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教学改革等高等职业院校主体工作,对于学生科学素质、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教育模式创新下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

摘要:现今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模式也不断探索创新,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院校结合当前的市场人才需求,应该加大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度,发挥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用。数控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其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在教育模式创新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而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接触未来岗位和企业文化,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任务,让理论和专业相互转换,学习与工作相互渗透。基于此,本文对教育模式创新背景下数控专业实践性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

在教育模式创新背景下,高职高专的教育任务逐渐升级转型“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宗旨,以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原则[1]。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满足社会市场上所需求的数控人才,现今国家工业、生产制造业发展迅速,数控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内涵和外设的双重条件基础上,因此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需要全面准备和投入,如此才能发挥实践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提升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教育模式创新背景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内容

1.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指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训练。通常实训教学在校内进行,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技能操作、技能竞赛等。实训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并且分配专门的教师指导实训,并且根据学生实训的结果做出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实训成绩一般被纳入专业课程的整体成绩中,并且拥有独立的学分。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通常被平均分配在每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中,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则需要设置实训考核项目,让学生以操作的形式对前段时间的理论、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并且进行综合性的实训操作[2]。实训过程强调独立操作、反复训练、技能学习、理论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专业技巧。

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理解为数控技术专业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其开展具有随机性特点。一般在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的专业技巧以及核心内容,通常会安排实验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某一个原理,或者明晰某一种现象,将理论知识难以明晰的部分通过此种教学实验进行阐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小技艺、小技巧的积累,并且更深刻的记忆数控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性知识的形成。

3.实习教学。实习教学相当于社会实践,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双向输送的重要途径。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通常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进行实习教学,让学生真正接触数控岗位,进行专业实践,且学生毕业之后也有一定的实习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文化,明晰数控產业的整体操作、生产体系,还能正式投入到岗位中学习实际的专业知识,并且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3]。实习这一项目在高职院校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圆满通过实习,获取实习单位的认可,并且按照要求书写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参与学校的考评,校企双方均通过之后才能获取学分,圆满毕业踏入正式的就业之路。

二、基于教育创新背景的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升策略

1.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针对数控专业的实际特点,要全面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课时,让学生提前接触实践工作的内容,并且学会应用理论,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研究表示,7—9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数控类合格的高技术性工程师,而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至少要在企业学习3—5年,才能掌握较为全面的技能知识[4]。因此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理论实际结合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2.系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数控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首要任务。国内外各项实践研究表明,数控类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多年的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工作实践和工程实践是数控类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理论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进程,将实训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穿插,课时安排得当,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在理论基础性知识阶段性掌握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设置科学且符合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实践课题,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将实践课程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其拓展性的技能训练,并且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性的专业竞赛,进一步提升自己。

3.创新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传统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和学习的多数为理论知识,这对于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合理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穿插,都有利于学生专业实践性技能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定时定点”的同步教学方式,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让学生即使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也可感受或者认知实践中该如何操作,让学生更为直观的学习数控专业的各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罗胜阳.从数控技能竞赛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09):26-27.

[2]张福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应用的研究——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2):42-45.

[3]胡宗政,刘国军,武学志.基于生产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80-84.

作者:张婧

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篇2: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教学改革等高等职业院校主体工作,对于学生科学素质、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众多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直接造成“理论不足,实践不行”的局面,这已经影响到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并得到充分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仍然未得到根本转变。在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等倾向。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并取得不少教学成果,这些举措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的研究。但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偏少,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等。从整个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来看,对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等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素质不高、人员匮乏。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大多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这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引用实践案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四)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都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有的即便已经建立,也未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如何让实训基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地位,种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但就目前教育形势而言,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理顺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对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优化与完善,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的数控实践教学体系。

(三)充实优秀的实践实训教材。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选择适合的实践实训教材。同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特点,鼓励教师自行编写相关实践实训教材。

(四)加强校内、校外实践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应设立各种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利用课程实践及校内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战略联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践技能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造就一支教学和实践水平较高、师德高尚、能适应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双师型”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让理论转化为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学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有立足数控技术专业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

[2]陆克盛,黄海.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张玉平.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浅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4]郑伟,薛岚.高职院校图形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0.

作者简介:

周荃(1981-,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山东潍坊人,潍坊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应用与研究、电气控制技术应用与研究。

作者:周荃 刘汝娟

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社会实践的高职院校数控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催生了社会各方面对于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职院校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开始着力培养数控专业人才,数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指出数控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实践性,而当今的数控教学模式却常常对此理解不透、重视不够,有鉴于此,在揭露旧有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两大方面指出了构建实践性数控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社会实践 数控技术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丽(1967-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李玉兰(1963- ),女,江苏丹阳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北京 100176)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快速制造、智能制造等相关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柔性化。鉴于数控技术在现实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国高校陆续设置了数控专业和数控课程,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数控专业大学生,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的数控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异于其他课程的、独具特色的数控教学模式。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的数控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并落后于当今数控技术发展的需要,这种局面亟待进一步改进。从长期的数控教学实践和科研探索出发,本文拟就新条件、新时代下的数控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就教于方家。

一、高职院校数控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征

顾名思义,数控技术,是一种依托于数控理论的“技术”。所谓技术,其中彰显出来的对实践性的重视自然不用多言,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数控技术作为高校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现了当今知识发展的一种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即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得异常紧密。也就是说,数控技术专业的大学生,需要极强的、极为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仅仅懂得理论,不懂得在实践中将理论转化成具体的操作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学会、学好数控技术。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数控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实践操作,由此,数控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也理应以提高学生对于数控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围绕社会实践来设置有关专业课程,传授有关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与实践操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才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一方面将理论结合实际,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丰富、深化所学知识,进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新条件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数控技术现实需要的数控教学模式,都应体现上述所论。以此出发,我们研究认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高校数控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出数控教学的实践性特征):(1)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规划。数控技术是一门内含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设定该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时候,必须重视并将实践性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规划中,以保证实践性内容和实践性学习方式在数控教学中的比重,进而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保证,这是根本的前提。(2)具体的教学程序。一般而言,数控教学主要传授两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类是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类是基于专业的解决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能力,这些统称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和培养,并逐步开展基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数控教学模式实践性要求的重中之重。(3)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一个合理、科学的数控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专业型人才,不但要有包括本专业理论知识、跨专业理论知识和交叉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在内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其专业能力方面,更要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数控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及弊端

有关调研显示,尽管数控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已经为各专业人士所认可,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或者是由于思想观念上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制,或者是由于其操作复杂,难以贯彻执行,现在不少高职院校的数控教学常常将其实践性要求让位于纯理论教学。更有甚者,部分高职院校只采取课堂讲授的模式,忽视、避而不管数控专业、数控行业的实践性特征,在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方面,臆想通过口传言教来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应对试卷考试时,可以游刃有余,但在走向社会实践、面对机床操作的时候却手足无措,“高分数人才”一下子成了“低能力人才”。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还在常常使用的这种忽视数控专业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将数控专业这种实践性要求特别高的课程,混同于其他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授课方式上落伍而单调。数控教学方面的专家早就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不能“一刀切”地用于数控技术这类实践性强的教学上。这是因为,“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述为主要方式、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突出理论性的专业比较有效,但是对于实践性的课程和专业往往捉襟见肘,费力不讨好。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凸显教师的指挥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结果教师所教并非学生所想,教与学相隔离,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由于数控专业是一个与现实生产力发展联系紧密的专业,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为主来完成数控教学,势必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教师水平不够,不能关注数控专业方面的最前沿知识,并将之传授给学生,那么这种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

2.实践教学途径比较单一、落后。有学者指出,数控教学的实践性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其供学生实践中应用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类型比较单一,大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部分费用支出比较高,以至于得不到及时更新,致使多年来,学生长期使用落后于企业、落后于生产实践水平的数控机床和系统。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在相关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恐怕这种实践能力也是一种落后的、“见光死”的能力,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这种能力根本派不上用场。

3.适应现代化数控教学的教师队伍亟待建设,现有数控技术教育专业的教材亟待更新完善。纵观国内多数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师队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同时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更是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整体来说,数控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之相对应,数控技术专业的教材在内容上仍然沿袭以前陈旧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说教性的理论多,操作性的、实践性的指导比较弱,更别说那些紧跟现实生产需要的教材,诸如数控机床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维修等更是非常有限。总体上说,数控专业教材落后数控技术发展,脱离生产实际,亟须更新完善。

三、构建新的高职院校数控实践教学模式

在尊重数控技术及其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是当今数控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怎样来构建这一实践性模式呢?笔者经过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课程设置上,要紧紧围绕数控技术的发展来开设有关课程。作为数控的专业课程,在课程的结构设置上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业理论类,这类以理论传授为主;二是专业技能类,这类以提升实际工作技能为主。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数控专业课程。一般来说,数控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比例。对于其中专业理论的传授,应该以“实用、能用、够用”为原则。所谓“实用”,就是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不可空洞无物,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所谓“能用”,就是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不可落伍于数控技术的发展步伐,要有时效性、前沿性、主流性;所谓“够用”,就是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可单一,要体系化、完整化、精准化。而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操作为重心。

2.在教学方法上,加大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方式的研发和改进。这部分内容是构建数控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1)改善和提高数控技术课程的实践环境。数控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生产实践是将专业知识转化、升华为专业素质的根本条件。有鉴于此,学校应该尽可能购置合适的、合宜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2)完善实验教学。由于数控设备价格昂贵,所以高职院校很难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机床实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有些高职院校和数控专业教师已经另寻他途,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他们通过计算机引入科学合理的数控模拟软件,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在计算机上制定加工工艺,进行手工编程、自动编程等,通过模拟场景实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这种实验教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实践教学,但是也可以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他们的工艺创新能力、数控编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3)拓宽实践的广度、力度和深度。在强调数控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可将之狭隘化。通常来说,学生可以参与的生产实践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参与相关的数控技能大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具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随着国家对于数控人才的重视,我国先后举办了多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不少学生通过技能大赛,学会了正确运用激光干涉仪来对不同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给予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掌握了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操作过程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合理判断、逐步排查,并最终顺藤摸瓜锁定故障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技能大赛,在全校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综合成才的良好氛围。第二类是参与各类大学生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到车间或工厂进行生产技能的练习和培训,在了解具体实践程序的同时,亲身实地操作一回。这样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丰富、知识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以增强。第三类是加入生产实践中。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通过打工、实训等形式,走向相关企业的生产车间,去获得实践能力;学校也可采取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及承接加工任务等多种形式,把数控专业的学生放到车间中、培训环节中,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4)通过各种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数控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最终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如何规范操作,如何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如何同团队其他成员相互沟通、加强合作,并最终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心态,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认真解决问题的心态,以及数控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其他人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姬清华.数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平原大学学报,2004(6).

[2]马莉敏,李斌.建设现代数控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4).

[3]王加春.数控机床课的教学探讨[J].教学研究,2005(2).

作者:张丽 李玉兰

上一篇:学习经验演讲稿推荐下一篇:关于高考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