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对压疮管理的护理体会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持续缺氧, 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分为四期:I期-淤血红润期, 皮肤完整, 压之不褪色的红斑。II期-部分皮肤缺失, 表浅溃疡或血泡。III期-皮肤完全缺失, 未露出肌肉、肌腱和骨骼等深部组织。IV期-皮肤完全缺失, 已露出肌肉、肌腱和骨骼等深部组织。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和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为此, 我科从2010年6月-2012年4月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对压疮管理的护理体会如下。

1 建立压疮预警机制

压疮预警机制是指对住院病人实现压疮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监控, 在明确病人可能会出现压疮危险后确定危险等级, 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选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工具:Braden量见表1[2]。

2 更新观念

(1) 建立压疮主动上报压疮事件通报制度。 (2) 鼓励护士主动上报压疮事件。 (3) 报告者不必担心因为报告而受到责备和处罚。 (4) 创造一种新的文化:重要在于学习而非责备;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教训。 (5) 促进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和合作。见表2。

3 健康教育

(1) 既往压疮预防的方法主要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评估能力及预防措施为主, 缺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 使患者及家属对压疮没有足够的认识, 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 没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通过健康教育, 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 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 (2) 增强参与意识:护士可与病人和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作出共同的评估, 了解皮肤护理与压疮的关系, 以及压疮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的一般的知识, 让病人与家属变被动为主动。

4 护理措施

纠正错误观念:按摩受压部位;胖人不易发生压疮;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就没有压疮风险。 (1) Braden评分<11分, 用气垫床减压。 (2) 翻身。1~2 h翻身一次, 侧卧位:背部与床铺角度30°。半卧位:背部与床铺角度<30°。 (3) 预防压疮保护贴, 不使用圆形气圈。 (4) 营养知识, 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锌饮食。 (5) 及时清理大小便, 禁止皮肤潮湿。

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进一步推进, 而优质护理是医院的一种形象标志, 是指导护士实现护理目标, 是救治患者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 使患者增强了预防压疮的主动性, 主动更换体位并能互相交流预防方法而家属则有意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 对护理的定时翻身给予主动的配合, 使我科的褥疮发生较以往明显降低。

摘要:临床压疮问题一直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正确识别、评估、防范和补救压疮带来的风险, 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压疮护理事件的发生。为此, 我科从2010年6月-2012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对压疮管理主要从建立压疮预警机制、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加强健康教育、给予恰当护理措施等。我科压疮发生较以往明显降低。

关键词:压疮,预警机制,更新观念,健康教育,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摘自美国卫生部的成人压疮防治指导, 1992.

[2] 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 (本科)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浅谈促进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发展思路下一篇: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升级改造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