高协经常会组织主要面向高尔夫球社或其他高尔夫相关公司的培训活动,学校可与中高协进行交流,寻求相关方面的帮助。

3.2.3规范教学针对性。目前我校高尔夫教育存在着办学层次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我校高尔夫专业教育应该清晰高尔夫教育的具体方向,培养方向不应仅仅模糊为高尔夫方向,应结合上海市高尔夫球场的人才空缺现状,调整高尔夫专业的教学方向,将课程设置清晰化。加强对高尔夫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增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相关课程的比重。(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映涵、唐辰.球会为什么对大学生说NO[P].《假日休闲保高尔夫周刊》,2012,3月上刊:36-37

[2]贺瑛.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之研究[J].华章,2010(18).75-76

[3]刘文涛.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A].武汉体育学院.2009(12).

[4]金银日.高尔夫球运动政策规制与舆论环境刍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8):7-10

[5]王鹏飞.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4).

作者:张梦晨 王玉星

第2篇:关于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推动作用,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近日,省新农村办深入到全省东部、中部和西部有代表性的辉南县、农安县、长岭县和长春市绿园区,就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对2006~2010年5年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所支持的建设项目、拉动效应以及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度统计和研究分析。

1.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发挥了较好的支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规模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2006~2010年5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省级专项资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 据统计,5年间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专项资金10.77亿元,乡镇投入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专项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

1.2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5年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亿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3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 5年时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农村道路、饮水、桥涵、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农村文化广场、村部、卫生所、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农村院墙、边沟、垃圾处理等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1.4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化 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5年时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的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5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 5年时间,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3年已完成培训任务6000名。还支持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新农村建设思路。

2.当前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面临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省级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尽管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已经出现了总体规模少、支持力度弱化、拉动带动作用下降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2.1建设成本快速攀升,极大地削弱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中发现,农村各项建设上已经出现3个大幅度上涨:一是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现行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与2007年比较,水泥售价480元/吨,涨幅90%;红砖0.4元/块,涨幅130%;钢材3600元/吨,涨幅34%;木材2300元/立方米,涨幅187.5%;河沙70元/立方米,涨幅100%。地砖、油漆、房瓦、玻璃等价格均有大幅上涨,总体上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上涨1倍左右。二是人工费和机械租用费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农村力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6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100元/人·天,涨幅67%;木瓦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10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200元/人·天,涨幅100%。无论是力工还是木瓦工,雇佣单位中午还要负责1顿午餐。钩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1000元/台.班,涨到目前的2000元/台·班,涨幅100%;推土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800元/台·班,涨到现在的2000元/台·班,涨幅150%。三是工程造价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开安镇柳树洼村修建4.5米宽水泥路工程造价由2007年35万元/公里,涨到目前52万元/公里,涨幅49%;修建砖道工程造价由2007年11万元/公里,涨到目前21万元/公里,涨幅91%;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修围墙由2007年250元/米,涨到目前480元/米,涨幅92%;修边沟由2007年65元/米,涨到目前120元/米,涨幅85%。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机械费用、工程造价成本大幅度上涨,目前全省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只能起到2007年的1亿元资金的支持作用,支持作用削减50%。

2.2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数量增多,单位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明显减少 2007年省级新农村建设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50个试点镇、200个试点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50万元。2010年全省启动1000个示范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20万元,资金额度下降60%。村干部普遍反映:省里给的资金少,每年建设一个项目都不够用,希望省里能像2007年那样多给一些专项资金支持。

2.3示范村建设内容增多、标准提高、投入增大,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效应逐步减弱 2010年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制定了建设指导标准,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基层组织7个方面37个重要建设内容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新农村建设已由过去路、水、电、气、房等基础建设转到全面发展、基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提高上来,一般1个2000左右人口的中等村,新农村建设由过去投资500万~10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元以上,有的建设投资更多。调查中了解到: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前几年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房屋改造投入达1200万元,今后尚有道路、打井、排水沟、围墙、休闲广场、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投入1500万元需要筹措;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13万元,今后还要建蔬菜大棚900栋和15栋楼的农民新村,尚需大量资金投入;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现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万元,尚有12公里边沟、12公里围墙、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资金投入1200万元需要筹措;今年,长春市绿园区增加垃圾处理一项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为24个行政村购置10台钩车、200辆手推车,修建11个垃圾中转站,安放22个移动垃圾箱,实现了垃圾户集、村转运、区统一处理。由于示范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所需建设资金也不断增大,因此,省里每年投给村里20万元的专项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拉动带动效应明显减弱。

2.4加快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势在必行,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参观了东丰县横道河子镇合力村秸秆气化站,大家一致认为大型秸秆气化站具有投资合理、使用方便、清洁环保、易于推广的特点,“一家点火、百家做饭”,是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主要模式,也是实现农村环境整洁的关键。会后,各地纷纷要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2010年和2011年省里拿出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26个大型秸秆气化站,一方面由于建设点少,无法满足示范村纷纷建设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成本增加,建一个可带动300户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由原来投入12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资金筹措的难度增大。全省9306个行政村每年都在建设1000个示范村,如果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就很难加快推广这一清洁能源生产模式,农村环境整治也无法实现突破。

3.关于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的建议

虽然2007年以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保持在2亿元,但鉴于目前建筑原材料涨价、人工费机械费增加、工程成本大幅提高,加之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建设内容丰富、标准提高,全省亟待大规模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这一清洁能源等实际情况,就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3.1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主要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建议省政府成立由省农业、财政部门组成的专门督查组,对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设立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发挥效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有投入、有规模、有带动作用。

3.2逐年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建议2012年省政府在保持原有2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万元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0个示范村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每个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扶持12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6亿元。2013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800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8亿元。2014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1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3亿元。

(省新农村办 供稿)

作者:省新农村办

第3篇: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2年省级部门项目支出及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吉财预〔2013〕161号)精神,按照《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吉财乡〔2012〕195号)、《2012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吉新农村办〔2012〕18号)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省农委组成绩效评价工作组对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吉发〔2006〕1号)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省里设立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省政府关于专项资金管理的部门分工,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主管部门为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立项、批复纳入省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统一管理。支持范围是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省级示范村。支持方向重点支持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补助项目主要是农村道路建设、桥涵建设、排水排污工程建设、清洁能源建设、休闲广场和多功能室、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卫生厕所、农户围墙大门改造、太阳能路灯。实施7年来累计投入13亿元,带动各方面投入328.3亿元,放大效应达到25.2倍,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稳妥起步、深入实施、扎实推进、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根据省财政厅吉财乡指〔2012〕134号批复,2012年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指标100分,其中,共性指标50分。个性指标50分,主要是产出和效果指标,共六项。一是数量指标7.5分,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得满分,高于60%按比例得分,低于60%不得分;二是质量指标7.5分,全部合格得满分,高于60%按比例得分,低于60%不得分;三是经济效益指标12分,其中省财政专项投入乘数6分,放大1倍得0.4分,放大15倍以上得满分;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分,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个百分点得0.6分,高于10个百分点以上得满分;四是社会效益指标12分,其中建设水平提升情况6分,按实际达标率的比例得分;标兵村、先进村提升情况6分,标兵村、先进村占示范村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得1.2分,提高5个百分点得满分;五是环境效益指标6分,按示范村环境整体人居环境整洁达标率的比例得分;六是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5分,抽查不少于示范村总数20%,按满意率的比例得分,满意率低于60%不得分。

二、省农委对专项资金整体支出绩效报告情况

2012年省里继续安排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省军区250万元工作经费,批复省级示范村建设补助项目1006个,批复补助资金19750万元,计划总投资54193.7万元。经年底项目建设验收和绩效考核反应,省级专项共完成补助项目973个,实际完成投资58549万元,超过计划8%。其中农民筹资筹劳8525万元,村集体投入15333万元,地方财政投入5943万元,社会捐助投入1139.3万元,项目捆绑等其他投入11420万元。各类项目具体情况: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完成项目201个,投资16820万元,建设各类农村道路442千米;二是桥涵建设,完成项目17个,投资761万元,建设各类桥涵19座,长度390延米;三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完成项目261个,投资12992万元,建设各类排水疏浚工程507千米;四是清洁能源建设,完成项目3个,投资986万元,实际带动农户730户;五是休闲文化广场和村多功能室,完成项目158个,投资10766万元,建设休闲文化广场27.9万平方米,多功能室6.6万平方米;六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完成项目29个,投资1630万元,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28个,垃圾点或垃圾箱641个,垃圾转运车63台;七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完成项目190个,投资10713万元,建设街路围墙或围栏36.1千米,更换大门3356个;八是太阳能路灯和电能源路灯,完成项目114个,投资3970万元,建设太阳能路灯或电路灯5872盏。在省级专项资金投入的带动下,2012年全省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3430个,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1.9亿元,其中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7亿元,各级部门和单位帮扶投入2亿元,整合项目2128个、资金27.2亿元,社会和个人捐助投入3738.1万元,村集体和农民投入25.3亿元。

对照《关于批复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的通知》(吉财乡指〔2012〕134号)文件提出的绩效目标,2012年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实际得分98.3分,其中共性指标包括决策过程、资金到位、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全部达到要求,得满分50分;个性指标得48.3分,具体是数量指标得7.25分,质量指标得7.25分,财政投入乘数得6分,农民收入增长得6分,建设水平达标率得5.4分,标兵村先进村得6分,生态改善指标得5.4分,服务对象满意率得5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主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总结新农村建设成果和经验,查找资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制度,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评价原则:一是方法科学。绩效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注重专项资金投入的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二是过程公开。严格遵循标准和程序,确保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评价档案。若被评价单位对评价结果存在重大分歧,应重新组建评价小组进行复验。三是数据可得。通过正规渠道取得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可靠、可得。四是结果反馈。通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全面反映和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进展和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并根据绩效结果,调整完善专项资金投入政策,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设置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分三级,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14个(详见表一)。

评价办法:评价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方法,对定量考核指标采用量化打分,总分百分制。绩效评价得分及计算公式:

绩效评价总分=∑一级指标得分;

一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得分;

二级指标得分=∑三级指标得分。

根据得分结果划分四个评价级次,其中总分为90~100分(含90分的)项目为“有效”;75~90分(含75分)为“基本有效”;60~75分(含60分)为“一般”;低于60分的为“较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2012年3月27日省财政厅批复同意了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吉财乡指〔2012〕134号)。3月29日省财政厅与省农委制定下发《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吉财乡〔2012〕195号)。7月3日省新农村办在长春召开了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会议,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7月9日省新农村办制定印发了《2012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吉新农村办〔2012〕18号)。11月19日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检查验收方案》(吉新农村领导小组〔2012〕10号),11月22日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第一批验收和第二批选定部署会议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省新农村办与市州共同组成检查验收组深入县(市、区)示范村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检查评价工作,逐村逐项查阅账目,查看项目,审查挡案,了解项目实际运行情况和农民反应。根据年底检查验收和数据统计情况,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个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并按照绩效评价方法、标准,赋予适当的分值,将各绩效评价指标分值综合汇总,得出2012年度省新农村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总分值,对照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表,得出综合评级。同时,总结2012年度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出改进建议。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目标设定

《关于批复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的通知》(吉财乡指〔2012〕134号)提出:支持每一个省级示范村完成1项或1项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改善和提高示范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个目标做到了明确、细化、量化。

(二)决策过程及资金分配

补助项目及资金分配,主要依据以下文件规定:

《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吉发〔2006〕1号)文件指出,新村镇建设总体上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至2007年,为启动试点阶段,在全省9个市(州),选择30个镇、100个村进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树立样板。第二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为深入实施阶段,到“十一五”期末,全省1/3的村达到新村镇建设标准。第三阶段,2011年至2020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基本完成村镇建设改造任务。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吉发〔2008〕12号)文件指出,省级财政继续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市(州)、县(市、区)财政也要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各级安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要严格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编制村镇规划、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和改善人居环境等补贴。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文件指出,从2010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同时,按照分层推进、梯次跟进的原则,着眼于构建新型村镇布局体系,再规划一批重点村,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从2013年起,分阶段将这批重点村打造成示范村。到2020年,使这些示范村成为联结城乡、辐射周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要完善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专项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补助。市(州)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所辖区示范村建设项目奖补。县(市、区)要根据本地财力状况和示范村建设项目情况安排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吉财乡〔2008〕797号)文件指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贴息等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吸引和带动各级各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外资等各类资金投向农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

从实际操作程序看,主要遵循了省专项资金审委会对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立项管理的统一规定,程序规范,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基本程序是按照下发项目申报指南,召开项目申报会议部署,村里召开村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提出申报项目,乡(镇)政府签属意见,县(市、区)新农村领导小组审核,市州新农村领导小组复核后报省,省里申报项目实地检查复核,省新农村办与省财政厅综合研究提出初步意见,提交省农委党组讨论,报主管省长审定,报省专项资金审核委员批复。2月15日,省农委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吉林省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吉农综字〔2012〕42号),组织各地开展项目申报及项目审核、综合考察等工作。2月24日,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和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会议,就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专题部署。3月中下旬,省新农村办组成9个组深入各市(州)、县(市、区)对全省1006个示范村申报项目进行检查复核,对2012年申报项目进行逐村现场对接。5月28日,经省新农村办与省财政厅两个部门充分协商,并请示主管副省长同意后,向省级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提出2012年新农村建设项目安排意见。6月29日,省级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召开第一次资金预审会议, 审议并通过了有关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安排。8月22日, 经省政府同意, 省级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下发了《吉林省专资办关于下达2012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吉专资办〔2012〕6号)。

(三)资金到位 主要有2项,分别是项目资金到位率、专项资金到位。

项目资金到位率。经年底验收和绩效考核,973个补助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58549万元,资金到位率达到108%。

专项资金到位情况。《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省财政厅在接到省级专项资金审委会办公室下达的专项资金项目资金计划后,对省级项目,在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对市县项目,在15个工作日内将指标文件下达到市县财政部门。为把握项目建设规模和质量,部分县(市)采取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的办法,但没有发生因拨款迟延而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

(四)资金管理 主要有2项,分别是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经查阅项目补助项目账目和票据,补助项目支出依据合规、没有发现虚列项目,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没有发现超标准开支情况。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专款专用、专帐管理等制度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

(五)项目建设组织实施 主要有2项,分别是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各个示范村都建立了项目建设领导组织,明确了职责分工。各项制度都得到了贯彻执行。比如,实行报账制度,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专款专用,在乡(镇)财政所(分局)实行报账制;实行预决算制度,每个项目开工要有预算,竣工要有决算;实行招投标制度,对于农村道路、桥涵项目要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实行招投标,对于大型秸秆气化站、路灯建设建议履行单项政府采购程序;实行项目验收制度,对于完工的项目,要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建立项目后续管理制度,着力建立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保障运营的长效机制。除此之外,还要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进度和质量跟踪检查制度,专项资金规范化管理制度等。

(六)产出指标 主要有2项,分别是项目数量完成情况、项目完成质量情况。年初批复的1006个项目,初步统计到年底已完成973个,有33个项目由于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工程实施、招投标程序未完成等原因还有没完成,但专项资金仍然在乡镇财政所挂账,待2013年进行建设。各县(市、区)新农村办、财政局组织相关部门在补助项目完工后都进行了严格验收,已完工项目验收合格100%,建设规模数量达到并超额项目申报计划,建设质量达到了相关行业的质量标准,做到了超规模、高质量。

(七)效果指标 主要有4项,分别是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在财政投入乘数方面,1006个补助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58549万元,在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带动下,全省各地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1.9亿元。2亿元专项投入带动放大了30.9倍。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 2012年1006个省级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131元,比去年绩效标准7515元年增长21.5%。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8630元水平500多元,高于5.8%。

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2012年省级示范村新上新农村建设项目9592个,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3430个,涉及环境整治项目4967个,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项目1195个。按照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指导标准,到年底全省1006个示范村平均建设达标率96%以上。创建标兵村336个,比上年增31个,先进村397个,比上年增37个,两项总计比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

环境效益指标完成情况。2012年末,全省示范村开展环境整治项目4967个,统一修建围墙23134公里,铁大门16.7万个;修建公共厕所7982个,室内水冲厕所24215个,室外卫生厕所240735个;修建垃圾处理场3240个,设垃圾箱23498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617个,环卫人员5665名;村屯植树10353万株,种草栽花6560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1695盏、电能源路灯12336盏。全省1006个示范村平均环境综合整洁率达90%以上。

服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据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达到100%以上。

五、综合评价情况评价结论(见表二)

综述上表情况,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得分98.3分,按照的四个评价级次,应列为绩效评价“有效”。 按照年底验收和绩效考核情况,各县(市)平均绩效结果97.62分,所有县(市)绩效结果都超90分以上,达到“有效”级别。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省农委将根据《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吉财乡[2012]195号)规定要求,要将专项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项目管理和以后年度项目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并作为衡量市、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发现的33个未完工项目,将责令限期整改。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2012年补助项目实施情况看,省级专项资金的设立已经成为凝聚各级各方面力量,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在实践中,工作不断探索,建设不断创新,管理不断完善,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一是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 找准专项资金投入的切入点,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两项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强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抓纲带目、纲举目张,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才能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

二是尊重民愿,切实发挥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还权于民,建什么、怎么建都由农民自主决策,不包办代替,不行政命令,不搞暗箱操作,实行公开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这是搞好新农村项目建设、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的有效办法和重要保障。

三是激励约束,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主要是充分体现专项资金的补助性、引领性和带动性,对于项目捆绑多、自主投入大、干得效果好的,坚持多补助、多奖励,调动积极性;对于具有创新的、方向性强、起点高的项目,比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这类项目等,给于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对于那些无所作为、工作推进慢、建设效果不明显的,适当削减支持规模。

四是立制规范,把各项制度建设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注重项目审批程序,坚持村申报,乡镇、县、市和省逐级审核审定的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公示制、建设合同制、工程招标制、竣工验收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等,严格履行各种手续;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检查,每年春秋各集中检查一次,既检查项目,又检查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扎扎实实,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

五是协调配合,努力做到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有序、上下工作拧成一股绳 省农委与省财政、省发改部门工作协调顺畅,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及时审批下拨;加强了与市(州)、县(市、区)和村镇工作的有序衔接,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可行性,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

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地方账目管理、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还不完全规范;个别地方省级专项资金没有发挥出放大效应,存在着“等靠要”思想;有的地方规划不到位、重点不突出、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没有形成建设亮点,处于一般化、常态化;等等。

围绕一年来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三条建议:一是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规模。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2007年设2亿元规模后一直未做调整,目前看投入带动能力严重不足。鉴于建设成本快速攀升、示范村数量增多、建设内容增多、标准提高、投入增大,建议省财政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扩大到3亿元。二是设立绩效管理工作经费。因绩效评价,大量增加地方工作责任和内容,据了解一个中部大县要按规定完全做到每年需经费10万~20万元。由于各地财力有限,建议省财政根据县市区工作量研究设立绩效工作经费。三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目前绩效目标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相关指标与之不直接相关,纳入考核有些牵强。为此,建议应更多考核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直接作用和效果,同时,减少考核程序和环节,增加工作的可操作性。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对“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专项资金使用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细致、取得的建设成果丰硕。通过这次评价,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坚持以规划为指导进行项目申报。做好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特别是1000个示范村,要进行连续三年的投入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建设指导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推进项目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省级专项资金应把环境整治作为主要投入方向,建立起解决农村 “脏、乱、差”问题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引导、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的有效机制。把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和积极争取其它政策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四是切实尊重农民群众建设意愿。项目申报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重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路、水、气、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坚持民主程序,项目申报要进行民主决策。

(省新农村办 供稿)

第4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城关镇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建设督

查工作的汇报

县教体局监察室:

根据县教体局监察室会议精神,城关镇中心学校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制度,严格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问责,努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作风不实、纪律不严、精神不振、为政不勤、执勤不廉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校上下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特报告如下:

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心校多次召开中小学校长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带头示范起好表率作用,从而促进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镇中心校校长孙鹏同志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化工作措施;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起好主要领导责任;监察专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作风建设中心任务,从根本上把监督责任履行好。从而确保了作风建设督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科学管理

中心学校在认真总结过去的制度基础上,结合各学校实际,健全了《考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公物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卫生制度》、《中心校校长责任追究制度》、《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办班补课及推荐教辅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

三、重点整顿以下行为要求:

(一)迟到早退现象。严格要求遵守工作作息时间。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上网聊天、炒股、购物、玩游戏等。事假、病假需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并扣发相应岗位津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必须经分管校领导批准。违反请销假制度按相关规定办理。

(二)服从组织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认真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完成任务,不拖拉推诿;对集体活动和重要会议,凡要求参加的,必须参加,不得无故缺席,确保政令畅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对上门办事人员要热情接待和服务,不得吃拿卡要。

(三)师德师风现象。教师不得参与有偿补课办班,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与午托,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整顿中对违纪违规或因工作态度、工作质量造成工作失误、群众严重不满、影响学校声誉、带来经济损失的工作人员,一经核实,视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直至纪律处分,同时扣发部分乃至全部岗位津贴。

通过近两个月的监督检查,各学校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均有显著提高。

城关镇中心学校

2015.10

第5篇:乡镇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县教体局监察室会议精神,城关镇中心学校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制度,严格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问责,努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作风不实、纪律不严、精神不振、为政不勤、执勤不廉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校上下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特报告如下:

中心校多次召开中小学校长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带头示范起好表率作用,从而促进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镇中心校校长孙鹏同志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化工作措施;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起好主要领导责任;监察专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作风建设中心任务,从根本上把监督责任履行好。从而确保了作风建设督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乡镇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中心学校在认真总结过去的制度基础上,结合各学校实际,健全了《考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政府采购制

度》、《公物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卫生制度》、《中心校校长责任追究制度》、《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办班补课及推荐教辅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

(一)迟到早退现象。

严格要求遵守工作作息时间。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上网聊天、炒股、购物、玩游戏等。事假、病假需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并扣发相应岗位津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必须经分管校领导批准。违反请销假制度按相关规定办理。

(二)服从组织安排,工作积极主动。

认真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完成任务,不拖拉推诿;对集体活动和重要会议,凡要求参加的,必须参加,不得无故缺席,确保政令畅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对上门办事人员要热情接待和服务,不得吃拿卡要。

(三)师德师风现象。

教师不得参与有偿补课办班,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与午托,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整顿中对违纪违规或因工作态度、工作质量造成工作失误、群众严重不满、影响学校声誉、带来经济损失的工作人员,一经核实,视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直至纪律处分,同时扣发部分乃至全部岗位津贴。

xx年.10第二篇:《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活动的自查报告》

接到***纪工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八项制度执行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后,局党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照《通知》要求,认真在思想重视不重视、规定动作到位不到位、主要内容落实不落实、执行情况扎实不扎实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自查总结,现将开展作风建设八项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机构健全,组织领导坚强。

党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常长机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执行作风建设八项制度当成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成立了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同志成任组长,两名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机关办公室具体承担落实、督促、检查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明确,执行落实到位。

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层层抓落实。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自查自纠、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查找、整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按照既定的责任分工抓落实、督促、检查、整改、总结、报告,机关各科室积极抓落实。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上下推进制度落实的强大合力。

(三)督促检查及时,整改成效明显。

坚持把督促检查和边整边改贯穿整个执行八项制度全过程。坚持边查边改,强化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通过边整边改,以整促改,以改促建,不断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6篇:李庄乡邓庄小学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情况专项督查的自查报告

李庄乡邓庄小学

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情况专项督查

的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教思政〔2018〕608号)的要求,邓庄小学对学校教材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情况如下:

1、我校使用的教材全部经新年华书店统一提供的教材,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不存在超范围开发教材。

2、地方课程教材《劳动与技术》《安全读本》《科学》等经省教育厅审定的地方课程教材。

3、地方课程教材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方面符合小学阶段使用。

4、学校没有开发校本教材。不存在违反宪法,危害国家安全、宣扬宗教迷信等问题。

5、我校完全按上级的要求征订、使用教材,从未征订和使用过其他教材。

李庄乡邓庄小学

2018.8.2

第7篇:社区中秋国庆期间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工作汇报

为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扎实抓好中秋国庆期间党员干部作风建设,xx社区根据xx镇党政办下发的《关于加强20xx年中秋国庆期间作风建设的通知》(x发[20xx]x号)要求,对20xx年中秋、国庆期间深入开展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研究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社区两委班子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共创廉洁氛围;强化自律意识,倡导文明过节;坚决制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行为的发生;社区严格执行规定,进一步增强做好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反对奢侈浪费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建设,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干部带好头,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廉洁的中秋节、国庆节。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

社区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动员大会,第一时间将通知精神传达给每一名工作人员,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对照文件精神,认真学习,防微杜渐,克服思想上的薄弱点,全面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产生。

二、多项措施,确保落实

一是完善监督制度。

根据x发[20xx]x号文件要求,在社区qq群和微信群内进行宣传,做到社区上下人人知于心,个个守与行,郑重承诺不送收“红包”,不用公款购买赠送月饼、旅游、接待等,不乱用公车,坚决反对奢侈浪费。

二是加大明察暗访力度。

为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邀请社区离退休党员、志愿者参与。在节假日前后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形式,不定期到社区工作人员住所及其他有关场所开展暗访检查。重点对用送收礼品,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严肃责任追究。

对上级部门暗访组发现的干部作风存在问题,做到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对抗拒检查、拒不纠正、顶风违纪的,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如发现领导干部抓不管、工作措施不力,导致节日期间发生干部作风严重问题的,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是加强长假期间工作安排。

xx社区集中全体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对中秋国庆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作中秋、国庆期间值班表,节假期间保证每天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值班。

三、严格要求,改进作风

一是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

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禁违反规定送收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娱乐、宴请等活动安排;严禁以赌博或变相赌博以及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形式收钱敛财;严禁公车私用;严禁擅自接受邀请,参加各种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另外,要求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醒和约束,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二是做好厉行节约工作。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有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本着从简、节俭的原则安排节日期间的活动,认真执行关于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精简节日庆典和联谊活动,严禁出现公款大吃大喝、相互走访、相互送礼、相互宴请等问题。

社区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严格管理,认真抓好节日期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监督检查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经调查我社区没有发现一起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

特此汇报。

xx社区

第8篇: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督查方案 (送审稿)

兴隆职教中心、第三小学、六道河中学、六道河小学: 接市教育局通知,将对我县师德师风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现把市局文件转发给你们,并对此项专项检查如下,请参照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备查。

一、档案要求:

1.制度建设。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制度、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制度,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违反师德行为惩处制度,师德师风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等建立和完善情况。

2.师德保障。教育局对基层学校指导和监管情况(有的存档)。

督查学校主要负责人抓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是否明确牵头部门,由相关责任部门组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构;发挥基层党组织、教代会、群团组织作用等情况。

3.宣传教育。督查学校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培树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情况;

4.考核评价。督查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考核细则制定情况;实际执行情况。

5.督导检查。督查县(市)区开展自查和抽查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是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评估体系。

1 6.奖励惩处。督查学校对师德先进表彰情况;对违反师德行为查处情况。

7.工作创新。督查学校《承德市全体教师公开承诺书》(承教工委[2017]16号)的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在师德师风长设中有无创新举措。

二、归档要求:

各校按照以上七个档案盒归档,内容要求尽量充实。档案盒侧脊统一打印“某某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档案”;正面分别打印“制度建设”、“师德保障”、“宣传教育”、“考核评价”、“督导检查”、“奖励惩处”、“工作创新”。

三、完成时间:

按照市局通知,于6月1日来我县督导检查,各校务于6月1日之前完成档案工作。

各校要提前准备好汇报材料备查或汇报。其它事项请参照市教育局通知。

兴隆县教育局 2018年5月29日

2

承德市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

专项督查方案

为大力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一些地区和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主体责任不明、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的通知》(教师函[2018]6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的通知>的通知》(冀教师函[2018]5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全市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现制定督查方案如下:

一、 督查范围: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各级各类学校(园)。

二、督查时间:

2018年5月28日-6月1日

三、督查分组及督查单位:

3 由市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带队,成员科室相关人员组成六个督查组,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负责督查高新区及8所直属院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广播电视大学、承德工业学校、承德体育学校、承德农广校、北师大承德附属学校)

组 长:赵相敏 承德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成 员:李忠诚 承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胡冬梅 承德市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中心主任 陈丽华 承德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

第二组:负责督查平泉市及6所直属校(承德腾飞中等专业学校、承德北辰中等专业学校、承德通达中等专业学校、承德市第一幼儿园、承德市第二幼儿园、承德市实验幼儿园)

组 长:史荣军 承德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成 员:刘国臣 承德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

周 静 承德市纪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副组长

刘 杰 承德市教育局师教科科长

第三组:负责督查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及4所直属校(承德市实验小学、承德市第三幼儿园、承德市第四幼儿园、承德市第五幼儿园)

4 组 长:杨玉艳 承德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白明珍 承德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乔志远 承德市职成教科科长

于志强 承德市教育局师教科副主任科员

第四组:负责督查双桥区及8所市直属校(承德正源中等专业学校、承德市第一中学、承德市第二中学、河北民族师院附属中学、承德市特教学校、承德市第十六中学、承德市桥东小学、承德博骏双语学校)

组 长: 刘 伟 承德市政府督学 成 员: 胡国华 承德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胥俊彬 承德市纪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正

科级纪检监察员

张 鹏 承德市教育局师教科科员

第五组:负责督查营子区、兴隆县、滦平县和丰宁满族自治县

组 长:李国凡 承德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成 员:王立峰 承德市教育局规财科科长

王 宏 承德市教育局思政体卫科科长 朱云龙 承德市教育局师教科副主任科员

第六组:负责督查双滦区、隆化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及存瑞中学。

5 组 长:肖俊泉 承德市教育局副处级干部 成 员:闫炳辉 承德市教育局装备站站长

张承印 承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 苏玉成 承德市教育局机关纪委副书记

四、督查重点:

1.制度建设。督查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制度、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制度,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违反师德行为惩处制度,师德师风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等建立和完善情况。

2.师德保障。督查县(市)区教育局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情况;对基层学校指导和监管情况。

督查学校主要负责人抓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是否明确牵头部门,由相关责任部门组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构;发挥基层党组织、教代会、群团组织作用等情况。

3.宣传教育。督查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培树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情况;

4.考核评价。督查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考核细则制定情况;实际执行情况。

6 5.督导检查。督查县(市)区开展自查和抽查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是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评估体系。

6.奖励惩处。督查县(市)区和学校对师德先进表彰情况;对违反师德行为查处情况。

7.工作创新。督查各县(市)区和学校《承德市全体教师公开承诺书》(承教工委[2017]16号)的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在师德师风长设中有无创新举措。

五、督查程序:

1.听取汇报。听取被督查单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汇报;

2.查看资料。查阅被督查单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相关档案资料。

3.实地检查。每个县(市)、区随机检查不少于4所学校(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县城初中、一所县城小学,一所农村学校)。

4.随机访谈。督查组随机组织部分学生、家长访谈。

六、督查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务于2018年5月28日前完成对所属学校的督查、抽查工作,并将有关档案资料存档备查。将相关证明材料(媒体刊发、播出的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材料复印件,

7 不涉密的惩处教师材料复印件)交督查组。根据实际情况填好附表

1、附表3交督查组。市属高校务于2018年5月28日前做好迎接督查各项准备工作,将相关证明材料(媒体刊发、播出的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材料复印件,不涉密的惩处教师材料复印件)交督查组。填写附表

1、附表2交督查组。

2、各督查组在听取工作汇报,查阅相关资料、核实有关情况后,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撰写督查报告,填写附表4,连同被督查单位填写的附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一并带回,于6月4日前交师教科。

附件:

1. 《承德市高校和中小学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督查内容分解表》

2. 《承德市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处理结果统计表》 3.《承德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处理结果统计表》 4.《承德市中小学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评价意见表》

2018年5月25日

8

第9篇:xx县作风建设年活动专项督查实施方案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

专项督查实施方案

为促进全县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持续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全县“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专项督查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建立健全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作风,坚决纠正和整治作风积弊,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有利于发展的干事创业环境,确保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确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作风保障。

二、督查重点内容

(一)部署动员方面

—1— 一是安排部署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对省、市、县作风建设年活动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制定实施方案及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建立、召开动员会及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开展等情况。

二是宣传发动情况。重点检查各单位干部职工对省、市、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的知晓情况、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组织观看折达公路警示教育情况、干部职工对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是否形成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问题查摆方面

一是着力解决政治上不过硬、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重点解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打折变通,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宽松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漠、教育监督管理缺失、压力责任传导逐级衰减的问题。

二是着力解决能力不足、视野不宽、办法不多等问题。重点解决谋划部署工作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问题;缺乏改革创新精神,观念保守、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问题;研究政策不深不透,本领不强、专业不精、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数字不准、措施不实的问题。

三是着力解决履职担当不够、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问题。重点解决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2— 重大决策部署推诿扯皮、不干事不担当,工作四平八稳、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的问题;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严重,蛮横刁难、层层推拖、糊弄应付的问题;特权思想严重,部门利益固化的问题;碰到困难找借口,遇到矛盾绕道走,“宁可不干事、以求不出事”,甘于当“太平官”的问题。

四是着力解决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不求实效等问题。重点解决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问题;起草文件、出台制度照抄照搬照转,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依葫芦画瓢”的问题;不重实效重包装,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

五是着力解决行政效能低下、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重点解决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举措配套衔接不到位、简政放权不够彻底,行政审批项目多、审批方式不够优化、准入门槛过高,涉企税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政务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部门专网林立、互不兼容、业务不协同,办事程序复杂,群众“多头跑”“事难办”的问题;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缺失,工程项目建设搞利益输送、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问题。

六是着力解决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慵懒散慢、落实不力等问题。重点解决对上级决策部署不执行或搞选择性执行,政策空转、截留,落实效果不好的问题;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隐瞒实情的问题;抓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庸政懒政怠政,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久拖不决,扶贫项目实施包

—3— 装注水、偷工减料、克扣截留、暗箱操作等问题。

(三)整改推进方面

一是投诉受理情况。重点检查作风建设年活动问题投诉反映受理电话、网络信箱公布开通、意见箱设置、群众投诉反映作风问题登记受理、办结等情况。

二是台账建立情况。重点检查作风问题意见建议的征求,作风问题梳理汇总,各单位、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其他干部职工作风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建立等情况。

三是问题整改情况。重点检查对照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进行整改落实情况,是否做到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挂牌销号制度;是否及时上报了作风问题整改进度情况统计表;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个人作风问题及整改措施公示公开等情况。

四是统筹推进情况。重点检查作风建设年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精准扶贫自查自纠‛行动、‚扶贫领域‘四风’问题‛纠正行动、‚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和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等活动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同向发力等情况。

(四)措施落实方面

一是督查问责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对督查发现和通报的问题限期整改等情况。

二是舆论宣传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作风

—4— 建设年活动宣传报道,编发报送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简报、通过媒体等渠道对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的报道、曝光等情况。

三是建章立制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围绕问题整改落实,对已有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的系统梳理,制度建设中存在漏洞和缺陷的查找,对内容空洞、不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的及时废止,需完善的及时予以修订情况,切实把有效的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形成科学完善、务实管用、针对性强、有利于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督查方式

(一)全面督查:主要围绕《清水县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阶段工作安排,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

(二)专项督查:主要针对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自查自纠‛活动,着力纠正‚扶贫领域‘四风’问题‛,持续深化‚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大力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全面开展‚接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和十八大以来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着力推进重点任务的落实。

(三)明察暗访:主要围绕窗口单位、执法监管部门、服务行业和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领域、部门、行业及岗位,严格落实

—5— “一督查二整改三通报四问责”的跟踪问效机制,采取明查暗访与突击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现场督办与面上通报相结合的方式,对‚慵懒散‛、‚推拖绕‛和工作纪律松弛、工作任务不落实、落不实的人和事跟踪问效,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四、督查分工

督查工作由县作风办全面统筹协调,按照分级分层分领域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

1.由县作风办牵头,负责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全面督查,根据需要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开展阶段性随机督查,适时组织开展明察暗访。

2.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负责政府部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接放管服”改革工作,特别是加快‚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的督查。

3.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负责全县“三纠三促”专项行动的督查。 4.由县发改局牵头,负责全县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的督查。 5.由县扶贫办牵头,负责全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督查。

6.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牵头,负责各自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督查。

各牵头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督查方案,于6月25日前

—6— 报县作风办。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县作风办督促检查组、各牵头单位和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开展督促检查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把向督查要实效摆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位置,真正做到敢抓、敢管、敢较真,确保督查工作取得实效。

2.突出问题导向。县作风办督促检查组、各牵头单位要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对问题较多、群众和企业意见较大的部门和单位,要形成实事求是、全面详实的督查报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对策措施。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对督查反馈的问题意见,要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

3.强化整治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各牵头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根据督查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和关键岗位上,通过重点约谈、跟踪督办、举报查处、追责问责、事例曝光等方式,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对督查发现的作风问题扭住不放,寸步不让,绝不包庇纵容,绝不姑息迁就,做到真督实查,真查真改,真见成效。

4.严明工作纪律。县作风办督促检查组、各牵头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督查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不通风报信,不为当事人说情,不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不给基层增加

—7— 负担,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从严从实从细开展督查,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从而促进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5.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县作风办督促检查组及各牵头单位开展的督查检查,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拒不接受监督检查,不得阳奉阴违;对因工作打击报复、诬陷诬告的,县作风办督促检查组和各牵头单位有权反映,将从严彻查追责问责。

—8—

—9—

上一篇:只跑一次改革工作汇报下一篇:国培计划培训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