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再利用技术工艺路线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今的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应该不是纯粹的工业形式,可以结合“环境艺术”、“景观规划”等的具有艺术氛围的新型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观,可以具有观赏价值,也可以具有更深层次的功能性的景观。作为当代设计者,如何把具有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结合到景观中,设计出更有时代意义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过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污泥再利用技术工艺路线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污泥再利用技术工艺路线论文 篇1:

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分析及工艺选择

摘 要:脱硫废水的处理主流方向为液体零排放,经处理后淡水回用到生产过程中,反应产生的結晶盐满足工业级纯盐要求。脱硫废水因为其成分复杂,水处理难度非常大,选择既能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又能达到回用和结晶品质的工艺路线是废水处理的关键。通过对各种工艺和技术优缺点的分析,总结脱硫废水处理各个阶段的工艺特点,并以元坝项目为例,证明了合理的工艺选择可以使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各模块之间互补,使系统更加经济稳定,为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硫废水;预处理;膜分离技术;蒸发结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型燃煤电厂的建设,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烟气脱硫废水受到特别多的关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盐类物质以及微量的重金属[1]。这种特殊的水质情况,使脱硫废水的处理难度非常大。另外,因为重金属具有富集性,造成污染后不容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几乎是永久性的,决定了脱硫废水必须单独处理。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应遵循“分质收集,分类处理”原则。

1 脱硫废水性质及处理要求

根据废水水质将其分为高盐度低悬浮废水、低盐度高悬浮固体废水、高盐度高悬浮固体废水、低盐度低悬浮固体废水;根据排水的周期性,可分为定期排水和非定期排水。

根据处理出水的使用和出水水质标准选择经济上可行的工艺,最小的建设投资,最经济的运营成本,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一般考虑废水处理后再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补水、绿化浇洒、地面冲洗等,达到水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1.1 脱硫废水水质

以四川某自备电厂脱硫废水为例,脱硫废水水质如下:流量120 m?/h,pH=12,COD 204 mg/L,氨氮445 mg/L,电导率 15 780 uS/cm,全盐量8 708 mg/L,硫酸根2 780.6 mg/L,氯离子1 055 mg/L,碱度22 mmoL/L,硬度65.2 mmoL/L,二氧化硅20 mg/L,钠离子488 mg/L。

1.2 出水水质

项目设计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符合“城市污水回用—工业水质(GB/T 19923—2005)”中洗涤水的要求,使再生水可以重复使用[2]。

2 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工艺流程

以元坝汽田自备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设计为例,工艺路线分3个单元完成。

2.1 预处理单元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浊度及部分钙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工艺建设以土建池为主,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加药处理、清水池等。

2.2 膜浓缩单元

通过反渗透膜和电渗析膜浓缩工艺,将水中的高含盐分废水进一步浓缩,将水中盐的质量分数从0.5%提升到15%左右。

2.3 蒸发除盐单元

水中的盐(硫酸钠和氯化钠)通过蒸发结晶,冷凝水可以再循环和再利用。

2.4 总体工艺流程

首先,在废水通过预处理单元去除钙镁硬度、硫酸根等易结垢的成分,本单位主要是沉淀,絮凝和添加中和药剂。预处理完成后进入膜浓缩工艺,膜淡水回用到脱硫系统中,膜浓水进行结晶蒸发,最终产物为较高纯度的氯化钠结晶盐,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整个工艺设计高效、低耗,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其中双膜浓缩淡水和蒸发后的冷凝水回用到脱硫系统中。

3 脱硫废水处理的技术分析

根据元坝项目废水的特点,我们选择的处理工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重考虑分析,选择最有效、低耗、经济的处理工艺:(1)废水处理后能够确保水质达标回用。(2)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废水中的盐分等有用物质。(3)处理工艺设施需运行稳定,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能适应水质不稳定,水量变化大。(4)处理工艺的设备设施材质的选择充分考虑其耐腐蚀性。

3.1 预处理

预处理是整个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的前提和基础,主要目的是去除悬浮物及部分溶解性的盐类降低硬度、调节pH。传统预处理工艺一般为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纯碱和硫化物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经处理,废水可达到排放要求,但传统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不能满足后续的浓缩减量和结晶蒸发的零排放要求,为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设置预处理流程如下:(1)为防止废水中高硬度及高浓度硫酸根对后续的浓缩工艺造成严重结垢的危害,所以,本工艺中设置软化预处理工艺段,分为沉淀、絮凝和中和,去除水中的杂质。(2)在沉淀池1中加入碳酸钠沉淀钙镁离子,沉淀池2中加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加速沉淀,沉淀池后设置混凝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进行充分反应并沉淀。(3)废水经混凝反应器中的沉淀反应后,底部的污泥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上部出水流入清水池,此时清水池中的废水处于碳酸钙饱和状态,需加酸将pH调至中性,减少钙结垢风险。(4)因清水池中的水可能会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为确保后续反渗透膜和电渗析膜系统的正常运行,清水池中的废水后续应再经过砂过滤、活性碳过滤和超滤系统,目的是去除水中颗粒杂质等。本工艺是在传统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将传统预处理与超滤技术相结合,提高出水水质指标,确保出水满足膜处理的水质要求,对保护后续工艺的膜组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浓缩减量处理

零排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溶解盐的结晶和回收,为了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盐结晶品质以及废水回用,浓缩减量是脱硫废水处理的关键过程。现阶段,浓缩减量主要有膜法和热法,膜法适用于废水含盐量高,范围较宽;热法只适用于废水含盐量15%~20%。本工艺中预处理后的混合废水选择经反渗透浓缩,废水含盐量由6×10-3浓缩至45×10-3,反渗透浓水进入电渗析膜进行进一步浓缩,通过电渗析膜浓缩装置将废水中盐分的质量分数浓缩到13%~15%,反渗透膜淡水和电渗析膜淡水达到回用水要求,淡水回收到脱硫系统中。

膜的选择: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分子级别的过滤,在工艺选择时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孔径级别,达到分离除杂或浓缩脱盐的目的。现今膜分离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水处理的工艺过程中。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都可以拦截水中的钙和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除此之外,反渗透法还可以脱离胶体物质,使水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5%;纳滤膜与反渗透膜比较下来,反渗透膜相对设备便宜,操作简单,能耗低,更能有效净化水,符合国家标准。因此,本工艺采用两套反渗透膜装置分步浓缩。第一套反渗透装置将废水的含盐量由6×10-3浓缩至24×10-3,反渗透膜排列方式为一级两段;第二套反渗透装置废水的含盐量由24×10-3浓缩至45×10-3,反渗透膜排列方式为一级两段。最后反渗透膜的浓水进入电渗析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浓缩,即电渗析膜分为均相膜和异相膜,均相膜的电阻低、能耗低;异相膜的电阻高、能耗高,因此,本工艺选择均相膜电渗析设备处理,能耗低,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3.3 蒸发结晶处理

3.3.1 多效蒸发技术

多效蒸发是目前大多数工艺采用的一项蒸发结晶技术,通过多效蒸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目的。节能在于多效蒸发是将蒸汽进行反复利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三效蒸发,最多可以做到四效蒸发,一套四效蒸发器蒸发1.0 t水消耗蒸汽0.5 t,电耗为15 kWh。蒸汽价格200元/t,电费按1元/kWh,合计每蒸发1.0 t水需要0.5 t×200元/t+ 15 kWh×1元/kWh=115元。

多效蒸发工艺的優点是投资相对较少;但缺点是需要大量蒸汽和电耗,运行成本高,且占地面积非常大,设备腐蚀性高,后期维修费用巨大,因此蒸发结晶必须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蒸汽消耗量的新技术。

3.3.2 MVR节能蒸发

节能蒸发器是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的一种新型蒸发结晶技术,也是利用多效蒸发技术的基本原理,不同点是通过MVR节能蒸发器是通过压缩机对物料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进行压缩做功,使得二次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被再次提高,也就是将电能通过对物料做功转化为热能[3]。当温度和压力被再次升高后的二次蒸汽回到蒸发系统,可以再次对物料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二次蒸汽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工作过程消耗的主要是电力,仅需补充少量的生蒸汽。

MVR工艺优点在于其单位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减少公共设施,减少或不需要供应生蒸汽,无需制冷设备即可在40 ℃以下蒸发。MVR蒸发1.0 t水仅需蒸汽0.02 t,耗电23~70 kWh,取中间值50 kWh计算,蒸发1.0 t水需要费用0.02 t×200+50 kWh×1元=54元;由此看出,MVR节能蒸发器的节能效果显著,与多效蒸发器相比,采用MVR蒸发技术可以节约1/2以上的能耗,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率。

因此,本工艺选择双膜浓缩后的浓水进入MVR节能蒸发系统,将废水中的盐分结晶出来,蒸发冷凝水回用到生产、生活用水,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4 结语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废水零排放是今后脱硫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要求系统具有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清洗周期长、抗污染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通过上述各工艺比较可以得出,采用“预处理+反渗透+电渗析+MVR节能蒸发”为主的零排放工艺路线,膜法浓缩和新型蒸发技术的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系统的高效、低耗,确保系统长周期的运行稳定及维护保养简便快捷,同时符合废水处理零排放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虞 钢,马浩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9):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

[3]陈 彪.基于MVR技术的板蓝根浸提液浓缩的工艺设计[D].南宁:广西大学,2017.

作者:涂子霞

污泥再利用技术工艺路线论文 篇2:

浅谈水循环系统中的景观设计

现今的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应该不是纯粹的工业形式,可以结合“环境艺术”、“景观规划”等的具有艺术氛围的新型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观,可以具有观赏价值,也可以具有更深层次的功能性的景观。作为当代设计者,如何把具有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结合到景观中,设计出更有时代意义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过程。

关键词: 环保、生态、再生循环、水景观、艺术设计

1 定义

以水循环为导向的景观,指的是利用水的循环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设计中把水循环的每个重要技术工艺作为引导路线的关键点,通过了解水循环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这里,景观设计不单单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更多的是辅助性设计,通过功能来决定形式。

2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切入点

2.1 水循环再利用与设计结合的思考

水循环再利用是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过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现今有很多国家在不断尝试把高科技的环保技术融入到与环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断在思考: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

在当今的水循环再利用中,多采用雨水收集和人工湿地的做法。通过自然渗透、生物净化设施等来完成水的循环处理,使轻度污染的水源还原为洁净的水,并且能重新利用回人们的生活当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技术不再单纯的工业技术,更多的其他学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例如人工湿地常常给设计成一个美学价值很高的生态系统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成为广场或者其他大型的一个场地的景观规划等。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做法,例如日本为了整治水患问题,使得城市发展继续下去,采用把这个方案与土地利用规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规划。日本的洪水灾害是比较严重的,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日本政府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法来疏导洪水来时造成的水患问题。第一,将原本自然界的雨水急留,如带水的自然区域,逐步调理恢复;第二,在在城市中的地面材料中,使用容易蓄水的材料或结构等使得地面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功能;第三,把原本的扩展河道的做法改成分洪蓄水的人工湖泊、湿地等。虽然日本政府这样的做法所花费巨大,但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抑制了日本的洪水危害,并且综上所述的地区又成为有机的城市公园体系。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指的是使用水循环再利用,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過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当今艺术设计界所追求的一个创新方向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也是日趋重大。

3.设计案例分析

3.2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内一处。基地选址为校园内的一个空旷处,周边有实训大楼、操场、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景观湖。项目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桂丹西路。占地面积约450亩。周边与狮山、南庄、西樵、西南白泥等镇相邻。丹灶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广东首个湿地公园南海大湿地公园和南海四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仙湖旅游度假区。佛山南海的气候基本特点:春湿多阴冷,夏长酷热,秋冬暖而晴旱。4—9月为汛期,雨量较为集中,径流多数以洪水的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流入江河,成为不可利用的水资源。周边由于有工业区,加工业,故出现水质污染严重的现象。

3.3环保学院校园水景观设计的营造分析

针对环保学院的校园背景的特殊和所处区域的气候特点,打造整个校园的系统水景观,是一件利民利校的好事。对于一个有着强烈行业气息的高职院校,我认为在高校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要注重对校内的专业氛围的塑造、加强专业意识,并且突出带有专业特点的水景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环保学院内的水景观分为四类:以教育、学习、休闲、观赏为核心的水景观。把特殊性的水(生活污水及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放入到整个的校园水景观设计中,通过专业技术的支持,把重新处理出来的水作为一个校园水景观的用水来源,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水景观。

3.4创新性的水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以往的污水处理厂,是肮脏的,污浊的,去参观的人们主要是为了看专业的技术,但几乎每个人都不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去看的,而是让污水的实际状况给震惊、让散发出来的臭气熏的掩面而去。

对于这个原本在水污染循环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使人无法赏心悦目。在笔者设计的这个水景观中,应该是新颖的,具有设计理念的,能够把环保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参观者。对于景观的设计环节,不是单纯的景观,必须把环保工艺结合到里面。用植物的芬芳、欣欣向荣的颜色来冲淡污水的视觉、嗅觉的污染,突破以往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困难,使工艺与景观不再分离。

在这个全新的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决定形式。以参观为主要目的的功能里,必须要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整个设计开展前,首先要了解整个污水处理循环的过程,才能对所有的参观流程有个很清晰的概念。在参观路线中,对每个工艺的节点进行停留,结合设计的手法,从空间、角度、形式等多种方面,与其紧密结合,使参观者有足够的时间停留,达到参观学习的目的。并用设计的手法尽可能的把污水的气味掩盖到最小。整个参观的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在整个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合理安排参观线路,突出工艺+趣味的设计理念,前期的水景观设计中,主要突现的是以“看”为主要目的,因为工艺的特殊性,在中期的工艺阶段、利用空间的分隔,逐步形成人群的效果,把平乏的空间变得有趣,活动性提高。中后期的工艺阶段,由于水质的逐步变清澈,可以把部分水作为动感的水景观设计,形成一个人与水的互动景观,把水景观设计从单纯的欣赏提升到互动,使得整个的设计更加有意义。

3.5工艺流程

整个的水循环设计思路分析:

把生活污水与雨水从收集好的管道,进入到最开始的预处理,二级处理再进入到人工湿地阶段,最后进行后处理并且排放出去,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景观浇灌水、景观喷泉、生活中段用水等。

(1)预处理(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称为预处理,包含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物理法。主要除掉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SS)15,

(2)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中,用了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二沉池。水解池主要是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水解是将外界有机物还没有进入到微生物之前,利用生物化学反应,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酶化反应。而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则是一个完整的工艺,名字叫做“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也叫A2/O工艺16。(见图)污水在二级处理中,主要去除碳源BOD可达95%、过程中由于污泥回流的缘故,会产生硝化作用。通过一级与二级处理,污水中的

SS、BOD等物质已少了很多,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赶紧,还远远达不到排放的标准。须经过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进一步去除SS、BOD等以及氮、磷。

(3)人工湿地

通过建造、监督、控制类似仿沼泽的地面,并把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结合运用到污水处理中的手法,叫做人工湿地。湿地系统是一个底面微带坡度、具有一定长宽比例的洼地,河床里有土壤和人工填充物混合组成的填料层。污水在填料层的床体缝隙间或者表面流动,床体里种植的是耐水性强、成活率高、能吸收一定的氮、磷、微生物等物质、生长周期长、美观并具有经济价值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水循环的处理的一个工艺流程阶段。

人工湿地的工艺分析:

3.6水循环处理结合景观设计的创新性手法

①基地总体分析:图中红色标识为基地区域,占地总面积为12000平方,整个基地的地形较为平缓,比较适合做污水处理的整体工艺。

②基地周边污水汇集方向分析

整个校区内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雨水。从基地的污水收集来看,主要从实训楼、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操场这几个位置而来。雨水收集主要在操场和实训楼。

③总体设计概念分析

整个的设计中,把工艺的流程摆在了一个最主要的位置,从而作为一个引导性的设计牵引了整个基地的参观路线。从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池—人工湿地—后处理,整個的工艺完成,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景观的参观路线。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从地下走管,部分的工艺露在外面,给人们参观学习工艺做法。

主要工艺及设计说明:

前期:对污水的一个收集过程,包含了生活污水与雨水。生物污水主要接管道,从行政楼、教学楼、宿舍、实训楼等的地下走管;而雨水收集主要采用实训楼屋顶雨水收集的方式,把管道外露,把收集好的水从楼顶的水渠汇总到地面再到地下管道,和生活污水一起来到项目基地的格栅管道入口处,进行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

⑴ 工序一:格栅17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工艺造成损害。

设计部分:

改良后的格栅,在原来的格栅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并在水流的渠道上添加了一层绿化,主要是为了遮掩污水的气味,但是工艺部分保持并显露出来。

⑵工序二:沉砂池18

沉砂池的功能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主要包括砾石和少量较重的有机物质。沉砂池可以分为平流沉砂池、竖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其中平流沉砂池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工作稳定。

设计部分:作为参观为导向的水循环处理,工艺部分采用已有的,在形式上进行一些新的改良。如在本设计方案中,把平流沉砂池原来的埋入地面的部分暴露在外面,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该工艺的工作原理。为了突出工艺造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我刻意把该工艺的形体根据具体的比例放大,把倾斜角度的位置设计成一个3米的下沉空间小广场,而沉砂池的上表面部分,则用一个桥的形式表现。参观的人们,可以根据所需,进入到空间的下沉和上升部分,在参观的同时,形成趣味性比较多的活动空间。与以往的普通污水处理的平流沉砂池来做比较,除了工艺部分可以使人们全方位的鉴赏以外,还可以给学生们、参观者们增加多了一个休憩的空间。

工序三:沉淀池19

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悬浮于污水中的可沉淀的固体物质。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作用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和分离。在该设计中,我选择了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

竖流式沉淀池20

竖流式沉淀池的形状也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沉淀区是呈柱形的,污泥的斗则是倒锥体。污水从中心进水管流入后由下往上经过反射板流至水堰,污泥沉入污泥斗中,并在静水的压力作用下排出池外。(下图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图示意)

设计概念分析:

竖流式沉淀池的池子的高度一般在4m—8m之内,故在设计时,笔者考虑到落差的高度比较大,如果将沉淀池放在地底面,挖的深度太大,投入的资金会比较多。故我将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成立在地面上的,把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做成并排的1层楼的抬高式空间。

设计特点:

空间上与之前的沉砂池的下沉空间有个明显的对比。通过交通的引导,将参观的人群引向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并由于整个空间的抬高,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聚精会神的参观工艺。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日常的人流和参观的人流进行交通的导向区分。由于空间给抬高,加高的区域给予下面的空间起到走廊的作用。对于夏季日照度较高的亚热带地区,起到一个很好的遮阳避雨的场所。

工序五: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

设计分析:在该工艺中,对水温、空气有严格的要求,温度<30o ,最适合温度13℃—18℃;厌氧池、缺氧池对氧气有严格控制,不能有氧氣进入,不然会导致微生物的变化。故我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到温度、氧气对工艺的影响。

项目的所处地理位置,是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温度偏高,不利于该工艺,从降温方面进行考虑,适当的进行降温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故设计时从该方向出发,把原本的水池上加入一个玻璃盒子,隔绝外界空气的流入,并接上流水系统,使得水从玻璃盒子上流淌下来,直接起到一个降温的效果。而且从景观的角度,水景观穿插到了工艺之中,两者得到了一个统一。在从厌氧池、缺氧池出来,水在这个时候是需要加氧进入到好氧池的,可以用曝气设备增加氧的含量,我在这个环节,采用了一个喷泉的景观形式,使得水与外界氧气充分接触,得到加氧的效果。并且参观的人们可以与水景有个充分的近距离接触,体现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手法。

(7) 工序七:人工湿地

设计分析:工艺上用了阶梯进水式,设计上选用了并联式。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中,划分为九个人工水塘,栽种上耐水植物,对进入的水进行除磷、除氮、微生物的处理,并在阶梯的水流后,设计了一个氧化塘,整个塘面将人工湿地环抱住,水流最后进入到此,形成一个生态的微循环系统。在这个人工湿地里,污水的处理继续着,通过湿地里河床的特殊填塞物、耐水植物等的再次处理,把更多的废物留在了水塘中,让植物吸收,经过生态的手法完成水净化的最后阶段。

在人工湿地的景观设计中,我把人的行动作为贯穿整个人工湿地的一个方向。从观赏的角度去对人工湿地进行一个规划。整个参观的路线与湿地景观相互穿插。

4景观规划完成后的效果对比与分析

原始的区域划分图:设计前是一片绿地,地势起伏不明显,没有功能分区。

规划后的区域功能划分:功能区域明显,对空间的使用率较高,解决校区内一些重要的问题。

针对前面所述说的校园内的问题:缺乏特色的景观、休憩空间、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实训基地等来进行景观设计,而整个景观中,穿插的是特殊的“水”。并且把污水的处理过程、循环利用的阶段带入到水景观的设计中,把整体的水景观设计提升到一个具有环保技术研究性价值的位置,把单纯意义上的水景观变成不一样的“水”景观。规划后的水景观,不再简单、乏味,而是充满了活力。丰富的空间、令人流连忘返。

小结:

该项目为特殊的水景观设计。将生活污水、雨水,通过专业的污水处理手法,按照专业的流程,重新变成可利用的水源。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突出“水循环利用”的教学参观和实际意义。在污水收集、预处理阶段,由于水质的原因,故作为参观为目的的景观点,并在参观的过程的空间处理中,采用了多种空间穿插的设计手法。把平时枯燥的参观过程设计为一个趣味、活动的空间;污水处理的中期阶段,水质逐步清澈,设计时把人与水的一个互动关系放入到这个区域,体现人的亲水性以及水循环的一个重要阶段的体现;在污水处理的后期,通过人工湿地,来体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把水循环、水景观更好的结合,达到人、水、景观完美的结合。

作者:喻晓洁

污泥再利用技术工艺路线论文 篇3:

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分析及控制问题探讨

摘 要:当前,污泥产量逐年巨额增长,但却得不到有效处置,导致污泥污染事件频发,污泥安全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污泥处置行业的现状、特点及实践经验,将污泥处置流程分为污泥产生、污泥运输、污泥处置、污泥产品再利用四个阶段,提出了污泥处置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的目标旨在合理保证污泥处置业务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在此基础上,本文识别了污泥处置企业在宏观层面、组织架构、履行社会责任、外包业务、污泥产品再利用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了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政府应从制定标准、加强监管、提供资金支持方面提供保障,污泥处置企业应从企业和业务层面分别采取控制措施,以有效降低污泥处置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鉴于污泥处置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并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希望本文能够对污泥处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并促进该行业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污泥处置;风险分析;控制措施

一、绪论

由于人们长期认识不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问题长期被搁置,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我们迫切需要解决污泥的安全处置问题。

为此,本文识别了污泥处置企业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存在的特殊风险,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降低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促进其实现良性发展。

二、污泥处置流程与控制建设目标

(一)污泥处置流程

污泥处置流程一般包含污泥产生、污泥运输、污泥处置及后续利用四个阶段。在污泥产生阶段,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水处理厂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污泥进行计量统计。在污泥运输阶段,运输单位从污水处理厂接到污泥后,采用运输工具,按照规定路线将污泥运到指定地点。在污泥处置阶段,污泥处置单位将运输单位运来的污泥按照技术规范和处置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运输处置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内有污泥处置设施的,也有可能是先处置,后运输。

(二)污泥处置控制建设的目标

本文结合污泥处置流程及方式中的风险点和污泥行业管理现状,对宏观层面提出建议,对污泥处置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管理方面提出控制措施,旨在合理保证污泥处置业务的合法合规;提出对外包业务和污泥产品再利用环节加强管理,旨在合理保证污泥处置企业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三、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分析

(一)行业管理存在的风险

污泥排放标准、处置路线、方案规划、产品标准等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文件。监管依据的缺失,使相关部门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污泥处置设施不足,运行费用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安全处置污泥。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污泥处置处于无序状态,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组织架构存在的风险

污泥处置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将污泥消纳掉,重生产,轻管理,对内部控制普遍认识不足,尤其缺乏具备足够胜任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和职业道德水平人才,不能有效的控制和应对风险。此外,职能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权力和职责分配不科学,不能进行有效的分工和相互牵制。这些造成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流于形式,形成管理漏洞,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三)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风险

污泥处置企业应以治理污染、造福社会为己任,履行社会责任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安全生产方面

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安全措施、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过程中车辆不能正常运输,处置过程中設施设备不能安全运行,甚至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产品(服务)质量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臭味大,含有相当数量的氮、磷、钾、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并且大多数污泥处置场地离污水处理厂比较远,地点分散,运输过程易遗洒。如果运输处置过程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单位不按规定路线运输、违法乱倒污泥,处置单位接收的污泥不符合标准,提供的临时处置场地、处置流程不符合规定。此外,运输过程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车辆调配不合理,运力不足,污泥积压在污水处理厂内。以上这些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引发群众围攻,甚至导致企业支出大笔的治理费用和巨额赔偿,产生法律纠纷。

(四)外包业务中的风险

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污泥处置企业通常会将很大一部分运输、处置业务进行分包,因此外包业务中的风险是污泥处置企业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

1、承包商选择不当

市场上专业的污泥运营公司很少,为了将污泥运出去,污水处理厂选择的运输处置单位通常并不是专业的污泥处置公司,这些公司缺乏相应的资质、专业的队伍和技术支持,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低劣。

2、污泥处置费结算不当

外包运输费与泥量、运距和单价成正比,外包处置费与泥量、单价成正比。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泥量、运距计量不准确,单价不合理、结算依据不完整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个人从中获取利益,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五)污泥产品再利用中存在的风险

堆肥处置、焚烧处理后的污泥产品可以进行再利用,获得一定的收入。主要风险体现在:

1、销售过程中存在着舞弊行为

没有设置专门的销售机构,生产车间履行了产品销售的所有职责,关键岗位没有实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许多管理者抱着污泥产品是垃圾的想法,随意定价,在赠送、推广、销售之间任性选择,并缺乏相应的经济合同。以污泥产品因含水率不同而会发生变化不便计量为由,不办理产品入库手续,计量不准确。

2、客户基本为种植户或肥料批发商,信用低,如果对客户信用调查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则会造成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企业利益受损。

四、污泥处置企业的控制措施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一是来源于宏观层面,二是来源于企业自身,具体对策如下:

(一)政府应在制定标准、有效监管、资金投入上提供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1、企业决策或管理层要加强法纪政纪、反腐倡廉、内部控制的培训,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对普通职工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2、制定组织结构图、岗位说明书,设置必要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岗位,明确职责,严格授权审批,并相互牵制。如设置技术部门,为污泥处置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设置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下达、生产任务的管理及运营分析等;设置监管部门,保证从出泥、运输到处置过程中的监管;设置事故应急处理部门,以应对突然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群众围攻问题;配备相应技术、计量、监管、安全等岗位以及相应的审核、审批岗位。

3、制定业务流程图,梳理风险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把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制度实施。

(三)加强生产管理

1、在安全生产方面,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日常工作的安全检查,切实保障污泥处置设施安全运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

2、加强产品(服务)质量方面的管理。首先生产过程中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撒生石灰、紫外灯照射、建立地下污泥处置厂等,解决气味、病菌等问题。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GPS定位系统,全程监控系统提供污泥来源标记、路线跟踪、卸载监控等服务,避免不按规定路线运输,不按操作规程的事件发生。第三,明确运输路线、对运输工具的要求,制定不同处置方式的污泥标准和临时处置用地的选用标准,针对不同工艺,制定不同处置操作规程。对处置单位提供的场地,进行现场考察、安全性评估,符合要求的出具场地安全验收单,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沟通协调,共同防范风险,处置完后出具封场验收单,相关领导须严格履行审核审批责任。第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围绕所有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计划和预算,财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真正达到降低成本、整合资源,控制风险的目的。第五,加强运营分析,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第六,以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为目标,履行治理污染、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

(四)加强外包业务管理

1、加强对运输、处置承包商经营范围、运营能力、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等方面的审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运输、处置资质的承包单位。

2、加强计量的管理。首先,企业要引进信息化的计量系统,定期对地秤进行检测,配置防作弊措施,杜绝人为修改的可能。其次,污泥产生单位称量时应至少打印六联称重单,污泥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每日向生产管理部门报送数据,生产管理部门严格复核三方数据,确保三方数据一致,以保证泥量准确完整。第三,针对运距计量风险,运距测量员、监督人、相关领导人员各自明确责任,相关部门和运输方一起测量,共同签字,监管部门随机抽查。

3、加强运输费结算的管理。首先,生产管理部门应协同财务部门做好外包成本的核算工作,以确保招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其次,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合同单价、泥量统计表制作运输处置费结算单,并由相关领导审核确认,连同计量单作為结算依据提交财务。第三,财务部门要强化付款、结算方面的监督,严格复核经济合同、发票、计量单、运输处置费结算明细表、处置场地安全验收单、封场验收单等票据,确保完整、真实、准确后再进行资金支付。

(五)参照产品销售进行管理

1、设置销售管理部门,负责污泥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维系客户关系,制定销售计划,签订销售合同,向生产单位下达出货指令,监督污泥产品质量及生产单位出货情况,建立销售台账,完成结算、催款、销售成本分析等工作。招投标管理部门根据销售计划,进行招标和组织谈判,确定采购方和采购单价。生产车间应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技术规程,并按照销售管理部门的计划及出货指令进行供货。财务部门负责审查销售出入库单据,与销售台账定期进行核对,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内部监督部门定期或随机对整个销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生产车间根据物料平衡的原则进行对污泥产品进行质量核算,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办理出入库手续,并且在入库前检测污泥产品的含水率,以去掉水分之后的重量作为出入库的数量。

3、企业应该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方式进行污泥产品销售,必要时可以采取分期付款、赊销、折扣等方式进行销售,但必须对采购单位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履行必要的程序审批。对于确定发生的坏账,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履行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做会计处理。

五、结论及建议

污泥是否有效妥善处置关系到环境质量、人类社会活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政府应为污泥处置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污泥处置企业应在治理污染,保证健康运行的原则下自我约束,履行企业使命,公众应该在支持、理解、监督中发挥作用,共同搭建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梁龙,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完善措施[J].财会研究,2014(11).

[2]张济建,夏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1(02).

[3]杭世裙,等.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水工业市场,2006(2).

作者:苏冬梅

上一篇: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气瓶安全整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