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共16篇)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数学组德育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以教师课堂教学为平台,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学法、守法、懂法的意识,落实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心,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成立数学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喻永辉
成员:胡开明
张静
泸贵发
曹伟洪
杨秀水 郭国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校本培训。2011年8月31日,学校组织教师全员培训。
第二阶段:自学与上网学习。2011年8月31日—9月5日,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 9月6日起,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第四阶段:检查评比与总结。学期末,学校将对教导处、教研组、各教师落实此项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三、实施办法
1.组织校级全员培训;组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网上互动;确保所有教师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掌握方法、明确任务;要求教师从今年9月1日起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体现在教案中。
2.抓好教师用书配置工作。《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是教师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南和指定用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确保教师人手一套。
3.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中要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
4.各学科教师的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北安市是一个仅有42万人口的县级市,2007年审结刑事案件121件13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4件3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5.7%;2008年审结案件119件12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7件3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9%。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了解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比例,从而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再如“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15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6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对六年级的学生讲《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集中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附近非法开办的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渗透了法制教育。
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在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节“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有意讲有些官员用手中的权利狸猫换太子,用“替换”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替换别人上大学,自己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把学到的内容用到正道上,用到歪门邪道上就会犯罪。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在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创造不同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再如:学习《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56克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水?”时,针对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严重干旱,我教育学生浪费就是犯罪。通过教育,学生明白了:涓涓细流汇成河,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滴水,节约是美德,是责任,更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我们要行动起来,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著。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入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后,我上了一节“有关概率的基本性质与生活”的实践课,在讲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导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论是赌博,还是买彩票,赢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学生应远离博彩,同时希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教育身边的人也要注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94-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又要加强普法教育。”科学证明,许多影响人的一生行为或成就的基本素质,都形成于学生时代,因此,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好的行为一般受他本身和坏境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要加强。法制教育应该渗透于教学中,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有机的把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呢?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以及言行举止都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应该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思想素质,还应该要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良好坏境中受到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有的老师实行“棍棒之下出人才”,这种观念是及其不对的。学生做错事、不听劝,教师应以道理来向他说明情况,而不是出手打人。今年来,学校中打架斗殴的事件增加,如果教师再树立这样坏的榜样,那么后果不可言喻;再者,教师出手打人还能让学生更加的不思进取,这样的话就与教育的宗旨相背离。所以,在教学中,我拒绝粗俗的语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风,经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教态。当学生犯错误时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启发自觉。
二、结合课堂知识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渗透点。
如七年级在学习《科学计数法》一节时,可以在让学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我国现有人口接近14亿,现有耕地大约19亿的同时,借机简单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八年级《轴对称》一节时,用一枚国徽引入,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在九年级《垂直于弦的直径》中引入的问题时,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赵州桥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三、在实际中寻找法制教育点
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的学习都要用在实际中,这才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法制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联合实际,让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认识法律。
如在教学七年级第十章《统计调查》时,让学生在作一些实际的调查统计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部分条款。
如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第十七条,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让学生既掌握调查统计的依据和方法,有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
又比如说讲到图形“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说“我们的交通工具车子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由而引入关于交通法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又如计算有关的速度应用题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交通法的法律知识,告诫学生要在马路上正确的行走,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自己开车不要超速等法律知识。再如,学习数学中的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可以告诫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偷税漏税等。数学知识中存有很多的法制点,关键是看老师怎么去发现,然后用来教育学生。
(二)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从小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小学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径。
一、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法律素质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中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学中,要戒有粗俗的语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风,经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教态。
二、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数学教学之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课例
/ 2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二)《约分》。
三、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总之,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2012年6月28日
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2011]15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根据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关要求,为促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在我校全面开展,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六五”普法教育的重点,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融入法制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强化学生法制观念,初步了解简单的法律常识,促使他们在法律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二、任务和目的1.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必须达到三个100%:100%的教师参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培训,100%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100%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2.通过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法制意识。同时,通过教学研究,拓宽法制教育的渠道,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形成我校鲜明的特色。
3.通过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初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培养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9月1日前)
1.拟定《世昌乡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世昌乡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世昌乡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学习省、县有关文件和学校实施方案。
4.完成全体教师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培训,保证9月16日起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进教案、进课堂。
(二)创建实施阶段(2013年9月——10月)
1.全体教师严格按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中涉及的渗透点,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2.学校组织一次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示范说课活动。
3.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利用每周教研时间,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研究,及时进行总结。
4.针对出现的问题,学校将在9月底组织一次小结会,查缺补漏,全面部署实施。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1月)
1.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
2.以优质课、示范课、达标课等为载体,全面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参赛教师在选择课题时,要有意识地选择可以渗透法制教育的课题。)
3.组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评比。
4.扎实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研究。针对我校使用的教材版本(如苏教版数学)、展开研究,形成学校特色。
5.学校为每个班聘请1名法制辅导员、指导开展工作。
(四)稳定持续推进
继续深入稳定推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应对所任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点了然于胸,科学掌握渗透度,形成自觉的教学
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渗透艺术、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五)巩固创新提升
开拓教育思想和领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常规教学,形成学校特色,学校法制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学生法制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六)总结迎检
学校总结经验,提升亮点,规范资料,迎接检查。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
各部门负责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是贵州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六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务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2.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素养和渗透的意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当有长流水,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法制修养;同时,教师要养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不要为渗透而渗透。
3.加强教学研究。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在边学边用。如何渗透、渗透多少、渗透什么等问题留给我们很多的研究空间,要想形成学校的特色,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
附:世昌乡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世昌乡完小
2013年9月
世昌乡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龙再常(校长)
副组长:龙秀连(副校长)欧珍江(教导主任)成 员:龙贞节田雷龙满怀龙志新李静姚美吴思奇 石东华张小琴龙志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务处,欧珍江兼任办公室主任。
世昌乡完小2013年9月
岔河中学
龚尧
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及运用
1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数学思考: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解决问题 : 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教学重难点、关健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渗透法制知识。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传播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
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甲
12元
12.5元
12.9元
12.45元
12.75元
乙
13.5元
13.3元
13.9元
13.4元
13.75元
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解。
解 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
则
解得
答 略
【思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活动方略】 教师板书,给出题目。 学生口答,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 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
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
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
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 1+x+x(1+x)=121
解方程得 x1=10
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 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反馈练习
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同学,
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xx+1=182 Bxx-1=182 C2xx+1=182 Dx1-x=182×2
2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A12人 B18人 C9人 D10人
【活动方略】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四、应用拓展 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一、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 也不是施舍和给予, 而应是平等的交流, 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等, 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 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 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 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亲切的眼神, 会心的微笑, 生动的语言,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部分给予肯定表扬, 用手轻轻地在他的头上摸一摸,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快慰, 感受到学习的愉快。在课间活动中, 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 成为朋友, 使学生喜欢教师,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 变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让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教师要当好“小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呢?能说具体些吗?根据是什么?你能说出理由吗?”等, 这既能检验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真实性, 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 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观点, 才能争辩质疑, 标新立异, 才能生动活泼, 大胆探索。
二、挖掘展示数学魅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 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 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如, 学生已认识了平、闰年之后, 让学生随意说一个年份, 教师顺口就能答出是平年或闰年, 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为什么“厉害”?接着教会学生巧算方法。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如:一平方厘米, 学生会说“大拇指甲盖”“纽扣”等, 有个学生说“门牙”, 这时教师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 并说:“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 漂亮吗?”学生捧腹大笑。从笑声中,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 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在黑板上写出“6、60、600”, 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 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 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 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 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 思维更加活跃, 就是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和同桌同学讨论开了, 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 6米=6.0米=6.00米, ……当学生听到老师的热情赞语后, 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 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三、开展数学争论, 激发创新情感
学生的求知情趣是创新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 推行创新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 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在沉闷的课堂上, 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 一筹莫展。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 并不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而是塑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 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 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 不断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比的意义》时, 在得出比的意义后, 教师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 展开争论。有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因为根据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既然除数不能是零, 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 我常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的后项为0。”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孩子很快分成两派, 据理力争, 谁也不服谁。这时, 教师顺势让他们分组讨论, 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相互交流, 真诚探讨, 终于明确其道理。
四、生活溶进数学课堂,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渗透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41-01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学科知识和法制意识共同提高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拓展教学内容,找准法制“渗透点”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在不改变本节课教学计划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而然的融入数学教学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时,把新课上完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组内化简下列各组比并求出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它们哪些能组成比例?
288:192 240:160 192:128
144:96 96:64 66:44
题目还没写完,各小组就争先恐后的算起来,有的小组还实行了分工,有的记录数据,有的化简比,有的求比值,不到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发现化简后的比都是3:2,比值都是1.5,每两组比都能组成比例,从学生诧异的眼神中看到他们还想知道后续,趁着学生的热情未灭,我并用多媒体出示了六副大小规格不同的国旗,长的数据分别为学生刚刚完成的几个比的前项,宽的长度分别为这几个比的后项,单位是厘米,学生明白了刚刚完成的就是求国旗的长和宽的比,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国旗法》,让学生知道国旗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3:2,也就是长是宽的1.5倍,刚刚认识的六面国旗就是国旗常见尺寸的6种规格,让学生明白不按规定制作国旗,任意改变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法制教育的渗透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该堂课对《国旗法》的渗透,既让学生明白了国旗长与宽比的规定,又没有离开《比例的意义》的教学主题,不但丰富了主课的内容,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二、设计讨论交流,增强法制意识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第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心理和思想上都不太稳定,有一种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又有一种对小学生活的留恋,有了比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缺乏比较强的自律能力。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和特殊的时期,出现部分学生相约进网吧和游戏厅,为了制止这种不良行为,曾经多次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和家访,你讲多了学生不愿意听,还觉得烦,几乎一点收获也没有。我们在学习“百分数”一课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百分数用于课堂教学,有位学生搜集了这样一条信息:据统计,少年犯罪案件的70%与网吧、娱乐场所有关。借助学生提供的这条信息,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1、这里的“70%”表示什么意思?
2、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这条信息让你想到了什么?
下面是几个学生的发言:
生1: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把少年犯罪案件看作单位“1”,其中70%的案件与网吧、娱乐场所有关。
生2:也可以这样理解,100件少年犯罪案件中,有70件与网吧、娱乐场所有关。
生3:在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容易诱发犯罪,我们要远离这些场所
是啊,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指出: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否则,就是违法经营。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进入这些场所,如果我们进入了这些场所,就不是一个守法的好学生。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而且也深受教育,增强了法制意识。那几个爱进网吧的学生也不再进网吧,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
三、挖掘生活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范围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需要教师从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六年级复习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场后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进而拓展教育范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函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2)、了解函数模型的意义.2.法制教育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九条.二.重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三.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学导式
五.探究过程:
例
1、(2011山东威海月考)一个人喝了少量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迅速上升到0.3mg/mL,在停止喝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每小时25%的速度减少,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某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0.09mg/mL,那么,一个喝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至少经过_______小时才能开车。(精确到1小时)
解:设至少经过x小时才能开车。由题意得
0.3(1-25%)x≤0.09所以0.75x≤0.3,x≥log75.00.3≈5
答:至少5个小时后才能开车。
为了减少酒驾带来的安全隐患,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例
2、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1.2%,试解答以下问题:
(1)、写出该城市人口总数y(万人)与年份x(年)的函数关系式;(2)、计算10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精确到0.1万人);
(3)、计算大约多少年以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精确到1年)?
解:(1)1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
y=100+100×1.2%=100×(1+1.2%).2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
y=100×(1+1.2%)+100×(1+1.2%)×1.2%=100×(1+1.2%)
3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
y=100×(1+1.2%)2+100×(1+1.2%)2×1.2% =100×(1+1.2%)
…
所以该城市人口总数y(万人)与年份x(年)的函数关系式
y=100×(1+1.2%)(2)、10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
100×(1+1.2%)≈112.7(万)
10x
32(3)、设x年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即
100×(1+1.2%)≥120 所以x≥log012.11.2≈15.3≈15(年)
答:略.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 国务院编制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归纳总结:
一般的应用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1、合理选取变量,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问题:
2、用所学知识研究函数问题得到函数问题的解答;
3、将函数问题的解翻译或解释成实际问题的解;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而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想让学生热爱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我们必须得能先弯下腰,去主动拾起地上的字纸;要想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不用暴力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体罚和打骂学生。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
二、结合数学课堂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
行法制教育。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教授“吨的认识“时渗透环保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有关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在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在进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认识统一计量单位的重要性。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关爱学生;日常言行;思想教育;情感养成;实践活动;审美能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一、“爱”是教育的真谛,更是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校、对工作、对学生的爱,直接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自然产生对教师的爱,继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上。因此,教师要想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必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用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打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喜欢你、接纳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你言听计从,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二、在日常言行中渗透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日常言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一个在言行中常表现出不喜欢数学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还可能喜欢数学吗?当然就更谈不上自觉学好数学了。因此,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学科,教学态度要严肃认真,要发自肺腑地喜欢数学,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享受,那么,对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主动去学好数学。
三、深挖教材内容,发现其思想教育的元素,激发学生养成情感
数学教材,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应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情感资源,并充分利用其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杨辉三角”计算法,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早出现300年,根据这一客观事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钦佩,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通过动手、动脑实践活动渗透情感教育
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源泉,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如果直接按教材演示步骤推导面积公式,会造成学生不容易理解,感到困惑,甚至口服心不服。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分组操作、讨论,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感性认识。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教学同时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达到“情理相通”的教学佳境。
五、通过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渗透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使他们从小能用美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美的内容,以此来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小学数学而言,美的题材可谓丰富多彩,如: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练齐整、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等等不胜枚举,都是数学美的具体体现。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提醒和点拨,就可以使学生从枯燥和繁杂的数字和理论中解脱出来,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情感的培养、渗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长年累月、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1.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要让学生从小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使数学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教师就要贯彻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情感教育,在数学教育方面要立足于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也就是数学素质。而数学情感正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情感教育是由人的认知结构所决定的。
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没有感知、记忆、思维过程,就不能产生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认识过程,它可以推动,也可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情感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功能,即指人们借助情感进行信息交流而产生相互影响与作用。情感的这种功能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发挥出来的。二是调节功能。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容易使他们在大脑里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以及旧有联系的复活,从而促进学生领会知识,巩固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
1. 保持良好的主导情绪,积极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的良好情绪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快乐起来。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亢奋状态,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快乐情绪同样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学生学得认真,接受得快,教师的教学也会更有激情。例如,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用小手一家人的对话来讲述新课。拇指妈妈让她的儿子们介绍他们的特点,老大身强体壮,干活时总是排第一,老二、老三、老四各有不同……在他们讲的时候,老虎在窗外偷听,老虎想着把拇指妈妈和她的儿子们分给他的几个孩子吃掉。故事激起了学生识数的激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数的含义和概念。
其次,小学生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有趣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例如小学数学的第一课是一幅图画。结合图上两名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结合图中学生踢足球,要求学生课间开展有益活动;结合两名少先队员给花浇水,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爱劳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最后,教师要善于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当学生解出一道自认为稍难的数学题时,就会自我陶醉于成功中。对此,教师要及时地给予保护,不能用不屑的目光或过激的语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那样会削弱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解题方法或者异想天开的念头,教师不要一口否定,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而要肯定他们爱动脑筋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思路上。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还增强了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2. 以适度评价激励学生的情感。
现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考试的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应改变这种评价方式。将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能力等与考试结果综合到一起对其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欲望。虽然考试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方法,但不应将之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适度评价去激励学生的情感,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辟数学情感教育天地。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平时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缺乏切身感受。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建立“数学乐园”,组织学生办“数学手抄报”等,藉此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数学乐园或手抄报中。在编撰的过程中,要选文、编排、设计、绘图等,这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还可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记下收获和体会,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或记下困难、挫折,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变得舒畅,以便调整心态,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这些数学课外活动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堂以外,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从多角度、全方位培养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情感与态度。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多方渗透。数学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自身及教材中的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求知欲、自信心和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情意品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学术界有关运用情感教育策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采用良好的情感教育策略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此作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了体会。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贾会斌.让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周刊,2012.6.
[2]周超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现代阅读,2011.3.
__余庆县明星小学
任明容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相统一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好书,更要教会学生学怎样做人。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笔者就自己的做法谈点体会:
一、必须充分认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青少年因为不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不严格要求自己,认为不遵守规章制度不算什么大事情,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由不遵纪守法走上犯罪道路,使自己悔恨终身。守法是基础,遵纪是前提,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不要以为平时违反点学校的纪律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违法就行。这种想法和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特别是我们班,由于人多(现有学生72人),班上有这样一些现象发生:乱仍果皮、纸屑、零食包装带,说脏话,相互打闹,进网吧(有一个学生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学习直线下降,向爸爸妈妈撒谎要钱上网),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捣乱、逗话,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向低年级的小同学要钱等,作为数学教师我深知,他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不从小处着手规范他们的言行,他们将来就成不了人,更成不了才。有句古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纵就可能酿成日后的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再后悔。对学生从小培养法律意识,适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依法办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开发和挖掘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适时渗透法制教育
1、在情景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首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旅游景点人们乱仍垃圾的场景,通过学生看后的感想,教师再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教育,同时再出示主题图二年级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情景,更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知道优美的环境是通过大家的热爱和保护得来的。
2、在生活中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三年级《吨的认识》的教学时,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吨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要珍惜每一滴水。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商量,采取那些节水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
3、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教学《统计》时,由于学生接触的内容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方面的有关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情况、青少年犯罪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张统计表,使学生既掌握绘制统计表的方法,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由此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
4、在游戏中渗透法制教育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道路交通信号,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在利用课件出示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说说斑马线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安全过马路”,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以空前的规模改造着自然创造出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和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义务。开展环境教育课题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而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中学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是教育工作者,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的责任。
中学数学是一门以描述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中学数学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展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以及其他的数学方法,例如,绘制统计图表、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等等。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数学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污染已严重地影响人类生存,制约着社会的进步。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数学教学看起来与环境保护关系不大,不象有些学科如化学、地理等涉及的环保问题多,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科本身特点,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地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全人类的爱护。
一、挖掘教材,精心设计
根据现行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首先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教学时可近十年环境绿化面积的一些具体数字(包括校园绿化),出示相应的录像和挂图,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了解环保的作用。从而唤起学生“爱绿护绿”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一些有关植树造林内容的应用题后,我专门上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植树与生活》。我先创设了问题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份有什么节吗?为什么要大量地植树造林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植树对于我们有哪些益处?学生汇报资料:(1)制造氧气;(2)保持水土;(3)消除噪声;(4)净化空气;(5)调节气候。这时教师就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花草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
二、利用废物,制作学具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如何减少废物;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废
弃的各种长方体药盒、牙膏盒、饮料盒、火柴盒等作为学具使用;其次还可开展“环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讨论,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必然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质量。
三、参加实践,发展才能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在教学中我还十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努力创造环保教育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据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学“统计表”后,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家里的2007年上半年每月水、电、煤气费的数据制成统计表,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让学生根据同学们实际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并能根据所绘制的表说出有关问题,分析有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总之,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渗透环境教育,脚踏实地地践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鲜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使其终身受益,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西宁市二十五中学保吉菊
一、充分认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也承受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 各种不良现象也悄然而至, 社会中既存在着真善美, 但同时存在假恶丑,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阶段, 模仿性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 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 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手段多样化状况日趋突出, 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同时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 如何预防并进一步减少青少年犯罪, 已成为目前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根本, 是一项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 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最实用、最基本的途径。而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占的课时比例较重, 因此, 作为教师, 必须提高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认识, 才能真正开展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二、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 喧宾夺主, 也不能无视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 把握时机, 适时渗透, 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有些法制内容蕴含于情境之中, 有些法制内容蕴含于学生活动之中, 有些法制内容蕴含于例题之中, 有些则蕴含于练习之中, 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挖掘。
例如, 我在上“感受可能性”一节时, 通过掷骰子游戏使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同时在做游戏时, 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确定游戏的奖惩, 有些小组竟制订了掷得数字和小的要输钱给数字和大的小组。我借机渗透与赌博有关的法律。
另外, 还可以在学生学习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内容以后, 设计这样的活动———“转盘游戏”。
一个圆形转盘被分成10格, 分别写着数字1~10, 转动转盘, 指针停在某一个数字上, 就从下一格起, 数你转到的数字的格数, 转动一次转盘10元钱。
比如, 当指针指向4时, 就要从“5”起, 数4格到“8”, 8格对应的奖品就归你了。
活动结束后, 小组之间先比较自己的奖品, 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没有“被欺骗”的感觉。借机渗透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又如, 在学习“科学计数法”这节内容时, 我设计这样的题目:据估计, 我国现有人口接近14亿, 现有耕地面积大约19亿亩;美国现有人口大约3亿, 现有耕地面积大约29亿亩。
1. 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4亿人, 3亿人, 19亿亩, 29亿亩。
2. 计算并比较我国和美国的人均现有耕地面积。
3. 通过计算、比较, 你发现什么?说说我国在人口、土地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三、注重法制教育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同样“法制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数学赋予实际生活中,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 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 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 结合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说说自己的看法。
又如, 在学习分式方程的运用时, 就有很多渗透法制教育的地方, 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为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利用教材中的例3, 居民用水问题的解决,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 渗透节约用水法律法规, 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控制 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8-02
引言:作为既是基础教学科目和高等教学科目共通的学科,又是各个阶段性考试的重要考核科目的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由于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性思维方式以及数学解题的方式方法要求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出现很多的学习困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的障碍,对此,老师应该积极的寻找新的教学突破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也才能更好的保障教学任务的推进。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障碍
由于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的不一样,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天然存在,学生之间无论是学生能力还是学习方法技巧都会存在着不同,因此老师在组织数学教学之前,应该充分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然后通过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合理规划每一节课程的教学安排,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细化教育教学的安排,更好促进教学任务的实现,保障教学的效果。
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例子,使得学生可以取得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无论是数学公式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都是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老师在组织数学教学过程时,应该充分的理解数学的教学关键知识要求,然后结合实际生活,如投资、超市购买等实际的生活片段来进行数学例子的说明,这样的话就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的准确与清楚,学生可以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学知识要点产生共鸣,由此会更加方便老师进行数学问题的讲解,也方便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三、全面采用多媒体技术,积极使用包括微课在内的现代教学工具
传统的板书教学与灌输式教学由于受到新的教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冲击,使得老师在组织现代教学过程时,更多的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呈现方式。在组织数学教学过程时,老师应该积极的挖掘计算机技术对于现代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通过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视频、文献资料等,扩展数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更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与距离,同时老师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片段性的微课教学,让学生对于关键知识要点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掌握。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交流
由于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由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方,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有着严格的方向性关系,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上下级的性质,不利于现代教学过程的推进,因此在组织数学教学时,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教学过程更应该是一种探讨性的教学过程,形成一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像是朋友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进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障碍以及学习困难才会主动的告诉老师,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构建小组学习互助模式
由于数学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维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之间会存在不同的数学观点以及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对此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帮助是必要的。老师应该充分的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帮助成绩暂时落后的学习,成绩好的相互之间沟通学习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这样的话,既可以保障成绩落后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又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相互交流,促进数学思维方式的扩展。
结束语
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知识面的要求高,使得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存在多方面的学习障碍,老师应该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数学辅导,在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只有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才有能力更好的完成数学教学,也才能更好的实现现代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奋宁《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2011
[2]李伟航《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3]朱虹《浅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 2014
[4]张霄《浅谈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J]广西教育 2010
[5]董蓓蓓《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东方教育 2014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坪山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05-25
四年级数学科德育渗透计划11-19
乡中心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06-22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案例09-2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法制渗透11-22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10-03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工作总结05-2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12-07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