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应急与应急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新冠肺炎转运中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工作纳入研究范围,在2021年1-6月期间开展常规管理工作,2021年7-12月开展强化管理工作,对比强化管理工作前后效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常规应急与应急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常规应急与应急管理论文 篇1:

冲突管理取向:应急性与常规性的结合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冲突管理一般有两种取向——应急性与常规性。在我国发展的转型期,冲突的突发性、多发性和复杂性特征要求冲突管理要结合两种取向。在当前的冲突管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多以应急性管理为主,常规性管理尚显不足。为此,加强冲突管理必须融合这两种取向:提高冲突的常规性管理能力,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冲突的应急性管理能力,从变化中探寻规律性;以制度和程序为抓手,实现两种管理取向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冲突管理,应急性,常规性

从一般意义上讲,冲突是相关各方由于意识到利益、目标、信念或期望的对立而导致的对抗的意愿或行动。本文所述的冲突以集体行动的形式显现,是社会公众对其普遍关心、关注的利益和问题进行的一种集体表达或抗议行为,是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冲击和破坏、需要政府进行管理的那些冲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冲突管理一般分为两种取向——应急性与常规性。从根本上说,应急性管理与常规性管理两种取向是相辅相成、协同互补的关系。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冲突呈现突发性、多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对冲突的管理不是常规性或应急性中的某一种,而是构建两种取向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冲突管理的两种取向:应急性与常规性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冲突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取向,即应急性管理和常规性管理。〔1 〕

冲突的应急性管理①是指政府在非常态时期,在冲突已经显现或紧急情况下,通过各种非常规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及时有效地控制冲突的程度和范围,抑制冲突的激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害,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急性管理的内容更多地体现为冲突的现场处置,其特点是从冲突的变化中探寻确定性,找出冲突发展的规律,果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应急响应和多方联动的及时性,增强冲突处置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这同时也是应急性管理的核心要义。

冲突的常规性管理是指政府在常态社会生活中,通过建构有效的制度和程序,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对各种冲突问题的常态化、经常化、规范化管理。常规性管理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在相对平稳和正常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常态的组织安排和人员配置,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进行实时的预警和预防,在冲突显露或未走向升级之前,综合基层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将矛盾消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在常态情境中,排查诱发冲突产生、扩散、升级的各种因素,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习惯,这是常规性管理的核心要义。

也就是说,在冲突呈现出暴力升级倾向时,应急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当冲突本身处于一种温和的、非对抗的状态时,更多的是需要常规性的管理方式。从根本上说,应急性管理与常规性管理两种取向是相辅相成、协同互补的关系。从冲突的发展阶段看来,冲突历经了潜在的冲突、感知到的冲突、感受到的冲突、显现的冲突和冲突的后续五个阶段,〔2 〕最后两个阶段之间,还可以细化为冲突的持续、升级和消减过程。与之相对应,冲突管理的阶段分为预警、预防、应急、善后处理和救济,其中内蕴着“常规性管理-应急性管理-常规性管理-……”之间的有效切换和联结。在冲突显现之前,如何对冲突的征兆和信号进行有效的常规性管理,防止冲突由无形的意识转化为有形的行动甚至升级到暴力和对抗是冲突管理的重心。而在冲突显现之初,即在常规性和应急性管理的链接点,应该根据冲突的具体情境实现两种取向的有效对接,如果常规性措施得当有力,则冲突能够得以有效化解;如果常规性手段无法遏制冲突的升级趋势,冲突转入升级阶段,应即刻启动应急性管理,此时必须清晰地判断冲突的形势,采取果断措施。在冲突的后续阶段,则又还原到常规性管理,总结应急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发现冲突的规律性,以便今后此类冲突的管理走向常规性。

二、当前冲突管理存在的问题:重应急、轻常规

在我国,面对多发的冲突事件,一些地方政府比较注重应急性管理,而常规性管理略有不足。当冲突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总是强调如何应急,疲于奔命,到处充当救火队员,这种“撞击-反应式”的被动管理往往效果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容易引发激烈的对抗,暴露了当前冲突管理中存在的低效和无效问题。这主要表现为:

(一)着意于亡羊补牢和事后补救,忽视冲突的预警和预防。从近年来的冲突管理实践看来,多数地方政府仍然停留于“火灾出现-仓促救火”的应对逻辑。在很多情况下,出现在眼前的是人多势众、情绪激愤、要求马上答复的群众,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已经趋于对抗、蔓延的冲突。这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管理者忽视社会矛盾预警和预防系统的建设,预警成为摆设,预防成为做秀,使得矛盾不断积累、问题渐渐发酵、小灾拖成大祸。直到冲突临近,在维稳的惯性思维指导下,才试图尽一切可能扑灭火险。这种消极的处理行为,经常在冲突管理实践中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强制力的过度使用,容易激起逆反反应,引发对抗性升级,例如“孟连事件”中警方实施的强制性抓捕招致数百名愤怒村民的围攻;另一方面是强制力的过度慎用,容易形成正强化效应,起不到应有的警示效用,例如“林钢事件”中当地政府迟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林钢员工喊出了“向通钢老大哥学习”的口号,事态不断走向扩大化。

(二)囿于传统稳定思维,习惯严防死守。处于压力型体制下的地方政府 〔3 〕 (P28-35 )受困于以上访数量、群体闹事等为考核指标,长期依赖行政命令解决问题、处理争端,在实际管理中多采用堵塞式的维稳策略,认为没有冲突就是稳定,没有上访、闹事现象就是工作到位。在这种管理逻辑下,有些干部怕出事、怕上级政府知道,对上访群众进行打击报复;有些干部对待冲突过于敏感,遇事容易“上纲上线”、“扣帽子”,急于找到“幕后黑手”;有些干部认为底层群众越来越不好管,遇事“一刀切”,不顾及底层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情感;有些干部习惯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偏袒强势一方,而压制处于弱势的群众,法律和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面临透支的危险;有些地方习惯于“捂盖子”、封锁消息,地方媒体集体失语,传统稳定观念下的冲突管理在实际中陷入“维稳的怪圈”。

(三)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缺少社会化的干预机制。首先,冲突管理以政府为主,缺少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社会对“全能主义”政府形成了依赖惯性,有问题找政府解决成为冲突化解中的首选。但是,现实中公众又对政府作为第三方管理冲突存在不信任和怀疑。这种“高依赖、低信任”的困境,容易对政府提出过高的期待,不仅仅加剧了政府的负担,没有了社会组织这层防护带,还容易使政府引火烧身,使原本社会系统内公众之间的冲突转变为社会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即二阶冲突②。其次,冲突管理中往往强调冲突处置,而忽视冲突化解。冲突处置,是指以结果为导向、以强制力为主要手段,追求冲突管理效果和效率的解决方式,以政府为主体;冲突化解,是指以过程为导向,以对话、谈判和调解为主要手段,追求冲突管理的公平性和可接受性的解决方式,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实现社会与政府的合作互补。当前的冲突管理多属于冲突处置的范畴,追求及时止息争端,迅速控制升级,实现表层的稳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激发暴力性的对抗冲突。

三、实现冲突管理应急性与常规性的结合

应急性管理过度和常规性管理不足暴露了当下中国地方政府在冲突管理的低效和失效问题。冲突管理的理想化进路是常态与非常态并重,应急性与常规性两种取向相结合,寓应急性管理于常规性管理之中,以应急实绩衡量常规性管理能力,以常规性管理机制带动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冲突管理。在冲突管理中,既要强化应急性管理能力,也要提升常规性管理能力。

(一)提高冲突的常规性管理能力,以不变应万变。首先,健全多种常态化的意见表达渠道,释放冲突能量。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冲突有利于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防止社会出现整体性断裂,造就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反之,如果“冲突能量的聚集与日俱增,形成日益紧张的对峙。犹如一个火药桶,只需要一点儿火星——一点儿希望的星星之火,……或者一点儿动荡不安的星星之火,……随即就会轰然爆炸”。〔4 〕 (P8 )因此,必须在冲突管理中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渠道,允许公众在法律范围内,自由、平等地抒发观点和要求。例如,进一步完善基层选举制度,治理选举腐败,使公众可以通过公开的选举自愿选择自己的代言人,并完善监督,提高利益表达的效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主参与制度,如听证会、恳谈会、座谈会、发布会等,提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和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公众通过加入各类社会性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种公益性、志愿性的活动,展现呼声和需求;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和公共论坛,进行直接的交流和对话,阐发观点和立场,促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进入政策议程。通过这些安全阀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冲突能量累积导致的极端爆发。

其次,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政府搭台、社会唱戏,实现冲突的协同治理。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社会力量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可以实现冲突的自我管理,而组织化的冲突更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因为,冲突中的群体越是组织化的,遵守的规则就越多,冲突中的暴力相应就会受到限制,对抗和损失就会越少。具体说来,社会组织可以发挥“预警器” 〔5 〕 (P58-59 )作用,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构建一层防护带,有效避免政府与社会的直接对抗;社会性管理和干预机制的前置提高了政府作为冲突管理的最终裁决人的合法性和权威地位;能够整合群体成员分散的意见和需求,提高诉求表达的效力和效果;能够有效约束社会成员的过激情绪和激进行为,确保冲突行为不越线、不过界,实现冲突表达的有序化和规范化;代表全体冲突参与者与政府或发生冲突的对方开展谈判,既能够提升冲突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加谈判的实力,又能够有效开展沟通和协商,达成问题的解决,不至于政府面对一群“乌合之众”生出“重拳打苍蝇无处下手”的感慨。

(二)提高冲突的应急性管理能力,从变化中探寻规律性。首先,转变应急观念,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走出当前冲突应急性管理后知后觉的窘迫,必须转变既有的思维,打破应急中的惯性行为,变被动反应为主动出击,工作思路和重心由被动救火转向积极防火,完善应急管理资源的常态设置与整合,实现应急管理的专门化和常态化。建立和完善冲突应急性管理相关的组织框架、资源配备、运转机制和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冲突预警、预防、应急、善后救济、经验总结等全过程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常设机构的建立和管理资源的分配,探索应急性管理中的确定性和规律性,并转换为常规性的管理,诸如冲突信号和征兆的收集、汇总、分析、传递。在常态情况下,需要加强应急性管理方案的演练和完善补充,实现冲突应急性管理的常态化准备,一旦冲突进入和即将进入升级阶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坚决把冲突遏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防止扩散和蔓延。此外,必须充分整合应急资源,统一思想认识,协调部门联动,防止“九龙治水”的难题。

其次,重视冲突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当前的冲突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的失语和妄语客观上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便利。在冲突过程中,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对政府的过高期望相生相伴,这种情境下,公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膨胀,渴望知晓冲突的具体情况和政府的应对措施,从民主的意义上讲,这也是参与的一部分。如果信息公布不及时或不全面,公众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慌,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谣言的传播尤其是针对政府的谣言反过来会刺激冲突的升级。因此,必须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跑在谣言之前,以一个权威的声音,以我为主地、及时全面地披露相关信息,加强舆论引导,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才有利于冲突的管理。

最后,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现场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力。冲突的现场处理是应急性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冲突产生之后,现场的应急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冲突的发展趋势。冲突的现场应急管理,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掌握对话和谈判的技巧和要点,主要领导和专业人士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开展对话,尤其注意对话的态度、方式、语气等,既要避免刺激围观群众,又不能一味退让,谈判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其二,警力等强制手段和力量的使用既要慎重,又不能过分妥协,视冲突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使用警力以及武力的对等升级原则,即对冲突中的参与者进行分类处理,对好奇围观者进行劝说式的驱散,对一般性利益相关者进行观察,对直接冲突的双方进行居间调解并带离现场,而对待蓄意煽动、破坏者则要坚决予以逮捕处理。

(三)以制度和程序为抓手,实现两种管理取向的有效对接。制度和程序既是两种管理取向的内在依据,同时也是联结应急性管理和常规性管理的纽带。一方面,合理的制度和程序不仅规范了冲突方的行为,也规范了作为管理者的政府的行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度是一套客观的规则构架,它通过向社会提供一种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进而为社会行动者塑造合理而稳定的预期,而合理的程序是公平和秩序的保障。有效的冲突管理,是将制度化的冲突表达纳入常态民主生活中,而无组织的、暴力性、对抗性的冲突则应该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完善的制度和程序又是应急性和常规性两种取向实现无缝对接的润滑剂,实现两种取向的平稳切换。常态时间,应急资源除加强自身的准备外,还要服务于常规性管理,避免行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在冲突升级时能够迅速而畅通地切入应急状态,与此同时常规性管理资源相应予以配合。从时间存续上看,应急性管理是非常态的、紧急情况下的管理取向,是一段区间内的干预行动,制度和程序严格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如何进入应急状态,如何善后和回归常规性管理;低烈度、低强度、低水平的冲突更为频繁,因此常规性管理是更为普遍化的常态行为,这时制度和程序规定了在正常社会秩序中的冲突管理,例如应急预案的准备和演练、应急体系的完善、冲突的预警和预防,以及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更为宏观的方面。

注释:

①本文的应急性管理是从狭义上界定的,也可以说是突出现实中的应急运作。在理论研究上,学界已然突破了传统的应急思维,但是冲突管理实践中的应急还多停留于传统的应急模式,缺乏“大应急”的意识。

②在笔者的其他相关研究中提出,一阶冲突,是指起因于某些具体争议或纠纷的当事人之间初始的冲突状态;二阶冲突,是指直接对抗的双方或一方与居间干预的第三方产生的新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詹承豫,顾林生.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7,(5).

〔2〕Louis R. Pondy.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cepts and Model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7,(2).

〔3〕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周荣

作者:韦长伟

常规应急与应急管理论文 篇2:

新冠肺炎转运中急救车医疗舱的消毒与防护管理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新冠肺炎转运中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工作纳入研究范围,在2021年1-6月期间开展常规管理工作,2021年7-12月开展强化管理工作,对比强化管理工作前后效果。结果:开展强化管理工作后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强化管理工作前、感染率明显低于强化管理工作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新冠肺炎转运中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可以提升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关键词:新冠肺炎;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

新冠肺炎具有较强传染性,需要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急救车医疗舱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提升急救车管理质量水平[1-2]。文中对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工作中强化相关管理工作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將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工作纳入研究范围。2021年1-6月期间有6辆急救车,74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在2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02±3.10)岁;2021年7-12月期间有有6辆急救车,74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在2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0±3.0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满足新冠肺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2021年1-6月期间开展常规管理工作。2021年7-12月开展强化管理工作:

1.2.1管理人员

明确每辆急救车医疗舱管理人员,每天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急救车内药品、物品检查,及时补充,同时做好消毒除菌工作,确保急救医疗舱中有足够的消毒溶液等应急设施与基本防护物资。

1.2.2医疗小组与护理小组

医疗小组确定核心医疗制度、相关工作流程;组织相应的护理小组,并明确各项护理方案与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学会在短时间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发展,以便转运时为其他医务人员提供重要病情信息;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在转运途中及时与医院联系,提前做好相关救治准备。

1.2.3患者方面

在转运途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与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让患者可以主动配合消毒、防护管理工作,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

1.3判断标准

对比强化管理工作前后效果,包括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医院自制急救车医疗舱的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量表,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管理质量越高)、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信息,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就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常规管理模式下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为(89.38±9.20)(分)、感染率为1.35%(1/74);

强化管理工作后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为(63.23±9.11)(分)、感染率为12.16%(9/74)。

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t=7.822,P=0.001;X2=9.276,P=0.002)

开展强化管理工作后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强化管理工作前、感染率明显低于强化管理工作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重了医院日常工作负担,尤其是急救车医疗舱作为新冠肺炎应急管理重点部分,做好并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3-4]

结合文中研究结果,发现在新冠肺炎转运中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可以将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水平提升到新高度,降低转运途中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同时,开展强化管理工作后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强化管理工作前、感染率明显低于强化管理工作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在新冠肺炎转运中强化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可以提升急救车医疗舱消毒与防护管理质量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 徐志明. 医用高压氧舱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2021,29(3):51-54.

[2] 傅新巧,孙晖,辛艳姣,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方舱医院医疗管理实践与思考——以江汉方舱医院为例[J]. 医学与社会,2020,33(5):86-89.

[3] 李佳龙. 高压氧舱医疗设备档案维修记录的数字化管理研究[J]. 饮食保健,2020,7(3):279-280.

[4] 史源,杨斌,朱世超,等. 河南省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管理制度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0,27(3):368-370.

作者:董灵敏

常规应急与应急管理论文 篇3: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频次越来越高,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增广,是拉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了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设备自身因素等等,因此难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保障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对生产工作造成的影响,而且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本文将通过分析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问题,探索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问题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机械设备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也更加复杂,这也成了维修和保养管理当中遇到的挑战。传统维修与保养管理措施呈现出一定的弊端性,难以适应机械设备运行的特点与需求。企业的生产效益,与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这也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趋势下,机械设备的连续作业已经成为常态,长此以往会出现老化或者磨损等问题,对后续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的维修与保养措施,能够实现对故障隐患的有效排查,降低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然而,在当前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管理工作策略,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转。

1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缺乏重视。很多企业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为了能够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与高效性,忽视了对设备的正常维修与保养,导致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管理工作的形式化较为严重,存在走过场的问题,未能对其中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排查[1]。其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由于缺乏先进的维修与保养技术,特别是新设备逐渐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难以使用当前维修与保养故障的要求,使得设备的故障解决存在滞后性问题。最后,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在建立制度时未能考虑到设备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导致在制度执行时遇到诸多阻碍。

2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策略

2.1 正确选型与调配

由于机械设备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技术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选型和调配,使其更加适应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充分发挥设备自身优势的同时,防止由于使用不同出现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正确的选型,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磨损,控制维修与保养成本。此外,还应该深入分析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同时掌握生产工作的实际特点与要求,采取针对性调配措施。为了能够防止在机械设备使用和保养时出现矛盾,还应该合理安排二次保养维护的时间。

2.2 特种设备检测

特种设备是机械设备的特殊类型,其适用特点和应用方法都与常规设备不同,因此应该成为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重点。当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仅会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而且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与一般性生产设备相比较而言,特种设备在危险性上更高,容易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检修不及时造成危险事故[3]。因此,应该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检测,定期巡回检验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实施获取特殊设备的运行参数,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应该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制定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

2.3 加强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是决定设备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对于操作人员而言,不仅需要确保其具备专业的操作知识与技能,而且需要增强其安全意识,防止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三类级别的安全教育应该在现场定期开展,明确各个环节人员的职责。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手册进行合理化编制,同时普及安全生产责任知识,防止在工作当中出现仅凭经验操作的问题[4]。新装机械设备应该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安装和使用,并在后续培训中对其知识体系与技能进行更新,适应机械化发展的要求。为了能够确保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还应该对其进行有效考核,防止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化。

2.4 提升重视程度

提升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上报并处理。在日常维修与保养当中,应该严格遵循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检查设备之后应该认真填写相关自检记录表,明确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有效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防止当故障出现时由于维修时间过长对生产造成阻碍。在设备的操作和保養当中都应该由专人负责,防止出现互相推诿的问题。

2.5 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维修与保养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能够保障其有章可循。在制度的建设当中,应该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处理措施。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分类管理,同时明确其维修与保养细则,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致化分工,实现维修与保养的精细化管理[5]。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能够找到相关责任人。为了能够对其保养效果进行有效监督,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落实。

3  结语

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人员素养不高和制度落实困难等问题,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频发。因此,应该通过正确选型与调配、特种设备检测、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重视程度和完善制度建设等途径,促进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威.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剖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231-232.

[2]崔冰辉.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浅述[J].居舍,2019(20):158,164.

[3]丰加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137-138.

[4]蔡庚.关于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9):195-196.

[5]王琦.关于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9(08):167-168.

作者简介:刘振杰(1977-),男,山东沾化人,副高,本科,研究方向为设备物资管理、设备维修保养。

作者:刘振杰

上一篇:教师工作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后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