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看古代女性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诗经看古代女性(精选8篇)

从诗经看古代女性 篇1

梁小兰

(10汉语言文学

2010011020)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涵盖了殷商时期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其中的弃妇诗入手,通过分析弃妇面对她们各自不幸的婚姻所流露的情感态度,总结出她们共有的品格——坚忍、温顺、善良。最后对比国外和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些弃妇形象,给予这种品格更多现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诗经;弃妇;品格;思考

《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古代婚姻遭遇不幸的女子心中的哀歌,它唱出了惨遭丈夫抛弃的妇女痛苦、委屈的心声。“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当昔日华丽的婚姻宫殿破碎之后,这些可怜的女子又如何去面对眼前残酷的事实?《诗经》中的一首首弃妇诗向我们描述了她们充满辛酸与苦楚的心路历程。

一、弃妇情感态度分析

在《诗经》弃妇诗中,女子被丈夫抛弃后最普遍的、最自然的情感态度便是独自哀伤。在古代社会,女子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社会独立生存。《春秋·谷梁传》中说到:“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没有了丈夫的依靠,可以想象弃妇所处境地的艰难。她们内心的孤苦无助也就可想而知。《邶风·谷风》中的妇女被丈夫赶出家门时,她“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步子迈得格外沉重,心中满是留恋,不愿离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味儿苦呢?和我的痛苦比起来,它就像荠一样甘甜。可见弃妇的内心苦到何种程度。《中谷有蓷》中的弃妇更是痛苦得声泪俱下:“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先是长吁短叹,后是仰天长啸,最后无法控制心中的悲苦,泪落涟涟,泣不成声。没人能理解她们当时的心情,她们的委屈也无从诉说,只能自己暗自落泪,独自悲伤。

悲伤过后,有些弃妇还是不愿放弃,仍要尽最后一丝力量去挽留早已破碎的婚姻。《遵大路》中,女子在大路上扯着丈夫的衣袖和手,苦苦哀求:“无我恶兮,不寁故也!”“无我魗兮,不寁好也!”声嘶力竭地乞求丈夫不要厌恶她,抛弃她,整个画面看了都催人泪下。然而有些弃妇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江有汜》中的妇女被抛弃后,还自信地说:“不我以,其后也悔!”“不我以,其后也处!”“不我以,其啸也歌!”不说被弃后自己会忧愁悲歌,而是说丈夫将来会后悔、忧愁甚至号哭。“弃妇设想故夫日后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其中就隐含了弃妇对于夫妇关系重归于好的企盼。”(周啸天,《诗经鉴赏》)可见,无论是哭着挽留还是笑着接受,这些弃妇对破碎的婚姻、对背叛自己的丈夫依然还抱有希望,希望会有回到从前温馨的一天。

另一些妇女痛哭过后,看清楚了丈夫的本来面目,不再对这段婚姻抱有幻想。她们也不愿再继续沉默,而是要大声控诉。《氓》中弃妇怨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指出丈夫三心二意,不能从一而终;“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揭示丈夫虚伪的嘴脸,愿望达成之后,就露出本来面目,拳脚相向。《小雅·谷风》里同样说道:“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在过去艰难的日子里,夫妻之间互相扶持,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一旦生活好之后,丈夫竟然狠心将曾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抛弃,暴露了丈夫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卑劣;最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呵斥丈夫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对这样的丈夫,她们已彻底绝望,不是留恋,而是满腔的悔恨。

还有一些妇女,她们已经从悲痛、怨恨中跳出来,更清醒、冷静地认识这场不幸的婚姻。《氓》中的弃妇告诫后人:“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不要太迷恋男子,日后一旦遭到男子抛弃,就很难从痛苦中走出来。显然,弃妇已经看到自己如此痛苦的根源在于对丈夫的过度依恋,把丈夫视为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这种支撑,便会一下子崩溃下来。这是经历一番痛苦的感情挫折后才得到的结论,希望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我行其野》中的弃妇也平静地说:“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思复。”既然你不爱我,我也只好搬回老家住。说得坦然,不留一丝眷恋之意,那是因为已彻底醒悟;“成不以富,亦只以异”确实不想再任由你摆布,我只能离开走上归途。正如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最后出走的娜拉一样,她要摆脱丈夫的玩弄,过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就如前面说到的,一个被丈夫休弃回家的女子境遇注定不容乐观。回家投靠兄弟,极可能像《氓》中说的那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不能体谅其中的苦楚反而还会加以冷嘲热讽。或是像《邶风·柏舟》说的那样“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即使有兄弟也无法依靠,每次向他们诉苦,都碰上是他们发怒的时候,他们根本没心情听你诉说,更说不上同情你的遭遇。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还好,更麻烦的是其他人的流言蜚语。在古代,女方被休都会有一定的缘故,典籍《大戴礼·本命》中记载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一旦妇女遭受丈夫休弃,人们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到女方身上,以捍卫传统社会中男性的尊贵地位。如朱熹在《诗集传》中就评论《氓》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显然朱熹是以封建卫道者自居,故意扭曲事实来说话的。不管怎么说,在古代社会,女子被休回家中都是一件丑闻,按理女子应该誓死保卫自己的婚姻,即使死缠烂打、忍气吞声也要留在夫家,可有些女子就可以愤然离去,足以见得她们性格的刚烈。

总结以上各种弃妇的情感态度,可以发现,古代女子遭遇婚姻变故时,主要有四种态度:一是独自哀伤,暗自落泪;二是存有希望,极力挽回;三是不甘沉默,极力控诉;四是彻底醒悟,断然离去。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没有出现报复丈夫或是新妇的仇恨心理。她们最愤恨时也只是对丈夫控诉几句,发泄完怒气,还是自己默默舔舐伤口,直至时间的双手将伤口抚平。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中国古代女性懦弱的表现,她们在传统封建礼教下,长期受压抑,不敢争取自己的幸福,只会顺从,不敢反抗。但本人更愿意相信这是源自中国女性内心深处的温顺与善良。面对婚姻的破碎,她们固然痛苦,但从没想过通过伤害谁、报复谁来获得减轻,她们不是那种看到所恨的人痛苦,心里就倍感舒坦的人。她们也不是不敢去抗争,而是知道这样的抗争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伤害。忍住悲伤,顺其自然。伤口再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有愈合的一天。坚忍、温顺、善良,这便是中国古代女性的性格特质。

二、与国外弃妇形象对比

相比国外文学中的弃妇形象,性格差别就很大。最典型的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弃妇美狄亚。美狄亚本是一国的公主,为了伊阿宋,她窃取金羊毛,背弃亲人,杀害兄弟,并跟随伊阿宋逃到了异邦雅典。可是后来伊阿宋却为了获得王位,狠心将美狄亚抛弃而去迎娶该国的公主。而国王还要迫使美狄亚和她的两个儿子离开这个城邦。美狄亚痛苦到极点,最终满腔的怒火爆发了:“让我亲眼看见他,看见他的新娘和他的家一同毁灭吧!”她用计谋毒死了国王和公主,甚至还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个无辜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对负心人伊阿宋,乃至整个不公的社会进行报复。很多人都为美狄亚的反抗行为拍手称赞。的确,美狄亚敢于痛诉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当理性的控诉上升为一种疯狂的报复行为时,性质就完全变了。这种报复心理就跟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听到的“凭什么你们可以这么幸福而我要这么痛苦”“既然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等这类话一样可怕。这种心理可怕到可以把一个正常人的心灵完全扭曲。美狄亚的复仇心理已经让她彻底丧失了理智,竟然向两个天真无邪、无力反抗的小孩伸出了冰冷的刺刀,再怎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无法解释这一残忍的行为。美狄亚的遭遇的确很让人同情,但她疯狂的报复行为只能解释她的残暴。与《诗经》中的弃妇与之相比,很显然就能看到中国古代女性身上的宽容与大度,温顺与善良。国外的弃妇形象还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原本已是卡列宁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在调解兄嫂之间矛盾的过程中遇到了渥伦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安娜为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名声,但最后渥伦斯基竟然担心上流社会对安娜的偏见会影响他在官场上的升迁,对安娜越来越冷淡,基本上等于将安娜抛弃了。安娜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断然来到他们第一次碰面的火车站,卧轨自杀。死前她愤怒地向这社会控诉:“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又是一个妇女命运遭受不公的例子。然而一个生命就此消失,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哪个弃妇的命运不悲惨?要用生命的代价来摆脱这种苦境未免过于沉重?如果安娜内心能够再坚强一点,走出悲伤,或许她后来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国古代的女性在这方面就显得很坚忍。同样是被抛弃,她们痛苦过后还是能够咽下悲伤,继续接下来的生活。活着就是希望!

《诗经》弃妇诗里的弃妇没有过多像国外女性那样的“壮举”,但她们的坚忍、温顺、善良,无疑更能凸显人性的闪光点。话不是说得越大声就越有力量,“壮举”不是表现得越壮烈就越代表女性的坚强与勇敢。相反,国外女性的那些所谓报复与自杀恰恰暴露了她们人性上的弱点。报复,是因为对别人的伤害无法释怀,而报复的过程,正是自己残暴、冷酷、奸险的人性丑态暴露无遗的过程。自杀,表面看起来很壮烈,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抗压能力弱,无法接受现实的表现。中国古代女性的沉默,是因为内心的足够强大;她们没有去报复,是因为内心的宽广;她们没有选择暴力,是因为心灵深处的善良。这便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女性品格。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弃妇”现象似乎愈演愈热。我们经常可以从网络上看到某某悍妇街头暴打“小三”的画面,不是刮耳光就是扯住头发厮打,甚至有些是撕烂对方的衣服或是群殴。试问这是怎样一种粗野的人性展露?这不是一种抗争,是一种野蛮,一种粗暴。真正的抗争应该是像古代的卓文君那样,冷静下来,用理性、用真情打动丈夫。当然,不是每一个负心汉都是司马相如,会羞愧难当,回心转意,既然努力过后都无法挽回,那么何不像《诗经》中有同样遭遇的弃妇一样,咽下悲伤,用坚韧、温顺、善良来保留生命最后的一丝尊严。雨后的天空,会因为多了风雨中的洗礼,变得更加晴朗!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诗经鉴赏》周啸天 著,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从诗经看古代女性 篇2

关键词:《诗经》,原文,英语译文,宾语省略,语境

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体系,两者之间在文字的形态、发声的音韵、句子的构建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通过比对中国第一部大型诗歌专集———《诗经》[1]的原文及其英语译文(戴乃迭、杨宪益等英译,外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揭示在宾语省略这一方面英语和古代汉语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并进行必要的分析,以突出古代汉语的一大特点———宾语省略。

英语语法体系十分慎密,条条框框多且严格,非得对号入座才行。比如:英语的动词分为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s)、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s)和既可及物又可不及物动词(transitive/intransitiveverbs)三种[2]。一个英语句子是否出现宾语完全取决于该句当中是否有及物动词,如果句中使用的是及物动词,就不能省略宾语,否则会形成病句错句。汉语语法体系也十分缜密,其中的动词使用也很讲究,但更具灵活性,尤其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句子中没有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的明确划分,即便是本该后面出现宾语的动词,也经常由于所处的语境或上下文而省略其后的宾语。

1 源自语境的宾语省略

源自语境的宾语省略是指具体说话时的背景造成的宾语省略。古汉语中源自语境的宾语省略可分为两种:当前性宾语省略和默契性宾语省略。

1.1 当前性宾语省略

古代汉语中,说话人之间面对面说话或假想与某人面对面说话而造成的宾语省略可称为当前性宾语省略。当说话人面对面时,听说关系确切,用作宾语的“我(们)”或“你(们)”不言自明,往往可以省略。试比较:

(1)既不我嘉,不能旋济【】。(鄘风《载驰》第79页)

You may oppose me,

But you cannot stop me.

(2)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第126页)

Yes,much as I love you,

I am afraid of what my parents will say.

比对原文和译文,我们不难看到,原文由于“当前性”而省略的宾语在译文中都补全了。也就是说,在英语中没有因说话人和听话人面对面而省略宾语的现象。

1.2 默契性宾语省略

默契性宾语省略是指谈话双方彼此心中明白谈论的是谁或什么而不说出来的宾语省略。因默契而被省略的宾语所指的人或物通常都出现在谈话现场,但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时间或空间。例如:

(3)求之不得,窹寐思【】服。(周南《关雎》第3页)

When the courtship has faiked,

Awake he thinks of her and in his dreams.

(4)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第25页)

But though you take me to court,

I shall still refuse your demand.

(5)静言思之,不能奋飞【】。(邶风《柏舟》第40页)

Reflect silently on this,

And cannot spread my wings and soar high.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第87页)

Sweet smile dimpling the corners of her mouth,

Her preety eyes,the black and white clearly defined.

比较原文和译文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原文中由于“默契”而省略的宾语,译文中皆作了补全。可见,英语句子不能由于默契而省略宾语。

2 源自上下文的宾语省略

古代汉语中,除了源自语境的宾语省略外,还有源自上下文的宾语省略。顾名思义,源自上下文的宾语省略可以进一步分为源自上文的宾语省略以及源自下文的宾语省略。

2.1 源自上文的宾语省略

古代汉语中前后出现的几个句子,后面的句子的宾语往往因该句的某一部分在之前句子中已经提到而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让我们来对照《诗经》中以下几个例子:

(7)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周南《汉广》第17页)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Ah,the Han is so wide

I cannot swim it,

And the Yangtze is so long

I cannot pass it.

(8)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第111页)

A peach she threw to me,

A gem pendant I gave her in return.

It was not just a requital,

But to show I’d love her for ever.

(9)之子于归,远送【】于南。(邶风《燕燕》第47页)

Homewards the lady is going,

Far away I see her off.

(10)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王风《君子于役》第121页)

But my man is on service

And how can I forget him?

对照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中没有像古代汉语这样因上文而省略宾语的情况,汉语中省略的宾语在英译时必须补全。

2.2 源自下文的宾语省略

古代汉语中,一个句子的宾语因其在后面的句子中已经提到而省略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相当罕见。翻遍《诗经》(戴乃迭、杨宪益英译,外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整本书,也没能找到例证。这就说明,古代汉语中源自下文的宾语省略几乎没有。

正如以上众多例句所示,古代汉语中出现的无论哪种情况的宾语省略,英语译文中都作了补全。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直接用主动词“have”提问的时候,无论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可省略问句中的那个宾语。例如:

A:Have you a certificate?

B:Yes,I have【】./No,I haven’t【】.

弄清楚古代汉语和英语之间在省略宾语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当进行英汉互译时,我们就可以把作品翻译得更符合对方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达到翻译“信”、“达”、“雅”三个标准中“信”这一首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野莽今译;戴乃迭,杨宪益,等英译.诗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路易斯·亚历山大.雷航,甘美华,等译.朗文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我看古代大胆女性 篇3

关键词:智慧;幸福;才女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DOl: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1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44-02收稿日期:2011-10-9

一、阮女——论理高手

明代曹荩之的《舌华录》说:三国时期,魏国人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模样奇丑。结婚那天,许允小心翼翼揭开盖头,看后转身就走。新娘料定丈夫这一去,必将抛弃自己,当即扯住新郎的衣袖不让他走。许允怨气冲冲地说:“妇人有四种美德,你有几种?”新娘说:“我所缺少的仅仅是容貌罢了。但大丈夫有百种品行,你有多少?”许允说:“我全都具备。”新娘说:“百行以德为首,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都具备呢?”许允闻听,面带断愧之色,从此不敢小觑妻子,与其相敬如宾。

谁说女人羞答答,这位许夫人与新婚郎君初次谋面,三言两语便说动丈夫回心转意,如此泼辣与口才,即使现代大学生辩手也望尘莫及,可谓“阮女折夫留美谈,千古谁堪伯仲间”。

二、卓文君——天下第一奔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一代才女、美女,善鼓琴,精诗文。卓文君生长在富贵之家,当属千金小姐。司马相如,少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寄人篱下。一日,卓父在家宴请朋友,司马相如一同被邀。席间,自有一番作赋奏乐。卓文君久慕司马相如才名,躲在帘后偷观容颜,听他弹琴。相如瞧见帘后鬓影钗光,知道文君美貌出众,文采非凡,便弹了一曲《凤求凰》,以表达对文君的爱慕之情。如泣似诉的求偶之意声声入耳,文君听得如痴如醉。相如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仰慕已久的卓文君一见钟情,感动不已!他们的私情,却遭到卓父的强烈反对,因为双方严重的门不当户不对。卓文君凭着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毅然抛弃生身父母和富裕的生活,与自己爱慕的人雪夜私奔。迫于生计,卓千金与夫君不得不回到临邛“当垆卖酒”,卓父觉得丢了他的面子,只好分给小夫妻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打发他们重回成都。从此,小夫妻过上了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休闲生活。司马相如做官后,有了纳妾之意,卓文君用一首《白头呤》“……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和一首《怨郎诗》“……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打动了司马相如的心,从此不提纳妾之事。

卓文君,有才气,有主见,敢爱敢恨。为这份爱,几乎与父母决裂,在她的生命里,爱情弥足轻重。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谱写了一曲浪漫动人的爱情恋歌,千古传唱。

三、窦氏——私订终身

宴氏,南北朝时期,东魏大丞相高欢的结发妻子。据《宴妃本传》记载,此女子年轻时,看见尚未发迹的高欢在城楼上执勤,一见倾心,情不自禁惊呼:“此真吾夫也!”也不征求父母意见,便唤贴身婢女代其转达爱慕之意,“又数致私财,使以聘己”。宴氏家庭是富裕阶级,其父母自然瞧不上高欢这样的穷小子,一度试图阻挠。但宴女嫁意甚坚,爹妈只好屈从。

虽然生活在父母包办婚姻的年代,只要自己奋力抗争,就有未来和希望!

四、柴氏——倒贴嫁人

五代时期,又有一个自主嫁人的女子柴氏。其父为一教书先生,并不十分富裕。柴氏早年选入宫中,为唐庄宗李存勖掖庭中的一名嫔妃。唐庄宗兵败身亡后,柴氏被明宗遣放出宫。柴先生夫妇前往洛阳接女儿回家,归途中突遇大雨。这雨一连下了数天,一家三口滞留在旅店中无法上路。只因这番阻隔,令柴氏在史书上留下惊人的一笔。这天,好不容易盼来天色放晴,柴氏夫妇正准备收拾行李上路,女儿却拿出所有从宫中带出的金银首饰,“计值千万”,将其中一半分给父母,让他们自己回家,并坦然相告说:“我前些日子看见一个男子,相貌异常,已决定嫁他为妻。”柴氏夫妇很不放心,经过一番明查暗访,原来是一位郭姓小子,穷得衣不遮体。父母百般劝说,也不能使柴女回心转意,只好任女儿自作主张。更惊人的举动是,柴老夫妇一走,这位柴女便自己去找郭小子面谈,直截了当地说:“君贵不可言,我有五百万嫁妆,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机不可失。”柴女眼力没错,二十六年后,姓郭的小子果然贵为天子,他就是后周太祖皇帝郭威。

五、无名氏——街头选婿

清朝采蘅子的《虫鸣漫录》,记述了一奇女子自择夫婿的故事。某饭馆,有天来一女子,年约十六七岁。饭毕,应付账十八文。女说:“我系下游遭水灾而外出逃荒者,因行走匆忙,未带一钱银两,家中人随后便到,来时即可付账。”店主让其坐于门外等候。时近黄昏,并不见有人来店付帐。当时观者如潮,议论纷纷,女子终无一言。后来一丝店少年,询问店主原委,知是下游灾民,不免心生怜悯,准备代其偿付饭费。因彼此为少男少女,恐授受不亲,少年求一老翁将钱交与女子。女子付账脱身后,尾随少年来到丝店。店主问其原因,女子回答说:“逃荒在外已有两天,再走亦元归所,且无故受恩,无以回报,想来想去,不如嫁与少年为妻。”店主征求少年意见,少年以家贫婉拒。女子撩开衣袖,臂露三只金钏,说:“此乃嫁资,不足忧也。”店主察言观色,知女子不是歹人,遂邀约街邻为之撮合,择日完婚。

六、鱼玄机——抛弃自我

鱼玄机,出身在盛唐一个破落家庭,父亲一生追求功名却始终名落孙山,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望女成凤。他用心教女熟读诗书,并请大诗人温庭筠指导作业。鱼玄机与温庭筠表面仅是师生关系,但孤男寡女缠绵一起,难免日久生隋。温先生离开长安,鱼玄机十里相送,赋诗《遥寄飞卿》: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温走后,鱼玄机写过很多情书,而温一封未回。这就是鱼玄机的初恋,结果是苦涩的。当心仪的男人,将自己介绍给另一个男人时,鱼玄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男人就是李忆,仪表堂堂,事业有成,很受美女们青睐,鱼玄机对他也很有好感。直到发现李忆有家室时,“生米已煮成熟饭”,不得已做了李的小老婆。李忆把她安置在道观,隔三差五与她幽会偷欢,鱼玄机成了傍大款傍官员的“二奶”。后来,李忆渐渐淡出,鱼玄机便成了弃妇。这时,鱼玄机对男人寄予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她对自己的前途不再抱有幻想。于是,丢掉所有的高尚,所有的冰清玉洁,开始放纵自己。

从《诗经》看周人的宗教哲学观 篇4

集周代社会诗歌文大成的<诗经>,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文学著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作 者:樊国萍 Fan Guoping  作者单位:毕节师专中文系,贵州,毕节,551700 刊 名: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1(1) 分类号:B920 关键词:诗经   自然宗教   宗教哲学   天命神授  

从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 篇5

“女性地位之窳弱,自古云然。社会学家知其意,乃有研究女性问题之创,解放之声,亦随之以起。夫女性而成问题,女性之不幸也;为男性者,当本‘同为人类,悲乐与共’之旨而扶掖之,赞勉之。” 杜甫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落半生,身世飘零,但其一生始终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他以敏感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关注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用如椽大笔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他的作品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的伟大人格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而他的女性观是其整体社会观的一部分,是其伟大人格的一个方面,他笔下描绘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众多女性,无论是村姑农妇,艺妓歌女,深闺怨妇或是新嫁娘,诗人都给予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自己的妻子,他更是满怀爱恋与尊重;甚至对武则天、杨贵妃这样的女皇贵妇,他也能持较为客观与公正的态度。在他的诗中,我们看不到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看不到男权意识之于女性的优越感。

一、杜甫对妻子的态度

据记载,杜甫30岁成婚,其妻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 。三十年的夫妻生活,在杜甫的诗作中留下了许多篇章,根据我仓促的调查,他用妻、妻子、妻孥等词汇描写妻子的诗作达二十余首。这种对于题材的选择本身就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杜甫对妻子怀有深挚的感情,三十年不离不弃,可以说是鹣鲽情深,老而弥笃。无论是悲哀忧伤还是高兴喜悦,诗人都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生活如何困顿,诗人爱恋、顾念妻子的心从未动摇。

至德元年(756年)8月,杜甫身陷长安,当时正值中秋,诗人不禁望月思亲,写下了著名的赠内诗《月夜》,诗中把妻子美化的如此自然,乃杜甫情之深、思之切所致也。杜甫困在长安,经秋历冬,忽又春天,落花飞絮引起他的相思,不禁羡慕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他的《一百五日夜对月》一诗便是抒写这种感情的。在**的年代里,杜甫夫妇分离,彼此牵挂,思念是如此的辛酸和痛苦。杜甫对妻子又爱又敬,生活中始终把妻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看待。每次相隔异地,杜甫都尽量与妻子保持联系,以诗寄情,或说明情况告知归期,以免妻子担心。如:“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述怀》),“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 因为战乱频繁的分别,经常是杨氏一人独撑门户,杜甫对妻子的付出心存感激:“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杜甫十分体贴妻子在窘迫的生活中所遭受的诸多苦楚,同时也常常为自己未能尽到为夫的责任而感到深深的愧疚,特别是杜甫漂泊荆湘的最后几年,饱尝了衣食无着和寄人篱下的痛楚。直到诗人去世,出身官宦人家的杨氏从未跟着杜甫享受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甚至连安定的生活都是一种奢望,这让杜甫深感愧疚,比如在《奉赠射洪李四丈》中杜甫说:“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又如在《自阆州领妻子都赴蜀山行三首》中说:“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也正是因为这种愧疚,使杜甫晚年更加珍惜自己的妻子与家庭。当他在成都草堂生活稍安定时,有诗云:“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反映了夫妻相依,亲子和谐的画面,表现了夫妻相敬弥笃,稚子可爱之貌,让人感到一种平凡的相守与幸福。又如在《进艇》中说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也可看出杜甫与妻子悠哉相处,和乐融融的欢乐气氛。正是对彼此的爱恋和尊重,使得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流露出不须言喻的深情。

漂泊一生的杜甫,对他的“老妻”充满着无限的爱恋与愧疚,付出了最深沉的挚爱。杨氏跟随杜甫虽然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但是却得到了专一的爱情与人格的充分尊重,从这个方面说,她是幸福的。所以,人称老杜不仅是“诗圣”,而且是“情圣” ,不但是因为他那关爱万事万物的博大胸怀,也因为他在夫妻情爱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坦荡的君子之风。

二、杜甫对劳动女性的态度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经历了大唐帝国从兴盛到衰败的巨大转折,经历了劳动人民所遭到的巨大痛苦和不幸。这就使他这个“奉儒守官”的世家子,在生活上接近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和劳动人民因共患难而同忧乐,再加上他具有民胞物与的人道主义情怀,所以对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女性,诗人无不用饱含真情的笔墨记述她们的痛苦与不幸,她们的勤劳与坚贞,她们的情爱与心曲。像《石壕吏》中“从吏夜归”的老妇,“出入无完裙”的儿媳;《新婚别》中与征夫分别的新妇;《垂老别》中与被征去当兵的老伴离别的老妇;《佳人》中被丈夫遗弃的佳人;《负薪行》中悲惨的夔州女等都是这一类女性形象的代表。对这些饱受生活艰辛的女性,杜甫既寄寓了深厚的同情,又赞扬了她们的可贵品格。在杜甫所处的时代,给予下层女性如此关注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写于肃宗乾元二年的《新婚别》,成功地描写了一位结婚只一天的新娘子在面临离别时的九曲回肠。仇兆鳌解曰:“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 可以说,杜甫通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和“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将其对此女性的无限同情和由衷敬佩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在《佳人》这首诗里,杜甫写了一位在战乱期间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悲哀和不幸命运。诗人以赋的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丧兄之痛和被夫遗弃的痛苦现状,又运用比的手法,通过柏枝和绿竹来形容该女子的自怜自爱、坚贞不屈。只有像杜甫这样有着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的诗人才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给与如此的同情和赞赏。

杜甫以下层女性为题材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要数《又呈吴郎》,诗中的老妇人在战乱中变得一无所有,穷困潦倒。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偷打杜甫西草堂前的枣子充饥。难道一个贫苦的老妇人就没有自尊心吗?只是她实在别无他法。杜甫非常体贴地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了解老妇人的心情,也同情她的处境,所以总是任由老妇来打枣。不仅如此,当诗人搬到东屯,把草堂借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之后,听说吴郎不让老妇打枣,立即修书一封,劝阻他不要这样做,“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杜甫搬出草堂还惦念着这位可怜的老妇人,专门写信为她向吴郎请情。杜甫心中的关爱与同情,都融化在这八句诗中了。难怪王嗣云:“读此诗见此老菩萨心” 。同时,此诗也显示出一个有良心有见识的文学家对穷苦人的同情心和洞察事物根源的敏感性。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用心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况。当然,这和诗人本身的生活遭遇是分不开的。长安十载,杜甫大部分时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辛酸生活;安史之乱中,诗人一家颠沛流离,亲身体会到了普通百姓于乱世中的悲惨际遇;安史之乱后,除了短暂的为官时期,杜甫也一直生活在民间,对百姓的疾苦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而女性在战争中所遭受的不幸则更加深重。她们在和平年代需要依附男子而生存,战乱一起,由于兵役的缘故往往会失去经济上的甚至精神上的支持,生活之困顿更加难以想象。杜甫对这些女性都怀有深深的理解与同情。

三、杜甫对歌舞伎的态度

盛唐是一个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的时代,在文学艺术之间有一个联系的纽带――歌舞伎。她们有一定的音乐、舞蹈和文学素养,是联结诗歌创作者和其他艺术的媒介。歌舞伎是那个社会富贵之河上盛开的苦难的莲花,她们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点缀着那个时代,以自己苦楚的心灵为那个盛世唱着欢歌。但是她们的社会地位却是很低下的,在很多诗人的诗歌中,她们常常被视为低贱的玩物。例如“二八花甸,脸若芙蓉胸似雪。”(欧阳询《南乡子》)“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而杜甫也有一些涉及歌舞伎的作品,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贱视和玩弄的态度,他以对艺术超凡的感受能力,对这些下层女性充满了欣赏与尊重。

杜甫描写歌舞伎的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从此诗可以看出诗人对歌舞伎并无偏见,表现了诗人对怀有绝技的她们的欣赏与称赞。王嗣是这样评论这首诗的:“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 。是的,这诗并不是专为公孙师徒所写的,不是专为赞美公孙师徒的绝技,但赞美、钦佩之情仍在诗中居重要地位,而且所描绘的公孙大娘的舞姿,也是戛戛独造,句句创新。如果不是对诗中所写人物怀有深厚感情那是写不出来的,即使写出,也达不到那样的艺术高度。

杜甫还曾写过一首《听杨氏歌》,诗中引用李延年《绝代有佳人》歌和传说中秦青“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列子》)的典故来赞扬善歌的女子,杜甫完全被杨氏的歌声打动了,即使描写杨氏姿容出众,也只用了“佳人绝代”几个字,绝非对歌伎的体态容貌有特殊的爱好与赏玩态度。杜甫还有一些诗写到歌舞伎,如《乐游园歌》中的“拂水低徊舞袖翻,绿云清切歌声上。”《城西陂行》中的“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等等。这些诗句不仅在描写女乐的歌声和舞姿时用语清新,而且具有欣赏与尊重的健康态度。虽然唐代妇女生活较为自由一些,地位较其他朝代也要高一些,但是像杜甫这样以如此健康的情感、端庄的笔墨和赞赏的态度来描写女乐的诗人毕竟不多。

四、杜甫对贵族女性的态度

关于贵族女性,杜甫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这些妇女社会地位高,大多生活奢侈,骄横放纵,作为一位关注国计民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她们多持讽刺与批评的态度,但是对于象武则天这样具有治国安邦才能且政绩斐然的贵族女性,杜甫在诗中明确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杜甫在天宝十二载所作的即事名篇《丽人行》,前面大半部分着意描绘,极言其奢侈,憎恨之意在言外。但是重点还在后面小半部分的反衬,外形之美掩不住内心之污,虽然着墨不多而其情备见。浦起龙评其:“无一刺讥语,描摩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甚得杜诗之旨。又如《解闷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鲐背死,劳人害马翠眉须。”直接讽刺了杨贵妃的奢靡生活。作为一位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先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认为杨贵妃与安史之乱并非全无干系,事实上,杨玉环早已作为封建社会史学家眼中的“女祸乱国”的典型,背上了道德的政治的沉重包袱。但鲁迅坚决反对女祸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丧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该男的负。” 使我感动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也并没有把安史之乱的原因简单地全部归到杨贵妃身上去,当长安陷落,一国之君仓惶逃难,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坡时,《哀江头》又表达了诗人的另一种态度。苏黄门云:“《哀江头》即《长恨歌》也。《长恨歌》费数百言而成,杜则不然。” 当然,《哀江头》未必高于《长恨歌》,但是这两首诗对杨贵妃的怜惜却是一样的。在国事突变的时刻,杨贵妃虽贵为**,也不得不引颈受死,成为玄宗政治失败的牺牲品。自古以来,无论一个妃子如何得宠,都只是帝王权杖上一个精美的点缀而已。所以杜甫在写《哀江头》时,对杨贵妃是带着同情和惋惜的态度的。

武则天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女皇的身份减弱甚至遮蔽了她原本可圈可点的政绩,而她的暴政、阴谋、酷刑、广置面首等等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劣迹。但是在杜甫的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对她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尊重人才的赞美,以及对那个济济多士时代的向往。他在《赠蜀僧闾丘师兄》和《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两首诗中写到女皇武则天,从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是十分肯定的,完全是把武后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来看待。

从《木兰诗》看木兰的女性气息 篇6

一、征前焦虑

诗歌一开始,读者的情绪就被主人公浓重的叹息所吸引: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关于“唧唧”这个拟声词,历来说法不一,但不管是哪种理解,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木兰的焦虑。这个先声夺人的开头,使我们产生了阅读的期待,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柔弱、细腻,毫无掩饰的女子形象。

木兰为什么叹息呢?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有人为木兰假想出三种不同的选择:一是举家逃避,二是老父应征,三是代父从军。前两种选择置国家利益、父亲安危于不顾,于法不容,于理不通,于情不忍。可是代父从军的办法又岂能是即刻想得出,代父从军的决心又岂能是即刻下得了的?既忠于国家,又孝敬父母,还担忧自己,木兰彷徨在这三个端点之间。这是情感和勇气的较量,这是人性和理性的挣扎。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在经历了一番反复权衡、精心考虑和充分谋划后,木兰终于战胜自我,走出了焦虑的阴影,作出了勇敢的抉择。其实人生处处都在选择,越是在紧要关头的抉择,越能显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国家,只有自己挺身而出,忠孝才能两全。

写代父从军,却以“叹息”为起点,把人生选择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挣扎轨迹中展开,使木兰这个英雄一出场,就有了浓郁的与众不同的平民气息。

二、征途思亲

踏上征途的木兰,心理有什么变化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相同的句式,相似的内容,民歌惯用这种反复铺排的手法渲染某种气氛或情绪。两句的前两个分句运用的仍是五言,简明整齐,铿锵有力,让我们想到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木兰马不停蹄,日行夜宿。后两个分句突然由五言变成七言,由七言变成九言,句式变长,节奏变缓,让我们想到初次离家,露宿在空寂旷野中的木兰,耳边没有父母唤女的温馨,内心涌起了对家人强烈的思念。此时的木兰,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奔赴战场,渴望杀敌,另一方面孤独寂寞,思念亲人;既有柔弱的一面,又有刚健的一面:既有思乡的一面,又有报国的一面。所以朗读这两句,可以用语速来表现木兰的心理:用急促的语速表现军情的紧急,用缓慢的语速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慢得又要有分寸,并不是那种“一步三回头”“走一步退两步”的依依难舍、生离死别。

读到这儿,有人要问:这样的创作和解读,岂不是贬低了我们的女英雄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亲人的眷恋和思念,是人之常情,是人类纯洁美好的情感,正因为木兰对家乡如此依恋,所以才会为保卫祖国奋不顾身。再说,人的勇敢不是说有就有,它是柔弱在困苦中磨砺出来的。这样的木兰才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木兰,一个有血有肉的木兰。

三、辞官还乡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国家终于铸剑为犁。木兰功劳显赫,当然受赏繁多: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是留下做官,还是回家纺织,这使她再一次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关键的抉择。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个“愿”字是第二次出现在木兰的选择中。希望干什么,不愿意要什么,木兰心里一清二楚。这次的选择,绝不是垂头丧气、无可奈何,也没有焦虑叹息,犹豫遗憾,而是坚定果断、真诚急切地给出了答案。

我们可以对木兰这次抉择的原因作点猜想:

迫于难言之隐?这绝不是她离去的主要原因,因为选择在和平时期做官,继续隐瞒身份,对于一个已经成功隐瞒多年的聪明女子而言,实在算不了什么。

难抑思乡之情?有可能。“送儿还故乡”,“乡”与“家”不同,它是一个文化概念。一个人对故乡的思念,既包括对家人,也包括对山水、土地,对风物、人情,乃至对一草一木的眷恋。木兰的这种情结,果然在亲人那里得到了热烈的呼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种洋溢着喜气的天伦之乐,是创作者对木兰辞官还乡之举最好的肯定和褒奖。

守住心灵之约?有可能。对木兰来说,纺织劳动才是自己的本色,故乡才是自己精神栖息的港湾。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开”“坐”“脱”“著”“理”“帖”,六个动词一气呵成,充满了青春的动感和活力。如果说木兰战前的第一次抉择是为家为国牺牲了做女性的权利,那么这和平中的第二次抉择就为自己找回了继续做女性的自由。心灵的自由远比物质的享受更有价值。虽功成名就,却还心如止水,本色依旧。在木兰身上,寄托了创作者美好的愿望。

这还是一个爱美的木兰,因而更是一个真实的木兰。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木兰也不例外。

征前焦虑、征途思亲,又能屡建奇功、辞官还乡,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勇敢而又淳朴的巾国英雄。在创作者看来,木兰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思亲想家、并非天生顽强的女人,然后才是英雄。明代谭元春评价道:“尤妙在浯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香奁”,即梳妆用的镜盒。“无男子征戍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自呜得意的,竟然不是自己立下的功劳和应该接受的赏赐,却是对自己女性性别长期成功的掩盖。”(孙绍振《文本细读》)活泼,俏皮,纯真,令人忍俊不禁。

也许木兰不是所有人心目中完美的英雄,但她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英雄,既儿女情长,又英勇大气,是一位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英雄!这正是千百年来人们喜欢木兰的根本原因。一个“女”字,是木兰此英雄而非彼英雄的特质,是《木兰诗》此文本而非彼文本的特质。如果我们的解读不能围绕一个‘女”字展开,很难说是成功的教学。

从诗经看古代女性 篇7

一、《诗经》时代良好而优美的生态环境

1.《诗经》时代水量充沛的河流

《诗经》涉及水的有60篇, 约占全书的1/5, 许多篇目以水起兴, 黄河在《诗经》中出现过27次, 出现次数最多, 其他还有江、淮、河、汉、沱、汝、淇、泾、渭、溱、洧、汾、汶、漆等河流20余条及汾沮洳、甫田等泽薮 (1) 。从《诗经》各篇章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河流水量丰沛, 河水清澈, 水质状况良好。如《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南国之纪。”《毛传》:“滔滔, 大水貌。”《小雅·鼓钟》:“鼓钟将将, 淮水汤汤。”这说明自古以来江、汉、淮等大的河水量就非常丰沛。从《诗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条河流不仅水量丰沛, 而且水质良好。如《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一唱三叠, 水清如许。《郑风·溱洧》:“溱与洧, 浏其清矣。”《小雅·黍苗》:“原隰既平, 泉流既清。”《毛传》:“土治曰平, 水治曰清。”另外, 从《诗经》中记载的各种各样的鱼类, 鲤、鳟、鲿、鲨、鳢、嘉鱼、鳖、龟, 等等, 可看出当时的水质很好。

2.《诗经》时代的湖泊、隰地、州与丘

《诗经》中言及“于沼于沚”、“从子于沃”、“东门之池”、“彼泽之陂”、“集于泽中”、“东有甫草”、“王要灵沼”等, 所谓沼、泽、薮、池等, 自然是与湖泊相联系的。与湖泊相近似的是隰。在《诗经》中每将山隰连称, 如《邶风》云“山有榛, 隰有苓”;《郑风》云“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唐风》云“山有枢, 隰有榆”;《秦风》云“山有苞棣, 隰有六驳”等, 也有单称隰者。这反映了上古河域的一个生态地理特点。隰的周围长有丰茂的草木, 如榆、桑、苌楚、芦苇等喜水植物, 形成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在山与隰之间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 则是先民们所选择的较理想的宅地。《诗经》中还言及水中的洲、渚、沚、坻, 同时也常提到丘, 如曰“丘中有麻”、“至于顿丘”、“旄丘之葛”、“宛丘之上”、“陟彼阿丘”。它与水及洲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都反映了上古时代水居洲处的人类生存环境。

3.《诗经》时代分布广泛的森林资源

由于川流湖泊众多, 加之《诗经》时代北方气候温暖湿润, 因此影响到了当时的生态环境。

在《诗经》里, 反映出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 《诗经·魏风·伐檀》充分反映了“山西饶材”;有各种珍贵树种, 并且多用檀木为轮造车, 是为“檀车”、“香车”。另外, 《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诗经·小雅·正月》:“瞻彼中林, 侯薪侯蒸。”《邶风·击鼓》:“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秦风·晨风》:“鸟穴彼晨风, 郁彼北林。”《毛传》:“北林, 林名也。”从这些篇章和记载中可知, 在西周、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各地植被状况良好, 有较多茂密的森林覆盖。除林木外, 西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还有大片竹林分布。《小雅·斯干》:“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卫风·淇奥》:“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瞻彼淇奥, 绿竹如箦”。绿, 《集传》认为是竹的色彩, 水边多生竹。另外还有一些野生的植物, 如《唐风·葛生》:“葛生蒙楚, 蔹蔓于野。”蔹, 蔓生植物, 叶子多又小, 水生的。《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小雅·鹿鸣》中的“食野之苹”、“食野之芩”“食野之蒿”;《小雅·菁菁者莪》, 菁菁, 草盛貌等。

像梅这种亚热带植物, 在北方也较常见, 《诗·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说明在西安南面的终南山有梅。《诗·国风·召南》:“摽有梅, 顷筐塈之。”与此环境相适应的还有不少动物。夏商时期, 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 (2) 。《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 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 大赂南金。”由此可知, 春秋时期今淮河流域一带仍然有大象分布, 《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鼍即今天的珍稀动物扬子鳄。《小雅·吉日》:“发此小豝, 殪此大兕。”说明当时北方还产有现在只有热带地区才有的大犀牛。《诗经》中以动物为名的篇章有很多, 如《鹊巢》、《草虫》、《羔羊》、《蟋蟀》、《鹿鸣》、《鱼丽》、《白驹》、《玄鸟》等, 可见当时动物种群、数量繁多。

《诗经》305篇, 共记载动植物252种, 其中植物为143种, 内含草类85种, 木类58种, 动物为109种, 内含鸟类35种, 兽类26种, 虫类33种, 鱼类15种 (3) 。

可以说, 先秦时期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说明了中国为什么能够较早进入农业文明。黄土高原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农业起源中心, 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黄土高原有着极为良好的聚落和生态环境, 在当时既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带, 又是丘陵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更是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湖沼密布、植物葱郁、动物繁盛, 到处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 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大雅·公刘》:“笃公刘, 于胥斯原。”《郑笺》:“广平曰原。”用今天的意思解释, 就是平原。《小雅·六月》中有太原, 《大雅·绵》中有周原, 都和他们特殊的地形有关。《大雅·绵》:“周原月无月无, 堇荼如饴。”《毛传》:“月无月无, 美也。”《郑笺》:“周之原地, 在岐山之阳, 月无月无然肥美。”由此可知, 周族所兴起的周原一带, 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优越, 自古以来就是非常肥沃之地, 因而对日后周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颇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些诗篇正是对当日生态环境的描写。

二、先秦“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

生命离不开水, 故人要傍水流而居。根据《诗经》中的描写, 可以想见这种生态环境对当时先民生活的影响。丘阜水洲, 是人类避水患的生存栖身之所。川流是湖泊的水源, 湖泊是河流水量与气候、气温的调节系统, 洪水到来时它们可以泄洪储水, 平时则可以积水养河流;夏天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 冬天则散发热量使气温升高, 同时蒸发水分, 使空气保持湿润, 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湖泊还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渊薮, 这种条件对农业、渔猎, 都是非常有利的。一般认为周朝是个农业社会, 而忽略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古代婚礼纳采用雁, 吉礼以鹿皮为贽。之所以用雁用鹿, 反映了当时狩猎生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位置。

《诗经》时代的地理生态环境, 决定了农、渔、猎并举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人类更注目于自然的春秋更替与生物的休养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律, 顺天之所赐以充庖厨的生活情趣,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 使人们将自己的生活、劳动、欢乐、悲伤、忧愁, 融入了大自然的运行之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 他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祥和与亲切。在《诗经》中山水草木鸟兽都成了有情之物, 它们与人类共悲欢。“呦呦鹿鸣”, 是要与同伴共享丰美的苹草;“鸟鸣嘤嘤”, 是要求得到朋友的呼应;大量的以草木起兴的诗篇, 所展示的多是主人公抒发情感的状态。尽管《诗经》中也提到大旱、地震, 专家们曾指出西周初年有过短暂的寒冷期, 但这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 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 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共生或协调的问题, 认为人类活动要更能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同时还要调整被破坏了的自然环境, 使生态恢复平衡, 人地关系得以协调”。这种思想伴随着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的扩展, 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了。这种思想, 不但在当时极具价值, 富有启迪作用, 而且对于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 我国先秦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毕竟是很初步的, 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能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相比拟。先秦时期, 尽管人类已经作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能动性的主体呈现在自然界面前, 但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 对自然界开发和支配的能力相当有限,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周部族经历了采集、狩猎到农耕定居生活的历程, 农耕生活的安宁、祥和与温馨使得周人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怀。表现在诗中,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都成了诗人感性的依托对象, 触物生情, 借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懊恼、劳作的愉悦与艰辛。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引发环境与社会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情况下, 对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反思的结果。只有在这个时候, 人口、社会、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才会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三、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现代价值

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 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 而是协调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思想和现在世界各国关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惊人的吻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天人之约”。先秦时代保护自然资源的一系列措施, 与现代保护自然资源的办法也是一致或相通的。《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 却反衬出了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 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应该承认, 这些思想和理论是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至今对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生态环境的变迁有着自身的规律和区域特征, 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对应的规律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传统社会和思想中蕴涵的生态环境思想,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空前尖锐的矛盾孕育着人类的新思维, 上述矛盾的解决将导致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人类历史已经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在二十一世纪, 人类将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摘要:《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 这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先民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心理、情感。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 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 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这种生态文明思想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 延续至今, 并将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诗经》,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注释

11 刘毓庆.《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南京师范大学学校:社会科学版, 2004 (2) .

22 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从诗经看古代女性 篇8

关键词:婚俗;《诗经》;婚恋;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10-03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①从民俗学的研究中得知,人类之所以重视婚姻,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婚姻是人类社会和两性之好的基本制度。

婚姻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习俗,因此成为当时当地文化的一面镜子。先秦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源头,本文将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诗经》中所体现出先秦时代的婚俗。

一、婚姻的产生和观念

《昏义》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②《易经》载“天地姻媪,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③由此可见,婚姻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祭祀宗庙和繁衍后代。“合二姓之好”,说明婚姻的结合是两性用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在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上层统治者中极其常见。伴随婚姻的产生,就一定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被大众所认可的婚姻观念。

(一)婚龄观

《周官》记:“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张统治范围而提倡穷兵黩武,鼓励生育成了国家政策之一。男女到了一定年龄而仍未嫁娶,便会有官方组织他们自由结合。《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会之。”④《诗经》中也表现了统治者对适婚男女的交往实行较为自由的鼓励政策,如《郑风·溱洧》《郑风·野有蔓草》等。

至于“大龄”未嫁女,也勇于抒发多愁善感之情,如《召南·摽有梅》:初章说及吉而嫁,次章言及今而嫁,卒章言语之即嫁。诗歌三章章四句,用梅子逐渐零落的过程——(“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来比喻女子的青春渐消。“吉”“今”“谓”三字则把女子的心里活动变化展现的形象生动,写其对于出嫁越来越急迫的心情,这是一位多么善感的女子!

(二)“门当户对”的婚姻观

由于“和二姓之好”,婚姻成为一种多用来交换“政治”和“经济”的工具,诸如帝王只与诸侯国通婚,诸侯国也只在异姓的诸侯国之间联姻,这种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诗经》中如贺新娘出嫁的诗篇《周南·桃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诗歌连用三个“宜其”,道出这场婚姻对女方的夫家、娘家、家人都是有利有益的。再如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卫风·硕人》,诗歌第一章章三句,所说的“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都讲述了“硕人”的身份足以和卫侯相匹配。

(三)贞操观

在古代社会,贞操强调的是女性操守和品行的正当性。贞操观念在婚俗上约束了妇女的性道德,这种贞操观不仅贯穿了女子出嫁前后的一生,甚至还涵盖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之内,如:殉葬制。

(四)生育观

婚姻承载着“下以继后世”的使命,生育观念成了婚姻极其重要的,这一观念包括“多生子和生儿子”两个意思。如《周南·螽斯》:螽斯是蝗虫的一类,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昆虫,一生可产九十九子,所以在传统社会,多以“螽斯”来比喻,作为吉语祝其多子多孙。另外,《大雅·思齐》,对周文王善于修身和治国之性情进行赞扬,同时用“大拟嗣徽音,则百斯男”来歌颂文王之妻太似用多子多孙来兴旺王室。

不仅如此,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生男生女存在很大的差别。“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并且“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然而“乃生女子,载寝之地”,甚至是“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小雅·斯干》的记载体现了这种差别。从男女出生所处之地来看,《郑笺》言:“男子生而卧于床,尊之也”;⑤“(女子生而)卧于地,卑之也。”⑥再看两者之间玩耍的玩具,男子是“璋”(一种玉),女子为“瓦”(纺砖),仅在价值上两者差别便一目了然。

二、婚前嫁娶之礼

“古视婚姻意义深远,礼仪遂以庄重为尚,故意纤其进行之程序,藉示民情之不读,于是六礼兴也”。⑦可见,婚姻嫁娶有一定的礼数可循。《卫风·氓》就载“匪我愆期”的原因是“子无良媒”,并且提出了婚时,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一)纳采

纳采,用雁。《白虎通义·嫁娶》载:“贽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⑧雁往来有信、顺乎阴阳,可借以表示媒人对信用的注重;另一方面,有能力捕雁,也显示了提亲男子的勇猛能干,因此在男方提亲之时多用雁。

(二)问名

《仪礼·士昏礼》载:“摈者出请。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纳釆当日,问名礼在完成纳采之后举行,问名仍然以雁为礼。问名的目的是为避免男女同姓,从而恪守同姓不婚的制度,加上询问女字的生辰八字以占卜吉凶。

(三)纳吉

婚礼举行前,为了测吉凶,男方要进行占卜。如是吉兆,男方便派媒人以雁为礼去女方家告吉,婚事将继续进行;如是凶兆,婚事至此告破。《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说的便是纳吉,因“无咎言”才有婚礼的继续。

(四)纳征

如今,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就是古代的“征”。“其实六礼唯纳征用幣,余皆用雁也”,⑨可见纳征时不再用雁,取而代之的是钱币。自纳征礼完成后,男女双方还需订下婚约。

(五)请期

郑注:“主人辞者,阳倡阴和,期日宜由夫家来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媒人将男方早已占卜好的嫁娶吉日告知给女方,因为告知时需要用请示的口气来表示不敢独自裁断,故称为请期。

(六)亲迎

作为“六礼”之中举足轻重的仪式,亲迎指男方前往女家进行的迎娶仪式,这在如今仍然通用。“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大雅·大明》记录了周文王前往渭水亲迎太姒的事件。此外,《诗经》中描写亲迎之礼的还有:《大雅·韩奕》,写“韩候迎止,于蹶之里”;《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等。

由此可见,“六礼”在《诗经》时期已经普及,主要在上层社会通行,但即便平民百姓的婚礼相对简单,“六礼”的程序也基本得以通行。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六礼”,至今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或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通不便、风俗差异,婚俗文化也表现出些许不同。

三、婚后生活

“合二姓之好”是结成婚姻的目的,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达成的约定,并未顾及到新婚男女的婚后生活是否和谐。在婚前没有接触和了解的夫妇双方,与现在的自由恋爱因爱而结合的婚姻相比,更像是一场赌局中被跑出去的赌注。

(一)融洽

《郑风·女曰鸡鸣》是新婚夫妇之间对话形式的联句诗,“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对早起、禽射、烧菜、对饮、相期偕老的叙述,体现出的是和睦欢乐的新婚生活。再有《齐风·鸡鸣》写女子催丈夫早起,以免耽误正事。此二者所歌的都是婚后的幸福生活,是融洽生活的典范。

婚姻生活中的这种融洽,体现了男女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如《邶风·击鼓》及《王风·大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融洽生活的最好诠释。

(二)矛盾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卫风·氓》写女子婚后承担一切家务,没日没夜的劳作却换来丈夫的粗暴对待、兄弟的咥笑,只留下自己悲悯哀怨。

《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等也属于《诗经》中表达弃妇之情的诗作,这类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和抒发抒情主体被抛弃的苦痛,叙述婚前、婚后的对比,刻画了一系列天真多情、勤劳善良却遭到抛弃的传统封建女性,她们是社会生活的牺牲品。

这类矛盾的存在并非偶然,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矛盾必然存在与封建礼教和妇女家庭幸福的愿望之中,当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时,处于弱势的一方必遭受破坏。或因无法育子、或因年老色驰、或因男子喜新厌旧用情不专,即便没有违背“出妻”规定,有着纯朴、善良、忠贞性情的女子也不能完全避免遭受压迫和损害而沦为弃妇的境况。

四、结语

由一夫多妻制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由父母之命到婚姻自由,婚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而变化。婚俗文化是行走中的画卷,它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是价值观、审美观和性意识的体现,为研究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总体来说,《诗经》是我国文化源头的一部代表作品,其存在的形式不仅仅是诗歌,价值及意义也绝非仅限于传统文学成就。从民俗学角度看,《诗经》所体现的这种接近原始的婚俗,是婚俗文化的源头,读者在领略到婚恋诗歌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对早期民族的爱情婚姻观也有所了解。正是基于这一婚俗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的补充纠正,才形成了我们而今较为成熟完善的婚姻观念。

注 释:

①③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724,652-653.

②朱彬撰.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877.

④杨天宇.[十三经译注]《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5.

⑤⑥程俊英.诗经注析(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1.547,548.

⑦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99.

⑧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0.

⑨[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96.

参考文献:

〔1〕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广西: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3〕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扬之水.诗经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朱熹注,赵长征点校.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0〕夏传才.《诗经》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周满江.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3〕杨天宇.[十三经译注]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5〕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18.

〔18〕朱彬撰.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

上一篇:看见名著读书笔记下一篇:城乡生育观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