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外空调系统现状的分析(精选11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在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和前几年建筑业的发展相比,目前的发展商将眼光放的更远,他们不再片面的追求容积率及如何将开发成本降得越低越好,而是更多的考虑以人为本,开发真正舒适度高、建筑质量高的居住及商用建筑。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及承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将向全世界全面开放。为了适应国际贸易、旅游、及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会停留在过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及舒适程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空调系统在建筑物内的作用将不再停留在只对建筑物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而是作为控制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室内空气品质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同时,当人们在享受着空调技术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减少空调系统所需消耗的能量。
二、国外发达国家的空调系统与国内通常采用的空调系统的比较
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空调技术的发展来看,从八十年代起,变风量空调系统已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建筑物中出现,到近期在西方国家中,国内目前常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已不允许在办公大楼中采用,因为该系统无法解决房间的全面通风问题,特别是在内区的房间(没有外窗的房间)。同时,国内常用的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更无法解决内区房间的冬季制冷问题。欧洲的一些国家更是对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进行检测,如被定为“病态建筑”,该大楼将不允许使用,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标准及室内环保的重要性。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全空气系统,它是用送风温度来控制室内温度的。变风量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室内的空气品质,又达到节能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在办公大楼及公共商业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系统。
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及造价分析: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在五、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率先出现的,是用来代替全空气定风量系统。由于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不能对各个单独的房间进行调节,同时对建筑物的空间要求较大,而风机盘管和定风量空调系统相比可以独立设置在各个房间中,可以独立的进行开关及温度控制,但由于该系统的冷热源是通过水送入房间的,风机盘管只能对房间空气进行循环冷却或加热,这样一来,无法满足房间内工作生活的人对新风的要求,于是为满足新风的需要,设计中又加入了一套新风系统,可是,新风往由于排风的不畅而没有真正送入房间,由于设计中对房间分隔等要求,要想解决排风问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就出现了人们认为集中空调的房间感觉到很闷,不舒服,当然,我们会经常看到设有集中空调的房间的大楼有很多窗户是开启的,主要是人们希望通过外窗来采到一定的新风,而实际上由于房间的正压度,新风是不会从窗户进入房间的,由此而来,舒适性空调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人们的舒适要求,只是将房间的温度降低或提高。
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特点是:房间可以独立地进行温度调节,设计技术相对简单(因此设计风险不大),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投资少(通常我们所谓的高档写字楼,如目前金融街已建的项目中,大部分的投资在800元每平方米左右。该投资不包括与空调相配套的配电及自控,并且,只有主要设备,如冷冻及水泵等采用进口设备。)但该系统其缺点是噪音大,新风标准低,灵活性差,维修量大,无法解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更无法解决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
2.变风量系统的特点: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70年代初由国外研制推出,目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的空调系统。它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以及室内要求参数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各末端及空调机组风机的送风量及排风量,是一种全空气系统。室内空气的送入与排出按设计要求进行平衡,换气次数高,能及时的将室内人员呼出的废气排走,最大程度地保证空调环境的品质,将二氧化碳的浓度真正的控制在900PPM以下,(按照中国的设计规范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不高于1000 PPM,但由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无法进行大量的排风和换气,实际上我们目前使用的集中空调的办公楼二氧化碳的浓度都严重超标。)提高人的舒适性,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行能耗。一般来说,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舒适性:能实现各个空调区域的灵活控制,可以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的要求自行设定环境温度。
2)节能:由于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能够合理的分配气量,减少空调机组的风机能耗,可明显降低运行电费,并可降低空调机组的总装机容量。3)不会发生过冷或过热:由于温度控制的灵活、有效,可以避免常规空调常见的局部区域过冷或过热,既提高了舒适感,又节约了能量。
4)系统噪声低:如果风量减小是通过风机转速降低实现的,则会使系统噪声大幅降低。
5)无冷凝水烦恼:变风量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冷水管路不经过吊顶空间,可以避免冷冻水、冷凝水滴漏污染吊顶,没有凝水盘避免了霉菌污染。
6)系统灵活性好:其送风管与风口之间采用软管,送风口的位置可以根据房间分隔的变化而任意改变,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风口,使系统结构变得十分灵活。
3.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在发达国家只用在小型建筑及公寓中,实际上是分体空调将室外机变成一个整体,它根本就无法解决人的舒适度问题,不适合于高档的写字楼及公共场所。更是对水资源的浪费。
三、北京新建项目的空调系统使用情况:
目前北京地区在建的高档写字楼中,如果是国外的一流建筑师负责设计的,大都采用的是变风量系统,这些大楼都是北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工商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建设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华润大厦,国家电力调度指挥中心,中保信大厦,南银大厦等。上海地区使用变风量系统的高档建筑比北京更多。而由国内的设计院设计完成的高档写字楼及公共建筑,大多还在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和定风量的空气系统。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技术难度较大,设计人员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变风量系统更加强调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完全靠自动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设计人员不仅要懂空调还要对电气自控相当熟悉。设备的国产化程度低,一次投资大。以上几个楼的空调投资在1400-1600元每平方米之间。目前国内使用的变风量系统并没有人们希望的运行效果,该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按照我们国家的要求,所有境外的设计公司都要由国内的设计院协助完成施工,通常情况下,外方的设计单位只做到扩初设计阶段,而施工图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往往我们在深化图纸的过程中,由于变风量系统在国内还没有真正使用起来,工程师对系统的运行经验及设计经验不丰富,考虑不到很多细节,另外,国内的自控设计更多的依赖于设备厂家,而设计院对厂家的产品使用情况不熟,这样一来,无法真正校核配电;自控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是造成变风量系统运行发生问题的关键。
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空调系统已在北京出现:
在我们对北京地区的空调系统进行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由荷兰殷企国际工程公司提供技术咨询,设备定货及系统调试的富成花园酒店式公寓及管理办公楼室内的空气品质,舒适度,节能设计等都代表了我们所追求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
该公司在荷兰是集设计、施工、调试、维护为一体的全方位机电一体化工程(空调及其配套的用电自控)的代表。尽管富成花园酒店式公寓及办公楼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并且由于国内的施工管理的要求,并没有完成在欧洲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管理,但该工程已进入正式运行,全过程自动化,不需要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运行,业主反映良好,又将新建的俱乐部空调系统交殷企公司按同样标准设计,目前俱乐部的施工已接近尾声,正处于调试阶段。初步运行达到设计标准。
殷企公司的空调系统的特点:
殷企公司将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调系统称为“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它已将我们通常所说的空气的调节上升到了室内的环境保护及舒适。殷企公司设计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在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采用的是将全新风送入室内,并用高效的全热交换器进行能量回收,这样一来,将能保证室内的人员能够得到充足的室外空气,避免大量的使用循环风。将二氧化碳的浓度真正的有效的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大量的通风将室内的有害气体及细菌及时排除,减小在楼内工作的人员受到污染。同时该系统采用了热回收装置,将能源的消耗量减小到最低。他们在设计中采用了高效的袋式过滤器(EU-9或EU-8)将空气中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隔绝在室外(北京地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避免了细小的粉尘在室内随着送风四处飘散,减少了室内的粉尘污染。殷企公司设计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不是目前国内采用的普通变风量系统,而是变风量诱导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欧洲最先进的空调系统,是普通变风量系统的改进,它避免了由于系统风量的变化造成房间内的送风气流组织的不均匀。使人不会有吹冷风感,提高人们的舒适度。独特的开方式独立自控系统,可进行远程监测,系统的运行完全在程序的控制下开机停机及报警。不需要在机房内值班。每个房间可以进行独立的温度控制,过渡季节及冬季可以同时进行供暖和制冷,解决了目前很多建筑物内区冬季房间燥热,而室外的冷空气又无法送入室内的问题。冷源部分采用风冷机组,减少了浪费水资源,同时避免了由于冷却塔的蒸发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减小了对送入房间的新风的污染。该系统目前主要设备采用的是进口设备,主要的进口设备有:制冷机,空气处理机(包括:变风量送风机,变风量排风机,全热回收转轮冷却盘管,热盘管,混合段,高效过滤段,检查段,控制器等),变风量末端,风口,阀门,水泵等,同时为了保障系统的运行,自控系统从控制柜到电动阀,探头等都采用进口设备。目前,该系统在国内的安装及设备费为1600元每平方米左右(不包括控制系统及配电),但考虑到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将会继续降低,因此,每平米的估算价格还会降低,同时,殷企公司也在与设备厂协商,将部分产品在国内加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更经济的水平。运行可靠,维护保养的费用比较低,殷企公司的专业化队伍可以做后期追踪服务。
五、关于“病态建筑”的话题:
室内的空气污染在欧美已经在政府的控制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进行检查,任何病态建筑将不允许使用。中国政府也已开始对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进行关注。明年中国将颁布第一部室内健康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将对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二氧化碳的浓度等都将进行严格的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指出,许多在室内工作的人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如头痛,疲倦和过度性疲劳等“大厦相关性病症(BRI),这些相关性病症都与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有关。中国香港特区立法委的一份报告指出,通风系统性能的欠佳或不足是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最常见的原因。去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15个指标对北京的一些公共场所进行了检测。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室内空气的现状已经对人们的健康形成了威胁,各种公共场所室内的空气污染普遍超标,室内空气的质量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可以使人疲倦及磕睡;细菌及真菌会增加我们健康受影响的机会,长期接触甲醛、尼古丁及可吸入的悬浮颗粒、二氧化氮、臭氧和苯等室内空气污染物可损害肺部并引致呼吸系统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北京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危害北京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另外,随着明年国家第一部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出台时间的逼近,最近各种媒体相继报道了室内污染的一些数据,有些数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特别对北京各大商场的测试表明,室内的细菌含量高于室外45%以上,二氧化碳含量比室外高3倍还多(北京地区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在400PPM到700PPM之间,国内设计规范规定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000PPM),空气中氧气量不足,悬浮颗粒浓度高于门外60%,9小时后竟达9倍以上,另外,室内由于装修使用的材料得不到及时的排除,还会留在空气中,目前,北京的一些高档写字楼经过专业人士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导致供氧量的不足,尽管专家们提出开窗通风,可很多建筑物近深很大,属于典型的“内区”房间,根本不具备开窗通风的条件,只有在进行建筑物的室内空调通风设计时考虑机械通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加拿大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68%的疾病源于室内空气污染。长期在受污染的空气中工作和生活,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甚至会发生严重的病变和死亡。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象对室外的环境污染问题那样重视。
因此如何能够为客户设计安装一套健康环保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应该是每一位工程师、开发商都应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客户在买楼或租楼时将会更加实际的关注自身的舒适与健康,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豪华。
六、结论:
作为金融街内的高档写字楼,主要租售对象为外资企业及国内有实力的公司,建筑物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将成为能否吸引这些人的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社会将更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才价值的充分体现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如何使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提高效率,减小生病的可能等,都会象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引起高度的关注,政府也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禁止危害人体健康达不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病态建筑”使用。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 国内外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热情逐渐升温, 进入上世纪80年代, 我国步入到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阶段, 电力需求极度旺盛, 然而能源又极度紧张, 电力供电一度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 负荷预测开始成为电力公司一项必要的日常工作任务。20世纪90年代, 全球电力市场化层层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的预测方法层出不穷, 为电力负荷预测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后备力量。
长久以来, 国内外学者以及电力相关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 不断探索负荷预测新方法, 随着近年来各种数学模型的涌现, 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 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预测方法, 这些方法大概能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数学统计类的经典预测方法, 比如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等;另一类是人工智能类的新型预测方法, 如80年代后期流行的专家系统法、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主要预测方法。
1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是一种经典统计学上分析数据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总结, 寻找预测输入变量与影响负荷变量之间的某种相关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并以此关系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从而实现对未来负荷的基本预测。简单来讲就是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模型, 依照变量数目的不同, 一般分为单元和多元回归分析。该方法原理成熟、计算简便、运算速度快, 但是过分依赖历史负荷数据, 对样本容量需求过大, 对平稳的且大量的历史数据有着不错的预测效果, 但是在遇到气温, 节假日等变化较大因素的影响下, 该方法无法反映实时与非线性的影响关系。
2 趋势外推法
节假日、社会环境、天气变化会对电力负荷波动造成干扰, 尽管在形成这种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电力负荷总是本质的保持着一定的波动趋势。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出负荷的这种趋势, 根据这些负荷变化的相关历史趋势, 拟合一条负荷波动趋势曲线, 按照这条拟合出来的曲线的发展趋势, 估计曲线上在未来某点的负荷变化, 根据不同的负荷波动, 采用不同的曲线拟合, 这就是所谓的趋势外推法。此方法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优点是所需历史负荷数据样本较少, 特点是作趋势向外推断, 完全忽略分析内部的不确定成分, 缺点是对影响因素变化大的因子无法考虑进来, 如果负荷波动较大, 那么误差将会增大。
3 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将历史负荷变化所产生的变化规律, 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以时间为轴揭示负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发展规律, 利用这种对应关系, 就可以将过去时间里发生的负荷变化规律作为未来时间里负荷变化的预测根据。同样, 时间序列法在电网正常运行, 受外部环境影响变化小的平稳状态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但是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要求过高, 一旦负荷受到特殊事件 (如停机等) 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那么该方法也将失去其预期的效果。
4 专家系统法
专家系统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系统, 将计算机模拟成负荷预测的人类专家, 基于历史负荷变化知识数据库, 汇集人工经验智能的利用计算机处理负荷信息, 按照专家水平进行预测判断工作。专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在处理节假日等需要依靠人工经验来判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对负荷影响产生较大的变化时, 此方法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各个地区的电力环境不同, 造成计算机程序复杂, 数据庞大, 能否准确的对各个因素对负荷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成为了一个较为难以克服的困难。
5 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智能化地处理信息的人工智能预测方法, 它通过学习获得最优的参数, 处理预测输出与输入影响变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对于分析处理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问题以及随机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正因为它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 预测过程中都可以随时不断地选择新的训练样本来优化和微调系统参数, 这样对非结构性、模糊性的规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功能, 避免了数学建模的困难, 也提高了系统计算的时间, 相比较前面介绍的四种方法, 它还能考虑并反映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如气候、特殊事件、节假日因素等) 对负荷造成的干扰影响, 更加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但是,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也存在许多缺陷, 网络的层数和神经元的选择基本上要依靠经验反复实验帮助确定, 且网络收敛慢, 容易陷入局部收敛。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的方法, 范化能力有限, 另外在小样本学习方面也受到了不小限制。
6 支持向量机法
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是由BELL实验室的Vapnik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新型机器学习算法, 因其卓越的性能, 在模式识别和处理函数回归估计问题等诸多领域内受到了各研究学者们的强烈青睐。支持向量机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所采用的经验风险最小化归纳原则是截然不同的, 它实现了结构风险最小化 (Structure Risk Minimization, SRM) 的归纳原则, 对未来样本的泛化能力明显增强。从理论上说, SVM的训练相当于解决一个线性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 所以必然存在解, 获得的将会是全局最优解, 这样就无形解决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中根本无法规避的局部极值问题。对应的支持向量本质上是训练样本集的子集, 对训练样本集进行分类实际上就是对支持向量进行最低分类。当Vapnik引入ε-不敏感损失函数之后, 支持向量机由原来解决简单的模式识别问题扩展为解决复杂的非线性回归估计问题, 我们把这一扩展内容称之为支持向量回归法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将各种负荷影响因子的历史信息作为系统输入量, 建立训练样本空间, 采用非线性映射变换方法将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构造线性函数进行线性回归, 巧妙地解决了维数问题, 构建SVM目标函数, 将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中去。影响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因素包括日照、气温等气象因素及国家政策、节假日因素等其它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可见, 电力负荷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 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而SVM模型求解算法简单、泛化能力强、收敛速度快, 在解决有限小样本、非线性系统及高维识别问题中具有超群的优越性, 如果将其置于短期负荷预测上, 显然SVM方法比起上述其他预测方法更加适用于电力系统本身。随着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的不断发展,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良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逐渐涌现, 人们追求更高的预测精度的诉求一直在不断扩进。同时, 寻找满足适合各类电网环境的负荷预测新方法也成为了人们继续研究的新命题。
7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数学统计的经典预测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预测方法, 将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专家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支持向量机是当前最合适的一种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现状, 简单介绍了几种预测方法, 包括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专家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负荷预测,数学统计,人工智能
参考文献
[1]斐乐萍.县级区域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4.
[2]尹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某区域电网电力需求的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4.
关键词 控制系统 PLC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相关行业自动控制系统多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及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三大控制系统。
PLC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是一种嵌入式的工控机,它以顺序控制为主,回路调节为辅,能完成逻辑判断、定时、计数、记忆和算术运算功能,既能进行开关量控制,还具有通信功能。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继续开发简易、价格低廉、超小型产品,另一方面转向大型、多功能、系列化、标准化、智能化产品的研制。在单台设备的自动化、多台设备自动化和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PLC在其中充当着重要作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编程简单,它是面向用户的设备;(2)控制系统构成简单,通用性强;(3)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4)体积小,维护方便;(5)缩短了设计、施工、投产调试的周期;(6)功能齐全;(7)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比起以往使用的标准自动化元件,PLC采用安全继电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是低成本的方案。
为了满足闭环控制、位置及运动控制应用的要求,需要准确和可重复的循环时间。现在的PLC系统允许采集、处理和输出信号与数据传输速率同步。现代的PLC特征在于大型、技术的可升级性,如计算、测量、位置、闭环控制等。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成倍扩大的功能和成倍降低的价格,使可编程控制器(PLC)、通讯联网技术、过程控制软件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工业自动化控制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利用PLC及网络技术来开发集成DCS成为可能。现在 PLC的发展己发生根本的变化,其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1)人机界面更加友好。PLC制造商大大提高了其软件水平,多数PLC品牌拥有与之相应的开发平台和组态软件,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同时,为用户的开发和维护降低了成本,更易形成人机友好的控制系统,目前,PLC+网络+IPC+CRT的模式被广泛应用。
(2)网络通讯能力大大加强,安全性能不断提高。PLC厂家在原来CPU模板上提供物理層RS232/422/485接口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各种通讯接口,而且提供完整的通讯网络。由于近来数据通讯技术发展很快,用户开放性要求很强烈,现场总线技术及以太网技术也同步发展。
(3)今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大大发展。基于国际标准的开放设计,允许与第三方软硬件的技术融合,PLC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向高功能、高速度和大容量发展,形成可与DCS媲美的大型系统,PLC的网络能力、模拟量处理能力、运算速度、内存、复杂运算能力均大大增强,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的应用,而越来越应用于过程控制方面,有人统计,除石化过程等个别领域PLC均有成功应用,PLC在相当多的应用取代了昂贵的DCS,从而使原来PLC(顺序控制)+DCS(过程控制)的模式变成PLC+IPC模式。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对PLC有重要影响,以太网应用非常广泛,与其它工业网络相比,其成本非常低,为此,人们致力于将以太网引进控制领域。目前的挑战在于:(1)硬件上如何适应工业恶劣环境;(2)通讯机制如何提高其可靠。以太网能否顺利进入工控领域,还存在争论。但以太网在工控系统的应用却日益增多,适应这一过程,各 PLC厂商纷纷推出适应以太网的产品或中间产品。
目前,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新型PLC系统在稳定可靠及低故障率基础上,增强了计算速度、通讯性能和安全冗余技术。PLC技术的发展将能更加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要,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DCS是控制(工程师站)、操作(操作员站)、现场仪表(现场测控站)的3级结构。DCS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控制技术,目前DCS控制系统多用于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如石化等。
FCS控制系统是一个由现场总线、现场智能仪表和PLC, IPC组成的系统。现场智能仪表、PLC和监控机之间通过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连接成FCS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代表了工业控制领域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具有开放性、互操作性、分散性,在现场总线级实现了数字量输,信号传送精度高,现场控制的灵活性强,易于维护,是今后自动控制系统采的趋势。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PLC, DCS及FCS控制系统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模糊,都致力于为各种工业控制应用提供集成的、新一代控制平台.在此平台上用户只需通过模块化、系列化的软件和硬件产品组合,即可 “量身定制”其控系统。
尽管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最终走上融合,不同的控制系统正逐步趋于一致,但各种控制系统都有自己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用户都是针对不同的控制环境和技术要求而选定不同的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 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耿文学.微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使用及应用实例.北京:电子科技出版社,2003.
[3] 《PLC应用200例》.《工控.仪表.自动化》.微型计算机杂志社.
[4] 孙宾.火电厂辅助车间PLC网络控制系统.电力建设,2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发展、壮大、成熟。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发展得越好,经济进步就越快。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的增多,每年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也会不断地增加,这一问题不仅耗费企业大量的资金,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人力尚且比较容易完成信息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人员增多,老式的纸质管理方法就会出现许多弊端,比如说,保存困难、不易查询、耗费大量人力却仍然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出错率增高等,这种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如今大多数公司普遍使用的是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界面友好,支持多平台,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的各种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一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能适用于所有公司,一个可以安全的、规范的,自动化的、适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经常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成本低廉,上级单位一次开发,基层单位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方式一般难以成功。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发人员往往缺乏项目经验,导致与最终用户的需求相悖;另一方面,这
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不参与市场竞争,仅仅是供给内部使用,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敷衍了事,开发的系统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转型时期,企业中的管理方法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摸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革,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软件如果不能够随着变革而自行适应,那么,这个软件就没有生命力。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国内的相比,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雄厚的实力,在技术力量的培养、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大力投入;具有一定包括硬件厂商、数据库公司、咨询公司在内的合作伙伴,形成强强联手的格局。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其设计思路蕴涵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起步较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他一些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WFM(工作流管理)等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使得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今后的扩展难度降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不遗余力,以PeopleSoft为例,其最新版本是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版本,使得其易用性大大加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外虽然有着较为成熟的产品,在成熟度、先进性上都要优于大多数的国内产品,但在我国大多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不规范,这就导致了国外的产品实用性、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其价格过于昂贵,让国内企业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来说,我国企业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上比西方企业更强调人性化,而非制度化。这也是的国外软件开发商很难开发出符合中国企业需要的产品。研究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Vol.28 No.9 2006年9月
JOURNAL OFWUT(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ep.2006 文章编号: 1007015605)陕西咸阳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3AA402B05).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徐凤菊,王宏伟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探求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企业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会计
中图法分类号: F406.7
2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 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最大化和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我国学者注重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我国,对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许多学者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余绪婴、欧阳清等学者从总结我国成本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索新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适应模式;王平心、邓为民等人从引进作业成本的角度探索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模式;陈胜群、胡元木等人从分析评价日本的成本企划入手,探索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方法、观念在我国的借鉴与应用。1980年9月成立的成本研究会,先后10多次组织全国性的成本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并多次出版《成本管理文集》[ 1 ]。国内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成本管理的 学科归属问题;二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概念架构问题;三是关于成本管理的目标问题;四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模式问题;五是关于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的问题。2 企业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
2.1 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的发展,应归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成本会计计量和汇报财务信息是与资源的取得和消耗有关的。它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标准成本制度是管理会计的前奏,管理会计的产生基础是成本, 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朱海芳《管理会计学》)。美国《成本管理》杂志的主编凯瑟琳娜和乔·斯腾詹夫妇在2002 年编著的《成本管理精要》的一书中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者和成本会计含义相同。“管理”一词指较之以企业外部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更注重于企业内部成本会计领域。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指在北美大部分
企业广泛运用和管理会计基础课程中讲授的标准成本会计实务。这些会计实务包括成本系统和程序、成本定义的方法、成本会计责任、预测、成本比较(如标准成本系统)和预算(运营、项目和资本)。成本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3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的胡玉明教授认为,在国外以Cost Accounting或Man2agement Accounting 或Cost and Management Ac2counting命名的著作在内容上没有显著差别;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因此,管理会计涵盖成本会计[ 4 ]。
2.2 成本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层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专家、南京财经大学的吴明礼教授在一篇《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的论文中,提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应分别属于不同学科层次,其中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其中,成本核算的结果要用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并且成本的形成、积累和结转的整个程序要纳入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由此,成本核算部分被公认为财务会计的七种专业方法之一。而根据成本数据所进行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内容,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内部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对内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显然属于管理会计 的范畴。因而,整个成本会计就分属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大系统。”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会计教授唐·R·汉森和玛丽安娜·莫文教授在《成本管理%%预算与控制》一书中认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是一个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主要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目标使用者不同。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对象是外部使用者;成本管理为内部使用者提供信息。而成本管理又包含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 5 ]。2.3 企业成本管理应属于经济管理科学的应用学科
我国《成本管理大辞典》(1987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对成本管理所下的定义是“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实质上是将成本管理看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李定安教授认为,“企业成本学作为经济管理的分支学科,以企业的资金耗费及其价值补偿规律为研究对象,所建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应用于实践,形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为企业成本管理”[ 6 ]。而同济大学的凌立勤认为,“成本会计仍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好”,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成本会计仍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必要性。
总之,目前学术界对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存在很大差异,在很短的时间内还难以解决,而 这也会影响到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成本管理应该属于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分支,隶属于财务管理学科,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形成企业管理的四大决策系统。成本管理的范畴问题
3.1 狭义成本管理观
狭义成本管理观认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正确进行成本计量,因此,成本管理的范畴 就是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核算与报告。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计量成本、分配费用、报告成本核算信息。早期的成本管理理论大都是这种观点,它们把成本管理等同于成本会计,将成本管理看作制定和公布成本标准,计算和记录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将与此有关的资料向经营管理者报告,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即处于此状态。3.2 广义成本管理观
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成本管理理论大都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应 该具有管理的普遍职能,即预测、计划、控制、考核、分析和决策等。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的基础工作。广义的成本管理观不再将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重心。美国学者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成本管理是“经理人员的为满足顾客要求同时又持续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行为。”因此,为降低成本而进行的成本控制活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凯瑟琳娜.斯腾詹和乔.斯腾詹则认为,“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应该主要关注企业生产运营和提供管理、决策信息。”我国著名学者杨纪琬认为,成本管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陈元燮认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是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李天民教授提出:成本管理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和事后进行定期检查,更重要的是有事先周 密的计划和妥善的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成本(如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的财务成本计划,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依据,力求做到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进一步将成本管理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台湾学者陈振昌提出的“所谓全面成本合理化就是依据公司的中长期经营策略,在确保品质、严守交期、促进和谐关系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的成本合理化改善工作”也是广义成本管理观的拓展。3.3 多维成本管理观
随着成本管理理论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管理范畴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美 国学者查尔斯·T·霍恩格伦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企业职能价值链;我国著名学者阎达五先生提出“价值链会计将是会计管理理论的一个发展。价值链会计所强调的企业价值概念将是一个以顾客为本,以顾客价值增值为出发点的价值概念,所以这一概念将更强调效用———顾客满意度;价值链会计将以价值活动———作业链为研究对象。由此,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为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 7 ] ”。而最早由美国国防部提出并使用的生命周期成本将成本管理的时间范畴从产品制造过程延伸到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酝酿、论证、研究、设计、发展、生产、使用一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设计与发展费用、生产费用、使用 和保障费用及最后废弃费用的总和,为发展成本管理的时间范畴奠定了基础。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则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发展成为以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为重点的成本企划模式,美国的罗伯特·卡普兰和罗宾·库珀教授等人的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分别对成本管理范畴的拓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正如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卡普兰指出的“以成本企划为代表的日本式管理会计与以作业成本管理为代表的美国式管理会计的结合将为今后企业实施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开创新的思路。”由此看来,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以及我国学者林万祥提出的成本工程都是对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
笔者认为,随着成本管理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成本管理必将是一个多维的范畴。成本管理不 仅仅局限于在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应贯穿于外部价值链;不仅关注产品的制造过程,还要贯穿产品的研发、设计、试制和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各项经营策划的全过程;不仅要计量、核算已发生的历史成本,而且还要应计量、预测尚未发生的成本;不仅要分析本企业成本管理状况,而且还应进行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和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不仅要关注短期成本管理效果,更应立足于长期,从战略发展的层度来设计、管理成本。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
权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构建多维成本管理观,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要求。成本管理的目标问题
理论界对成本管理目标的研究有一定的争议,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具有影响力的是以查尔斯·T·霍恩格伦为代表的五目标论和以卡普兰为代表的多阶段论。笔者比较赞同凯瑟琳娜.斯腾詹和乔.斯腾詹在《成本管理精要》一书中提出的从决策有用性出发的10目标论。他们认为,有助于决策的成本管理系统必须满足:(1)列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支出;(2)反映组织的成本结构和性态以支持成本管理系统的改进;(3)支持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并明确管理目标;(4)引导个人和团队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5)为完成组织近期目标和战略规划监控资 源耗费;(6)预警财务状况恶化;(7)资源消耗的适用性;(8)明确个人和团队对完成经营目标应负的责任;(9)有助于分析客户、生产过程、产品和地区对赢利性的不同影响;(10)为不同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全景式的组织成本结构信息。此外,我国学者余绪婴、欧阳清、焦跃华等对 成本管理的目标都有不同的描述。虽然国内外学者的描述不同,但基本出发点都是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主要目标应该为管理决策服务。而笔者认为,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标应该与企业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即应该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因此,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具体目标应该有所不同。5 成本管理的模式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是成本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理论上一般将成本管 理模式分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和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两种。国外以罗宾·库泊和罗伯特·卡普兰在1984年创立作业成本计算为界线,之前的成本管理模式统称为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包括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标准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模式和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等。之后称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包括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模式、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和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等。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与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主要区别一是管理思想的不同,二是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与控制方式不同。我国最早从事有关方面理论研究的当属以易庭源、余绪缨为代表的一批会计理论家。1994年,他们在《当代财经》上发表了有关作业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管理的首批文章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后来,陈胜群、胡元木、杨胜雄、胡玉明等人分别对作业成本、成本企划、战略成本管理等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何创新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提高成本管理 的决策有用性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基于ABCM的企业成本管理集成模式[ 8 ] ,该模式借助于ERP的管理思想,结合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要求,是对现有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一个探索。参考文献: [ 1 ] 欧阳清.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和展望[ J ].会计研究, 1998(5): 2127.[ 5 ] 唐·R·汉森,玛丽安娜·莫文.成本管理———预算与控制[M ].黎来芳,译.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 ] 李定安.企业成本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7 ] 阎达五.尹美群.价值链会计———基于价值链管理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利用率尚不足5%,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对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建筑垃圾数量的急剧增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和一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继开始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探索性研究和一些有益的实践。自1997年以来中国建筑材料学研究总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再生混凝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城市建设垃圾在建材工业资源化技术研究”、“固体废料物在水泥混凝土工业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和“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等。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单位也先后从事过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化利用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专家学者们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如邢振贤[1]等在配合比一样的情况下,全部采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配制再生混凝土,同基准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9%,抗拉强度降低7%,抗弯强度约为基准混凝土强度的75%-90%,对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不是很显著。同时建筑垃圾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2]、耐久性能[3.4]等的研究也已有相应的研究。梅迎军、郑建华[5]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再生集料研究的不足,对再生粗集料的生产工艺、分级方法与标准、基本性能指标、界面改性处理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随着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工程试点。例如合宁高速公路采用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作为新拌混凝土的集料来浇注混凝土路面。再生水泥混凝土的利用率为80%,每年的维修工程量为9万-10万平方米,节约集料的运输费用为117万-130万元;同时,节省了废料占用的土地费用约67万-75万元[6.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房屋倒塌,桥梁、公路损毁,经震后初步估计,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6亿吨,堆积体积可达4亿立方米[8],大量建筑垃圾急需处置,加速了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制定和研究步伐。2008年5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发布的《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提出,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导则提出,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钢筋、废金属构件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利用、经济合理、性能可靠。
为保证短时间内消纳大量建筑垃圾,灾区建筑垃圾利用应优先考虑就近回填利用以及简单、实用的再生利用方式。适用于灾后重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
(1)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
(2)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3)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4)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
1.1 国内高尔夫运动起源及发展过程的比较分析
对我国来说高尔夫运动起步较晚, 在1986年1月, 我国首次举办了"中山杯"高尔夫邀请赛。同时随着打球人数的增多, 各类赛事的增多同时也有与国际高尔夫运动接轨的必然性, 中国高尔夫协会于2000年将差点系统引入我国, 但到现在为止只有不到二分之一的球场使用该系统。
1.2 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演变分析
随着1984年首家球场的成立, 我国人民逐渐的接触到高尔夫运动, 该项目所需用的场地、设施、体育用具等等的消费非常高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有钱人的游戏, 所以在高尔夫运动发展之初, 大家都叫它为贵族运动。
2 从高尔夫协会方面进行分析差点系统在国内推广不善的原因
我国的高尔夫协会的成立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这样的行政组织下设立的一个管理高尔夫行业的组织, 也就是现在的高尔夫协会, 他本质上属于一个行政组织, 该协会的成员不需要经过同行业人员的推举, 而协会属于体育总局这个大整体下的一部分, 因为它属于一个行政机构, 许多时候他不能够完全为该行业的发展着想不能够完全代表该行业的权益, 且对国内高尔夫俱乐部约束力较小, 所以说在该行业中缺少代表性与权威性。
2.2 国内高协的推广力度
我国的差点系统是完全遵照美国高协制定的差点系统的原则来进行测定、安装。在1996年, 莲花山高尔夫俱乐部申请进行球场评定, 但直到2000年底中高协才在上海进行差点系统的安装并进行试运行。从2000年到如今我国已有近90家球场进行了球场评定并安装了差点系统, 约占全国球场比例的45%, 可以说安装普及率较之国外速度非常快, 但就各个以安装差点系统的球场的使用状况来说只占到其中的30%。
3 从高尔夫俱乐部方面进行分析差点系统在国内推广不善的原因
3.1 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者的观念分析
高尔夫俱乐部自1984年第一家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众多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者大多数是"半路出家", 通过与俱乐部经营类似的行业经营的经验来进行管理。
3.2 国内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分析
高尔夫俱乐部成立初期占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随后的建造工程、草坪建立与养护、器械的购买与保养, 会所的建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跟进, 这些数字加起来每个球场的建设大概都需要上亿元人民币, 所以使打球的费用增加, 这就造成了高尔夫运动很难面向大众的一大难关。
4 从高尔夫俱乐部会员方面进行分析差点系统在国内推广不善的原因
4. l打球者对差点系统的了解程度分析
通过对240名打高尔夫球者进行调查, 从球技上分高、中、低水平三等人群 (见表格) , 其中高水平的占到13%, 中等水平49%, 而低等水平则占到35%。在高水平的球友中了解差点系统的约占83%, 在以了解差点系统的球友当中已有92%的球友以拥有个人差点指数卡。而球技中等水平的球友对差点系统了解的人数约占61%, 其中只有33%的球友拥有个人差点指数卡, 而球技较低水平的球友对差点系统了解的人数只占到29%, 无一人拥有差点指数卡。从得到的数据来分析球友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对差点系统得了解程度成正比。
4.2 打球者的技术水平程度与需求程度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球友技术水平越高对差点系统的需求度越高, 因为在一项体育运动中, 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定是喜爱、热衷于这项运动的人, 而热衷于打高尔夫球的人士, 特别是业余球员都有这样的愿望, 就是能够在任何球场与不同水平的球友们同场竞技, 一比高低, 享受公开竞争的打球乐趣。通过差点系统获得准确的个人差点指数是满足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l差点系统是高尔夫运动在中国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球场、球友所认同的必然产物。
1.2差点系统在中国还处于一个试运行的阶段, 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大家认识、了解该系统的优势, 使多数人自愿加入到这个组织中, 这样才可以行而有效的实施对该系统的管理。
1.3国内的高尔夫协会的形成过程和体制方面等与国外高协反差较大, 自上而下的体制对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缺乏权威性, 所以推广差点系统缺少力度。
1.4由于高尔夫运动刚传入我国不久, 还未被开展起来, 加之所需消费又高, 多数人群不能参与该项体育项目。
2建议
4.2.1高尔夫运动推广要加重高尔夫文化内涵推广的比例。
2.2加强对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制度, 每年定期的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
2.3制订赛事计划每年固定几次举办强调差点系统的业余高尔夫赛事。
【关键字】冻胀融沉;现状分析;融沉量计算
1、前言
我国的冻土工作者就此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冻土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些工作很多还处于初步阶段,为进一步研究冻土冻胀融沉特性,认清国内外对冻土冻涨融沉的研究现状分析显着有必要。
2、早起国外冻土冻涨融沉的研究
早在17世纪后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冻胀现象,但是直到20世纪,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水分迁移作用是导致土体冻胀的主要根源。Everett首先提出了第一冻胀理论即毛细理论。然而,毛细理论却不能解释不连续冰透镜是如何形成的,并且该理论低估了细颗粒土中的冻胀压力。认识到毛细理论的不足之处,Miller提出在冻结锋面和最暖冰透镜底面存在一个低含水量、低导湿率和无冻胀的带,称为冻结缘。冻结缘理论克服了毛细理论的不足,称为第二冻胀理论。
3、简化的冻结缘未冻水流模式的建立
Akagawa提出了静态冻胀控制理论并通过试验予以验证;美国学者Virgil J.Lunardinj研究了地面温度线性增高情况下冻土融化,牛曼解使用了当量地面温度,对总的冻结、融化深度给出可信结果,但对中间过程预报误差较大;中国的徐学祖提出了分析解,并与牛曼解预报结果作了对比,指出当斯蒂芬数增大时,融化带随时间的变化呈非线性增大;日本学者T.Ono设计研制了一套采用激光传感器监测侧向变形的三轴冻融试验装置,可附加不同的侧限应力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应力条件下冻结过程中的胀缩变形,观测到瞬间变形的过程;日本学者Yoshikj Miyata基于水分迁移、热量输运和机械能平衡方程提出宏观冻胀理论;T.Ishizakj开展了冻融作用对文物破坏的研究,采用摄像系统对冰分凝及破坏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提出了简化的冻结缘未冻水流模式。
4、国内冻土试验综合分析冻涨融沉现状
陈湘生等在清华大学离心机上进行了土壤冻胀离心模拟试验,验证了土壤中温度传递、冻胀缩比等的可靠性。
王建平等在分析人工冻结土体与自然冻结土体的冻结差异的基础上,研制出人工冻结土体冻胀融沉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同时模拟敞开和封闭系统下人工冻结时土体的一维和三维冻融全过程,并利用该试验装置对徐州地区常见的黏土进行了冻结试验,得出了人工冻结土体在冻融过程中土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冻胀远小于它在该方向上的融沉,且由于土体结构和渗透性的变化,在融解过程中易产生突然沉陷。
罗小刚等在典型黏土冻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冻融对土工性质(如孔隙率、渗透性、压缩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冻结温度和土体含水量条件下,冻融后土的孔隙率和含水量都增大;土体承受的外界荷载对冻融土孔隙率和含水量的变化有抑制作用。
杨平研究了原状土与人工冻融土的密度、干密度、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渗透系数等物理指标,以及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压缩模量等力學指标的差异性,得出土冻融后,密度、干密度及塑性指数略有降低,孔隙比、液性指数略有增大,而其他物理指标基本一致。黏土冻融后,渗透性大大增加,为原状土的3~10倍,而砂土仅略有增大,黏土冻融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原状土的1/3~1/2,灵敏度降低。
周希圣等结合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冻结工程,针对进出洞常选用的拱式冻结加固体,对高含水量的软黏土地层隧道冻结的位移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5、冻土融沉量的计算的研究现状
对于冻土融沉量的计算,目前,工程上常以融沉系数A0、融化压缩系数a、土层孔隙比和融化压缩层厚度来计算融沉量,没有考虑水、热、力三场的相互作用,常产生较大的误差。多年来,国内学者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些较可靠的经验、半经验的计算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Dubina提出了冻土区结构物与土层系统中应力-应变、温度、湿度场变化和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热物理参数对应力-应变状态演化的影响用孔隙冰的含量来解释,孔隙冰含量是由土的温度、类型和含盐量决定。李洪升等在分析冻胀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维条件下土体冻胀量计算的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水分迁移、热传导和约束压力之间的耦合作用;同时基于季节冻土的水分场、温度场和外荷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考虑水分迁移、热质扩散和外荷载相互作用的冻胀预报模式,可以预测预报冻土的冻胀量大小与发展过程。李述训等通过求解古典Neuman问题,研究土壤在冻结和融化过程的热交换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以草炭亚黏土和亚黏土为例,计算了广泛环境条件下的冻融作用对系统温度变化和与环境间热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相应过程表层温度梯度加大,热交换强度增强。
6、总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不断涌出,并日益受
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
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
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低碳设计的运行
2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3中国低碳经济怎么走
4低碳之路没有“样本,面对的困难,发展低碳经济措施
5全球主要国家低碳路径选择
6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7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8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思路
9中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
11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
12低碳经济怎样发展?
13为什么发展低碳经济
14低碳产业发展重要的方面。
15发达国家的行动
16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17中国多举措发展低碳经济
18低碳经济:升华新一种文明
——专家解读世界经济新趋势
19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竞争力在此一搏
20生存与发展:世界经济在探索中转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互联网金融
一、金融市场现状
我国传统银行业务的经营理念已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进行着一些相关方面的改革,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格局已经取得显著改观。但是,银行业的改革还需要继续进行下去,需要允许并鼓励银行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和特色经营,在控制风险的大前提下让中外银行机构在国内和国外银行市场上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另外,银行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再借助网络、电商的同时,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目前,有些银行已推出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二、银行业面临挑战
1.商业银行数量暴增,业务大同小异,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外资银行也逐渐登陆。目前,国内已有五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十多家中型商业银行,百余家小型商业银行,再加上不断增多的国外银行和外资控股银行。另外,我国各家银行主营业务仍然是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虽然银行通过各自的会计核算方法将部分贷款利息收入转换成中间业务收入,但是,归根到底银行利润的绝大多数仍然来源于存贷款利息差,这也就使得各个银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只能依靠以高息揽存为主要手段的价格战。这也就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和流通量越来越大,使用的用户也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支付中介的地位,目前快钱、支付宝等都已实现代购机票、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结算和支付业务,除此外,有些三方支付平台利用其积小成大的“资金量”,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无需任何审批手续和抵押物品的小额信用透支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户的小额资金需求, 如蚂蚁微贷,使资金供给绕开银行,直接将积淀的资金供应给有资金需求者,完成资金的银行外循环,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3.银行跨业经营将会呈现新的风险
跨业经营在于拓展商业银行业原有的业务范围,实现银行业跨业经营发展的同时,风险的交叉传递性将会增强,银行跨业经营将会导致管理层的交叉复杂化,降低了对原有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力,这就对以存贷业务为基础的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风险,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行业,为了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运营、产生既定的效益,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的机制,做到依法稳健经营。要把自觉地加强内控作为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建立合理有效地规章制度和奖惩激励政策,达到时时学制度,人人防风险,做到有章必循、执法必严、令行禁止。
2.深化银行业改革,推进改革进程
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推进银行业的改革进程。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产权更加明晰,公司治理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使其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另外,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到西部、中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地区开设机构、开展业务,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监管的政策和环境,鼓励和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跨省设立分支机构。
3.发展特色经营,坚持持续发展
当今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银行业务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传统的价格战只会使得各界银行“多败俱伤”,哪家商业银行能够率先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色经营是高级竞争,也是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色经营可以是银行产品的个性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的新产品,也可以是不断完善的服务方式或质量。特色经营要以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基础,更是要把银行客户的认可作为评价指标,力争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同感。若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客户的认同,商业银行也就在经营的过程中获得主动权,甚至获得一定的定价权,实现银行经营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鹏,涂睿.论新形势下城商行的发展思路【J】.科技与创新,2015(8):31-34.
[2]张栋.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的再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2(3):146-152.
步入21世纪以来,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迅猛发展, 四大领域交互作用并有机融合, 推动了整个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日趋重要, 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特别是促进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 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2 技术对接系统的国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 科技服务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发达国家注重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 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 通过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例如, 作为欧洲技术咨询服务领域顶尖企业的意大利INNOVA集团, 采取的是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的模式, 为技术供应方及技术接收方提供专业化的匹配与对接服务, 在促进技术转移的同时, 达到了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对需要转移的技术进行准确定位, 充分考虑供需双方的要求, 进行精准匹配, 但是前期依靠专业团队对技术进行评估运作, 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 仅通过公共服务很难完成整套流程, 还需要与市场行为相结合, 整合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 并通过商业辅导、产业孵化等其它渠道进行支撑。除了相关中介机构的线下专业化服务之外,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线上对接服务系统逐步兴起并完善。目前国外的技术对接系统主要依托于相关国际会议, 根据国际会议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关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展示和匹配。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线上技术对接系统建设的经验, 规避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对促进我省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2012年意大利博洛尼亚能源展在前期对接活动组织安排时所使用的R2B在线预对接系统 (www.b2match.eu/r2b2012/pages/home) 为例, 该系统主要用于参会机构的相互了解, 并完成交互式的合作意向匹配。系统主要功能分为三大类:一是机构信息的展示:参会机构在系统中注册之后, 即可发布本单位资料及技术供需信息, 并浏览/搜索其它参会机构的信息;二是合作意向的匹配:参会机构可以向其它参会机构提出对接意向进行预约, 在线系统将根据双方意向表达进行匹配与调整, 协调并确定双方的对接日程安排;三是参会机构在会后可在系统内对对接洽谈的效果进行评价。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根据用户选定的时间进行对接场次的安排与调整, 极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相应地, 这一系统主要用于展会的预对接, 其所收集的技术及机构信息不具有可持续性,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3 技术对接系统的国内发展现状
技术转移既是技术获取的主要方式, 也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随着技术转移活动在我国日益活跃, 技术对接系统的建设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国内, 技术提供方与潜在接收方的匹配主要是通过各级科技部门及科技服务机构以会议、研讨会等形式来完成。目前较为完善、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线上对接系统有以下三个:
3.1 (北京) 跨国技术转移大会 (China ITTC) , 中意技术对接平台 (www.cittc.org.cn/b2b/)
以科技部及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的 (北京) 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为例, 会议每年可以吸引来自海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的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3000余人, 会上按国别及领域设置不同专场, 除介绍双边科技合作情况、推介科技合作项目之外, 还安排有技术对接活动。大会在官网上设置了技术对接平台, 将线上对接与线下对接相结合, 报名参加大会的机构可以登陆线上对接平台,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及自身对技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次及对接对象,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中意技术对接平台为例, 其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发布机构供给与需求信息, 包括项目需求的发布, 技术售让信息的发布, 以及第三方服务的提供;二是为机构提供对接意向匹配服务, 可以根据项目供需, 向意向企业提出对接请求, 通过线上视频/电话会议或线下活动/自行联系等形式进行沟通。该系统界面简洁明了, 方便操作, 但功能较为单一。这种依托于会议的对接模式能够促成大批企业在短时间内互相了解, 接触范围广泛, 可以发展合作的空间较大。并且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公众服务平台能够为对接活动起到支撑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会议同期安排较多, 对接作为其中一部分, 在企业交流之后很少有机构对对接效果及后续进展进行跟踪反馈, 实际促成的合作情况难以评估。
3.2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CATTC) , 对接资源信息平台 (www.cattc.org.cn/resources)
作为“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是中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 由广西科技厅牵头建设并负责日常运行管理。
作为国家级平台, 该系统功能相对完善, 具有中英文双语系统, 可以进行需求、对接、委托和专题活动等几个环节的管理, 包括发起、回应与反馈。系统内即可完成相关会议的报名与预对接, 极大地提高了会务安排的效率, 优化了对接洽谈的效果。该系统长期向注册用户开放, 并与各相关会议、活动进行配合, 能够进行常态化工作。就使用体验而言, 目前的不足主要是系统推广度不够高, 系统内项目较少, 且缺乏合作情况的跟踪反馈。
3.3 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大会 (CITTC) , 在线对接互动系统 (http://ipic.jittc.org)
该系统是江苏企业与境外参会机构进行前期有效对接交流的网络互动平台, 汇集了境内外参会机构的基本信息, 对境内外参会机构开放使用, 方便前期在线对接, 寻找合作伙伴, 预约洽谈会晤时间。这一系统的使用, 促进了境内外参会代表的相互了解, 提高大会活动期间项目对接的成效。但是, 该系统仅在每年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期间开放, 时间较短, 在一定程度上为对接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对接信息的回顾反思带来了困难。
3.4 各系统综合对比情况
综合上述情况, 国内现有在线技术对接系统主要满足了潜在合作机构技术供需展示及查询的需要, 在进一步匹配对接方面仍需人工介入协助安排, 无法达到国外系统自动根据需求安排对接时间表的程度, 另外在后续对接效果跟踪反馈方面仍有所欠缺。具体情况参见表1:
4 在线技术对接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在线技术对接系统发展出发, 结合技术转移的需求, 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对接系统发展的现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 对比总结出各系统的突出特点及不足之处。综上所述, 在线技术对接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4.1 服务技术供求双方, 进行有针对性的匹配
实现技术从提供方到需求方的转移,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技术供需的对接匹配。对于技术提供方而言, 一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耗费了大量投入,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接收方进行产业化,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其它新技术的出现, 研发的技术成果将面临价值逐步降低的局面。对于技术接收方而言, 既然对某一技术存在需求, 说明其在此技术领域有所欠缺, 受自身能力或条件制约, 若引进相关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 将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进一步融合, 在线对接系统将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于技术供求双方的新模式, 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匹配, 引导有需求的企业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4.2 连接政府与企业, 促进技术成果有效转移
作为科技服务的提供者, 政府及科技中介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到了联系技术提供方与技术需求方的作用。因此, 借助技术对接系统对供需双方进行高效准确的匹配, 将有助于促进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转移。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能够有效地整合现有技术成果与技术需求, 满足地区行业共性的科技服务需求,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4.3 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 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广东省作为经济与科技发达省份, 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在未来几年内, 广东将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扬长补短、创新集聚、三链融合、贴近前沿, 努力增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在这种战略条件下, 对接系统与技术信息共享服务的国际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未来趋势。
摘要:本文从在线技术对接系统发展出发, 结合技术转移的需求, 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对接系统发展的现状, 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 最后展望了技术对接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对接,在线系统,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汉荣.技术转移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以意大利Innova集团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 2014, 6 (3) :117-120.
[2]胡新恺.对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31) :178-180.
[3]谢富纪.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供需双方合作[J].科技管理研究, 1999, 1:31-32.
【对国内外空调系统现状的分析】推荐阅读:
源品汇整理:国内外食品追溯系统现状对比07-27
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06-14
国内男装行业市场现状与分析09-20
网球国内外研究现状05-26
往来账款国内外现状06-0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05-23
内部审计国内外现状06-23
国内外消失模铸造现状07-25
国内旅游集团的现状07-06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