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美术课程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体现美术教育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让学生从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文章结合扬州地方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阐述。

第一篇:美术课程论文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理念以及美术教师素养的阐释,提出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等课程内容的构成思路与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展开对课程实施中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的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 实践 评价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美术院校师范教育研究SGH12492”。

合理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基于对美术教育理念,美术发展观念,现代生活对美术素养的认知与需求等诸方面的整体考量与思辨。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代发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

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课程的构成与实施更是基于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想象而来。这种想象本身不可避免的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带有实用主义的成分和本质。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美术文化本身还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所以这种探讨注定只有开始没有终结,而永恒的变化与发展的理念本身也成为它的核心内容。发展中的美术、发展中的美术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素养总构成流变的美术课程体系。适时地、合理地顺应发展的世界现代文化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对的永恒性。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张田力

第二篇:研究美术教学资源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调研综述

江苏省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实施的,改革使得江苏省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美术课堂教学、美术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2005年随着江苏省第二批进入全国课程改革实验,江苏省的高中美术课程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新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美术课程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制订了《江苏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八年的实验,已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随着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高考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验。

一、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成绩

江苏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在江苏整体进入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的,全省普通高中根据省课程改革的意见,将美术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并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从领导到教师,在教育思想、模块选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较大变化,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全省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是转变课程观念。江苏省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加快了高中美术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明确了江苏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厘清了模块选修的基本策略,把握了《美术鉴赏》模块在选修中的地位。省教研室结合江苏的特点,编制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要求》,针对九个选修模块,提出了选修指导意见,以《美术鉴赏》为主的模块选修得到了有效推进。同时,为了推动美术课程的实验,各教材出版集团在各大市建立了学科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以实验学校的示范引领促进了教材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结合模块的选修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了由我省美术特级教师主编的《有效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专著,我省美术教师还参加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案例丛书编写,凸显了模块选修研究的基本策略。

二是开展课程研究。在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省制订了《江苏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通过国家培训、省内培训和地方培训,使高中美术教师参加培训率达100%。各市结合课程标准精神和不同版本教材使用要求,开展了专题培训,确保以《美术鉴赏》选修模块为主体的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全省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的教学研究,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了教学设计和优质课(录像课)的评比。组织了全省优秀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承办了全国优秀课的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并拍摄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向全省推荐。立项了一批美术课题,聚焦课程、课堂,关注教学、教师,凸显了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的特点。

三是加强教材实验。在我省使用的高中美术教材主要有人教版、人美版和湘美版三个版本,三个版本教材不同的编排体系展示了不同风格。江苏美术出版社重点做好人美版教材的培训,多次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并送教到苏北。湖南出版集团通过不同形式,加大了教材使用的培训,并对使用的地区给予了必要的支持,搭建了较高的研究平台。人教版发挥了资源优势,以不同的优质资源,对各地高中美术课程实验给予了支撑。省教研室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加强了不同地区、不同教材实验的交流与研讨,提高了美术课程实验的成效。

四是聚焦课堂教学。课堂是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省组织了多次课堂教学录像课评比,并将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挂在网上,对推动课堂教学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组织编写《走进美术新课程——江苏美术课程改革十年》教育专著,从课堂、课题、资源等三个方面,总结了我省美术课程改革经验,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为本书写了序。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南京市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支持下,组织高中美术骨干教师编写出版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一书,紧密结合湘美术版教材的使用,从思考篇、评价篇和实践篇三个方面,以独具特点的评价模式,深化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各地也结合教材要求、地域特色,编制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量表。省教研室通过“教学新时空”网络平台,向全省高中推出了一批优秀课例,并邀请专家学者现场点评互动,深化了课堂教学研究。

五是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是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美术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教学研究实效的标志。全省在课改中重视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适应美术课程需要的教师队伍。根据高中美术课程和教学研究的需要,各大市成立了高中教学研究中心组、专家指导组,在各市教研室的统领下,有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南京市、无锡市等较好地发挥了中心组、专家指导组的作用。

六是培育了学校特色。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促进了高中美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在全省现已评出的123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中,高中有35所,占28.4%。全省80多所高中课程基地学校,南京宁海中学、江苏省江阴南菁高中、江苏省宜兴中学、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江苏省滨海中学被批准为高中美术(艺术)学科课程基地学校。省教研室依托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加强了针对性的指导。苏州六中等学校在开足开好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探索了新途径。凤凰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刊·学校艺术教育》杂志(原刊名《江苏学校美术教育》),为高中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搭建了较高研究平台。

二、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江苏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美术课程改革遇到了困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一方面是美术专业高考热,我省每年都有数万学生参加美术考高,有的学校美术高考专业辅导甚至承包给社会培训机构,在高二小高考之后,一批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了走捷径上大学,在美术高考的道路上,喜欢与不喜欢美术的学生都在拼搏学习美术,以应试的方式强化训练。特别是高考升学率不高的学校,更是将美术专业应试作为学校发展、提高升学率的制胜法宝。另一方面,与美术高考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美术课程的冷。受高考的影响,高中美术课程未能开足的问题从课改的一开始就没受到重视,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都下发了有关法规文件,在高考背景下的升学率压力谁都不敢懈怠,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美术课程在校长们的办学思路中却依然无关紧要,因而,高中美术课程仍然未能开齐开足,更谈不上开好。

在高中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下,我们肯定美术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但更多地看到的是高考的功利目的。美术课程不能开齐开足开好的问题不容回避,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素质,缺少艺术素养的学生是人格不健全的学生,更谈不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价考核、师资队伍、教育装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也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方针,而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艺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视美术课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知识问题,而是要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幸福生活,创新精神夯实基础。当前,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通过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使美术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改革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徐 淳)

作者:主持人:徐淳

第三篇: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摘 要: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体现美术教育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让学生从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文章结合扬州地方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审美能力

扬州是古运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丰富而灿烂的地方文化遗产,展现了扬州人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比如扬州的剪纸艺术清秀典雅、玲珑剔透,扬州的玉雕色泽、构图、造型等方面“因材施艺”、栩栩如生,扬州的漆器更是扬州八怪中的“怪”之源泉,被称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扬州的雕版印刷成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可见,立足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拓宽地方美术资源开发视野,丰富课程中的地方文化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起点,而非全部,立足当前新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从各类地域美术资源中进行挖掘、加工、梳理和构建有价值的文化课程。比如对扬州的剪纸艺术,一方面从民间剪纸作品的引入来丰富校本美术教材,开设扬州剪纸兴趣小组,普及扬州剪纸技艺,让学生从观察、动手实践中陶冶性情,传承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中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扬州剪纸艺术在美育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深入到民间工艺课程资源开发中。积极参与民间各类扬州剪纸培训项目,从学习民间传统剪纸技艺,到传承扬州剪纸文化,全面收集、纪录、整理和研究,开发适宜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课程,来丰富地域美术课程的文化特色。比如对低龄段学生,可以渗透简单的剪纸造型,以贴近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生活特点,让学生从地方剪纸文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二、开展美术“综合探索”活动,整合地域乡土文化资源

扬州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扬州的漆器是扬州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手工业产品。史料记载,扬州漆器源自战国,距今两千多年,与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成都卤漆漆器并称“中国四大漆器”。2006年扬州漆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推动了扬州漆器在当代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全面发展。借助于扬州漆器文化,可引导学生从漆器制作工艺上来了解其特点。比如了解漆器的创意设计、胚件制作、雕刻工艺等,创意设计兼顾了“形为表,意为趣、神为魂”的审美原则;在扬州漆器装饰工艺上,有“雕漆”“点螺”“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彩绘”“磨漆画”等分类,不同漆器又有不同的制作方法。这些动手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美术课程“综合探索”的实践内容,让学生从这些工艺、方法、技艺中,来感悟地域文化特色的魅力。

三、挖掘地方美术文化资源,拓宽校本美术课程教材空间

从地方美术文化资源挖掘中,要提炼出“软”的艺术素材,要从多学科资源渗透中来开发校本美术教材。美术与艺术、科学、哲学等具有交融性,特别是在各门艺术学科界限划分上,地方特色美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本土人文精神特征。学校在美术资源开发与整合上,更应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将之引入到课堂教学资源中,实现美术教学边界的重新组合与架构,拓宽美术教材的弹性空间。在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开发出彰显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材。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雕版印刷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字、雕图,再在纸、绢等材料上进行印刷,然后装订成册。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的重镇,沈括《梦溪笔谈》所介绍的最早刻本就是扬州的雕版印刷。近代以来,扬州的杭集镇聚集了一大批雕版艺人,尤其是以陈氏为代表的“杭集扬帮”,更以写工、刻工、印工、装订之精良盛极一时。在漫长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过程中,一代代工匠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从师承关系的延续中对雕版印刷术进行传承。近年来,由于铅字印刷术的应用,雕版印刷术的生存危机日益突显。要注重抢救和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在雕版印刷术传承与推广中,要与各地区学校联系,将它作为重要的美术教学内容,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探究和学习。在编写地域性美术教材过程中,如何将它与教育、教学理论相融合,如何从课程资源加工、整合、提炼中使其更好地诠释美术课程内涵,值得深入思考。教师要从教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开发上,探析课程建设与地域性美术文化资源的关联度,将之进行有效对接和延展。比如巧夺天工的扬州玉雕,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走向了繁荣。扬州玉雕基础材料为玉石,特色技艺有选料、設计、琢磨、抛光等工序。扬州玉雕中的“山子雕”,以山水人物为表现手法,蕴含意境美;在雕刻技艺上,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手法,来表现远景、近景的空间层次与变化,展现“山子雕”的宏伟艺术特色。

四、结束语

总之,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资源,承载着扬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它融入到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中,能更好地传承地方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爱家、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文生,曾军宏.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J].教学与管理,2010(21).

[2]郝晶.美术教育中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3]郭学丽.浅探地方资源与美术教材成功对接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李小秀

第四篇:高校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运用策略探究

摘要:民间美术色彩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强烈的色彩对比、丰富的随类赋色、民众的表情达意等体系特征既是民众思想与观念的集合,也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共同审美追求。在新时代号召民族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运用于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策略研究,对完善高等院校美术课程体系,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校美术课程 民间美术 色彩体系 运用策略

东汉许慎对“色”的解析为:“颜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笠原仲二认为:“色”是中国人“美”意识的重要来源。可见在我国的民间文化中,美术形态的色彩是复杂且神秘的,其色彩体系的总体特征亟待深掘。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运用于高等院校的美术课程中,不仅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实践的过程,而且将会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一、高校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可鉴概征

中国民众的文化思维、审美观念及视觉规律均影响着民间美术的承传与构建,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可谓之为“天玄地黄”统辖下的“五方正色间色”系统。由远古先民的单色崇拜,到始祖时代的“五彩彰施”,加之民众对民间美术色彩认识与运用的不断深入,其体系逐渐显现,总体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

一是强烈的色彩对比特征。在民间美术造型及图式中,民众在色彩的搭配上是别具一格的。纯色的直接使用不仅使民间美术普遍饱含明快、鲜艳、热闹的调性,且与讲究色调、调色的西画截然不同,自成一体。其色彩在民间美术造型及图式中的运用,不仅保留了较高的纯度,而且兼具概括性。如民间年画的用色,民众在绘制中则喜用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高纯度色彩,其色调浓烈鲜艳,甚至常用大面积的黑色、墨线及适当的留白对鲜艳的色彩起到衬托作用。俗称为“杂货”“耍货”的民间玩具制作,出于孩童在色彩上偏爱对比强烈、鲜亮明快的事物,便将浓丽夺目的色彩附着于泥人、布娃娃、风筝等“小玩意儿”之上。显然,在民间美术色彩的审美趣味上,民众们既讲究又粗犷,既强调互补又追求对比,饶有一番意蕴。

二是丰富的随类赋色特征。民间美术在造型及图式的色彩使用上,多种颜色的混搭实属常见,其配色可谓是五彩斑斓。民众常以一类纯色为底,辅以多种颜色对图腾或纹样进行呈现。如在由原始面具发展而来的戏曲脸谱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常以黑色、红色、白色等对比强烈的颜色为脸部底色,辅以各色的线条及色块勾画眉子、鼻子、嘴窝与眼窝,使得脸谱样式异常丰富。民间刺绣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遍以大面积的红色、黑色、紫色或蓝色为底,并用青色、红色、蓝色、黄色等颜色的丝线绣制图样及纹饰,其艳丽的图式、丰富的色彩极具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甚至以往受生活环境与习俗而讲究大红色为主的民间剪纸,发展至今也衍生出拼色与衬色、点彩与勾绘等相结合的剪纸。这种丰富的随类赋色特征,不仅延展了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更拓宽了民间美术的功用文化。

三是民众的表情达意特征。民众往往会朝着自己的心愿去认识与使用色彩,让色彩与求福、趋利、避害等目的性相联系,赋予色彩特定的内涵及寓意,使五彩斑斓的色彩充满主观性。红色作为民众神祗崇拜的代表色彩,起始于山顶洞人对灵魂不死、生命永生的祈愿,演變至今成为了镇邪驱鬼、红火喜庆的民众情意;白色犹如万物凋零的严冬,在长者仙逝之际承载着民众对于逝者的哀思。反观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意味,则夹杂着尊卑等级制度,都城四门的色彩、民宅与皇宫的用色均为民众不可逾越的用色规则。可见,民众对于色彩的审美情趣,不同于尼采的“自我扩张”之情,不是王尔德的“自我表现”之情,也不是佛洛依德的“性欲转移”之情,更不是中国文人的“触景自来”之情。其所要表达的情意,是对生命的赤诚与对生活的向往。

二、高校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运用策略

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作为我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美术创作的一部分,其如何在高校美术课程中活用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掌握民间美术色彩知识、创作技巧与传承创新的能力值得深思。因此,我们在充分总结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总体特征后,考量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运用于高校美术课程之中。

一是用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文化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艺术认同。教师们在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与美术作品的融合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一环,以此不断丰富与优化美术课程内容。首先,教师们可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赋色观念、五色正色文化及五色间色文化带入美术理论教学,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结合影音、图片、文献等资料与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整合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在美术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呈现其特殊的表现原理、手法及风格等,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美术创作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与以西方美术调性为标准建立的学院派美术色彩体系不同的是,民间美术色彩体系是起源于原始造型及图式的固有色,系统地构建于民众主观情感的表达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们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相关的地方文化、环境、民风民俗等教学内容的讲解,将学生的意象认识引导至对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完整认知,使其掌握民间美术色彩生活化、情感化、象征化等特性的使用规律,从本源上形成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艺术认同。

二是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掌握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完整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了课堂中传授民间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的静态教学目标,还囊括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所衍生出的动态教学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们在美术课程相关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既要立足于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运用能力,还要在美术创作中预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首先,应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与检测性,即在教学中充分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融入其中,并能检测学生对于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完整验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这与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其次,使教学目标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打通“入口”;最后,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体现出对学生审美与表达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树立对事物、人物及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的真情实感与态度,锻造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素养。这不仅能够推动高等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能客观全面地展现民间美术色彩观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地方民间特色融于美术课程教学,融入学生的美术创作,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其民族的审美认知及美术创作能力。

三是用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传承创新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们可将分层教学、合作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之中,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使高校美术课程能够与当地民间美术有效融合。把传统的课堂挪出教室,带领学生深入当地著名的民间美术传承地,实地学习与掌握其民间美术造型及图式的绘制流程、绘制技艺与用色方法。其当地民间美术传承人所传习的色彩、纹样及造型等饱含地域魅力的锻造技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增强对色彩的敏锐捕捉与巧妙运用,在满足自身的审美情趣中激发无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教师们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与民间美术传承人合作的多元方式,紧紧围绕民间美术色彩体系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的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思路,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理解与认知的阐述。在此过程中客观地对民间美术色彩所表现出的审美特征以及寓意内涵等进行深入思考,以摸索自己想要呈现的风格与技法,扩展创作思維。

四是用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成果推动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教学质量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杆,是社会、高校乃至教师极为重视的课程系统的标准之一。在民间美术色彩体系运用于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充分地将理论、实践及成果转化相结合,在作品中带入民间美术色彩的现实感召力与文化象征性,规避高校美术课程成果的自娱自乐性,其不仅能使学生熟悉与掌握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产出与地方文化接轨的民间美术创作作品。同时,充满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创作将迅速被市场所接受,这一成果转化将大大推动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延展学生的专业成长方向,进而助长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不仅如此,这一理论、实践及成果转化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方式,也将有利于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民间美术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参照“入口”。

三、高校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运用价值

随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各层次美教课程对于其运用可以说是层见迭出。其中,民间美术多运用于理论课程或通识教育的课程之中,且认为其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与实际意义。殊不知,单就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便已具备较高的价值,更不用提民间美术的众多题材与种类的运用。总体来说,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价值主要有:

一是有助于高校美术课程体系的完善。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作为民间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不仅可为民间美术造型、图式等内容融入高校美术课程提供“样板”,同时,高校也在运用民间美术这一富含地方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与实践的新形式,构建系统的以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可想而知,对于民间美术文化在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有且不止于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其繁多的种类、题材与包含的地域风格、特色及文化内涵也均可成为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关键词与主要内容。这也便对教师们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认知艺术观念,以社会各地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理论、实践与成果转化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课程,发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完善高校美术课程体系。

二是有益于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树立。习总书记曾指出:要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有机结合为一体,并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青年一代,在历史的道路进程中,不仅需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需树立极高的文化自信。将民间美术色彩体系运用到高校美术课程中,也就是将颇具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引入高校教学,使学生能对中国的民间美术文化、传统美术文化和现当代美术文化产生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与认识,同时注重提高学生文化差异意识和辩证看待中外美术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与中外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民间美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归属感,避免其迷失在多元的文化浪潮中,以致找不到正确的文化方向。可见,通过高校美术课程潜移默化式地传承民间美术文化,不仅有益于当代中国青年树立文化自信,而且有益于构建充满希望和朝气的精神家园,甚至促使青年一代扛起民族复兴事业的伟大旗帜。

三是有利于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的民俗魅力、艺术价值及本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消失殆尽,其追求工业水准与商业程度的市场所带来的批量化、大众化特点的现代工业艺术品,开始取代原始手工家庭作坊式制作的民间美术作品。高校作为传播知识、教授技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能够为各种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与保障。因此,在高等院校的美术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当地民间美术传承人对学生进行有关民间美术理论、技法的传习,引导其开展关于民间美术文化的美术创作实践,将个人情感、审美趣味及艺术创造力融入到美术创作作品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间美术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延续和传承,进而促使民间美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化发展,丰富民间美术的形式与内容,一定程度上助推我国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将给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提供更多主观性的选择与灵感上的启发。而此类的主观选择与灵感启发,正是源起于民众内心对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教师们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将理论、美术创作实践与作品成果转化相联结,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思想、艺术特征、创作构思等多方面熟悉并掌握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将传统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优点化为美术创作的基因与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使其作品富含更多的主观表达与现实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美术类专业及传统民间美术走进现代,迈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1963:187.

[2][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杨若薇.上海:三联书店,1988:4.

[3]罗石涌.论民间美术色彩对湖湘当代油画的影响[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4]高雅梅.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界,2015(11):91.

作者:汤顺鑫

第五篇: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实践运用较少,作为实施美术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完善,弥补了国家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不足。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多年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一些教师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没有走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一狭窄天地,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使得更多的地方美术资源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可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和管理,在开发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开发力度不够,忽视了校外传统美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综合性不足,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

2.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地方特点。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因办学条件与行政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城乡差别、校际之间的差别。美术作为地方性文化的主要继承载方式,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国家教材虽然也编入了一些地方美术内容,却是作为通用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出现的,容量非常有限。由于教材缺乏多种版本供不同地区学生的多种选择,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为不同地区间师生经验的差异、获得实物资料的难度不同和接触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同,教学效果差异较大,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可以对现行通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在“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首要原则”后,也必须“突出地方性原则”。然而,有些乡土教材一味追随通用教材编写的内容体例,这样发行乡土美术教材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无法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从中失去的将是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本身。

3.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为此,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贪大求全,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双基”却被削减弱化,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

1.教师要有多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学科专家对课程的开发只能做出普遍性的假设,最终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以及建构价值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的。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从实际需求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作为发掘对象,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需求,应贯彻“情境化”的原则,让学生参与一些环节的工作,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生参与地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本体研究,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互动,这是促进其理解并融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综合探索”体现了教育的综合趋势,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为提高学生的“软”艺术素质,实现多学科渗透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应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等进行交流和对话,特别是各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地方传统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结合学校所在地域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将地方传统资源引入课堂,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是对现行通用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的一种充实,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当前,导入地方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这些资源既有中华主流文化的共性,又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恰恰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彰显。

2.开发并利用好教材,诠释美术新课程教学内涵。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变更和补充的,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首先应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利用国家教材,是使用教材,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美术素养。国家教材的编排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学生的使用而编排的,照顾的是全面。而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关注学生自身特点,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点“因地施教”,才能为各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桥梁。

在教材编写与选择上,主张一标多本。地方教材选材要取舍得当,开发的课程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后现代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究竟哪些地域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必须经过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三层筛选,把经筛选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提炼,通过交叉整合,将课程资源转化成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国家课程与地域性美术文化紧密联系,增加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内容,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这是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延续与补充。

3.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当代社会的高科技越多,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乡土美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调节并补偿了人们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开发利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离不开现代教育为它提供的平台,学校与社会必然互相依存。社会上虽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而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课程资源。地方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范例或教育资源,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地域性美术课程体系,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存在着转化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民间艺人,寻找当地的艺术品,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

(2)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分析乡土艺术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分析其它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

(3)教育资源转化论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对照本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以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与分析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对相关资源加以甄别与筛选,确定重点,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4)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综上所述,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美术课程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传承本土艺术,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综合美术素养。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完成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对构建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晓阳,现当代艺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艺术教育,2008(2).(责任编辑陈国庆)

作者:吴文生 曾军宏

上一篇:美术大学毕业论文下一篇:农业综合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