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院校要想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首先就要分析出数学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该文主要从共性特点和差异性之间展开分析,明确在数学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中应当遵循的基本注意事项有哪些。并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创新教学工作形式,丰富教学工作内容的可行方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 篇1: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路径研究

摘要:针对课程思政,教育界高层强调得“轰轰烈烈”,而实际授课形式和课堂反应乏善可陈以及对课程的评价研究相差甚远的现实情况,文章努力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与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可行性方案。即采用调研前人方案、采访交流和课堂观察的方法等,对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教师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挖掘思政资源、加强多学科交流、结合课程内容、实践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突破,这对于思政教育视域下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蜕变为高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和多样化的思潮愈加复杂。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多变趋势越来越突出。中小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在面对多元化的西方文化思潮时,会对中小学心中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一些文化糟粕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影响着中小学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课程思政的落实迫在眉睫。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进步,更要给予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一、 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课程内涵

在中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地位在众多学科中极其重要,数学学科不仅能在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水平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数学学科本身具备的较为明显特点,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升更需要数学基础学科的发展,可以说数学学科作为一项基础技能,在所有学科技术的学习中是必备的。而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中小学数学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的课程与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目的是在进行各类专业学科课程教育的同时兼顾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发展,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科教学的全过程。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课后评价等方面,将思政教学的内容内化其中,以此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有“人情味”的授课内容潜移默化地向中小学生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落实普通学科学习和育人两方面功能。

二、 数学学科中融入思政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大众意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专职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程教师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是分离的,尤其是数学、物理这样纯粹需要逻辑分析和计算的学科,其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课堂氛围通常是以严谨、缜密为主,相较于语文、历史和政治等人文学科而言,数学学科缺少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学生也难以从“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中感受到人文关怀,让数学这个令许多学生害怕的科目变得更加“不近人情”。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被认为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很难看到道德修养的教育。如果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时候长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感受不到“温度”,必然造成教育的畸形。与此同时,“孤军奋战”的思想政治课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在实践中,存在着“边缘化”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说是重要的,做是次要的”尴尬局面。

数学作为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坚实夯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无法给予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坚定地跟党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数学学科责无旁贷。但是数学学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也不能是生搬硬套,甚至很突兀地出現,应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予以协调;也不需要将内涵丰富的思政元素全部吸收,而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取舍。

三、 课程思政视野下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数学教学与思政课结合的理解不够,他们并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数学教学中予以体现,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只依靠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数学教师来说迫在眉睫,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具体而言,应实现以下两点:

第一,要将课程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师的教育和评价中,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与课程思想政治相结合。数学学科的“思政化”必须以规范的评价体系为指导,形成有效的衡量目标。例如,根据教师教案、听课情况考查其是否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元素,是否灵活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

第二,要做好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个人在日常学习中要认识到思政知识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思政专业知识讲座与培训,经由专业人士的培训与指导掌握专业思政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思政元素较少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主,在教学中思想政治因素的整合相对较少,具体到数学学科当中,学科教学任务繁重,加上数学的学科特性,很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把理论课教学放在第一位,很少有时间会整合思想政治因素,能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更多思想政治因素的案例很少。

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时候集思广益,利用学科教育的微小细节承担政治教育的载体,更好地提高课堂思政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教育案例中可选择改革发展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本地区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场景,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真正提高数学课的实效性。同时,极具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数学课本中看似是冰冷的,但如果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探索世界中事物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关系时不可代替的作用,就会觉得那些数学符号既温暖又有意义。围绕数学教学知识,探索合适的场合,利用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载体讲述中国数学家在数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分享他们刻苦学习的故事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探索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和自豪感的有效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效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奋发图强、不断奋斗的精神,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伟大梦想。

(三)方式方法单一

过于单一的授课方式是中小学数学理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短板,与其他课程相比,课程晦涩且乏味。因此,数学教学不能照搬,要在潜移默化地结合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思想政治要素,将思政要素以碎片信息的方式展示在数学教学的微小细节里,把数学知识点反映到具体案例中,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高。

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思政教育的渗透,能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升,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相应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这对学生掌握数学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学习。数学知识有着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阻碍。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数学案例的过程中,要通过将思政教育无形之中加以渗透,帮助学生反思,如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违反交通规则与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什么关系,得出违反的交通规则次数足够多,那么交通事故就必然会发生,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研究

(一)教师:加强品德修养,树立德育意识

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锤炼自身的品德修为,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作为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对数学课程有深刻认知与理解,更要对思政课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与学习,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认真落实。其次要做好相关教学设计,要在数学课堂上深挖思政课元素,这就需要从备课环节就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互动等方面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免课上因不适应而自乱阵脚,影响课堂效果。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钟”的知识时可能会觉得抽象,在备课时就应提前准备时钟,课堂上让学生亲手转动时钟,感受时间的计算,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还,要珍惜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要为人师表,注意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在学习中、工作中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对时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的学习,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同时加强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并将人文知识转化为把握数学课堂的能力。此外,对思政课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既要拓宽思政课知识面,还要深挖思政课理论性与数学课的关联,从广度与深度上都提高数学课的“思政性”。

(二)课堂:深挖思政资源,加强多学科交流

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课堂内容涵盖思政课相关资源,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数学教学。当下,很多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数学教研中也有深入研究。但“技术产业有专长”,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学科教学与课程融合之间的重要关系,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可能不是很准确,深挖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变成了空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上课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或者可以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讨论思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借鉴思政教师的课程模式与方法,经常性地搜集并总结可以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从小细节逐步积累。

例如,某服装厂有10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5条儿童服装生产线,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1条儿童服装生产线,一天可生产口罩3000只;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4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生产口罩8000只,问每条成衣生产线和每条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可生产多少只口罩。

这样的题目在中小学数学题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可以改成:

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全国各地的口罩需求量大增。某服装厂有10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5条儿童服装生产线……

如此一来,增强了实效性,还可以顺势提问:

为支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该厂决定捐献5万只口罩,要在一周内完成。若该厂所有生产线全负荷生产,能否如期完成任务?

如此一来,相比于原题虽只是简单的修改,但因为承载了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片段,便凸显了其珍贵的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将所学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在数学中唤起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认同感,这种正确价值观的流露是非常可贵的。

(三)结合课程内容,实践课程思政

要将数学知识与渗透性的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逻辑训练的同时也能受到人文教育,数学教师就必须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落实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等与课程结合,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可以简单演示计算圆周率的过程,通过“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作为课程引入,这样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补充材料,也使学生获得了民族自豪感;在学习分数时,也可以通过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学生审题认真、做题细心时,可以结合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具有时效性的案例,在展现我国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军事水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纠正学生粗心的小毛病;在讲授“最值”这一知识点时,则可以通过“最值点的特性”来教育学生,做人要像极点一样,在最低谷时只要不放弃就会走“上坡路”,在最高点时也不能得意,否则骄兵必败,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的教学案例,只要用心去设计,所达到的效果要比单纯地听讲更有效,还会让学生增加对其他学科、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真正把课堂所学和自身成长、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此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五、 结语

通过具体研究,文章对课程思政融入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做了梳理与总结,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满足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使学生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起满足自豪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也是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科融合的主要目的。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小学生的思想基础一定要打牢,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希望与要求,把他們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传承下去,有着非常深远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各科教师都清楚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在本科目教学过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加强学科融合,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怡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价值探寻及实施路径分析——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为视角[J].公关世界,2021(12):56-57.

[2]王恩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及实现路径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6):35-38.

[3]刘欣.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1(15):85-87.

作者简介:

李唯宇,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启智学校。

作者:李唯宇

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 篇2:

数学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摘 要:院校要想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首先就要分析出数学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该文主要从共性特点和差异性之间展开分析,明确在数学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中应当遵循的基本注意事项有哪些。并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创新教学工作形式,丰富教学工作内容的可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个人思想品质,达到院校新时期的教学育人工作目标。

关键词:数学 德育功能 实现途径 实现方法

The Way and Metho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athematics Moral Education

LI Qiudan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Commission Case Handling Base Management Center,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27 China)

数学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目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的核心。因此,现阶段许多院校都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教育工作。

1 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院校应当及时总结出数学教学工作及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分析出二者融合的可行性。

1.1 共性特點

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共性之处在于: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而且,数学之中许多的原理性内容都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满足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需求,推动院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一个人的品德问题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和与人交往状态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各个院校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情况,充分研究如何从数学教学工作的角度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可行方案。

1.2 差异分析

数学注重于理性教育,只要合理的审题,并准确利用公式,就能得到习题的答案。而德育工作是以情感教育为主,关注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情况,需要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宣传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因此,二者在教学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合理制订教学工作的方案,科学提高教学工作的效果,就是目前各个数学教师在日常工作环节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实现数学德育功能的注意事项

数学教师在实际研究如何将数学教学工作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学生为基础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互动、平等式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研究优化教学模式,实现德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基础的工作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题地位。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拟定教学工作方案。同时,教师需要注重于教学趣味性地设置。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需要各个教师引起高度重视。

2.2 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在数学课堂当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首先,从日常的授课方式和与学生的相处模式上入手,鼓励学生对教学模式提出意见,结合这些意见进行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并通过语言的艺术,增加教学工作的亲切感,从而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最后,教师要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德育渗透的程度。不能夸夸其谈,缺乏实质内容;又不要深入挖掘,脱离数学教育的主体,要注意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而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院校积极制定教师团队的培训方案以及人才的引进方案。

3 实现数学德育功能的主要方法

通过总结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可以发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具体的工作创新方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3.1 了解数学的发展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数学教材的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知识,用著名科学家的奋斗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品质。比如,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他的一生虽坎坷艰辛,但他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及高维数值积分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在讲述华罗庚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通过视频、PPT等多样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利用数学家的成就史以及数学公式、定义的发展史,让学生产生求学的欲望,在发挥出数学德育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院校必须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工作设备。并应当积极对教师展开教育培训工作,保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较高的工作素养,确保新时期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培養学生的合作精神

德育功能与中国传统美德息息相关,比如团结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等,都是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素养。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可以结合本堂课的知识点设置一些习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平均每3~5人为一组,分组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平均分配。目的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互动比赛,并设置一些奖励。对解题思路清晰、准确率高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积极性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更加和谐,最终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

3.3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要想促进数学基础知识教育及德育教育工作的共同发展,教师必须要从教学管理机制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作用。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试卷的分数决定的,因此有许多学生都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的问题。这就要求院校积极研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丰富考核的内容。比如,设置日常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数,安排教师为每位学生设置个人学习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综合判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为学生拟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这符合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改革需求,对于促进院校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语

数学教师在研究数学德育功能的问题时,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提高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并应当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教师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并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然后通过科学创新教学考核模式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及不足,合理优化教学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熊良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2):198.

[2] 朱美玉.浅谈数学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9):180-181.

[3] 叶希琼.浅论数学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和方法[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157-158.

[4] 邵继军,田秋月,田光影.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9(43):22.

[5] 张玉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9):165,167.

[6] 李新,杨杨,汪慧明.数学有“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德育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1):104-109.

[7] 冯君彦.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63,65.

[8] 夏飞.浅析如何利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资讯,2019,17(24):148-149.

[9] 罗成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106.

[10] 王剑.数学学科德育视角下的高中学段起始课设计[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6):7-9.

[11] 曾万里.基于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德育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247.

作者:李秋丹

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 篇3:

精品课堂——价值、路径、要素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直备受关注,但至今尚无有效解决方法。我校基于“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战略,将精品课堂的创建作为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文略述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精品课堂;价值;路径;要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各地许多学校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但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校基于“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战略,将精品课堂的创建作为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文略述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厘清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价值追求

1.弘扬学校精致文化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是使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师院附中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精致”,即学校各项工作注重细节、精致实施,以“致学生成才,致教师成长,致学校发展”为努力方向。精致文化全面关注工作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在这一文化的统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着力点自然就落在课堂之上。数学学科历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数学学科积极推动精品课堂建设既是落实精致文化的具体要求,又是大力弘扬精致文化的关键所在。

2.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含无限潜能的宝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可能迸射出闪亮的火花,但是面对数学学科,众多学生常常望而却步或者浅尝辄止,在数学学科大力开展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精品课堂建设有着明确的方向,即要求教师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发现自我价值、促进自主发展。

3.达成质量更大提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数学学科又是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创建数学精品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无疑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极大提升。不仅如此,还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必然会对其他学科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数学学科抽象程度高、课程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在数学学科上的有益探索易于迁移到相关的其他学科。二是学好数学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为学生全面学习提供思维支撑和方法支持,而且学生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明确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路径

1.将精品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宏观发展战略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战略能够发挥导向作用,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力量关系和资源配置,更好地促进发展目标转变为现实。近年来,师院附中确立了“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制定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提出“精美文化、精湛管理、精心德育、精良师资、精品课堂、精彩艺教”等创建要求,将精品课堂作为基本校策之一融入到精致教育品牌战略之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又率先启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尽学校之所能加以推进,进而实现持续、纵深的发展。

2.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

精品课堂创建成与败,关键在教师。为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学校积极打造精良的数学师资队伍,引领数学教师“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师德;“立功”,即通过自身水平的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立言”,即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努力有所成就。引导教师把眼光盯在更高质量上,把功夫下在扎实备课上,把关键放在教学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学生分层培养上,把效果显现在四十五分钟课堂上。通过“名师”、“青蓝”和“优课”三项工程积极锻造一支“好学善思、好研善用”的学习型数学教师团队。

3.为精品课堂创建工作搭建制度活动平台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四时四级”教学模式来引领数学课堂的变革。这一模式以时间为“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时间段,以目标为“纬”,对每个时间段的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完善教学制度,用更加规范的行为成就更高的教学质量。为此健全数学教师业务档案,提出数学课堂行为指南,强化数学学科教学督导工作,优化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三是深化教学研究,用在反思中工作的状态追求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广泛开展各层次系列赛课展示活动,动员教师聚焦课堂、反思改进、思致超越,使谋求课堂教学更高效益成为全体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梳理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技术要素

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是精品课堂创建的关键,虽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必须在推进精品课堂的进程中坚持同步推进乃至超前推进,通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主体地位不明、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等现象,有效解决教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等问题。要重视动机激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需求欲望,形成学习动机;要鼓励主动求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胆进行质疑、交流、探究、反思等深层次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除了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应该积极尝试发现法、程序法、范例分析法、自学辅导法等国内外教改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

2.校本教研和学科建设

这是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教研组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学校选用得力的数学学科带头人,规范教研活动形式,围绕精品课堂创建大力开展理论学习、课标研读、教法研习,通过讲座、论坛、沙龙、考察等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学科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深入开展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研究,通过研究课、督导课、示范课、同题异构课等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效益的提高。数学教师将自主反思作为常态要求统领自己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的撰写和交流促进教师关注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3.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倘若教学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盲目,课堂教学必然避免不了随意、混乱、低效或无效。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包含三个主要内容: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数学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适切的教学目标还需要精当的教学设计来保障目标的达成,诸如导入设计、提问设计、内容设计、重难点突破设计、总结设计、板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缺少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势必走向粗放、走向高耗低效,势必与精致高效的愿景背道而驰。

4.学法指导和分层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学科,其学习情况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显得必要。要做到传授知识与示范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帮扶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体系。还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控制、学科作业的布置、答疑辅导的安排、学生评价的实施等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5.课堂节奏和教学手段

教师是课堂的直接调控者,其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教学手段的选择能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实际效果。适度的课堂节奏能始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和教学的辅助用具,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加大研究教材的力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修炼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打造精品课堂。

6.学科素养和课堂文化

我国数学家齐民友指出:“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这说明数学的思想、精神、文化对于人类历史文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创建精品课堂,和谐的课堂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达到改善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High-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Value, Approach, Element

ZHU Yi-min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yin 223001, China)

Key words: high-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value; approach; element

作者:朱益民

上一篇:职称评定个人总结(3篇)下一篇:小学教师培训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