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最富有活动的一大流派。它对西方长期以来的社会基础与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文学流派进入中国,给我国文坛带来了一股旋风,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论文 篇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英美文学教学

女性主义文学是以女性为体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诉说主体的一种文学形式。相当一部分脍炙人口的英美文学作品,是以女性人物的经历、遭遇、命运为线索,通过女性形象与特定社会制度及畸形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表现女性在被歧视、压迫、不平等待遇环境中的反抗,并由此触发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关于平等与自由的探讨。笔者在进行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女性自我身份探寻:艾丽丝·门罗系列短篇小说主题研究”(项目编号:GXKS2018YB014)的研究时,参考了由齐心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文学研究》一书,其正是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本书共八章,从英美女性文学及理论的发展入手,着重对小知女性形象、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华裔女性文学展开研究,同时阐述了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影响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他者阐释走向主体建构的历程,最后基于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选取了英美女性文学中一些特别的题材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第一章中,作者概述了英美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与体现,以及英美女性文学对当代女性价值观的影响,并基于跨文化的视野,对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二章,作者主要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例,详细论述了英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作者通过对小知女性源头的考察及其基本形象特征的刻画,对英美小知女性形象文学展开了多方面的考究。第四章,作者聚焦于英美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特点和意义研究,具体考察了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详细讨论了关于黑人女性的自传性写作问题、关于黑人女性文学的文学理论问题,以及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思想的意义。第五章,作者带我们走进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世界。从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华裔女性在文学写作专业化的过程中,其书写成长与思想升华并肩前行,相辅相成。第六、七章则通过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阐述,以多维视野构建起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大厦,并探析了在英美女性主義文学批评影响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转变和发展,形成了国别比较。最后一章,作者以英美文学中的典型作品为抓手,对英美女性文学中暗黑婚姻和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展开了人文解读和探析。

综上,本书对英美文学的教学至少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倡导两性平等、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教学中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第二,在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批评具有积极的育人价值。文学批评体现了人们对文学内涵和核心价值的深入思考。将多元而深刻的文学批评理论运用于文学课堂上,将使文学课程回归到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状态,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指导意义。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李柳英)

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论文 篇2:

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

摘 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最富有活动的一大流派。它对西方长期以来的社会基础与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文学流派进入中国,给我国文坛带来了一股旋风,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最初的草创阶段,发展到如今对相关理论框架的建构与反思。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独特的姿态与立场在我国的批评界占有一席之地。但自2000年以来,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因此,本文就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与困境进行分析,在深入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后探讨解决措施,以期让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困境 对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欧美国家,并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渗透到文化、文学等诸多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这一外来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兴盛期三个阶段[1]。然而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日渐兴盛的同时,也逐步陷入到困境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西方理论移植后的“水土不服”引起的。因此,面对“困境”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自救,在深入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批评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呈现出齐头并进的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初的立场是为了颠覆男权中心,与男权形成二元对立,而新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明确了“双性和谐”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二是批评视野进一步开阔,批评对象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影视剧、网络、杂志、美术、广告,甚至还包括城市建筑。批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社会、文化、性别、阶级、哲学、美学等传统角度,还可以从符号学、语言学、叙事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批评。从过去只关注表现社会“精英”人士的文本转向普通女性,体现出强烈的平民意识[2]。三是理论建设学科化。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初是通过译介西方相关理论作品开始发展的,并在90年代后期成为学者研究的专门课题。在新世纪后国内高校开设了有关课程,并开始培养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人才[3]。同时,还成立了一些机构,创办了相关刊物。因此,这方面的学科建设非常明显。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的困境表现

虽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已扎根30多年了,但是在理论引进之初没有注意这一西方理论在中国具体文化语境中的理论支撑点,从而导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逐步陷入困境之地。

(一)女性写作“看”与“被看”

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较快,意识形态领域氛围也日益宽松自由。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最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此时不再遮遮掩掩了。文化语境变得更加热闹喧哗,充斥着不同的声音。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倡“身体写作”。这一现象引起了众人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4]。她认为“女性必须参与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身体那样,女性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相同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处于相同的目的。女性必须将自己写进文本就如通過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与历史一样。”因此,“身体写作”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强调女性生理上的感受,更注重从女性角度来发现、挖掘过去被隐藏在男权文化下的富有深层次内涵的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了金钱主义、消费主义、商品观念的冲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提倡的“身体写作”也陷入了向男权话语媚俗的困境。其中,卫慧、棉棉等部分女性“身体写作”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过于突出“女性身体”以迎合人们对女性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这背离了“身体写作”的初衷,让女性又一次沦为话语主体的“他者”,从“看者”沦为“被看”的尴尬境地。

(二)“突围”与“陷落”之间的矛盾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步确立了男权话语的中心地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在批判男权文化,唤醒女性意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正是男权话语过于强大,而给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尽管每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都反复强调自己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的内外部世界。但是这个界限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却说不清楚,表现出偏执与狭隘的不足[5]。其实,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女性的内心与世界的初衷是为了以女性的立场与感受来客观看待女性世界,不带有任何有色眼镜,以期摆脱数千年来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但是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者越是急于与男权话语撇清关系,划清界限,却越是不由自主地落入男权中心这张大网中。刻意划清界限的做法只能表明在这方面还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撑。正是如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才会过度强调女性应该远离社会,远离人类,从而让自己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中。

(三)批评理论与批评对象之间的矛盾

若将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批评家所面对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说的问题了。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对文学作品进行价值评判。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文学的消费”日渐盛行。诸如“身体写作”、“私人写作”等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媚俗作品。而以卫慧与棉棉为代表的“身体写作”作家为了满足广大男性的猎奇心理,毫无顾忌地进行低俗创作。这给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她们并未从美学的视角来分析作品的价值,因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缺少相应的价值。卫慧与棉棉的“身体写作”是对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躯体写作”的误读,实际上是掌握着话语的男权社会献媚。学者杨飏曾发表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评,他认为[6]:“那种过度强调私人化写作与私人性,以致让二者对立起来的个人化与私人化写作主张必将导致文学与社会脱节。”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放弃了对社会的反思与批评,转而只关心自己。此外,关于“身体写作”作家的相关批评理论发展迟缓,形成了两套毫无关联的话语系统,从而让批评理论陷入困境中。

三、造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而深刻的。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由两大原因引起的。

(一)相关理论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造成任何一种批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理论本身[7]。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建立在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因此,问题就更加复杂。首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流派非常多,形成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也多。我国很多学者都是选择性“译介”了一部分西方理论。这造成了中国批评家“译介”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上的差异性。从理论层面来讲,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纵向的历史过程,还是一种横向的理论过程。从纵向历史进程来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揭露了文学实践中存在的“厌女现象”;第二阶段是为了发现女性作家拥有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学,挖掘那些淹没在父权价值观中的历史与主题的连贯性以及艺术价值。第三阶段不再单纯要求公众认可女性作品,而是倡导从本质上来研究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重新修正完全基于男性文学经历的相关阅读与写作的现存理论假定。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批判“建构”修正的过程,各阶段的重点都明显不同[8]。从横向来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多个派别,并各具特色。比如,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两大主力。尽管都打着相同的女性主义旗号,但都是各行其道。她们虽然都注重女性特点的张扬,但对女性主义的涵义理解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次,理论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是导致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女性主义批评属于同时期的多种阐释模式之一,与其它理论存在很多联系。多样的身份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更多需要关心的问题,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批评视角[9]。同时,也导致了理论方面的自相矛盾。

(二)理论本土化构建还有待完善

理论本土化构建不足是让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10]。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在矛盾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不断提出理论方面的难题,不断陷入困境,并促使自身不断寻找走出困境的新理论。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极少有这种理论上的追问。国内大多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章都是西方批评的回声,并无创新。这就是说,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缺少本土化的自我建构,属于一种“拿来理论”。由于缺少相对统一的标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导致全部批评都是从具体文本出发的。为了文本阐释的需要,不同的批评家对相同的命题会根据不同的文本來进行不同的界定。

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出困境的建议

(一)增进“她们”与“他们”的对话

要想让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外来理论中国化,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在发展进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通过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使其适应我国国情,从而发挥出相应作用。目前,该理论已引入国内很多年,大部分男性研究者对此抱着非常冷漠的态度。这从每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就可窥见一斑。其实,与其他西方文论相比,这一西方文论并无太大的差别,无非是带着“女性”这个字眼[11]。不过也正是这个字眼让很多男性研究者躲之不及,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沦为其他女性主义批评家共同抨击的对象。不管这些男性研究者是为了避嫌,还是不屑,若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到西方女性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只有打破男女性别的对垒,让女性批评家与男性批评家实现良性沟通。在这一前提下共同构建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让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到新的发展动力。

(二)加强对相关理论资源的整合与构建

为了构建起本土化的相关理论体系,首先应做的是对现有的理论资源进行清理。西方女性批评文论是在女权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与之不同,不仅没有女权运动,也缺少独立的女权理论。最初学者引入的相关理论是为了拓宽国人的视角。我们在学习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应关注本土思想与文论实际。只有将西方文论中国化,才能更好地指导本土创作与价值评判[12]。其次,要注重理论方面的自我构建。我们不能只奉行“拿来主义”,应花更多精力在理论的构建上,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本土化理论体系。

总之,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了,并逐步在中国扎根生长。对于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的困境,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尽快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以促进这一文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谨旖.深入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方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进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9):71-72.

[2] 李小江.文学、艺术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99-199.

[3] 姜波,闻铭.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J].理论观察,2010,31(3):25-27.

[4]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A]//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4-194.

[5]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43-247.

[6] 杨飏.躯体写作的意义及局限性[J].文论报,2001,28(1):12-12.

[7]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妇女的职业,伍尔芙随笔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6-108.

[8] 肖沃尔特.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8:132-142.

[9] 冯群英.对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J].科教导刊,2011,26(20):199-200.

[10] C·雷吉斯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书目导论[A]//约瑟芬·多诺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探索[C].莱克斯顿:莱克斯顿出版社,1975.

[11] 亓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53(2):49-50.

[12] 陶丽·莫伊.性与文本的政治[M].林建法,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作者:冀晓萌

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论文 篇3:

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

[摘 要] 超文本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解构了经典文本的谋篇布局,消弭了阅读、写作的界限,使一个文本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具有非线性、无限性、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严酷的拷问。通过剖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文章指出超文本语境下的研究性教学是信息化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 超文本 英美文学 研究性教学

网络世界的迅猛发展使超文本读写无处不在,给文学这个以神话奠基的审美王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外文论与批评界对超文本备加关注,但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仍缺乏研究,对超文本语境下英美文学教学进行探讨的学者更少。针对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作者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

一、超文本语境及其特点

超文本(Hypertext)这一概念是美国人尼尔森(T.H.Nelson)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文学机器》中对超文本的解释是:“非相续著述,即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1]《牛津英语词典》对超文本的解释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尤其是那些让这些材料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等的读者可以在某一特定点予以中断对一个文件的阅读,以便参考文本或图像,这些文本或图像是以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的。”[2]可见,超文本是一种全局性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由节点(又称信息块)和电子链接构成类似人脑的网络结构,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进行交互式搜索。超文本不仅包括文字信息,也涵盖了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阅读不再是单一线性过程,而是多点互动。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就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 up Language)书写的一个巨无霸式的超文本”[3],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流语境就是超文本语境。

超文本使一个文本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具有非线性、无限性、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超文本语境下,网络知识传播具有交叉参考的特点,即每一节点的陈述都以其他节点的陈述为注解或前提,文本已经没有了界限和标志,线性的逻辑已经不复存在,文本获得了无穷的厚度和外延,处于树状的网络状态。在超文本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两者处于平等互动的交流地位,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等之间的共时交流。

二、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 解构经典文本

传统的文本是线性结构,强调书写语意连贯,内部结构符合逻辑,作者与读者之间泾渭分明。但是,暗合多家批评理论的超文本对经典文本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正如超文本理论家兰多(Landow)所说:“超文本与多种批评理论颇有共性, 如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巴赫金的复调性以及福柯的权力网络等理论在超文本语境中通过电子链接的方式得以实现。”[4]因此,超文本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解构了经典文本的谋篇布局,消解了文本的内部关联,弱化了作家的中心地位,消弭了阅读、写作的界限,“文本的观念已经扩展到绘画、行为、衣着、风景——总之,一切我们附着意义于其上的事物。”[5]在超文本语境中,作者、读者、读写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阐释,彻底解构了传统文学的范式。

2. 文学大众化、快餐化、视频化

在超文本语境下,文学经典作品被大众化、快餐化、视频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所需的文学经典版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超文本’把高雅艺术从贵族的深深庭院带到了大庭广众中间。”[6]在交互、开放的超文本语境中,文本的互文性成为现实,读者不仅可以在文本中阐释自己的意义,加入自己的声音,而且可以欣赏到不少文学作品的“电影版”、“游戏版”。先进的数码技术所带来的声光效果,将“声”、“色”、“图”、“文”完美和谐地归为一体,使传统文学的艺术效果和张力在互联网上得到魔幻般的展示和张扬,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MP4等终端快速、便捷地享用文学大餐,多维度地尽情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

3.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超文本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以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真正实现了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音乐、广播、影视、动画等进行超链接,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门类,加速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但不可忽视的是,超文本语境也带来了诸如“恶搞”、“剽窃”、“版权”等审美文化精神和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引发学术界对网络与文学、哲学与文学、社会与文学等方面的热烈讨论。江宁康教授认为,近几年,尽管我国外国文学的研究热点仍然是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和文学经典研究,但毫无疑问,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文学与政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和频繁,这些交叉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7]。而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英美文学研究将更加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关民族认同的政治学话语也进入了文学研究,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少数族裔文学等,这些都将对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缺失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8]然而,程爱民[9]、李公昭[10]、王守仁[11]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1. 被边缘化的课程

英美文学源远流长、流派迭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兴起,先后涌现出了数以百计有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品贯穿了文学历史,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每位作家所处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如此缤纷繁杂的信息给英美文学课程的讲授带来了难度。另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不少院校增设了比较实用的、适应市场短期需要的热门课程,不按大纲规定课时上文学课,随意对文学课时一减再减,文学被彻底边缘化了,“文学已降为众多文化因素中的一个, 它的影响力减小了。”[12]

2. 沉闷的教学模式

传统文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地接受,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文学流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作家生平、故事梗概等而较少地涉及到文本。文学课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然欲睡,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一些名词,“学习任务往往凝缩成对英美文学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作品、思潮及其评论的知识性记忆”[13]。这样的课堂学习当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了解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了。

3. 教材的缺憾

目前,教材编写的最大不足和缺憾是厚古薄今,只见文史不见文论。霍红宇、崔少元[14]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都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从早期古典作品开始到20世纪初或20世纪上半叶结束,对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跨掉的一代”文学、黑人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等涉猎甚少。再者,课程结构过于单一,王守仁教授将其总结为“文学+选读”模式,许多教师在授课时都偏重文学知识,从古典到现代对文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优势就是帮助学生对文学历史有一个完整认识,但面面俱到的文学历史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茫然。另外,翻开文学教科书,往往只见“文史”不见“文论”,忽略了《大纲》要求。学生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根本无法运用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批判性阅读。

四、超文本语境下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开放情景中,通过多渠道独立、主动地探索、思考,主动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15]“……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促进学生获取、运用新知识能力的提高,积极尝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让学生组成学习-探索团队,开展对英语语言的研究和对语言学习的研究,发现新的语言学知识和语言规律。”[16]

超文本语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单一的、平面的、线性的传统教材转向配有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学习平台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使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向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学习模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及教学模式。在超文本语境下,许多文学名著可以被改拍成电影、电视,画面直观,震撼人心,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文本、影像等很多素材,有助于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有助于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1. 以教师为主导,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在讲授型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作家生平、创作背景,而且要根据作家的写作风格讲授一些文论知识,教授学生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批评性阅读能力。例如,在讲授霍桑的《红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讲授浪漫主义、女性主义和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使学生对文论有一个感性的粗略认识,引导学生利用批评理论来阅读文本。在讨论型课堂上,基于细读文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考题进行分组讨论,挖掘文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比较东西文化。还以霍桑的《红字》为例,讨论课上,让学生从浪漫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不同视角讨论文本,抨击残酷的清教徒社会,拷问虚伪、残忍的人性,赞扬女性独立勇敢的精神,领略浪漫大使霍桑精湛的写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比较海斯特和祥林嫂的悲剧,探究东西文化中对女性压迫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在研究型课堂上,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拟定论文题目,让学生在超文本语境中查阅相关资料,提交小论文或制作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既锻炼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超文本语境下的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课堂讨论、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证,使研究性教学可以突破单一的终结性评估,加强形成性评估(形成性成绩的比重可以提高到40%~60%),增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读书报告在1 000字左右,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课程论文为3 000字左右,要求学生根据兴趣自定题目,鼓励学生运用基本的文学理论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要求学生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考察学生对社会思潮、文学流派的掌握情况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学术素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超文本语境所提供的快捷、直观、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强调了“兴趣”又便于“探究性”学习,从而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学生的批评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校园局域网平台,教师既可把单元背景知识、名著片断、思考题、讨论题、名家观点等教学资料带进教室,也可以把这些信息放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快捷、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利用背景信息进行小组讨论,挖掘文本的内涵,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在讲解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然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讨论题,分组讨论文本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A Clean,Well-light Place),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总结点评,凸显文本主题和作家写作风格;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局域网观看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领略作者的“冰山理论”风格,领悟“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战胜”的主题内涵,查阅相关资料写观后感,从而对作家有一个感性和理性认识,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戏仿、拼贴的游戏中解读经典。既然美国作家厄普代克能戏仿《哈姆雷特》写出其前传《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那么学生就能在超文本语境中成为真正的“读写者”,从不同的维度探究文本的魅力,从而开发自身学习潜能,有效地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诚然,在超文本语境下,网络知识传播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性实现了知识信息的一体化,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然而,超文本高速、快捷的传播方式不仅没有缩小“知识沟”(Knowledge-gap)[17],反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运用网络的能力等将“知识沟”数倍放大,造成了学习者之间更大的知识差距。因此,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超文本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有赖于教师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更有赖于软硬件设施的改善、师生计算机素养的提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协力合作来完成网络化的非线性阅读,让学生在超文本语境下多维度、多层次地领略文学的魅力,通过文学网站来“读、看、写”经典文学作品,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文本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辨能力、严谨的分析能力,使英美文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赏文明理、陶冶情操的精神场所。

参考文献:

[1] 包兆会. 超文本文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7(5):38-43.

[2] John Simpson and Edmund Weiner,eds.,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al Series volume2[M].Clarendon Press,1993.

[3] 霍红宇.超文本语境和英美文学教学[J].教学研究,2006(10):94-96.

[4] Landow,G. P. What’s a Critic to Do? Critical Theory in the Age of Hypertext [M]. Ed. George P. Landow.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5] 贝维尔.什么是超文本[J].国际哲学季刊,2002(4).

[6] 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61-175.

[7] 江宁康,邓三鸿.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3-118.

[8]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 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 [J].外语研究,2002(6):12-14.

[10] 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1.

[11]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0-11.

[12]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

[13] 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 外国文学研究,2005(3):150-156.

[14] 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3(3):52-55.

[15] 朱飞.以研究性教学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苏高教,2003(5):60-61.

[16] 王守仁,陈新仁.加强英语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8(3):2-7.

[17] 惠东坡.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传播[J].现代传播,2004(6):36-38.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

作者:李喜芬

上一篇:端午节策划方案下一篇:防火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