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工作队伍

2022-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干部监督工作队伍

关于加强消防队伍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重视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油田、采油厂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油田上下一致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本人结合消防队伍实际,重点围绕思想、制度、监督和机制等方面建设,就如何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谈几点看法。

1.抓好学习教育,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成为党员干部的一致共识,进而转化为推动作风建设的自觉行动。

一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引导人生航向的指路明灯,是激发工作动力的力量之源,是永葆政治本色的立身之本。为此,要突出抓好主题教育、创建活动等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机关创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人生追求,正确对待利益得失,确保思想上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一致。

二要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作风教育的实质是党性教育,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加强党性教育这个基础抓起。当前,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革命先辈光辉事迹和崇高品德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起推动公安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要培育党员干部的高尚人品。要大力开展典型培树工作,注重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通过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自觉抵制错误、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锤炼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四要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力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要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入手,采取换位思考、体察民情、走访帮扶等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教育,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理念,确保在任何时候都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着眼建章立制,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需要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用制度保障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制度体系。要树立靠法规制度正风气的理念,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针对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学习、管理、监督、奖惩等规章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解决产生不良作风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把思想教育的“软约束”同制度规范的“硬约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强化制度执行。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是推动制度执行的关键。各级领导作为制度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以身示范、抓出成效。同时,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对执行制度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制度权威。三要规范事务公开。健全完善各项公开制度,科学确定公开内容,灵活运用公开的方式,针对不同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例如,对重要决策部署、工作任务落实等重要事项,通过会议形式公开;对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通过设置党务公开栏、网上公布等形式进行公开。要严格程序,完善审核审批、实施公开、收集反馈等基本流程,切实保障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强化监督制约,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纯净环境

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是关键。要通过强化监督,把党员干部的作风置于“阳光”下,让员工去评判良莠,合力整肃歪风气,齐心弘扬好作风。一要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采取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中存在的作风不实问题;加强对重点敏感岗位人员的监督,突出对管人、管钱、管物及执法人员的监督,严防发生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队伍整体形象的问题。二要拓宽监督渠道。通过聘请廉政监督员,公开举报电话、服务热线等形式,倾听职工群众对消防队伍在廉政勤政、执法为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定期召开作风建设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职工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4.创新工作机制,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工作机制,为加强和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一要完善作风建设考评机制。要把对作风建设的考核与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年度量化考核结合起来,制定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作风建设考核机制。同时注意考评结果的运用,对作風好的干部,给予奖励,予以重用;对作风不良的干部,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二要完善作风建设责任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一把手”的主抓责任,促使军政主官认真履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主体的职责。要结合部队实际,不断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具体意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作风建设抓实、抓出成效。

作者:张光华

第2篇:努力建设活力型工作队伍

一棵大树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山头,原因就在于它拥有强大的根系、繁密的树枝和茂盛的树叶,能吸收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一个机关、一支干部队伍也需要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有活力,这样才有干劲、闯劲和韧劲。当前,老干部工作处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工作目标,必须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努力使老干部工作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践行价值取向,激发干部队伍的思想活力

不少同志认为,老干部工作部门是“清水衙门”“边缘部门”“弱势部门”,一无职、二无钱、三无权,办事经常要求人;有的认为老干部工作是侍候老的、照顾病的,没有多大的出息,没有岗位自豪感。因此思想波动大,心理消极沉闷,工作标准低,缺乏应有的干事激情。

其实,党的事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中组部领导曾经强调:老干部工作事关大局,事关稳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小事就会变成大事,经济问题就会变成政治问题;轻者伤害老干部的感情,重者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实践也充分证明:改革要深化,离不开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老干部的帮助与参与;社会要稳定,离不开老干部特有的威望和影响。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必须从事关大局的高度,用崇高目标激励老干部工作者。广大工作人员必须从事关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老干部工作。从大处看,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组织工作的重要部分,为老干部服务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历史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职责所在、感情所系。从小处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做好也不容易,做好了一样大有前途。从情感上看,老干部用鲜血和汗水,为我们打造了幸福灿烂的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理当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发挥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优势,帮助他们续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强大的根系是大树保持旺盛活力的基础。老干部工作的根基在哪里?就是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必须向老干部工作者广泛宣传这个价值取向,用这个价值取向重塑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在践行价值取向中提炼机关精神,让干部职工在践行中增添正能量,在增添正能量中激发思想活力。必须让每个老干部工作者明白,在老干部门工作,不是虚度年华,更不是人生驿站,而是党锻炼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岗位,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更不可磋砣岁月,而应扎根现实、志存高远、抱负宏大。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一样可以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一样可以大展身手,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打开心灵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砥砺思想才能坚强勇敢前行。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上有了活力,才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精神振奋,志气昂扬;才会对从事的老干部工作有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才会真正热爱老干部事业,真正投身老干部工作,真正奉献服务好老干部。

视工作为事业,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

当前,有些地方和单位对老干部工作队伍往往疏于教育管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一些老干部工作者长期在老干部门工作,平时日常性事务工作较多,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少,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少,对科技文化、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掌握少,因而思想观念僵化,工作视野狭窄,工作方式陈旧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部的成长进步。

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作为党委的参谋和助手,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激发工作活力。从干部自身来讲,要视老干部工作为事业,而不仅是一份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要心甘情愿地乐于为之奉献,从中寻找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目标,从内心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老干部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政治坚定、理想坚强、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群众基础深厚。“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服务好老干部,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照顾上,唯有自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为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和优质服务。唯有真正俯下身子,主动深入老干部中间,才能真正拉近和老干部的距离、了解老干部的忧虑、解决好老干部的疾苦。从组织上来说,就是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多出干部,出好干部,让老干部局这样的“冷”部门真正热起来。加强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学习,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让老干部工作者成为老干部政策的“百事通”和“活字典”;鼓励干部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知识,安排干部到经济部门挂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组织年轻干部通过下乡锻炼、参加中心工作等形式,在实际工作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真正关心干部成长,不能搞“灯下黑”,对优秀的年轻干部,成熟一个,提拔一个。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输送优秀年轻干部,大胆为年轻干部创造机会、提供平台,真正把老干部局打造成老干部工作者之家,从外力上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一棵大树有了活力,就会连绵不断地长出树枝。干部队伍有了工作活力,就不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不会半途而废;相反,工作上才会尽职尽责,才会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才会勇于创新、永葆激情。

丰富机关文化,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活活力

一些老干部工作者因为经常奔波于医院、殡仪馆、火葬场,多少有些怨气;有的在服务老干部过程中受到委屈,难免有些怒气;有的厌烦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心中藏有火气。如果这些怨气、怒气、火气没有地方发泄,或者是没有好的方式发泄,就难以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思想氛围。

工作是生活的延续。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机关文化,以党支部建设为龙头,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性教育和宗旨教育,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培养党性、注重实践锻炼党性、严格生活巩固党性、省悟自律升华党性,时时处处用党性约束自己,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以创建人文和谐机关为导向,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建立老干部工作者家庭档案,实行谈心谈话制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为聚焦点,加强联谊、增进团结,营造“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团结协作、生动活泼”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老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融洽、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让老干部工作者享受机关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归属感,提升生活活力。关注干部的精神状态、业余爱好、生活情趣和交友圈子,鼓励干部培养健康的生活爱好,陶冶情操、磨炼品性。同时引导干部谨慎交友,洁身自好,维护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树叶主要是为大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没有茂密的树叶,树苗难以成材。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机关文化生活丰富了,老干部工作队伍的生活活力就充实了,人与人之间才会相互关照、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融合,才会用包容消除怨气、用理解消除怒气、用微笑消除火气。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

作者:常世雄

第3篇: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队伍构建研究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舆论,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打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高校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中需要组建一支得力的輿论引导队伍,他们由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网络管理员和舆情分析员等构成,承担着文化育人、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文化育人;队伍建设

当今世界,人们都生存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中,不是在网络中遨游,就是在寻找Wifi的路上,网络的触角似乎延伸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现代信息传播已从单向变为双向,从链条式变为圆规式,网络平台已被公认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 49 亿,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78.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及外延

高校要开展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明晰几个关键词,了解舆论、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引导及网络文化等涵义。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这样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论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和情绪及公开表达的意见或评价,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是公众意见与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在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过程中,通过指引、控制,使网络舆论在合理的渠道运行,避免引发舆论危机的过程。网络舆论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维基百科(Wikipedia)将网络文化定义为:由于将计算机用于沟通、娱乐和商务而出现和正在出现的文化,它具有高科技、高时效性等特点,是一种具有无限开放性、延展性的文化。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的对热点新闻、焦点事件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并引发广大网民跟帖、热议,即为“大学生网络舆论”,很多时候它是与高校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高校通过网络收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动态,分析和评判其发展趋势,利用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调控,使其朝着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发展,我们称之为“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

二、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意义

网络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犹如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舆论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推手。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认清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现实工作中更是要做到理念、方式、方法等创新,持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网络这一教育载体,不仅可以拓展新的教育空间和渠道,更可以实现与大学生零距离对话、加深彼此感情,有目标、可持续的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一定程度上对于把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网络舆论引导是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文化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网络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在网络舆论传播的深度、广度上都较之以往有了很多变化,这些都对大学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要构建立体化多渠道的舆论引导引导新模式。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实现对网络舆论的科学、有效引导,因为网络文化已融入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有利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良好实现。

3. 网络舆论引导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之一。

网络发展势不可挡,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应对舆论危机的有效手段。我们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者要谨记 “牢牢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在创建平安校园、构筑和谐校园的今天,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舆论中的热点难点话题,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动态和特点,迅速对事件信息的传播性、政治性做出准确判断,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及时决策,争取到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是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有效开展网络引导的一个重要目标与方向。

三、积极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队伍

高校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网络管理员、舆情分析员这四支主干队伍的构建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发展。由于各自分工不同,各支队伍成长发展中需要相互补充、彼此扶持,既有交叉有融合,又各自相对独立。

1.网络宣传员队伍

我们把网络宣传员称之为“广播员”,高校应建立一支善于发声、能打硬仗的网络宣传员队伍。这支队伍由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院系所教师中党支部宣传委员及学生中团支部、党支部宣传委员等组建,承当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正能量网络传播,二是积极参与网络文化活动。网络宣传员要弘扬时代精神,唱响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主旋律,传播无限正能量;要多关注上级部门、主流媒体、兄弟院校的官方微博、公共微信,及时对大学生感兴趣和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展开转发和评论,同时做到自觉抵制和批判网络上的不良言论。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网络宣传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网络宣传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

这支队伍建立和完善的关键首要一点就是要强化阵地意识,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占领网络这一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摸透网络传播“时、度、效”的规律,把握大学生网络心理与需求,采用大学生普遍喜爱的表达方式,成为全媒体时代运用新媒体的行家里手,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2.网络评论员队伍

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突出特点:这是一支“懂网、知网、用网”的工作队伍,是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宣传工作人员、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意见领袖”群体,肩负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领路人”重任。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紧紧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自觉参与评论,主动发帖、跟帖、转帖,维护正面评论,消除各种过激言论、负面影响,积极引导网上理性讨论,化矛盾于无形,致力于传播积极正面健康文化,形成正面舆论场。

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他们的言论被广泛关注和评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很大程度上会引导着舆论走向。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网络评论员队伍是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队伍,能够有效引导网络舆论。高校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注重遴选网络意见领袖,并进行重点培养,组织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网络文化等领域专家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培训,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3.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队伍被称为网络舆论的“导航员”,主要包括学校各级网络内容负责人及网站各栏目编辑,承担着学校官方主页、新闻网、各二级学院网站、各职能部门网站、微博、微信等文字内容更新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网络管理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标题制作、专题策划、图文推荐,悄悄地推动着网络民意的形成,成为网络舆论形成與传播的重要推手。网络管理员选择文体清晰、文笔简洁、具有说服力的新闻稿件,运用高校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出舆论引导的作用。学校门户网站首页(如学校官方网站、新闻网等)和各学院、部处网页上的新闻、官方微博、微信中的每一条帖子、消息,无一不是由网络管理员通过编辑而放置在网页上的。网络管理员用什么角度去叙述高校新闻事实,用什么方法把学校师生发生的事情描述在一起,客观上对大学生态度的发生、意见的形成与汇聚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将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走向。

网络管理员是一个网站的灵魂人物,在选择人员时一定要注意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文字功底是否扎实、编辑技能是够熟练等。

4.舆情分析员

从教师、学生中选拔出检索分析能力强的专业骨干做好网络舆论引导的“监管人”,这就是舆情分析员的职责。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技术力量,做好舆情分析数据统计,为网络舆情提供数据支撑。

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员是从事网络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等工作,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持和咨询服务的人员。他们可以有效应用网络监测软件和分析工具,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监测、管理及数据分析。一般遵循“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即定性与定量、软件与人工、领导与专家会商研讨。他们一般具备五大基础技能,即网络言论的挖掘收集、概括剖析、抽样统计、报告写作、走势预测。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分析,需要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和网络舆情分析队伍,以便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向,监管好网络信息的正面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涛.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2]周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网络舆论引导[J].教育评论,2012(1).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01.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工委高校宣传思想专项课题研究“全媒体时代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JGWXJCZX201434)。

作者:李洁

第4篇: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经验交流

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经验交流

围绕中心,以党建带动和促进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老干部工作职责所在。多年来,老干部局党支部紧紧抓住这一根本要求,以党建带动和促进工作队伍建设,围绕中心,抓好队伍,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重感情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传递好正能量。

一、围绕中心,抓住根本,做到创先争优,形成合力

1、“双创双争”活动更加扎实。老干部局党支部立足建设“心系老干部、服务中心”的党组织和“干净干事、创新创优”的党员队伍,不断巩固“嘉兴市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和“平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成果。全局党员干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大家积极投身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清三河”等全市中心工作,深入一线。许多同志克服困难,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晚上或者是双休日,都按照全局统一安排开展“走村不落户,户户见干部”、“双休日社工”、“千名干部帮千户”等工作。许多同志利用做群众工作特长与农民在交谈中沟通思想增进感情解决问题,一些同志到党员先锋站与老党员聊过去、谈现在、看将来来宣传党的好政策和当前形势,得到农村老党员的支持理解。去年6月8日,沈全英局长作为林埭镇徐东村“第一书记”,为该村50多名党员和村组长上了一堂党课。老干部局还在“七一”期间邀请徐东村的老党员来平湖开展城乡走亲活动。徐东村老党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局的“红色魅力”展厅等。老干部局还牵线组织社经室部分老干部到徐东村“探亲”调研,了解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由社经室老领导与林埭镇进行沟通以帮助解决一些困难等。局许多党员同志还参加“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微心愿”认领、义务献血等活动。通过这一些举措,全局同志更加团结,争先创优的氛围也更加浓厚。

2、“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成功起步。全局党员干部响应机关党工委开展的“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号召,开动脑筋参与“一支部一品牌”的创建活动,许多同志提出了很好的创建方案。最后在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并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敬爱致恭,夕阳家园”的老干部党支部工作品牌。以“强学习、转作风、作表率”为目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创建工作与完成全年老干部各项工作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四联四访四评”活动为抓手,切实帮助老干部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全局党员群众服务老干部的水平和能力。做到联组、联户、联区、联支部,实现老同志联系全方位、访问全覆盖,确保在最后一公里处服务好老干部。按照普遍访问与特殊访问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四访”,即普访(春节、高温“两大走访”全覆盖)、专访(问题专访)、家访(家庭病房走访)、联访(联合社区走访),做到勤联系常访问、听意见办实事、转作风促提高,密切与老干部的沟通联系。

3、城乡文明共建工作有力推进。现在,老干部局与好几个村是友好“亲戚”,这是老干部局几任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工作期间结下的深厚友谊,这些亲戚不因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离开而结束,而是真正成了常来常往的“组织亲戚”和“朋友亲戚”。一年之中局党支部要与这些村开展联心走亲活动,了解工作情况,推进文明共建。曾经的指导员还是会还定期的下村或者是电话联系。2014年年初,老干部局党支部与林埭镇双庙村、新庄村联合举办“城乡共建”迎新春联谊活动,并走访双庙村困难家庭,送上慰问金。11月28日,老干部局牵头组织教师进修学校、林埭镇中心幼儿园、林埭电信支局等单位,到徐东村开展了“城乡双百结对、携手共创文明”系列活动,开展送医疗健康、送精彩文艺、送科普知识、送图书资料、送电信服务“五送”活动。

二、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做到凝心聚力,优质高效

1、执行力建设更强。全局党员干部以“四敢一不怕”的精神,谋实干、争一流,更加突出执行力建设。在工作中做到不推诿、不回避。特别是在老干部的来信来访中,坚持首问责任人制度,把老干部的问题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帮助联系协调,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反映,争取较好地解决老干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各位同志立足岗位,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特别是在老干部集中体检、老干部理论读书班、迎春团拜会、老干部“四大走访”、老年大学20周年校庆等重点工作中,大家做到行动迅速,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地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2、党风廉政建设更清。坚持好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严格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认真履行党组织的监督职能,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按照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完善局财务制度,做到重大经费事项事前报告审批,局务班子会议讨论决定等。组织学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件,以身边人的案件来警示提醒教育党员干部,做到防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服务管理工作更优。全局党员干部按照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全国“双先”表彰大会精神要求,坚持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全局同志从服务好老干部的每一件细小事情做起,急老干部所急,想老干部所想。在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上抓重点、抓老干部两项建设,在贴近老干部需求上创新载体开展好“走、看、促”活动,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从老干部双高期出发,利用挖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老干部工作,通过老干部家庭病房,开通医疗特优绿色通道,提前积极介入医疗、养老服务机构等来做好具体的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三、教育引导,提升素质,做到真诚关爱,同心同向

1、干部能力培养更实在。重视做好传帮带工作。重视发挥好中层骨干和老同志的作用。在走访服务老干部、组织举办大型老干部学习活动和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一对一地做好指导传帮带工作。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关爱青年干部,平时注重交流沟通思想。重视开展青年干部成长导师制工作,落实局领导和骨干联系年轻干部。坚持多岗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每月召开科室工作交流会,着重培养干部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文字写作、适应环境等各种能力。选派一名同志参加市里的招商引智工作。组织发动年轻干部积极参加市级层面、组织部、党工委等开展的活动,在“青春让党团增辉”知识竞赛、青年干部公文写作比赛、“融入中心•争先进位”PPT制作比赛中有5人次获奖。

2、教育资源利用更充分。珍惜身边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工作服务对象作为政治思想学习的宝贵资源。2014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请平湖县改革开放后第一任县委书记俞云芳为全局党员同志上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的党课、请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初期任老干部局副局长的马韩英同志为全局同志介绍老干部工作的历史和发展。同时,在组织举办老干部党校时政班、老干部政治理论读书班时,要求全局党员同志认真听讲,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平时还主动征求听取德高望重,有独特政治资源的老干部的意见建议,主动向他们汇报工作,虚心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建议。

3、教育时机把握更当口。在干部教育培养上紧紧抓住三个有利时机。一是抓住重要的培养进步时机,做好传帮带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关心干部的进步成长。支持年轻干部工作在一线,积极参与好全市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在一线中得到锻炼培养。与年轻干部多沟通多交流多谈心,主动顾问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组建工作互帮对子,通过一对一的互帮互助,尽快教会年轻干部工作方法。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新任公务员、新提拔中层干部的培养,在工作上多压担子,多给机会进行历炼。二是抓住重要的教育谈心时机,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紧紧抓住中层干部竞岗、年终考评评优评未位的关键时刻,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好年轻干部要有“四敢一不怕”的精神,要有担当意识,要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个人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三是抓住党员干部最需要关心的时机,送上组织的温暖。主动走进党员干部的心里,走进党员干部的家庭,经常性了解党员干部的需要和困难,意见和想法,建议和要求,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对党员干部生活中家庭中遇到困难、身体上情绪上遇到疾病时,主动关心,帮助联系就医渠道等,让党员干部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同时,还组织开展好积极健康,有利于团结的文体活动,丰富党员干部的精神生活。)

第5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工作 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近年来,**镇党委按照“强化培养措施,优化队伍素质,加大管理力度,落实备用结合”的总体要求和“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始终把后备干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每年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及农村党支部书记会,专题学习研究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反复强调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把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变成镇党委一班人和农村党支部书记重视后备干部工作的自觉行动;二是制定了“三个一”的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即每年专题研究一次后备干部工作,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的后备干部工作,每人帮带一名后备干部;三是建立后备干部工作责任制。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村党支部,并把培养后备干部的情况作为考核村“两委”班子的重要内容,促使各村党支部对后备干部工作常抓不懈,保证后备干部工作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开阔视野,广纳贤才,选配一支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

1、坚持程序选拔。坚持“四化”方针,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明确后备干部的基本条件,要求各村党支部严格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审批的选拔程序。在召开民主推荐会确定各村后备干部时,由全体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参加,镇组织办派员监督。经过选拔,把一大批年龄在35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青年选进了后备干部队伍。

2、坚持多渠道、全方位选拔。从每年毕业的大、中专(高中)毕业生中选,从退伍军人中选,从务工经商中选和带头致富的能人中选。

&nbs(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p;

3、坚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选拔。一是把“双强”党员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每个村确定1-2名“双强”后备干部,着重对他们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二是重点把优秀的“双强”党员干部,及时确定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并指定专人对他们实行一帮一跟踪帮带。目前,我镇农村后备干部已达到54名,其中“双强”党员36人,占农村后备干部的70%。

三、精心培养,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德才素质

1、实行理论培训制度。我们在结合每年的全镇三级干部会和党员冬训对后备干部培训的同时,还利用农闲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办专题讲座,引导他们学习实用科技、法律知识等。镇组织办将学习情况的评定归入后备干部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实行辅助岗位制度。我们根据干部岗位职务不同,采取不同方式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如板桥村的后备干部张远红,由于原治调主任生病需要请假几个月,村党支部就安排他代理治调主任。在代理期间,张远红在党支部的领导及有关同志的指导下,大胆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该村的治调工作得到了镇党委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并顺利地通过全镇综治工作检查验收。他本人也因此在2002年11月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委会委员,任治调主任。

3、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制度。对已确定的后备干部,坚持跟踪培养,把培养管理工作贯穿于后备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中,促使其健康成长。同时,实行优胜劣汰,滚动管理,每年度作一次微调,使后备干部队伍保持活力。

四、备用结合,大胆选拔使用后备干部

为了防止后备干部“备用”脱节,镇党委坚持“备用结合”,成熟一个,提拔一个。

白合村后备干部程顺国,为人正直,思想素质高,年轻有活力,懂经济管理,换届时,由镇党委提名后,当选为白合村支部书记,罗屋村的后备干部李光全、上湾村的后备干部王高社、沙河村的后备干部陈则才、田集村的后备干部黎仕武、白合村的后备干部王延林、两河口村的后备干部邹顺才等,他们政治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发挥作用较好,深受群众称赞。在2002年11月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近几年来,**镇后备干部队伍中先后有40名入党,10名提拔担任村正职干部,36名提拔担任村副职干部。

第6篇:消防救援队伍干部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XXX,XXX年XX月入伍,XX警衔,中共党员。XX年XX月毕业于XXX,现任XX大队XX中队副中队长,本科学历。

我任XX大队XX副中队中队长两年来,本人在工作方法与思路上都已日趋成熟,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在比武竞赛、战训基础工作等取得了一些成绩,协助军政主官完成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其他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在机车厂中队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请组织和领导及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作为一中队干部,如果自身没有一定知识基础,那么在工作中就无法去管理,在学习中也无法去影响、去教诲战士,因此本人在严明部队纪律、抓好日常管理、训练、确保中队执勤备战中心任务的同时,针对自身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经验的实际,加强对自身的学习,刻苦钻研灭火理论知识,同时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始终坚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中队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狠抓部队日常管理、注重自身表率

基层中队的核心工作是执勤训练和部队日常管理,任职以来本人一直就这两方面进行研究思考,并狠下功夫。特别是到机车厂中队就任以来,对中队的日常管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了科

学的管理模式,我深深地知道要想严兵就必须先严官,要从自身做起,当好楷模,用行动去影响、带动他们,于是从到任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我都注意率先模范的作用,做到了起床第一个,训练第一个,如此一来,战士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注重做好个别老同志的思想转化工作,关心战士的思想动态,急战士之所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做战士的知心人。通过长期以来的日常养成,中队战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士气高昂,工作积极,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上级任务 自任职以来,我能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本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我攻坚克难,不畏艰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班组教练和参训队员的各项任务,得到总队领导和参训官兵的一致认可。

四、狠抓执勤备战,顺利完成各项灭火救援工作

为充分贯彻落实支队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的精神,提高中队执勤战斗能力和个人业务技能,我积极对训练工作进行研究部署,通过长期对训练的坚持和努力,并加强官兵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官兵对器材装备的熟悉,结合重点单位的熟悉演练,极大地增强中队快速反应能力,使中队对各项灭火战斗与抢险救援的成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保卫了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辖区的平安和谐奠定了夯实基础。

以上是我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

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避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理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执勤、部队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争做一名优秀的警官。

XX年XX月

职:XXX

述人

第7篇:如何建设好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三支队伍

经贸系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教师队伍现状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贸系清醒地认识到,我系教师队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方法比较陈旧;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匮乏,教师队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缺乏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部分专业的教师队伍达不到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学科专业建设缺乏比较优势。其主要问题与困难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院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学费。

如何在有限经费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要满足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要培养与吸引一批优秀教师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经贸系及至学院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2.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截止2013年12月份,全系专职教师11人。 从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分析来看,职称结构不合理。教授0人,占0%;副教授2人,占18%;讲师7人,占64%;助教及以下2人,占18%。

从专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分析来看,研究生学历比例过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偏低。学院现有博士1人,占9%;硕士10人,占91%。

从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分析来看,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中年教师比例偏低。60岁以上教师0人,占0%;35岁以下教师5人,占45%;35~55岁教师6人,占55%。

3.教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清除。

具体表现是,教师待遇不高,其工作、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普遍低于同行业其他院校;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基地,影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稳定和培养提高;职称提升很难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爱。

(二)整体目标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16年,经贸系教师队伍整体达到教育部的规定,即合格要求,数量上达到30人;重点建设专业教师队伍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本市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中处于前列。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到2019年,经贸系教师队伍整体达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多元化、差异性的高素质要求;50%左右的专业教师队伍来自实习企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在本市民办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

(三)建设措施

1.创新制度,实行岗位分类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 建立评价、选拔、流动、激励和约束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创建岗位分类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教师岗位分为四类:

①教学研究型全职专任教师:是指以教学、科学研究并重,并负责部分管理职责的教师。这类教师主要由学科领军人才、专业学术负责人和部分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组成。考察包括师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②教学型全职专任教师:是指以从事教学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并参与部分管理工作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力量。对这类教师主要考察师德、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学考核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三个方面。管理考核包括管理参与程度和水平。

③延聘型全职专任教师:是指从各高校退休教师中返聘的全职教师。这类教师通常是各大学退休的高水平教师。他们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学院的宝贵财富。这类教师除承担教学工作外,还要培养中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④兼职教师:是指不在我院全职工作的教师,属于非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类型较多,形式多样。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在职教师、企事业具有从事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等。兼职教师一般在学院承担一两门课或某个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开设讲座或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2. 实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每年在专职教师中评定3-5名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经过5年的培养选拔,到2016年,全院有10名左右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在配备教学工作量、职称提升等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

3.推进重点特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每年重点支持1-2个专业申报院级或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对于被评为市级和院级的重点特色专业,在教师队伍、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

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一)学生干部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待同学缺乏应有的服务态度

未能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有的服务态度,时常将自己摆在一个高于同学、特殊于同学的位置上。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耐性,工作态度恶劣,在同学中留下了极差的映像,逐渐的就站到了同学的对立面。这给今后整个学生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对待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部分干部总是时常抱怨工作太多、太累,对待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总是推三阻四,应付式的完成自己工作。最终导致工作完成质量差,工作效果不明显,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无实际效果,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意识的根本表现。 3.忽略重心,全局观念欠缺

当代部分学生干部通盘考虑问题能力欠缺,不能从全局考虑问题,往往容易犯本末倒置错误。例如有时在组织一些活动时,活动前有大肆的宣传活动,却对活动的主体组织准备不够,导致活动现场问题频频。 4.目光短浅,前瞻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组织活动时不能预料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具体体现在活动细节上不够重视,准备不够细致,方案过于单一,变更性差,出现突发事件时因为考虑不足,而使得活动现场慌乱,问题百出。 5.思维僵化,缺乏创新力

开拓性思维不够,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这是当代学生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表现在举办活动方面,一般都是仅仅以满足学校和院系要求为标准,未能考虑活动对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活动形式年复一年都是老套路,没有新意,活动吸引力自然下降。

(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措施 1.培养学生干部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干部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应当从端正学生干部工作态度入手,而正确的工作态度与最初加入学生会的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招募新成员时应当严格把关,招募标准不仅仅只看重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否有纯正的加入学生会的动机。 另外,在平时工作中,老成员应当给新成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让新加入的学生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2.注重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

在新成员加入之初,开展一些针对新成员的在岗培训。让他们不仅懂得最基础的一些工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帮助新成员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问题的根源,并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增强学生会整体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会作为一个工作整体,组织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学生会整体素质。为增强学生会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会内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些例如“野外郊游”、“素质拓展”、“民主交流会”等活动,逐渐促进成员内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创造学生会内部温馨和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增强学生会整体团结协作的意识,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服务团队。

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第8篇:强化领导干部专业化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文章标题:强化领导干部专业化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我市从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领导发展的能力出发,在对干部坚持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培训的同时,突出抓好专业化培训,帮助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切实把专业化培训摆上重要位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各级各类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及领导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这种时代要求和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我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真正懂经济、会管理、专业水平高的干部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提出了“领导干部培训要突出专业化”的思路。就是紧贴专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对领导干部着重加强目前比较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使领导干部具备行业发展需要的较高的专业知识层次和领导水平,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专业领域内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内行,能够高效履行工作职责。

首先,把专业化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我们结合干部队伍的实际,修订了《2001年—2005年吉林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确定了面向需求、突出重点、强化培养、重在提高的培训方针,强调在抓好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各级各类干部专业知识、新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努力实现培育干部现代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岗位能力的目的。

其次,结合吉林市的发展需要,确定了专业化培训的九大类别: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金融财税、旅游经济、外经外贸、公共管理、县域经济突破及小城镇建设和法律,并确定了每一类别的培训重点和培训目标,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使各行业、各领域的领导班子中都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内行干部,进一步改变专业干部紧缺,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逐步建立起一支门类齐全、专业合理、呈梯次结构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干部专业化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我们在推进干部专业化培训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吉林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对领导干部各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建设的需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审慎选定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渠道,切实提高培训效能,经过扎实的工作,有效推进了专业化、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按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来安排,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体现前瞻性。强化专业化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干部眼前适应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让干部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培养其潜在和后续能力,以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着眼吉林市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培训主题和内容,根据吉林市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培训方向和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我们把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和比较前沿的理论知识作为培训内容的重点,为学员提供大量的最新知识和动态信息,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体现系统性。在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我们把握专业特点和干部岗位需求,安排了当代经济、科技、管理及文化等热点问题讲座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既是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也使受训学员系统地掌握和形成了专业知识体系。三是体现可操作性。我们尽可能地贴近领导干部工作实际和专业需求,力争做到缺什么就学什么,什么专业急需就安排什么专业的课程,同时我们邀请政府官员和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授课,使培训内容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体的工作思路、招法、措施,更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第二,注重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对应性。我们确定了专业化培训适用范围的三个条件:一是九大类专业领域内的领导干部;二是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学习积极性强的领导干部;三是具备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具备三方面条件的干部是我们确定的专业化培训工作的重点对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三个对应”。首先,注重专业对应。根据专业化培训鲜明的专业性特点,对培训对象进行了合理分类,使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避免了“大帮哄”、学非所用。其次,注重岗位对应。对于专业部门领导干部,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知识层次与能力水平共提高;对于党务和行政管理干部,我们选派其中的优秀干部参加与岗位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再次,注重层次对应。根据干部队伍学识层次,实行差别化的专业培训。对于市直部门具有专业知识学历的干部,突出培训内容的高层次和前沿性;对于县乡一级行政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调整培

训内容结构,增加实践操作内容,适度减少理论知识内容,从而使“三具备”干部都能得到需要的专业培训。

第三,注重培训渠道的丰富性。在倡导自学的同时,我们着重拓展了五个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渠道。一是在本市开展实务性培训。围绕国企改制、项目建设等专业的培训班次,我们安排在本市举办,由有实践经验的相关部门领导和党校教师讲课,

突出政策性、实务性、可操作性,反响很好。通过在本市的培训、交流与研讨,开启了工作思路,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选择重点高校举办高层次专业培训。我们与国内著名高校联系,确定培训基地,安排培训内容。我们在上海经管学院举办了7期MBA工商管理培训班,在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举办了6期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专业培训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7期金融财税专业培训班,在北京外经贸大学举办了3期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培训班,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了3期高级旅游知识专业培训班,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举办了4期公共管理、法律知识、县域经济发展等专业培训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经济管理培训班,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举办了3期农业实用科技培训班。在高校的专业化培训满足了学员对高层次专业理论知识的需要。三是开展域外培训与考察。为充分利用国内优势培训资源培训吉林市的干部,我们或是直接在经济发达地区举办专题培训班,或是在本市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期间和结束后,安排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近年来我市干部赴江苏、浙江考察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赴云南、广西等重点旅游景区考察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并进行项目推介,赴青岛考察小城镇建设,赴欧洲考察城市建设与管理。通过开展域外的专题培训与考察,开扩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借鉴已被发展实践所证明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以进一步缩短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通过能力素质的提升促进我市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四是加强实践锻炼。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抓好实践知识与经验的学习掌握,积极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近两年来,市、县两级组织干部到发达地区和企业挂职锻炼达544人。通过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丰富了阅历,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提高了解决专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举办专题讲座。我们把国内专业领域的权威请来,围绕改革发展的重点课题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与专业层次。2004年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上海公共行政与人才资源研究所所长、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研究员来我市分别就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企业发展战略、依法行政和人才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2005年,又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等三名专家学者,围绕“十一五”规划编制、国企改革债务重组与项目融资、项目投资与管理等问题作了专题讲座。

第四,注重培训效用的延伸性。为了使专业化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这几年,我市一直把培训效用的延伸和培训成果的转化作为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一是搞好交流研讨。一个人通过学习,不可能对所学知识都理解得很深、很透,通过充分的交流和研讨,使每位学员把自己的收获和思考表达出来,才能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大家共同提高。因此,在每次培训班结束一段时间后,我们都分别组织学员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进行研讨交流、谈心得体会,既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又促使大家共同提高。二是加强工作研究。我们要求学员对参加专业化培训的思考、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撰写体会文章和工作研究报告,文稿质量较高的,我们将其推荐到江城日报、江城党建、江城论坛等刊物发表。体会文章和工作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就是对专业化知识、理论消化理解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和工作实际有机联系的系统论述,更是对专业领域内工作质量与成效的积极促进。三是进行跟踪考察。培训班结束后,我们通过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和经常性的跟踪考察,了解学员培训后在能力上有什么新提高,工作上有什么新变化,业绩上有什么新突破。对于工作成效取得明显进步的,组织部门提出表扬,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成果的转化和培训效用的延伸。

三、几点体会与思考

近几年来,我们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49期,培训各类干部2321人次,其中,培训县局级领导干部1040人次,受训面达到95以上。通过专业化培训,我们感到我市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确实有了较大提高,很多干部成为了业务骨干,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工作成效得到提升。

一是实施专业化培训有利于干部根据岗位需求,系统地学一至两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培训,它的优势就在于不同于一般性的培训,一个班次只围绕一门专业知识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主题比较鲜明,使干部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学深学透。

二是实施专业化培训与本职岗位、分管工作结合得比较紧,实用性比较强。我们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主要针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干部进行的,在培训过程中,这些干部能够从各自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去学,去研究一些问题。这样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的内容更清楚,从而能够很快地把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如:通过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察,我们市县两级旅游部门的干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对旅游业发展思路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蛟河市提出了红叶之城和关东奇山等七大旅游品牌,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打造了“蛟河红叶”品牌,高分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三是实施专业化培训有利于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化培训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干部工作和素质提高的需要,使干部能够了解自己学什么,在哪方面需要提高,目的性比较明确,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也非常好。

四是实施专业化培训能够切实培养一批懂专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不同门类的领导人才。几年来,我市通过强化专业化培训,使我市干部基本掌握了一定的高层次专业知识,提高了我市干部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目前,不论是在哪个专业上,我们都有

“懂行”领导干部,并且还有部分干部非常精通,从而为我市储备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化水平的县局级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为吉林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了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强化领导干部专业化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来源于,欢迎阅读强化领导干部专业化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第9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起建凌(通信作者)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20

1摘要: 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人心不安等问题。高校各级领导应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从选拔任用、培养锻炼、管理考核等方面入手, 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Yun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Affairs Team building upresearch

(Yun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The key point i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to build up an effective team for student affairs. A t p resent, the problem s existing in student affairs are lack of sufficient people, unbalanced structure, unstable members and so on. University leaders should change ideas and attitudes, reinforce the selecting, training, and assessing student affair team , so as to provide an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thework.

Key words: Yun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Team Development

前言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历来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为学校发展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的工作队伍,实践证明,这支队伍在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项使命,要靠人,要靠一支热爱这项事业、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国家对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非常重视,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2004]16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给予了明确指示,为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一、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队伍现状基本概况。

截止2008年12月,云南农业大学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41人,硕士研究生1371人,博士研究生93人,留学生81人,成人教育学生7931人。云南农业大学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中, 大致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类型。专职(不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单纯从事学生管理)包括学校(院) 党委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学生处、团委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 院(系)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 团总支书记和专职学生高校学

生工作者等; 兼职包括从教师中选拔配备的班主任和从品学兼优的硕士生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中选拔配备的班主任助理等。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16人(不含硕士生班主任助理),其中专职学生工作人员44人,兼职人员272人,在校生生师比为42:1(不含博士生、函授生),全校生师比为68:1。此比例大大高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学生工作人员与学生比例的要求,从数据上说明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队伍从人数上是非常充裕的。

二、存在的问题

1. 工作队伍不稳定。

通过调查,从事学生工作是对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多数学生工作者一个来说,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既不能使现有人员安心长期干下去, 也不能吸引相关专业管理人才投身于学生工作事业。现有的一线学生工作者大多是兼职, 大多数人认为从事学生工作不利于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很多人都抱着临时干一下的态度, 使命感不强。这种情况也决定了难以吸引具有专业和管理高水平人才投身于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非职业性制约了队伍专业化的提高,非专业性又影响到队伍的稳定, 使之更不具有职业吸引力。同时,由于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特点和许多具体问题,如职称、工资、学历等等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平时多半沉溺于繁琐事务,缺乏成就感,愿意做学生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现有人员中,短期行为明显, 组织服从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作“跳板”的多,长期安心工作的少。在云南农业大学调查显示,在未获得职位提拔的前提下,没有人愿意终生从事该项工作;至少有近九成的学生工作者并没把学生工作当成一种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学生工作的特点和队伍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如缺乏成就感、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导致很大一部分能力强、思想活跃,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者,渐渐离开这支队伍,影响了学生工作的质量。

2. 工作内容职责不明确 机制不健全,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的职责目前一般限于定性规定,比较笼统,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职责不分、职责不清。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者工作一直处于“全凭自觉” 的尴尬工作局面,那些负责任、素质高的学生工作者总是忙忙碌碌、鞠躬尽瘁,而那些不负责或者不安心的学生工作者却乐得清闲。虽说有工作职责等东西在进行规范和约束,但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不可能绝对量化,也不可能预先做好一切计划和准备。部分领导对高校学生工作者重视不够,教职工中也有人错误地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务虚”,学校未将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轨道,缺乏规划和得力措施,学生工作者队伍素质提高的政策不到位。在日趋复杂的学生管理环境中,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与工作方式不能较好适应学生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学生管理相关知识结构欠缺。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队伍由于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用于提高工作能力的时间少,虽然不少人具有高学历,但其专业背景和学生工作内容基本不相关,对于从事学生工作显得知识面狭窄,尤其在管理学、心理学知识方面欠缺最为突出,大多凭经验工作。在当今信息社会,学生获得的信息在某些方面明显的超越高校学生工作者,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某些知识领域内可能会成为知识弱势。由此, 专业背景、文化背景、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可能引起师生之间可供交流的语言越来越少。

4. 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未来前途不明确。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对学生工作队伍未来发展的系统考虑,导致这支队伍的发展普遍不畅。长期的繁杂工作,致使有的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者的外语水平下降,专业知识淡化,对于将来的分流相对困难。由于缺少政策上的足够支持,待遇又不高,就很难稳定这支队伍。同时,学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是实际工作多,理论研究少,学术成果更少。因此和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相比,同样在高校工作,同样是曾经的优秀学生,但几年以后,从事教学、科研的同学学术成果累累,而学生工作者自己仍然在原地踏步。还有的老师长期献身于学生工作事

业中,但在职务、职称方面总是上不去, 让许多高校学生工作者心理失衡。年轻人看到这一现状后,也感到心灰意冷,转而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5. “专职”与“兼职”效率的非等效性。

作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无论在思想素质与理论修养,还是在实际工作要求等方面,基本上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日常管理到位,注重效率效果等,而作为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其主要职责基本上以教学为主。按规定和要求,教师将来评职必须有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很多人是身在岗位心在外,根本无心考虑学生工作的事宜。因此,从现象上看,班有班主任,学院有分管人员,事实上真正用心去做这一工作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学生工作责任大,千头万绪,但学生中的偶发事情或突发事件就会使得你的工作前功尽弃,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任何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是一种打击。同时专职学生工作者的出路和前程,不是提拔就是转岗从事教学,个人提拔受岗位职数限制,能达此目标的人很少,若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将来转岗,不如及早准备,以免提职、评职称没希望。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各种酬金的发放都与职称、授课时数、科研状况相联系,学生管理这部分人的工作没有相对应的参评标准,其所获经济利益也有很大差距。

三、完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对策

1.首先要明确高校学生工作者角色定位。

始于2O世纪5O年代的高校高校学生工作者制度,迄今已经5O年,期间名称虽有变动,但“专职政工干部”的性质和角色定位始终未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重新明确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岗位职责,对于改变因职责泛化等因素引起的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得不到正确公正评价等问题,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学生工作者角色的明确定位,改变了过去认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是除了教学工作以外,工作范围无所不及、无所不能的全能岗的偏激观点,从而使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在职能上由“被动防御,管理至上”转向“主动引导,服务至上”。提升了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归属感和工作绩效。因此,应该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明确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同时将这些工作作为考核高校学生工作者业绩的主要内容,作为提拔晋升的主要依据。

2. 是要像重视学术骨干一样重视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高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要积极实践和探索从高等学校硕士毕业生中选拔专职高校学生工作者或从本校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免试推荐研究生保留学籍担任高校学生工作者制度(有些学校称之为“流动高校学生工作者”制度)。坚持多渠道引进人才,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形成既继承本校学生教育管理优良传统又融合其他高校的管理育人理念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高标准的职业准入标准和岗位准入条件,注重培养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科学决策能力、准确把握方向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预防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需要经常性地接受专业辅导与培训。而目前高校学生工作者普遍缺乏必要的岗前、岗后专业培训,队伍状况还处于以老带新、自行摸索、经验总结的初级工作阶段,工作管理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超前性,加之许多年轻工作者人生阅历浅、工作经验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队伍建设中,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要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培训内容应主要包括:岗位认知与工作职责、依法开展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生党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学习指导、校园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合格,颁发高校学生工作者上岗证书,准予从事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其次是专业化培训。对取得任职资格的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工作事务等项

目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工作规程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第三是职业化培训。对于已经适应工作的学生工作者,可根据其日常工作内容、个人意向选择,经选拔之后提供不同的专题培训机会,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心理咨询培训等,并鼓励他们获得相关的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全面打造职业化的专职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

3.是要做到使用和培养相结合。

选拔优秀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在职进修、攻读博、硕士学位,改变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培养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骨干和教育管理专家,提升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工作能力,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独特的职业化道路。

4.要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合理安排,为学生工作者的发展搭建平台。

目前很多刚刚工作的年轻人都将学生工作者队伍作为其过渡的平台,而不愿在此岗位上继续发展。进行客观的评判,我们会发现对于年轻人的发展缺少具体职业规划,这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理顺专职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发展出路是消除高校学生工作者后顾之忧的根本,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工作者既然是一种工作,就允许适当的流动(无论是到其他机关还是转岗担任教师),而且适当的流动对于这支队伍来说使其保持长久活力的根本。所以首先要鼓励一部分专职高校学生工作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确保高校学生工作者骨干力量的相对稳定,逐步构建一支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其次是要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畅通出口,鼓励合理流动。要把专职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作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及主要来源,也可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和社会党政机关推荐、输送。

4.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学生工作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时代性、时效性为一体的工作,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高校学生工作者只有既是完成学生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多面手,又是学生就业指导、生活学习指导、成才指导、心理咨询、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才能满足学生工作的客观需要,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应付日常事务,还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问题。要像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那样,把学生工作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去经营,掌握现代学生工作的规律,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赢得自身的发展。因此,走专家化、学者化道路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高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依靠他们去落实。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素质。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是符合当今高校改革与发展以及学生成才的需要。其次,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与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一样,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与水平。如果没有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和责任心,是不能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实现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以至专家化,使这支队伍工作有成效、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这不但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这支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建设高校学生工作“三化”队伍,也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国的战略思想,把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来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淼等,切实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六期

2. 孙少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问题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 林 曙,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0月第四期

4. 孙立军,学生工作队伍长效机制构建探新,中国青年研究.2009(6).-106-107

5. 陈静,试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标准,江苏高教.2009(2).-121-123

6. 郑晓明等,关于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78-79

7. 王虹柏等,关于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5(11).-34-35

8. 时长江,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职业化的新路子,红旗文稿.2007(5).-18-19

9. 刘建成,浅议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江苏高教.2008(2).-150-151

上一篇:基层支部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第一阶段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