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艺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关于建筑是不是艺术,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影响建筑艺术的形式、环境、建筑师主体三个方面去阐述建筑的艺术属性在环境和形式方面的体现,提出建筑艺术综合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内建筑艺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内建筑艺术论文 篇1:

浅谈对儿童建筑艺术兴趣的培养

【摘 要】艺术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儿童建筑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寻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及艺术潜能的开发。

【关键词】儿童建筑艺术教育;潜能开发

一、儿童建筑艺术教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建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与建筑关联,每个人都与环境相连,而儿童教育在这方面却是匮乏的。因此启发儿童对建筑的兴趣以及培养孩子的立体思维、想象力、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是非常好的途径。儿童建筑艺术教育是国内缺乏的素质教育之一,但它却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挖掘幼儿身体各項潜能,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目的。

儿童建筑艺术潜能的开发对其身体素质、审美、情感、注意力等方面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巴尔扎克曾经说:“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童年如此美好,如此珍贵。”所以利用儿童身上有与生俱来的对艺术感受力,充分发展自身独特的天赋,并将建筑知识融合,使之对未来儿童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建筑艺术潜能

儿童阶段和其他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差异较大,在这一阶段对生活中的各项事物和艺术审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对艺术的感觉也十分敏锐。根据这一特点,建筑艺术潜能开发要走进儿童生活,生活是儿童教育的内容,所以引导儿童留心观察身边的建筑是儿童建筑艺术潜能开发的出发点。建筑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切实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前儿童学习最近发展区,放开幼儿的手、眼、脑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捕捉美好的建筑,在激发兴趣,开发创造力的同时提高艺术参与能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其艺术潜能。

在生活中让建筑与儿童对话,增强儿童对建筑及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了解自己对环境的责任。从而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能力。格思里和柯克思在他们提出的“抽象与移情”理论中也指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规律是 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强加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设定下一个目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过去所设定目标的达成情况(成功或失败),然后为下次设定一个既有挑战性,又现实的目标”对儿童的建筑艺术培养也应如此,应当多多采用引导等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切不可陷入刻板,模式化的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三、在兴趣中创构儿童建筑艺术潜能的学习模式

激发儿童的建筑艺术潜能应为其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明确建筑教育的目的,培养儿童的建筑艺术潜能。应以建筑知识为基础,通过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以幼儿对艺术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根基,提高幼儿对建筑艺术的兴趣,使其获得能自觉领悟建筑艺术的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前儿童感受美、发现美的潜能得以提升。

增加儿童对建筑艺术类书籍的阅读,孩子们通过书籍上的学习,学习的不是技能,而是好奇心和创新能力,为了这个目标的学习超越了对建筑艺术本身的学习,通过知识技能、社交技能等的练习,再到批判性思维、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锻炼,再到责任等议题潜移默化进教育。儿童建筑艺术教育的过程要以活动为主,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环境,在活动中激发儿童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开发其建筑艺术潜能,使儿童在快乐中学习成长。采用循序渐进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陌生到熟悉,引导其在整个建筑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参与建筑艺术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自我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调动学习激情,从而激发建筑艺术潜能。在开发儿童建筑艺术潜能的过程中,应激励孩子方面创造,多元化表现艺术形式,将直观艺术感受用自身方式表达出来。如可以制作小模型,绘制一些简单建筑图画,观看一些建筑的影片。在儿童整体感知建筑作品的同时帮助分析其中要素,鼓励大胆尝试即兴创意,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和对理性线条的敏感度,使其体会到建筑艺术创作所传达的理性和美感,引导其产生内心情感共鸣。要认识和明确儿童在艺术学习的潜在优势,使建筑艺术潜能开发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兴趣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合作小组,如孩子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创作,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艺术潜力。教师在旁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孩子的天赋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还可以父母在家与孩子进行一些比赛类型的小制作与学习来培养竞争意识,可以使孩子的创作型思维喷涌式迸发。

另外,根据对儿童的观察,他们的兴趣还基于“被关注”和“被肯定”。这个关注和肯定更多是来自于父母和同伴。这就需要我们的有效引导,在教育过程中上营造宽松的环境,不以好不好为标准,鼓励儿童创造性的表达与发现。当孩子的创作与想法得到别人的认可,随之产生的快乐和自信会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他们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诞生更多的创造灵感。

同时在营造良好的建筑艺术学习氛围的同时,往往会发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热爱艺术,也有一定的建筑素养和鉴赏能力。但怎样进行具体地进行建筑艺术指导呢?走近大师,汲取心灵养分是十分重要的。进行关于鉴赏大师作品的活动,会有意识的弥补儿童理论知识的空缺,并在大师的指引下,初步了解这些设计手法。在进行建筑艺术潜力开发的同时进行一些适当的模仿会更好的树立孩子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榜样。实际上,大师作品和儿童创作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孩子开始接建筑艺术时,就可以给他们讲艺术家的故事,浅显地分析艺术家的作品特点,指出大师们面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实际上大师的创作大多是理性地分析事物,再借用孩子的语言模式,模仿孩子的视觉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艺术教育活动中,只有把孩子当作活动的主人,才能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建筑艺术教育活动是孩子与审美的对话过程,我们要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激起孩子的创造思维,让孩子在创作中不断发挥潜能,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完美人格。并且对儿童的潜能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相信儿童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保护其艺术天性,根据儿童的创作状况和需求,对建筑艺术表现方式的指导,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有生命的艺术教育,方能使儿童在建筑艺术审美意识上保纯的“个性”。为其以后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其顺利成长创造条件。儿童必将是能创造新生活,创造新时代,创造新国家的一代人,也必将是最具艺术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岳娜 .学前儿童艺术潜能的开发——以兴趣培养为途径[J]. 参花,2020年16期

课题研究:

注:本论文用于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x202010146700

作者简介:

沈煜智,男,1998年9月出生,辽宁省开原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

任硕,女,1981年11月出生,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沈煜智 任硕

国内建筑艺术论文 篇2:

建筑艺术的形式和环境

摘要:关于建筑是不是艺术,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影响建筑艺术的形式、环境、建筑师主体三个方面去阐述建筑的艺术属性在环境和形式方面的体现,提出建筑艺术综合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关键词:形式;环境;建筑师;艺术;空间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综合的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工科和艺术学科的分类差别,本来,艺术和技术学科的分类,不应该成为制约建筑学发展的理由,只要遵循建筑学自身学科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殊途同归,找到技术和艺术的平衡点。但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使中国建筑教育出现了过分重视技术的局面,而学生入学时基本艺术素养的缺乏、学习过程中创造力训练的缺失,教育体系的不完备,客观上也反过来制约着技术的表现力。虽然这几年,陆续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像中央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但他们会不会走进纯艺术的怪圈,进入另外一个建筑学的极端呢?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在竞争日常激烈的情况下,建于1947年的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图1)。我想,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在历史不太长的情况下竞争成功,其作品的艺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可见一斑。

2002年10月,以“城市营造”为主题的的上海双年展在国内首次将建筑列为主要的艺术展示内容,讨论了当代都市建筑与视觉艺术互动关系这一前沿问题;2005年2月20日,规模空前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在南京动工,此次实践展邀请了24位一流设计家的设计,策展人是矶崎新、刘家琨,主办方准备将此项目办成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建筑艺术实践展,希望给建筑以艺术的定位。

随着近些年来一系列事件的展开,中国建筑已经将建筑的探索领域扩展到艺术,中国建筑正重新寻找建筑学技术和艺术的平衡。记得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这给了初创的中国建筑学以艺术的定位,而起步之初,从事建筑教育的很多人,也都是各种艺术修养兼备的艺术家。但战乱和文革等各种运动打破了建筑艺术发展的延续性,加上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中国建筑的艺术性一直没有获得其健康的发展,艺术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缺失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屡创新高,城市化加速。但与规模和数量相比,我们建筑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却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外国建筑师大量进入中国设计市场,形成了中外之间在很多观念上包括艺术观念上的冲突,中国建筑的艺术性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现实催人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1形式——建筑艺术之外在美的表现

虽然说建筑是由于实用性而产生,但只有建筑的审美性才使建筑成为了建筑艺术,建筑形式因而也成为了建筑艺术表现力的主要载体。工业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派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1.1造型之美

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6)提出他的艺术定义,即“有意味的形式”。他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指的是艺术品内各个部分和构成元素的一种纯粹关系,而能激起这种意味审美情感的只能是有作品的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的关系或形式,这些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的话,道出了20世纪初艺术的一个普遍遵循的形式原则,那就是利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等去表现艺术的美。现代建筑在现代艺术的土壤里吸收了成长的营养,从立体派画面表现的时空概念,到抽象艺术的色彩和形式构成原理逐渐演变成了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的漫步式空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里面的线(阳台的栏杆)、面(阳台板、出挑的屋面)和三原色的组合,而对于学院派形式美的扬弃和空间概念的加入和发掘,使现代建筑观念和表现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代建筑将以往建筑中对于建筑实体的强调,转变为抽象的点、线、面、体的构成关系,赋予点、线、面以抽象的审美特征,最终建筑艺术摒弃了装饰,形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就像蒙德里安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不应再去描摹事物的外表,而是要用一种抽象的视觉形式去表现事物的本质。

当然,形式美的规律是人们几千年审美经验的积累,代表了人们对于一般美的印象,单纯满足了形式美的建筑,距离建筑的艺术性还有很长的距离,形式美只是建筑艺术性之中间层次,是一种纯视觉美的处理,只能“悦目”。只有当建筑综合平衡各种表现手段,表达某种高层次的精神属性,渲染出某种具有深层次文化意味的氛围,并表达某些观念、情感和思想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艺术,才能真正达到艺术陶冶人心灵的目的,就是所谓的赏心,就是建筑精神意义的最高层次,也是任何艺术形式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化更促使建筑师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理解超越了古典形式美的原则和最新的艺术形式产生着互动。很难想象,你会利用韵律、节奏、均衡、对称、非对称等概念去分析弗兰克·盖里的比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图2)、斯蒂文·霍尔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还有哈迪德、伊东丰雄……,但面对这些建筑,你似乎又能感觉到色彩的关系、曲线的韵律和节奏。但也许媒体时代需要建筑具有更夸张的表现力,和谐再也不是唯一的审美意识了,建筑的审美外延扩大了,形式美走向了建筑师创作的人们的潜意识,成为沉淀在建筑发展过程的一个元素,就像古希腊的建筑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影响一样模糊而又清晰。

1.2空间之美

随着空间概念成为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主体表现对象,空间作为建筑形式的表现内容就受到了无数现代建筑师的推崇,对于空间概念理解和表达上的突破也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表现的重中之重。一些从物理学上毫无表情的空间区域,成为了建筑师表达喜怒哀乐思想的媒介。

建筑诗哲路易·康这样评价空间:“……建筑师的地位何在?……他是一个传递空间美感的人,这是建筑艺术的实际意义,思索有意义的空间,开创一个环境,这就是你的发明创造。”“……无论建工厂还是住宅,其四面墙,上面盖屋顶,可以说没有做任何事,这是大大不够的,建筑应加上更多东西,使他更好些,更有效地适应人的需求,更有价值。……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有用的空间;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使人情绪激动的空间……”[2](图3)

虽然建筑空间具有不可捉摸的抽象的表达力,但空间的设计却必须通过设计可见的构件来完成,墙体、柱列、屋顶、地板、色彩、材料围合成了空间的比例、尺度,加上围合界面本身的变化共同形成了空间的氛围。

和雕塑艺术的空间创造不同,建筑空间因为需要穿行其中而具有了可体验性和序列性,单个的空间只构成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细胞,建筑中一系列空间的展开使建筑具有了交响乐般的节奏,主题、呼应、节奏、序曲、展开、高潮、尾声,通过序列提供的空间表情,人们调动身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的对建筑进行感知,体验建筑师刻意营造的节奏、情绪。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与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形式无关,建筑是一种对人性的体验。

2环境——建筑艺术之美的追求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建筑与城市越来越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除了建筑需要从技术方面作出呼应以外,建筑从艺术性上,也遵循现代建筑的传统,讲究建筑单体和群体的呼应,建筑和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协调。

世界建筑师的《华沙宣言》这样描述建筑学:建筑学是为人类生活创造住处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建筑师的责任是把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自然的和人造的)结合在一起,他负责为城市外貌提供美学和设计能为人类接受的空间。

无数的建筑师从场所环境中获得设计的灵感,现代建筑大师莱特认为:“那么,让我们将赋予生命、充实生活的自然元素重现于我们所筑的房子中。这意味着一种源于场地特性的建筑。意味着向确保设计一所有价值的建筑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在这样一所恰到好处的房子(图4 )里我们感受到一种惬意,那就是所谓的美。”[3]

流水别墅让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建筑之美、环境之美,建筑师运用了高超的设计技巧,穿插的体块自然地向周围的树木中延伸,巨大的悬挑楼板也呼应了周围的岩石地貌,混凝土的精致和自然场地中的色彩、质地发生着强烈的对比,建筑成为了环境的有机部分。

当下,随着现象学研究的兴起, “场所”(place)成为许多建筑师设计的指导概念,场所更加强调人对于真实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本抽象的、无特征的场址(site)变成真实的、具体的行为发生的环境。

从知觉现象学出发,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用自己的作品践行着哲学、美学和艺术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弗兰姆普顿著的《斯蒂文·霍尔》一书中,作者这样评论他的建筑:建筑是被束缚在特定场所中的一座建筑物(不可动的),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电影以及文学一样,他总是与某一地区的经历纠缠在一起……,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场地而形成的,他更是通过一种链接,一种引申出的动机来体现其内涵的,建筑一旦与场所融合在一起,就超越了他物质和功能方面的要求。[4]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这样认为,“我通过寻找一个地方本身固有的逻辑来创造建筑。这种建筑的追求暗示着发现和提取一个地理位置形式上的特点的能力,以及它的文化传统、气候和自然环境特征,形成其背景的城市结构和生活模式,以及人们在将来也会遵守的一些旧的风俗。在没有感情色彩的情况下,我尽力通过建筑把一个地方变得抽象并具有一般性。只有用这种方法,建筑才能排斥工业科技的领域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艺术’。”[5]

而在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的数量和速度不可比拟的情况下,我们的建筑艺术质量却不能和数量相比,我们看到的是孤立的建筑物高高耸立,从不考虑周围的邻居,城市广场和周围的围合建筑没有丝毫的关系,虽然这些建筑有漂亮的外表形式,有现代时髦的手法和材料,但却各自为政,城市从总体风貌上显得混乱而没有章法。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城市设计中获得很好的经验,比较一下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和现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超大尺度的广场,就知道我们在对于城市环境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国当下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经验中,建筑艺术构思的突破点也主要选择在建筑本身和城市文脉以及环境的冲突上,崔恺在设计北京的德胜尚城(图5)时,整体构思围绕着历史古迹德胜门箭楼展开,中心广场抬高,主轴线向箭楼方向呈喇叭形,使穿行其中的人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建筑和城市的血缘关系,青砖材料的运用也使建筑和周边环境融为了一体。

中国建筑师的环境意识正在觉醒,建筑艺术正成为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艺术。

3建筑师——建筑艺术的转换轴

当然,作为建筑艺术的创作主体,一件建筑艺术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主导,在一定的创作思想下,建筑师会从制约建筑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技术、功能等方面出发,去表现自己心中对于建筑的梦想。当然,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建筑艺术家,需要有良好的艺术和文化修养,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就像路易·康所说:“我相信,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按一个人渴望着的想法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你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但要感受到建筑艺术的精神,由此作出个人对建筑艺术的贡献,须时颇久[6]”。建筑师在掌握建筑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技巧之后,面对具体的设计难题,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就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2001.

[2]李大夏. 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3]转引自[美] 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Frampton.Steven Holl architect.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New York,2003.

[5][美] 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

[6] 李大夏.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作者:任书斌 温亚斌

国内建筑艺术论文 篇3: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与其他

大概是基于信息社会背景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世界性研究语言的热潮,建筑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据我所知,相继出版的专论建筑语言的中外文书便有:约翰·萨姆森的《古典建筑语言》,查尔斯·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语言》,布鲁诺·赛维的《现代建筑语言》,亚历山大·克里斯托芬的《模式语言》等,无论其篇幅大小,都成为风靡世界,至今为人们瞩目的建筑理论著作。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语言决定风格

自一七六三年鼎鼎大名的约·杨·威盖尔曼把“风格”这一概念引入他所编写的艺术史,成为用以概括历史上艺术现象的术语沿用了二百多年。直到本世纪初以前,人们普遍关注建筑风格的讨论。我国解放后也相继有三次关于建筑艺术风格的大讨论(第三次是一九七八年以后的新时期内进行的,一直到一九八六年《中国城市导报》组织的“中国建筑风格”讨论)。当二十年代现代建筑运动崛起后,才开始有对历史上的风格概念的反思和批判。现代建筑运动的旗手,建筑艺术大师勒·柯布西耶强调说“风格是谎言”,“建筑艺术与各种风格毫无共同之处”,另一位现代建筑艺术大师格罗皮乌斯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寻求新方法,而不是风格”,他们二位从理论到实践都在革历代风格之命。然而传统的力量如是之大,不无讽刺地反而把柯、格二位封为国际建筑风格的创始人。使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历史性贡献,反而把他们当作千篇一律的火柴盒的始作俑者。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兴起了研究建筑语言的热潮。我认为,建筑艺术上从讲风格、抄袭历史风格——反风格——强调语言,这一进程的变化本身是一种进步,是人类对建筑艺术本质认识的深化。要提高我国建筑理论的学术水平,必须循此大势所趋前进。我这里所谓“语言决定风格”命题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风格首先来源于要“说什么”(语言),至于“怎么说”,即“风格”则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然而,自有艺术史以来,往往把重点放到对“怎么说”——风格的议论上。其实未来的风格是并无定格的,不可能也不应该主观地先定个某某风格而后去追求;相反地,对未来的追求只能是尽力明确要“说什么”,随后才会有相应的风格出现。目前往往把中国特色、民族风格、社会主义等划定为某种风格是不足取的。这就是我之所以建议关心建筑艺术发展的建筑界内外的读者读有关建筑语言的三本书(均有中文译本)——《走向新建筑》、《现代建筑语言》、《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原因。

阅读和讨论这三本书,我以为不仅对建筑师有利,对于社会各界广泛人士也是很有意义的,会有助于我国建筑观念的更新,这是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前提。

从不久前北京举办的,群众评选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的活动可以看出,建筑师和一般公众对建筑艺术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并非建筑师欣赏的群众便一定喜欢,有时还差得很远。看来建筑语言上的相互沟通是很必要的。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走出建筑界,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行。

语言是社会交流思想的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可以作为桥梁,使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促使更多的人读读这类有针对性地论述建筑艺术的书是个好办法。

研究建筑语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法的角度看,都达到建筑理论研究的新阶段,新的高度和更加宽广的研究范围,不再是就建筑论建筑的层次了。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何在?可以从人们常常发出的呼吁中得到反映:呼吁“给建筑师松绑”,“提高建筑师地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其次是建设体制急需改变(目前建设部的成立是个开端);缺少建设资金,即发展建筑艺术的经济基础薄弱;亟待立建筑师法、规划法……;有“反对千篇一律、鼓励创新”的呼声,而缺少有力的措施;存在复古主义趋势,满足于靠老祖宗的遗产混日子;不合格的设计不少,屡次发生安全事故;设计竞赛的评选不公正,投标不合理现象不断出现;建筑人才不仅奇缺,而且观念陈旧、水平不太高;建设规模过大,并且一直压缩不下来;中青年难得有破土而出的机会;认为“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盲目抄搬国外的现象也不少……

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詹克斯对历史上至今存在的三种建筑体系(个体建筑体系、公共建筑体系、开发者的建筑体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比较。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属于体系工——公共的建筑体系。其本质特点是:公家的建筑师,顾主不是使用人,建筑师与使用人之间既无直接的对话也无直接的合作。其设计都是按抽象的使用人,过于粗略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其实是长官主观制定的)凭良心作,完全可以按旧法炮制,抄用旧图纸,因为既未形成竞争机制,也无必要的监督体制。

建筑艺术本质上应是建筑师(设计者)与使用者和管理者“合作的艺术”,而我们的体制使建筑成了“恩赐的艺术”——由长官定,给你就比不给强,不仅使用者无选择性,连管理者也无选择性。这种方式完全无整体长远的考虑,“脱离了历史性城市的尺度”(文化的脉络),对建筑师和社会两方面都是一种异化。因为我们目前的管理和分配体制需要“千篇一律”(面积、朝向、设备、结构、样式等等千篇一律才便于施工、管理与分配)。异化的最大原因在于:今天设计规模“太大”(喜欢推倒重建,不喜欢改造),“旅游者(住户也是一样)被当成一群肉牛”,顺溜而连续地从一个地点转移到下一个地点。

正如詹克斯所分析的,今天的建筑恶俗,粗野又过于庞大,“因为是按不露面的开发者的利益,为不露面的所有者,不露面的使用人制造的,并且假设这些使用人的口味与陈词滥调等同。”这里的三个不露面(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不露面)即是病根。人们只关心平方米和利润、奖金,使用人被抽象化、简单化了。这种建筑艺术上的“千篇一律”不是建筑师一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能扭转的,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把现行建筑艺术生产体系来个彻底的改造。当然,不改变传统的风格观念或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不会改变整个状况。

我认为,改造现行建筑艺术生产体系的道路是:实行建筑产品的商品化(不仅是住宅商品化,应包括一切建筑产品,包括土地、道路、桥梁、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等),形成竞争体制和相应的立法制度,实行定质定量的管理责任制,缩小建设规律,多渠道(国家、集体、个人)地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到那时建筑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才能丰富。

观念决定语言

有什么样的建筑观念便会选择什么样的建筑语言。当把建筑当作雕塑、绘画,当作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时,人们就选择古典建筑语言,追求比例、尺度、对称、韵律、节奏、宏伟、壮丽……;当把建筑当作“居住的机器”时则会选用现代建筑语言,强调赛维所说的七条准则,按物质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反对对称和协调、反对三维透视,主张四维分解等。只有在把建筑看作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观念下,才会学习和创造出后现代建筑语言。后现代语言象其他语言一样,绝不会纯而又纯的,同样会有用词不当、句法不对、求新生造,甚至污秽的部分,有脏字和粗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成分。但从本质上讲,后现代建筑语言是强调人性的、环境的、当代的、正在发展的建筑语言。它不象古典语言是“万能的神的语言”,充满了虔诚、迷信和崇高;也不象现代建筑语言是“机器美学的语言”,渗透着工业逻辑和理性,后现代建筑语言是商业社会的语言、广告式的语言、小人物的地方方言,追求交往和对话语境和气氛的语言。后现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四分之一世纪表明,尽管有那么多讽刺、挖苦、打击,它还是发展起来了,而且来到中国,并且挤到全国优秀设计奖作品的行列之中。

《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字里行间反映着后现代派建筑师新的建筑观念。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他的第一本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九六六)旗帜鲜明地声明了他的偏爱:以复杂性和矛盾性针对简洁性:宁要模棱两可和紧张感而不要直陈不误;宁要“两者兼具”而不要“非此即彼”;要双重功能性元素而不要单打一;要混杂的,不要纯粹的元素;要总体上的杂乱,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

文丘里认为,建筑艺术应当是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他坚决主张,建筑物应当看来象装饰性门面而不是“鸭子”:门面是带标志性的简单外壳,而鸭子是一座由功能而得外形的建筑,其结构、构造、体量都成了装饰。后现代派认为建筑要与人对话,所以追求标志和隐喻。

他们并认为,建筑艺术比诗歌更为依凭感受者摆布。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比口语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并服从于寿命不长的译码的变迁。在一座建筑物的三百年寿命中,人们看待和使用它的方式可能每十年改变一次。基于这种“建筑寿命观”,后现代派追求的不是永恒的伟大史诗,而是眼前的视觉和使用上的享受和刺激。

显而易见,人们经常是漫不经心地体验着建筑艺术,或者在情感上和愿望上带着最大的偏见——这与人们欣赏交响乐或艺术作品的方式大相径庭。这意味着,如果建筑师想使他的作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因译码变化而被糟蹋,他就必须利用流行的符号和隐喻所具有的冗余度,使其建筑物有过多的代码性。这大概就是我们有时看到后现代派作品时,会感到符号多余的答案。

我认为,建筑是全频道的体验的艺术(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它给人以眼耳鼻舌身心的体验。而人们体验建筑如同坐在家里看电视剧,需要不断有母题重复、画面重复,语言展开,插入旁白和附加……因为观众的漫不经心,没有必要的重复和强调往往被人们忽略。所以用后现代建筑语言说话,可以说搞建筑设计就是为人们编写“电视连续剧的脚本”。电视剧和后现代建筑是同步发展的艺术。当代中国建筑艺术要发展和提高必须正视这一背景。建立正确的建筑艺术观念,选择适当的建筑语言。后现代主义特别强调地方性和文脉,所以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当然应当有别于外国的后现代,但本质上是相通的。这大概就是学习和思索这本小书的意义所在吧。此书出版十一年后,更证实了他的许多论断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后现代建筑语言》,〔美〕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一九八八年二版,3.00元)

作者:顾孟潮

上一篇:煤矿工程机械论文下一篇:探讨社区体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