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中的职责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不尽”。当今世界, 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 大学生只有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 才能真正自由进入学习和创造的殿堂;真正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得以“适者生存”。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 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捷场所。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造就21世纪信息社会急需人才, 是实现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 最早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 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 (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 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 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 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 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培养;信息观念与道德教育几个方面。信息素养教育在于培养学生鉴别、检索、评价和综合运用信息的技能, 并将其应用到思考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学术交流和终身学习中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 是与学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注重实际运用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建立以知识、能力、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2.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与信息素养水平状况

2.1 高职大学生的特点

扩招形式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态环境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状况, 就高职层次的学生而言, 他们自身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低三悬殊”的现象:“一低”是指和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三悬殊”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能力和心理方面的差距较大。其次, 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导致自身个性心理不健康、不成熟。第三, 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高职院校的大专身份与他们的远大理想 (进重点或本科院校) 有差距, 心理失去平衡, 甚至怀疑自己, 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第四, 自身素质与学校要求不适应, 虽然圆了大学梦, 但进校后, 由于自身学习基础不扎实, 学习能力差, 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第五,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近年来, 由于高校的扩招, 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使他们看到一部分学生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 联想到自己, 就会产生就业压力。

2.2 高职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状况

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 若缺乏信息意识, 没有信息素养, 就会成为信息社会的文盲, 被社会淘汰。那么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怎样?表现在:

第一, 信息意识淡薄: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书籍;平时很少是为了某个研究目的, 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意识。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职业院校对于信息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教育力度不够,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信息意识的觉醒与提高。第二, 信息能力亟待提高:目前, 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缺乏信息检索等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面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全面冲击和知识经济的深刻影响而显得束手无策;缺乏起码的检索策略和能力, 尤其检索技能落后, 许多学生对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检索技能的掌握不够深入, 只好以手工代替, 降低检索效率。第三, 信息利用不充分:许多学生只习惯于从著作、期刊上获取信息, 很少甚至从不查阅参考工具书, 很少利用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第四, 信息积淀匮乏:许多学生急功近利, 缺乏长期、系统的读书计划, 信息获取的功利性较强, 往往图一时之需, 仅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任务, 才到图书馆去资料收集信息。第五, 信息需求欠缺:主要体现为对信息价值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信息需求的实用心理, 导致信息需求中的片面和不稳定。还有的学生只是出于娱乐休闲的动机, 满足消遣猎奇心理, 专业书籍尤其是理论著作、论文很少阅读, 相反, “闲暇”的书籍却大有市场。第六, 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 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这些状况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另一方面主要反映了信息化社会信息道德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发展。

3. 全面重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 迎接21世纪人才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 信息社会化的快速发展, 作为未来信息社会的人才——大学生, 必须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这已成为现代人基本的素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是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教育学习。为了使终身学习的目的得以实现, 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只有具有了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在信息社会中及时获得有效信息。为了实现广泛意义上的学习活动,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才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至少是实现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是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是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出发来开展教育;信息素养恰恰是未来社会人所必需的素质之一。因此, 对现在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是很有必要。此外,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对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一是为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过程中, 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利于独立意识, 沟通能力和自我评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4. 高职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职责

4.1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他们毕业后将主要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学生的求职需要层面上, 更重要的是要负责地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提供必要的可能性和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而信息素养的培养正是以学生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 强调其个体的学习能力,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学校一项长期重要的教育内容。高职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信息资源中心, 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广博的知识信息, 而且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查找信息的指导者, 是大学生与信息资源之间传递的媒介。同时, 高职图书馆具有特殊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它对启迪大学生思想、开拓知识视野、加强学术探讨等方面的职能优势, 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在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 图书馆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信息设施, 为全面推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服务。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 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信息素养作为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标准之一。可见, 信息素养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更应把它看作素质教育的灵魂来培养, 是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新内容, 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强化读者的信息素养, 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吸收利用技能, 是“授人以渔”的举措。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理应成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基地, 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因此,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2 对高职图书馆发挥职能作用的思考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宝库和信息中心, 是为教育服务的重要机构, 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硬件支撑。履行教育职能是推进高等教育前进步伐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高职图书馆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主要承担者。高职大学生的读书学习, 离不开图书馆这块营养宝地, 他们在校有许多变化归结于图书馆。迈入高职学校的大门, 他们就对图书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多数的同学信息素养偏低, 表现为信息意识缺乏和信息获取能力差, 对文献信息知识需求显得盲目被动, 甚至不清楚图书馆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不知道图书馆对自己的学习能提供哪些帮助, 不知怎样去利用图书馆, 怎样获取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识, 更不要说利用信息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只能“望洋兴叹”, 显得非常无奈和困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学习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成为现在社会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课题。而作为高职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就要拓展自己的教育职能, 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责。当今社会信息化, 使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它所需的大学生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能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文献信息储藏中心的功能, 决定了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文化机构, 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阵地。高职图书馆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是大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信息教育所必备的物质基础;具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设备, 能够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手段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条件并营造环境;拥有一批既有实践工作经验, 又熟知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检索的工作人员, 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力量, 有能力指导大学生检索各种信息。因此, 高职图书馆完全有能力提供其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信息职能的平台, 从而保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顺利与有效地展开。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学生在校求学, 获得的不应只是“黄金”, 更重要的是应当获得“点金术”, 换句话说,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也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对其信息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是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主力军, 职业教育, 既承担着人类知识普及与文化继承, 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对未来竞争的决定作用也越显突。因此,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中的职责。

摘要: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中获胜, 就必须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信息素养的内涵、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及信息素养水平现状入手, 探讨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理论价值以及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职责。

关键词:培养,信息素养,大学生,高职院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张静.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质研究[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王伟.大学生信息素质具有与大学图书馆[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5

[3] 熊飞.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信息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年, 2004.6

[4] 张海萍.信息素质的培养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2

[5] 汪文勇, 廖爱姣.探讨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现代情报, 2004.4

[6] 郭启松, 张永军, 宋蓓玲.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创新探讨[J].情报杂志, 2008.1

[7] 吴红.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的责任[J].理论月刊, 2006.8

[8] 林仙梅, 徐晓敏.图书馆应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杂志, 2002.2

上一篇:高校智慧校园的研究与实现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学校培训中心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