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英语教育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语言是寄寓着政治的文化权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对全球新闻传播的主导与控制,也表现为英文英语对大众传媒的独霸。那么,传媒中英文夹杂现象应如何认识、处理?需要我们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众传媒英语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众传媒英语教育论文 篇1:

生存还是毁灭?

摘要:在当代社会,面对着大众传媒急剧膨胀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大众传媒产品其直接诉诸感官的形象性、平面性、娱乐性等特点,对以追求纯粹精神品位的文学形成了冲击。由此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文学而成了大众传媒产品积极的消费者和拥护者。大众传媒与文学是否真的是水火不相容?面对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传媒对社会影响力的加剧,大学的文学教育应当何去何从。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在文学教育方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文学教育 困境 改革

大学文学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中学语文教育中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导致进入大学的学生普遍缺乏起码的文学修养。

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发展。而在学校教育中,无疑语文教育就是这股滋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趣味的清泉。在我国古代也有“不学诗,无已言”的说法。但是在中考、高考升学的重重压力之下,中学语文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有学者深刻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其结果便是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的流失。中学语文教育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其中的文学教育一直处于低水准。语文课堂在教学参考书的指导下,一味强调知识性传授,将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审美品位的文学作品肢解成语言文字的碎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感悟,满足于进行应试性练习。长久以往,导致了语文教育中人文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如今中学生因为长期对文学作品存在肤浅破碎的理解,所以出现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隔膜,以及对网络快餐文学热力追捧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困境之二:大学文学教育的边缘化状态,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文学的兴趣。

大学的文学教育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专门对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文学教育;第二种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其他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学通修课教育。

众所周知,在今天中国的教育中,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显然已超越了汉语的教育。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和金钱绝对超过其它任何一门课程。即使是在大学,英语仍然被列为不同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英语四级过不了关就拿不到学位证书,英语过不了关就考不上研究生出不了国。再加上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实用主义,在此导向下,大学生忙着参加各种各样的技术等级考试,以获得就业时作为敲门砖的一张张证书。而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只是作为一门通修课程,课程结束也没有严格的考核体系,因此《大学语文》的课时越减越少,甚至在很多高校已经被无情地砍掉。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免不了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而随波逐流。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还能让人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而现在大学生普遍忽视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学习,其结果是沐浴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光芒也就越少。长期以往,中国学生的人文精神将日益缺失,其审美的修养也必将呈下降的趋势。

困境之三:以影、视、网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其产品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众传媒产品诉诸视听觉的感官享受,消解了文学审美的深度。

美国当代批判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曾经明确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中外,文学艺术产品究竟是不是商品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传媒所从事的是一种经营活动。在2006年因为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三国”而走红的学者易中天,其著作《易中天品三国》被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首批印刷55万册,版税税率14%,3年内保底销量20万册”毫无争议地中标。大众传媒将文学作品通过经营变为产品后,对受众而言,是一种文化读物,但对市场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商品。这种商品属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经营者关注的不是“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而是文学产品所能创造出的商品价值。这就决定了大众传媒的文学文本一定要有商品价值。既然是商品,就要考虑到市场效益,大众传媒产品带有的商品性特点,使文学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它增加了文学的服务价值、商品价值,却消解了文学的精神内涵。目前的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读流行的通俗文化刊物、看好莱坞大片、追逐明星偶像、追捧“超级女声”,而不是去细细阅读意蕴深厚的经典作品。这一切都对大学里的纯文学教育产生冲击。

面对上述三重困境,文学教育应当积极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和其特有的视听结合的传播方式对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改革。

改革之一:转变观念,积极利用信息社会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学教育服务。

近几年来,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已成为世界性的教学改革问题。文学教育也应当顺应新技术的发展,投身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中,形成立体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新形式。

传统的大学文学教育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工具是黑板、粉笔,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小学课堂已经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生活在一个被影像视听艺术重重包围的环境中,如果走进的是一个固守传统、缺乏生气、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没有创新和突破的文学教育的课堂,其学习的兴趣是很难被激发的。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文学的精神和思想的力量只有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新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认为“道不远人”,只有沐浴着圣贤思想的光芒,我们才能进步成长。

很多教授文学课程的老师一直对在文学的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持怀疑和抵制态度。他们认为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会导致学生忽视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现状是:现在的学生不是对文学的文本不感兴趣,而是有可能对整个文学教育都不感兴趣。因此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学生进课堂,积极参与到文学学习的活动中来。因此,大学的文学教育应当首先转变观念,着力培养大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努力把大学生塑造成具有时代精神,拥有宽广的胸襟气度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很好地依靠现代化技术手段——多媒体的力量。

改革之二: 文学教育应将影视的视听技术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构建文学课堂中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广播、电视、电影、语音实验室、摄像机等,以及由此组合的“多媒体”,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文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形象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调动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关注、理解和进一步探讨的兴趣。

以下分别列举在讲授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践情况。

在讲解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制作的幻灯片课件,将关于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逐一推出,将其中关键的词加以醒目的标注。然后教师结合幻灯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其次,可以通过播放由名家录制的配乐朗诵的影像资料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听课情绪。欣赏完毕后,可以通过师生诵读和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去体味诗歌的意蕴,深刻领会诗人的情感。这比传统课堂中,仅凭教师一人单向的讲解,学生被动地记笔记的方式更具生动性。在课堂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策划举办诗歌朗诵会,通过诵读加强对文学语言的欣赏和对文学情感细腻深入的把握。

在讲解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继续运用幻灯、投影等形式做课堂教学之前的背景介绍,内容包括巴黎圣母院的图片和建筑的背景资料,还有雨果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介绍,此外还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过原著之后,通过放映由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作品给学生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比较原著和电影作品各自具有的审美上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讲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原作进行改编,自编自导自演,用DV拍摄下来,制作成影像资料。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势必要深入理解作品、准确把握剧中角色的身份、性格以及情感,这对于提高文学教育的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为此,我们应当努力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对多媒体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去进行大胆的实践。

除了在文学课堂中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的素养。小小的荧屏除了提供给人们娱乐休闲的节目,还给予人们很多融知识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学节目。中央电视台十套科学教育频道中有很多文学鉴赏类的栏目,比如说《子午书简》、《电视诗歌散文》、《名家名篇诗歌朗诵会》等等,如果教师能将这些节目引入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

改革之三:积极建设网络课堂教学,将文学的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当今人们的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突破时空障碍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文学教育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成果的影响力,必须依托网络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网络上的文学课堂,能够突破传统课堂信息量小、互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容易受时空限制等一系列障碍,能有效地提高文学教育的质量。

教师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能将多个教师的教案、占有的国内外的最新的专业资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上网,通过加入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使课程的页面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全面。网络上的文学课堂,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展示,把枯燥的说教变成趣味的影像,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积极参与网络课堂的建设和维护。新型的网络文学课堂带给了学生全新的感觉:丰富性、生动性、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这将有效地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文学的教学活动中。

此外,由于大学教师多数情况是上完课就走,课外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网络课堂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陷,宽带网络接入到学生的宿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学习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在网络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他的座右铭,更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这充分说明了他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睿智和气魄。作为新形势下从事文学教育的工作者,都应当以这样一种精神姿态积极投身文学教育的改革中去,以富有创新性、生动性、深刻性、交互性的课堂引领更多的学生迈进文学的神圣殿堂,去沐浴人文精神的熠熠光芒。

(张爱凤,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作者:张爱凤

大众传媒英语教育论文 篇2:

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现象评析

[摘要]语言是寄寓着政治的文化权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对全球新闻传播的主导与控制,也表现为英文英语对大众传媒的独霸。那么,传媒中英文夹杂现象应如何认识、处理?需要我们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媒中英文夹杂 现象

对于新闻传媒用语的探讨,近年有俞香顺的《传媒·语言·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等专著。不过。对传媒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媒用语的暴力、粗鄙化与情色倾向上,基本为时评性的短论,且多持宽容甚至肯定立场。如慕毅飞《禁了“粉丝”“PK”“沙发”“GDP”怎么办》文反对上海市禁止网络语言。以为“语言需要规范,也允许与时俱进”。语言是寄寓着政治的文化权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对全球新闻传播的主导与控制,也表现为英文英语对大众传媒的独霸。那么,对传媒中英文夹杂现象应如何认识、处理?值得探讨。

本文所说的我国新闻传媒,指的是由中国入主办、发行范围基本在中国内地的汉语言新闻传媒,不包括北京的《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等外国语言文字的传媒与维吾尔文《新疆日报》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媒。

一、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的主要特点

一是非常普遍。中英文夹杂用语数量多、频率密的领域是科技、经济、体育与国际。就语言层面看,主要存在于词汇、文字的区域,但也涉及到了语音甚至语法。

二是与网络用语相结合。互联网上的网民出于便捷交流或个性化的需要,使用了一些简洁但又难为非网民所理解的符号。有的是阿拉伯数字,如7456,表示“气死我了”,有的是汉语拼音的声母,如“BB真真表示“宝贝”、“DD”表示“弟弟”;有的是英文词汇的缩写,如“GF”表示“女朋友”、“KPM”表示“肯德鸡、比萨饼与麦当劳”。新闻传媒也出现了网络语言化的中英文夹杂用语。

二、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的形成原因

我国传媒近年来大量涌现的中英文夹杂用语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是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中国与世界全方位交流,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渐次形成并推动世界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相互需要、依存,大量的域外信息因而涌入并首先展现在新闻传媒这个大平台上。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新闻传媒用语的中英文夹杂现象: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传媒用语的中英文夹杂就不会出现如此繁密并越来越严重。

二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中西信息交流的不对称。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创新能力较为落后、薄弱,而控制着世界经济乃至于文化基本秩序的力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巨大,科技创新多,首创互联网等一系列高科技的发明发现并在这些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新命题源自以英语为母语的美英等世界强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西信息交流的不对称,造成英语围剿、剥蚀汉语,促使大量的英文表述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我国的中文大众传媒之中。

三是我国语言政策的重大调整。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我国新闻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问题的关键是国家的文化决策。共和国成立不久。国家实施的语言政策是交际与纯洁并重。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代表党中央声音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明确汉语言运用的纯洁化政策,反对公开使用带有殖民文化色彩的洋泾浜语言。经过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汉语言运用的纯洁化工作深入展开,中文内夹用尤其是滥用英文现象在当时我国的报纸中基本绝迹。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语言政策开始调整。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不再将简化汉字列为一项任务,而是将现代汉语规范化与推广普通话列入国家语言工作任务,突出“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做促进工作”的语言工作原则。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转变,使社会失去了刚性约束。

四是我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多样化与英语受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国外发达国家的商品、观念、生活方式渐次深入我国城乡,在丰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民众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并与时尚、高质量的生活认知出现对接。英语早已进入我国国民教育与各项人事提升考核之内:小学生要学习英语,成年人晋职要考英语。英语考试能力成为影响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中国国民英语接触率的提高,也使英语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基础,并通过作者、编辑外化为新闻传媒用语的中英文夹杂。

五是语言的无阶级论使人们对语言工具性之外的其它作用有所忽视。共和国成立之后,受苏联影响,我国确立语言的无阶级性主张。斯大林1950年6月20日在《真理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斥责“语言阶级论”。认为“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的服务作用,不是为一个阶级服务,损害另一些阶级,而是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为社会各阶级服务。”相形于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的经济、意识形态,语言似乎无关乎济世安邦,以致于出现了在中国举行国际会议反倒禁止汉语为会议语言的咄咄怪事。

三、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滥用的危害性

总的看,我国传媒夹杂使用中英文没有什么好处。它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往往不是直接、即时、物质的,而是间接、长远与精神的。民族的文化安全是我国传媒夹杂使用中英文最大的危害对象。

民族语言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日本人甲午战争之后占领台湾,先推行汉日双语报刊,后杜绝报刊再出现中文而只允许出版日文报刊。“二战”结束后中国收复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湾推行的传媒政策也是先双语报刊后只允许出版单一文字报刊,区别不过在于后者允许的仅仅是中文。语言不同于科学技术。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复杂、最精致、最高级的符号体系,虽没有阶级性,却适应着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成为民族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方式的有機组成部分与维系民族凝聚的重要力量。

语言是抵御文化入侵的天然屏障。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全球化,而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如果全世界各个民族均过圣诞节,一律着西装,统统操英语,那显然不仅是民族的灾难,而且也是人类的祸患。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文化应该多样化。在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工作的法国专家,拒绝采用英语与中国同事相互交流。语言也

是种权力。法国作家都德小说《最后一课》说明:武力殖民意在征服身体,文化殖民用以同化人心,语言与洗脑息息相关。立国先立母语,亡国首灭语言。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的2月21日是“世界母语日”。显而易见,新闻传媒中英文夹杂现象只出现在中国而不是西方,既关涉民族的尊严,又有碍民族文化的自爱、自护。

新闻传媒中英文夹杂的泛滥已经波及传媒的沟通功能,有碍国人对纸质传媒的接触。比如,《CBD起步项目年内开建,投资逾5亿的展览中心明年亮相》,对“CBD”也没有任何说明。广大读者阅读这样的文字。即便连猜带蒙,也只能够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没有任何阅读乐趣。综合性报纸属于大众传媒,语言表达应该就低不就高。中英文夹杂让广大读者受罪,对遏制近年我国国民报纸接触率一路走低,稳定读者的报纸接触率有害无益。

四、治理传媒中英文夹杂用语的对策

大众传媒用语事涉方方面面,治理当全面而系统街之。除了经济建设,大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国家的软实力之外,还有如下对策可供参考:

第一,提高认识,重建交际与纯洁并重的国家语言政策,强化传媒文化保护意识。思想支配行为。目前,反对汉语纯洁论在我国的专家中还是颇有市场的,如“网络语言的规范有它自己的要求,总的还是以交际值——交际到位的程度作为规范的唯一标准。”但是,我们既然可以保护端午节、春节这些寄蕴着民族情感、生活方式的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从文化安全的高度,保护好寄托着民族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母语呢?文化具有滞后性,经济发达未必文化保护出色。重塑交际与纯洁并存的语言国策,强化全社会正确语言观共识,是治理我国新闻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的前提。

第二,完善我国传媒用语的法规建设,强化相关法规的可操作性。我国现有法规、政策在传媒语言上尚欠规范明晰。如《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第31条云:“中文不宜过滥地夹用外文。必须使用外文时,除了人们比较热悉的(如CD、DNA)以外,外文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时,要有相应的汉译。”但是,何为“过滥”?“滥用”与“过滥”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外文?已收入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前述“CBD”是否属于“人们比较熟悉”的范围呢?此《细则》实在粗得可以。法国在文化自我保护上做得较为出色。如为了抵御金融、电脑、网络行业英文词汇的入侵,法国财政部经济学术委员会公布了一批法文的专业术语名单。COQ我们可以参考法国的做法,在若干单元时间内。由国家的有关权威机构统一制订、发布有关英文用语的中文规范表述,统一汉译名称,并根据形势发展定期统一调整;严格控制可以在中文内直接使用的外文词汇,并定期公布、调整这些可以直接使用的外文词汇表。

其次,在传媒用语法规建设中,要区分大众传媒与专业传媒间的异同。专业传媒与有关的科学研究关系密切,目标受众为相关专业人士。对于专业传媒如中文版《化学通报》等学术性期刊,在传媒语言规范化建设中可予以一定的宽松。但是,新闻传媒属于大众传媒,必须严格禁止中英文夹杂现象;对于例外,应规定具体使用的条件。

再次,严格区分中英文夹杂用语使用的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对于私人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如私人书信、日记的用语问题,国家法规不予干涉。

第三,采取有力措施消灭新闻传煤用语有法不依现象。对于传媒用语,中央与有关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或行业自律公约。但是,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堪忧。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1、2条,《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第31条明确规定,报纸对第一次出现的外文必须采取括注的方法。但长期以来,不少新闻传媒对此置若罔闻。2004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净化荧屏令”,禁止电视用语“中英文夹杂”。2005年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自律公约》,严禁使用不必要的外语。2006年3月。《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实施,禁止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中文大众传媒内夹杂滥用PK一类英文、网络用语。但是,这一系列规范还未能为众多大众传媒所充分贯彻执行,充分暴露出有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与得过且过。因此,治理新闻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还必须强化执法环节。

第四,调整国家的英语教育政策,是解决我国新闻传媒中英文夹杂使用现象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的英语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鲜明比照。我国长期将英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中学每年学习外语已达1000学时。英语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级考试中均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已经形成全民学英语、英语学习投入大却产出低的局面。而西方国家学生在从小到大的整个学习期间学习外语也不超过1000学时。日本人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小学生不学外语。日本人了解国外信息主要依靠少数外语精英的翻译工作來解决。中国目前专业翻译人才奇缺,译文水平不升反降。全民学英语却事倍功半。毫无疑义,我国的现行英语教育劳民伤财,浪费国人生命惊人,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害大于利。我们必须对此反省。从长远看,调整我国的英语教育、人才考评制度,可以消弱新闻传媒用语中英文夹杂的社会基础,有釜底抽薪之效,值得实施。

作者:欧阳明 卢 芳 吴 明

大众传媒英语教育论文 篇3:

中国近十年话语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在回顾过去话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2010年到2016年近十年话语分析的研究趋势,以及话语分析的不同特点。从各个不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也作了介绍和归纳。话语分析是近些年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理论被引入我国以来,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话语分析;文献;课堂教学;文学

一、话语分析与课堂教学应用

关于话语分析的模式和理论与课堂教学关系,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马博森(1995)、张仁杰(2005) 陈广萍(2017);孟醒(2015)等认为话语分析的模式和研究方法为阅读理解提供了新思路、新框架。一些学者讨论了话语分析在听力教学的作用:陈静(2003)、齐燕荣(1996)等认为其为听力教学提供了模式。孙桂英(1999)、路扬(1996)等认为话语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莫爱萍(1999)讨论其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戴军熔(2000)等认为话语分析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胡建军(2003)等认为其对语言教学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何安平(2003)提出话语分析研究能促进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范栩(2004)、孙倚娜(2003)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有必要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和数量。张卫红(1995)讨论其对语言课堂教学的启示和影响。这一些系列的研究为我国外语技能的培养拓宽了视角,促进推动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二、话语分析与文学

话语分析不仅仅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焦点,同样还是文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文学家结合话语分析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已成为研究文学的一种方法。鲍昌宝(2003)、李剑波(2005)、赵波(2014)、张秀婷(2013)等认为诗学理论和流派中有共同的话语规则。一些学者运用其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刘安军(1998)、孙洪丽(2004)等认为通过话语分析能再现人物。张一玮(2003)、刘向红(2003)、候涛(2011)、禾苗(2013)提出散文批评正经历着一个由文体研究走向话语研究的过程。李华东(2001)、王虹(2001)、周兴杰(2011)认为话语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研究方法。孙文宪(2000)提出通过话语分析能把握和阐释文学言说的文化选择。话语分析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应用,日益显示出其多学科的融合性,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三、话语分析在翻译、传媒、语篇及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话语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翻译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发展。丁和根(2004)、李建利(2005)等阐述了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理论,对象和方法以及话语分析为新闻报道语言做出的贡献。话语分析的理论也扩展到汉语研究当中,林书武(1999)评介了Text“汉语话语分析”专刊。蕾莉(2002)等对汉语中的话语进行了分析。胡建军(2003)、张菊芬(2002)等讨论了话语分析与语篇的关系,以及语篇的特征。任灵玲(2016)分析了话语分析在茶叶术语翻译中的应用,高颖(2017)分析了华语分析在茶叶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夏晴晴(2015)讨论了多模态话语下电影字幕的翻译。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这几个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待于我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以推动在这些方面的研究。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对话语分析研究发展迅速。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所收集的关于话语分析的文章中,基于理论性研究的文章有15篇,占总数的5%。其他研究多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提出了其应用的理论模式。从此项的研究来看,基于统计数据的描写性和实证性研究的文章很少。一方面,理论的介绍与探讨的文章为话语分析在国内的研究以及理论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基于试验的实证性探讨弥足珍贵。采用实证性的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是不足的,对话语分析的实证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Fowler R, Hodge B, Kress , Trew T. Language and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2]Fairclough.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gman GroupLimited,1988.

[3]Fairclough.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4]李桔元,李鸿雁.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最新进展及相关问题再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4): 88-96.

[5]钱毓芳.语料库与批判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98-202.

[6]田海龙.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育.2006

[7]田海龙.趋于质的研 究 的 批 评 话 语 分 析 [J]. 外 语 与 外 语 教学,2013(4):6-10.

[8]唐丽萍.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43-49.

作者:杨丽文

上一篇:会计管理工作下一篇:美术活动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