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录(共6篇)
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摘自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又有新的表现形式。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摘自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重要讲话新闻稿(2018年4月28日)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 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12日)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摘自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要徙木立信、以上率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抓具体、补短板、防反弹,重点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使党员干部知敬畏、人民群众有信心。——摘自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召开十九届二中全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闻稿(2017年12月27日)群众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材料反映,一些地方为了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搞了一大堆表格要下面填写。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加班加点,甚至没有时间进村入户调研办实事。——《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7年6月23日)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摘自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新闻稿(2018年3月5日)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一些地方精准基础不扎实,政策措施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打好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摘自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新闻稿(2018年3月30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摘自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3年3月17日)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摘自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新闻稿(2017年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仅要带头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摘自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要负总责。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摘自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8年1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
所谓新选择, 是区别于以往的发展战略, 以前我们常说推动经济发展用“三架马车”, 即出口、投资、消费。但目前来看, 这三驾马车的动力弱化了。第一, 出口方面, 在全球经济没有很好复苏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靠出口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不太现实, 而且我们现在也丧失了出口产品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甚至很多外资企业已经迁出了中国。可以说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这样的现实短时期内已经不复再来了。第二, 投资角度, 我们可以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靠投资房地产拉动经济, 各个地方一直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自己的头等大事, 但事实上投资环境远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状态。第三, 消费方面, 目前消费已经为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了很重要的力量, 继续拉动经济的空间有限, 并且在初次分配不公平的前提下公民的消费能力值得质疑。在这样的前提下, 有关部门对中国经济发展环境、阶段面临的变化进行了认真分析, 有了清醒认识之后, 寻找到了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和新的战略选择, 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选择用创新驱动发展一方面是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得出的结论,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 是创新促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是总结我们经济发展方式得出的结论, 当前,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必须改革, 改革是我们当前的总基调, 尤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创新, 从创新中找出路, 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二、创新思维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也万万不能忽视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意识的重要性。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怎么样?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了中国科技史后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古代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高成就,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发明, 这说明中国人本不缺乏创新的能力。但到宋朝之后就没有像样的发明创造, 可以看出我们不缺乏创新的能力, 但近现代中国人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方面弱化了。其实创新并不一定非得创造一个高科技、高附加价值的具体的东西, 更重要的一种全新的思路。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 我们说它是一种创新, 智能手机一出现就占领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市场。其实智能手机本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发明, 看电影的功能, 上网的功能、玩游戏的功能, 听音乐的功能, 照相的功能都是原来就有的, 智能手机的成功恰恰说明了思路创新所带来的附加值。智能手机制造者摸透了现在人们工作太累了之后需要放松、需要休息的心思, 在经营思路上、商业模式上做了创新, 把手机变成了可供人们使用的便捷的工具, 这才就是创新的精髓。因此, 要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理念, 做到上上下下都重视创新, 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领导干部要树立创新意识
变革是21世纪的总基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词, 为了使用这个快节奏、多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领导者都应该树立创新意识, 要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广大领导者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应该走在时代前列, 永不满足于现状,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更新更优更好的目标,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增强创新意识, 首先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它是突破惯性思维的要求,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更是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知识是对已知世界的研究, 创新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广大领导干部为了应对、适应新形势, 需要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这就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不学习, 就会闭目塞听、井底观蛙, 就会不适应变革的社会。
增强创新意识, 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 会使广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循规守旧、固步自封。有句话说思想解放有多远, 发展之路就有多远, 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有勇于冲破旧观念的魄力, 能摒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主动引领各项工作走, 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而不是盲目的听从上级指挥, 做机器人。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在思想上有新突破、理论上有新收获、工作上有新方法、实践上有新创造。
增强创新意识, 需要有敢想敢干的气魄。创新是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 是对现有事物扬弃, 是对原有事物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对既有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传承,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修定、调整、创新。广大领导干部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把创新意识作为自身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把创新看作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把创新当做是重要工作, 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建立既适应奔腾思想有适应本职工作的新方法好办法,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从而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且, 单位和部门还要创造有利于发挥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 让那些善于创新、勇担风险、锐意进取的人得到尊重、支持, 让那些不思进取、工作平庸、碌碌无为的感到压力, 从总体上塑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从而推动工作不断前进, 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十八大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着传统“三架马车”动力的弱化的现实, 我们寻找到了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大领导干部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 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心得体会
日前,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明确了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际上是作风建设方面“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近几天,我通读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的全文,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影相随,互为表里,前者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后者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尤其是,形式主义害死人,有的干部只讲究形式的有无、多少,而不注重内容的落地。为了迎接检查,一些地方只得准备各种各样的迎检材料,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以备各种各样的检查。许多基层单位迎接检查多了,三天两头会有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领导前来督导工作,干部没有时间去抓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要么成天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准备材料,要么就是整天陪同来督查的领导同志,总结汇报、实地陪同,等等,严重占用了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和为民服务的时间。
二、充分认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追根溯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官本位”思想严重、领导能力欠缺、懒政怠政突出。如饱受人民群众诟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数字政绩”“会议干部”“衙门作风”等,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典型表现。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让“关键少数”带好头、作表率,才能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达到人民群众期待的“疗效”。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把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要在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上做文章。如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将投机取巧、不讲政治的干部“拒之门外”;建立完善更具针对性、更有科学性的检查评比方式,尽量减少基层工作的负担,避免出现用假数据、假资料“忽悠”上级检查的不良风气。
三、充分认识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紧迫性
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改到位。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心体会党中央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深刻理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谋远虑,摒弃各类私心杂念和小算盘,让政策部署落地生根。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键要知行合一,用行动说话。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业务素质,保持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改进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工作失误。四要坚守纪律底线。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放到纪律底线上,不能总在纪律底线周遭徘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做到为官有为,树立和弘扬新风正气。
2015-06-01 09:01 宣讲家网 张志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全面从严治党,是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主线,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深远。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形势下党的重要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首次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上述三个“全面”并列,成为实现党的目标的重要战略布局。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突出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实质就是以高标准、严要求,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意义、核心功能就是确保实现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的领导。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凝练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总结了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正反经验而提出的目标。就小康社会所包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目标和内容而言,其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构建的,党的地位和政治作用是核心问题。就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而言,任何目标,即使是科学的目标,都不会自动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力量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领导力量。
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证。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很多重要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由此决定了全党更需要冲破某些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握大局,把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结合起来,以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支持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唯有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体系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或表现形式,由此决定了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问题。正如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既贯穿于、渗透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各个方面、全部过程之中,又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共同构成实现党的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并非单方面对其他三个“全面”发挥作用,其他三个“全面”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重大进步,说明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总体相适应。但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依然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依然存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第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执政党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党与人大、党与政府、党与政协、党与司法、党与经济社会事务等多方位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总体上适应了时代的需求,适应了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但是,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治理体系还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仅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例,既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那么在政府的职责权限发生重大变化、权力法授的同时,也意味着执政党领导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制度化途径、方式也受到市场经济和法治的限定。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决策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自我更新势在必行。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的客观情势既需要党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需要党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从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说,首先突出表现为要求党具有运用制度和法规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改革稳定发展的能力,构建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的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能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提升党的内在素养、提升执政能力出发,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三,重构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
“重构政治生态”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重大任务。
政治生态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理论而提出的概念。总书记讲话中指的是从政环境。政治生态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个体或集体)、制度,以及如空气般充塞于行为主体和制度中的价值理念。这些要素依据特定规则联结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个体的某种腐败行为,如果仅仅是个别行为、偶发现象,可以理解为行为个体的变异。但如果某些部门腐败行为成批量出现,某些地方大案、窝案一再出现并冲击着社会心理底线,则说明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异。
总书记提出重构政治生态问题,主要源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家族式腐败。腐败的本质是滥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其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层面的条件:一是社会历史根源,如私有观念和私有制,是所有腐败行为的社会基础。二是权力过于集中而缺少制约。公共权力的存在,国家管理权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生存所需,但如果这种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又没有适当的制约,那么公共权力就易于失去控制而被滥用。如果说,上一层次的条件决定了腐败的长期性,决定了腐败的动机只能被遏制而不能从根源上消除。那么,能否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则决定了腐败是否高发、频发。中国现有的腐败行为,主要集中于两大领域:一是干预微观经济,二是干预选人用人,买官卖官,带病提拔。而某些人能够在上述两大领域插手、干预成功,说到底是某些权力行使者所代表的机构或部门权力太大。由此可见,所谓反腐败“治本”之道,其实就是从经济体制上减少权力干预微观经济的空间,政治上对权力过于集中进行改革,对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选人用人机制进行改革。这恰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强调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治方面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两大领域都需要以法治的保障和规范。重构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源头治理就蕴含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之中。
二、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总书记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作了系统阐述。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他要求全党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按照树立科学理念、积极改革创新、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实际成效的思路,切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总书记从四个方面对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提出要求:一是突出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是从严治党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是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三是抓党建不是虚的,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四是领导带头。从严治党的要求能不能落到实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非常重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尤其是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高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
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的基本途径是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高度重视思想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制度建设提升到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高度。总书记突出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总开关”,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一是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二是要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三是要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在教育方式上,总书记提出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
制度治党的意义在于以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方式治理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总书记在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对制度建设作出新发展。其一,把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紧密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在我们国家,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法规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我们党是先锋队,对党员的要求应该更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其二,把党内惯例作为党内制度、纪律的组成部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成文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成俗、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其三,强调党内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其四,重视制度的配套衔接,指出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其五,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其六,突出强调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总书记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视为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总书记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到如此之高地位,缘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有的是搞家长制、独断专行。还有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同时善于进行正确集中,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党内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
第四,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
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因此,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从严管理干部,总的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
从严管理干部首先要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选人用人的标准,即好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培养干部,要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同时,还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用人得当,必须健全考核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零距离接触干部,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
从严管理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干部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总书记肯定干部制度改革的成果,指出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少好制度好办法,但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选人用人需要。要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绩,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他指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把关作用。要正确分析和对待票数,分清选任干部和委任干部的区别,弄清选票在不同类型干部管理中的分量,避免一刀切。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正确对待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对于竞争性选拔制度的方式方法也要改进,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对于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要完善政策、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人选产生方式。
从严管理干部要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综合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从严管理的论述,大致有以下观点:一是强调认真,要把„认真‟作为干部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强化干部讲规矩意识。二是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要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管理监督,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四是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各项规定,讲原则不讲关系。五是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
第五,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做好基层工作。一是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来指导基层党建。二是在组织设置上,针对在市场体制下的新情况,强调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领域、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加强党的工作。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做好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三是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总书记指出,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
在党员队伍管理方面,总书记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落实到党员队伍管理中去。他提出研究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数量应该没什么问题,难的主要是提高质量。总书记对于党员队伍的入口、管理、出口均做出指示:发展党员,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疏通党员出口,对于那些丧失党员条件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于那些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坚决清除出党。
第六,坚持群众路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作风建设联系起来,作风建设向制度要长效,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的发展。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同时也根据新的现实问题,作出新的论述和实践。
在改进作风建设方面,总书记一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二是指出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三是注重制度要长效,指出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第七,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上指出,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从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文献来看,反对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严惩大案要案,遏制腐败高发频发的势头。对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一是强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二是强调思想建设的长期性。三是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四是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总书记引用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指出如果权力没有制约,结果必然是这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总书记一再强调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一是确立了权力制约体系的目标,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二是把反腐败、权力制约与党和国家权力运行体系联系在一起整体设计,提出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三是对政府内部的权力制约监督,主要是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四是让人民监督权力,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五是善于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快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从已经推行的制度改革来看,一是改革党的纪律检察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明确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负有主体责任,纪委负有监督责任。二是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对查办案件、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方式都作出新的规定。三是改革纪检派出机构和巡视制度。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四是在具体制度方面,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
从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度建设来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条例。二是要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三是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四是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第八,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党的纪律,特别是在党的中纪委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全会上,集中谈了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2013年1月22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
加强组织纪律性,遵守组织制度。总书记针对党内出现的某些组织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现象,指出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都要严起来。
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严明纪律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党的纪律规定要根据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确保系统配套、务实管用,防止脱离实际、内容模糊不清、滞后于实践。
执行党的纪律,一是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二是切实增强党性。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纪律必须增强党性,想问题、搞研究,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三是遵守组织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坚持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坚持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第九,发挥人民监督作用。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也是从严治党的监督者评判者。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要注意畅通两个渠道,一个是建言献策渠道,一个是批评监督渠道。在这两方面,这些年我们总的是做得越来越好,但还有不足,主要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听意见多、围绕从严治党听意见少,请上来听意见多、走下去听意见少。群众的很多想法,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各级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就从严治党问题多向群众请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意见,应该欢迎他们批评指出。群众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要让他们有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群众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从严治党有好处,我们就要认真听取、积极采纳。
第十,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
把握从严治党规律是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经验,也积极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了一些从严治党规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更加复杂,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后面的事物本质,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要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
三、学习总书记讲话需要把握的若干原则
学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需要把握好几个相关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的原则。党的建设始终与党在特定阶段的中心任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是否成功,归根结底以党的事业是否成功、以人民是否支持来评判。要准确理解总书记把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最大政绩的观点,把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以从严治党保证党对各项工作的正确领导,以各方面工作实践的发展促使党进一步提升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现党的建设与其他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是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论述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根据时代特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已经被证明是符合国情党情、符合政党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需要继承下来。但是,时代毕竟在发展,优良传统的某些具体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原本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与继承党的传统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是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党内法规制度是从严治党的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依法执政、治理国家的依据。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实施范围、实施方式、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党内法规制度针对共产党员,国法面向全体公民,党内规定不能替代国家法规,二者有明显的边界。但是,两者又紧密相连。党章、国法都秉持同样的理念,如都强调为人民服务,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组织原则上都坚持民主集中制。因此,需要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部分摘录如下:
一、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做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1、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绝不要带血的GDP。要把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开发区、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安全第一”方针。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4、加强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加快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5、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应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长”二字.经常、长期抓下去。
6、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敢抓敢管、勇于负责,不可有丝毫懈怠。只要领导干部严于履职、认真抓,就可以把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
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影响社会稳定。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解决安全生产“摆位”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把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处于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阶段,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总书记科学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鲜明提出“红线”观点、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等,为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思路,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强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体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情怀,体现了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担当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顾安全的发展没有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应包含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让人民群众平安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油气开发生产安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破解难题,不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定位、根本任务、鲜明立场、阵地建设、方式方法、原则方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一系列重要思想,站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战略高度,立足党情国情世情,运用全面、历史、辩证、发展、法治的思维方式,科学认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科学总结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体现了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对矛盾风险的准确认知,深化了对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而且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以“极端重要”阐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虽然说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但并不是说其他工作不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证明,越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是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总书记关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的新定位,既与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也为新时期不断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此后,他又多次就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做出重要指示。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确指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重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2002年,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总书记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严峻。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严峻挑战;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三是传统教育引导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四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面对这些新课题新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党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切实把意识形态的“变量”转变为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增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经济工作搞不好会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会出大问题。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者才会相得益彰。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建设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二、以“两个巩固”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为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指明了方向。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当今社会,只有把“两个巩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要求,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找到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实现“两个巩固”,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旗帜问题至关重要,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是根本。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凝魂聚气”的目的。念好“真经”,解决真懂真信问题。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总书记还针对当前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做出回应,提出告诫。他指出,当前社会上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总书记还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因此,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识别、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误导,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之所以能焕发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样,我们在今天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需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如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他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生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总书记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人民史观,要求全党**,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他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要求全党同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后,“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的重要命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他同时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些把党性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和言论。这些错误观点和言论,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无疑是对这些错误观点和言论的有力反驳和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再次重申,对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廓清模糊认识、坚定政治立场,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深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开始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移。这个战场的胜负,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面对这种新形势,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这为在互联网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专门对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做出系统阐述。他指出,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他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他要求,要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总书记还对加强管控与发挥互联网监督作用的关系做了说明。他指出,“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这就厘定了有关部门管网治网的边界,在严格以法治网的同时,要注意区分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同互联网监督的区别。对于前者,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对于后者,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同其他新技术一样,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快速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挑战,各种错误思潮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西方国家借助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都大大增加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多次强调,有些人企图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总书记关于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有理有节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有效抵制错误观点言论在互联网上的攻击和渗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守好高校这个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2014年12月28日至29日,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他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是生产理论、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地方,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生产思想又消费思想,既生产舆论又消费舆论,既生产理论又消费理论,既生产文化又消费文化。这就决定了高校始终处于各种思想理论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的最前沿,也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重点。社会上一有新思想出现,总是首先传导到校园。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高校在办学方向上存在模糊认识,对我国高校发展目标要求的把握还不到位;有的高校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吸引力还不强;有的高校阵地建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错误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空间,等等。总体而言,无论思想认识还是工作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中央要求还存在差距,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16年12月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总书记在会议上深刻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他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等方面,对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5月3日,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成效,强调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要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这些重要论述,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政治要求,也为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不断向纵深推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六、以“党管原则”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要求各级党委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是宣传思想部门的职责,一些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对此,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不能依靠宣传思想部门单打独斗。一方面,宣传思想部门要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一方面,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相继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更加明确所肩负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各级党委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决不能做“爱惜羽毛”的“开明绅士”。为了把“党管原则”落到实处,必须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人才队伍,是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和气度,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党的宣传思想部门作为意识形态的管理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新闻舆论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识形态工作者亟须增强忧患意识,克服本领恐慌,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唯有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人才队伍,才能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摘自《辞海》)
意识形态工作又称做思想上层建筑相关方面工作。
意识形态就像是要给人们一种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一味模仿学习西方的价值观,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制度,不必去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走。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拓展资料:
意识形态特征
1.现实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要么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要么是为了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
2.总体性
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它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
4.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它是相对独立的。
5.依赖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录】推荐阅读: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06-13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感言06-06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06-12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11-20
电视剧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言10-16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心得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