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和根本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结合,在全球价值链(GVC)、全球生产网络(GPN)和全球创新网络(GIN)的框架下研究区域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1:

湖北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与障碍剖析

摘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现状、主要动因、可行性,深入研究了湖北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为湖北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的大环境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事实,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湖北中小企业再也不能固守国内市场,回避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必须开辟国际化经营之路。

一、湖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国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在新经济条件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企业一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在1000万家左右,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吸收了80%左右的就业,提供了全国外贸出口60%以上的货源,其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40%。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外经贸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①。1996年至2000年,中小企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达到63.68%,中小企业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同期大企业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其中4年为负贡献)。2001年到2005年,中小企业出口年增长率达到29.4%,进口年增长率为24.1%,远高于同期大型企业9.6%的出口年增长率和10.3%的进口年增长率。

湖北省中小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8.95%,但当前湖北省进出口主力仍为国有企业,集体与民营企业进出口只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4.83%。在直接投资方面,截止2002年1月底全国合同利用外资7524.79亿美元,湖北省吸引外资总额为102.9亿美元。同时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湖北企业还远没有形成“走出去”的气候,湖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

二、湖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

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小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经营能力和路径选择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未来的总体发展空间。湖北省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减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湖北地处内陆,各项事业的对外开放起步晚发展慢、缺乏国际化视野。“企业经营效益限制”导致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增速缓慢、发展潜力相对有限。从全省中小企业专项调查结果看,湖北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比例较低,约占全省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数的30%,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销售收增长率逐年回落,产品饱和度增加,企业赢利水平两极分化,中小企业亏损面小幅扩大②。

2. 获取海外资源。湖北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与全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则该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湖北经济与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使身临其境的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这种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中。因此,中小企业更加重视加入国际化企业发展的链条,在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机遇中,获取国外企业带来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营经验。

3. 发挥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优势。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使我国中小企业成为全球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中,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湖北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这使得湖北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劳动力优势、产业链优势、规模化优势、生产专业化优势,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

4.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工业经济增长是以资金、规模、自然资源利用为增长动力的。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结构和整个经济社会面貌,新技术革命引起企业小型化和分散化趋势③。在这种情况下,高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基础。湖北中小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一方面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也使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日趋成熟。

5. 政府推动与促进。与东部发展较快地区国际化的动因主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获取市场信息、海外资源相比较,湖北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内因明显不足。湖北中小企业还没有把企业国际化经营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来认识,还没有更多地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角度来思考国际化问题,仍然更多地从企业外部因素层面来认识国际化经营,政府推动与促进处于重要位置。

三、主要问题与障碍剖析

1. 企业内部障碍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客观局限。企业内部障碍表现为中小企业客观存在的资源弱势,它导致企业在国际化中优势和能力不足,这也成为湖北中小企业难以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主导因素。

(1)对国际化的认识差距是重要制约因素。从走访结论来看,湖北省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认识不够明确也不够理性。这种认识不明确首先反映在企业过于侧重强调国际化经营的风险,而没有认识到在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趋势下国际化经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体现在企业对国际化经营形式认识的局限上,企业普遍存在着重要出口不重视进口,强调以直接出口形式进行国际化经营而忽视间接进出品经营方式的运用、重视引资而忽视对外投资、对经营运用国际经济合作形式促进国际化经营认识不足。再次,反映在企业对内部障碍的认识,与东部地区企业更多考虑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因素、企业盈利能力因素、产品实力因素相比,湖北企业明确认识不够。

(2)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急需了解国际市场、熟悉国际商业政策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企业由于缺乏国际化经营,工作分工不细,因而对人才的希望很高,而这种多面手、高规格的国际化经营管人才十分稀缺。而当前大部分处于资源弱势的中小企业还不具备从内部培养适用专才的条件,决定了需要借用社会和外部力量。湖北虽是科教大省,但教育科研与企业经营的联系还不紧密,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尚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需求。

(3)企业技术能力的不足。我国中小企业虽拥有不少“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选择集中在纺织业、电子等生产规模经济程度低,竞争性强,进入壁垒低,也不需大的研发投资以及复杂的技术的产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技术比较优势降低,需要根据自己特点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通过先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积蓄资本和力量,实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④。

2. 企业外部障碍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阻力。企业外部障碍主要集中在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所借用资源上,这突出反映了政府及社会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水平。

(1)产业社会分工不合理和企业网络建设不完善制约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中小企业的先天强势决定了企业要依靠与外部企业的协同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参与国际化经营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比较集中、主要海外市场相对集中,企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差,企业获利有限,不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平等制约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在成长中面临着外部生存环境的不公平与岐视。中小企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尚未充分获得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备入、兼并破产、项目投资及融资等方面还受到很多限制。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经营管理方面以大企业为工作重点的导向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还相当薄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缺乏力度。

(3)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遭遇融资困境,融资手段以银行借款为主,缺乏发债和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在银行贷款方面又受到规模、资信等诸多限制,贷款额度小并且获得资金支持的门槛高、融资和担保成本高。目前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品种十分有限,无法满足企业迫切需要的结算、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4)政府支持和服务体系不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中小企业法律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创业支持体系、金融财税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出口鼓励、人才培训与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等。从我省来看,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推动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举措还不完备。要借鉴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WTO规则研究应用,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加强国际认证工作,指导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

注释:

① 张俊喜、马钧、张玉利:《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② 陈明高、王季云、高宝荣:《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理论与现实选择——兼论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模式》,《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 吴三清:《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暨南学报》2005年第3期。

④ 路易·斯特拉特:《走向全球化:中小企业腾飞之路》,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责任编辑 陈孝兵)

作者:鲍升华 李 巍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2: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和根本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结合,在全球价值链(GVC)、全球生产网络(GPN)和全球创新网络(GIN)的框架下研究区域问题。本文整理了国外有关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多维度总结和分析了这三个框架各自的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传统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集中于对区域内生产系统、企业集群和工业区进行分析。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拓展和深入,区域经济中企业的投资、研发、生产和贸易等经济活动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全球价值链(GVC)、全球生产网络(GPN)和全球创新网络(GIN)是研究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间联系的三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框架。本文对Parrilli(2013)等人的研究做简要介绍,对这三个框架下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评述,分析和比较这三个框架各自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借鉴意义。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研究回顾

早期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研究始于对市场国际化,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的研究。[1-2]国家与国家间工业发展的不平等以及国家间的贸易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中心国、半边缘国和边缘国家的产生,[3-6]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关系将会随着新的经济支配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7]Held(2002),Henderson(2002),Schmitz(2004)研究了区域间基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下的治理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间的联系。[8-10]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前身是全球贸易链(GCC)。在20世纪90年代,Gereffi和Korzeniewicz(1994)首次使用全球商品链GCC的视角来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关注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治理结构,通过生产者驱动和买方驱动的价值链体系模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11]进入2000年后,对于GCC分析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成为GVC的框架。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不仅将GCC的价值创造链条扩展到了制造领域和服务领域,同时也揭示了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脑体纵向分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链条中每一个阶段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创造是与该链条中的企业间治理关系分不开的。全球价值链治理关系的内在力量不仅决定着价值在各个链条中的增值与分配,而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价值链治理关系的转变。[12]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与全球产业链生产相配套的企业和网络,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初步的工业化。所以,Humphrey和Schmitz(2002),Nadvi和Halder(2005),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等学者将价值链的概念应用到包括本地产业集群在内的区域生产系统之中,研究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增长潜力。[13-15]

Coe等(2008)以经济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全球生产网络的框架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区域、跨国生产网络和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国际产业转移业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区域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外生创新方法。[16]而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在空间范围的展开与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内在联系。全球化的生产网络一方面是生产在地理空间范围不断的扩散,另一方面是由分散化生产所带来的某一生产环节在区域上的集聚。全球生产网络以资源配置和要素报酬的最优化为原则进行区位的选择,而集群则将全球化的生产活动“本地化”。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前提必然是国际分工能够带来跨区域的贸易利得。对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而言,集群内在因素和与集群有着密切联系的外生因素同样非常重要。集群内在的因素包括集群内的服务性机构,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本。而外生因素则是指集群与外部环境间的人员、知识和资本的流动。这种流动为集群引进了新的知识、技术和新的市场。

Ernst(2009)提出全球创新网络(GIN),研究区域生产与全球化生产的内在关系。[17]在该框架下,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是与高附加值生产活动有关的关键因素:例如工程分包,产品开发和研发活动在地理前沿上的扩展,而正是这些因素决定着国际生产和和市场上力量的平衡。随着生产转包这种跨区域生产方式的发展,研发网络和研发活动开始成为价值链上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跨国公司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中,新兴的经济力量,如古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和中国(BRIMCs)通过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化的研发部门等方式越来越多的才参与到研发活动,而在接下来的十年创新和研发能力主导全球经济力量的改变。

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及差异的研究则基于以上三个框架,Schmitz(2004), 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竞争优势比较,Foray和Van Ark(2007)甚至提出了“智能专业化”(smart specialization)的概念。[15][18][19]以上三个框架除了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近些年来也多用于研究企业及其全球网络的发展。Dunning(1988),Cowling和Sugden(1997),Dunning和Lundan(2008)的研究对象都为跨国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对研发和创新过程以及相关生产网络的控制,这些企业集团控制着相关产业的发展。[20-22]

以上研究通常是以产业链中主导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成功战略。而研发、创新、产品和市场是决定着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以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主要基于以上关键因素对区域进行灵活的划分。在诸如美国、中国、巴西这样的大经济体环境下,我们所划分的每个区域可能包含多个行政省份和州,比如南部巴西、美国东北部或是珠江三角洲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而在欧洲和其他小的联邦国家,区域的范围在地理上就会变得非常小。因为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对以上关键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这些区域能够构成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独立研究个体。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全球价值链下的区域经济研究

全球价值链方面的研究属于国际商业领域。该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价值链治理以及新兴经济体中中小供应商企业的发展。[11][23][24]全球价值链框架分析区域间的价值创造及分布,研究处在价值链的生产和商业阶段的企业所创造的与价值链中的其他企业——例如供应商、服务商、客户等(非竞争性企业)——的区别。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关注领域也包括价值链中垂直关系企业间的治理关系类型。不过,对全球价值链的分析在区域角度以及生产系统角度的影响却很少。全球产业链中的企业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主导企业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线性联系,而非网络化的联系,并以这种方式将其他区域的企业纳入其中。Boomgard等(1992)认为全球价值链在不同地区或者复制其某阶段的链条,或者向下延伸其链条,因此全球价值链在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尽相同。[23]Humphrey和Schmitz(2002)将全球价值链框架与集群分析结合起来从理论方面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做了理论分析。[13]Knorringa(1999),Nadvi和Halder(2005),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延续Humphrey和Schmitz(2002)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证分析。[14][15][25]

研究对象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主体是企业。价值链涵盖了与原材料供应,生产分包,服务支持和产品销售等相关的所有企业。[26]尽管也是对区域和国家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全球价值链只是以包含在价值链中的企业为样本,这些样本企业通常是依靠价值链的存在而存在。[11]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主体是企业。价值链涵盖了与原材料供应,生产分包,服务支持和产品销售等相关的所有企业。[26]尽管也是对区域和国家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全球价值链只是以包含在价值链中的企业为样本,这些样本企业通常是依靠价值链的存在而存在。[11]

价值链下的区域经济研究思路是基于主导企业的直线关系研究。行业的主导企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而在供应商、分包商和服务商层面价值链又分散为多个相互竞争、平行的次级价值链体系。按照垂直层级以及对主导企业重要影响力,价值链中的企业形成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和四级供应商。对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间产出和投入的测量和评价就是通过这样的线性视角进行。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11)的研究发现,价值链体系中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与区域创新系统中个体之间的治理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关系为线性,而后者是非线性、共同演化的。尽管产业集群、企业联合、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等个体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全球价值链体系采用的是线性框架而非系统框架因此并没有将这些因素代入进行定量分析。[27]

全球价值链体系将企业间治理关系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框架之中。价值链中企业间治理关系的识别及分析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包含了对了价值创造、价值分布区、产业升级和产业政策的分析。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2005)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交易编码的能力和供应商能力,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五种: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俘获型和层级型。[12]价值链中的治理控制力来自于对供应商的质量标准、劳动力和环境的要求。[28]同一个价值链中,供应商之间的治理关系也将千差万别。一级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多属于关系型和模块型,而第三级和第四级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通常为层级型和俘获型甚至是市场型。[29]

全球价值链体系定义了在产业升级的四种方式: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13]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研究了拉丁美洲跨部门的产业升级。[15]Knorringa(1999)、Artola和Parrilli(2007)通过同一区域中不同市场和生产系统间的关联度来研究产业升级。[25]

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视角超越了主导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层面,以不同功能和不同区位划分企业群落,并与弹性生产和创新网络相结合。因此全球生产网络关注的是跨边界生产网络,汽车产业、ICT产业和电子产业正是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对象。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更适用于具有网络性生产的产业,而不是诸如食品行业的线性产业,这是由于线性产业大多本地化严重。全球生产网络适于识别、分析区域和国家间的产业地位及特点。例如Yeung(2009)定义了东亚各个经济区域战略耦合的不同模式: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大城市间的汽车和运输产业的“内部创新”合作,新加坡和台湾在金融、化工、电子和物流网络中的“国际伙伴关系”,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出口区域的生产平台。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是在行业和产业层次。虽然全球生产网络也像全球价值链框架一样对主导企业进行了识别,但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主导企业的层次上进行分析,而是将分析扩展到企业所在生产网络、产业集群和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生产网络框架将对区域的分析方法与产业/行业的分析方法结合了起来。目前许多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区域经济研究将经济的内在联系作为划分区域的第一原则,该方法在分析多个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如欧洲,或分析大国内部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方面应用广泛。因此全球生产网络框架中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区域包含多个国家,正如Yang(2012)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跨越了东亚和东南亚,这是一种跨越国家的区域分析视角。在该视角下,区域既可以是一国内部诸多行政单位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相同经济特征的国家集合。

因此在这方面,全球生产网络框架采用了网络框架,对不同产业和市场,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识别。全球生产网络方法更广泛,对于企业间关系,公共部门和民间组织的联系,产业/集群与政府间联系的分析都有涉及。另外,全球生产网络框架可在包括社会、文化和机构等更多的层面上展开分析。这种包容性也有可测行等问题存在,但对于全球价值链而言在分析区域经济方面,这种网络框架比全球价值链线性框架更有优势。然而全球生产网络方法仍然是一种网络框架而不是系统框架。系统从概念上说是多种个体在相互博弈与水平协调下所达到的稳定状态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网络”就区别于“系统”,因此不能完全用作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视角。

Ernst和Kim(2002)发现了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学习机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领域未能进一步发展。Yeung(2007)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发现,韩国的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国内前瞻性的创新政策造就了企业的竞争和学习能力。并且通过跨国伙伴战略耦合模式,台湾在某些专业特殊领域例如物流、金融、石油化工等,实现了产业的升级与专业化。[30]

3. 全球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

全球创新网络分析框架属于商业和经济领域,较多关注创新和产业发展与创新相关关系研究。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途径是通过搜寻影响高科技生产活动的关键因素,分析区域间/企业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该框架关注与创新过程(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和网络中不同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及地位。[17]在过去的20年中,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全球创新网络越来越成为分析当下和未来全球化经济趋势重要框架。全球创新网络为区域中的经济体提供了升级的机会,尤其是可能出现跨产品品种的创新时。

研究对象方面,全球创新网络方法分析的个体既有企业(包括企业的研发部门)亦有以产业为对象的定性、定量分析。[17]这种用以分析产业中企业间的关系的方法,也可以跨越企业的层面分析同一生产网络中具有不同技术和竞争能力的区域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以系统的角度观察,全球创新网络框架与全球生产网络框架类似,为包含复杂关系的网络框架。全球创新网络框架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局性的、定性的分析,对全球范围的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发展提供预测。以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和创新在网络中的主导作用为依据,Ernst(2009)提出了以基于中心的创新网络四种类型:领先区域、先进区域、追赶区域和前沿区域。[17]这四种类型定义了不同企业在知识链中的地位,代表了知识经济的企业均以上述四种方式参与到知识经济及其高附加值生产活动中去。

在全球创新网络框架下,创新的过程是通过对个体创新的分析和分类来进行分析识别的。在Henderson和Clark(1990)研究的基础上Ernst(2009)将创新分为四类:渐进式,激进式,模块式和架构式。[31]这四种创新取决于相关企业不同类型的创新能力。渐进式创新是管理能力的突破(例如戴尔的直销模式);激进式和模块式创新更多的是由于不同知识组合所带来的核心能力的提升(例如显示器集成技术,新药开发);架构式创新更多地依赖产品的上层设计,其特点是封装性、完整性(如IPAD等产品)。

四、比较与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维度,我们可以比较以上三个框架各自的特点,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提供的重要借鉴因素和视角——由于全球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应该包括以下重要分析因素:1.治理关系及价值分布;2.复杂生产网络和战略,机构、文化和政治环境;3.创新网络和战略。

治理关系既促进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升级。层级型治理关系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发展选择,在研究时应对此种治理关系加以识别和分析,例如全球价值链下企业间治理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主导企业对下游供应商之间竞争的影响以及价值链体系下技术规范化的确立和知识交流的复杂性。[12]治理关系的变化也将影响投资,例如对研发的投入正是为了避免生产的全球一体化、网络化下个体企业利润的递减。[17]Elola(2012)认为,治理关系不可混同于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治理关系是由不同层级的供应商战略地位和相互间的竞争博弈形成。[29]治理关系决定了价值的分布,即不同地区在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利得,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价值链分析关注与价值链在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个体间的分解。

全球生产网络框架中,跨国生产网络间不同的合作形态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有些地区强调知识内生和创新能力,强调其独立性;而有些地区与跨国企业建立了密切国际合作,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关注与经济的增长,放弃了治理关系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治理关系的改变,商业模式随之发生改变(例如投入、人力资本条件、管理方式等)。[16]

全球创新网络框架下的创新网络和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第三个重要视角。与创新系统不同,创新网络通过主导企业面市场变化的调整研究创新活动的演化。这种适应市场的创新活动对国家和地区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把握市场变化甚至引领市场进行创新将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同时改变区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体系和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全球创新网络研究区域间的合作,专利和产品创新,创新成果对产业和市场的影响等。

在全球一体化条件下,我们可以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主体联系起来,构建包含全球和区域网络生产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模型。在世界空间范围,全球价值链以线性维度将跨国企业、区域生产系统、最终消费市场联系起来;全球生产网络应用复杂网络将跨国企业、区域生产系统和最终消费市场联系起来,而其中的个体基于学习和创新能力在价格和资源方面相互竞争;全球创新网络将区域体系和价值链/产业链中各个层级的供应商联与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跨国企业相联系在系,以研究网络中的知识和创新交流。

定量分析方面,三个框架中全球价值链方法更易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因此更易于进行政策分析。Sturgeon(2009),Gereffi(2011)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价值链研究的定量测量模型,对产品在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进行分解。[32]使用全球价值链框架的定性分析需要使用公司年数据,而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仍是最大的问题。另外两个框架的定量分析尺度多元化、跨学科。经济流量本身易于简化和测量,因此全球生产网络框架则要求多层次的分析,将文化、社会、非盈利性的私人和公共机构因素纳入到经济演变过程之中,然而对于这种计量的指标和标准(例如使用人类发展指数衡量人类发展水平)是否合理仍需进一步探讨。全球创新网络框架在模型构建和定量分析方面虽较全球生产网络框架更为容易,却也少有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全球创新网络更关注与创新的演变、创新驱动因素和创新产出,结合社会创新调查方法(奥斯陆手册),将以往的传统/标准化的创新指标(例如研发支出和结构、人力投入、专利技术发表)与创新驱动因素(例如干中学、用中学和互动中学(DUI)、组织学习过程),创新产出(例如经济效益、产品产出、过程创新、组织模式、市场渠道创新等)相结合,拓展了创新过程的研究视角。

总地说来,对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态演化需要动态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将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看作按照各自逻辑将不同区域的集群组织起来,因此全球化的另一方面即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既有集群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与集聚的经济效应相联系的:例如专业化人力资源的集聚、完善的基础设施、政策扶持和本地市场准入等非贸易型的支持。然而内部因素不能够完全解释集群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不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轨迹和政策框架如何,区域外部因素对区域内集群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失去对外部因素的分析,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将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Hess, M. & Yeung, H. W. Whither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6 (7):1193-1204.

[2]Bair, J.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enealogy and review, in: J. Bair (Ed.) Frontiers of Commodity Chain Research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Parrilli, M. D., Nadvi, K. & Yeung, H. W.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Global Value Chains,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Networks: A Comparative Review and the 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h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4]Singer, H. 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2):473-485.

[5]Hopkins,T. & Wallerstein, I.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2):111-145.

[6]Frank, A. G. Dependent Accumul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 [M]. London: Macmillan, 1978.

[7]Henderson, J. & Nadvi, K. Greater China,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dynamics of transformation [J]. Global Networks, 2011 (3):285-297.

[8]Held, D. & McGrew, A. Governing Globalization: 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M].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2.

[9]Henderson, J., Dicken, P., Hess, M., Coe, N. & Yeung, H. W.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2 (3):436-464.

[10]Schmitz, H.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2.

[11]Gereffi, G. & Korzeniewicz, M.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M].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4.

[12]Gereffi, G., Humphrey, J. & Sturgeon, T.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78-104.

[13]Humphrey, J. &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J]. Regional Studies, 2002 (9):1017-1027.

[14]Nadvi, K. & Halder, G. 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Exploring dynamic linkages between Germany and Pakistan [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5 (5):339-363.

[15]Pietrobelli, C. & Rabellotti, R. (Eds). Upgrading to Compete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6]Coe, N., Dicken, P. & Hess, M.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3):271-295.

[17]Ernst, D. A new geography of knowledg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Asia’s role in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J]. Policy Studies, 2009 (2):54–65.

[18]Gilsing, V. & Nooteboom, B.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innovation systems: the case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J].Research Policy, 2006(1) :1–23.

[19]Foray, D. & Van Ark, B. Smart specialization. Policy brief no. 1, Expert Group Knowledge for Growth [R]. European Commission 2012.: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invest-in-research/pdf/download_en/policy_brief1. pdf.

[20]Dunning, J.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9 (1):1–31.

[21]Cowling, K. & Sugden, R. Beyond Capitalism [M]. London: Pinter, 1997.

[22]Dunning, J. & Lundan, 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M].Cheltenham: Elgar,1997.

[23]Boomgard, J., Davies, S., Haggblade, S. & Mead, D. A subsector approach to small enterprise promotion & research [J]. World Development, 1992 (2):199-212.

[24]Gereffi, G., Humphrey, J., Kaplinsky, R. & Sturgeon, T. Globalization, value chains and development [J]. IDS Bulletin, 2001 (3):1–8.

[25]Knorringa, P. Agra: An old cluster facing the new competition [J]. World Development, 1999 (9):1587-1604.

[26]Bair, J. Global capitalism and commodity chains [J]. Competition and Change, 2005 (2):153-180.

[27]Lundvall, B. A.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M] London: Pinter, 1992.

[28]Elola, A., Parrilli M. D. & Rabellotti, R. The resilience of clusters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The Basque wind energy value chain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2(7). doi: 10.1080/ 09654313.2013.734456.

[29]Cooke, P. Rational drug design, the knowledge value chain and bioscience megacenters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3):325-342.

[30]Yeung, H. W. From followers to market leaders: Asian electronics firms in the global economy [J]. Asia Pacific Viewpoint, 2007 (1):1–25.

[31]Henderson, R. M. & Clark, K. B. (1990)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1):9-30.

[32]Sturgeon, T. (2009) From commodity chains to value chains: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building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in: J. Bair (Ed.) Frontiers of Commodity Chain Research, Chap. 6:110–13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作者:张鑫 王一鸣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3:

基于产业集群的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思路探讨

[摘 要]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集群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泉州产业集群影响其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机制分析,指出产业集群从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三个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角度论述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国际化;机制

[

1 泉州产业集群状况

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泉州作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的经济区之一,日益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截至2009年,泉州已形成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一批总产值超过32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70%以上,数量居全省第一名的产业集群规模。从模仿到创新,由粗放到集约,从企业数量稀少到区域品牌初步形成,泉州集群产品不仅提供给周边省市,而且大量出口,形成了产业内部相互协作的全国性及国际性供应链网络,成为世界产业链条的重要支流。这些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产销率极高。

2 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状况

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和布局优化,泉州已基本实现信息共享、创新互动、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带动了泉州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状况可以从净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规模等多个方面体现。从2003年到2009年,泉州地区外贸对GDP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外商直接投资额增加,泉州企业扩大境外投资规模。立足于国际化角度,综合考虑经济国际化的贸易、资本等因素,从国际化偏好分析,泉州偏好“走出去”、“引进来”的“中间路线”,即利用侨乡优势,以中小型企业专业化协作为基础,实现侨资侨汇与本土企业的嫁接和外资企业的开办,从而发展出口贸易或对外投资。

3 泉州产业集群对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从“三来一补”的小乡镇到著名的“专业镇”,泉州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相辅相成。泉州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维护优化升级、泉州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力量,从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三个方面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

3.1 企业竞争力机制

泉州产业集群有效结合小企业灵活性、大网络稳定性,降低了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获取外部经济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经济活动集中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就越大,集群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的搜寻成本就越小,效率也越高,劳资双方的风险也有所降低,企业竞争力提升。泉州集群企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提升。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有46项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累计39件为全国驰名商标,累计380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累计8项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另外,多家公司已经实施或正准备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内引外联,寻求合作与加盟,发展成为融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3.2 产业竞争力机制

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组织机制,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区域品牌,提升经济国际化。集群企业能避免由于恶性价格竞争导致的损失,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产业的整体升级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同时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以鞋业产业集群为例。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鞋业产业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使得鞋业相关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为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泉州已基本形成晋江旅游鞋运动鞋、石狮皮鞋休闲鞋、惠安鞋底鞋材等多区域的鞋业格局。这个产业群规模大,内部产业链发育较为充分、配套完善,主产品在大区域(国内或国外)市场中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质量与工艺技术在同类产业集群中也处于领先水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促使出口交货值表现尤为突出,有力地发展泉州区域国际化及其国际竞争力。

3.3 涉外竞争力机制

泉州以产业链招商,扩大集群区域的资本总量,同时开展“引进来”、“走出去”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产业集群较大的聚集作用和自我优化升级的功能降低了投资者创办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吸引着进一步的投资集中。2009年泉州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03项,投资总额19.56亿美元;全年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合同1106项,比2008年增长6.4%。同时,随着集群整体规模的不断发展,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必然会冲破集群原本所在区域的市场局限,扩大到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供应。至今,经审批在境外投资的泉州企业数量已超百家,另有超过300家的泉州民营企业自行在境外设立销售点,投资热点涉及纺织、服装、鞋类、食品、石材、工艺品等行业,涉及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包括设办事处、成立贸易公司、国外合资合营、境外建加工厂等。

4 基于产业集群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当前世界石化工业、制造业等行业正逐步向我国转移,泉州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面临着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泉州纺织鞋服等五大传统产业完善和密切的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已基本建立,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因而,如何进一步推动集群企业持续发展成为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4.1 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要找准角色,加强规划,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协调机制。政府要根据泉州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产业格局分布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通过政策等构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投资领域,从发挥区域功能、加强集群协作出发,不断完善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扩大核心产业的辐射能力;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规章体系,完善涉外投资规章,建立一套能按国际惯例运行的、具有较强适应国际经贸活动的地方政策体系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引导集群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第三,提高人员素质,深化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在信息、出口退税、人才招用等企业运营方面给予倾向,以实现公平、开放的产业市场环境及准确的角色定位,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次,政府要多渠道开拓资金来源,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政府要加强与国有银行或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融资资助计划和企业融资渠道,为集群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如建立定向产业链专项贷款、技术创新循环基金、独立的企业信贷担保基金等;引导并支持科研单位开展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辅导、示范、培训、引进及推广等措施,带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科技与经济二者良好的互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成立产业集群领导机构,如陶瓷工业局、陈埭镇晋江鞋业工作办公室等,因“群”制宜,实施品牌战略,不断通过创新、质量、信用等多方面立“群”,主动塑造、提升并优化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

4.2 企业层面

首先,企业要把握信息化、国际化趋势,正确定位,注重培植主导产品,进行产业结构维护、优化及升级。产业集群多样性和发展动态性的特征要求企业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进行资源的内部整合与市场的外部开拓。企业应依据差异化战略从资金、原材料、技术等方面重点支持主导产品,进行结构调整,从而带动企业网络的建立和产业区整体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进行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引导产业集群进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如晋江在“世界夹克之都”、“中国鞋都”等十多个国家级区域品牌之后,可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体育城市目标发展,利用产品需求的市场信息和更为广阔的生产供应联系,以赢取更多的终端市场。

其次,企业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大范围集群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优质人才,提升产业链档次,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加强集群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共享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产业要素,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机制的形成。同时,在更大范围空间加强区域内与区域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如建立“3+1品牌运营战略模式”、“泉州品牌+温州制造”、“泉州品牌+广东加工”等模式。另一方面,采取适应性的变化管理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引进高新技术、高级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内部的团结,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与高校或职业技校合作开展各方面专业化培训,在境外投资地聘请当地的设计师以便产品适销对路等。整个产业集群及其成员抗风险能力提高,有利于集群区域与外界持续的联系及获取知识能力的增强,从而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和集群的持续发展。

总之,政府在培育一批有规模经济和现代化管理基础的大企业时,也要同时关注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集群整体的协调发展。而集群企业要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导,通过“区域品牌”的扩张提升,积极探索跨越阻碍产业集群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实现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泉州市体改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做大做强泉州产业集群的调查与思考[Z].2004.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秉安,等.福建产业集群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25-29.

[作者简介]陈新镇(1986—),福建厦门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分析;王文杰(1984—),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金融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风险管理。

作者:陈新镇 王文杰

上一篇:小学文明礼仪三篇下一篇:科技项目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