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分层及有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体现出来。因此,选择适宜的实验教学方法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分层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和辅导方法的不同能力,所以所有学生都能上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收获,在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方面,已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活动目标的途径,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分层练习与作业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任何一个班都会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划分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正因为如此,它具有非常必要的个性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个性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相信通过有效的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得到发展。高中物理的学生实验室练习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标准和实践为所有学生的要求;第二部分是提高课堂实验放到一两个练习,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知识使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第二部分实验练习要求成绩中上的学生能够在思考后完成。

二、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高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一是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學生的自学能力与创造力。最为有效的分层辅导是将每一次物理实验结束后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分为一组单独进行分组讲评与辅导,同时从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入手“牵着过河”,从而逐步提高这些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而对于那些尖子生也采用集体辅导的方法,如,物理竞赛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主要培养其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增强其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在进行分层辅导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和矫正心理障碍,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从高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模式中得到许多启示,能够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提高了自己,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也为个性化的实现提供一个真正有效的途径。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逐步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基本上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或接近他们的目标。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张欣影

第2篇: 职中物理动态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分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通过动态自主选层策略解决了分层依据难以把握的问题;通过合理设立知识模块,留给学生动态选层的空间,实现学生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通过作业、测试及制度驱动策略,实现自主先择的层次与学生真实知识、能力零距离。

关键词:职中物理;动态分层教学;制度驱动策略;谈心策略;自主性原则

职中物理课难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学目标把握顾此失彼,“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很难兼顾,达不到“让全体学生都能提高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传统分层教学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在具体操作体系上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

早在20世纪初,分层教学就被引入学校教学之中,其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其目的是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收获。伴随着分层教学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实践和发展,总体评价是积极的,但争议和质疑之声也一直不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层的依据。在分层教学研究过程中,尽管有人提出,分层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因素,单纯依据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是片面的。但要让科任老师在组织分层前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全体学生,几乎不能实现。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实验学校尽管有很多高调的提法,但其本质上还是难以摆脱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分层模式。

2.学生的自主权。且不说以成绩划层次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即使是现形很多实验学校所倡导的由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选择教学层次的模式也令人质疑。“共同选择”的背后,更多的是接受学校的引导和说服。

3.适应变化的机制。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但存在基础的差异,也存在发展的差异,由于教学环境、执教者、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因素的改变,学生的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有的甚至有很大的起伏,很长一段时间数学总是不及格的学生也可能成为数学家(华罗庚)。传统的分层教学似乎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动态机制,为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提供保障。

4.实际操作的效果。勿用置疑,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偏离现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分层班级学生,不但存在着因教师主观划分教学层次,使学生产生一系列不利于学习的心理问题,而且客观上存在师资分配不均衡、学习环境有差异的现象,再加上这些学生本身就存在学习习惯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这些班级,课堂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分层教学”最终演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分流教学”,对原先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达不到 “提高科学素养”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在充分肯定分层教学基本思想的前提下,致力于分层教学具体实施策略的研究,不断完善分层教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动态分层教学”新模式。

二、“动态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动态自主选层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层次,既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又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分层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笔者发现,在自主选层环节有两个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自主选层策略来解决:①学生自我定位的准确性。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层次通常是在教学之前进行的。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比较自负,选择的层次高于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而有些学生比较保守,选择的层次明显偏低。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充分发挥;②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性。就同一个学生而言,由于对物理各单元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状况不同,导致各阶段学习能力的不均衡;对全体学生而言,由于执教者、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客观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差异。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尝试“动态自主选层”策略,效果较为理想。

第一,确定以物理自然章节为单元,采取一单元一选层策略。动和静是相对的,也是辩证的。传统的“一选定终生”的分层模式固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一课一选层”也是不现实的和毫无意义的。以章节单元作为动态分层的基本模块,试验效果较为理想。

第二,以“先行组织者”为基础的初步选层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通过这些材料,利用自主预习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课堂内容,通常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言。在动态分层教学试验中,为自主选层的需要,我们对“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了扩展。具体方法为:在上一单元新课授课基本结束(即在上一单元的单元复习与测试的同时),教师提供下一单元学习的引导性材料,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利用单元第1课时的时间回答学生在预习中的存在问题,帮助学生排除在预习中的障碍;为确保预习的质量,设立预习检测环节,其检测方法是,每个学生必须能口头说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结构;利用单元第2课时的时间向学生公示单元各教学层次需要达到的要求,并配备提供与各教学层次相适应的思考题和练习题(相对于教学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比较简单一些),学生独立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情况,自我评估并初选自己的教学层次。动态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方式和传统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方式一致,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即分别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和拓展层次。

第三,新课结束后的二次选层策略。说到底,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是一个预习的过程,有些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理解必须要借助于课堂上教师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学过之后再回头来让学生重新自我评估,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要留给学生自我调整的空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单元测试层次。

2.作业、测试及制度驱动策略。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结果。勿用讳言,对大多数职中生来说,其学习动机仅仅是为了能顺利的通过考试。当实施分层考试时,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一定选择较容易的层次,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确保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挖掘潜力,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制度,奖勤罚懒,为学生制造更多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确保选择更合理的层次。

第一,作业策略。作业实施分层布置,各层次的学生只需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即可。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每一位学生只要稍加努力,都能独立完成本层次的作业;二是由于好、中、差学生的作业各不相同,有效地解决了职校学生物理作业的“普抄”问题,提高作业的独立完成率。为防止基础较好的学生因偷懒而低报教学层次现象的发生,作业量上应有所差别,层次越低,容量越大。

第二,测试策略。测试实施两轮四卷的方法。第一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对应的试卷分别为A、B、C1,第二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对应的试卷分别为B、C1、C2。登记学生成绩时,A卷为原始分,B卷为原始分加10分,C卷为原始分加20分,两轮考试取较高的一次。这样做的目的:①可以实现同层次之间间隔开考试,有效避免职校学生考试依赖抄袭的现象;②对部分基础较好而自信不足的学生,通过第二轮考试充分认识自己,为下一单元学习选择更合理的教学层次提供依据。

第三,制度驱动策略。①选择基础层次的同学,在单元测试之前,必须到老师处按节背诵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选择应用层次的同学只需口述各节的教学内容纲要、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应用情况;选择拓展层次的同学无需任何背诵和口述。在作业量上,层次越低,容量越大。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多练习、补基础,保证必须掌握的内容全面掌握,学有所获;二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尽可能选择较高的层次;②选择较高的层次而在测试中未能通过的同学,必须补做下一层次的所有作业和背诵或口述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试未通过说明基础确实存在问题,需要查漏补缺;二是可以防止有些同学出于为了少做作业和完成背诵或口述任务的目的,而有意把层次报高的现象发生。

3.课外辅导策略。

(1)谈心策略。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课外和学生个别谈心环节。谈话的内容不只局限于学科学习方面,更要将触角延伸到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和对老师的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这样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①增进师生情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②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改进学法、培养信心、激发斗志,争取更大的进步;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择教学层次,鼓励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向教学层次正方向迁移;④根据学生的教学评价,合理调整教学方法,特别是个人辅导策略。

(2)分层辅导策略。分层辅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在回答学生课后提问时,要注意把握学生层次,保证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有所收获;②在安排课外研究性活动时,要注意分层开展。比如,在研究驱动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时,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组织参加荡秋千活动,寻找两个量的关系,建立感性认识;应用层次的学生,可以安排调查驱动频率和固有频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层次的学生可以组织进行相关的创新发明研究活动。

三、“动态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自主性原则。自主选择教育是学生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自主选择的教学层次,能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使学习处于主动、积极、高效的运转状态。在动态分层教学试验中,试验者一定要把自主性原则放在首位,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得到学生认可和配合的教改,才能取得成功。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把握好“自主”的真实性,特别要注意防范说服和引导下的所谓自主。

2.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是动态分层教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保证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的切入点、真正实现“最大限度提高”的有效机制。教学中,应把握好几个关键的“节点”,认真实施,取信于学生,让动态分层教学适应变化的灵活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

3.全体性原则。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因材施教、全体提高”;分层教学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应防止走样和变调,特别要注意对基础层次学生的教学管理,杜绝分层教学幌子下的分流教学,让动态分层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作者:许金友

第3篇:大学物理的分层教学法初探

摘 要:大学物理是一门具有难度的高等教育基础课程,学生们的物理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比较适合实施分层教学法。本文,结合学生的实情和教学实例,分别探讨了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用布置分层以及考评方式分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而真正提高学生们的物理水平。

关键词:大学物理 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高等院校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也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合作动手能力等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推断缜密、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自然学科,大学物理难度更大,使得许多大学生深感头疼,也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大学物理课的分层次教学法,以期应对当前大学物理课学习难、教学难的现状。

1 教学目标分层

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往往有着较大差异,物理基础不同,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异、接受水平不尽一致,所以不能用一刀切的目标和标准来衡量。而将教学目标分层化,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标准的目标更为可行。比如,针对物理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学习非常吃力的这类学生,教学目标不宜过高,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物理概念、物理原理学起,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针对有一定物理基础知识,兴趣与能力处于不上不下位置的这类学生,在要求其掌握基本物理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多加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制定较具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而针对物理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的这类学生,要求其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加大学习难度,学会独立思考物理现象、寻找物理问题、总结物理规律,能够掌握难度大、要求高、思维复杂的物理题,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透析现象看本质。只有将教学目标分层次制定,才能确保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物理成绩都有所提高。

2 教学方法分层

教学方法分层,及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物理教学呈现出差异化、层次化。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多采取直接传授法,强化其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有一定基础但兴趣不高的学生,则采取趣味教学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则适当引导即可,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发挥、探究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教学大学物理第一章《质点运动学》时,教学方法就可以分层次实施。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用直观教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们逐步理解并掌握质点模型、参照系、位移、矢量、速度以及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初步理解质点的运动及运动变化等过程,对于质点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采取问题诱导式、小组合作式、启发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不仅要让其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以及法向加速度等重难点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相关物理题目,学以致用地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样的分层教学法可以兼顾到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3 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督促学生课后复习的有效手段。分层教学法要求,物理课程的作业布置也应该做到分层次进行。难度一致的作业布置并不适合差异较大的班级教学,因为若难度较大会打击基础较差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难度过小又失去了作业练习的效能。难易适度、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便是作业布置分层化的基本原则。

譬如学习《质点运动学》这章后,如何分层布置作业呢?首先,针对基础差这部分学生,以布置基础类习题作业为主,如质点运动方程运用,矢量、位移等概念的理解,对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曲线运动等多种质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等等题型。这类题目都比较浅显,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通过作业练习,可以强化和巩固学生们的物理基础。其次,针对基础中等的学生,则安排基础题与有一定难度的题型相结合,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接触到较具难度的题目,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开拓眼界。而针对基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在作业布置时以挑战性强的作业为主。例如结合生活实例,升降机的运动、河流中船只的运动等来求解其中相关的物理量,这样可以在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应用迁移及创新能力等。

4 考评方式分层

分层教学法提倡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也分层进行,而不是传统评价方式中的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执行。这样差异化明显的考评方式,更适合多元化的学生主体,也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比如在期中或期末的物理测试试卷中,分为基础题、应用题及提高题三个部分,分别适合于基础差、中等及强的三类学生。教师根据测试成绩,便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的态度、方法、兴趣等的考评,则可以指定跟踪记录表,一生一表,进行跟踪考评。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迟到旷课行为、学习中的进步或后退现象进行详细记录。考评表中,成绩好的学生标准高,然后依次递减。这样既可以横向比较,又可以纵向评价,形成层次化、多元化、立体性的考评方式。

分层次的考评方式显得十分人性化,尤其是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给予了他们更多学习进步的空间。对“后进生”而言,他们基础差、学习吃力,在心理上也已经掉队,而差异化的考评给予了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获取到更多的自信心和正能量,有利于促进其物理成绩的提高。这样,每个学生从考评中得到的不是畏惧和打击,而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真正发挥考评机制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物理课程的顺利教学。

5 结语

新课程改革给大学物理教学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分层教学法则是新课改指引下教学方式的有效变革,适合当前大学生中物理基础不一、能力各异等现象。不过,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法是一项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坚持生本理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杰.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5):120-122.

[2] 王芳宁.对新形势下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79-180.

[3] 张里荃.新培养方案下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99,102.

作者:许业军

第4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

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任何一种编班的形式都会分化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如不加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这个口号一直喊得很响、很久,已变得不再时髦,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分层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不同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先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构想:

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而分层教学正是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平衡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力。但分层教学怎样操作才能即不受学校条件的牵制,又不改变原来的教学班的授课模式,而且在不给学生贴上层次标签的情况下全面的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而一旦实施了这样的分层教学策略,是否就能真正达到分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作者想通过实验研究来解决的问题。

根据分层教学策略的理论构想具体实施:

1、分析学生差异,把握学生层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中上、中等、中下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是:中上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上进心强、基础扎实、分析、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绩优秀且稳定(比较而言)。中等学生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理解能力较强、双基不够扎实、成绩中等但缺乏稳定。中下层次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层面,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但这种分层仅仅是为了用于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做到备课、教学时能“对症下药”把握上课的基点,做到分层教学时目标设置合理,而不是把学生的分层情况告诉学生本人,目的是不让学生给自己贴上标签,因为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造成学生物理成绩较差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思维能力的差异,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一部分务必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的。在制定目标时,对中上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中等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下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分层教学的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进行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进行分层备课时尽可能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同步教学(完成基础目标)和分层教学(完成发展目标)的关系。

4、分层施教。按照分层备课的教案进行实施,在实施时一般情况下将一堂45分钟的课划分为两个时间段,课堂内前30分钟面对全体学生较扎实地学习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并作简单运用,要求全体同学务必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后15分钟告诉学生此教学内容属于较高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继续学好,有困难的同学只要求掌握前面的内容即可,并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自由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值得一提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仍兴趣很高的继续跟着学习)。后15分钟的教学适当加快了节奏、加大了容量、增加了思维梯度、拓宽了知识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较复杂的问题中去,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要求,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发散学生思维、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分层教学的任务。例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层次的提问,一般可先让中下学生来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铺垫性问题,使其有较高的正确率以增强其学习信心,稍有难度的问题可先由中等学生来回答,然后由中上学生对其回答进行评论。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后,再由教师提出扩展深度的问题,使中上学生保持不断进取的心态,也同时让中下学生感到虽然问题复杂了,但在中上学生的回答启发下也可咯知一二,这样也就同时激发了中等及中下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了。

1)分层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练习,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部分是提高练习,在课堂上放一至二个练习,让学生在学了简单的知识后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这部分练习要求中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后完成。课外作业的布置,采用的是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法把作业层次拉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做哪些作业,教师不做硬性规定。

2)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一是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造力。课外分层辅导如果采用个别辅导“开小灶”的方法,往往实施下来难度较大,因为牵制教师的精力太大,根本不可能个个兼顾。作者采用的分层辅导是将每一次单元测试下来不及格的学生分为一组单独进行分组讲评与辅导,同时从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牵着过河”从而逐步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部分尖子生也采用集体辅导的方法,如物理竞赛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主要培养其动脑、动口、动手能力,通过学科兴趣小组和竞赛小组并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以丰富其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3)分层测试。如果在同一教学班内,把学生的单元测试完全分成不同的试卷,一方面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难以比较,另一方面也会挫伤一部分中下学习水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加重了出卷教师的工作量。所以分层测试的试卷可以采用同一试卷的必做题和附加题的形式加以分层。 结论与分析:

1、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班级平均分还是高分段人数实验班都领先与对照班级。

2、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会存在着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策略适用于任何一个班集体。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实现了逐步向各自的目标迈进,基本做到了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或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全面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层教学使教师本人也得到了许多启示,能主动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煅炼,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5、分层教学策略受到学生的欢迎。虽然一学年下来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在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但学生明显地感到在物理课上,教师正努力地让各层次的学生有所得、有所获,让一部分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尽可能掌握基础知识,让学习水平好的学生也都看到学习物理永无止境。其实优等生与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对某一具体知识的理解上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分层教学不仅调动了中上学习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中下水平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因为思维能力的差异并非是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唯一原因,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程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值得注意的问题: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时难以掌握层次,需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如果目标制定时知识起点太低、思维梯度太小,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容易在课堂上涣散精神,分散注意力,反而连基础知识也掌握不好。但如果把目标制定的太高,又容易犯“信息负担过重”的错误,容易发生知识“超载”,而知识一旦“超载”学习便会无效。故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掌握好梯度与难度。

2、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并不一定在每一堂课都在时间上设计成前三十分钟和后十五分钟,而是取决于授课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第5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自“因材施教”的思想被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以来,历朝历代教育者都相当重视。当前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公平对待”的话:讲得内容简单易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吃不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讲的内容较难,又使得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下,使其产生挫败感,也意丧失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因材施教”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各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导致了认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的差异。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有区别的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指导、要求、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物理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物理知识认识服务。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主体不是仅仅知道差生或是优生,教学的主体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的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他们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这种差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度的帮助。

三、初中物理如何分层教学

1、划分层次

划分层次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仔细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好坏,回答问题等情况,通过询问、调查、测试等方法,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淡然这个分类只要教师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便好,不能再班级公布,以防止刺激学生的自尊心。

2、制定目标的分层

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了解教材中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制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进一步的教学目标定位。

例如:在学习重力的时候,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求差生: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要求中等生:通过各种实验,可以总结归纳出影响物体重力的因素,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另外,还应该了解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要求优等生:在了解影响重力的因素和气相互关系后,展开联想,判断不同质量,不同位置的物体,重力大小的不同。

3、课堂教学的分层

分层教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目标,统一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更应该注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优秀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在教学拓展内容上给予一定的点拨与启发,带动其学习更多更精的知识;对于差生,教师在教学中药明确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做重点的指导。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物理课实验多的特点,在班上结成优带差的实验小组,在实验中让中、差生对实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优生要培养他们从实验的的现象,解释实验本质的能力。并且,可以在各小组中指派优生作为小老师,对中、差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让优生提问,培养其发现问题,掌握重点的能力;让中、差生回答,培养其对思考。

4、作业布置的分层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需要分层设计。针对优生,在作业的布置上,应该以难度较大,思考性强的习题为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这对中等学生,应该以一般的课后习题为主,使其懂得课堂知识的运用;针对差生,应该以简单的知识巩固题为主,使其对课堂知识进行再次复习,加深印象。

例如:在上完《熔化与凝固》一课后,教师在安排作业时,可以分层安排:对于差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课文中出现的气态、也太、固态、熔化、凝固、熔点、凝固点等相关知识的定义抄写1-2次,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在作业安排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物质间三种形态的转化规律,并画图表示;对于优生,教师可以要求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发现并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电灯为什么要用钨来做灯丝;水银为什么不能做寒暑温度计等。

5、考试命题的分层

考试应该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来命题,做到考试命题的分层。具体来说,在物理考试考卷的设计上,应该体现分层,可以将试题分为三类:基础题、提高题和强化题。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提高题:要求差生选作,中等生和优生必须完成;强化题:产生不做要求,要求中等生选作,优生必须完成。对于不同学生,要求在必须完成的题型上达标,无论是差生,中等生还是优生,只要在自己必须完成德题型上达标,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6、学习评价的分层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统一标准。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例如:在物理教学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三组分层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组,给三个组制定三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于优组的学生采用竞争式评价,鼓励优等生互相竞争,对其的评价,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对于中组的评价应该差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中等学生不畏困难,用于探索,争取赶超优等生,促使中等生积极进取;对于差组学生,应该采用表样式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发现优点,肯定起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程金贵.利用分层教学贯彻任务教学法理念[N].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2). [2]丛建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8.11.

第6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

魏宝君

黑龙江省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

魏宝君

一、实验的背景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教学, 长期受到班级授课方式的制约,教师要从备课、上课、辅导、考查到评价,一般并不注重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又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班内分层教学” 和“分类指导”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恰好能够实现这种教学理念,为此我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二、实验的主要方法

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从 优、良、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组织不同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人人都能有所收获,在各自的“发展空间”得到充分的发展,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层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首先要对所教班级的所有学生通过询问、调查、测试、访谈等方法,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一周的学习之后,就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并编成 A、B、C、D四类大组,然后再按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四人一组,前后两桌组成一组。可以是1名A组成员加1名B组成员加1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或1名A组成员加2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再或2名B组成员加1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在物理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编组情况再进行适当调整。学生的分层、编组不只是单纯以学生成绩机械分类,还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平等磋商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等的动态进行分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经常交流,确实做好学生分层的心理辅导工作。以A、B、C、D式的显性分层和教师掌握的隐性分层,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以便安排任务,监管小组学习过程,其他成员是发言人或是辩论人或是记录人,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参与,避免两极分化,真正做到培优补差。

2、划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划分不同层之后,实验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的目标,同时按照“导学案”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目标贯穿到教学始终。“导学案”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用及具预先性和指导性的“导学案”,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学生不能马上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在课堂上在进行探究。课堂45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质疑。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确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让学生共同进步

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物理课堂教学及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学习目标,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区别性的合作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 A组学生实行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的原则,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让其极大发挥自主学习的内动力;B组的学生教师要坚持以“扶”着走的原则,在“扶”的过程中有“放”,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学习,让其能够小步走;C组学生教师要本着拉着走的原则,让他们基本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不同“发展空间”前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联系自然、贴近生活等特点,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进行实验。让B、C组的每名学生都能感到新鲜、好奇,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要适时鼓励A组学生大胆提问,启发他们大胆回答问题,解决“疑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多进行思考、多练习,对A组学生的提问,尽可能让B、C组同学来回答,对哪些表现出色的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然后根据本节的主要内容和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或点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并在 C组同学主要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后,B组和A组学生针对各自的问题在进一步进行讨论,最后由B组和A组学生再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巡回指导,指导A组学生进行有创造性的进行学习;适时点拨B组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达到或超过A组学生完成的目标;并帮助C组学生基本达到预设的目标。

4、练习的设置要有梯度,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多年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练习和作业分为多个层次:基础知识、能力提高和体验中考等练习。例如:我再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将根据焦距 --物距来判断出凸透镜能成什么像作为基础性练习;把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求出焦距范围作为提高性练习;将历年中考中与凸透镜成像的试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提前体验中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极具导向性。如:判断一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几种方法;说出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又如在“蒸发现象”的教学中,将生活中存在的物态变化中区分出属于蒸发现象的作为基础性练习;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应用问题作为提高性练习;将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就植树造林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写一篇调查研究报告,并能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之间的关系;开展大西北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这一以往的中考试题作为创新性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考试题的过程中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前者是义务教育中的最基本要求,三个组必须全做。后二者要求A组全做,B组学生可选择部分做,这样对他们提出质量较高的要求,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对达到基础要求的学生要鼓励其继续努力并逐渐提高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反馈、调整、同时,对哪些还没有达到基础预设目标的学生应及时查缺、补漏,争取每名学生都能有所得,做到全部达标。

5、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评价要反对以“一刀切”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班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在物理分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应有不同的要求。对 A组学生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B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极向上;C组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引导其走向成功。同时分层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分层评价应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要求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取得的成绩

自我校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以来,已经取得可喜的收获。

1、学生的素质均有所提高,“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教学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个领域的需求。

2、在“培优”、“转差”方面收获颇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在实验前,我教的初三(1)班,原来在第一学期全县期末统考检测中,总体成绩较差,及格率只有31.2%,优秀

率在

9、7%左右。实施理科分层教学改革实验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第二学期全县统一考试中,及格率达81%以后,优秀率达38.9%。由此可见,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改革实验,优秀率和及格率均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地学生学会了学习。

五、实验后的感受

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实验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优势,弥补了物理教学中的不足,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解决了面向全体与兼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培优”、“转差”,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从教师的“一言堂”、“一刀切”及“题海战”中解放出来,确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树立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由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引进了竞争的激励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都处理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极大地激发和保持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总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个别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促进全体学生良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7篇:高中分层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 要】 近几年来,分层教学掀起了一阵热潮,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作为一所国有民办高级中学,也加入了分层教学改革热潮中。本文以英语学科为例,展开讨论分层教学的优缺点,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 分层教学 优缺点 建议

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的总体做法是将每个班级依次分成B、A

1、A2三个层次,一个年级10个班级中,

1、

2、3班B、A

1、A2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组合,

4、5班B、A

1、A2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组合,

6、7班B、A

1、A2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组合,

8、

9、10班B、A

1、A2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组合, 10个班级学生分别以

1、

2、3班,

4、5班,

6、7班,

8、

9、10班为单位各自重组成每个层次4个班级,总共12个班级。高一为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四个科目,高二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每周一下午进行四节课的教学。

1. 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1.1 以高二英语学科为例

高二以语法为主,有时配合听力练习(符合高考听力要求),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每人每周一份分层教学配套练习,要求学生周日晚上完成,周一下午分层教学课堂进行讲解,分层教学配套练习一般分为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两部分,有时采用星级标注难度,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求全部完成,对于A

1、A2层次的学生要求基础题全部完成,能力提升题属于选做题。

以动词-ing专项练习为例:

基础题

I. 朗读并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ing形式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

Living without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指南针).( )

Ⅱ.用下列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_______ the book has taken up all his spare time. (write)

III.单项选择

She decided to devote herself ______ the problem of old age.

A. to study B. studying

C. to studying D. study

能力提升题

Ⅳ. 单项选择

_______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he old man suddenly realized he had left the cheque in the car.

A. Waiting B. To wait

C. Having waited D. To have waited

1.2 以高一英语学科为例

高一B层次周末练习略讲,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三项综合能力训练;A1层次周末练习详讲,适当补充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三项综合能力训练;A2层次周末练习细讲,以听写等形式巩固词汇(附:周末练习是为巩固每周所学知识,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

2. 分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

首先,从分层练习上不难看出,进行难度和深度上的区分,不仅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教学弊端,将学生按照成绩分层,比较契合因材施教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并且有利于各科教师整体把握学生的不同水平,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有利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竞争、合作;其次,从各个学科出发,将学生按照各科成绩分层,能够方便各科教师的教学安排,并且,每个教师负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区分辅导,避免传统教学的许多无用功,总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是值得鼓励的一项举措。

3. 分层教学实践中的缺点

分层教学实践中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分层练习分析,需要每周一份分层练习,且必须从难度和深度上进行区分,准备工作繁杂而且不一定就能达到区分效果,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区分不大甚至基础题更难,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这就加大教师平时的工作量,甚至可能影响正常教学;其次,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互相比较陌生,短期内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另外,班级重组对于教授基础较弱班级的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管理不利,而对学生而言,适应不同的教师也需要一个过程。实际操作中,学生四节课走动频繁容易造成一定的混乱,如走错班级、材料忘带等,最棘手的是教材未成体系,暂时无法针对分层教学进行有效教学考核,导致分层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

4. 结论及建议

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对教材和辅导练习进行规范管理;对分层教学的学生进行有效教学评价;对分层教学的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考核;同时,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教学部门应当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在教师层面上,应当循序渐进,争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且具备前瞻意识,发扬对分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精神,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调和剂。在学生层面上,应当把握机会,正视自己的水平,配合教师提优补差促中。

[1] 沈彩玲. 模块浮动 提优补差促中――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索[J]. 上海教育, 2003.

[2] 杨丽.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课堂实践[C].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文集, 2005.

第8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初探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论述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与指导思想,并详细阐述了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策略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教师“一言堂”或者优等生与教师间问答的互动,而后进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思维锻炼,往往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教师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一、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

学界一般把分层教学定义为: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潜力倾向、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科学的评价理念把学生划分成知识水 平接近的群体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合理的分层措施及集体成员间的互相作用中,各个群体均得到提高与发展。也有人称之为能力分组教学、分类指导教 学。它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测试分数划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实施过程中采用: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 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的实施方针。

二、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循序渐进、因材 施教”为原则,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过程也要有相应的差异。根据差异,将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并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一个老师的 “教”努力适应全体学生的“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反馈上都要区别开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 相应的进步。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兼顾每个学生, 缩小学生之间差距,取得整体进步。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备课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 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 课时充分考虑。

2.学生逻辑智能进行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情况做到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可以做到 有的放矢,对学生做到显性和隐性的分班分层。显性分层是按照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能力即逻辑智能进行分班;隐性分层是根据学生的内部分层,对同一个 班级内部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高低进一步进行分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要求进行分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前预习成为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数学阅读理解能 力有所提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设置不同的预习要 求,从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习效果。比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同 学,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 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的同学。

4.布置作业进行分层

当 某节课或者某知识点教学完毕后,需要通过训练来巩固,因此作业布置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从过去的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如果采取“一刀切” 的课后作业方式,那么就会出现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分为三个等级:(1)A 组学生为基础性作业,以课后练习题为主;(2)B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同时布置可供选择的拔高题目;(3)C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性作业之外,还应适当完成 综合型题目。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需精心、谨慎,一般以20~30分钟之内完成为宜,否则将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作业质量。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 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5.学生的考试进行分层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直接地 反应近阶段教学工作的成效,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来说,借助考试可以发现基础知识掌握的欠缺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式运用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将考试设置为月 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中,主要设置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近期的基础知识运用情况。期中考试教师可以设置两套不同难度的试题,按照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选题测试。期末考试实行统一试卷测试,考查学生一学期个人能力的变化,之后再对分层进行重新调整。

6.评价分层

最后对学生 的评价也要进行分层,以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程度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基准,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除了这 种横向的评价外,还需要进行纵向比较,对于各层次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较快的学生升入高一层次,以鼓励低层次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因材施教。有利于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教师分层 推进教学内容,培优辅差,进而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益。层次教学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更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文章由论文代写http:///整理提供,特别鸣谢代写essayhttp://lunwenbaidu.com/

第9篇: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本文对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次教学;策略

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小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协调,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将教师的教学摆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整个教学过程只关注教学的质量,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知道这种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分层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转换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地位,教师应认识到教师的教学只是帮助学生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学生的学习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考虑,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教学。

2、遵循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是师道尊严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怕老师的现象,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思想的束缚,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时,应该做到师生平等,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熟悉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适于其学习和成长的课堂环境。

3、坚持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任何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发挥各方面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潜能,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1、学生分层。在全面评估学生个人能力及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条件。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学情至关重要,要视学生的基础情况、能力情况,根据分等级原则确定A、B、C 三个不同的发展等级。完成分层后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组时需要注意,保证每个小组都包含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既保护每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又可减轻由于分层而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

2、教学目标分层。老师在备课阶段,就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课后作业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等级相对应,既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及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课堂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教学目标必须照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逐步、逐层的认知各种知识及目标。

3、课堂教学的分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要保证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就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回答,让他们有“我能行”的体会。对于复杂的问题教师要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以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有满足了成绩优异学生的发展需求。

4、校本课程分层。根据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数学、英语根据行政班级授课还行,但物理课的走班制授课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势在必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这是新教育教学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新常态下教学的新挑战,也是目前所需解决的重要新课题。对高一物理在根据行政班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校本选修教学。物理校本选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校本知识讲解的一种方式,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小组,通过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可达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交流,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差的小组,通过成立辅导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物理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学、分层次讨论、演讲等灵活的形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物理校本选修学习才能较好地进行进一步学习生涯的规划。

5、教学评价分层。教学效果好坏可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必修课”。分阶段、分层次评价应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的选择和所需达到的分层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激励措施,并让学生理解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好以个体评价为主,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做法,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能正确面对,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6、分层作业的布置。除了课堂教学分层之外,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要做到合理分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水平布置合理的作业,以检测学生学习的结果,并做到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巩固。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习题就行;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以完成基础的习题为主,同时加上适量的提高试题;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试题的演练。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究,希望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吴美玲.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李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细则下一篇:猪场防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