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者简介:张倩倩(1990-),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生,经济学硕士在读,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而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无疑会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 篇1: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摘 要】外贸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探讨如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国贸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出口竞争力高低最终也将取决于其产业结构。当前在国际贸易领域,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在产业内贸易中的出口比重仍然偏低,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及世界贸易大国地位还不相适应。为了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要结合我国要素禀赋状况、产业技术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以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产业政策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虽然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但作为一国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来说,比较优势仍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贸易中具有相当的地位,现有的丰裕的劳动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是我国现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理想选择。因此,应当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要大力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业、围绕高科技外围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机械不能代替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那些污染环境、资源消耗较多、缺乏竞争力的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加强对传统出口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技术含量,积极将新技术、新材料向传统产业渗透,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使其重新获得比较优势。

二、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价格机制不健全,即一方面重视市场力量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产业政策引导,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要加速电子信息产品、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和家电制造、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发展汽车和相关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中重型卡车、中高档轿车、越野车的三个主导产品,推动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发展;完善用高技术作为支撑的先进制造系统,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着重发展移动通信、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软件产业、计算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持医疗设备、电子设备、数控机床、发电和输电设备、印刷机械、环保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发展都市型工业,主要是发展市场需求和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的纺织、服装、印刷包装、饮料和食品、工艺品等城市产业;促进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乙烯,精细化工等相关下游产业链;生物制药产业的培育,以生物技术、化学制药、天然药物与中药作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一套集医学创新、制造、流通及服务于一条龙的产业群,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技术溢出提升产业国内附加价值

中国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能够大大填补中国的技术空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资本和技术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意识地进口高新技术则是打破这一瓶颈的有力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电、纺织等行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生产基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加工贸易方面,可以通过高科技加工贸易的发展来提高处理贸易技术含量,提高加工深度,对中间投入的产品定位率扩大,能快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做科技兴贸政策的研究和实施;制定更有效的财政,金融,保险,退税等优惠政策,支持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中国知识产权的系统管理与国际接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创造对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有利条件;政府部门应提供良好的信息为企业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服务。

未来之路,始于脚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我们既要努力培育优势企业,同时也要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化的贸易政策,借助新老产业的合力,发展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陈晋玲.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4,10:25-27

[2]傅强,黎秀秀.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14,03:115-120

[3]陈俊聪,黄繁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结构优化[J].国际贸易问题,2014,03:113-122

[4]郝思军.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02:28-30

作者:王晨光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 篇2:

对外贸易结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简介:张倩倩(1990-),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生,经济学硕士在读,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而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无疑会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作为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却极少对其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本为试图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打破分裂局面。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际贸易结构转变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两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1985年以来,石油被纺织品和服装所取代,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标志着中国商品出口从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转变;第二次是1995年以来,纺织品和服装被机电产品所取代,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标志着中国的商品出口从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向资本密集型商品转变。

第一: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量比重迅速上升。20世纪80年代初,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略高于工业制成品比重,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但差额逐年减少,我国产品出口开始出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进行转变。直至199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占出口产品比重大幅度上升。至此,中国产品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逐年大幅度增加,并远远超过初级产品比重。

第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化,机械及运输设备比重逐年增加。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商品集中在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商品,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4.7%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47.07%。这代表着工业制成品商品出口中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转变。尤其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可以分成三步演进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此期间缓慢上升,超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成为发展重点,代替重工业优先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演变成第二产业位于第一位,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二阶段是1985年—2001年,在此期间,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GDP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至2001年以后上升至40%以上。第二产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轻工业发展逐渐代替重工业,成为第二产业发展支柱。第三阶段是2001年—2012年,中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从2001年的14.1%下降至2012年的10.09%,第三产业保持上升趋势的发展态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继续调整。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总体来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第二产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其工业内部也实现了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重点发展轻工业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三)产业结构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理论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生产能力提升,本国就会面临商品生产过剩的困境。这种生产过剩通过本国市场内部消化难以有效解决,只有通过贸易才能消化过剩的产品。另一方面,进口稀缺生产要素也可以加快本国技术进步,从而提高本部门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随着本国出口商品由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向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转变,该国的资源配置也会进行相应转变,则产业结构亦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产业其竞争力越强,生产效率越高,该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会越强,其出口比重也会越高;反之,一国产业竞争力越弱,说明该国该行业生产要素禀赋越贫乏,生产效率低下,该商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出口比重越小。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若一国产业调整优化,提高生产率,提高其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则该产业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二、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地发展趋势中,中国应顺应发展规律,加快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本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稳步实现货物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服务贸易。一方面,通过科技进步,加快货物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国内生产链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实现由传统的服务业如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向如金融、保险、通讯等生产性服务贸易转变。(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作者:张倩倩 玉晓丽 张月 张剑 王溯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 篇3:

青海加速度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全省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良好发展局面。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一是经济稳步增长。2000年至2008年,青海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5%,成为青海历史上发展质量最好、速度最快的时期。GDP由1999年的238.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61.53亿元,人均GDP由1999年的4663元增加到2008年的17389元,翻了两番,2008年的GDP增速达到12.7%,是1985年以来最快的一年。

二是财政收支屡创新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23.03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136.51亿元,增长了近5倍。一般预算支出由1999年的55.74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363.83亿元,尤其是“十一五”以来,财政支出主要偏重于事关民生的一般公共服务、农业、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2000年至2008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0亿元,年均增长18.8%。“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兰青铁路复线、支线铁路、资源开发铁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新能源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建成了一批水利骨干项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了通讯设施的建设力度,边远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缓解。集中实施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重点城镇防洪等项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城镇带动和辐射功能得到增强,城镇化水平由1999年底的34.8%提高到40.1%。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了教育、卫生、文化等薄弱环节建设,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组织实施了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5%。加强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卫生医疗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加强了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州县乡(镇)级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农牧区电影放映工程、“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一批文体设施建设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9年的59%和82%提高到2008年的88.5%和94%。

五是人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4703元提高到2008年的11648元,年均增长11.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486元提高到3061元,年均增长近10%。扶贫开发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由197.7万人减少到75.7万人,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均纯收入从1226元增加到2830元。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度降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9年的75.15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252.84亿元,增长了2.4倍。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参保率达7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向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农民工扩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参合率达到96.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启动。

六是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先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累计完成草原围栏面积8150万亩,退耕地造林种草290万亩,荒山造林种草67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22平方公里,人工造林278万亩,封山育林919万亩。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1%提高到2008年的5.3%。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积极淘汰“两高一低”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认真落实关停小火电机组和火电脱硫工程建设任务,建设了一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国家许可的范围以内。

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十年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特色经济框架基本形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由1999年的17.0:41.1:41.9调整为2008年的11:55:34。加大农牧业的比例,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5.7%,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增速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工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7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41.85亿元。

支柱产业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推进资源转换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8年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97.01亿元,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66.90亿元。百万吨钾肥及综合利用、钾锂硼资源综合开发、90万吨纯碱等一批资源开发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盐湖工业集团、西部矿业、华鼎集团等一批特色优势企业集团发展壮大,资源开发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成果显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青海省把握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和产业升级的新方向,轻金属新材料、光伏产业等成为新的开发热点;碳酸锂、硅材料、机织藏毯等一批新型产业正在形成,全面提升了工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产业引领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总收入由1999年的4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7.51亿元,增长了近11倍。

循环经济、园区经济成为新亮点。近年来,青海省大力推进资源间循环利用、产业间循环组合、企业内循环生产,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工业生产力的集中布局,工业园区已成为带动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2.8%。

体制机制更富活力。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各项改革进展顺利,农牧区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面完成,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18%提高到28.5%。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1.0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6.88亿美元,增长了5.4倍。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具有比较优势的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骨干商品,以机电、高新技术为主的优势产品,以高原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为主的特色外贸出口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从2000年起,青海成功举办了10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吸引省外企业参与西部开发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投资贸易洽谈会”。

作者:西 文

上一篇:机关党员工作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小学作文(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