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农业研究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深入常熟市就湿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常熟市湿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湿地农业发展的方式:多措并举,改善湿地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优化湿地农业结构;提升质量,增强湿地农产品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部门联动,完善湿地农业协调发展机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湿地农业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湿地农业研究论文 篇1:

盘锦市现代湿地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湿地是盘锦市的优势资源。回顾近年来盘锦市大力发展现代湿地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分析湿地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盘锦市现代湿地农业发展的途径,以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关键词:湿地农业;发展现状;途径;盘锦市

盘锦市位于辽河三角洲的腹地,拥有湿地面积31.48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9%。盘锦是一座以湿地为主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在党和国家科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指引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努力,使“稻子、蟹子、苇子、鸭子特色湿地农业产业”发展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2011年,盘锦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 435元,在辽宁省各城市排名中居第3位,在全国各城市排名中居第33位。

1 盘锦市发展现代湿地农业的成就与经验

1.1 大力发展现代湿地农业的主要成就

盘锦市充分利用湿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强农、富农战略,通过科技推动、项目带动、品牌拉动、龙头牵动,发展稻子、蟹子、苇子、鸭子湿地农业产业,闯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路子。

1.1.1 稻子生产稳步增长 水稻是盘锦的传统农业产业。20世纪30年代,爱国将领张学良开始在盘锦的退海盐碱荒地上引种水稻,当时产量约为50 kg/667 m2。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在科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指引下,水稻生产逐步实现了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战略。2011年,全市承担了43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任务,水稻产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不足300 kg/667 m2增长到2011年的632 kg/667 m2,总产量达到104.6万t,已连续8 a获得大丰收。盘锦大米成功跻身“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行列,并在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的最具有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中荣登榜首。

1.1.2 蟹子养殖不断扩大 盘锦是中华绒鳌蟹(俗称河蟹)的发祥地,但是由于围海筑堤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堵塞了河水与海水交汇的通道,使河蟹洄游通道受阻,破坏了河蟹繁殖的生态环境,导致河蟹的数量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田守成为代表的盘锦人,孜孜以求地致力于河蟹养殖事业,攻克了蟹苗人工孵化的技术难题,开启了生态养殖河蟹的先河,创造了苇田、稻田人工养殖河蟹的“盘锦模式”。2011年,盘锦市建立“养大蟹示范区”30个,分布于18个场乡镇,涌现河蟹养殖龙头企业5个,组建专业合作社10个,河蟹养殖面积达10万hm2(150万亩),年产河蟹5.1万t,实现产值28.0亿元,获利11.3亿元,仅河蟹养殖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3 054元。

1.1.3 苇子产量持续提高 盘锦享有“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初期,盘锦市的苇田面积不足500 km2,年产芦苇3.5万t;现在苇田面积已经发展到800 km2,年产芦苇50.0万t。过去盘锦生产的芦苇全部销往日本侵华时兴建的营口、金城造纸厂或芦苇编制企业,由于造纸企业设备老化,生产、销售不景气,导致拖欠芦苇销售款多达2.0亿元。2008年辽宁振兴生态有限公司开工建设,2010年投入生产。目前该公司已经形成年产高档芦苇漂白纸浆7.5万t、高档文化用纸6.0万t的生产能力。未来几年,该公司计划投入100.0亿元,达到年产120.0万t纸浆、200.0万t纸和纸板的水平,为大力发展芦苇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1.1.4 鸭子养殖迅猛发展 盘锦市生态养殖绿头野鸭、斑嘴野鸭、北京填鸭方兴未艾。2011年,盘锦肉食鸭出栏数量已达5 000万只,成为东北最大的肉食鸭养殖集散地。养鸭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拉动了盘锦市鸭绒产业的大发展。

1.2 大力发展现代湿地农业的基本经验

1.2.1 大胆解放思想,善于创新发展 盘锦市充分利用湿地资源优势,首创了“稻田养蟹”“苇田养蟹”“苇田养鸭”的立体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地多用、一季多收”,再造了一个现代湿地农业新盘锦,为全国现代湿地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1.2.2 大力发展湿地农业产业化,提升湿地农业生产水平 针对盘锦湿地农业的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建立湿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目的地引进外来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湿地农业生产效益。

2 盘锦市发展现代湿地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保持湿地农业产业较快发展,对于实现“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数量日益增加。目前,部分从事水稻生产与河蟹养殖的农民,依然采用投入较低劳动力及资本的农业经营方式,处于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粗放生产阶段。盘锦市每年生产的生态、绿色大米的占有率较低,大规格河蟹的生产数量较少,不仅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严重影响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盘锦大米每千克销售价格超过10元、每只河蟹超过250 g的仅占年生产总量的40%。

目前,盘锦湿地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基层农技推广体制还不够顺,运行机制还不够活,科技成果推广能力仍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与农民的需要,湿地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建设现代湿地农业的要求之间仍有一定距离。

3 盘锦市现代湿地农业的发展途径

3.1 坚持科技驱动,引领、支撑现代湿地农业大发展

要紧紧围绕提高湿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一是推进湿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技术研究,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二是加强湿地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科技特派、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三是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克服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对农业科技应用的不利影响。

3.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湿地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湿地农业,要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湿地农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对稻子、蟹子、苇子、鸭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集中,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集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3.3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湿地农业稳定发展

加大对湿地农业的投入力度,是推动湿地农业稳定发展的杠杆和动力。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发展湿地农业的投入力度。紧紧抢抓国家及省的各种战略、政策和发展机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等方面事关湿地农业发展的大项目。二是要加大固定资产对发展湿地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水田、苇田水源工程建设,加大辽河、绕阳河、丰屯河、大凌河的治理力度,对年久失修的排灌干渠、桥涵闸站及时进行维修,加强西水东调工程建设。三是加大湿地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艳 魏岩 孙萍

湿地农业研究论文 篇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常熟市湿地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摘要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深入常熟市就湿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常熟市湿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湿地农业发展的方式:多措并举,改善湿地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优化湿地农业结构;提升质量,增强湿地农产品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部门联动,完善湿地农业协调发展机制。这些模式可为实现常熟湿地农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并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常熟市;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Changshu city; Wetland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湿地农业主要指在天然湿地基础上衍生或改造而成的以稻田、鱼塘、苇塘、小型水库为主体的农林牧渔等综合发展的人工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在我国,60%以上的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以及80%以上的淡水鱼、蚕茧均由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提供[1-2]。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战略目标和4大具体任务。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作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湿地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方面,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常熟市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沪宁发展轴与沿江发展轴交汇处,湿地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是分布在南部的水产养殖场和西部的稻田湿地。这些湿地资源不仅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粮、油、蔬、鱼生产基地。由于该区人口密集、经济增长快、城市化进程高,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湿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压力。因此,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有效发展湿地农业显得尤为关键。以往关于常熟市湿地农业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在调查常熟市湿地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阐释了发展湿地农业的必要性,就推进常熟市湿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1常熟湿地农业发展现状

1.1湿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常熟市是一个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其湿地资源主要处于长江沿江湿地区和太湖湿地区,常熟市境内湿地面积30 745.90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24.33%。常熟市湿地类型比较齐全,既有河流湿地,又有沼泽、湖泊和人工湿地。其中,湖泊湿地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河流湿地有长江、望虞河、白茆塘、元和塘、张家港河、横泾塘、官塘等;主要沼泽湿地有沿江芦苇滩。人工湿地则主要以分布在沙家浜、辛庄诸镇的水产养殖场为主。河流湿地面积18 295.05 hm2,湖泊湿地面积3 457.21 hm2,沼泽湿地都为草本沼泽,湿地面积747.29 hm2,人工湿地面积8 246.35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59.50%,灌溉水田面积42 826.20 hm2[3]。

1.2湿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由于20世纪70年代围圩造田,20世纪80、90年代过度开发,常熟市境内约20%的镇级、村级生产用河道被挤占,15%的稻田被挪作他用;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即任意排放问题仍然存在;加之湖泊自然演替,以及水花生等外来生物入侵,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湿地环境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湿地功能明显衰退,严重制约着全市湿地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庆幸的是,随着近年来常熟市积极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程的实施,全市在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科普宣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湿地农业生态环境。

调查发现,常熟市稻田湿地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产值较高,但基本上以单一种植水稻为主,稻田综合利用率较低;用于水产养殖的湿地管理技术相对生态高效:在常熟1.12 万hm2的水产养殖面积中,池塘养殖面积0.68万hm2,且85% 以上的池塘都采用了虾、蟹混养模式。近年来常熟市水产推广站积极引进并推广微孔增氧新技术,实现了水产养殖大规格、高产高效和生态环保3大突破[4]。而沼泽湿地或荒芜,或单一植苇,或采取粗放方式进行水产养殖,投入少、效益低。

1.3湿地农业产品产量

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2.28亿元,其中2.09万hm2优质水稻,产量19.73万t;1.12万hm2养殖水产,有大闸蟹、河虾、龟鳖等,总产量3.6万t;包括水生类、叶蔬类等100多种蔬菜,面积达2.67万hm2,总产量110万t[5];除此以外还包括大量用于绿化的乔灌木、花卉等。由此可见,湿地在江南水乡的农业生产收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常熟市湿地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环境问题有待改善

湿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围网养殖、筑坝断流,加之生产生活用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面减少、水质下降,水产品安全问题突出,且稻田因长期重用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肥力下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湿地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湿地农业环境亟待改善。

2.2湿地农业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部分在开发湿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不仅对湿地生态系统本身造成破坏,同时其发展也受制于湿地生态系统[2]。湿地农业易受干旱、洪涝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及病虫害入侵影响[6],尤其是水产养殖,若遇降水较多年份,会导致池水淡化、鱼虾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收益。

2.3湿地农产品市场优势不够强

诸如莲藕、茭白、茨菇等水生蔬菜季节性较强,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实际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一半以上的农产品需要经过深加工、精加工才会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据统计,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的产值比约为1∶3[7]。而目前,常熟市湿地农产品贮运、加工、保鲜技术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湿地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农民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风险。

2.4湿地农业多项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常熟市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多以生产农业产品为主,功能单一,湿地独有的生物资源开发领域仍然较窄,水平不高。湿地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湿地旅游农业、湿地农业文化建设等尚处发展起步阶段[8]。

3常熟市湿地农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3.1多措并举,改善湿地农业生态环境

从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工作科学制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现代污水净化技术及污染防控综合整治措施,从源头上治理湿地水质恶化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采用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措施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种种措施达到兼顾湿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的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3.2合理布局,优化湿地农业结构

根据常熟湖泊、河流、稻田、沼泽等不同类型湿地的特征构建与之相适宜的湿地农业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并逐步推广开来。始终坚持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综合利用湿地农业资源的原则,大力发展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着力提高湿地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适宜镇、区大胆尝试并推广发展稻渔共作:稻-鱼-虾、稻-田螺、稻-泥鳅等安全高效种养结合模式与秧-藕-稻、早稻-荸荠等水生蔬菜优化模式;合理利用常熟丰富的湖泊、沼泽资源,在沼泽及沿湖低洼滩地,重点推广林-蔬-渔-禽立体种养模式[9-10]。

3.3提升质量,增强湿地农产品市场优势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针对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状况,设计并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模式,通过规范种植技术、加强检测,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等科学管理措施,并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绿色品牌,提高湿地农业效益,降低农民经营风险,实现收入大幅提高。

3.4因地制宜,发挥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

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品,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休闲观光、科普宣教等多种功能。依据湿地农业的功能用途,把湿地农业分为产品型湿地农业、资源保护型湿地农业、环保型湿地农业、观赏型湿地农业4种类型[11]。湿地农业的综合利用应因地制宜、抓住其主要功能,注重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多产业结合,突出资源特色,引入加工环节,在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中,适当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花卉等,同时将湿地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促进各产业有机融合,推进湿地农业由目前较为单一的产出农产品功能向生活体验、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转变。

3.5部门联动,完善湿地农业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联动工作机制。由市农委全面负责湿地农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市水利、发改、环保、国土资源、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区共同协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定期聘请湿地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共同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湿地农业协调发展机制,实行科学有序管理。

江苏省常熟市地理位置特殊,湿地资源丰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湿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常熟市湿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效益水平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其中,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因地制宜地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促进湿地农业转型升级,提高湿地农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实现湿地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世岩,杨永兴,杨波.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76-178.

[2] 金卫斌,田小海,刘章勇,等.湿地农业的概念、特征与主要研究任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4):242-243.

[3] 常熟市林业站.常熟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2009:1-3.

[4] 何奇,曹志刚,黄菊芳.常熟推广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虾蟹增产[J].农机科技推广,2013(3):42-43.

[5]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常熟年鉴(2014)[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6] 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2):237-240.

作者:张鹏莉

湿地农业研究论文 篇3:

人工湿地在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方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其除污机理,同时阐述了人工湿地在控制我国农村面源水体污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人工湿地;农业面源水体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造成了收纳水体的面源污染。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许多科学家尝试利用国外人工湿地技术的经验,研究出能适应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实际的成熟技术。

1、人工湿地的概念

人工湿地是人为创造的一个适宜于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生长的,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人们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2、人工湿地的类型和特点

人工湿地按照湿地中主要高等植物的类别可分为浮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沉水植物系统主要应用领域在于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更多应用于水体生态修复和受污染地表水的净化。浮水植物系统主要用于去除氮、磷和提高传统稳定塘效率。目前,一般所说的人工湿地植物系统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统。以水流方式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主要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类。

2.1表面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又称自由表面流湿地,通常由一个或者几个池体或渠道组成,池体或渠道间设隔墙分隔,有时底部亦铺设防水材料以防止污水下渗,保护地下水。池中一般填有土壤、砂或者其它合适的介质材料供水生植物固定根系。水流缓慢,通常以水平流的流态流经各个处理单元。

2.2 潜流湿地

潜流湿地同样由一个或者几个池体或渠道组成,池体或渠道间设隔墙,有时需在底部铺设防水材料以防止污水下渗。池中往往填有大量的碎石、卵石、砂或者土壤等多孔介质材料;基质表面栽种植物。污水在介质间渗流,水面低于介质表面,呈潜流状态。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主要是潜流湿地。因为表流湿地模式没有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的作用,也忽略了土壤层中填料的作用,而且夏季容易滋生蚊蝇;潜流湿地指的是砂砾层组成的浅床一湿池植物系统,被处理废水经配水系统分布从填料床的一端均匀平缓流过填料床植物根区,是一个主要由土壤、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处理系统,其比表流生态系统更适合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3、人工湿地的除污机理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有十分复杂的净化机理,但一般认为,净化过程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物理作用主要是对可沉固体、BOD、N、P、难溶有机物等的沉淀作用,填料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化学作用是指人工湿地系统中由于植物、填料、微生物及酶的多样性而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生物作用则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代谢(包括同化、异化作用)、细菌的硝化与反硝化、植物的代谢与吸收等作用,达到对污染物的去除。最后通过对湿地基质的定期更换或对栽种植物的收割,而使污染物质最终从系统中去除。

4、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我国早在“八五”攻关课题“滇池防护带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首次引进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污水,在1994年将1257m2低洼弃耕地改造成人工湿地,控制径流面积为0.18 km2。湿地植物选择小叶浮萍、芦苇、菹草等,以野生自然草种形成草滤带。14个月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TN达60%,TP达50%,TDN达40%,TDP达20%,SS达70%,CODCr达20%,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社会环境效益,为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方法。目前,我国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

5、阻碍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因素分析

人工湿地虽然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但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推广使用进程却相当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未能对人工湿地中相关的生物学、水力学、化学过程等具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黑箱”现象依然存在。

(2)各种类型湿地的构建尚缺乏完整的设计资料和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

(3)湿地水力负荷有限,导致湿地占地面积较大,与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人工湿地占地面积至少要大一倍,使其在用地紧张或者地价较高的地方难以推广。

(4)合适湿地系统工艺的选择。人工湿地首先是在国外兴起和广泛应用的,由于湿地净化效率受气候、土壤、污水特性和植物种类等多因素的影响,若不加分析地照搬到国内是不可取的,在某些情况下,也许能立即缓解威胁公众健康的污染问题,但却不能长期高效、合理地运转。

(5)随着湿地运行时间的延长,部分营养物质会逐渐积累,湿地中的微生物相应地繁殖,如果维护不当,很容易产生淤积、阻塞现象,使水力传导性、湿地处理效果和运行寿命降低;随着污水处理过程的不断运行,数年后基质的吸附能力会趋于饱和,也会影响湿地的处理效果。因此,有关维护、修复和管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6)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来维持,因此人工湿地难以抵抗干旱气候。

(7)一些设计建造或者维护管理不合理的潜流湿地会造成表面集水;而表面流湿地有较大的水面,会造成大量蚊蝇滋生,威胁湿地周边人群的健康。而且,由于人工湿地存在一定的缺氧区和厌氧区,某些厌氧反应产物(如CH4、H2S)不可避免地会扩散到空气中,造成臭味扩散。

(8)存在湿地植物病虫害、火灾以及自身生长周期等问题。

在研究和應用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推广的瓶颈。

6、结论

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中开始实施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并进行机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但这种技术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照搬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模式也不现实,所以我国人工湿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工湿地系统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维护管理方便,可以有效地去除氮磷污染物,还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湿地植物收获后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人工湿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幅员广阔,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人文特点以及面源污染类型和程度不同进行人工湿地技术适用性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现有可利用自然湿地资源进行调查,深入研究适合不同区域的人工湿地构造及湿地植物的优选,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对其进行优化改造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降低基建投资和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与目前现有的农业面源水体污染计算模型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结合,做到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参数化、数字化,指导建立和实施运行规模合理的人工湿地工程,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和大面积推广。

作者:张金营

上一篇:施工风险评估论文下一篇:项目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