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共6篇)

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篇1

(一)选址缺乏灵活性 截止到2014年底,唐久便利店在山西共有1300多家点,其中太原地区共有800多家店铺。其中在太原市内,万柏林区有128家,杏花岭区有112家,迎泽区有105家,小店区有16家,尖草坪区有44家,晋源区有1家,在万柏林、杏花岭的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对于迎泽区虽然数量也较多,但是店面集中在局部,店址的分布不均匀;对于尖草坪、小店、晋源区的门店数量比较少,存在很大的未开发空间。在太原市内的唐久便利店,有65%的便利店开设在居民小区,12%的便利店开设在学校周围,而剩余的20%则分布在交通要道、娱乐场所、医院以及办公区附近。由此可见,太原市内的唐久便利店主要的目标消费群是社区居民。但由于社区居民购买的物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且每个进店的顾客购买的数量较少,因此毛利润较少。目前,太原市正在推进“南移西进”的建设,而唐久便利店还未紧跟太原市的建设步伐。总体来看,唐久便利店在选址方面还缺乏灵活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常常参照竞争对手的选址。例如,在太原地区另外一家比较有实力的金虎连锁便利店,在某个地方每新开一家金虎,在其附近就会出现一家唐久。

(二)商品结构不合理

唐久便利店并未针对目标群体进行深入研究,未根据目标群体设计合理的商品结构,门店提供的商品仍旧以包装食品、即食食品、消耗性日用消费品为主,项目较少,虽然也提供代售邮票、信封、代交话费、代交电费等多种便民服务,加热食品、提供打气筒、提供开水、收取废旧电池等免费服务,但是唐久便利店并未根据时代的需求对服务项目进行不断创新与研发。如今,太原市场上有上千家便利店,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私人小卖部,这些商店销售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表现的十分严重,很难吸引消费者。

(三)商品价格较高

唐久便利店内的商品与大型超市相差不大,更重要的是同类产品的价格却比大型超市及私人小卖部要高,导致顾客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仍旧会选择去大型超市购买;在时间不充裕但是旁边有其他超市、便利店、小卖部的情况下,选择唐久的可能性较低。例如,在大型超市里0.75元每包的老北京方便面,在唐久便利店里需要1元;在大型超市里2.5元每瓶的啤酒,在唐久办理店里需要3元。虽然价格只是贵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却影响了顾客的购买欲,直接降低了便利店的营业额。

(四)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唐久便利店作为一种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才一直是唐久便利店的短板。首先,门店人员素质不统一。由于唐久便利店采取加盟的方式,便利店加盟商自主确定店员,致使店内人员大部分都是加盟商的亲戚,素质较低,不具有经营管理理念。虽然唐久便利店会对店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内容过于简单,仅仅是基本的服务理念,培训时间较短,培训结果未得到反馈,导致培训达不到效果。而且很少对店员进行后期培训,也未对新门店的新入职店员进行培训,导致店员素质参差不齐。

其次,主管人员素质较低。每十家唐久便利店都会配备一名主管人员,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便利店仅仅是一般的零售小店,高学历人才不愿意进入便利店工作,导致唐久便利店的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

再次,人才引进及培养速度与开店速度不匹配。目前,唐久便利店为了扩张市场份额,开店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对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速度远远滞后于门店的增长速度,因此许多唐久便利店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进行过严格的考察及培训,使得门店的管理质量有所下降,从而大大损害了便利店的形象。

最后,唐久便利店的职责不清。每家唐久便利店内都有1名店长和6名店员,实行的是3班倒,在每个工作时间段都有2名店员。2名店员既是收银员又是理货员,职责不清,常常出现来了客人无人过问、货架无人打理的现象。

(五)店面整体形象较低

按照唐久便利店总部的要求,所有门店都拥有统一的标识、统一的配置、统一的形象。但是在太原地区多家便利店的走访中,笔者发现多家唐久便利店的门头已经比较破旧,外观形象有所欠佳;门店内商品摆放的位置没有规律,商品陈列比较混乱,无法让顾客迅速找到商品;门店内的卫生不是特别整洁,较高的货架处、销售较慢的货物上常常存在灰尘,给顾客不新鲜的感觉。这种脏乱差的店面形象,难以获得顾客忠诚度,顾客在购买店内商品时,常常会检查保质期,这说明唐久不注重店面形象,导致顾客对店内商品的卫生安全产生怀疑,购买可能是由于受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并不会对唐久便利店产生购买偏好,也不会产生附属商品的消费。

五、唐久便利店经营的发展对策

唐久便利店虽然已经是在国内便利店市场上已经具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在全国的排名始终得不到提升。只有重视唐久便利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善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唐久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

(一)规范选址管理

从分布区域来看,唐久便利店在门店数量已经趋于饱和的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开店的速度,例如太原市的万柏林区及杏花岭区,可以重点将店铺放在优胜劣汰方面,淘汰一批损害唐久品牌形象的门店。对于门店数量相对较多,但是选址分布不均匀、未能全部覆盖的区域,例如太原市的迎泽区,可以适当在未覆盖区域开发新店,同时注重新店的质量。对于门店数量较少的区域,可以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确定选址,开设新店。另外,唐久便利店还可以将山西省各地市、各县城作为新店开发的重点,因为这些区域的人比较盲目崇尚品牌,而且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消费水平。唐久便利店作为山西省的连锁便利店,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在地市及县城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分布地点来看,目前居民小区的便利店数量较多,已经趋于饱和,而且唐久便利店大部分门店也都设在居民小区,竞争比较激烈。要想在便利店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唐久便利店还应当在门店选址上独辟蹊径,例如可以避开竞争对手,选择偏僻的小区,或者学校、道路主干道、新开发楼盘、医院、娱乐场所、写字楼等设立新店。另外,唐久便利店的建设还应当紧跟太原市的政策步伐,提前做好门店布局。根据山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山西省各地市提前做好门店规划,成为全省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主导山西省的便利店市场。

(二)改善商品结构

对于任何组织在任何时候,商品差异化均是在市场上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即使是对于面积小、商品少的便利店,也需要降低经营商品的同质化,提高商品的差异化程度。目前,在市场上便利店的竞争对手不仅仅包括其他便利店,还包括大型超市、小型超市、小卖部等,竞争非常激烈。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提高顾客忠诚度,就需要根据目标群体设计合理的商品结构。

首先,突出特色商品。特色商品就是指当消费者有需求时,首先会想到去唐久便利店购买的商品,例如彩票、飞机票、火车票的代订,茶叶蛋、烤肠、快餐等速食品的提供,还可以提供小面积的就餐地点,为消费者提供贴心服务。这种商品虽然成本较高,但是由于很多竞争对手缺乏这种商品,这就会为唐久便利店吸引更多顾客。

其次,强调差异化商品。要想强调商品的差异化,唐久便利店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配置不同类型的商品结构。例如,对于住宅区,唐久便利店可以考虑为居民提供一些主食、蔬菜、水果、副食半成品等;对于高校区,由于唐久便利店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大学生,可以考虑为其提供面包、饮料、面点的营养搭配方面,在符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基础上,为其提供方便的速食品;对于商业区,在调查顾客消费水平的基础上,推出对应的商品,例如对于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区,可以适当提高商品的档次,满足该区域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需求。

再次,提高商品的更新能力。便利店内的商品也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这样会让顾客产生厌倦。因此,唐久便利店需要不断淘汰旧的商品、增加新的商品,保持顾客的购买乐趣。为了提高商品的更新能力,唐久便利店一是可以通过POS系统[ POS系统是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的系统。]对商品进行分析,制定年度商品淘汰计划;二是可以通过市场考察,主动寻求新的商品,制定好商品开发计划;三是可以适当引进广告商品、流行商品、应季商品,吸引顾客的眼球;四是通过商品陈列,让旧品变新品,始终给顾客新鲜的购物感觉。

(三)合理制定商品价格

便利店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既要便利又要便宜,显然对于商家是很不公平的,但是顾客还是不希望为同样的商品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唐久便利店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制定商品的价格。

首先,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差别定价。需求价格弹性主要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上需求量的反应程度,是衡量价格对市场影响程度最直观的指标。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这类商品价格变动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唐久便利店对于此类商品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例如矿泉水等。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唐久便利店则可以采用适当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例如床上用品等。其次,根据顾客认知价值定价。顾客认知价值指的是顾客认为的商品的实际价格,是顾客购买某种商品时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例如,当顾客对一瓶红茶的认知价值为3元时,那么便利店对红茶的定价就不应该超过3元。从顾客角度出发,若是红茶的价格在3元以上,顾客可能就会选择放弃购买,若是价格定在2.6元、2.8元等低于3元的价格,就会让顾客自我感觉得到了便宜,不仅可能会选择购买还有可能增加购买量,便利店也就可以通过提高销量弥补单件利润的损失,实现便利店与顾客的双赢。再次,采取价格分割法定价。价格分割法是用较小的单位报价或者较小单位商品价格进行比较的方式,促使顾客在心理上形成价格便宜的感觉。例如,每斤茶叶500元,就可以将其价格标为1两50元;每天少抽一包烟,就可以购买这种洗面奶。通过较小单位报价或者较小单位价格比较,在心理上促进让顾客感觉到价格实惠,促进顾客的购买欲。

(四)加强人才管理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唐久便利店应该重视人才的管理,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加强门店人员的培训力度。唐久便利店应当制定详细的门店人员入职条件,对于各加盟店的店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够入职,提升门店人员的素质。同时,唐久便利店应当借鉴“7-Eleven”的经验,制定员工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教材,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时间,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调查,提高培训效果。不仅要加强店员入职时的培训,还应当加强对店员的后期培训,对于每个重新招录的新店员都要进行培训,整体提升店员的服务水平。其次,提高主管人员素质。唐久便利店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应聘便利店主管。例如,可以适当提高主管人员的薪资水平、完善主管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通过物质激励吸引高素质人才;唐久便利店还可以通过提供完善的晋升渠道、培训机制等成长激励措施,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再次,合理安排人才与开店的速度。若是盲目扩张,不考虑人才的匹配,就有可能使门店人才匮乏,导致门店的经营出现亏损,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唐久便利店应当储备一定的经营管理人才,合理匹配人才引进及培养与开店的速度。

最后,确定岗位职责。唐久便利店应当定岗定编,确定店员的岗位与工作职责,例如明确告诉他们是收银员还是理货员,或者实现轮岗制。为了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应当制定明确的员工制度,员工制度中应当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奖惩措施等。

(五)提升店面整体形象

唐久便利店要想提升自设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特定的品牌印象,就需啊哟提升店面的整体形象。首先,唐久便利店总部应当对各门店进行不定期地调查,对于门头破旧、外观形象欠佳的门店要求进行整改,并保持门头的清洁与美观。其次,唐久便利店可以将5S管理应用到门店形象提升上,整理门店内物品,充分利用店内空间;按照规定将货架摆放整齐,根据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明确标识;定期清扫货架卫生,时刻保持门店货物的干净、整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制度化,持续保持店内的环境卫生;门店员工都要具有遵守规定的习惯,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通过5S管理,保持货架上商品陈列有序,保持门店内卫生的整洁,保持货物干净整洁。通过注重店面形象,提高顾客对唐久便利店的品牌印象,形成一定的购买偏好。

六、结论

便利店的发展对山西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同时还可以整合城市小型店铺资源。因此,研究唐久便利店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应如何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篇2

(一) 便利性的特征

1. 距离的便利性。

推动便利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便利店的选址更为贴近顾客, 方便购物, 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这是其他零售业态所不具备的发展条件, 更是便利店最为突出的优势。

2. 商品的便利性。

如前文所述便利店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贴近消费者, 有效减少消费者的购物时间, 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吸引力。

3. 服务的便利性。

便利店不仅提供商品服务, 还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更方便的服务, 例如速递、加热饭食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服务在快节奏的社会显得异常有附加价值。

(二) 具有稳定性强、风险系数较低的特征

大体而言, 连锁便利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零售业态。参与连锁或特许经营的店铺在总店的指导下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商品采购销售、提供经营服务时, 均有章可循, 在一般情况是较少发生风险乃至失败。因此, 相对来说连锁便利店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三) 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的特征

便利店与传统的小卖部不同, 它是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 以先进的现代理念为指导, 凭借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处理手段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化的、高起点的小型连锁商店。

二、当前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连锁便利店业态引入中国以来, 发展势头强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以及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三大中国便利店聚集群。在便利店数量最多的是华东地区。不仅在上海快速扩张, 目前还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如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份的发达地区开设连锁分店。华北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 更是零售行业巨头的必争市场。7-11、可的等品牌在最近几年都加大了对华北市场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京客隆、物美等国内连锁便利店品牌深入当地消费者, 因此就目前而言外来品牌尚未具备改变格局的强大力量。其中2011年物美北京地区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50亿元, 同比增长18%, 牢牢占据北京市场销售冠军的宝座。在华南地区, 最为成功的连锁便利店品牌无疑是7-11, 该品牌依照其在香港、台湾、泰国等亚太地区的成熟经验, 成功占领市场, 曾经一度抢攻华南市场的可的、快客等均不敌来势汹汹的7-11。据7-11株式会社计算的数据, 截止2012年4月中国大陆的开设7-11的数量已达到855家, 其中北京7-11单店销售额在2011年位列全球第二, 单日销售额更是高达1.91万元人民币, 相比于2010年增幅超过20%。全球著名连锁店品牌———罗森于2013全年的销售额达到1216亿元。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2016全年便利店销售总额有望达到636亿元人民币, 而早在2010年这一总额只有361亿元, 由此可见我国便利店有着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市的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状况。该地区连锁便利店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当下的上海零售市场无论是有着1500多家分店的可的与好德、600余家的良友亦或是有着各两三百家分店的罗森、全家、喜士多等外资连锁便利店品牌, 该地区便利店总量已经接近7000家, 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总体概括而言, 上海便利店市场是上海本土便利店与台资连锁便利店两大阵营的对垒。目前的情形是本土便利店超速扩张, 而台资力量则全力开拓商业地产聚集区域, 这两大力量的对峙无疑会削弱双方的经济利润。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品牌7-11在此时一举进驻并全力扩张, 占领消费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与此同时, 在中国早已扎根的以超级市场为主的传统零售行业巨鳄早已注意到便利店这一新兴零售业态的兴起, 沃尔玛、家乐福已经开始着手进军中国连锁便利店行业, 抢食中国这块有着巨大消费市场的诱人蛋糕。国内便利店市场如此惨烈的竞争局面是由外资零售企业开始进入我国便利店业态所造成的, 本土便利店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由于本土便利店在便利店的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与有着充分市场经验的外资连锁便利企业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也将导致经营利润进一步压缩, 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 这对本土便利店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业态特征不明确, 商品缺乏特色, 服务类商品欠缺

便利店是基于超市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出现的新型零售业态。但在我国, 这一新型业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同大型超市、杂货店划清经营界限, 因此在总体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便利店所带来的“便利性”特点, 使其在多重零售业态的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任何优势。许多连锁便利店与大型超市的差别仅仅只是体现在门店面积以及商品的数量、品种上, 并未推出任何凸显便利店“便利性”优势的商品。而这种所谓的“便利店”目前存在于我国的每一个城市当中, 其中以大城市的老城区最为集中。这种零散的便利店业态在商品结构、设施配置和价格设定等方面均与超市定位相类似, 基本都是采用与超市一致的业务流程与促销手段等。目前我国连锁便利店行业由于一些法规、政策的限制, 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便民服务, 如加热食品、为手机充值等服务, 这些较少的便利性服务并不能满足顾客对便利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因此这一当下局面无疑会模糊连锁便利店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这将导致的后果就是便利店客源的流失。

(二) 便利店自身经营水平与管理能力落后, 缺乏合理政策支持

便利店经营特点之一就是运用先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很多连锁便利店缺乏这一方面的技术支持, 使得各个连锁便利加盟店之间在日常经营中出现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 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目前连锁便利店大规模连锁整合的方2法0主16要由年两第种5:一期种下是旬知名刊度较高的企业向下输出品牌、管理时技术代, 将 (小总型第便6民2店5转期型) , 形成特许加盟形式;另一种是在总店T下i新m建e众s多分支机构, 继而达到连锁经营的规模化。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 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利用连锁规模化的优势降低服务总成本。由于总部在技术以及业务指导等方面对特许加盟店铺的支持力度不够, 导致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指导时间不足、缺乏对加盟店的针对性以及个性化的指导、危机解决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使得加盟连锁便利店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优化利用, 埋没了连锁便利业态大好发展前景, 更是对其盈利水平的一种制约。

(三) 物流配送相对滞后, 统一采购与配送没有到位

具备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统是评定一家便利店企业能否在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来说便利店的营业面积在50~200平方米之间, 在这狭小的经营范围内需要提供2000~3000种商品。由于不同类别的供应商提供各式各样的商品, 而其中各种商品的储存期限以及储存方式也各有不同, 店中的商品既不能出现积压更不能出现短缺, 这些种种制约便利店正常营业的因素都要求有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以支撑便利店的正常经营。而目前我国众多连锁便利店的配送中心建设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出现严重滞后的局面, 这直接导致便利店在经营过程中商铺时常出现缺货和断货等现象, 同时还出现商品配送速度缓慢的问题, 降低消费者对连锁便利店的满意程度。

四、对策分析

(一) 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店铺选址多元化

一个业态良好发展的的前提就是准确定位服务对象。便利店作为为消费者提供购买便利、时间便利、距离便利的消费场所, 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 便利店必须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区分, 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服务商品。社区便利店主要为居民基本生活提供相关商品与服务, 处在商业中心的连锁便利店应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快速消费品与一次性商品等。总而言之, 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就应当提供相应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便利门店的销售业绩, 使得门店得以长期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便利店的选址面临单一化的严峻问题, 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便利店的扎堆经营, 对整体便利店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当下便利店开设主要围绕居民区、商业区、学区这三个区域, 就目前现状而言, 这三个区域的便利店门店早已饱和, 甚至出现一个居民区内有四五家不同品牌连锁便利店一同经营的现象。而国际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罗森, 其网点分布全球, 但是在国内目前尚只有上海、重庆、大连、杭州、北京、江阴六大城市有门店, 并主要集中于各城市的中心地带。我国便利店应突破当前的选址模式, 运用PO S系统以及D C M系统, 通过分析各门店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供应商的供应能力, 以寻求门店选址的多元化。还可以积极与供应商一起运用协同体制, 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研究门店选址的合理性。因此建议便利店总部在开设新的便利门店时, 应当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考察当地消费购买水平以及当地市场环境, 在合适的区域设立新的连锁便利门店。

(二) 差异化经营, 突显“便利性”特征

便利店业态是不同于任何零售业态的一种新型业态, 便利店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必须与其他零售业商品相互区别, 创造差异化优势, 积极学习日本罗森便利店进行多样态经营的方式, 吸引消费的光顾。由于连锁便利店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因此便利店中提供的商品品种和服务必须与所在区域的受众消费群体相匹配, 在商业区的连锁便利店要以提供及时性消费品为主, 如速食、面包等;在社区内开设的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应该以生活用品为主;售卖学习用品、小吃零食等小型商品或小物件应该是开设在学区周围的连锁便利店的主打商品。不同的经营环境创造不同的经营特色。积极开发具有便利店独立特色以及研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商品, 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罗森在这一方面无疑是连锁便利店中的佼佼者, 自2013年底旗下的重庆分店在80家门店开卖迎合当地人口味的重庆小面金和酸辣融粉并获得当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之后, 当地罗N森O集.5团, 负20责1人6i还n计an划c推e出在便利店内售卖蔬菜和 (水C果um的服ul务at。ivety N O.625)

(三) 提高门店服务水平, 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选聘高水平人才是提高门店服务水平的基础。首先在人员的聘用上不能一味强调降低雇佣成本, 而应该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 招聘具有一定科学素质和有培养空间的人员。在员工的年龄方面, 也需要一定比例的年轻人, 实现员工服务队伍的年轻化。其次是需要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便利店内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 即老员工带着新员工熟悉便利店内各项服务与制度规范;也能通过PPT的形式向员工灌输各项便利店内服务理念;还可以定期向每位员工推荐一本营销类的书籍, 以提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营销意识从而达到间接提高门店销售额的目的。定期对员工进行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技能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强化员工内心对服务的重视程度, 提升员工的个人服务水平与技巧。最后,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对员工采用激励机制, 以高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出色的人才, 这对门店服务水平的稳定化和上升化提供可靠保障。

(四) 改善服务体系, 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降低企业成本, 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必然要求。提高物流效率是便利店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便利店的物流系统与其运作效率直接相关, 运作效率的高低对产品的供货、市场新鲜度起着关键作用。连锁便利店巨头7-11在物流配送系统方面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别是批发商送货、集约化配送再到如今的自建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让7-11获得了配送的主动权, 能够随时掌握在途商品、库存商品等各项销售数据。毫无疑问这些数据对一个连锁便利店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华北地区占有一席之地的物美连锁便利店建立了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业供求 (以下简称“零供”) 调解平台下的企业窗口“物美调解窗口”, 该窗口主要建立在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供应商观察员制度经验基础之上, 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零售企业成立零供关系调解窗口, 旨在更深层次地延伸零供调解平台。国内的便利店可以积极引进世界先进连锁便利店的综合情报信息系统, 完成商品源头的采购和到售卖的一系列监控。采用D C M系统收集便利店内的贩卖数据, 对此二次分析与加工, 从而对便利店内的商品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店内商品销售的最优化。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目前我国某些便利店连锁品牌的门店数量较少, 如果需要建立独立的物流配送系统显然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这些连锁便利企业可以考虑采取同其他零售业态共享物流配送系统的方式或是采用第三方物流以实现即时配送商品, 从而达到节省物流配送成本的目的。连锁便利店在进行网店扩张的同时, 需要提高对现代物流技术的重视程度, 以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摘要:近年来, 连锁便利店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其中北京社区连锁便利店的覆盖率达到70%。但是在连锁便利店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亏损的危机, 中国很多城市甚至出现连锁便利店集中关门的怪象, 这无疑制约了连锁便利店在中国的消费市场的影响力。本文介绍了连锁便利店的特征及我国的发展现状, 分析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对我国连锁便利店的目前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龙.便利店新城区扩张策略浅析.对外经贸, 2012 (07) .

[2]陈楠.我国便利店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中国商贸, 2012 (03) .

[3]李娟.连锁便利店赢利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2011.

[4]马璀, 张瑞琪, 金婷婷.在脱胎换骨中创新——本土便利店向何处去?.上海商业, 2012 (09) .

[5]高方方.便利店成本与效率的二元平衡艺术解析.商业时代, 2011 (24) .

[6]段利宁.便利店赢利模式研究7DI.天津大学, 2006年.

[7]张建儒, 赵慧娟, 胡富生.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及国际借鉴[J].财经界, 2007.11.

[8]郝文莉.北京地区便利店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分析国内化学建材行业存在的问题 篇3

时间:2010-09-17 17:31:45文章来源:中华机械网

我国的UPVC管材占整个塑料建筑用管材的80%以上,目前全国UPVC管材、管件生产厂家共有700多家,其中生产规模在3万吨/年以上的有5家,1-3万吨/年以上的有20多家,规模在0.5-1万吨/年的有近60家。其中典型企业有深圳八达、广东广熙、福建亚通、融林塑胶、浙江顺达、浙江中财、鄂州顾地、许昌一塑、常州常通、上海汤臣、四川川路、沧州塑料三厂、河北宝硕、烟台塑料一厂等。虽然我国化学建材行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主要问题如下:

1、生产能力过剩,行业总体开工不足

随着化学建材近年来的大发展,很多地区和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出现了盲目投资的现象,导致了生产能力过剩,塑料窗的型材生产能力1999年已达年产100万吨,但当年实际产量只有30多万吨,发挥生产能力的30%。即使是塑料门窗市场超速发展的2000年,型材产量实现了翻番的情况下,整体行业的开工率也仅在50-60%。我国塑料管生产能力达到165万吨,但开工率仅达50%左右。其中,铝塑复合管的生产能力已达每年10亿米,但实际产量约为每年3亿万米,企业开工率不足30%。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造成行内的过度竞争,致使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平均利润大幅下滑,不利于化学建材行业的未来健康发展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2、整体行业的利润空间小,主要受制于PVC原材料价格

对于以塑料管材、型材为主的化学建材行业来说,主原料PVC(聚氯乙烯)价格的走势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以一吨塑料型材来说,PVC占去总成本的70-80%,而其他辅助材料(AGR、钛白粉、CPE、复合稳定剂等)以及厂房设备折旧、管理费用只占到成本的20-30%左右。PVC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下游产品,受国内严厉打击走私成品油和国际石油输出组织的石油限产影响,从1999年以来原油价格逐步攀升,PVC价格已从1999年7月时的每吨6250元,涨到2000年的每吨8000元,涨幅高达近30%。而型材的价格由于过剩的生产能力压力无法同步上升,使得整个塑料型材、管材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在此局面下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大批量生产摊薄固定成本,以及凭借质量和品牌效应维持相对较高的销售价格,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而更多中小型企业要么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么举步维艰维持生存。

3、行业平均生产规模较小,未来的横向并购重组在所难免

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物联网问题现状

我国在“物联网”的启动和发展上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我国中长期规划《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中有重点专项研究开发“传感器及其网络”,国内不少城市和省份已大量采用传感网解决电力、交通、公安、农渔业中的“M2M”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

几年前IBM率先提出了“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对一些工业已经较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对IBM本公司的发展也起了不小作用。我国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并及时地提出了努力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几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已取得不少成果。

这一次又是IBM它提出“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它打动了美国政府。不少专家认为,这次由美国引发的世界性经济风暴,美国若无创新的技术出现和支撑,很难让美国的经济顺利复苏。更不可能达到风暴前的称王称霸的地位。因此美国的奥巴马政府不仅对IBM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给予高度重视,更提出要关注全球互联网的管理和安全问题。可见这些内容已纳入美国新的国策。目的是用这些创新技术以求得新的经济复苏。

我国不失时机的提出了发展物联网,提出“感知中国”,“感知城市”,也是为了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与转型,同样我国也要占据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的制高点。本文将先讨论一下何为“物联网”,然后讨论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状况。最后讨论一下现代服务业与物联网的关系。

(二).何为物联网

现在对物联网的定义至少有几十种,都是不同领域专家从不同领域定义的,我们选几种有代表性的供大家参考:

1.英语中“物联网”一词:InternetofThings,可译成物的互联网。1

2.2005年ITU关于物联网概念:是一个具有可识别,可定位的传感网络。

3.物联网是一个概念: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其目的是把所有物品连接在一起。

4.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也含固定网络),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实现沟通和对话,人与物体之间实现沟通与对话。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网称为物联网。

5.作者比较赞成一种基于泛网及其多制式、多系统、多终端等综合的物联网的定义——或称为广义物联网定义:在广义物联网中不仅是M2M(机器与机器),也包括机器与人(M2P)、人与人(P2P)、人与机器(P2M)之间广泛的通信和信息的交流。而在这个物联网中的机器(M),可以定义成网上所采用的可获取各类信息的终端,它们可以是传感器、RFID(有源、无源)、手机、红外感应器、PC、摄像头、电子望远镜、GPS等终端。此外也会有一些人工智能的终端。总之可以感知到人类需要的各种信息的终端,都会被连接到泛网上,这里所说的泛网,几乎囊括了当代各种信息通信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固定、移动)也包括如电信固网、无线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和各种其它专网。并靠这些网络的整合把各种终端和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取得任何服务的物联网。物联网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各种现代化服务。

过去电信网曾被专家定义为“makepeopletogether”(把人联接在一起)而从泛网角度理解物联网则是“makeeverythingandpeopletogether”(把任何物和任何人都联接在一起的网——通过各种信息通信网络)可见它是互联网和电信网及专网的延伸。

由此可见我们发展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整形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这种广义的物联网定义,并非低估了传感网,因为传感网它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从而通过自组织和协作方式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类监测对象的数据和信息。成为物与物、人与物连接的桥梁,它是广义

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联网中最早应用的一部分。

(三).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如美国把它当成重振经济的法宝,所以非常重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美国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把ICT技术充分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例如电网、交通(铁路、公路、市内交通)等相关的物体上。并利用网络和设备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把人类智慧赋予万物,赋予地球。他们提出“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就是美国要作为新一轮IT技术革命的领头羊的证明。按欧盟专家讲,欧盟发展物联网先于美国,确实欧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作了不少创新性工作。在北京11月全球物联网会议上,他们介绍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其目的也是企图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引领世界。在欧盟较为活跃的是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他们推动了M2M(机器与机器)的技术和服务的发展。

我国在“物联网”的启动和发展上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我国中长期规划《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中有重点专项研究开发“传感器及其网络”,国内不少城市和省份已大量采用传感网解决电力、交通、公安、农渔业中的“M2M”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

作为国家层面成立了《传感器的网络标准工作组》。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也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和基于电信网的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和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中国的几大电信运营商积极投入“物联网”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工作:物流信息化、公交视频化、校讯通、农村信息化、渔牧业监控、水文水质等。

在温总理关于“感知中国”的讲话后我国“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进入了高潮,江苏省无锡市一马当先率先提出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知名大学云集无锡共同协力发展我国的物联网。

当然这种一哄而起必然要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目前我国发展物联网上还有不少必须克服的问题才能健康的发展。现在处处都在搞“物联网”,大量重复性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急需国家作出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同时实现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寻求规模经济,在感知、传输和应用上构成新的物联网的生态链向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当然国家层面一开始就要注意物联网的安全、可信、隐私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与物联网

如前所述,现代服务业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它是属于农业、工业发达之后而产生的服务业的范畴。它利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或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模式发展新的业态。物联网是从传感器、传感网技术和产业逐步发展而来。它包含了器件、网络、传输到应用的一种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它的应用和服务内容即为现代服务业,是采用高新技术而产生的新的服务业态——现代服务业。

而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咨询、品牌及设计、保险等,如不涉及“物与物”“物与人”的信息沟通的部分将不属于物联网。

总而言之,由于物联网是基于现代高新技术,而提供的服务内容应属现代服务业,从发展服务产业角度看,物联网也是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所包涵的微纳制造技术、仪表及测试设备、各种信息通信网的制造和工程,则属先进制造业。可以以下图作一简略说明:黄色的圆是现代服务业,灰色的圆是物联网,二者的交集是褐色。物联网包含两部分:纯灰色部分为先进制造业,而物联网提供各种服务(即交集部分)属现代服务业。

国内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篇5

一、认真实施10+1民生工程开展情况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民生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农业工作实际,制定了《县农业局20**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主要针对我局涉及的就业促进工程中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和扶贫解困工程中涉及的农牧民增收工作进行了任务安排。

(一)就业促进工程

今年我局分别印发了《关于做好20**农业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县农业局关于全县农业系统开展“技术走基层服务进万家、田间大课堂”活动的通知》(松农业[20**]21号),要求全局职工分成三个片区5个农业技术指导工作组深入到各乡镇田间地头、农资市场,开展好春耕备耕生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技术指导。截至目前,由我局组织实施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已分别完成了3240人次和85人。

(二)扶贫解困工程

我局涉及的农村扶贫解困工作就是如何解决“增收难”的问题,今年我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目标是增加27%,达到8750元(同比增1860元)。截止一季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26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6元,增21%。具体工作落实情况: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今年我县将持续切实抓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工作,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玉米、青稞、马铃薯的单产,推进我县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支持重要紧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定生猪生产,推进畜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四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根据我县特有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高原

特色农业,重点在有机蔬菜、特色水果、中低温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和林下产业、养殖业等方面发展,通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来引导农户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逐步做大做亮特色品牌,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使农民增收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助推产业发展。今年我县先后印发了《县20**年加快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奖补实施方案》、《县20**年农牧民增收工作方案》、《县20**年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方案》,对种植业、养殖业进行奖补,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进行政策扶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大力促进了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农户的致富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六是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读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和惠农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责任和服务意识、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以及宣传贯彻落实惠农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我局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尽快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的要求,结合规划工作实际,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长朱泽旺任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局科教股设在局局科教股,局科教股主任由曲登木副局长兼任,局科教股牵头并明确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为了把这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做好,便于网站的维护、信息内容的更新,我们安排局科教股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局局科教股股负责依申请公开的 办理工作,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具体承办人员。从而使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机构负责、有专人承办,切实保障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考核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条例》,我局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建立内部约束激励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软环境建设日常考核和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对单位处室及其工作人员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严重侵犯群众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所在单位处室主要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

三、开展涉及民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民负担监管等涉及民生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积极加强惠农政策和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县里连续 用菌等进行农残速测抽检工作,保护了群众身体健康,同时深入开展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和农资打假、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投入品管理,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我局坚持学习和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文件精神,加强了对全县农牧民负担监督工作,对全县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清查,对涉及农业生产的各种收费项目实行公示制,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四是目前以对全县特色农牧业奖补进行验收工作,待完善后对付奖补资金。五是对全县涉及机耕道修建、维修进行实地验收。

四、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情况

我局狠抓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查摆“四风”问题,进一步强化落实“一岗双责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一是加强了农业系统反腐倡廉举报投诉受理工作。我局已在局办公楼设立了党风廉政举报信箱,公布了相关举报和投诉电话,截止目前,我局未接到群众对我局机关的举报和投诉。二是开展了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根据县纪委、监察部门的工作部署,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3月12日省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对近几年农业系统和若尔盖县发生的案例进行了认真学习,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务必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总结惨痛教训,净化自身思想,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实践的出发点,强化服务意识,增添工作措施,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促进农业产业跨越发展。三是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州农业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关于印发<县20**年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局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资金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严格的自查和清查。通过自查自纠,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资金实行严格管理,物资采购和招投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未设立有任何形式的“小金库”,没有发现 违规违纪现象;目前已通过县财政、县审计等部门联合检查。

便利店调研报告

目录

杂程度的今天仍然是个梦想,这一新技术系统与其他连锁零售商相比有着三大优势,为了保证有效率地供应商品,喜士多便利店学习日本7-eleven。对就有分销渠道

进行合理化改造。每个批发商都要单独用卡车向零售商送货,送货效率极低,而且

送货时间不确定,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配送系统的低效率。要整合及重组分销渠

道上进行改革。在新的分销系统下,一个受委托的批发商被指定负责若干销售活动

区域,授权经营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海为中心,辐射华东、华南等地。直到XX年,喜士多才正式进入广州市场。

以广州市珠江新城靠广州大道的一侧为例,从星汇国际到南天广场再到保利香槟花园,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面就有四五间7-11;再算上华普广场楼下的全家、名门大厦楼下的喜士多,在这一带,便利店几乎形成了每楼一铺的竞争格局。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那些为便利店创造绝大多数销售收入的消费者(约占41%)对价格也很看重,但是这类消费者到便利店购物的主要动机并不是购买特价商品,而是因为他们光顾的频率很高,在店内消费的时候看到特价促销的消息从而购买促销商品,故购买促销商品只是这类消费者的附带购买。因为价格促销对所有的消费者都有吸引力,所以从长期来看,价格促销对便利店仍是必要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促销品的主要购买者依然是店内的主要消费者,这些人在没有促销的时候也会到店里来购物,促销的结果是将消费转移,并不会带来整体营业额的上升。而便利店促销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低频消费者消费,并增加销售额。从这点上讲,便利店的促销不应是简单的价格促销,而应设计出让店内的常客得到实惠的促销方案,这样才能保持原有顾客,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甚至扩大消费群体。因此,便利店既不能不要促销,也不能一味的搞价格促销,这里可以提出一种新的促销方式:便利促销。

那么便利店该如何做便利促销呢?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用正确的经营理念来指导促销活动。从便利店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便利才是便利

店的特色。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提高便利店的便利特色,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到店内,那么这些人是不是就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者,或者是目标顾客群体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如果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便利店的便利程度,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来消费,这样的方式可以称为便利促销。如①电讯有关服务:包括各类电话卡、手机充值卡、补换sim卡及提供手机充电等;②互联网相关服务:上网卡、游戏点数卡及网站点数卡等;③票务服务:包括体育彩票、彩票投注卡、各类演唱会、展览会及讲座门票,以及泊车卡等;④代收报名服务:代办各类培训的报名手续;⑤订购服务:代订考试教材、潮流用品、礼品等;⑥送货上门服务:根据不同区域的顾客需要,提供送货上门服务;⑦传统便民服务:出售邮票、复印、传真等;⑧除了利用店铺网络优势之外,还利用柜台处理交易的特点,成为在市场提供另类缴费途径的网络,发展缴费服务。

四、经营策略

喜士多便利店决定在某处开店时,不是采取零散设点的方式,而是采取在这一地区内密集开店的方式。目的在于形成压倒性优势,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对于连锁加盟者,总部不仅向其提供关于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和指导,还以其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开发出具有独创性、高附加值的商品,使加盟者能够远远领先竞争对手。在喜士多便利店的特许连锁经营中,培训、管理、服务与沟通是其最大的特色,当加盟者签订加盟合约后,总部会对店主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开业后每周指导员上门指导,把最新的商品知识、管理方法及促销信息等告

知店主;每月两次的店长培训,及时总结经营。喜士多借助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并且结合其自身独有的便利性特点和庞大的物流系统,创造了别具特色的交易模式,除了开展传统零售业务外,还将旅行、照相、礼品、票务销售代理。汽车服务、信息提供服务等多项电子商务服务项目搬到了互联网上。这些项目的应用,不但方便了消费者、增加了门店的人气,而且让门店从商品竞争转移到服务竞争上来,突出喜士多门店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有效地提升了门店的竞争力。

(四)调研结论

通过对连锁便利店的调研,得出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验环

境,为取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而喜士多一套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加盟者盈利为目的的服务体系。一是严格的铺位选址评估体系。二是规模化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优势。三是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总部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促进商品优化。从战略制定的要求来看,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去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有优势和劣势去评价企业内部条件,进而制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个角度,已成为大超的必要补充,成长为与大超并列的主要渠道形式。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大众消费水准的普遍提高,便利性购物将是一种消费方式,便利店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录

便利店相关概述

一、便利店的定义

二、便利店的分类

三、便利店的特征

四、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 便利店行业概述

一、便利店行业发展历程

二、便利店行业发展条件

三、便利店经营成功要素 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二消费环境分析 三政策环境分析(一篇带来更多轻松)四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便利店现状发展分析 中国便利店发展现状分析

二、中国便利店发展特点分析

三、中国主要便利店发展概况

四、外资便利店在华发展现状

五、中国连锁便利店企业排名 中国便利店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一、二、中国便利店发展主要问题连锁便利店发展问题分析

三、中国便利店发展策略分析

四、连锁便利店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一、中国便利店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中国便利店的发展方向分析 我们在便利店发展的机会分析 一便利店的相关概述 便利店的定义

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 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

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XX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便利店的特征

距离的便利:这里的距离能够用步行时间来衡量,是指步行5分钟内能够达到,实际上往往比这还应该小。这源于便利店网点众多。

2.购物的快捷: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实行进出口统一的服务台收款形式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3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源于店面小。

3.时间的便利:通常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让顾客只要有即时需求啦就能够就近满足。

4.服务的便利:正因为便利店网点众多,他实际上成为最贴近顾客的零售平台(网络),提现便利顾客的服务性产品如公共事务缴费、快递业务收取等都非常适合。成为啦服务网络很好的载体。

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

便利店的店面小:面积多为60平米~120平米之间,货架数量多在20~30之间。商品品项受限在3000上下;

超市的店面较大:多在1000平米以上,货架远远多余便利店,品项至少要上万种,注重品种全的量贩。

2.便利店的网点众多:一个城市内多则上千家,少则近百家,本公司下属网点距离多在300~500米之间。

超市的网点较多:超市不可能向便利店那样网点众多,通常依靠社区,通常规模的社区一般只能容纳一两家超市,却能容纳数十家便利店。

不要小看这短短几句话,这可是便利店之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不论是业态特征,还是便利店与其他业态的差异,及便利店的定位经营管理,几乎所有都源自于这两个特点。

二便利店的行业概述 便利店的发展历程 国外的发展

194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 对较为成熟 国内的发展

早在我国近代,就存在着两种便利店:一种叫“仕多店”,其名称来自英语“store”,是一种“洋便利”;另一种叫“烟杂店”,是一种“土便利”,商业街、弄堂口,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大都会有这种“土便利“。

我国现代便利店早在超市大规模发展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是设在上海的“百式便利”。在发展初期,超市与便利店除营业面积与经营品种有大小与多少之分外,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罗森与7—11的进人,以及XX年以来新的竞争者的加入,给中国便利店的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个窗口,并树立了模仿的样板。

于是,便利店的经营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易购超便利、便利进地铁、北方的16小时便利店以及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为目标的便利型小超市等。但是,中国便利店的发展仍然没有进入国际化竞争阶段,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竞争。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消费需求也千差万别,在一种业态的发展初期甚至在规模化发展阶段都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但在多种发展模式中必然会存在一种或几种主

导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模式。所以,对连锁企业决策者来说,发展模式与利润模式的选择以及阶段性的推进就成了经营的关键问题。

便利店的发展条件

时间:XX-5-30 调研目的及内容

1:清楚的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使经营的超市能满足更多校园学生的需要。2: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后以便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

3:分析在学校附近开设这个便利店的利弊。4:便利店营业的基本规划

上海便利店市场现状

据初步不完全统计上海大约有4500家便利店,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

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全线亏损的窘 境。我国的便利店企业为了将来的发展而使用了强占店面先入为住的战略,这样也是导致了 便利店门挨门,店挨店的结果,而大家也都认为能熬到最后的将占据大部分的便利店市场。另外据有关方面新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便利店在XX年销售额与门店数的递增速度 有所收敛,已经回落到35%,比XX年的增速降低了一半左右。有关专家表示,在全国具 有代表性的上海便利店的发展速度的减慢,预示着中国便利店的经营发展进入了整合期。

上海便利店发展的这一状况说明:在市内的便利店已经达到饱和,便利店的选址应该有 所转战方向,而现代校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实施过程

一:先分析问题 1:优势(strengths)

a:由于是中规模的便利店,灵活度比较大

b:经营模式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固定格式,所以创新容易。2:劣势(weakness)a:没有一定的经营经验 b:投资有限 c:缺乏经营理念 3:机会(opportunities)

a:由于距离比较近,可以比其他商家更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心理与需求

b:地理位置好,学生更愿意到这里消费 4:威胁(threats)

a:校园内也有一家便利店,会抢走消费者

b:由于规模不大,便利店的经营可能会不全面,不到位 二:对于校外便利店状况探讨

对于校园内学生来说,前往校外便利店消费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便利店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便利店商品种类依旧不够齐全,生活日用品极度欠缺,无形之中就会损失一大块收入。

面对来自校园内便利店的压力,校外便利店无法做出及时而适当的措施,大批中专学生已经开始转向校园内消费。

校外便利店有的商品无法及时出售,导致出现许多尾期产品,令

学生对便利店的印象变差。三:对于便利店经营的建议

1:产品应当更加适合高校学生,对于产品的定价应当在学生承受范围之内。

2:进货时应当按实际情况,尾期货品及时处理。3:推出学生优惠政策,拉回客源。

销方式适合大型超市,不求利润过高,只求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源带动其他商品消费。

厂家进入卖场都需要缴纳押金,押金为质量保证金。

2、经销模式:

就是超市自己的场地,自己招聘员工自己管理,只需要招几家供货商提供货源。但是因为物流的问题,供货商一般在商品进入超市之前增加利润及物流成本,但是能够保证菜品的质量。同时也会使得商品的成本增加降低利润。

3、自营模式:自采自销

三、果蔬便利超市的优势分析

1、信誉优势

与一般农贸市场不同,果蔬便利超市的经营业主在进货和销售上进行统一管理。与农贸市场相比,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更能保证商品的安全。果蔬便利店提供了高质量的商品,使得消费者果蔬便利超市的认可也为品牌经营提供了条件。

2、环境优势

在购物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果蔬便利超市中的产品整洁干净有统一的包装,摆放科学、有序并有宽敞的过道。舒适的购物环境迎合了消费者的购物心里,提高了消费者效用。

3、交易优势

超市果蔬产品的包装上都有标签,著名了商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使人一目了然。此外,消费者购物后的小票也是事后明晰责任,避免和降低顾客重要损失的凭据。

4、劣势分析

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各项投入明显高于农贸市场,如租金、设备、标签、水电、人员工资等。

5、机会分析

果蔬便利超市适应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变化是果蔬便利超市经营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这背景下,农贸市场这一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态所隐藏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卫生、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得要求,这也为果蔬便利超市的经营带来了发展良机。

6、损耗量较大

果蔬产品不同与其它商品,有固定的保鲜期。超过一定的期限,果蔬产品就不能保 证其新鲜度或者可食用行,使得产品的使用价值难以发挥,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果蔬非常 怕摩擦与磕碰,载在运输过程中,些许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得,从而导致最后的销售环节,销售量受到影响,增加了成本。

7、以下几种蔬菜的批发价及超市零售价 序号商品名称批发价零售价

1、菠菜1.8元/斤3元/斤

2、生菜2元/斤3.25元/斤

3、白菜0.6元/斤2.18元/斤

4、包菜0.28元/斤1.38元/斤

5、西红柿0.9元/斤2.49元/斤

6、大葱1.2元/斤1.98元/斤

7、洋葱0.55元/斤0.97元/斤

8、西葫芦0.6元/斤0.99元/斤

9、大辣椒0.9元/斤2.89元/斤

10、韭菜1.6元/斤3.59元/斤

11、菜花0.7元/斤2.5元/斤

8、以下几种水果的批发价及零售价 序号商品名称批发价零售价

1、苹果70—853.5元/斤5.66—6.99元/斤

2、小西红柿3.5元/斤5.68元/斤

3、橘子1.25元/斤4.99元/斤

4、柚子2.4元/斤3.58元/斤

5、哈密瓜2元/斤3.98元/斤

6、冰糖橘3元/斤4.99元/斤 蔬菜一般加价在125%左右,水果一般加价在60%左右。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看出,蔬菜水果的保质期过短损耗较大,从而导致利润的降低。经营模式

1、前期建议运用经销模式经营,寻找多名供货商供货,然后进行淘汰,最终确定两家供货

商提供货源,保证产品质量。(这样经营的缺点是会增加商品成本,降低利润,优点是前期对商品不熟悉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产品质

量。)

2、经营产品:蔬菜、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水果、进口水果、干菜、生鲜、肉食,五谷

杂粮。寻求咸阳市内知名熟肉、腌菜等厨房相关产品的加盟设点销售。

3、专业化人员配备:由于生鲜超市走的是专业化的经营之路,在前期阶段建议配备从事过

超市生鲜管理经营的专业管理人员,使其能够合理对商品的合理摆放,货物验收,工作要点及相关细节的管理,降低商品损耗工作人员职责安排的合理化。(这样可以让企业尽量少走弯路,增加没必要的过多费用。)

4、严格的防损控制:由于生鲜产品有订货到销售地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坏。生鲜超市本身

走的是平价路线,如果在防损上没有做好的话,成本必然会加大。那样的话,在利润就更少。所以大多数生鲜超市,其防损都控制得比较严。

货源采购:专人负责商品的统一采购或验收,使其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缩减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达到顾客省钱,放心消费

5、蔬果采购计划的设立:应季节性,随着季节的变化经营相关季节的蔬果以便获得利润的

最大化,也能增加产品的多样化及潮流行,也可吸引客源。

6、优惠价格:某些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供货方给予特价,采购成本降价,可借此品增加毛

利或优惠顾客以建立物美价廉的商城形象。

自营或经销,蔬菜、水果、干菜、生鲜、肉食各寻找一或两家供货商,提供货源保证产品质量。蔬菜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供便捷、新鲜的蔬菜购买,服务就更加重要。提供常用的厨房调料,如油盐酱醋等,增加客户购买的便捷,提供小包装蔬菜和简单加工服务。人员配备:店面负责管理员一名,收银员两名,理货员若干,两班倒

产品定位:便捷的购买服务、新鲜安全的产品保证、实惠的价格 经营产品类型:蔬菜、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水果、干菜、生鲜、肉食。

质量策略:严格选择供应商及外协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保证产品质量。

应该靠诚信经营、质优价廉、周到服务来赢得顾客、提高知名度,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该学习大型超市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细节上下足工夫,实现正规化经营

门店的特价商品堆头展示应醒目,堆头不宜过大、过杂,以免影响堆头的效果。

店铺走道设置在80~90厘米左右,根据客流的高峰期合理安排商品的布局,将难挑选的商品和畅销的商品分开,以避免高峰期购物者堵满走道,不便于其他顾客购物。

经营模式

生鲜超市是由农贸市场发展衍生而来的,与农贸市场相比生鲜超市的卫生及商品的品质更好。

一:重视生鲜食品

提供的生鲜产品品种要丰富,而且生鲜食品的质量也有保证。在生鲜超市你可以买到在其他大型超市内可买到的生鲜食品,可供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广。

二:价格相对便宜

其拿货要比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更加有优势,才能使生鲜超市在竞争中突出。因为生鲜超市提供的商品比较单一,大多数消费者去购物都想一次性买完买齐,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在超市内购物,既有生鲜产品又有其他商品。如果生鲜超市在价格上不能压倒对方,那么,其经营想要长久,也是比较困难的。

三:专业化的员工培训和管理

由于生鲜超市走的是专业化的经营之路,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上相关专业化。消费者在生鲜超市购物时,员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其介绍产品。

四:防损控制较严

由于生鲜产品有订货到销售地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坏。生鲜超市本身走的是平价路线,如果在防损上没有做好的话,成本必然会加大。那样的话,在利润就更少。所以大多数生鲜超市,其防损都控制得比较严。

货源采购:专人负责商品的统一采购或验收,使其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缩减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达到顾客省钱,放心消费。

超市营业目标体系 营业目标体系主要项目

营业额预算营业额比重预算毛利预算降价预算可控成本预算

杂志是可以退货的)、补充消耗品、货币兑换、制定销售日报等。

(二)管理。

主要有四点,即鲜度管理(确保销售期限)、单品管理(单品控制,防止出现滞销)、清洁明亮(有污垢立即清扫,保持整洁明亮的店铺)和友好服务、热情。

(三)员工要求。

1.7―11的员工管理非常规范,而且形成了制度化、书面化的流程。例如,对于所有店员的活动,7―11制定了每天的工作计划表。通过这个表,店员能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2.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作业,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商品进货活动,同时通过具体细致的陈列规定防止出现取货、商品上架时的混乱。具体看,7―11的店铺指导员每天会对 五.实习内容。1.进行生鲜商品验收 2.生鲜商品出台面。

3.打印每日价格异动价签并专人更换 4.商品、货架、设备清洁和商品整理。5.迎宾

6.生鲜商品的做单、录入必需在12:00前完成 7.顾客服务

8.防止货架缺货,及时补货上架或放置缺货卡。9..商品陈列的维护和价格沟通。随时理货。10.防止偷盗,将孤儿和残次商品及时整理归位 11.随时保持商品、货架设备、通道和个人清洁卫生。12.工作交接。

13.防止货架缺货,及时补货上架或放置缺货卡。14.商品陈列的维护和价格沟通。随时理货。15.防止偷盗,将残次商品及时整理归位。五.实习总结。

(一)便利店生存环境。与超市、卖场一样,便利店也是一个新业态概念。从规模上说,它类似于传统的夫妻百货店;从业态上说,类似于超市。而从辐射范围讲,业内对便利店的定位是8分钟生圈,即主要面向居民小区的消费者。便利店这些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遍布很多居民小区,便利店的兴起以及所取得的良好业绩,让我们看到了便利店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什么便利店能在广州发展的那么快呢,是源于于广州的经济,广州人是高收入造就高消费。所以在快捷的广州,便利店就孕育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大。相对超市而言,便利店没有品牌优势,因此信誉度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便利店除了要把成本降下来,规模、品种也该相应增加,商品价格则适当降一点,和超市、商场价格保持一致。便利店成本降下来后,会给消费者一种大众化的亲和力,再利用它在规模上比夫妻店大一点的优势,还是能顺利打开老百姓的“钱袋”的。虽然目前广州24小时便利店还处于“严寒”时期,但是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近年来,广州新建了很多高档住宅小区,有些小区就具备了开便利店的条件。和大型卖场相比,便利店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老百姓购买少量商品更灵活。二是营业时间长,大卖场一般晚上10点就关门了,而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三是服务更显人性化,便利店一般都是“免费送货”的。

(二)便利店的管理。便利店就像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成长。一家家连锁的便利店遍地开花。那么该怎么样管理呢?便利店管理是这样的:1便利店人员管理。一个督导一般管理15家门店的店长,督导管理的店长与她挂钩。门店里基本配备是一个店长五个店员,店长管理自己的店员,大小事务都与她挂钩。层层管理,环环相扣。这个良性的管理系统可以被所有的服务行业借鉴。2便利店商品管理。便利店门店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店长叫货公司审核制单配货配送验货上货售货。便利店商品都是隔一天来一次货这样保证了商品的新鲜度,所有的商品都是统一由公司发货保证了商品的安全和质量。这种操作流程我们可以在所有服务行业进行推广。不过它的完美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处:它缺少一个员工与企业

交流的平台,造成员工与上层的断链,员工的考核和培训都没有重视起来。很多员工有很好的创新想法是具有可行性的。员工的大量流失就是企业管理的不足,这是我们今后应该注意的

(三)便利店的增值服务。便利店与大超市的区别在于它的服务,只有用高质量的情感服务接待每一位顾客,才能使顾客以更大的热情对你的门店予以关注和支持,门店和顾客的关系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便利店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免费外送电话礼仪它是这样的:喂,您好!为您服务。。简短温馨的话语让你购物的心情更加愉悦。门店的欢迎用语、礼貌待语、电话用语、统一着装,这些看似简单又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小动作,其实魅力十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企业服务竞争的升级,迫切要求企业迅速更新理念,在现代服务理念支配下,把服务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服务上不断追求高目标,提升服务品位,创造服务特色,这就是增值服务,它是良性循环系统。增值服务是我们今后发展的趋势和竞争的筹码。

后语:三个月的实习中虽然也存在过种种的问题,但我还是圆满的完成了实习。三个月的实习发生了很多事情,真的难忘。对于这个企业,上面是我很客观谈到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实实在在看到的,学到的。三个月很短但是成长真的很多,这三个月我可以自豪的说没有虚过。

实习人:

xxx年xxx月xxx日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 便利店中专实习报告

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问题分析

媒介与性别研究起始于西方国家, 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诞生于西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下。20世纪80年代, 女性主义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 并经历了一条从妇女运动发展到女性主义学科运动, 女性主义通俗文化研究到大众传媒研究, 再到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发展之路。以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为起点,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存在部分仍需界定的问题

批评视角。目前, 国内对于有关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来源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女性主义已开始成为媒介批评的一个独特视角;[1]46一种认为女性主义批评成为媒介批评的一股重要力量。[2]上述两种观点虽然结果都是通向女性主义媒介批评, 但细究不难发现, 前者是媒介批评首先开始涉足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只是媒介批评的一个独特视角, 因此, 可以界定为“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而后者则是女性主义批评开始自觉地关注大众传媒领域, 而女性主义批评强调的是女性主义者们对大众传媒中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 因此, 可以界定为“女性主义的媒介批评”, 这里的施动者是女性主义。而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 对于女性主义和媒介批评二者的研究多数还是默认后者, 即女性主义主动自觉地进入了媒介批评领域。

对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这一研究视角的最初形成, 笔者也比较认同上述的后者说法, 因为无论是女性主义批评还是女性主义媒介批评, 其最初的参与者都是女性主义者, 而这些领域的最初研究均是来自于西方, 对于国内来说, 是个“舶来品”。而国内从事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的主体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者, 因此在国内, 我们提出了“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这一说法, 其实这是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本土化的一种表现。但本土化的同时也带上了“排外”的色彩, 这样一种提法也就自觉地将女性主义者所涉及的媒介批评排除在外, 因为“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很自然地界定了批评的视角是女性主义视野, 是女性主义和媒介批评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们采取了女性主义这样一个视角来进行批评和研究。

批评主体不同, 批评视角不同, 那么批评所站的立场自然就会有出入, 而国内的研究多数还是移植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我们虽然注意到了批评视角的本土化, 但本土得并不彻底, “嫁接”的痕迹太重。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中国, 持的是一种相对狭义的范畴, 它抛开了西方女性主义者这一特殊的群体, 我们的批评主体多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与研究者们, 他们对已有的传播领域另辟蹊径, 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

批评方法。在研究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中, 女性主义到底能不能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来探讨暂无定论。目前, 国内许多研究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来谈, 如果按照此分析, 那么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是不是就成为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下来探讨大众传媒领域存在的问题了?而这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视角是相矛盾的。因此, 说女性主义是一种批评方法是不严格的。女性主义可以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思潮和理论视野, 但是它缺少方法论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 女性主义只能作为一种视角去观察和探讨媒介文化中潜在的问题, 而从媒介研究的角度来看, 女性主义确实是一种新的范式、一种新的研究视野。

另外, 还有研究称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是在走向融合。如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二者均有批判性、解构性与建构性, 以及彼此之间存在互补性, 使得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走向融合。[1]29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在批判精神、侧重解构、注重建构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不谋而合,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 新闻传播学理论方法也有导入, 同时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也多少被女性主义借鉴吸收, 因此, 这只是一种交叉学科研究, 更确切地说媒介中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女性主义也成为媒介批评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 二者还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只是各自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小小的交集。

移植痕迹过重———从研究脉络、研究方法来看

研究脉络。中国新闻研究者及女性主义研究者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社会性别概念引入中国。[3]中国的相关学者也是沿着女性主义的研究思路, 以社会性别视角来展开性别与媒介的本土化研究。多数学者认为2001年出版的《媒介与性别》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媒介与性别理论的专著。该书作者卜卫根据传播过程的“5W”模式, 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划分为五个领域:传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

1995年, 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 成为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一个契机与新的分界点, 从此以后, 国内关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但通过分析发现, 我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脉络基本上也是围绕卜卫所提出的这几方面来展开的, 只是多数研究将媒介研究和效果研究融合到其他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去。因此, 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的研究, 即传播内容批判、受众批判、传者批判。[1]75

目前, 我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主要局限于媒介批评, 内容批判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肥皂剧、电影、杂志中女性形象分析等批评研究上。受众研究提示女性受众不喜欢看的新闻的根源在于“新闻文本中的女性缺席、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女性追求者缺席、传统文化中的女性缺席”[4]。分析女性受众解读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时的多种心理与多种反应。

女性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只是移植了西方的这样一个理论和视角, 拷贝了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相关范式, 但在国内具体的研究中却没有从实质上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相关研究面比较狭窄, 而且主要还是在运用西方理论来开展国内的文本分析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方法基本是以文本的量化分析为主, 主要分析角色数量、呈现次数, 局限于文本分析本身。有的研究甚至连最基本的量化分析都没有, 仅停留在对传播现象的描述, 至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等深层次的洞察更是蜻蜓点水。虽然相关的研究在不断增加, 但是迄今为止, 国内有关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专著非常少, 只有张艳红的博士论文, 至于受众研究、传者研究、内容研究等专门领域的专著更是空白, 即使有关性别与媒介的专著也不过十来本, 而多半还是停留在对国外研究的翻译与介绍上。相关论文多泛泛而谈, 多为面上的概括与总结, 缺少深入而充分的研究, 这样就使得已有的研究存在高度重复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也难免落入窠臼。

研究方法。一门学科要想形成体系, 方法论的研究必不可少。[5]但是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方法论上, 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二是依然没有脱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式。

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者引入了西方的“社会性别”理论, 并且接受了西方女权主义的观点, 即妇女作为一个群体与男权社会整体二者之间利益是相左的, 形成了“性别二元对立”, 但是如果仅仅照搬这种思想, 就是破坏了女性主义最根本的多元化原则, 容易形成“重解构、轻建构”的单一批判视角。

另外,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现有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脱胎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尤其是在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内容批判上, 多采用文本分析, 而在文本分析中又较多地采用了文学批评中典型形象分析的方法, 从“性别权力”结构观点出发, 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和研究。因此, 就会有“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延伸”的说法。但是,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对性别差异的强调以及由此产生的“性别依赖”过程中, 容易造成矫枉过正, 并不仅仅是要求男女平等, 而是让女性取代男性, 甚至超越男性, 这样又陷入了女性一元论取代男性一元论的境地中, 而没有真正实现两性间的平等。这样一来,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引用和借鉴文学批评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时, 如果不能及时回避这些潜在的问题, 那么, 自然也容易将文学批评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一并移植过来, 容易给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带来误区与困境。

批评视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刻板印象, 也称固定成见, 是由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 指的是所有影响中最微妙和最有普遍意义的是创造和保持固定成见的储存物, 大众传媒在人们刻板印象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卜卫在她的《女性与性别》一书中将刻板印象定义为“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6], 并认为刻板印象一旦形成, 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而我国的研究者在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过程中, 有大量有关刻板印象的研究, 但是却忽略了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语境, 也有的采用西方的视角, 认为大众媒介是人们形成刻板印象的主要途径, 并认为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绘, 其实就是对描述者本身的刻板印象的反映, 并且肯定地表示大众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上走进了性别刻板印象的误区。

笔者在研究时观察到, 其实, 很多人在研究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时, 其本身戴的就是有着刻板印象的有色眼镜, 将媒介的刻板印象认定为已然的事实, 然后在刻板印象的框架下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及现象。现实情况中, 媒介对于女性的描述不排除存在刻板印象, 媒介的宣传与构建对于媒介女性报道固然存在很大影响, 但是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者们着重强调性别因素, 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因素, 而把女性的弱势地位和遭受的不公与歧视统统归罪于媒介的塑造和构建, 而忽略了社会生产领域的深层次原因, 这样的研究都只能属于内隐的文化层面的歧视, 而不是真正制度层面的歧视。因此, 在研究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时, 相关研究者应该打破自身的视野局限, 从中国和世界的大语境大现实出发, 去探讨和发现形成刻板印象的根本原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中国的研究从兴起到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但相关的专著至今仍不多见, 相关的研究也并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也尚未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被深入挖掘。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中国还缺乏扎实的理论根基和严谨的概念界定, 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研究的移植和重复的过程中, 即使有意识的本土化的努力也尚未摆脱移植和嫁接的痕迹, 同时, 忽略了中国的现实语境也是导致研究过于泛化和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9:46.[1]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9:46.

[2]杨珍.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困境[J].当代传播, 2010 (5) .[2]杨珍.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困境[J].当代传播, 2010 (5) .

[3]张佳慧.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初探[J].东南传播, 2007 (11) .[3]张佳慧.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初探[J].东南传播, 2007 (11) .

[4]黄蓉芳.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3) :29-35.[4]黄蓉芳.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3) :29-35.

[5]贺建平.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 (3) .[5]贺建平.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 (3) .

上一篇:录播室工作计划下一篇:陕师大网络教育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