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网络心理健康

2023-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络与网络心理健康

网络心理理论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与方式的更新

摘 要:网络心理所面临的是重新验证与表达,网络心理学为大学心理咨询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更加虚拟的研究视野,因此在了解网络生活与网络心理的同时,还应理解网络心理学的建构。故网络心理学在诞生伊始,其一方就立足于网络技术的基础,一方立足于网络对社会的个体、群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入手,从上述两方面进行更新与他探索。

关键词:网络心理教育;教育观念与方法的更新;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更新

(一)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的出现给当今社会,特别是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大学生获取资源、信息交流的方式,这一系列变化同时带来的还有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经研究发现往往是由心理变化而引发,当今大学生在繁重的高压力下的高中生活后,大学的自由、开放、独立的环境中,这种虚拟空间的交往与交流则变得更加复杂,有些甚至会出现负面、变态的行为,这不但影响到学生本人的日常行为与生活,对学校及其他同学、网络中所交流对方个体都将产生一系列影响与问题。有些大学生自己都承认本人对网络的痴迷已达到一种无法辨认自我、无法控制自我的程度,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打开电脑上网,有些学生连基本的日常生活要素都放弃而沉迷于网络,因此使得他们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成为真空地带,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很难与其交流,有些网瘾过深的学生说自己上网的时间长了,连如何说话都不会了。因此说,这种沉迷于网络的状态,为何会产生、如何来解释,正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畴。

(二)大学生在网络中和现实中的心理变化

由于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心理变化使得大学生在应对时需要更多的、独立的思考与应对,而虚拟社会所面对的变幻莫测与真真假假使得大学生这一处于多变期、青春期的青年所应对的环境则更加复杂,正因为虚拟社会中的特点,许多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应对方式则更加大胆可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必理会社会或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当代大学生好胜心强、社会责任感弱,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的社会评论、调查、游戏、聊天等活动时容易显露出其偏执性的一面。因此,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应对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所蕴涵的文化与传统人文思想也有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与差异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三)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需求

网络作为新兴产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流生活要素,但网络心理学却一直游离于主流研究学科之外。由于當代大学生的交流、行为、生活等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和视野由线下的现实社会转变到线上的虚拟社会,因此有必要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将极大改善整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范畴。如同网络对于当今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样,网络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因为网络心理学需回答心理学中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网络在改造着心理学的体系,重塑心理学一些诸如自我、行为之类的最基本的概念。网络心理学在丰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从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心理着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差异、心理需求,用心理学的应用找出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和开发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行为、特征、心理、生活的活动方式的网络应用提供基础与依据。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更新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行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并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心理调查可以积累大量的心理资料、数据与心理案例,将这些资料、数据、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地定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以及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网络心理调查包括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家庭问题等方面。网络心理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心理调查,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特征、问题,进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倾向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建立网络心理检测系统,采用专业地心理测量表或是测量工具对被测试者进行地心理健康状态、智力、人格、能力方面的评估并对评估后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量化的数据的过程。心理测验是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心理倾向甚至是精神状态,可以有效地筛查出心理有问题地学生,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测量表或测量工具有16PF——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UPI——大学生健康调查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SCL——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等工具。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统计进行综合分析,不但可以节省统计时间提高统计效率,避免错误的数据与重复的数据产生,同时还可以建立数据库,收集大学生群体资料,并进行个案研究,为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大学生虽然脱离了家庭进入大学校园生活,但并不代表家长从此便可以放任其自由发展。从现阶段来看,许多大学生在生理上虽已成年,但在心理上并未成熟。在家庭教育中性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性格伴随人的一生,并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家长应主动培养和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家长在与学校共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心理的稳定性和个性的可变性,但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的不良因素,因为这种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良好的个性与稳定的心理是适应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成长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制力、主动性,一个性格坚毅的人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正视现实和困难。

在重识网络心理与网络心理教育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要对大学生的教育中要注重日常心理健康,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个性的优化和心理的稳定,纠正认知上的偏差,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别人,善待别人,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自我锻炼和改造,不断完善性其格特征,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取长补短,学会与他人交际,与他人和谐相处。

作者:曹雅致

第2篇: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挑战。本章主要以易班网络平台为例,探讨了如何运用网络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并构建了基于易班网络平台高校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型,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发展途径。但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不足,需要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快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网络;大学生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极大丰富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际交往、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情绪状态,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势而为,寻找出互联网与高校心理健康契合的有效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便捷、开放、高效、实用、共享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互联网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截至2021年6月,我國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而受疫情的影响,网民对在线教育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到了3.25亿,而我国网民群众中,学生的占比为21.0%。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主要受众人群。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如熬夜通宵、网络依赖、网络成瘾、情感压抑等。据调查,31.7%的大学生偶尔会因为上网而逃课缺勤,40.63%的大学生会经常熬夜上网,75%的大学生为了上网而放弃日常活动。可见,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表现形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面对面心理咨询、线下心理讲座、心理活动等,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受到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开展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大学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他们的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其实际的心理需求。在互联网新时代下,大学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自由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健康知识、完成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等。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传统的高效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发展。

(三)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覆盖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参加线上测评、心理咨询等形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极大地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覆盖面。

(四)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显著效果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有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愿意与辅导员或心理老师沟通,给心理危机的干预与管理带来了挑战。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为心理教育创造了平等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坦陈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沟通互动中,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三、目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一)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

在理论研究层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数据处理等方面,对整体理论的构建、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探索还需进一步的整合和加强。而在实践层面,目前并没有具体或典型的相关案例指导,一些高校只注重治疗少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问题。这些高校缺乏理论和实践研究,未能正确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5]。

(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对于网站的建设和完善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对于人员的安排、网站的内容、模块的设计、维护、更新不到位,对于平台上大数据生成的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的后续并没有进行分析、追踪和反馈,导致其流于形式建档。可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不佳。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短缺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和相关工作者普遍短缺,许多高校达不到国家基本的配备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不高,大多由思想政治老师兼职,其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无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展开针对性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素养,还需要具备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而这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开展的难度。

(四)网络信息真实性难以确认

网络的错综复杂会给大学生造成思想上的迷茫,互联网的隐匿性可以促使大学生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于是他们出现了一定的随心所欲,甚至是发表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言论,在对于心理咨询上存在随意暴露隐私或编造离奇故事,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法实地考察,对信息真假难以辨别,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易班网络平台的优势

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支持,容易误导部分大学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功能完善的、团队管理优秀的心理健康管理平台,科学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因互联网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而易班网络平台满足了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易班”是大学生的实名互动平台,是一个集教育教学、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

(一)大学生使用人数多

目前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心理健康网站为主,如果学生没有登录网站,心理健康的宣传便难以传递,这样易使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处于被动,不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易班网络平台在各大高校大力推广,易班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使用最多的APP之一,因此借助易班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每位学生及时接收到相关的信息,让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主动性。

(二)功能丰富多样

易班网络平台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平台提供了论坛、SNS、博客、微博等各类应用,并支持网页、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的访问。易班聚集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易班是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大学生日常事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网络平台。此外,高校能依据各自需求自由开发插件,让大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生活。

因此,易班是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高校依据自身特点,通过易班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宣传等心理服务,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助力其健康成长。

五、易班网络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通过易班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举办多姿多彩的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自我指导、自主发展的网络资源。通过适时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或公开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咨询、心理讨论、心理测评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动态及时地录入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变化,建立基于易班的个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从而实现基于易班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一)创建专业技术复合型的心理教育服务团队

互联网环境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工作者有扎实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又必须掌握娴熟的网络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易班网络平台上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组建一个专业技术复合型、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心理教育管理团队,并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色与新模式。

构建校园—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团队人员应包含各院系负责学校工作党委书记、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各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易班工作站管理技术人员。在加强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的同时,要广泛开展有关易班建设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有意识地将网络技术应用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二)建立易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

基于易班网络平台建立与学生心理教育知识相关的宣传栏,面向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在学业成才、环境应对、人际关系、交友交往、求职择业、性格发展和心态调整等方面,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心理知识美文、心理影片、心理演讲录像、微动画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心理教育基础知识,学会自我调适、自我疗愈等心理基本技能,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

(三)建立易班心理测评系统板块

在易班网络平台建立心理测试评价系统,大学生通过该系统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试测评,可以客观直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等心理健康状况,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工作者还可以通过易班后台系统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和筛查挑选出特别关注的重点群体,及时开展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

(四)建立易班平台心理咨询窗口

建立基于易班心理咨询窗口,采取即时咨询与预约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平台服务队伍进行内部分工合作,通过排班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即时咨询模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预约的形式,随时随地预约自己想要咨询的心理老师。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让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地描述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境况,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灵便的解决途径,更科学地实现了心理问题的保密性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五)建立易班心理健康互助讨论区

建立易班心理健康互助讨论区,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这不仅能拓宽同学之间的交流空间,而且便于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互助中提高自助能力,寻求自我完善和成长,达到助人助己,共同成长的目的。

(六)建立个人易班心理档案

依靠易班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动态网络心理监测系统,将学生在易班网络平台所做的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浏览信息、发表的评论等动态地记录到大学生心理成长个人档案,这让心理健康教育者能及时了解关心学生情况,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结语

总之,通过对基于易班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看出,网络平台虽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它只能作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无法彻底取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使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CNNIC.2021年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2]姜巧玲.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

【项目基金】:2021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基于易班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與实践》(课题编号:xsgz202104)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基于评价体系构建的高校易班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1JDSZ3035),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协同理论视域下提升高校易班思政教育参与度研究》(课题编号2020GXSZ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雨(1993.5-),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黄唯婷(2001.2-),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本科在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作者:李雨春 黄唯婷

第3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与思考

【摘 要】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当下教育的热点。本文通过明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探讨当前我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之处。最后建议高校可从加强心理教师素质、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心理健康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开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由传统的面对面模式过渡到网络交流。我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摸索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面对挑战、迎接机遇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新型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关于它的概念解读有很多,通常指的是现代网络技术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网络为媒介,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有效地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最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完善自身的人格[1]。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为在高校网络平台中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与筛选、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验、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活动的宣传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逐渐改变并最终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运用了网络技术,更在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是否能多样化地开放性表达,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封闭模式[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种全新的心理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通过自身的独特优势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亮点和强有力支持。

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选择从新生入学开始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一般通过心理测试、随机心理访谈、心理筛查等多种方式掌握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但在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后,后期的追踪、分析和完善工作往往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无人跟进,滞后的学生信息无法准确帮助学校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与心理健康工作的宗旨大相庭径。此外,由于自身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知,部分同学遇到心理问题时缺乏求助意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最终导致心理危机甚至是心理障碍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最后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偏差

许多高校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严重缺乏。而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日常则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接待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等多方面工作,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往往让他们只能把重点放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无法顾及整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3]。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适当调整工作方法,建立以发展学生为主、解决问题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网络平台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形式,自身具有不少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亮点和优势。第一,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与资源开放,打破传统教育存在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拓宽学生理论研究的空间。同时,网络为学生交流知识提供了多方面的便捷渠道,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网络的非现实性能够有效保护不愿暴露自己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倾诉真实心声的平台,便于心理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第三,网络平台还具有自动智能化的优势。线上平台针对师生不同类型的需要,提供综合性的多功能服务[4]。例如后台数据库能够即时导出用户访问信息,并按照管理者要求进行自动分类,方便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进一步分析和发现潜在问题,对于重大心理问题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同时,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发展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切实解决高校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台保障。

网络的优势极大地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面,但其也不可忽视其存在的负性影响。第一,网络具有非现实性,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容易产生随意性,心理健康工作者在网络收集资料时无法直面观察到学生的真实反映,得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夸张、造假甚至与心理健康状况无关。第二,过度上网容易造成学生发生网络成癮,出现精神意志丧失、认知失衡、情绪失控、人际观念淡薄等问题。第三,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方面,用户信息的泄露、信息病毒的传播等常见问题影响着网络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面对这把双刃剑,高校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面对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改进和工具多样化的层面上,而应该重新认识和了解人的本质新特征,及时转换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定位[5]。因此,高校可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搭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平台,促进校园网络心理健康的发展。

1.加强心理教师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能力

高校心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取决于心理教师的整体水平,如学历职称、专业技能、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等。因此,高校若要搭建网络心理健康的有效平台,培养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突发的心理危机,必须重视心理教师的发展,加强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学校可通过不定期组织专业的网络技术培训,帮助心理教师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发展特点,这有助于心理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传播和网络舆论造成的心理问题。此外,心理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业务素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切实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2.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展网络心理教育创新模式

信息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部分传统的心理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展。高校要有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点,发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创新模式,才能有效解决高校网络化遇到的瓶颈问题和现实问题。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四级立体网络模式、二级网络模式和三級网络模式、互动模式、家庭—学校—社会模式、预防模式、干预模式等[6]。高校可参照这些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分级网络管理模式,从校领导—二级院系—班主任—学生干部各个层面多渠道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真正把心理教育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3.搭建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完善信息库建设工作

心理健康网络平台是高校现代化教育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常见的形式有建立校园心理教育网站、开发校园心理健康教育APP、推广校园心理健康公众号等。这些与时俱进的创新形式有利于学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理健康线上咨询、心理测试在线测试、管理学生健康信息。网络平台的关键点和亮点在于形式丰富有趣、信息权威可靠、内容更新及时,因此高校在搭建网络平台之前应做好科学的调查统计,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真实需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心理阶段的学生特点设置合适的版块和功能,如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问题、恋爱问题、考研就业等。平台的后期更新和维护工作也不容忽视,内容更新要迅速及时,并定期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以增加平台的关注度和利用率。此外,学生在平台的操作是以数据的形式记录和保存在后台的信息库,因此还需及时整理和筛选相关数据,并分类归入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导[7]。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的净化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都应努力去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第一,国家层面应加快修订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并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充分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第二,社会层面的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运营商等重要骨干力量要广泛建设和宣传内容积极健康的优秀网络文化,时刻关注网上动态、网民心声,了解网民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管理工作[8]。第三,学校层面可与网警进行合作,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严格把关校园网络的信息内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危机事件的干预方案,促进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第四,个人层面应学习网络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的文明语言,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网络隐患,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蒋瑛瑾,张丽琼.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報,2011(4):150-152.

[2]潘可礼.虚拟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前沿,2007(7):15-16.

[3]唐建国.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194-195.

[4]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61-62.

[5]姜巧玲,胡凯.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学术探索,2011(12):134-137.

[6]马勇,刘红,贾成军,毕爱红.浅谈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1-113.

[7]李红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效性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1):89-92.

[8]陈峥峥.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9.

作者:杨阳

第4篇: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

《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课题研究终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但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小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越来越多,并且能自己上网获取信息。这本来是个社会迅速发展良好体现,但是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因而出现了小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项工作还是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校对开展网络信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留于表面,只限于从制度等方面进行限制学生上网,尚不能真正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研究,对小学生的信息心理了解的不够。只有少数地区开展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如据江浙一带的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调查还发现,有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与此同时,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急切地走进了网络世界,他们在这一空间里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但是我们看到: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已经沉迷于网络,以至于上网"成瘾"。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长时间上网容易使人产生社会隔绝感和沮丧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同时还会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病和肠胃病等身体疾病。

总之,网络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游戏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业。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纯洁的德育氛围,一切的德育内容,都由教育者经过筛选以后呈现、传递给学生。这完全是一种单纯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不大,道德观念是单纯的、一元的,这种封闭的、灌输的德育模式,因其效率高,而颇见成效。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文化、道德日趋多元化,"理想"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的实际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而网络的加入,使得学生更为直接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面对繁杂的未经选择的信息。而学校对此既无法再作筛选,也不可能游离于多元文化之外而独立存在。在这种现状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了。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显得极为紧迫。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为此,我校提出"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这一课题。

"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活动的开展,其研究意义就在于: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避免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做到安全上网,努力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外界与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他们信息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商讨,我们确定的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2、对全体学生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正确地使用网络,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重点)

3、对沉迷于网络或已有信息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难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交往,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生理接近成熟,智力迅速发展,导致其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因而他们要求取得与大人大体相同的地位,产生了很强的独立性意向。但是,与之相对应,青少年心理并未成熟。由此,青少年社会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事物缺乏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因而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

第二,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协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速度加快,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特征明显,普遍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弱,挫折承受能力不强。

第三,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追求刺激,效仿心理较强,在特定环境中,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观之,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规律,找准网络对其心理影响的原因,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却应该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前沿的科学论断。这一伟大理论站在哲学的高度,承认、重视人的主体性,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将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个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获得个性的进一步解放以及自由全面的发展,向人们展示了"和谐"的丰富内涵。 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学习体会马克思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使之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调查研究:主要在研究的前期。通过发放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喜好程度及影响程度,为后项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行动研究:在建立健全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系统,以及学校网络教育管理机制,并不断实践、总结与完善,适时在一定范里内推广。

个案分析:主要是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实行跟踪服务,把握群体规律,制定有效措施。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7月--2003年9月)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和指导该课题的研究工作。(3)成立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负责教师培训和指导各班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8月)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发放

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程度。(2)建立心理咨询、交流网站,提供学生倾诉心声的园地。(3)制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指导各成员制订好课题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报课题领导小组审定。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实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探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2)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和管理评价系统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3)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净化心理环境。(4)总结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经验,并推广。

第四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研究并初步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制。(2)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之研究全面推进,并进一步巩固提高,总结经验并力争在全区推广。(3)各成员完成研究报告,编印实验研究报告集及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组建队伍,学习理论

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需要教师具有善于钻研、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的能力。这就需要凝聚一批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内容,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思考,才能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先吸收,再培养"为宗旨,吸收了学校优秀的班主任加入课题组。现在,我校课题组有低中高班主任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两名,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先吸收,再培养"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地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

我们理论培训也不放松。一是组织老师们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建构主义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一方面把教师带出学校学习经验,每学期课题组都有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第三,积极参加苏州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三是邀请专家、上级领导作讲座,了解教改动态,了解先进的经验。每学期我校都安排一个讲座。一年多来,我们邀请了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金连平、研究生城博士后工作站齐伟等老师跟教师面对面交流,同时深入实验课堂,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四是要求要求教师从网上学习理论经验,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课题组有好几位教师在学校博客建立了个人空间。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集中学习,更讲究其高效性及活动意义。分散学习也保质保量,要求写好个人心得,学校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督促。

同时加强了教师老师技能培训。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成为落实各类培训的先行者。2004年的上半学期,信息中心的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网页制作的培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全部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2005年6月,2名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完成了培训班规定的各项任务,经书面考核,获得结业证书。实验教师认真上好实验课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实验课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围绕课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研究活动";另一种是在课题组范围内上的研究课,称为"实验课"。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把比较成功的研究活动上传到网上;同时每位实验教师准备一节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2.组织调查,分析原因

做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对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较

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从实验教师的班级中任抽8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了20份作为样卷,做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陈健翔博士指出,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人群集中在初高中学生偏多,但小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中,这与我们的调查分析大体吻合。这些"网瘾学生"的性情变得烦燥,具体还表现为身体技能下降、智商受阻、情商失衡、人格扭曲。网络成瘾 的深层原因恰恰是我国教育问题的放大,即学生成就感不足、生命活动单

一、人机交往贫乏、娱乐欠缺。

把调查的数据统计的放在这儿,作比较详细的分析,再与专家的说法进行对比。

作为家庭教育专家,陈博士特别指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进入"零风险"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如何戒除网瘾上,陈博士提出自己的思路:首先,戒除网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家长、学校、社会一起参与,需要从医疗诊断、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辅导等方面全面入手。其次,网瘾的"根"在网外--网外教育和引导失当,因此戒除网瘾关键是系统疏导。通过调查分析与比照性学习,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研究思路。

3.软硬兼施,健全机制

要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加大了加快软硬件建设的步伐。硬件建设方面,为了促使课题研究的健康有效开展,我们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竭尽所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有五十坐标准机房两个,另外还有一个电子阅览室,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软件开发和管理方面,学校构置了相当数量的软件,包括音像资料、投影片、光盘等。同时,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师在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上可以访问资源库,下载后就可以使用,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校的资源库将不断地丰富起来,为我校的现代化教育提高服务。

4.心理辅导,完善个性

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社会中同他人和社会的互动。青少年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不但需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必须时时接受他人的喜怒哀乐。青少年只有置身于这种真实的情感环境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但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加大,家庭内部的沟通减少,使青少年极易到网络中寻找社会交往和精神寄托。在虚拟网络中,传统的交往模式被彻底消灭。他们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做,感受"自我价值",寻找精神寄托,寻找刺激,打发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体现的情感体验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可以轻易得到,久而久之,青少年不愿或很少向现实生活中的他人表露自身的真实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生活中稍有烦恼,便极易想到网吧,在那里逃离真实的情感世界。这种习惯严重阻碍着青少年个性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试想,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那他在其所生存环境中能够有归属感吗?如果此人在毫无归属感的环境中生存,因某些问题导致心理冲突而陷入痛苦,其心灵能否得到抚慰?毫无疑问,此时他们的第一心理需求自然是寻求能够支持他们的力量以获取心理上安慰与平衡,否则便是心理失衡和无助。而在网吧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通过枪战游戏、聊天等方式,使其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需要的感觉,仿佛视自己为"画"中人一般,久而久之,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不断积累,进而强化了意识的层次。其情绪显然受快乐欲望的支配,并周而复始地沉迷其中,形成了网上心理依赖。受毒之深,如同吸毒一般。

调查发现:经常出入网吧的青少年,普遍有厌学情绪,交友无助。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自己总是得不到理解和接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经常遭受伤害,因此,自卑、怯懦、

焦虑、烦躁、厌学、自制力差、受了委屈无处倾诉等就成了他们较为普遍的特征。而学校、家庭在教育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而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使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扭曲。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也有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友情也有很高的期待,十分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他们时常处于心理矛盾或冲突的痛苦之中,而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在无奈中,使其想通过网上游戏体验成就感,以达到情绪的宣泄并从中寻求精神上的兴奋和刺激。

依恋网络造成青少年双重人格。何谓双重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采用语言和书面两种交流方式,这两种交流方式都具备确定性,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从而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他人交往。相反,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甚至连男、女、老、少,干什么的都无从知晓,这种间接虚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却也带来了责任的缺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示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追求宣泄和解脱,久而久之,一些人在网络中"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自己,这个虚拟的人物也许柔情万种,也许可怜之至,也许至刚至强,这个虚拟的人物满足了这些人实现"理想"的愿望,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骗取他人感情、财务,体现了人性中极不道德的、肮脏的一面,这就使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不能相互印证,从而导致双重人格。网络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因为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说谎等。同时,它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全体成员还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信息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同时,课题组成员把研究的心得与反思及时进行记载,并归纳总结与提炼,使之形成原则、方法与策略,为后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有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了让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健全与完善,这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举一个心理辅导的案例,我们的个案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自2005年3月被确定为市级德育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三年多来,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外界教科研的信息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朝着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扎实,勤恳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硬件、软件上的一些薄弱之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文集收藏了教师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投稿发表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另有一部分是质量较高的教师经验总结。自从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多篇论文。有1位教师信息整合课获全国级一等奖。教师在各类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在课堂教学观摩中和各类讲座中获得好评,获得各类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学生有?人获省、市级各类奖项。

师生和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可举例说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可举例说明

科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意识的加强和能力提高;可举例说明

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氛围形成,推进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举例说明

七、课题研究的困惑与讨论

现代显示器越变越薄,可聚集的网民越来越多。芸芸众生集合在这方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语言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俯首及拾、遍地开花的都是异彩纷呈的网络语言。想要在这个地方推行某种"正统"表达方式是困难的,网络的自由空间注定了它的语言表达将无拘

无束。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漂亮的女孩不再是"美女",而被称作"美眉";称你是"大虾",千万别生气,那是夸你是网络高手(大侠);如果有人发给你"7758520",别以为是电话号码,他是想说"亲亲我吧我爱你"。在聊天室、BBS、讨论组里,网络语言漫天飞。 何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运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如语音、视频聊天)等形式进行相互的思想、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一方面,网络语言具有简捷、直观、通俗、幽默等特点,符合年轻人的个性选择,很容易在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中流行。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具有隐蔽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群体中,由于人格、心智的局限,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极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对网络语言的约束性不强,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急剧发展。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产生都和今天的网络语言一样,都是为了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所不同的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相同。但是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也有共通性,即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通的道德规范。然而,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现实中,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语言的失范,成为一个十分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会思考与不断研究新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执笔人:冯凌燕,2006年11月)

附一:课题研究相关成果

学校获奖或相关荣誉表

教师发表论文表

教师获奖论文表

学生相关发表或获奖情况表

附二: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文本、录像),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而开展,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的文本与录像;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文本);

3、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文本);

第5篇:网络传播群体心理特点与引导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暴力是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也是当前网络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暴力的特点、网络暴力的成因以及网络群体的力量,旨在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暴力;群体心理特点;公民素养

一、网络暴力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网络暴力的内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于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不可避免的,网络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破坏性的一面。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热门事件在网络上的曝光力度不断增加,网民群体对社会公众事件的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暴力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兴词汇,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中的延伸,与一般意义上的暴力不同,它不是指以武力伤害他人人身、财产甚至危及生命的行为,而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在各大论坛及公众平台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甚至公开他人隐私,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给其造成严重的精神损伤的一种“软暴力”行为。

(二)网络暴力的特点

1.匿名性。互联网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在这里聚集的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他们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有自己独特的昵称,他们可能互不相识却志同道合。网络群体数量的庞大,鱼龙混杂让他们敢于发泄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必须控制这些欲望,在群体中他很难约束自己,因网络群体是个无名氏,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一旦发生具有轰动性的社会事件,具有相同观点和见解的网民会自发组团,形成一个网络群体,在这里他们尽情地宣泄着个人情感,不顾后果地享受着语言暴力给他们带来的快感。2.群体性。网络暴力的攻击形式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群体性的行动。个体行为不会生太大影响,但一旦个体结成群体,有了相通的情感和共同的目标。他们就会分工协作,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不遗余力。比如,当有了某个攻击对象,他们会分头行动,搜集攻击对象的各种信息,对其进行曝光,直至达成预期目标方肯罢休。3.盲从性。我们将网络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派,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审视着周遭的人和事,提出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鞭辟入里”的见解,或者绝对支持或者坚决反对,并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实际行动。另一类是中立派,他们不会立马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审时度势,保持一种“墙头草随风倒”的姿势,我们将这类群众称之为“吃瓜群众”。这类群体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盲从性。通常情况下,在群体中因个人惧怕群体压力会对优势意见表现出附和和顺从的态度,从而使优势意见居于上风。4.破坏性。构成网络群体的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情感简单极端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其精神层面的损伤,而造成这种损伤的方式通常表现为用带有侮辱、讽刺性的话语对其进行言语攻击、通过人肉搜索曝光其隐私等,使当事人饱受舆论压力,精神健康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是指对其物质生活的干扰,如通过非法手段致使其钱财受损、给当事人寄送带有恐吓字眼的信件或恶作剧玩偶。

二、网络群体的力量

(一)网络群体的形成

一般而言,群体①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个人,这里的个人没有民族、职业、性别的差别,也不论他们因何而聚到一起。而从心理学角度看,群体一词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心理学上所谓的“群体”会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它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体特征大相径庭。这些群体中的个人在思想和感情会全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其自身个性消失殆尽,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简单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不足以构成一个群体,比如大街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虽然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但他们的聚集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就不能被称之为一个群体。有时候,仅五六个人就能构成一个心理群体,有时候,多达数十之众的偶然相聚也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自身个性的消失以及思想和感情全部朝一个方向迈进,这是即将形成群体时的个体的首要特征。网络群体的形成也遵循心理学角度对群体的定义。每当发生重大事件时,部分网民会纷纷出来“观戏”,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意见相同或相近的网民会自发结成一个网络群体,而由于网民成分的庞大复杂,导致形成网络群体的成分也良莠不齐,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阶层,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也有天壤之别。但一旦结成网络群体,他们自身原有的个性便会消失,体现出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中,有些特征是很多个体所共有的,而有些特征只为该群体或该个体所独有。不容置疑的是,网络群体中的个人有着相通的思想和感情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与暗示和感染机制有关。“群体暗示”①是一种传播方式,它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群体中的个人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下往往会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辨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地轻信和盲从。处于亢奋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烈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情绪和行动乃至整个现场的氛围,对他都构成强有力的刺激,使他的信念、思想和行为方式都迅速与周围人融为一体。“群体感染”②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的速度快,主要是由于在现场昂奋的状态下,个体失去理性,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甚至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为。网络暴力行为就是在“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这两种机制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当网民由于某个事件自发结成某个群体时,他们就失去了在作为独立个体时所拥有的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处于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听从暗示的调遣,对理性的观点无动于衷,永远保持着生物本能的激情,留下的只有极端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那些网络“暴民”所作出的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了。

(三)群体力量的极端性

群体的感情具有简单和夸张性的特点,从而导致群体的行为具有极端性。面对同一件事情,如果是个体有反对意见,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如果是群体中的个体心生厌恶,后果就会非常严重。一方面,在匿名性的作用下,群体中的个体丧失了责任感,群体感情的狂暴程度也会增加,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数量的庞大,群体中的个体会产生一种人多势众的力量感,会表现出孤立的个体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

三、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媒体议程设置不当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③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提出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对各种“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一些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将具有爆发性的、能博取受众眼球的、敏感性的、涉及隐私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经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变成受众心中的“头等大事”,这无疑对网络暴力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沉默的螺旋规则在起作用

“沉默的螺旋”④的概念最早见于德国女传播学家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们在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先对周遭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劣势地位,一般就会趋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者附和。“沉默的螺旋”揭示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网民的普遍心态,在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为了避免被孤立和攻击,多数人选择与优势意见保持统一步调。

(三)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最大区别就是虚拟性。网络世界里面的人用昵称代替真实姓名,用各种各样的图片代替真实样貌,用文字交流代替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宣泄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情绪,隐藏在内心的小猛兽可以在这里肆意地奔跑,释放天性。网络暴力的产生就与网络的虚拟性有很大关系。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表达的意见,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得到充分表达,使受众的言论自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网民素质整体不高

网民作为网络世界的主要受众群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否健康、积极向上,与网民的素质息息相关。目前,网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民意识①和法制意识淡薄、盲目从众、心态浮躁、自由与平等意识的极端化等,诸多问题造成了目前网络环境脏、乱、差的现状。要加快净化网络环境的进程,使网民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社会中交往,从而提升网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系统。

四、正确引导网民群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一)网络“把关人”不可缺失

“把关人”②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大众传播的信息在经过把关人的整理、筛选后,才能呈现在大众面前。而这些信息所传达的内容、观念以及价值观又会对大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因此,把关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新闻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由于网络新闻求新求快的特点,使得网络把关人忽视了把关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信息表意模糊、错别字泛滥、断章取义、新闻失实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局面。加强网络把关工作,强化网络把关人的职业素养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二)理性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理论”③是拉扎斯菲尔德和伊莱休卡茨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提出的,指在人际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给公众表达意见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平台,而这也造成了网络言论的分散性和混乱性,这时候就需要意见领袖站出来发表意见,将舆论引导至正确的方向。意见领袖通常能对社会事件和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理性的分析评价,因此他们的言论对广大受众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成为众多言论中的“领头羊”。但意见领袖也并非圣人,有时候也可能因为自身的利益做出一些有失公正的评价,误导大众,“网络推手”就是如此。

(三)媒体舆论需要正确引导

媒体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对不同的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进而影响人们对周围事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因此,媒体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报道,对大众进行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传统媒体而言,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利用好其权威性,发挥好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闻报道机制、改进报道方法、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抢占信息制高点,从而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对网络媒体而言,一方面要占领和利用好网络这一阵地,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及时跟踪舆论热点,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论走向进行预判,引导网络舆论的新走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大网站官方平台的权威性,传播客观公正的信息,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引导。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反应机制,网络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四)亟待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有着新的发展规律,旧的体制已满足不了其发展需求,需要有新的法律法规来适应、规范其积极有序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平等的舆论环境。同时,网络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了信息良莠不齐,低俗虚假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快推进网络立法建设,依法治网,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与监督机制。例如:网络实名制的推进与实施,对规范网民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五)亟待提高网民素养

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法律法规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间接性的,真正的约束来自公民内心的自觉性。公民应

【参考文献】

[1]彭爱华.影视文化教育引入中职语文教学的途径与方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张云波.普通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4-135.

[3]胡学军.浅谈大学生美育中的影视欣赏课教学[J].电影评介,2007(11):70-71.

[4]唐姊茜.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影视广告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177-178.

[5]杨锐.影视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1(1):133-134.

第6篇:2016年尔雅网络课《心理、行为与文化》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判断题部分

1.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T 2. 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F 3.《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F 4.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T 5.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T 6.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F 7. 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T 8.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F 9. 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T 10. 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以定量描述为主。()T 11. 比起欲望,需要更强调人的生物性。()F 12. 生物性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F 13. 有序的生活、相对稳定的生活和收入都属于社会性安全层面的满足。()T 14. 夫妻之间的交往属于社会性交往。()F 15.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是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T 16. 文化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F 17. 法律、道德、宗教都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T 18. 意念、感觉、情感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型中属于前意识层。()F 19. 潜意识这一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F 20. PSH模型中的第四层指的是人的限表意识。()F 21. PSH模型中的第四层指的是人的限表意识。()T 22. 我们对PSH模型中的外部世界层的理解,通常比较无知,会存在诸多错误。()T 23. 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是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T 24. 生命包”是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F 25. 在基本人际状态类型中,古以色列型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相互性为特点的类型。()F 26. 缘人是日本的基本人际状态。()T 27. 基本人际状态有个体的差异,也有文化的差异。()T 28. 在伦人的“生命包”中,神明偶像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F 29. 基本人际状态和国民性是一致的,重点是对人的性格和状态的研究。()T 30. 超级爱国者型按照PSH图式来讲,它的第3层十分大。()F 31. 美国人的PSH模式是一种多样、动态的均衡模式。()T 32. 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独立、自由、平等、仁爱、忠孝、谦逊、礼义等。()F 33. 拟亲属关系不属于亲属关系。()F 34.亲属集团属于初级集团的典型。()T 35. 在现代社会,家庭的休息娱乐功能已经完全被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所取代。()F 36. 夫妻关系具有连续性的特征。()F] 37. 根据弗洛伊德学说,力比多性仅存在于母子之间。()F 38. 兄弟关系是一种代际关系。()F 39. 祖先崇拜是忠义这一道德规范的延伸形式。()F 40. 中国古代传统家庭中的多子主义,指的是要有尽可能多的男性后代。()T 41.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在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常常要让位于父子关系。()T 42. 四合院这种住宅方式,强调家庭内部的凝聚和向心,强调家庭内部与外部的分割。()T 43. 在美国人的家庭中,公开示爱是一种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F 44. 在古希腊人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占有优势地位。()T 45. 美国亲属体系的特点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F 46. 美国人的亲属关系呈现网状结构。()F 47. 初级集团就是次级集团,它们在构造上没有差异。()F 48. 家庭是初始集团的典型代表。()T 49. 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具有半血缘半契约的性质。()T 50. 同宗者必定同族。()F 51. “宗”指的那些有共同祖先的人。()T 52. 中国宗族集团中的成员资格会因为距离、情感和地位变化等因素而丧失。()F 53. 宗族的连带感反映在荣誉共享,责罚共担上。()T 54. 政党是一种契约性的次级集团。()T 55. 生人圈子里的人在PSH模型中位于第3层。()F 56. 在中国乡村集团中,非亲属非地域的自愿性团体数量众多。()F 57. 大信不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中的交往模式不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T 58. 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关系网。()T 59. 中国人人际交往的弊端在于过于重视人情,导致回报人情的负担很重。()T 60. 美国人最主要的次级集团是以契约连带相联系的各类社团。T 61. 在美国的自由结社团体中,缔结集团的条件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模式。()F 62. 美国社会中的大多数俱乐部都具有排他性特征。()T 63. 以契约原理建立起来的团体会影响其中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F 64. 在美国人的社团中,缔结社团的个体都是相互依赖的。()F 65. 大量的自由结社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亲密联系的表现。()T 66. 在契约原理影响下,人际关系的交往是一种去感情化的交往模式。()T 67. 用条文和规则缔结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直接关系。()F 68. 通婚也是一种交换形式。()T 69. 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T 70. 等意义交换在后现代经济中被理解为交往,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T 71. 意义价值相等时要求交换价值必须相等。()F 72. 信用借贷型交换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F 73. 人际交往不遵循平衡原则,因此卑鄙的人总是占便宜()。F 74. 交易交换是平时交换中的极端形式。()T 75. 日本人的额交换模式是“好意优先型”交换,其与“缘人”基本人际状态相联系。()T 76. 在中国,乡村社会的两类随礼网络是亲情和人情。()。T 77. 等价交换是一种具有去情感化倾向的交换形式。()T 78. 极致个人的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交易化倾向。()T 79. 信用借贷型交换仅存在于伦人社会。()F 80. 单惠型关系是一种交换价值完全不对等的关系。()T

第7篇:2014心理健康网络竞赛答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合作与统合包括

选项1: 校内资源的合作 内资源的统合

选项2: 校内与校外资源的统合

选项3: 校选项4: 校内与校外资源的合作

答案正确

教师管理压力缓解训练包括以下那些方法

选项1: 转移注意力

选项2: 心理移位

选项3: 合理释放

选项4: 情绪升华

答案错误

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学习和情绪上的问题时,应该要怎么做?

选项1: 不急躁、不恐慌 育,让家长督促管教

选项2: 师生进行心灵沟通

选项3: 批评教

选项4: 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问题真相,对症下药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般形式有

选项1: 游戏活动 讨论

答案正确

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

选项1: 教师

选项2: 学生

选项3: 宽容

选项4: 学校

答案错

选项2: 角色扮演

选项3: 情景再现

选项4: 误

个体心理工作的三大要素包括:

选项1: 真诚 答案错误

常见的人格测验有

选项1: MMPI

选项2: 16PF

选项3: EPQ

选项4: SAT

答案正

选项2: 倾听

选项3: 沟通

选项4: 共情(同理心)

班级中的典型活动包括哪些?

选项1: 班会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

选项2: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选项3: 针对个别人的选项4: 班级文化活动

答案错误

下面哪一个不是A型人格的特征 ?

选项1: 具有时间紧迫感,同一时间思考和做两件事;

选项2: 把越来越多的事情安排到越来越少的时间里去;

选项3: 对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很有兴趣; 答案错误

在记忆甲午战争的年代“1894”年时,记忆为“一把揪死”,来提高记忆效率,这采取了( )记忆方法。

选项2: 谐音法 答案正确

蔡元培先生对职业境界的描述中,最高境界是哪一种

选项4: 天地境界 答案正确

皮杜费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核心关注”不包括()

选项1: 自我了解与自我接纳

选项2: 达到最佳的学业水平

选项3: 协助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

答案错误

下列()不属于沟通的几种模式。

选项1: 谈话沟通 答案正确

36、 题型:单选题 分值:2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目标是()。

选项4: 以上都是 答案正确

儿童认为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与意志来提高的,他们将增长自己的能力作为目标,那么这样的儿童是持有

选项1: 存在理论

选项2: 晶体理论

选项3: 流体理论

选项4: 增量理论

答案错误

关于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4: 人无法改变命运 答案正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是单个集体活动组成集体活动,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体现了:

选项2: 系统性原则 答案正确

将教师比作园丁和工程师,是犯了哪种教师角色定位的错误?

选项2: 以教师为中心 选项3: 高期待

选项4: 高要求 答案错误 我们该怎么给别人帮助?

选项2: 给他们需要的关心和帮助

答案正确

( )是指以儿童为主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选项3: 班级文化 答案正确

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心理顽强的人具有下面哪种品质?

选项2: 倾向于挑战和变化 答案正确

蜜蜂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原料,来往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1圈,这启示我们选择课题进行教育研究时要采取以下哪一种实践策略:

选项3: 厚积薄发策略 答案正确

45、 题型:单选题 分值:2

教师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交换不同的观点,彼此参与和互动,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哪个流程中的任务?

选项3: 互动分享

答案正确

严重心理问题干预是属于三级预防系统中的哪一级?

选项3: 三级预防 答案正确

47、 题型:单选题 分值:2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中,下列哪一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途径:

选项2: 全员观念更新 答案正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面所学的知识对后面进行的学习产生干扰,这属于学习过程中的

选项1: 负迁移 答案正确

针对“留守”学生,应对的原则和方式是什么()

选项4: 以上都是 答案正确 50、 题型:单选题 分值:2 人感到幸福的两大因素是

选项1: 地位与金钱

选项2: 荣誉与口碑

选项3: 充实与闲适 答案错误 当我们的处境很艰难的时候,我们就活在求生存的能量中。

正确 答案正确

2、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辅导员对封闭式询问技术的采用要适当,仅在必要的时候采用。

正确 答案正确

3、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

正确 答案正确

4、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原则的辅导干预,在方法和技术上一定不会出现问题。

错误 答案正确

5、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内向型性格的人在面对强烈的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时,情绪反应深刻持久,心理平衡恢复过程较长。

正确 答案正确

6、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面谈、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

正确 答案正确

7、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有儿童主导的原则;动态的、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原则等等

正确 答案正确

8、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个体心理咨询工作的三大要素为:尊重、热情、真诚。

错误

9、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在任何情况下,心理辅导老师都应当遵从保密原则,坚决不把来访者的信息和谈话内容告诉他人。

错误

10、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如果学生的理性水平低,则采用松散的结构组织教学。

错误 答案正确

11、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有直接关系。 正确

12、 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倾听是关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进展的核心。

正确 答案正确

第8篇:关注心理健康 共建网络晴空

第九周团支部学习材料

关注心理健康 共建网络晴空

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时期至关重要,承载着个体身心急剧发育并趋近成熟的重责。而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来看,青少年群体意味着未来。个体需要健康的心理陪伴一生,国家也需要心理健康的公民延续希望。

作为新兴的工具和信息传递手段,网络以其快捷的速度、广泛的内容、开放的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功能而受到大众的喜爱。网络正在日渐普及的同时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青少年更是网络最为活跃的使用者。目前,网络参与者的80%以上都是青少年。除了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青少年同时也面临着网络低俗信息带来的巨大诱惑和威胁。

网络低俗钻了青少年认知能力相对不成熟的空子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由于身心发育处于趋近成熟的过程而非达到成熟,以及人生阅历的局限,其认知、思维能力与成年人相比,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处于青春初期的少年,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低俗信息难以作出较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常常以自己的直觉或者相对浅显的社会经验进行简单判断、作出取舍。有时不免会把其中的某些低俗行为引为时尚而在同伴中炫耀,不仅自身受到低俗侵袭,还会让身边的伙伴连带受到不利影响。有时,青少年会迷失现实与虚拟的界线,在心理上,失去对有危害行为的警戒线,在危害自身健康的同时甚至发生犯罪行为。事实上,即使是成年人,当面对网络上入浩瀚烟海一般的各种信息时,也难免会做出不合理的价值分析和判断。更何况是这些还在求知阶段、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孩子。

网络低俗迎合了青少年逆反期的独立意识

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又正值“第二逆反期”。网络上一些不被允许的行为正好迎合了他们反叛、追求个性的要求。事实上,低俗信息通常与传统的价值观相违背,且比较刺激,因此即使知道某些信息会有不好的影响,但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立性,引起更多的关注,有些青少年还是会沉溺其中,从而习得混乱的价值观,并对不良行为失去判断力。

网络低俗异化了青春期的成人感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体验着身体外形的巨变、体能的增强、性器官及其机能的逐渐成熟,加上智力的飞跃发展,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并迫切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认同,如表现得关注成年人的信息,甚至在对结果估计不足之前已接受并模仿成年人的行为。网络中黄色、暴力等低俗信息给青少年以“成人化”的误导,容易诱发青少年盲目模仿,严重者违法犯罪,使成长不能承受之重。

网络低俗误导青少年的性能量

由于性器官及其机能的逐渐成熟,青少年正处于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发育使他们对于性充满好奇和渴望,而网络低俗往往扭曲、夸大人类性行为,传播着不科学的性信息,可能诱使青少年发生性过失的行为,这将影响他们未来在恋爱、婚姻中的性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当青少年在网络中与性方面的信息“不期而遇”或者自发搜寻性知识时,自己不必心存羞耻或罪责感,因为探求性知识是性发育正常的表现之一。但是应该认识到低俗的性信息对自己的性心理发育百害而无一利,要自觉地从健康的网站、书籍或音像制品中求取科学的性知识;二是遭遇低俗的性信息之后应向网络管理机构举报,并最好向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或其他可信任的长辈倾谈或求助。

网络低俗虚掷了青少年的生命活力

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成年人较弱,低俗信息通常与学业无关,但却有极大的诱惑力,因此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不良兴趣爱好,耗费其大量时间和精力,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此外,青少年的心理闭锁倾向比较严重,即遇到困难或困惑时不愿意对成年人暴露自己的内心和焦虑,不习惯向身边的师长倾谈和求助,因此得到帮助的机会甚微,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且不能承受时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鉴于这一群体的身心发育的特殊性,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迷失方向,更容易被网络低俗侵蚀和伤害,因此,更需要相对纯净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巨大平台。 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广大未成年人 "触网"率迅速上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民中,8~35岁青年占85.8%的绝对多数,其中,24岁以下的青年占56%,18岁以下的少年就占到24%。这个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未成年人网民群体,成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上刊载大量反动性、煽动性、黄色、暴力和低级庸俗的内容,如境外法轮功组织制造的各类煽动性信息,某些非法网站传载的各种黄色、暴力信息等,来刺激未成年网民,使部分是非不辨的未成年人上当受骗,产生不解、绝望、迷茫等情绪,产生对现实的认同危机,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网站、网吧提供的平台,针对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利用上网聊天的机会寻找目标实施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活动。他们虽未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团伙,但这些在网络上通过各种讨论组和公告牌等手段结识的"黑客",却比传统的集团犯罪破坏性更大,给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直接造成威胁。

3、由于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差,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网页等,导致"网络成瘾综合症",出现个性化极端化情绪,低落和孤独感,疏远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情感心理问题,造成人格不健全 。

党和国家一直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网络安全与道德建设问题。2003年5月,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规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早在2001年年底,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部门就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特别是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与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1、"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2、"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3、"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为我们思想宣传、教育、新闻出版、信息产业等部门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进一步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了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对未成年人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上网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却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诸多负面影响也在加剧,如不尽快在中小学生中同步实施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尽快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宣传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与道德素质,提高网上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行为和信息,做一个网络信息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网民。

关于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避免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广大初中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特提出如下倡议:

1、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的网站、网页。

3、要节制上网,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沉溺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之中。

4、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受父母、老师监督,有随意约会网友。

希望同学们能以健康的心态上网,做一个自觉遵守“网德”的好学生。

第9篇:网络培训--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次的网络培训我们一直都在讲到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觉得老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很多方面会造成影响。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在学校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的害怕、说谎、违抗等心理失调的原因之一,是与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有关。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 其次,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

再次,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与发展。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做一个心胸开阔、健康快乐的教师吧!

上一篇: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下一篇:技能比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