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综合开发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重庆有山城之称,大部份地区为丘陵山区,约占整个区域面积的75%。重庆人口众多,但户均耕地不到4.7亩,人均耕地约1亩,高产田比例不足30%。相比地势较平坦地区,山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地方发展滞后,但是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转变山区农业发展模式的决策,根据山区特点,发展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综合开发山区农业,增加山民收入。

第一篇: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情况及管理现状

1.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活力

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近年来,我县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是以规划为先导,高起点规划。在规划上,我县紧紧围绕县农业产业规划和各镇(街道)的地理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并不断提高开发标准。按照整体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使项目实施内容与项目区的基础条件及产业发展相结合。

二是落实立项制度,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立项前首先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及项目单位的镇(街道)领导及专家进行座谈论证,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和示范带动作用。在确定实施方案时,通过现场勘测、实地规划,认真听取有关部门、技术专家、基层干部、人大代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确保实施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是理顺县农发办管理体制。我县自2002年开始将农发办机构纳入县财政局,目前共有农综专职在编人员4名,统一由财政局考核和管理,县财政视年度项目量每年预算安排农综事业费,确保人员支出及日常管理支出需要。

2.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水平

一是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立项前、规划设计通过后、招标完成后分别在项目涉及镇(街道)、村进行公示,增加项目和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对超过5万元以上的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从2003开始,对涉及公共安全的桥梁、水闸、道路工程全部实施监理制度。

二是规范资金监管。认真落实资金配套计划,县财政每年将县配套资金列入年初预算安排,确保县级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严格按计划筹措镇(街道)村和农民自筹资金。项目资金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财政资金实行 “专人管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的“三专”管理制度,确保了项目资金安全、规范运作。

三是落实建后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与项目区镇(街道)签订管护合同,移交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同时,落实管护责任,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按项目总投资3%安排专项工程管护资金。

3.落实监控机制,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一是严格竣工验收和工程决算制。工程完成后,县农发办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和组织项目验收,验收以省农发办有关政策制度和文件要求,以及省农发办批复计划为依据,对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建设分别进行检查验收,之后向省农发办申请省级验收。

二是全面推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制。县农发办每年每期接受县审计局同级审计,对审计工作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是积极探索绩效评价。2009年起,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行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

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实现了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路相连的现代化农业的格局。据测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每亩比立项前增加130公斤。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可提高23530吨,实现了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预期目标,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基地辐射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过程中,我县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综合開发整体水平”的新思路,积极引导项目区群众充分利用开发后形成的有利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农业园区和核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提高辐射效应,促进了全县粮食、蔬菜、水果、畜牧、花卉、水产、食用菌及休闲观光农业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带的形成。

3.农业龙头企业得到进一步培育壮大

全县实施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现代化项目、科技推广项目和农业产业化贴息项目10个。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民间资本的投入,建成了一批如鲜切花、食用菌、特种养殖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嘉善宏联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基地建设,企业通过签订收购合同、保护价收购、提供种苗等形式,与农民形成联系紧密的生产加工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4.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项目区科技示范推广资金302万元,实施科技示范项目47项,共引进新品种23个,推广新技术28项。随着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夏亚明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探讨

摘 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以湖北省沙洋县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际情况,认为农业综合开发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随农业发展阶段变化应有所调整,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经济

1 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1.1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一般要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育优势农产品,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竟争力。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在资金上给予了财政扶持,使项目区的农民和干部开拓了思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

1.2 投资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统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开展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1.3 投资能源生态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近些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对能源生态项目的投资,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建议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建设目标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随农业发展阶段变化和形势需要而有所调整。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论述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进入到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的阶段。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尤其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2.1 进一步拓展开发领域,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入新的农业发展阶段后,要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注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要把整个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进行土地治理项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问题;将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文化、技术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2.2 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的是“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发展”的投入政策。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对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中央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较大。面对巨大的农业开发任务和新农村发展要求,仅靠国家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地方、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尤其是在进行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商业性开发、股份制合作开发、BOT等不同投融资方式,以更好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3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人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产业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张卫平

第三篇:重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重庆有山城之称,大部份地区为丘陵山区,约占整个区域面积的75%。重庆人口众多,但户均耕地不到4.7亩,人均耕地约1亩,高产田比例不足30%。相比地势较平坦地区,山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地方发展滞后,但是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转变山区农业发展模式的决策,根据山区特点,发展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综合开发山区农业,增加山民收入。困难在山,希望在山,力图走出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道路。

一、引言

相比于平原开阔地带,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有着许多劣势,但只要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部署,牢牢抓住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根主线,按照以下几条方针来执行,一定能实现山民收入增加,以及丘陵地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1)在维持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保证地区现有粮食产量;(2)核定中低产量农田数量,做到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并且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切实提高高产田的数量,增加粮食产量;(3)在发展粮食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多元经济作物,积极培育新型经济主体,密切关心市场动向,将不适合耕作的低产田,退耕还林,开发果园经济;(4)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利用先进技术,将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二 当前重庆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

1.农业结构的调整

丘陵山区地貌有别于平原,土壤贫瘠,不利于大规模耕作,大规模灌溉也难以施展。但山区有山区的特点,要想在山区发展农业,就必须发掘山区优势,调整山区农业结构战略,由强调提高生产能力向提高生产水平转变,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重视科技对农业结构调整,真正做到既节约资源又高效优质,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经营方式的改变

确定山区农业发展新模式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转变农业模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还需要政策引导,大力引进科学技术,改变以往山区农业的小农模式。传统的小农模式根深蒂固,加上山区机械化耕作的困难,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划分有限的耕地,因地制宜,采取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并且在投入上采取集中化、规模开发,将以前每家每户单独耕作模式彻底改变,聚集力量办大事,将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发挥最大效益。

3.农业产业链的打造

重视农业产品的产业化,建立农产品产业链。首先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其次是根据自身特色,开发优势经济作物;然后,扶持有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的产业龙头,并给予优惠政策,依靠产业龙头带动当地山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变为市场上的商品,围绕龙头企业,组建农业经济开发园区,将农田、果园变成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车间”,还组建农作物加工企业,以及开辟销售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当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重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化途径

1.建立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体系

重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基本建立了各地区优势产业体系后,就要思考综合开发模式。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区别,走上不同的优势发展道路,形成区域产业特色,伴随特色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加凸显区域经济特点。例如按照各地区优势,有的选择发展生态养殖,有的发展果园经济,有的劳动力充足,距离城镇较近,选择生态加工业,有的地区风景优美,民风特异,就选择开发生态旅游业。当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整个重庆丘陵山区的经济就会形成一条产业经济链,由中心城市圈向四周乡镇辐射,再由乡镇向周边山区辐射。整个山区的农业经济也逐渐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转变,更有一些具有优势资源的山区,开发生态旅游业,由农业向服务业发展。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农业经济经过资源整合和调整后,朝着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必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新能源

丘陵山区的开发不能只争朝夕,一味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政策制定者必须多调查、多借鉴、多研究、多试点,不但要重视向其他省份借鉴学习,还要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和新生产技术的创造发明,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山民素质,加强教育工作。同时,发展不能一味追求速成,不能以破环自然环境为代价,要走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充分考虑到对资源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重视复合开发和循环经济,真正使山区经济步入现代化发展。

3.加强交通建设和国土资源整理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实体经济的血管,是经济发展的纽带。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无不是该区域交通中心地带,由于交通便利,人才集聚,消费需求量大,从而成为发展的核心,可见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的综合开发同样要重视交通建设,并将其放在和农业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山区地势陡峭,开辟现代化道路的工程量巨大,成本高昂。通过国土整理和小道机械化可以达到目的。

国土整理通过“开山辟地、削坡减陡”来开辟运输道路和适合机械化耕作的平地,从而通过人工再造形,来实现丘陵地区方圆有序。只有用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代替小农生产模式才能提升山区农业的效率,只有开辟出运输道路,才能真正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但是开山辟地的代价高,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进行选址时,要详细核算投入产出比,对于那些风景优美的大山、珍惜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要以保护为主,只进行适度的道路交通建设,以便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

在进行具体削坡减陡作业时,要考虑到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并根据环境适量修建一些人工景观。国土整理不但是一项工程建设,还要提升工程建设的层测,将其变为艺术化的工作,这是国土整理人员的使命。

4.进行农民教育与科技推广

任何发展离不开人,人的素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山区经济开发更离不开当地山民的辛勤劳作,因此要制定培训内容,对山民进行集中培训。首先,要让他们抛弃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观念,树立科学耕作、科技农业的信念;其次,由于山民思想淳朴,难以接受生涩的理论学习,要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次,培训的地点最好选在田间地头,能够更生动的讲解;然后,培训的人数必须由基层领导选择头脑灵活,耕作技术纯熟的中青年骨干;最后是教学人员必须是来自农业科技研究院校或者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和可操作的现场示范,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学质量。

科技与农业结合推广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1)调研阶段。收集市场信息,向农业技术人员咨询当地适合的经济作物品种,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2)上报计划阶段。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和农技站技术人才实地调查,综合论证,并开辟试验田,反馈试验信息,向上级主管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单位上报计划;(3)推广农业经济项目。获上级部门审批和启动资金后,编制大规模推广实施方案;(4)组织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在项目筹备、进行的各阶段组织农科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帮扶和组织技术培训,在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内,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5)当农业项目推广成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整理归档资料,并做好财务总结工作。

5.坚持土地治理与产业化扶持和科技推广相结合

国土整理、农业经济产业化和农业新科技推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三者是搞好丘陵山区综合开发三个重要因素。首先,土地治理是其它二者的基础,只有做好土地治理,才能开辟出适合大型机械耕作的平地,彻底打破山区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进行集约化、机械化农业生产;其次,修建出运输道路,能够承载大型货运、客运汽车,才能改善山区交通状况,将山区农产品运出大山,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销售一环才能补全。因此说土地治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引进先进农业技术,辅以新型农业机械,在产业龙头的带动下,进行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建立起产业链,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山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产业化的良性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才能真正打开市场,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走通,而之前土地治理和产业链建设所投入的成本,才能得以收回。因此,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三项事业的统筹规划,能达到“1+1+1>3”的效果。

6.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是为了提升山区经济发展,并保证经济发展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兴建一些农业基础工程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而言必不可少,比如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灌溉水利工程,生产用电所需的电力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厂房等建筑工程。一切经济建设的根本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山里的人们与外界沟通困难是造成山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共享各种信息。因此要使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网络工程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当然,发展农业经济还要向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发展,比如目前流行的农庄经济与旅游产业,也需要大力建设旅游设施,只有设施齐全、配套完整,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重庆丘陵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即使困难也有希望。要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要根据当地特点,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大力开展土地治理、农业经济产业化、农科技术推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发展,才能真正搞活山区经济,提高山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山区经济发展的健康、协调、可持续。

作者:张嘉义

第四篇:略论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围绕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运行机制,从投入动力、投入决策、投入反馈、投入调节、投入约束、投入考核六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运行机制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扶持和保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属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也符合WTO有关条款规则。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完善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是个运行系统,包括从项目提出、项目建设、资金运作、投资管理到建后运营全过程的运行规程和多元化参与主体在项目运作实施、建设管理及利益分配等各环节行为规范,如果没有一套稳定的、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来源、投资效果就得不到保障,必将影响到项目的总体实施效果。

一、增强投入动力机制

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动力机制,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一个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补充,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开放式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体系。多层次是指国家、集体、个人及省、地、县、乡、村、农民不同层次的投入,特别是国家财政农发资金,必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渠道是要从各种渠道筹集农发资金,除中央规定的渠道外,特别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从二、三产业销售收入中提取1%-2%的支农资金来充实农业开发基金。此外,省、地、县、乡都应恢复性地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改名为农业开发基金,以与其他形式和内容的农业发展基金相区别,积极动员农村闲散资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多形式,主要是采取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投入方式,包括国家拨款、补贴、银行信贷、群众自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资及义务工、劳动积累等。多方面,指的是不仅是资金的投入,还应包括科技、劳务、物资、信息等多方面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教育的投入。从长远看,农业的发展主要靠科技的发展和推广,而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也是发展与推广科技的基础。只有加大科技教育普及的力度,重点支持新产品、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引进、开发应用与推广,才能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提供长久的动力。

基于以上分析,为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各投入主体的内外动力,形成“多渠汇流”的投入格局,应采取的措施是:第一,重新制订农业发展基金筹集办法。过去的农业发展基金筹集办法已落后形势,应该从机制创新着手,重新制定一个适应新形势的农业发展基金筹集办法,并形成制度约束,确保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当前不少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县、市一级,大多数是吃饭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因此,国家通过政策,如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一块、预算外资金筹集一块、有偿资金回收补充一块的办法,建立起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预算内外安排多少,具体可由国家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国家财政收入状况制定。该办法要形成文件制度,从中央到省、市、县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第二,适当调整投入政策中的财政资金比例。一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状,适当降低中央财政有偿资金的比例,提高无偿资金的比例;二是在确定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比例政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财力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要综合考虑该地区农业资源特点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因素,现行对区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其他地区等三类分别确定不同比例的政策虽然体现了国家按不同地区经济状况进行划分的思路,但标准过于笼统,建议按各地区人均可用财力或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对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进行细分。其次,国家还可以规定由省级政府根据各地市、县经济状况及财政承受能力,再制订省及以下各级配套比例,原则是经济好的多配,经济差的少配。三是区别不同地区情况,适当调整土地治理与多种经营项目的投资比例,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生产省适当提高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比例;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适当提高多种经营项目的资金比例。

第三,调整有偿投入政策。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部分有偿使用、滚动投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具体政策必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分门别类的办法。一是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农业、环境治理保护等基础性建设项目,逐步实行全部无偿投入政策,以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二是对多种经营项目尤其是种、养殖类项目,适当扩大无偿资金的比例,除用于项目的贷款贴息和前期工作费用外,主要用于种、养殖业的科技示范推广、技术掊训等,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搞好农产品结构调整。另外,对有偿资金还款期限的政策规定,我们在实际调研中了解到,有些项目运作初期经济效益较好,但随后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有偿资金回收因此错过了最佳时期。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国家对有偿资金回收在总还款期限内,给予省一级在还款期限及年还款额度上的一定弹性,以利地方统筹还款。

第四,调整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贷资金的运作有自身一套贷款程序和选择项目的办法。因此,为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落实,一是建议国家制定优惠的贷款政策,例如“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项目实体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规避由于项目论证不充分带来的投资风险;二是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政策,改变要求地方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申报时与县市银行协商的办法,从源头管起,建议每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计划额度确定后,由政策银行或商业银行总行将银行信贷资金计划落实,资金一笔划拨到中央(或省)财政农发专户,再由中央(或省)统一拨付到项目县市财政,按照有偿政策签订合同。

第五,制订合理的农民自筹办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难以成功的。农民不仅是农业投资的主体,更是农发项目建设的主体。对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农民群众的自筹资金问题,我们认为经济状况好的农民自己筹集资金投入农发项目,纳入项目总投资计划;经济状况较差,无资金投入能力,投入劳动力折资也应纳入项目总投资计划。应该说,我们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自筹资金投入,但从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实际经济状况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以投劳折资为主。

第六,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完善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应当实现投入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市场化。因此,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时,一是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各种媒體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宣传投资方向、

资金扶持政策,要让社会各界了解农业综合开发。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实现资本与劳动力、资本与技术、资本与农业自然资源的对接。二是要打破所有制界限,无论国有、集体、外资、私营、股份制企业,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上一视同仁,同等待遇,由此激励各主体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二、完善投入决策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直接关系到开发资金的运作方向和投资效果,项目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决策的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决策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制度和项目评估审批制度,备足项目、择优选项,加强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要逐级建立项目库,县级项目库至少要存五年以上的项目,由县农发办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照国家开发政策和本县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对五年的规划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建立项目库,进入县级项目库的项目必须有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区所在乡镇、村组及群众代表的签字,多经项目必须有具有法人资格的承建单位、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和一定额度的资产担保。市级项目库至少要存有三年以上的项目,进入市级项目库的项目必须是县级项目库的项目,由市级农发办组织专家评审后进入市级项目库。省级项目库至少要存有一年以上的项目,进人省级项目库的项目必须是进入市级项目库的项目,由省农发办组织专家评估后进入省级项目库。凡是没有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不予批准立项,以减少甚至杜绝“领导项目”、“关系项目”和“政绩项目”。

其次,要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牢固树立以项目争资金的观念,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逐步取消基数法。在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展开竞争,立优淘劣。目前可采取由“基数立项”向“零基立项”过渡,基数加竞争的办法,以上年存量资金为基数,在基数不变的基础上,增量资金凭项目的优势来竞争,且新增的项目不受资金额度限制,使项目规模和资金额度相统一。

最后,要调整现行的项目申报审批办法。现行的项目申报审批方式是由下逐级向上报项目建议书,由上逐级向下下达资金额度,再由下级按照下达的资金额度编制项目计划申报立项,上级再审查批复,工作反反复复,浪费时间和精力,既不利于项目库的建立,也不利于项目申报工作的开展。建议国家农发办确定五年内每年的投资额度,各地在建立项目库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标准和开发政策,根据基数加竞争的原则要求,编制完整的项目立项申报资料,进入项目库。上级在批复项目时,直接从项目库中调出,论证审批。

三、健全投入反馈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项目资金的运行状态及使用情况,应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项目主体及管理机构把握动态,为纠错防弊、因应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实行了项目财政资金季报、年度统计、项目验收统计工作,但所反映的数据还不十分全面、具体、连续和真实,在执行中,由于没有严格的制约措施和统计报告制度,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真实的统计数据收集难,准确性差,检查时某些基层部门多以计划数据替代,个别地方领导为攫取政绩或应付验收而编造虚假数据,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成效的反映。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反馈机制,首先应搞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完工后各类数据指标的统计和监督工作,完善统计报告制度,制定一套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各项指标相对应的动态报表,并附科学的统计分析,对项目的工程量、投资数、质量指标、效益情况等各类数据进行全过程的统计,及时掌握了解被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场检查核对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其次,要疏通信息反馈渠道,采取将各级农发部门自下而上垂直反馈的直接反馈与各级审计监督部门、公众媒体的间接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反馈的信息应得到各级部门领导和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使信息反馈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水平提供基本条件。

四、建立投入调节机制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要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发展重点,根据各地的区域优势和项目资金管理状况及时来调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额度、扶持重点和投入结构。

为了使项目投资调节更加科学合理,使各级农发部门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国家农发办可以适当下放规模较小的多种经营项目的审批管理权限。因为多种经营项目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一般规模较小的多种经营项目,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避免立项不准,造成投资损失,增大财政风险。建议国家每年对规模在200万元以下的多种经营项目,只对地方下达开发额度,具体的项目评估、筛选、立项等工作交由地方农发办完成,并报上级农发办备案,上级农发办着重对资金到位、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加强检查监督。

五、硬化投入约束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法规体系,确保各项开发资金的足额配套落实。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管理也必须走上依法理财、依法办事之路。目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为实现依法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仍然表现出了总量短缺、稳定性差、随意性大的矛盾,对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因此需要从立法的高度进行规范和解决,要以现行的《农业法>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政策规定为依据,制定资金投入的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手段确保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来源的稳定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合理划分各投资主体在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中的权责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原则,明确规定各层次、各主体筹措资金的来源、方向、方式、比例及增长幅度,对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行为进行调控和法律约束。

二是要进一步制定和健全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立项、建设、运行管护、产权界定及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制度规定,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譬如完善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制度,规定经评审后的项目与专家利益挂钩,专家不能只承担评审义务,不承担责任。全面推行项目投资法人制和工程招投标制,避免工程建设中的“暗箱操作”和“豆腐渣工程”问题,保证开发资金的安全和发挥效益。

六、细化投入考核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投入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反映在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回收等各个环节,与项目的运营机制是相一致、相对称、相协调的。其运行情况的好坏,最终要由考核机制来进行评价,并作为明确责任、制定奖惩的依据。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的考核机制。关键应注重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只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准确、公正、全面的评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的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考核体系和资金产出效益的考核体系。前者可以通过设立项目任务完成率、资金到位率、资金配套率、资金完好率、有偿资金回收率、有偿资金债务落实率等指标,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督促项目区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后者可以通过设立国内生产总值产出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名优产品产量增长率、科技投入率、科技贡献率等指标对农业综合开发效益进行考核,促使项目区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考核方法上,上级农发部门可以实行检查验收的办法,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项目自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奖优罰劣,并以此作为资金分配和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周学武

第五篇:牢牢把握农业综合开发新常态

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期经济运行规律,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历经30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就黑龙江省来说,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以来启动实施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目的不仅在于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更在于为全国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路径。伴随改革试验的推进,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实践成果。历史证明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改革试验的创新成果,构成了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新常态的主体框架。牢牢把握新常態,主动适应新常态,抓实落靠新常态,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改革试验成果,不断开创农业综合开发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扭住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新常态

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整合涉农资金为鲜明特色。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总体要求,我省积极推进农发资金内部整合,将土地治理、产业化、部门、科技等几类项目资金集中安排使用,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集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收到显著效果。一是变“撒芝麻盐”为“攥紧拳头”。过去,由于受投入范围、规模、比例等政策束缚和均衡照顾、平均分配等传统思维影响,农业综合开发存在资金使用不够集中、投入相对分散的“撒芝麻盐”现象。改革试验之后,我省大力推进农发资金内部整合,资金高度集中,项目高度聚集,形成了突出重点抓关键、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局面。2014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数比上年减少576个,单个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增加5倍以上,当年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37个,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二是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进行整合涉农资金试验,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提出的要求。以往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往往是部门行为较多。改革试验以来,随着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的集群发展,各级领导对农业综合开发更加重视,很多重点项目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集中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农发机构主动协调,与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吸引方方面面增加投入,壮大了投资规模。2014年,据23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调查统计,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达到10.91亿元,比上年增加5倍以上。三是变“一次投入”为“连续投入”。近年来,对一些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区,坚持转变投资方式,实行“一次规划、逐年实施、连续投入、分期达标”。如创建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连续投入,最高时每年开发面积在5万亩以上,该示范区核心区玉米亩产达到2224斤,创全国单季玉米亩产最高纪录。再如经过连续扶持,推动亮子奔腾集团迅速崛起,年生产菌包能力达到2亿袋,可带动2万人脱贫,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黑木耳龙头企业。

二、扭住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常态

农业综合开发是伴随增加粮食产量应运而升的,宗旨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样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点必然定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我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也是商品粮调出第一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历史责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把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并且碗里主要装中国生产的粮食,关键是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在规划布局上下功夫。2013年,国务院批复出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承担2448万亩任务。据此,我省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省注重搞好宏观布局,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建设模式。在东部涝区,突出推进水田改善和“旱改水”,走“以稻治涝”的路子;在西部旱区,重点推进节水灌溉,提高旱灌能力;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建设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相结合,推动规模化养殖园区快速发展。二是在多元投入上下功夫。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财政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整合涉农资金聚焦投入,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扩大投资总量,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基地,鼓励农民投资投劳。通过上述措施,构筑多元投入格局,努力做大投入“蛋糕”,为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资金支撑。三是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农业综合开发最大优势和最鲜明特点就是“综合”,可以突破单一部门、单一措施的局限性。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重点围绕“综合”做文章,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综合组装,各种要素综合配套。水田区突出水利措施,完善渠系建设,配套建设育秧大棚和浸种催芽车间;旱田区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配套建设烘干仓储设施。四是在规模推进上下功夫。从省情特点出发,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布局上,按流域集中开发,沿交通干线延伸开发,围绕产业带系列开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构筑大开发格局。通过规模开发,由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跨越,由整乡推进向整县推进迈进,还规划建设了涵盖几个县的大型项目区。五是在标准质量上下功夫。坚持“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科技覆盖、耕作先进”的综合标准,确保规划一批、建成一批、见效一批。同时,既要取得经济效益,又要实现社会效益,还要确保生态效益,做到建一处高标准农田、兴一地产业、活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通过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把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果摆在农村大地上,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扭住创建一流项目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常态

发展现代农业是国际化潮流,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战略目标,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体现了时代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不可能包打天下,但可以打造一批标杆和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农业综合开发点燃的现代农业星星之火,由点连线,由线到面,呈燎原之势。我省以肇东玉米吨粮田示范区、青冈贫瘠土地创高产示范区、望奎现代化旱作农业示范区、北林高标准水田示范区、庆安优质粳稻示范区为重点,打造松嫩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带;以依兰提水灌溉示范区、佳木斯郊区水田连片开发示范区、汤原引汤工程“旱改水”示范区、宝清高标准水田示范区为重点,打造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带。2014年以来,围绕推进改革试验,我省又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坚持国内先进、省内一流标准,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关键措施,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的先行区、样板区。一是推进水利化。水田区大力实施“旱改水”和水田节水改造,按照硬质化要求推进渠系配套,水利构造物配套齐全。旱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集中实施“节水增粮”项目,积极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新技术。林甸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采取水田管道输水措施,输水快、用工少、使用寿命长,方便机械化作业,1万亩水田可节水200万立方米、节省耕地1000亩。二是推进机械化。重点扶持组建农机合作社,旱田区突出装备大型农业机械,水田区突出装备先进的插秧机和收割机,畜牧业重点地区突出装备大型饲草饲料收割机。望奎现代化旱作农业示范区,全部采用世界一流的大型机械作业,从整地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三是推进规模化。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使用大型农机统一作业,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难题。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兴起,吸引农民主动带地入社,走上合作化之路。据23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调查统计,共流转土地45万亩,全部实现农民土地入股或由农民合作社规模经营。四是推进科技化。综合组装节水灌溉、农机农艺、畜牧养殖、信息管理、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积温带的科技组装模式。实施的催芽浸种、超早钵育摆栽、工厂化育秧、大型喷灌、膜下滴灌、温室大棚遥感自动给水、标准化TMR日粮喂养、机械化榨奶等技术,促进产量大幅提高、品质持续提升。如积极扶持龙江元盛集团,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2000头纯种和牛进行繁育,组建生物工程中心,全面提升了高端肉牛养殖水平。五是推进产业化。推进项目开发向产业开发转变,推动优势产业提速升级。重点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同时支持其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如2014年以来,围绕“飞鹤”“贝因美”“大庄园”“宾西”“宝宇”等龙头企业扶持建设一批奶牛、肉牛、生猪养殖场,共建设优质饲料饲草基地85万亩,新增奶牛存栏3.96万头、肉牛存栏6.24万头、生猪存栏8.8万头。

四、扭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改革完善生产关系的新常态

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要内容。我省坚持以项目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具有农业综合开发特色的新型农業经营主体。在改革试验推动下,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一是突出战略升位。按照国家农发办要求,把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主要任务突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到哪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延伸到哪里;特别是集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之跟进,配套建设,同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推进生产关系改革完善,这是战略思路的重大调整。二是突出大力倾斜。实行项目倾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确保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同时,重点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实行资金倾斜,逐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投入更多的中省财政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政策倾斜,进一步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并逐步提高投资比重。探索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形成的资产交给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资产收益由全体社员共享。三是突出扶持重点。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具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在农民合作社中重点扶持农机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当增加农机合作社投入。四是突出配套建设。建设一处高标准农田,配套一个农机合作社。通过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支持农民带地入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建设一处规模化养殖园区,配套建设养殖合作社,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衔接,解决养殖园区优质饲草饲料供给问题。通过配套建设,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五是突出典型示范。望奎项目区由农机合作社牵头,联合玉米、马铃薯、红辣椒、菊苣合作社,“一社带四社”,组建联合社,规模经营土地发展到5万亩。六是突出规范发展。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引导单一型农民合作社向混合型、综合型、服务型方向发展,实现全产业链推进。创新扶持方式,重点支持社社联合、强强联合,发展联合社、建设示范社。

五、扭住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多年来,我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果。特别是实施改革试验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明确提出项目区既要成为现代农业样板,又要成为生态建设楷模,高标准农田一定是生态友好的高产稳产良田,规模化养殖园区一定是花园式生态园区,在生态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一是着力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2008年以来,我省实施了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先后投入农发资金近6亿元,涉及22个县,治理面积2321平方公里,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720元,植被覆盖率提高3.4%,减少土壤流失量591万吨。二是着力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地表水,严格开采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为解决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问题,规定各地申报高标准水田项目,必须以利用地表水为前提,否则不予立项。为充分利用地表水,明确发展水田面积可大可小,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渠首工程提取江河之水,实施大面积“旱改水”,也可以建设一些小塘坝、小水库,在一些较小的区域发展高标准水田。三是着力解决过度施用化肥问题。对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项目优先扶持,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切实减少化肥施用量。确定在养殖园区里列出一块专项资金支持粪便处理加工有机肥,在土地项目区里列出一块专项资金支持有机肥使用,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四是着力实施生态脆弱区重点治理行动。在水土流失区域,重点推广综合治理模式,同步推进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在草原区,重点推广深松振动集成技术治理盐碱草地模式,同时积极推进草场改良;在北部风沙严重地区,重点推广“庄园”治沙模式,搞好田间林网、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在畜牧业重点地区,抓好秸秆养畜、饲草饲料种植,推进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效利用资源。五是着力调整开发布局。重新审视我省资源现状,按照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三大类别,调整和理顺开发布局。

编辑/曲直

作者:李俊宁

上一篇:美术课程论文下一篇:内部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