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高铁发展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必要的,目前正处于良好的时代背景中,其需要依托背景、完善制度、吸引人才、吸收沿线城市优秀成果,利用高铁自身的平台优点形成统一性、中国式的高铁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硬实力共同面对国际市场的壁垒与竞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论文 篇1:

日本动画对国产动画发展的启示

【摘要】中国动画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辉煌之后,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又开始露出曙光。而日本却已在国际动画界独树一帜,中国动画应从日本动画中汲取营养,从而壮大自己的动画产业。本文分析了日本动画成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动画发展的现状,探寻我国动画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日本动画 国产动画 启示

动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在国家的创意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并带动了周围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促进音乐话剧等演出业的发展,同时,它也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意集群的实力,有效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的中国,很多大中型城市都瞄准了“动画”这块巨大的蛋糕,纷纷打出动漫创意园区的旗号,有志于发展动漫产业。然而,中国的动画产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优秀动漫作品,创新性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等,这些都使得中国动画的品牌难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市场打响。因此,处在快速成长的中国动画应该借鉴动画强国的经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动画产业之路。

一、中日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与专项资金等各方面的持续性支持:自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视在黄金时段(下午5点——晚上8点)一律停止播放外国动画片的规定,对国产动画的播出平台给予了政策上的鼓励;政府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从而保证了动画发展的资金充足。然而,国内的动画产量仍远远不能满足播出平台的需求。

2009年,在央视索福瑞搜索范围内的市级及以上频道中播放的动画片总长约为580万分钟,而2009年通过审查发行的国产动画片约为17万分钟,这说明播出需求量和生产量之间差距还很大,重播、同播现象严重,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先后在164个频道播放,《猪猪侠》在185个频道中播放,《哆啦A梦》在100个频道中播放,这说明高质量的国产电视动画作品缺口很大。①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动画的定位不清和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一稿定终身”的症结,这些不利于激发动画生产企业的创造性积极性,也不能够聚集动画生产所需要的巨大资金投入,于是,生产出的影片大都是“命题式”创造,失去了动画的活力。

相比之下,日本的动画产业如火如荼,日新月异。它的真正崛起是在二战后,在手冢治虫,宫崎骏,大友克洋等动漫大师的带领下,动画片变成了经典艺术品,日本动画也成了可以与美国迪士尼抗衡的动画品牌。与此同时,日本动画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稳固支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创作风格和产业模式,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如2002年推销到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的产品总收入达到43.5911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

日本动画频频在电影界刷新票房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殊荣,如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创造了2.5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更斩获了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片电影奖等奖项。

二、日本动画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

比较中日的动画发展,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国动画产业的差距,同时,随着中国的开放,国产动画市场势必要受到外来的冲击,那么如何增强国产动画的竞争力,创新性,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中国儿童创造出更多的本土动画形象呢?这是一个值得探寻的问题。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多向日本动画学习,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下面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为例,从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来分析日本动画的优势所在:

(一)完善动画的外在表象形式

1、明确动画的受众定位

中国动画的受众群体呈现出以孩子为中心,父母和祖父母的亲子活动为两翼的“家庭式”结构。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动画的受众定位主要放在少儿,幼儿这一群体,对开拓青少年以及成人受众市场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而日本动画却打破了这一限制,让动画成为一家人都能欣赏的艺术。宫崎骏动画《龙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定会对《龙猫》中体现的单纯深切的姐妹深情感到无比亲切。小主人公小梅在那一刻已成为每一个观众的妹妹,是童年记忆里跟在自己身后弟弟妹妹的缩影,所以每个人都在焦急地寻找着走失的小梅。《龙猫》就是用孩子最纯真、开朗的神色来眺望大人的世界,以此赢得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我国动画产业也需要改变动画定位单一的缺陷,拓展受众群体,使其成为所有年龄层次观众都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这一点上就做的较好,电视电影齐上阵,显示出了动画的巨大魅力,但是故事情节仍比较简单,形式大于内容,依然吸引不了成年观众的眼球。

2、加强动画的故事性和创造性

一部动画片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和故事的好坏,而不仅仅是高端的技术。观众在看动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听故事的过程,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扣人心弦的讲述方式都是吸引观众的法宝。日本动画就非常重视情节的构建,如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所讲述的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十岁日本女孩的故事。她不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时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甚至惹人生厌。但是观众在通过感受她曲折的拯救父母的经历,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以及穿插其中的她善良勇敢的性格和美好的爱情,最终都会喜欢上这个可爱的角色,这就是故事的魅力。而国产动画的故事大多本着说教的目的,忽视了故事情节的生动性,这是国产动画受众面窄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国产动画《蓝猫淘气3000问》,它采用百科全书的方式,一集介绍一个科学知识,对于向少儿受众普及知识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其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几乎每集都是一个翻版,而且卡通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不到位,因此其受欢迎的程度便大打折扣。

3、鲜明的动画色彩和声音

作为一位东方艺术家,作为二维动画的执着追求者,宫崎骏一直坚持着亲自手工绘画。对于他来说,每一帧画都寄予着他对付出一生的动画事业的深情。在绘画中,他认真思考每一个形象设计,再进行着色,力图使动画的色彩借助想象的画笔,表现出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动画配音也很重要,如何通过特定的声线和说话的风格来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是一门艺术。在这点上,日本的声优体制显示了充分的优势,它给予动画配音演员很大的自由度和表现空间,而不像国内只推崇明星效应,这既可以培养专业动画配音人才,也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一举两得。同时,日本动漫在配乐和主题曲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用动画的配乐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必要的氛围,同时也使配乐和主题曲成为一部动画的标志,让人一听到音乐就想到动画。例如,宫崎骏动画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配乐大师久石让。作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他担任宫崎骏的音乐监督,创作出来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天空之城》和《幽灵公主》的音乐,不仅旋律优美,与画面配合度也十分高。

(二)提炼原创动画的内在特色

1、以民族精神内核充实动画

民族性是一个国家动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源泉,只有继承本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形成独有的特色。而国产动画在挖掘传统民族精神方面就做得不到位,反而被外国动画制作公司抢占先机,如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的《七龙珠》、《中华小当家》等,都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创作的。而日本动画对自己的民族风格表现的非常好,宫崎骏的动画作品经常呈现多山岛国的地形、苍茫的山谷、极具特色的木构建筑和清一色的东方面孔,这些都体现了典型的日本民族性格。即使是以西方面孔为主角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其中的主题也是东方文化的内核——勇气与爱,动画迷一眼就认出这是感情细腻,爱好幻想的日本动画,这不是优良的技术和精美的画面所能替代的。而我国历时5年,耗资1.3亿元并集合了6位国际动漫精英的制作班底,被称为“中国动漫史诗”的3D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在这部号称“中国首创”的动画中,东西方的特征都没有得到展现,观众既不能在片中体会到本土文化,也没有任何新奇特色,因此受欢迎程度很低。以此看出,中国动画要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语境合流,发挥出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才能使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历久弥新。②

2、让动画在想象力的天空飞翔

没有想象力的动画就像是失去翅膀的飞鸟,奇特的想象力和充满幻想的唯美正是动画这门艺术的迷人之处。宫崎骏动画里有会行走的路灯,会移动的城堡,悬浮在空中的城市,骑着扫帚飞翔的女孩,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都大大扩展了动画的张力。同时,在不断变换的背景,动画可以触碰到很多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如《千与千寻》里神仙的世界,《风之谷》里腐海的世界,《魔女宅急便》里魔法的世界,这些奇特的故事背景无疑都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而国产动画缺的正是这种原创的想象力,如在《福娃奥运漫游记》中,唯一的创新就是穿越时空,除此之外完全是介绍奥运历史和体育项目的奥运宣传片。但是,想象力并不等同于脱离事实的空想。想象力的发挥是要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在给观众带来惊喜的同时,增进真实感,使动画的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的愉悦体验。日本的动画很多都能够在故事情节上出其不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想象力方面的设计,只有想到观众所不能想到的,并且将其付诸现实,就能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想象力的神奇,从而有多种满足的惊奇感。

3、动画要富有生活和人文色彩

纵观日本的动画,很多作品都富有生活和人文色彩,而宫崎骏就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其每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但其中都蕴含着对自然,梦想,人生,生存,环保的思考。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讲述的是男孩宗介解救困在玻璃瓶中小金鱼波妞的故事,在故事中,波妞的父亲因为发现人类污染环境的丑恶,所以制造了另一个水下世界。他的女儿波妞也因为沾染了人气,要被打回原形,而最终却被善良的宗介所救。其中的主人公宗介的原型就是宫崎骏的大儿子宫崎吾郎,本片也表达了宫崎骏父子两人的深情。在影片中,波妞在宗介家吃泡面的情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活泼可爱的性格以及和宗介之间美好的友谊,都仿佛是观众邻家的小孩一般,现实生动。而国产动画鲜见体现生活和人文内涵,其目的都是一味的说教,而忽视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如很多动画向孩子们传递的都是远离现实生活的那一面,如爸爸妈妈可以不工作而整天陪自己玩,自己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变出来,甚至一些动画将武侠小说融入到动画中来,宣扬侠义精神等等,这都使得其缺乏生活情趣,显得苍白空洞。

结语

从文化的角度看,动画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育、启迪、思考、希望和梦想,在文化层面提升生活的品质与质量。同时,动画采用虚拟现实世界的美好模式,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释放现实压力的途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依托于一个民族的动画更是如此,它肩负着宣传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使命,这就要求,国产动画应树立大国意识,转型生产体制,使其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国产动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也只有这样我国动画才能屹立于世界动画市场。

参考文献

①贾秀清、薛安超、王娜:《我国电视动画发展现实面面观》,《现代传播》,2010(8)

②张田田,《中国动画发展策略》,《新闻前哨》,2007(8)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徐 盟

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论文 篇2:

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摘 要:中国高铁发展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必要的,目前正处于良好的时代背景中,其需要依托背景、完善制度、吸引人才、吸收沿线城市优秀成果,利用高铁自身的平台优点形成统一性、中国式的高铁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硬实力共同面对国际市场的壁垒与竞争。中国高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重视度也相对缺乏,高铁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民众的意识也较薄弱,与日本新干线、法国TGV的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还存在不少差距,未来竞争激烈。

关键词: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统一性;“中国式”特色

一、中国高铁发展的情况

高铁是当下中国飞速发展的产业之一,也被外国人誉作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从高铁技术的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完全创造出自主知识产权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准动车组,经历了数十年时间。回顾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老牌高铁强国的发展史,这样的速度是令世人惊讶的。截止2017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6.3%,其中包括经受高寒地区、亚热带气候区等不同气候与地貌考验的高标准线路。目前已经“四横四纵”并向“八横八纵”迈进的中国高铁线路网,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技术最完善的高铁网。2017年7月,“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的投入运营是中国高铁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真正拥有了完全意义上自主研发的高铁。

中国高铁数十年的发展道路是极为艰辛的。舆论方面,受到国内外众多的质疑,如认为并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而是运用他国技术,使用德国西门子等其他品牌零件,甚至需要国外维修人员,而且引进的仅是制造技术,核心技术无法掌握,全靠在跌打滚爬中摸索。中国高铁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过程。从表1中可见,从2004—2006年,中国分别引进加拿大庞巴迪的CRH-1、日本川崎的CRH-2、法国阿尔斯通的CRH-5和德国西门子的CRH-3车型,其中CRH-3时速为300km;2007—2017年,中国通过吸收消化制造的“和谐号”,分别是在CRH-2和CRH-3的基础上演变为CRH-380A和CRH-380B,其中,CRH-380B基本运用的都是西门子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是CRH-3的升级版;2017年7月代表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投入运营。

中国修建的于2014年通车的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开启了高铁面向世界市场的局面,在与日本、德国等老牌高铁强国的竞争中,以及欧美国家的技术壁垒、不信任中以丢单的教训逐步成长,鞭策自身加快自主研发的脚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概念,以及高铁“走出去”战略为中国高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和强大的保障性。

中国高铁的发展适合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人口、地域广阔、经济文化有待迅速发展的国家的基本国情。近年来,选择乘坐高铁出行的民众数量越来越多,例如,2018年国庆节当日广州南站的到发旅客就高达68.1万。在京津高铁开通后,两个直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京沪高铁运营后,沿线城市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速度拉近了距离,使“双城生活”也变成了现实。很明显高铁的发展给地区经济以及民众的生活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二、高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密切关系

中国高铁目前已经实现“四横四纵”的巨大高铁网,正在逐步落实2020年达到3万公里“八横八纵”的目标,有力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联动。截止2017年,建成6周年的京沪高铁就架起了“高铁经济走廊”,沿线城市依托高铁,建设了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激活了城市发展潜力,带动了经济协调发展。

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会议上均不断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具体要求,习近平书记更是提倡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铁的发展为沿线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气象。目前,很多城市利用高铁作为传播他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媒介。例如,南京就把主打南京城市文化元素的“南京礼道”文创品牌通过南京设计廊的形式入驻高铁站平台,把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及产品传播给来往的旅客。不少城市还把自身的旅游文化产业与高铁相结合,如广州利用广深港高铁提出1—4日旅游计划,形成大湾区旅游新格局;北京利用京津高铁开通两地一日游计划等,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铁路的很多遗址也被作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热门的开发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浦口火车站,是目前唯一遗留的民国风格火车站,它的旧址于2017年开工改造成文化展览馆,主楼和售票处可供参观,将成为南京又一文化亮点。2016年具有140年历史的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建立了“创客走廊”,已入驻的创客团队包括科技型、艺术制作型、互动体验型和休闲聚会型等多种类型,以体验、社交、创意等为目标,建设成上海创新、创业、创意承载地与集聚中心。可见高铁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中国高铁应该需要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高铁在实现带动沿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需要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从宏观角度来看,高铁沿线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铁密切相关,甚至部分以高铁作为传递文化创意的必须媒介,从而把这些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归纳为高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不无道理。从微观角度来看,高铁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指高铁最本质的文化体现,或许这样局限一点,但确实应该被认为是必要的。图1中可见,中国高铁既然已经发展,那么必然也必须产生自身的文化,有了高铁文化就应该体现出来,通过转化的方式形成可以具体落实文化传播发展的平台,高铁文化创意产业便产生了.在这个平台上,中国高铁应该发挥与国家的体制、价值观念及特色传统文化等一致的、广阔的文化创意视野来保障中国高铁更扎实稳固的“走出去”。例如强化App等服务,完善品牌形象的设计,打造文化趣味性产品、活动等,以软实力助力中国“复兴号”展示中国高铁的国际形象。

目前,与中国高铁相关的热门App有12306、高铁管家、智行火车票等,从它们的系统中可以获得购票、改签、酒店预定、约车等基本服务项目,特色性稍显不足,服务范围还不全面。一是品牌形象设计除了CRH标准动车组的LOGO之外其他统一的视觉形象缺乏,已有的小动画《高铁的前世今生》《五分钟了解中国高铁》等作品均围绕高铁知识、高铁发展方面进行宣传,还未能够真正运用文化创意手段服务于高铁,服务于民众。例如,日本运用GIF小动画来讲述新干线的创新技术和贴心服务,比如怎样使用自动售票、列车上有餐厅服务、盒饭有哪些品种、窗外的景观是多么美以及快速高效的夜间维修等细节,让民众能够通过动画了解乘坐新干线的一些操作活动、项目和体验。二是文化创意产品还多停留于日历、列车模型、钥匙扣、明信片、文件夹等陈旧老式的基本创意。可以说中国高铁在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目前整体处于初步阶段,后续路程长远,挑战不断,发展空间巨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出现“奥运高铁”,这是融合中国元素、奥运主题以及京张百年铁路文化为一体的智能化高铁,这是高铁科技与文化创意的再一次结合,值得期待。

四、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根据中国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从SWOT分析的科学方法中寻找下一步发展的可行性依据。接下来便基于内部、外部环境两部分内容对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详解。

(一)优势

1.高铁背景稳固强大(政治、经济、文化)

中国高铁总公司属于由中央管理国有企业,对于高铁的发展,国家一直以来给予强有力的各方面的支持,目前高铁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肩负“高铁外交”的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源、经济支援、文化基础。发展中会拥有国家及沿线城市政府的各种优质资源的保证以及政策优待,有利促进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铁背后强大的国家经济的支持也是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数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中国高铁精神,这也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同时高铁沿线城市不同的优秀传统及民族文化也为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丰盛文化。

2.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阶段,国家鼓励各地进行文化创意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都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高铁也为沿线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收获。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中,高铁发展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必要的,并且是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与国家利益、价值观念保持一致。

3.深受沿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影响

如今高铁沿线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都有了很大的起色,形成了百花齐放、争芳斗艳的发展态势。2017年广州佛山开展首个高铁主题旅游博览会,沿线8个省份,18个重点节点城市参与。2016年南京设计廊入驻了南京南站,把城市文化创意通过高铁媒介传播出去。沿线城市优秀的文化及产业成果都给予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触动与影响,甚至是取得合作发展的机遇。

4.依托高铁平台人流量大、区域广泛、时效性快的优势

高铁天生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到优势,它自身就是资源广阔的媒介平台,拥有强大的传播力,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不受单一文化的限制,信息更新快速。第一,高铁具有人流量大的特征,单每日客运量就达到400万,巨大的人流不但是文化传播的对象,同时也是文化二次传播的有效中间媒介。第二,高铁经过的地域数量多,不但传播范围广阔,接触的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以及文化创意成果也丰富多样,可形成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智库。第三,高铁设有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拥有快速处理信息,保证信息时效性的能力。

(二)劣势

1.加速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易忽略软实力的发展

中国高铁在飞速发展技术硬实力的时候明显忽视了文化创意软实力的提升。就目前高铁的品牌形象设计而言,除了CRH的LOGO以外,复兴号字体并未设计,各条高铁线路也未有文化體现或文化区分。高铁文化创意产品也处于基础阶段,并不成体系。文化创意活动也未有突出表现。整体而言,中国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或许是高铁的技术硬实力的强劲之势弱化了它文化创意发展的意识。

2.受沿线地域不同风俗文化影响难以形成标准统一性

高铁沿线地域的城市数量众多,民族不同,传统风俗文化也产生相应差别,高铁在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地域的不同情况及特征。多样性、复杂性的客观因素的存在,加大了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标准统一性的难度。

3.目前高铁没有形成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完善制度以及人才应用方案

高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多处于高铁与沿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而高铁自身的部分还具有较大的空白,有待进一步去补充。完善制度是高铁发展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任务,可进一步指导与保障发展实践过程。如何合理利用人才也是发展需考虑的重要部分。目前,高铁发展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还很稀缺,人才应用也未有明确方案。

(三)机会

一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战略等对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的同时,提供广阔市场及发展机遇。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为中国高铁打开了面向世界的新局面, 中国向泰国、澳大利亚、中东欧、非洲、英国、美国等地区大力推广自己的高铁,并取得相当优异的成果。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并逐步被世界接受的同时,高铁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国际市场与机遇,但也迎来了国际化的新要求。

二是国家有关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对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有效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文化产业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因此,这些政策对高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样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人才市场的充裕以及人才对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的关注度日渐提高。随着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进步,在实践中培养出的相关人才越来越多,各高校也在不断输出新生力量。高铁的时代性发展使它成为国内外的焦点,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同时也引发文化创意人才的兴趣与投入。

(四)威胁

1.受到中国高铁在欧洲市场遇到的贸易壁垒的影响

中国高铁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高铁面临的国际境遇密切相关。中国高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困境,其中便有欧洲市场的技术标准壁垒以及市场保护。中国高铁经过数十年震惊世界的飞速发展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先进技术,加上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多样复杂的客观因素,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铁网,最长的高铁里程,最全的高铁技术,拥有在复杂运营环境中获得的高铁运营数据和经验,尤其是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高达全球66.3%,是名至实归的世界第一高铁大国,所以说中国高铁应该存在“中国标准”。然而“欧洲标准”使中国高铁在面向市场时的产品装备,包括信号、机车、钢轨、水泥、橡胶垫片、紧固件等,还包括设计规范和工艺流程都需要获得欧洲认证,将大大增加成本,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高铁所面临的国际困境将给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必然的影响。

2.国际化冲击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式”特色

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于高铁及高铁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际化既能给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现代方式与优秀成果的借鉴,又能给以强大的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增加了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中国式”特色的难度,容易产生迎合国际化而丢失“中国式”的发展偏差。

3.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

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面向世界,必然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老牌高铁强国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高铁也在方方面面不断改进与发展。例如法国的高铁,原“TGV”改为“inOui”,所有的视觉形象也进行了彻底翻新,旨在给高铁形象注入新的活力,之前旗下的“OUIGO”则设计了充满趣味性的动画。日本也在往返于九州福冈的博德站和关西大阪的新大阪站上线了“Hello Kitty新干线”,其中包含车厢内部主题商品售卖、真人拍照、站台主题咖啡厅和商店等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希望通过此举让国内外的人都能够喜欢新干线,除此日本还以艺术化的形式打造了“现美新干线”,全车展示艺术作品供鉴赏,还有儿童游乐室与艺术主题咖啡厅。相比之下,中国高铁在文化创意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差距,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五、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依据中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之间的联系可分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OS(机会结合优势)

合理运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及国家有关文化创意、文化自信的方针政策提供的有利环境与市场机遇。

依托高铁稳固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优势,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及储备人才。

吸收沿线城市优秀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最大化发挥高铁平台人流量大、区域广泛、时效性快等特征的作用。

(二)OW(机会结合劣势)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战略支持的有利环境下高铁技术硬实力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需重视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软实力发展,紧跟高铁“速度”。

在国家有关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自信等方针政策,以及沿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保证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本质的统一性。

着手形成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完善制度以及合理的人才吸收、引用、储备方案。

(三)TS(威胁结合优势)

以高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稳固强大背景,国家有利政策,丰富资源等条件为投入国际市场形成的激烈竞争做保障。

从沿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中挖掘优秀文化和经验,吸收消化国际化优点,最终形成“中国式”特色的高铁文化创意产业。

进一步深入国际市场,高铁科学技术与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并肩而行,让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变成真正“走进”世界。

(四)TW(威胁结合劣势)

加速提升硬实力的同时重视软实力,克服沿线地域不同风俗文化的影响因素形成高铁文化创意产业的标准统一性,面向国际化的同时打造“中国式”特色。

重点形成高铁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完善制度以及人才应用方案,以科学的制度与实力迎战国际竞争。

突破贸易壁垒有助于缓解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

六、结语

中国高铁在數十年的振兴发展中已经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名片”,实现了从引进、吸收、改造、创造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文化。在中国辽阔庞大的高铁网下,需要的不仅是高铁技术上的先进、速度与安全,服务上的舒适、贴心与多方位,还有高铁文化的塑造与体现,高铁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化高铁文化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变得尤为必要。依托高铁自身的稳固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加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以及发展创意文化、文化自信等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高铁更应加强文化创意软实力的发展意识,完善制度,吸引、储备大量人才,吸取沿线城市的优秀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最大化利用自身平台人流量大、区域广泛、时效性快的特点,发展形式内容多样,但方向、本质统一,并具有“中国式”特色的高铁文化创意产业,与高铁科技硬实力相互配合,共同面对国际贸易壁垒以及激烈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铁讯.高铁客流量再创历史新高[N/OL].番禺日报.2018-10-3[2019-07-23].http://news.gaotie.cn/yunying/2018-10-03/478048.html.

[2]中国高铁动车组发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EB/OL].2016-07-22[2019-07-23].http://www.gov.cn/xinwen/2016-07/22/content_509

3482.htm.

[3]徐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

[4]徐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4).

[5]赵安然,陈成效.广深港高铁解锁旅游新模式 大湾区旅游格局形成[N].南方都市报,2018-10-08(GA02).

[6]胡优玄.“一带一路”倡导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竞争力提升路径[J].业经济研究,2018(17).

[7]马若泓.铁路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化提升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3).

作者简介:

成寓寓,博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作者:成寓寓

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论文 篇3: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上)

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着眼于产业发展全局,考虑产业近,中和远期发展过程,对产业模式进行的整体筹划。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决定动漫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甚至成功的关键。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创新是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定性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应借鉴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形成的成功经验,采用以原创为核心,服务外包、衍生品设计生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支撑,五个方面同时并举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激发中国动漫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发挥后发优势,产业迅速崛起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

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模式和发展规律

国际动漫产业,尤其是动画产业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条件下,已发展成为成熟产业。在国际动漫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发展中,由于各国情况、发展动漫产业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不同,形成和选择了适合本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不同战略模式,并获得成功。在这些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动漫产业自身的一些发展规律。

世界动漫大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历程和战略模式

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动漫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主要指动漫产业发展结构,包括技术结构、生产结构、市场结构、组织结构等,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的较为稳定状态。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决定了产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方向,对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甚至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中,生产结构和市场结构发挥着主导作用。动漫发达国家在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正是采用了了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才使动漫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

美国模式:大而全的集团垄断原创发展模式。美国是动画产业的发源地,从20世纪初动画电影在美国面世,到形成产业,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美国经济进入工业化时期,美国动漫产业在80多年的发展中,依托发达的经济力量、雄厚的创作和技术力量,完备的市场化组织力量,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强势发展势头,美国动漫产业的出口仅次于计算机产业,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

美国动漫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迪斯尼、皮克思、时代华纳、梦工厂等几大动漫垄断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对动漫产品进行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大运作,形成了进行独立开发和市场独立运营,比较单一的原创产业结构,国内外并举的市场结构,其产品处于向国际社会强势输出地位,并主导国际动漫产业的发展。美国媒体的私有化为这几大集团把动画片的创作、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提供了可能。他们依靠其把控的电视、电影、报刊和衍生品销售等资源和渠道,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目标,进行整体和全方位运作,使动画片能够获得最大限度和持久的市场利益,为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资金支撑。此外,美国将大量的中低档次的动画制作和衍生品设计和生产发包给其他国家,降低了成本,同时还承接世界上三维动画高水平制作的服务外包。

日本模式:销售集团垄断、创作和制作企业小、散、多,原创为主,外包为辅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和市场化并举的市场结构。20世纪7。年代,日本承接了美国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动漫产业原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动漫大国强国,世界市场的65%,欧洲动漫产品80%来自于日本,销往美国的动漫产品是其钢铁出口的4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超过了汽车产业。但日本仍然是国际上高水平动画外包的承包国。

日本销售集团主要被5家左右大的广告公司垄断,他们上对媒体,下对众多的动漫制作公司,采取多种形式获取作品,包装后卖给媒体,并开发衍生品;另外还有约50家中型的动漫综合性公司,他们进行独立策划、制作和发行;其他为小型制作公司,主要是将制作的产品买给大的销售集团,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存,以大为支柱,中为补充,小为基础的格局。日本是世界上动漫产品制作、衍生品设计生产发包最大的国家,也承接高水平的动漫制作外包。

韩国模式:原创为重点,服务外包为主的产业结构,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市场结构。20世纪80年代,韩国承接了日本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从简单的上色到后来承接整套工程,在外包中积累了动漫制作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加工厂。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韩国经济崛起,韩国动漫原创迅速发展,韩国成为第三动漫产业大国。

韩国动漫产业是在承接日本动漫产业服务外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动漫产业发展中原创逐步形成了本民族创作风格,如:《美丽秘语》、《五岁庵》等,均在近年国际著名大展中获奖。由于韩国国内市场容量较小,动漫产业发展只能在国际市场寻找空间,把国际市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获取资金,获得技术,承接外包仍然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加拿大模式:原创与外包相结合,国际国际国内市场并举的结构。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承接美国动画加工,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动漫原创,采取了原创和外包同时发展的模式,其方式灵活,不拘原创和外包的形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一是合作制片。主要是国际合作,与美、德、法、日、英等国家合作制片,产权大部由加方控制。这样做既有利于分享更丰厚的市场回报,又能通过合作方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二是本土原创。这样做市场回报高,但市场销售由自己独立完成。三是承接外包。加拿大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动画制作技术和企业管理,拥有多个著名企业,如世界上最大的互动娱乐软件公司“电子艺术”等,承接美、日、欧外包项目,无论采取那种方式,追求的是市场和利润。

从以上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中可以看出,原创和服务外包在各国产业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各国原创和外包所占比例和起的作用不同,以及原创的质量和外包的层次不同。动漫产业的这种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适应了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需求,是在产业内在发展动力和外在客观环境双重作用下,各国发挥各自优势,自然的形成发展。

决定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从以上主要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中不难看出,动漫产业的发展通常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动漫产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四个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正是其国家经济接近或

完成工业化时期,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了动漫产业发展。二是强大的市场支撑。美国和日本都是人口大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动漫产业发展;韩国虽然人口较少,但贸易立国的国策使韩国一开始就把动漫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国际化基础上,把国际市场作为其主要目标市场;加拿大文化与欧美文化相近,动漫产业对意识形态没有过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开放理念和市场理念,无论原创或外包都是以利润为中心,另外,像瑞典、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动漫产品缺乏市场支撑,造成了动漫产业的循环不畅。三是历史、社会、文化状况和发展机遇,政府的倡导和支持。美国文化源自于欧洲文化的底蕴,以及对动漫艺术的青睐;日本和韩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承接动漫外包带来的历史契机和政府的支持。加拿大与美国接壤,经济和文化相近、相通、相接,能够有效地承接外包和与欧美市场对接,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国际动漫产业大国强国的发展呈现出三个基本规律,一是动漫大国强国引导动漫产业发展。美国、日本居于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对国际动漫产业的创作,制作,生产和市场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外包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四个动漫大国强国,美国是动漫产业的发源国,原创占主导地位外,其他三个国家都是从外包做起的,基本都有大约10年的大规模承接外包经历。日本20世纪70年代承接外包,80年代原创崛起;韩国和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承接外包,90年代原创崛起。三个国家虽然在外包前都有着较长动漫发展历史,也有一些可以圈点的动漫作品,由于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其发展是缓慢、低水平、缺乏竞争力的。而三个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漫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承接外包开始,从而逐步走上了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征途,原创也随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三是原创崛起与经济崛起基本同步。动漫产业不仅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产业,还需要较大的市场购买力支撑其发展,购买力由具有购买力的人口构成,这些都需要雄厚的经济支撑,同时动漫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基础在动漫产业发展中起了决定作用。日、韩,加等国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原创的崛起,正是其经济嵋起的年代,动漫产业的崛起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上是同步。四是外包在国际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动漫产业发达国家将动漫产品的许多中低档次制作和衍生品设计生产等项目外包出去成为趋势,根据接包国的制作和衍生品设计生产水平,外包在国际范围内呈现出梯次转移的状况。外包不仅为发包国带来了利润,而且也为接包国传授了技术和管理、带来了市场运作经验、获得了资金、培养了人才、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原创的大发展进行了必要和充分的准备,有力推动接包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空间

动漫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既取决于动漫产业本身的发展,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理清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对国家经济、文化、市场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机遇,拓展空间,确定发展模式,为中国动漫产业选择一条科学发展道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国发展动漫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陆续创作了数个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中国的传统故事为题材,主要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戏剧表现手法,用动画方式予以表现,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原有的动画制作体制、表现形式、动画创意、制作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与世界动漫先进国家拉开了较大距离。

1990年,采取承接外包和大力发展动画系列并进的方针,开始承接美、日的动画外包,中国动画开始向市场化转型。服务外包使大量的外国动画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动画在这些外国产品的冲击下,从此走向衰落。为扭转这种局面,1995年中国试图创建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漫画原创和市场运作体系,启动的“中国卡通5155工程”不仅没有实现创建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漫画,以抗衡日本漫画的初衷,还几乎无一例外深陷于日式创作、出版和经营的体系中无以自拔,致使努力未成。

21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大力鼓励发展原创,并推进动漫产业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把动漫产业大国强国作为发展目标。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发展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动漫产业发展指导和政策的重心上几乎全部倾向了原创。

下转2008年第4期

(作者单位: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作者:姜义茂

上一篇:粮食局三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计生局窗口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