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型院校,大力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经济类各专业通过从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产学实验班的筹建等多个方面入手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践证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是地方性院校未来改革的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1: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要以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优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工学结合培养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高校与企业相互联合的形式,凭借双导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提出商务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商务英语;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孙宁(1982-),女,汉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专业教学;祝懿婷(1982-),女,汉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和英国文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工学结合’条件下企业主导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7GB128)。

工学结合培养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成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上的运用,主要是让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之间相互关联,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性综合实用型人才。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实践来加强对学生商务英语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商务英语课程与未来职业工作有效结合,从而在教师的教学中实现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提升学校教学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完美共享,达到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融合。“工学结合”有助于提升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其在商务英语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商务英语发展现状

1.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薄弱。当前,商务英语教学课程对于学生实践教学来说是不完善的。商务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语言技能、文化功底和谈判交际能力,由于商务英语在具备传统英语特点的同时,还具备其独特的交际性,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需要体现出英语知识专业性、商务知识专业性、谈判知识专业性等层面的课程教学。同时,由于商务英语具备国际性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翻译知识和能力,同样了解经济贸易,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相关理念。在当前课程体系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建设中,商务英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专业课程不具备较高的实践性,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课程不多,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2.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商务英语与传统英语相比具备更高的实用性、目的性和规范性,因此商务英语的发展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在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往往过于单调,教师注重知识和理念的讲述传播,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学生在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相关行业时无法顺利实现沟通,展现个人本领,谈判人员在谈判技巧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商务英语的高标准要求,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学生的教学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模式相对落后,導致学生在商务英语的笔译和口译上无法胜任实际工作。商务英语相较于其他英语专业方向具备更高的专业性,商务英语教学需要额外注重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专业内容、形式规范、实践交际能力和谈判能力等。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教师队伍和教学模式的制约。

二、工学结合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借助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让高校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作为提升学生英语在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双导师,在高校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在企业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授,从而利用实践活动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能够满足社会对实践性专业人才的需求。

2.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作用。第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跟随企业的师傅学习商务英语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接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校学习知识,同时能够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运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将学校教学与未来工作实现接轨,从而避免传统的学校教学重视理论,而不能够满足社会实践经验的问题,因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能够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单单源自课堂教学;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优势,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和企业实现共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将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有效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共赢的局面。

三、工学结合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具体策略

1.完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完善。高校运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学习,因此在课程体系上,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完善,让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够辅助实践,同样也让实践能够辅导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运用。另外,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对商务英语人员综合文化素质要求逐渐提高,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确保向企业提供更有用的人才,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中,需要增加文化素质课的比重。学校可增设一定特色文化的选修课,提高商务英语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中,学校需要充分结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与企业情况来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从而保证符合学生的实践发展,让双导师教学模式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好的培养。

2.丰富教学资源。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商务英语专业注重对当前教学技术的运用,具备较高的更新性。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也需要在结合传统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特色进行教学创新。有条件的高校通过建立商务英语演练室或学生自主学习中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这类资源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商务英语谈判技巧,有效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技术人才,保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

3.重视校企合作和双导师制。在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中,将校企合作引入商务英语学生培养规划是工学结合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作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往往影响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开展。学校可以结合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信誉高运营好的国际贸易企业,或有意愿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或个别有意向同学校开展合作培养的公司等。高校与企业实现双向考察后,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分期分组派送至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跟踪学习,或是参与某笔交易或谈判的某个环节,这些都让学生有了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本领。

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贸易往来增多,当前企业对于外贸和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部分企业甚至为了人才储备同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开展了定点人才培养。高校应利用机会积极同企业开展沟通合作,除专门从事教学的商务英语老师外,还可以请企业派出商务人才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课,指导学生实践。企业教师进课堂相较于一直从事教学的专业教师具备其特有的优势。企业教师更能够把握工作中的要点,即便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企业教师也可顺利指出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应用本领和技能,从而给予学生明确指导。

由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双导师教学模式,因此在导师队伍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导师队伍,同样也需要企业加强导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师的带队实践能力和企业师傅的实践操作引导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同等重要。在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技能提升中,导师借助定期的培训与经验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导师既要传授理论,也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商务实践中最大限度自我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4.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在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中,应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完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进行评价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学校需要结合企业反馈的信息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商务人才进行综合考评,以便使这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良好作用。完善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相关的企业和实践标准进行综合考评,以应用价值作为依据,通过对学生的实践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有能力通过所学所得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并完成任务,是否体现出独立自主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成功完成商务交易中的某个环节等。完善评价机制有助于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同样,完善的评价体系必须保证公平和准确性,针对学生在校企结合模式中的具体过程表现和最终成果进行评价。这些考评机制为最终促进学生商务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高校合理运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应当重视校企合作模式,加强课程体系的完善,倡导双导师制,并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辅相成。工学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积极作用,保证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得到有效积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案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支松柏.現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0(34):167-168.

[2]肖明松.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0(11):62-63.

[3]周治.高校传媒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20):130-132.

[4]袁仁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0):94-95.

[5]邹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9):8-9.

[6]高曙.基于微课优化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以职场站姿礼仪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9):154-155.

[7]汤金蕾.电子商务与商务英语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研究[J].祖国,2019(13):208,211.

作者:孙宁?祝懿婷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2:

经济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 要 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型院校,大力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经济类各专业通过从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产学实验班的筹建等多个方面入手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践证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是地方性院校未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1 我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东莞理工学院地处东莞,属于省属市管的地方性高校。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成为了今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而作为二级院系的经济贸易系,目前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以及投资学三个经济类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比较紧密,再加上东莞主要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为主,这无疑为经贸系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战场。

但是,经济贸易系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原有的培养体系下,虽然地处东莞这样企业众多的城市中,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找工作難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2)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对其内涵不是很了解;(3)企业并没有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4)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但是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而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东莞的企业更是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作为主要为东莞本地培养人才的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有责任也有义务率先树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旗,而经济贸易系则有必要根据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科性质,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起一种适合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 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我们打破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固有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从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产学实验班的筹建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现有人才培养的改革。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我校经济类各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受制于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师资水平,在学生培养上,过分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忽略了他们应用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培养目标仍然是计划时代大而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这是学生难就业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将企业引进来,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开设“经贸大讲堂”,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讲学,协助广大师生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同时,我们在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师生到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工厂去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厂的运作。

2.2 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整个过程是:(1)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家企业的培训体系以及企业培训课程;(2)将各家企业培训体系进行梳理并且理论化并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3)将各家企业培训课程进行分类整理,条件成熟的培训课程直接以课程的方式纳入培养方案,不成熟的可以进行理论化,非常鼓励双方合作编写教材以满足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对实操性知识的需求。(4)形成的培养方案,交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听取委员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企业的建议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2.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课题授课,是我们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关键,也是我校经济类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特色。

2.3.1 通过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加大选修课比例

经贸系由于建系时间短,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足。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在课堂上发挥企业的作用将是解决学校资源不足的最佳办法。因此,在设定的必修内容外,我们将实习基地企业的业内专家引入学校,在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将他们在企业的实战经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理论外,还真正的学习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比如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开设的“商业摄影”、“商业伦理”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2.3.2 校企合作,建构短学时课程群

长期以来,经贸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占了大量的学时,这些课程是必要的,但受制于教师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这些课程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使学生觉得课程冗长无聊。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入项目教学,加强短学时课程。我们与企业联合,将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一系列短期的项目制课程。这些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担任任课老师,将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任课教师提出的项目开展调研,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果。还比如,在我们前期调研中,发现众多企业在新入职员工培训中都有“职业素养教育”以及“商务礼仪教育”,这些教育对于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些课程在企业中都是短期培训项目,很难通过漫长的学期学完,我们就以项目的方式将类似的这些课程集中在一起,形成短学时项目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设置灵活、实用性强,而且由于是短学时,企业的资深讲师也有时间来学校课堂为学生讲授。

2.4 实习环节创新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主要对实习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

2.4.1 积极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数量

改革前,经贸系共有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承载着我系1208人的实习任务。受制于企业的承载能力,很多学生都难以有机会去实习。因此,我们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过这种增大不是盲目性的,而是有针对性和原则性的。该企业应该拥有与我系专业设置相对应的先进生产设备,并且能够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企业有符合市场需求并适宜学生承担的生产任务,使学生能在担任兼职教师且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这些任务。同时,企业领导层能对校企合作给予大力支持,并认真落实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到目前为至,我系建立了26个校外实习基地。

2.4.2 改革实习机制

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我系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分散在各个学期,而且时间也很短,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集中实习。具体将实习分为三种形式,即认知性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其中,认知性实习以夏令营和冬令营的方式在寒暑假进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组织这些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企业的流程,从感性上先对企业有个初步的认知;专业实习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毕业实习主要针对大四学生,时间安排大三的暑假以及大四上学期。

2.5 产学实验班的实施与建设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各个岗位工作的流程直至企业的管理流程。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生人数众多,很多企业难以满足大量学生的实习。而且实习的时间如果太短则影响学生实习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经贸系建立产学实验班,通过实验班的效应改革学生的实习环节。产学实验班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经贸系各专业学生为基础,通过自愿报名加资格审查的方式,选取30名同学进入经贸系产学实验班。该实验班主要采取“2.5+1+0.5”的模式。

(1)学生利用大一、大二和大三上学期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2)两年半后,学生利用1年的时间去企业工作(在这里我们强调是工作而不是实习,主要是让企业将学生以正式的员工方式要求学生,跟学生订立用工合同,期限是1年)。在此期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完成学生的工作,企业先给学生3个月的试用期,不合格的直接淘汰回到普通班级,1年期满后,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学生也要对自己在企业工作的情况写出心得报告,结合企业的评价以及学生的心得给予学生以最终考核。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带着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也可以以初稿的形式作为最终考核。

(3)最后半年,学生有选择权。愿意留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与企业订立正式用工合同,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不愿意留在原单位工作的学生,可以另找工作。在这个期间,学生除了找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产学实验班本质上是一个“私人定制”班,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我们选择了广东汇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以经济与金融专业为依托,在2015级新生中选择了30名同学组建了产学实验班,校企双方全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員会共同指导该实验班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课程的设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该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外实践指导。小班(下转第11页)(上接第4页)教学,精英式培养也是该实验班的特色。通过实验班的设立,校企双方的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

2.6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

我们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很多企业都有一整套的培训员工的体系和标准。我们充分综合这些已有的标准,并结合我系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企业的参与,体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参与。这种评价体系主要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给予自己一个评价分数,企业则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给学生客观的评价,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分数。这样的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企业的标准比较类似,企业导师在评分过程中显得得心应手,而校内老师的辅助则保证了评分不会远离高等教育的初衷。

3 改革的效果及展望

经过上述人才培养改革,我校学生目标明确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对该专业的满意度位居全校各专业的第一位。同时,企业对我校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了,2013级,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经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产教融合还有一段距离,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OBE结果导向的理念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中,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为产学零落差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2] 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1(4).

[3] 罗文广等.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4] 孙素琴,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现代教育管理.2012(9).

[5]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2(8).

作者:刘伟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3:

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启示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不在引入更多的外语元素,而是引入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基本理念、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师资素质提升。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本文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我国部分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探索考查,结合对我校国际化培养改革实践的分析,提出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识教育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国际化也正在发展。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说的很明确:“国际化是与全球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联系在于全球化对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区别在于国际化包含了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而全球化在有的国家则表现为被动接受或被动承认”。柳斌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应定位于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定位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就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因而这三者便构成了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结构。具体而言,国际化观念包括开放包容的心态、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意识;国际化知识包括工具类知识、人文类知识、社科类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专业类知识;而国际化能力则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基于对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素质结构的界定,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遵循开放多元文化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外语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国际化观念、习得国际化知识、养成国际化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

国际化是一种国家间的活动,并且是一种“引进”和“输出”的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引进”是指一国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人士吸收本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要求大学要立足本国,积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要积极地走出国门,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到世界。

1.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研究。目前,国内逐渐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基本共识:“全球视野、全英文教学,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掌握世界上最新前沿动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其能在国际文化背景下充分沟通思想;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掌握将来在国际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大学对于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培养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本科生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北京大学通过校园文化国际化,加强中外大学生的互动,成功举办多届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等。②师资队伍国际化。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通过“百名人才引进计划”、“教学骨干排出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还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上海交大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派遣学科带头人、大项目负责人、一般青年教师去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聘请世界著名大学的科学家和学者担任学校的讲座教授。③办学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合作院校互派学生、双方商定培养方案、学分互认、两地培养、双授学位等合作形式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上海交大在办学国际化方面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双方共同运行“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采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办学,参照密歇根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双语授课,学分互相认可,联合授予学位,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此外,北京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大胆引进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施“兼容并包”方针,设立评议会,组成健全的教授会。最终建立起教授治校的国际化近代大学管理体制,开创了中国大学史上民主管理先河。

2.国内本科生培养的导师制实践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中等以上学校就曾经尝试实行导师制。1910年后,北京大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中实行比较全面的本科生学分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同年,浙江大学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选修制和学分制在高校的逐渐施行,配合这两个制度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国内各高校认可。2002年,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率先试行本科导师制。①北京大学导师制。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导师主要职责是:用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困难,进行排忧解难;在业务学习、专业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本科生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导师不仅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要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本科生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的导师更多的是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提供帮助,为学生选择课程等提供建议。本科生阶段的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理解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②浙江大学导师制。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是在浙江大学推行的,可以说浙江大学的本导制是比较完善的。它在推行本導制的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导师资格,配备,任务及落实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程。导师制规定了导师的具体任职资格,明确提出四级及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均应担任本科生导师。此外,在导师的配备中,导师的数量、职级到学术水平都有明确规定。从关注学生思想、言传身教到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并且有完善的导师工作考核标准。浙江大学的本导制不仅严格规范导师的引导行为,还对学生提出要求。浙江大学导师制不仅涉及到导师和学生,还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校教务部,学工部和人事部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学院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三、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叫“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最早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科德(A.S.Packard)教授。帕科德认为“学院应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而的了解”。后来,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则宣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具备四种特质:有效地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根据莱文(A.Levine)等人的研究,迄今为止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核心课程型、分类必修型、自由选修型、名著课程型。

1.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出现于美国大学或学院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类型,《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中对于“核心课程”的解释是:“一种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型课程设置模式包括一组独立于院系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核心课程、一组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哈佛的学生手册对在校生的选课规定为:每个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32门学期课程,其中16门是有关专业的,8门是通识教育的,其余8门则可自由选修。这8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中选学。核心课程共涉及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分别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科学和社会分析。除了这八科32学分的核心课程外,哈佛还要求学生修习:①基本科目:包括英文写作、数量推理和外国语文,共计三科,16学分,占总学分的12.5%;②主修科目:共计十二科,48学分,占总学分的37.5%。③选修科目:共计八科,3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2.分类选修课——斯坦福大学。分类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教育课程计划。”对于该类课程,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学分为多少,而未特别规划或指名课程名称和内容。因此被认为是最易于实施的通识教育形式,成为美国多数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①文化领域的介绍,在一年级有三门课程;②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数学领域,要求修习三门课;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要求学生学习三门人文导论以外的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人文及一门是社会科学;④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学生至少要在三个类别里面选其中两个各选一门。

3.自由选修型——布朗大学。自由选修型,学校并不规定教学计划,也没有固定的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要求,只提供多样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确定课程体系,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自由选修型课程设置模式的目标是通过给予学生自行选择课程、自主设计课程结构的机会,达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负责精神的目标。布朗大学希望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不同学科的课程,涉足他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学校在40多个科系为学生提供2000多门课程,共分7大类:世界文明与文化,社会问题分析与议题,科学(包括大自然、人体组成、技术与科学),数学与符号语言研究,艺术、文学与各类表达方式的研究与创作,沟通技巧,道德与责任。学生在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二结束前选定主修。所谓主修,只需修习10到21门课,并不规定具体课程,但需先与指导教师商榷。布朗大学的毕业学分为128学分,32门课,其中共同选修的学分和课程只有英文阅读和写作,以及自由选修的非主修科目11门课。

4.经典名著型——圣约翰学院。经典名著型课程,也称“巨著课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计划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该体系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是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著教材。名著课程按照名著从古至今的年代顺序编排,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作者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家。以圣约翰学院为例: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名著为主、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30多位思想家的著作40多部;四年级则侧重于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为思想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作用。

四、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及问题

1.我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收集了105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对生源地、是否有出国意愿、采取何种形式出国、出国后选择何专业等一系列关于國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表明,85.7%的学生都认为必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对于出国的原因及出国形式,56.2%同学是为了获取国外更好的资源,24.8%的同学是为了获得留学的经历,这与35.2%的同学愿意以交换生的形式出国,以及41.9%的同学更愿意出国进行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是相符的。我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国际化交流、培养的差距较大,91%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出国语言类考试,并且分别有53.5%、28.8%的同学认为其英语交际能力“勉强可以”或“几乎无法进行交流”。而且同学们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基本素质中,前三位分别为“国际视野、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态度”、“运用自如的外语能力”、“广阔的知识基础”,但48%的同学认为我校所开设的课程对于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没有助益。从以上调查问卷大致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对国外教育资源有极大需求,在课程培养上,应多开设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和国外文化等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参与国际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国外高校的教学合作,加强举办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教师资源进行学术交流、外派学生进行国外留学、与国外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优秀海归博士任教等方式进行。以劳动经济学院和经济学院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为例,近期,劳经学院已陆续引进来自美国、加拿大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多名优秀海归人员;1997年以来,经济学院定期派教师到芬兰讲学,并与法国开展了双向教师交流活动;经济学院与国际合作院校的合作正在由师生教学与学术交流发展到项目合作。芬兰Haaga-Helia应用科学大学是芬兰最大的经济类应用科学大学,现已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其在北京的唯一亚洲战略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2.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衔接问题。学校作为制度供给者与学生作为制度需求者,在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偏好上存在一些偏差。从目前各校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会将投入重点集中于国际交流、留学交换项目等直接与国外产生关联的项目,但相反,一些在实践中并未受到更多关注的间接项目,如开设国际化课程,在普通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等反而对得到学生的认可。偏好问题。学生对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并无特殊偏好。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是相对务实和全面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推广实施的培养方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项目都有很大的需求群体。选修课目标不明。目前我校有全校性选修课,但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课程系统性和师资配备差距甚远。市场的逻辑对大学逻辑的僭越。目前我校通过选拔性的转专业和院系层面的大类分流,目标异化为淘汰掉一部分专业,引发学科专业、学院、教师之间的残酷竞争。大学不是知识贩卖场,大学竞争的目标在体现大学使命,实现大学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质,释放学生潜能,而不是其他。

五、关于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1.加强通识教育,审慎设置相关课程,完善学分制。我校开设的必修课程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丰富,课程很少带有国际化色彩,我们所谓的全面发展不过是文科生多学一些理科知识,理科生多修一些文科课程,达不到广泛学习扩充知识面的目的;此外,我校虽设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应在此基础上改造成具有通识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2.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将首经贸现有的47个专业合并为少数几大类甚至一个大类,学生进校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当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后,在大类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选择。这样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问题,使专业培养更具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输送学识广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专才。

3.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标。世界一流大学都坚持大学是一个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机构,而非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机构或追求权力的政治机构,应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理念,确定核心价值取向,进而改革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并最终改变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

4.准确全面理解大类培养改革试点。大类培养是对传统进校即分专业的旧培养模式的纠正。大学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是一方教化重镇,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世俗社会中有别于商业机构的具有价值超越色彩组织。大学内部需要竞争,且竞争的唯一目的在于通过竞争制度和程序,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科研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资质禀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其途径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大类培养的核心在培养环节。我国大学正在探索如何改革旧体制,主要方法是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引入通识教育,主要方式有三种:全校性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改造;通识教育讲座;专门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对所有新入学本科生进行兩年系统通识教育。我校在学校层面推出的大类培养改革符合我国大学改革转型大趋势,需要的是各学院根据大类和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来理解和执行,而不是按照市场竞争逻辑来理解执行。大学需要竞争,但要通过竞争促进学术和学院声誉,防止竞争的庸俗化、功利化和迎合心态。大学是社会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逐者,与政治和市场保持适当的疏离是一流大学实现其自身使命和功能应有的操守。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Levine,Arthur.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Z].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8.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资助。

作者:段霞

上一篇:学校4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E-mail 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