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礼、乐学、生存、创新”是锦溪小学的一贯校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锦溪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生存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学会审美并渗透到学习生活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 篇1:

生存教育理念下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摘 要: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动态变化并有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找到实现动态生成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动态生成;数学课堂;生存教育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求:“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高中数学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与思考,使他们获得更高的自然生存能力。因此,教师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妙于生成。

一、动态生存教育的内涵和现状

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进行适应、利用、斗争、创造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生存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生存教育也叫“学会生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做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著名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任务。其中“学会生存”是指,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然而,目前学校的教学活动,仍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技能的培养,注重智力因素的教育而轻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结果导致学生生存意识的淡漠和生存能力的低下。新课改理念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教育,生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有关生存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生存能力是指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总称,他包括个人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所谓动态生成是对教育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相对于静态预设而言的,是对过去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修正和补充,是已有认知和新生事物之间的碰撞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知识的延伸作合理判断、不断调整,进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发展过程。数学动态生成教育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出发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学生习,共同建构对数学、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动态过程。

二、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措施

1.要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生成

要培养生存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数学新观念中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数学新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分析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应培养学生树立新的数学观、学习观和用数学思考的意识。

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还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例如,已知a≥0,b≥0,且a+b=1,求证(a+2)2+(b+2)2≥25/2。证明这个不等式方法较多,除基本证法外,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证明。

此外,若将a+b=1(a≥0,b≥0)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线段,也能用解析几何知识求证。证法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取线段x+y=1(0≤x≤1),(a+2)2 +(b+2)2看作点(-2,-2)与线段x+y=1上的点(a,b)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点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而d2=(|-2-2-1|)2/2=25/2,所以(a+2)2+(b+2)2≥25/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方法的掌握,数学思维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从而提高生存能力。

2.要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成

要培养生存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要大胆突破,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教学资源的创新生成。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例如,高一分段函数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车同时沿着某条公路从A地驶往300km外的B地,甲车先以75km/h的速度行驶,在到达AB中点C处停留2小时后,再以100km/h的速度驶往B地,乙车始终以速度v行驶,

(I)请将甲车离A地路程x(km)表示为离开A地时间t(h)的函数,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II)若两车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次(不包括A、B两地),试确定乙车行驶速度v的取值范围。

当解决了(II)后,忽然有位学生提出龟兔赛跑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生存能力。

事实上,教学中学生的灵机一动、节外生枝、别出心裁等,都可能催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都会为课堂教学生成带来新的可能。对于学生误入歧途的解题思路,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点破迷津,更重要地是要充分挖掘、利用歧途背后隐藏着的有教育价值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进行调节、反馈,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新质的生成。

(2)探究学习方法的生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营造探究氛围。通过发现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棱柱与它的性质”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棱柱的性质,笔者准备了一个判断题: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四棱柱是直棱柱。在讨论得出否定答案后,有学生提问:“是不是斜四棱柱最多可以有四个面是矩形?”若教师对棱柱的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则很可能给予肯定的答案或由于一时心里没底而不了了之,这对学生是很不负责任的。假设四棱柱有四个面是矩形,则必有两相邻面是矩形,就有交线垂直于面,当把交线作为侧棱时,它就是一个直四棱柱。教师肯定学生善于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严密的论证,学生对棱柱的性质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3)自主学习方法的生成。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要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生成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界限,常常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例如,高一研究性课题《你会选择哪一种》,大概讲述某商品的单价随时间而变化情况。假设A学生每次买a元的商品,B学生每次买b件商品,试比较A、B两学生同时购买该商品两次,谁较合算?可以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进商场,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商场价格可能是不一样的。组织两组学生各自收集一下所需的数据,找到此商品在这两家商场内的单价分别为m元和n元(把随时间变化转化为随商场而变化),分别计算出A、B学生两次购买商品的平价价格:A平均=2a/(a/n+a/m),B平均=(bm+bn)/2b,然后作差,得A平均-B平均=-(m-n)2/2(m+n)≤0,这样就能通过数学分析说明谁更合算。

目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不断变化,在原油价格不相等的前提下,如果采用平均分段的思想方法用同样的金额购进原油,比每次购进同样数量的原油要划算。对于市民来说,这样节约的是一小部分生活费用,但对于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国家来讲,节约下来的可能就是一笔可观数目。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比如,洗衣机采用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怎样设计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而且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

4.要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生成

要培养生存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通过学生互相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例如,在学生学了解三角形内容之后,带领学生到操场测量旗杆高度、测量隆山塔高度,引导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指导每组学生进行适当分工,同时要求组员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在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共同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小组成员合作越紧密,测量的结果就精确。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学知识,学做人;更应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发展,从而学会更好生存。

总之,数学新课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相统一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动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何美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研究[C].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潘小明.数学生态课堂—内涵—价值与生成[J].教育导刊,2006(08).

作者:杨丽红

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 篇2:

全面育人 促进个性自由健康发展

“知礼、乐学、生存、创新”是锦溪小学的一贯校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锦溪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生存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学会审美并渗透到学习生活中。

锦溪小学在生存教育中,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生存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为了提高生存教育的质量,锦溪小学经常开展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走进军营,感受军人的工作和生活;定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走入社会,观察探讨,在实践中开拓视野,掌握知识,先后举办了“强化安全教育,确保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争当新时代好队员”祭扫活动、“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百老千童共讲红色故事”等各项富有特色、富有意义的活动。

2019年上学期,锦溪小学本着“立足于社会,服务好家长”的宗旨,大力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学校利用课后一小时时间,组织3000多名学生参加画画、书法、体育、艺术、科技试验、电脑制作等十多项学习活动,既提高了服务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又解决了上班族家长接送孩子的困难。通过这些活动,锦溪小学学生锻炼了品德意志,凝聚了团队精神,拓展了人际交往,提高了生存能力,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近年来,锦溪小学发扬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用智慧和爱心,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先后获得了全国少先队优秀集体、全国发展与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先进实验学校等众多荣誉。

校兴数十载,桃李竞芬芳。面对千船竞发、百舸争流的教育新形势,始终秉持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锦溪小学,将立足新起点,承先贤之志,取俊杰之长,求真务实,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把锦溪小学办成“一流管理、一流校风、一流条件、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 篇3:

日本起业家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肯定了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根据日本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起业家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提出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有计划成体系地做起。

【关键词】创新创业 “起业家教育” 基础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新教育”或“创造教育”这些伴随着素质教育出现的名词近年来已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自2001年,我国掀起了对创新教育研究的高潮,搜索到当年篇名包括“创新教育”或“创造教育”关键词的研究文章共计1020篇。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创业教育更是成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在高等教育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新,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日本起业家教育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发展。日本是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其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于2005年底提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研究日本的创新教育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不无益处。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起业家教育”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引起了日本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在日本的教育改革过程中,“起业家教育”从政策上也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与发展。

一、“起业家教育”的内涵

“起业家教育”源于英语“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准确来说不是“培养起业家的教育”而是“培养起业家精神的教育”。关于“起业家精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二、“起业家教育”的必要性

1 “起业家教育”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日本“起业家教育”所提倡的精神和能力,与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学习指导要领》中所提出的“自主寻找课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资质”的要求是相切合的。因此“起业家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目标与现行《学习指导要领》所提倡的“生存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共通性,与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学生指导研究中心制定的《职业观、劳动观培养学习项目大纲(例)》中培养学生各成长阶段所必须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决断能力”、“未来规划能力”等“四大能力”也不谋而合,因此其在日本初、中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备受关注。

平成八年(1996年),文部省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2l世纪的我国教育”中关于“生存能力”有如下表述:“我们认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孩子们所必须的品质有如下几点,即: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行动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律能力、同他人协调的能力、保持为他人着想和感恩之心等这样丰富的人情味”。根据文部省的说法,“生存能力”是“综合三要素而获得的能力。这三要素分别为“‘切实的学习能力’、‘浓厚的人情味’、‘健康和体力”’,这也是社会各界希望生存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的孩子们所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

在构成“生存能力”的三要素中,“切实的学习能力”中的“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行动能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资质”的内容与作为“起业家教育”重点的“起业家精神、工商企业家的活动能力”的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挑战精神,意志、热情,不惧风险的勇气等。而培养“起业家能力”的教育包括:想象力、创造力、问题的发现能力、积极的思考力、交流能力、逻辑思考力、表现和宣传能力的培养,信息收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企划能力、行动力能、决断能力的培养等。因此,二者相同之处颇多。正是因为“起业家教育”和日本现行教育目标的相关性,使得“起业家教育”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可。

2 “起业家教育”与职业指导

当今日本社会,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到来,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雇佣多元化、流动性的加强,围绕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日趋激烈。年轻人的劳动观、职业观不成熟,作为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资质和能力不足等方方面面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批评。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将涉及学习与工作关系等内容适时加入到课程设置中,最终实现学生走出校门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的育人目标。与此同时,在深化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自我存在意识、提高其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及学校学习等各项活动的热情等方面上,从学校的高度上加大力度予以指导和支援。而“起业家教育”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三、“起业家教育”的实施

1 “起业家教育”的实施方式

在学校中,由于孩子所处发展阶段及学校本身教育目标的不同等原因,“起业家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校外实践活动

具体指制定计划,利用讲座、体验等形式,由民间企业及NPO等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比较有名的有株式会社self winning实施的探险儿童营等。

(2)校内课外实践活动

具体指由民间企业、NPO或政府组织实施的体验学习活动,如在俱乐部活动中开展起业家教育等。这种活动学生们原则上是可以自由参加的。

(3)校内课上教育活动

一般是指在社会科、公民科的课上,或“综合学习时间”中进行的教育活动。由于这是教学课程的一种形式,所以有专职教师负责指导,这种“起业家教育”课程还可以请当地企业等机构予以协助。课程教材通常由民间企业或者是NPO编订。

需要指出的是,以小学、中学学生为对象的“起业家教育”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民间企业、NPO等机构的鼎力协作,此外在体验计划等的实旋过程中当地企业以及行政力量的协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仅是因为初、中等教育阶段的“起业家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在实践实例以及教材方面的积累还不够,更主要的是因为“起业家教育”从本质上而言是孩子们通过与生动的现实相结合进行学习,通过接触实际生活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因此,“产学结合”以及“与地区集团的合作”对于“起业家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2 “起业家教育”的学习方式

(1)以教材为基础的学习

日本通产省于1999年启动了以培养“起业家精神”为主题的教材开发与普及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相继出版了一定数量有关“起业家教育”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着眼于现实中起业家的生存方式,以传记或采访形式编订;二是着眼于理解经济社会框架与公司经营实际状况编订;

三是通过游戏及模拟等更有助于理解经济社会框架与公司经营的实际状况的方式编订。每种教材的内容编选都以如何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为重点,多采用CD-ROM或数字媒体进行制作。这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照片影像,还可以上传到网络,以实现网上阅读及网上资料检索的目的。

(2)通过起业家的讲授进行学习

此项活动始于由通产省举办的起业家教育交流活动,起业家以讲师身份受邀到学校,以讲座、上课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起业家以自己的创业经验为教学内容,通过面对面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起业家的生存方式和工作意义,学习挑战的精神。

当然校外也有采用起业家讲授形式的教学。但是无论校外还是校内,起业家面对面讲授的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不仅唤起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还通过与起业家的切身交流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事实上,起业家教育计划一般都是采用以教材为基础附加体验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起业家的讲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形式。

(3)通过起业家体验进行的学习。

通过起业家体验进行学习的方式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欲望及行动力的起业家教育方法。其形式主要包括:通过网络进行的销售活动,借用商店街的空店铺进行开店的活动,在庆祝活动中进行的模拟开店活动等。

四、日本“起业家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日本“起业家教育”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有明确的相关规定目标和学习内容,这从政策层面上给予了重要保证。具体到学校,在以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将职业指导教育中的“起业家教育”明确体现在学校相关文件中并予以监督。在实施方面,其内容不仅涵盖年级活动、师生交流活动和学校各种仪式等特别活动,还包含各门具体课程、思想道德课程和综合学习等相关内容,力求在各学科课程、思想道德课程、特别活动及综合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从支援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将“起业家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中小学各教育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职业指导教育的开展,对教育内容由浅入深进行安排,并编制了相关教材。在师资方面,不仅校长、全体教师都了解“起业家教育”并能组织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而且聘请了校外起业家参与到“起业家教育”中来。相对而言,我国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起业家教育”及职业指导教育还不够重视,相应的实施政策及有关规定还不够明确。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我们有必要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起业家教育”及职业指导教育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并作出明确的规定。

本论文为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课题专项成果。

作者:高向杰 翟泽

上一篇:市场年度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骨干培训心得体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