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精选7篇)

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 篇1

儒家伦理对明清徽州武术的影响探析

徽州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徽州武术蕴涵着丰富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并对传统徽州习武之人形成了软制约;而徽州宗族严密的规范制度对传统徽州习武之人则形成了硬制约.

作 者:汪俊祺 WANG Junqi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体育系,安徽,黄山,24504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9(5)分类号:B222 G852关键词:儒家伦理 宗族 徽州武术

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 篇2

所谓“地域性”, 从土特产的角度来说就是土特产产地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性, 是由当地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特征, 也是外界对于该地域的总体印象。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指的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中的“文化”, 指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由于土特产产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 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 这种文化就是地域文化。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四合院文化、徽州文化、土家文化等。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具有独特性,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

二、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地域性

1. 色彩的地域化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三要素里, 色彩是最夺目的要素, 一个杰出的设计离不开色彩带给大家的视觉享受, 这点在包装设计中体现的尤为充分。包装中的色彩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并能够引起人们的美好联想、寄托情感, 是触动消费者心弦的因素之一。

由于地域化的差别, 不同的地区、不同产品的色彩倾向也各不相同。地域特色文化对于土特产色彩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在当今这个注重宣扬地域文化的社会中, 地域特色文化不仅对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外地游客认识这个地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安徽的徽州地区为例, 徽州地区的主要土特产品包括茶叶、歙砚、徽墨、石耳、核桃等。这些产品的包装的色彩受地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大多与当地特色民居建筑色彩相关联。

另外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要巧妙地设计、运用地域性的色彩使产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树立土特产的形象和品牌个性。

2. 地域化的图形元素

图形元素是包装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巧妙的运用图形元素, 能够让游客对景区留下深刻印象, 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徽州地区的图形艺术在是指皖南徽州地域上的自然与造物、艺术与非艺术的视觉形象所构成的具有历史踵继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视觉图形艺术系统, 其内涵深厚、丰富, 外延开放、扩大。具体包括徽派古建三绝 (祠堂、牌坊、民居) , 徽派三雕 (砖雕、木雕、石雕、) , 徽州村落、徽州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中形成的图像图形, 以及以黄山为代表的皖南山区自然的山形水貌等等。在该地区的包装设计中, 地域性的图形元素主要是从徽州各文化艺术形式中高度概括、提炼和抽象出来的。因此包装极具地域特色, 对于宣传当地文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传统的书法体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自人类社会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后, 就使语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成为人类社会交流思想和表情达意的工具之一。文字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文字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在徽州土特产包装中, 字体的应用主要以“真、草、隶、篆、行”书写体为主, 其体现的是徽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

三、土特产及其包装装潢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1. 土特产自身

土特产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或从此地发源或兴起的产品, 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通常能反映出民俗民风。土特产自身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特色文化, 以徽州文房四宝为例, 它包括“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汪伯立笔”。唐代中的徽墨、歙砚, 已是中外驰名、永垂史册, 成为古徽州的代名词了。

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用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的正是中国的水墨文化, 也是世界文化科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2. 包装装潢

在土特产包装装潢中, 经常会使用当地具有代表性事物作为主要的图形元素。例如安徽的迎客松, 武汉的黄鹤楼, 杭州西湖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在包装中可以把这些景点作为图形元素应用到包装盒上。游客在景点享受视觉上的愉悦后, 除了拍照留作记忆外, 能带走的只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土特产品作为该景点的记忆延续。当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的时候, 包装盒上的图形元素能够使游客回忆起景区的景点。不仅能够给游客是味觉上的享受, 更是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产品以文字、色彩、图形等元素使产品包装的外延丰富, 内涵生动, 体现了景区的特色文化, 也给景区带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四、结语

地域文化体现一个地方的特有文化, 而土特产也是特有产品, 这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土特产是可以划分到地域文化中, 成为体现地域文化的一个分支。地域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是深远广大的, 对于在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发展也起到方向性作用, 因此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们应注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强.徽州文化的历史定位与研究现状[N].合肥:安徽日报, 1999

[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徽州文化征文比赛策划书 篇3

—庆徽州学社创立十年

201

1徽州学社毕德鲜 年9月28日

“瑞隆”杯徽文化征文比赛

—庆徽州学社创立十年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徽州学社建立十年,从2001年至今徽州学社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子。通过徽州学社这个平台,很多同学喜欢上了徽州文化。如今新生刚刚来到这儿,对徽州土地上的人事物都充满好奇,这儿的文化肯定也是吸引他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活动目的1、纪念徽州学社创社十年,扩大徽州学社的影响力,从而能更好的为徽州文化做宣传;

2、让我们的同学们将自己对于徽州文化的感受倾注与笔端,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徽州文化的情感;

3、提升大家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活动时间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期一个月

四、活动对象

黄山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活动形式

在社联会的督导下,在全校之间开展一次徽文化征文比赛。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a、活动之前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在经过合作社团商议完成之后交予社联会、校团委老师审批,并积极与老师交流活动的具体进行,完善活动步骤与内容。

b、活动方案确定后,理事会召开会议,讨论关于邀请老师、学生作为征文评委以及获奖者的礼品等其他物品以及此次活动的赞助问题。

c、宣传:社团海报宣传,与社联会沟通,以社联会的名义通告各个社团,以此作为宣传。

(2)活动期间:a、当所有征文作品全部上交后,组织人员进行评分。根据参赛人员情况选出20%—30%的作品。

b、将选出的作品装订好交由老师进行评分。

c、评委老师安排: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陈琪老师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明老师黄山学院社科系冯剑辉老师

(3)活动后期:a、举办颁奖仪式,并贴海报全校公告。

b、颁奖仪式安排:在所有评选工作结束之后,此项活动负责人联系最终获奖选手,以及团校教室的申请;老师邀请负责人负责邀请颁奖嘉宾以及接待工作。此次颁奖仪式的主持工作由徽州学社社长毕德鲜负责。

c、颁奖嘉宾安排:黄山市瑞隆商贸有限公司姚总经理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明老师

c、总结负责人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写好书面总结,同所收集材料在结束后3天内一同交于社联。

七、活动赞助及指导

赞助单位:黄山市瑞隆商贸有限公司指导单位:徽州文化研究所

八、预期效果

本活动由徽州学社发起,其他社团及校园内广大同学均可参与其中,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活动的影响力。以征文形式能激发大家去寻找资料,查阅相关文书。从而宣传了徽州文化,使大家更加了解徽州文化,以达到此次活动的目的。

十、经费预算

奖品750元(一等奖一名价值250元的徽州古村落丛书一套(10本)、二等奖两名各价值125元徽州古村落丛书(5本)、三等奖三名各价值75元徽州古村落丛书(3本))徽文化征文比赛纪念T恤衫十件300元奖状10张10×4=40元海报2张30×2=60元

评审劳务费300元总计1450元左右

十一、注意事项

1、由于此次活动时间较长,因此参赛作品一定要妥善保管。

2、这次活动举办的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与宣传有很大关系,所以,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作品评分时一定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使活动办的更有意义。否则,出现虚假,我们办活动的初衷就达不到了。

特别鸣谢:黄山市瑞隆商贸有限公司

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 篇4

第一节徽州民居·.......................................................................g

第二节徽州礼制建筑·.................................................................10

第三节徽州园林·.......................................................................17

第四节徽州书院·.......................................................................19

第五节徽州其它建筑·.................................................................21

第六节徽州建筑装饰艺术·........................................................21 第二章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兼比较研究·..........................28

第一节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28

第二节徽州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41

第三节徽州民居与苏州东山民居的比较研究·...................................53 第三章徽州礼制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74

第一节徽州宗祠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74

第二节徽州牌坊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g4 第四章徽州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92

第一节徽州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92

第二节徽州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97 第五章徽州书院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106 第六章徽派建筑形成的原因及总体审美特征·.........................................111

第一节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分析·............................................111

第二节徽派建筑的总体审美特征·..................................................119 注释·............................................................................................127 参考文献·......................................................................................131 致谢·............................................................................................134 发表论文目录.................................................................................135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徽州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设置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称新安郡,隋、唐、五代称歇州,北宋徽 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始定名徽州,辖歇县、休宁、祁门、黯县、绩溪和婆源 六县。因此,严格来说,“徽州”应该是一个地域的和历史的概念。徽州建筑发韧较 早,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此时的徽州建筑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 文化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建筑流派之一。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 量的最有特色的是古建筑的现存。

徽州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民居与村落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敦祯教授就对徽州建筑有过著文介绍,80年代以后,陆续有学者前往徽州考察研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焦点多集中在徽商经济、徽州古村落、徽州建筑个案等方面。

目前对徽州建筑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 徽学的科研机构、文物、旅游部门为主。其中,建筑界学者的研究侧重点在于真实记 载徽州古建筑的营造情况,他们的研究方法以测绘为主,把古建筑的尺度、结构都记 录得很细致,其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古建筑的保护。这些研究的特点往往是就建筑谈建 筑,脱离了主体“人”,对外围层面的涉及也比较粗浅。

而我这次选择的课题在研究目的上与以往的学者所做的有所不同,本论文将从建 筑发展规律出发,将研究视角由建筑本体延伸至地域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等外围层 面,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徽州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主要的选题原因有三:

其一,把美术考古与艺术史美学联系起来,利用自己的研究特长,尝试进行交叉 学科的课题研究,这也是本学科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其二,以往的研究很少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涉入,本文将转换研究的切入方 式。

其三,以往的研究多把建筑作为工程学的成品来看待,本文将从建筑文化的角度 揭示建筑的审美特征。

本文尝试以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本文以现存的明清时期徽州建筑为主要 研究对象,以徽州地区的地方史志及相关的古籍文献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分别对徽州民居、宗祠、书院、园林等建筑类型进行了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的研究。全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介绍了徽州地域的建筑概况,对徽州建筑的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研 究目的。

第一章对徽州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建筑装饰作了概论性介绍,包括各类建筑的发展 沿革、主要留存地点、建筑装饰的总体情况等。

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五章在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徽州主要的建筑类型各 自具有的审美特点,这也是个性方面的分析。

第二章论述了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并尝试从民居的平面格局与 立面样式、建筑装饰特点和审美特点方面对徽州建筑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比较的对 象选择在风格特征上有同源特点的苏州东山民居建筑。

同为江南民居的建筑流派,徽州民居与苏州民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的发展规 律,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各自显示出本地域的建筑特色。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区域选择 时,苏州的东山地区尚有保存较好的明清民居群落,比较适合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流传的“钻天洞庭遍地徽”的民谚说明了这两个地区的民居风格必 然存在着某种背景文化的相似性。因此,将徽州民居与苏州东山民居进行平面布局、立面样式、建筑装饰特点及审美特点方面的比较,以使我们能从横向的地域文化角度 去更深层次地剖析徽州建筑审美文化的产生根由。

第三章对徽州的礼制建筑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徽州宗祠建筑与牌坊建筑的艺术 特点与审美特征。

第四章以造园手法为线索,对徽州园林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进行了艺术与美学 层面上的解析。

因为现存实物资料有限,第五章只简要介绍了徽州书院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 征。

第六章分析了徽派建筑形成的原因,包括徽州建筑风格形成的自然背景、历史文 化背景及徽商文化的影响。同时总结了徽派建筑的总体审美特征。

论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限定研究范围。对徽州古建筑的研究限定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范围内,对明以前的年代有争议的遗存不作为研究重点。

2.根据研究目的,在搜集实例时,放弃面面俱到的做法,应该以最能反映徽派 建筑特色的典型个例作重点研究。

3.著名建筑学者陈志华认为,虽然搜集一批实例,罗列介绍,也不失为一种方 法,但是还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打算把徽州建筑本身阐释得更深入,把筑本题与整个徽州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紧密连系起来阐释。不仅要研究系统的

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还要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

4.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因为一切事物的特色存在于它与其他可比事物的比 较之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事物的特色。例如,将徽州建筑与东山建筑的比较研 究。

该论文的理论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徽派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有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分析,并且这种分 析是建立在实物考察的基础之上的,是具备现实意义的分析。

第二,就建筑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建筑形制的演变必然受到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建筑也是最能集中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艺术形式。本论文从建筑发展规律出发,将研究视角由建筑本体延伸至地域经济、文化、艺术审 美等外围层面,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徽州古建筑的审美特征。该论文把徽州 建筑本身阐释得更深入,不但从实例角度分析了建筑的艺术特点,而且把徽州建筑系 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作为观照的双方,把建筑本体与整个徽州社会紧密 连系起来阐释,这其中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第三,本文突破了孤立研究建筑外观和构造的传统模式,尝试运用美术考古学的 历史研究法和艺术研究法进行徽州古代建筑研究,把建筑作为有机的生命体,结合地 域文化的特征进行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方面的解析,这也是把建筑当做地域文化的一 部分来进行美术考古研究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徽州建筑艺术特点审美特征

引言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徽州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设置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称新安郡,隋、唐、五代称歇州,北宋徽 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始定名徽州,辖歇县、休宁、祁门、黯县、绩溪和婆源 六县。因此,严格来说,“徽州”应该是一个地域的和历史的概念。

明清时期,徽州经济甚为发达,商业兴盛,徽商在经营茶庄、木材、盐业、钱庄、丝绸等行业时积累了巨资,至明成化年间已富可敌国,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故 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文化方面,徽州向以“程朱故里”自称,儒家文化的浸染根 深蒂固,徽州方志有言,“徽州既是商贾之乡,又为东南邹鲁。”’

徽州的地面文物遗存中,大量的有特色的古建筑遗存是徽州的文化财富。据不完 全统计,徽州境内现有古建筑6700余处,其中的一些民居和宗祠建筑堪称徽派建筑 的精品之作,这些实物遗存为建筑界与考古界的学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梁思成 先生曾说,“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 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2徽州地域虽然在地理 条件上相对闭塞,“民不染它俗”,但是徽州的建筑艺术却正是在这样的地域文化背景 之下生长繁荣起来。徽州建筑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此时的徽州建筑 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建筑流派之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旅游业的升温,对徽州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然而对于徽州建筑的研究还多停留在剖析构造和技术的层面,虽然这对于文物保护有 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不能从文化的多元视角去审视徽州建筑之艺术与美学品格,终归 是一种遗憾。建筑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倾向的艺术形式。建筑物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制、装饰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我 们又可以从建筑物的整体造型或建筑部件的样式中去了解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趣 味。近年来,建筑界的几位学者对古代建筑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工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文化方面的尝试。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建筑本体,而且应该力求在结 构的关联中来研究,更要研究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这就与美术考古学所强调的研究方法有不谋而合的途径。

本文突破了孤立研究建筑外观和构造的传统模式,尝试运用美术考古学的历史研 究法和艺术研究法进行徽州古代建筑研究,把建筑作为有机的生命体,结合地域文化 的特征进行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方面的解析,这也是把建筑当做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来 进行美术考古研究的一次尝试。

第一章徽州建筑的类型与装饰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徽州建筑分作以下四大类型:徽 州民居建筑、徽州礼制建筑、徽州园林建筑、徽州书院建筑。

第一节徽州民居

一、徽州民居的主要留存地点

在现存的徽州各类古建筑中,以明清民居的遗存数目最多,据统计约有近6000 幢。徽州明清民居的主要留存地点散布于古徽州区划的六大区域内。

歇县的民居留存地点集中在县城内斗山街、西郊棠褪村、渔梁镇等地,徽州区潜 口镇的明代民宅,现已作为“明代民宅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将散落 在各地的十座典型明代建筑集中在一处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明代山庄”。

黯县地区的民居保存下来的尚有4000幢,主要分布集中在唐模、棠抛、呈坎、潜口、渔梁、屏山等地,例如西递村至今仍存有明清民居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有 124幢,街巷布局依然如旧,建筑古朴典雅,被国内外一些建筑学者誉为“世界是卜 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世界上最美的村镇”。就单体民居的艺术价值来看,黯县西递村的履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宏村的承志堂、德义堂、树人堂、松鹤堂,卢村的志诚堂、思成堂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屏山村存有明清民居二百余幢。

绩溪的古民居大多被毁坏严重,保存尚好的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的胡适故居、坎头村民居。

休宁、祁门的古民居也多遭破坏,分布散落。休宁的古民居集中在万安古镇、齐 云山月华街等处。

婆源今属江西所辖,古民居遗存集中在东部的秋口乡李坑村、江湾村、晓起村、段萃乡庆源村、许村乡、思口乡思溪村、延村、沱川乡理坑村等地。

二、徽州民居的型制及其演化

徽州民居的型制属于天井院住宅的格局,即:由四周的房屋围合中央的一方天井 院。与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民居的天井规模通常较狭小,且围以高墙,这样的布局可以适应江南多雨潮润的气候特征。从现存的徽州建筑(尤其是民居)来 分析,徽州建筑的形制特征是在本土建筑的形制基础之上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式的院落

特征(合院布局)和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的楼居形式,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徽州地方民居建筑流派。这类民居的特征是,平面由“三开间,内天井”的基本单元构成,空间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 天井,作采光通风之用,在此基础上纵横、组合形成二进、三进、四合的住宅。

徽州民居的型制随住宅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徽州传统民居排水防潮措施研究 篇5

关键词:徽州民居,排水防潮,技术措施

1 徽州民居的生存环境

1.1 气候环境

徽州一词源于北宋的行政区划地名,所辖范围包括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县、婺源县、绩溪县、祁门县六县的行政管辖范围。古徽州地处我国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受到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影响,常年气候潮湿温润,极少出现严寒或酷暑这种极端天气。黄山和位于今安徽与浙江交界处的天目山,它们的山脉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方向延展,犹如天然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使得徽州地区冬季的气温要高于黄山以北地区。

潮湿是徽州地区最为显著的特征,以安徽黟县为例,这里年降雨量在1500~1700mm左右,阴雨天气出现时间占全年的48%,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最热月平均气温27.1℃ , 最冷月平均气温3.7℃。每年六月中旬,黟县因受冷暖空气交锋的影响长期阴雨,雨量大,光照少,湿度大,形成明显的“梅雨”期。此段时间,天气阴沉,降雨不断,气温高且空气湿度大,这种环境下的民居建筑,其屋顶结构、外围护结构、木构架、木构件等易受潮发霉。因此,以木结构为主的徽州民居会更加注重排水防潮的问题。

1.2 地形地貌环境

由于黄山、齐云山和天目山处在其中,徽州地区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特殊的地形地貌——山地多而盆地少,导致徽州民居村落布局紧凑、巷道深窄。按山地环境和阳光稀少的环境条件,“坐北朝南”是房屋的最佳朝向,徽州民居的朝向布置依然如此。但徽州人常年外出经商者居多,认为出门向南有谐音“出门难”之意,所以,其房屋的入户门往往不设在正南方向,从而形成座向南北却入户东西的建筑布置形式,孕育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无限魅力的徽州民居。

2 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经验

2.1 气候的适应性

“气候条件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决定了建筑形态中最根本和恒定的部分。是否适应地区气候环境是衡量形式存在合理与否的第一把标尺。”从西北地区的窑洞、黔东南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到徽州地区的厅井型式民居,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建筑形式的功能要求都与气候息息相关。无论是原始的聚落, 还是经过不断更新演化形成的传统民居都充分表现出适应气候的要求和特征, 在“自力更生”地以最大限度庇护人类的同时, 也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

传统民居一直以其“低技术”“低能耗”的技术方式利用外界有限的气候资源,尽可能多的获取自然的给予。气候的干湿变化、冷热交替对传统民居的空间格局和建造形式的影响明显,了解地域气候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以为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依据。

2.2 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民居建筑形式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待自然地形的态度。传统民居建筑依凭自然地貌而建,各种建构办法称得上千变万化,这关系到各民族群体聚居的环境条件,各民族群体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如何接受环境,以及他们对舒适的不同定义。在工艺技术不发达、驾驭环境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古代的先民往往没有办法去主动掌控和改造自然,只能设法去适应环境。徽州地区现存的民居建筑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厅井模式,由于没有像原住先民那样使用干栏式建筑,即使采用了各种排水防潮措施,其居室多少还是有些潮湿,显示出地形条件与思想观念之间不易完全调和给建筑活动带来的矛盾。

3 徽州民居的排水措施

3.1 天井的排水措施

天井是徽州民居排除水涝的主要设施(见图1)。“明塘暗沟”的设置和地面的透水铺装在徽州民居的排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2)。

“明塘”是四方形的天井地坪,屋面汇集的雨水主要流入此处,称为“四水归堂”,既有集中排水的功能,又有汇聚人气财富的美好寓意。明塘标高低于室内地面,利于雨水集聚,通过设在明塘中的地漏流进贯通建筑内外的排水暗沟,再将雨水导入村头“水圳”。所谓“明塘暗沟”便是如此。地漏上放置石板凿成的盖板以利美观和安全,为防止杂物堵住暗沟,通常在地漏下方埋有加盖水缸,用于沉淀水中杂物,同时也方便清淘。

天井铺地是徽州民居排水的辅助措施,提高排水效率,并快速干燥地面。铺地多用石材,将其加工成上大下小的倒梯形,铺贴后留下缝隙以接收雨水下泄。铺地石材下面再用沙土垫底,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方便雨水渗入土壤。为了增强沙土的透水性能,还会在其中加入谷壳及贝壳渣。

3.2 屋顶水枧

徽州地区常年阴雨不断,雨水容易顺墙面流淌,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墙面而缩短墙体使用寿命,工匠们设置了导流水道将雨水引入汇水“明塘”,这种导流水道称为“水枧”,沿天井檐口横向布置的为“横水枧”,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为“直水枧”(见图3)。“横水枧”引导屋顶雨水流进固定于墙面的“直水枧”,使雨水通过“直水枧”的下水口排入天井底部暗沟(见图4、图5)。即使天降暴雨,也少有人家的天井雨水上漫。天井屋顶四方转角的交汇部位,是屋顶径流的汇集之处,雨水汹涌,所以横水枧的四个转角部位都设有挡水板,防止此处量大流急的雨水直冲而下。

古时候,有钱大户常常利用锡皮容易加工成型的特性打造水枧,而普通人家则用陶管、竹管等低廉易得的材料制作。经过不断维修更替,今天的“水枧”已多换为镀锌铁皮加工制作了。

4 徽州民居的防潮措施

4.1 屋顶铺望板、望砖的做法

屋顶的首要功能是防止雨水渗漏。注重实用功能的殷实人家,修造屋顶时会在椽条之上放置细望砖(当地称为立砖)或望板,一般不抹灰而直接在外面盖瓦,以加强防渗作用,更可以较为有效地隔热保温。

还有更为讲究的做法,是在望板或望砖上加铺一层灰泥后再盖瓦。这样的屋顶更加厚实,大大增加屋顶的重量,而且费工昂贵,但却能更加有效的防水防潮和保温隔热,使室内具有更舒适的环境,提高屋顶的耐用性,延长建筑寿命,修整替换盖瓦的次数也要少于不铺灰的屋顶,减少维护的麻烦和开销。公共建筑如祠堂或大户豪门有条件采用这种做法修造屋顶。

4.2 木构架与木构件的防潮

徽州民居木柱底端四方,常凿有如意头形状的孔槽,当地称为“虎门”(见图6)。孔槽十字贯通柱底,形成风道,使木柱底面与柱础顶面间空气流通,防其受潮腐烂。在木柱与柱础石之间嵌入垫片,可以有效阻隔沿柱础石上浸的潮气,防止木柱腐烂,即使受潮毁坏也方便更换。明代民居建筑中有少量横木纹的垫片(柱櫍zhi)遗存。还有在柱下嵌入生铁片,也是防止木柱底部被腐蚀的独特做法。

做法讲究的木隔断下方,也常常会开设一个较为细长的如意形状的孔槽,在地面对应位置留出卡口以通空气,防止木板受潮(见图7)。

4.3 使用易干燥、耐腐蚀的木材

徽州境内盛产的杉木纹理通直,材质轻、易加工、不变形、不开裂,并且容易干燥,耐腐蚀,因此徽州民居无论大木构架还是门窗等小木构件大都偏爱选用杉木。

4.4 铁壁虎和榫头砖

铁壁虎和榫头砖是徽州民居用于稳固墙体的建筑构件。在围护墙体与木构架之间,常用铁壁虎和榫头砖进行连接,既使砖砌墙体与木构屋架相互连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更在木构架与墙体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成为风道,使木结构构架保持干燥,免受阴雨潮湿的危害。

4.5 地面铺设

徽州民居堂屋地面有三种做法,分别是烧砖地板、木地板、灰浆面层。堂屋较少使用木地板。普通人家多使用灰浆面层(见图8)。灰浆面层铺地的最下一层用鹅卵石竖砌底层,其上以细砂石填平,再用以石灰、清水沙、糯米粥混合的三合土铺底,最后用猕猴桃藤蔓熬成的汁液拌合细石灰与糯米粥,做成面层材料均匀铺敷(见图9)。地坪上呈对角画方砖样式。因加入石灰、糯米粥、猕猴桃藤蔓汁液等原料,防潮效果优于普通三合土铺地。

卧室即厢房的地面则多用木板。地面夯实后,在木地板与地面之间留一定空间作为空气夹层,故厢房地面要高于堂屋。在靠堂屋一侧的地栿石上开有形状多样的通气孔,使地面潮湿空气尽快排出,起到了很好的防潮效果(见图10、图11)。为避免通气孔在石块上显得突兀不祥,工匠会将通气孔雕刻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装饰图案,使其既实用有效,又形式美观。

5 徽州民居适应性技术的启示

5.1 经验启示

传统民居营建工艺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的过程,经由经验而形成的技术既具有可靠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带有普遍的局限性。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是建造者经验智慧的结晶。古人以“天人合一”的观念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朴素的生活理想。这一理想直接影响着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因此,在民居营建活动中表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环境意识。古人面对种种环境困难时,采用不断与环境调和的办法去适应环境,在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成为今天所看到的丰富的传统工艺与技术。

图9堂屋地面做法(来源:钱进.皖南“生态”型民居适宜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5.1.1 经验具有可靠性

民居营建的技术“经验”通常是在无数次成功与失败之下形成,最终完全适应环境条件和人的需求而固化,经历了环境、使用、时间的多重检验,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在技术手段上,徽州民居利用天井自然采光、放潮通风等顺应自然的适应性技术,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完善人居环境;并选用当地出产、易得廉价、功效明显的材料。这些优秀的技术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更应该得到推广与发扬。

5.1.2 经验具有传承性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来,并世代相承地沿袭利用,或有改进与扬弃,但继承的痕迹十分明显,具有一脉相袭的传承性。这种传承积淀了族群、地域、时间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使其具有明显的亲和力与认同感。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经验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创自身特色的建筑语言,建立适合自生需求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3 经验也带有局限性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经验在现代居住建筑中并没有十分完整的继承下来,说明以积累而成的经验存在局限性。经验是具有时效性的,它可能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域发挥其效益,脱离这些条件,经验有可能变成危害,经验还缺乏理性研究和开拓意识,缺乏科学的验证手段,因而沿用所有的传统民居适应性技术并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徽州民居传统铺地做法需要用石灰、清水沙、糯米粥拌和三合土铺底,面层需用以猕猴桃藤蔓熬成的汁液拌合细石灰与糯米粥,对于现代建筑的规模和效率,不仅难以胜任,甚至也并不生态。今天,以更合适的材料与技术制作地面,亦能达到徽州民居所需要的效果。

图11卧室地面构造做法(来源:汪珍珍.皖南地区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5.2 相互借鉴启示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隐藏于大量存在的各地传统民居实例中,以地域为限而各自演化发展,在流通便捷的今天,传统民居适应性技术早已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自宋以来,在伦理位序、长幼尊卑的宗法制度影响下,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往往采用较为严格的形制,天井合院成为最常见的住宅单元,其特点以天井为中心,四围成院,厅堂开敞,轴线对称。重庆与徽州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上存在差异,但也喜用天井式民居。但由于重庆地处偏远,皇权观念相对薄弱,民居形制偏于宽松,更多体现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布局形态。相对于徽州民居较为固定的几种天井模式,重庆民居天井的布置位置、组合方式都更为多变,在排水防潮的措施上也更加丰富,为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使用抱厅型天井,即在天井上方叠架屋顶,依靠高于四周屋檐的漏空进行通风采光。重庆传统民居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滥觞,对适应陡峭地形和潮湿环境十分有利。这些好的建筑适应性技术,是否可以相互借鉴,形成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措施进行推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3 适应性技术的传承与展望

传统民居适应性技术延续的关键是揭示其形式背后适应自然的技术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可靠性、传承性是其延续至今的保证。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蓬勃发展,使传统技术的边缘化、消退化趋势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传统民居适应性技术的特征,对传统民居中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用现代观念复活一部分具有可靠性、传承性的适应技术,触动传统民居适应性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使这些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地域适应性技术不仅能够在传统民居之中存活下来,而且可以在现代人居环境的建造发挥更大的作用。

6 结语

通过对徽州传统民居适应技术应用细节的关注,我们看到了徽州民居适应性技术的关键措施——排水防潮措施。经过归纳与分析,我们发现徽州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技术源于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并包含了厚重的人文脉络。为抗御多雨潮湿的气候,徽州的民间匠师采取了相应的排水防潮措施营建家园,形成了创造性的适应性技术。这些技术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经验痕迹,既有可靠性和传承性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通过研究发掘其中的价值,将传统地域适应性技术加以科学总结,使其在新的时代与环境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托,等.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钱进.皖南"生态"型民居适宜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3]刘俊.气候与徽州民居[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4]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李超竑.重庆地区传统天井建筑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4.

对国内外锚杆钻机的研究 篇6

1 国外锚杆钻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40年代, 国外已将锚杆支护技术应用于巷道支护工程。随着锚杆支护技术发展, 锚杆钻机作为锚杆支护的主要施工机具, 就称为该项技术发展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公关, 锚杆钻机已从当初的功能单一、技术含量低、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笨重发展到今天的功能齐全、可靠性好、安全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的新型钻机。

在锚杆支护技术应用初期, 国外在锚杆支护施工中采用普通凿岩机械凿锚杆孔, 人工安装锚杆, 用扳手拧紧螺母。到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瑞典等西方国家已广泛应用伸缩式气动凿岩机钻凿顶板锚杆孔, 同时, 美国已研制成功钻车式锚杆钻机并在支护工程中推广使用。国外只用了10a左右时间久实现了锚杆支护机械化。20世纪50年代末, 随着锚杆支护理论及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 英国等国家率先将锚杆支护技术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为适应煤矿巷道断面积较小的特点, 英国、波兰等国研发了单体电动和液压回转式锚杆钻机。

20世纪70年代, 为适应大断面巷道锚杆支护快速施工, 美国英格索兰, 法国塞克马、瑞典阿特拉斯等凿岩设备公司陆续推出了功能多、机械化程度高的台车式锚杆钻装机。该类钻机既能钻锚杆孔, 又能安装锚杆, 基本实现了锚杆孔施工、锚杆安装的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澳大利亚成功研制了轻型支腿式气动锚杆钻机, 并在澳大利亚、英国中国、波兰和印度等国的煤矿得到广泛应用。该型钻机切削动力采用风马达, 推进支腿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和碳素纤维缠绕而成, 具有动力单一、重量轻、输出转矩大的特点, 不仅用于锚杆, 锚索孔的施工, 还可用于搅拌树脂锚杆和拧紧螺母, 仍是当前世界单体锚杆钻机的主要机型。

20世纪90年代, 当澳大利亚各大采矿设备公司推出轻型单体锚杆钻机的同时, 美国的杰佛里公司、乔伊公司、英国的安德森公司、奥地利的奥钢铁公司又相继研制了与连续采煤机、掘进机相配套的机载式锚杆钻装机, 实现了采掘锚一体化作业。新一代的锚杆钻装机不仅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 而且应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 使锚杆施工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使其性能更先进、使用更方便、施工更安全。

纵观国外锚杆钻装设备的发展方向, 国外锚杆钻机的发展方向始终与锚杆支护理论不断完善与发展紧密相连,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同时, 国外锚杆钻机的研究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国情, 开发的每一代产品都能代表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国外锚杆钻机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不断完善改进现已普遍使用的单体锚杆钻机, 使其更可靠, 更适应现场需要;另一方面不断加紧对掘进一体化快速掘进装备的研究, 目前已经推广使用了多款快速掘进装备。国外锚杆钻机的研究与开发将会从这2个方面开展, 而且后者为今后发展重点。

2 国内锚杆钻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锚杆钻机的研究起步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第一代电动锚杆钻机。由于我国锚杆支护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锚杆钻机技术也一直处于缓慢发展和低水平重复状态。

近10年来, 我国单体锚杆钻机在吸收国外锚杆钻机技术的基础上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锚杆钻机生产厂家主要是生产气动顶板锚杆钻机、气动边帮锚杆钻机, 这两种锚杆钻机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但具备了锚杆钻孔的功能, 同时还具备了搅拌树脂、快速安装锚杆的功能。同时研制成功悬臂式掘进机配套的机载锚杆钻机。目前有又正在加紧研究带锚杆钻机的连续采煤机和掘锚一体化机组。随着煤矿专用锚杆钻机的不断发展, 从现有的机型种类来看, 只能是基本上满足需要, 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2.1 锚杆钻机的品种过多, 可靠性差。

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多种型号的锚杆钻机, 但适于井下使用且可靠性好并不多, 很多产品难以在井下连续使用。有的厂家为了追求高利润, 盲目改进锚杆钻机性能, 派生出多个锚杆钻机的型号, 其实性能没有实质上的改进, 有的甚至导致锚杆钻机性能下降。

2.2 锚杆钻机的生产制造标准不够规范, 各厂家的锚杆钻机零部件互换性差。

随着我国锚杆钻机技术的发展, 制定一系列锚杆钻机的标准, 而标准中对钻机零部件的连接部分尺寸统一规定不够, 再加上锚杆钻机的零部件缺乏专业化生产, 一些厂家为了各自利益, 一些零部件做得五花八门, 致使市场上的锚杆钻机零部件通用性极差。

2.3 锚杆钻机技术近年来处于停滞状态, 产品性能提升缓慢。

国内锚杆钻机技术是基于国外锚杆钻机技术发展而来的。目前所有锚杆钻机几乎是从国外锚杆钻机测绘而来的, 而且仅仅在该基础上改变其形状尺寸, 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仅仅改变尺寸又导致锚杆钻机品种繁多、零配件通用性差, 使煤矿使用锚杆钻机的成本无形中在增加。

2.4 高新技术应用力度不够, 锚杆钻机技术向大型掘锚技术装备上发展不够。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锚杆支护装备应用高新技术的力度不够, 研究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的掘锚装备力度不够。国内尚无象国外一些采掘装备公司那样生产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掘锚装备。目前我国煤矿使用的大型掘锚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3 我国锚杆钻机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研究 篇7

1、相对隔绝的地形对徽州文化的

影响徽州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交汇之处, 地形主要以盆地为主, 外围有群山包围, 因此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独特的徽州文化, 就是在群山包围的新安江谷地和周围的部分山区中孕育出来的。盆地地形对于居民的心里的形成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 盆地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影响了外界文化的传入, 使得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有天然的障碍。但另一方面, 盆地具有向心结构, 加之其内部相对开阔的地形和比较稳定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一旦有外来文化进入此地, 便可以相对较容易与本地文化交流、渗透和融合, 这就为新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进一步的, 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扰, 因此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也相对稳定, 这就为外来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比较稳定的环境。同时, “群山环抱, 盆地居中”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徽州地区的文化能够长久的传播下来而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中原士民南迁定居徽州与徽州

文化。现存的徽州文化并不是原始的徽州本土文化, 而是经由中原士民的传播和扩散, 将其自身的中原文化与徽州本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和进化中形成的目前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 其本质上是一种新质文化。自东汉末年开始, 每逢中原动乱, 便有大批中原士民迁徙至外地, 而徽州由于地形崎岖, 相对闭塞, 物产丰富, 风景秀丽, 所以成为了中原士民首选的避难所。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战争导致的中原士民的迁徙加速了地区间文化的融合, 中原士民先进的技术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徽州文化的发展, 提高了徽州地区人们的生活档次。但是由于中原文化发展久远, 相比于徽州本土的山越文化处于优势地位, 所以徽州本土的山越文化在这种融合中逐渐被同化, 因此现存的徽州文化应经与中原文化无太大差异, 这也是文化融合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如徽州地区的崇文风气便是中原文化对其影响的典型例证。

3、水运交通对徽州文化的影响徽

州地区的山地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徽州文化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 但新安江水系和官道却对徽商的形成、发展和徽州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徽州地区地处新安江, 横江, 率水三江交汇处, 徽州的农林产品和太湖流域的粮食、纺织品等, 都是借助新安江水道, 来实现互通有无。同时太湖流域的文化必然会以传染扩散方式扩展到徽州。

二、徽州古村落文化景观中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及其体现

古村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特色景观, 也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成果。徽州的古村落素有盛名, “北有山西, 南有皖南”便说明乐徽派建筑的地位。徽州古村落在聚落形式、房屋建筑、以及民居内部的设计都很好的体现了文化生态学的思想。徽州古村落建设体现了农耕文化繁盛时期人地相互适应的经验, 也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1、徽州古村落的聚落形式徽州古

村落的聚落形式只要体现在聚族而居和风水格局这两方面。徽州地区的村落大多是聚族而居, 聚落中很少有杂姓参杂。究其原因, 是因为这些聚落中的居民多为中原士民迁徙而来, 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 通常同一家族均聚集在以氏族首领为中心的一块区域内, 逐渐发展壮大就形成了姓氏村, 即为今天所见的宗族聚集而居的现象。因此宗祠也成为了村中的主要设施, 同一姓氏的直系亲属, 均围绕本村的祠堂建造住宅, 因而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局面。另外, 徽州地区民宅的成片分布, 也与徽州地处偏僻, 山重水复、交通不便有关系。古时候会上常常外出, 家中多是老少妇孺, 为了保证族人的安全, 故徽州的民宅常常建在一起, 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成片分布的现象。此外, 徽州聚落的选址也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徽州无村不卜。几乎每个聚落的地址都要经过风水先生遍查山水形胜后做出选择。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呈坎。呈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古村落, 是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融合很好的千年古村落, 是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呈坎依山傍河而建, 坐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尸, 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 精心设计、施工, 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呈坎现在也成为了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风水小镇。虽然, 风水之说不值得称道, 但在某种意义上, 理想的聚落和宅基环境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满意的生活环境, 从而使居住者身心愉悦悦, 始终能怀着一种美好的心境和理想, 满怀信心的从事自己的事业, 正是这种精神因素或“心理暗示”, 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追求自己的事业。

2、徽州古村落的房屋建筑徽州的

古民居内部的建筑结构充分体现出了徽州人多地狭的危机感。徽州普遍的民居都为二、三层, 村落中房屋鳞次栉比, 纵横交错, 供行走和聊天的公共空间十分狭小, 这些都体现了徽州民居集聚的特点。从房屋结构上来看, 房屋平面布局一般多呈方形。房屋进门多为天井, 两边厢房, 中间是堂屋, 是一家生活起居活动中心。在房间的厅堂内通常摆设有条案、八仙桌等物品, 上面有字画条幅及堂号的匾.在条案上摆放花瓶和镜子, 取“平平静静”的谐音, 其意义为期望在外经商的亲人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到故乡。厅堂两间侧边是卧室, 卧室一般不设置窗, 而是以天井充当窗, 这样既有利于安全, 同时也符合徽州人聚财的思想。天井承担者屋内的采光、通风、排水的功能, 同时天井也有风水的聚气生财之说, “四水归堂”的格局, 即“肥水不外流”。徽州民居的外墙多用高墙围起, 顶部为风火墙的形式, 称为马头墙, 因为徽州村落里高密度居住, 使得防火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 高高的马头墙能够有效的防止火势的蔓延, 同时使民居看起来雄伟壮观, 因此成为了皖南民居的代表特征。

三、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分析与新农村建设

1、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公共

空间即为人们活动的公共地域, 一般是通知或举办活动的时候人们聚集之地。在古徽州, 公共空间一般是村内位置相对比较居中的位置, 一般用来举办大型活动, 或者是乡亲们迎接外出做生意的亲人回来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变迁, 徽州的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整体实力却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随之, 徽州的公共空间也先对萎缩, 不仅公共空间的面积减小, 活动的人减少, 同时表现为公共空间的只能下降, 人们的公共活动并不多, 政府甚至不会在公共场所召开集会, 而是通过挨家挨户通知的方式进行沟通。从这一点上, 就可看到古徽州的经济、文化、社会上的优势已经在逐渐弱化了。从另一方面来看, 随着一些有利农村发展政策的实施,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徽州地区更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也给徽州的居民带来了不少的效益。但是, 与此同时, 致使徽州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2、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中国农村

由于其形成原因的特质, 往往是以姓氏族为单位, 因此其公共空间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居民往往对村内的事务津津乐道, 却对村外的世界缺少兴趣和缺乏亲近感。而现今的农村由于受到政府活动的参与, 其在形成了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政策的干预而缺乏自身发展形成所具有的天然属性, 因此也很难保证自己的独立与完整。当今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同样波及到了广大农村地区, 传统的宗族文化与现代的快速文化的碰撞使得未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方面, 传统的宗族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 以自然姓结成的乡村越来与少见,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集体经济以及政府力量组织而成的新型乡村。传统的宗祠为中心的村庄构造也正在逐渐消失, 而农村的公共空间的建设正在成为新型农村的必备设施。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各个因素正在逐渐的渗入到农村中来, 原来构成农村公共空间的各个因子正在逐渐被市场因子所替代, 市场成为了主导农村公共空间的因素。农村居民越来越少的围聚在祠堂周围, 却可见在小商店周围往往围聚着许多居民聊天。

市场经济的因素正在逐渐瓦解传统的农村公共空间。同样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居民的意识里也逐渐渗入了市场经济的思维。越来越多的村落开发开放成为旅游景点, 这使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难题。追逐市场利益的同时, 古村落的环境往往遭受着不可逆转的破坏, 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了各个古村落发展的主要模式, 如何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将成为未来古村落发展的主要问题。

摘要: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徽州文化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地域文化。本文主要结合徽州文化的案例研究, 分析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人地关系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徽州相对闭塞的地形、中原人士的迁入以及相对发达的水运等外部因素均对徽州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而进一步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人文特征。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人地关系,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 《地理科学》, 1999, (4) 。

[2]孔翔、陆韬:《徽州文化感知与徽州文化核心区的判定标准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 2006, (2) 。

[3]郭洁:《安徽黟县歙县行——南民居特色探讨》,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 (3) 。

上一篇:个人单间房租赁合同下一篇:xx年工作计划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