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精选13篇)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1

青岛基隆路小学 杨伟伟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6到12岁的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结合自己所教的数学学科与德育渗透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

①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渗透。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

②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教师通过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孩子们喜欢的节日,纪念日,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重阳节”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二、利用数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三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让学生领悟人生的价值。

三、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整齐,书写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要求中年级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

四、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始终要求人们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在数学教学中,应着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必改,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正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记得我在上四年级《商不变的性质》时,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已学的有关除法的法则,然后进行汇报时,有个小组说出了本节课将学习的难点内容“不能乘或除以0”。我明知有的学生也只是道听途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我仍然将它板书在了黑板上。一大半学生毕竟不知道为什么,我顺应学生们的疑惑,问“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然后我让学生设计了两道验证题,继续让他们小组合作计算或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推算。学生们经过一番辛苦的争辩、计算和推算,发现:前者没有答案,后者答案不确定,最后都确定“不能乘或除以0”。水到渠成!过程合情合理,严谨而又科学。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2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 创造最佳学习效果呢?

一、提供一些适于学生合作的内容

为了证实什么内容才是学生喜欢去合作的, 我做了许多成功的尝试.现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加以说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 (1) 布置合作任务: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知道如何计算面积的图形, 并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 量一量:合作量出需要量出长度的线段, 并尝试计算转化后图形的面积. (3) 思考并讨论:转化前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 探讨: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首先, 步骤 (1) 和 (3) 显然都在要求学生去合作完成, 而且这些内容也都是适于合作的, 不是一个人一下子就能完成的, 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比较大, 需要组员相互之间弥补不足, 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合作操作效果.其次, 步骤 (2) 和 (4) 这些任务的强操作性、强探讨性, 都需要学生们集众人之力, 相互协作解决问题.这些都从客观上、实践经验上说明:为合作小组提供有一定探索空间的学习内容, 有助于优化合作的效果.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容易激起合作成员的求胜心, 像步骤 (2) 和 (4) 都不是靠一个人的思考就能轻易地得出结论的, 它的一定难度需要合作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 它的一定难度将合作成员拉到了同一条战线上:去合作, 去探讨, 去讨论, 去操作.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偏向于对有一定难度的操作的喜好.美国著名教育家戴维在《课堂管理技巧》中说:“在青春期阶段, 少年正在努力树立个人存在感, 需要同班同学的认可就格外强烈了.”而想在同龄人面前赢得地位与特权, 解决一些在别人看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也正是由于有了我们的同学极想树立个人存在感, 需要同班同学的认可, 以及认为解决一些在他人看来是有难度的问题是一种好途径, 才更激励学生去探求答案或路径;只要所要解决的问题有难度, 才更让学生迫切地感觉到协作与配合是必要的.

一个有难度的内容, 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通过努力是可以办得到的, 或者通过相互的协作是能够解决的.学生并不会对那些看上去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感兴趣, 而对那些似曾相识的、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很感兴趣.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欲望, 让他们努力地去尝试, 让他们完美地去配合.因此, 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适当的难度, 是可以操作得来的, 但不通过好好合作或努力探索又是不能轻易完成的.

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培养合作的默契

要想随时都能进行着良好的合作学习, 必须在学习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有固定的合作组织, 培养合作的默契.

有固定的合作组织也就是要经常进行学习上的合作, 使合作小组成为经常性的日常学习方式的一种, 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成员.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固定的组员之间的关系, 像谁应该是小组内的组长, 谁应该可以成为小组内的活跃人物, 谁在小组内会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帮助, 等等, 都是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慢慢形成的, 并且是不断巩固与发展的.只有在小组内有了固定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特别是有了其自身的组长或者活跃人物, 小组就有其中心与凝聚力, 组员之间才会有合作的默契, 小组合作学习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为什么我们一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 合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全部得益于小组之间有了相对固定的关系, 才能进行默契的合作.因此, 要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要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 必须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驾轻就熟地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在合作学习中, 还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对互助学习多加关注与指导, 使其与学生相对独立性的合作学习相互配合, 相得益彰.

还要在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上多下工夫, 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受挫.这种意识有助于我们有目的、有信心、实事求是地完成任务.要为合作成员提供实现合作的能力准备, 就需要老师去指导他们发现, 或者引导到让他们相互的协作也能够发现为止.

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同样应该得到提倡.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让互助式学习小组成员在合作中获得乐趣, 愉快地学到能力.要让合作小组成员乐意为之, 让他们在互助中品尝乐趣, 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渗透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 欣赏学生个性发展 树立坚强意志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2-01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需要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正面的德育教育。拨其心灵,教书育人,让我们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教学中用简短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

数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存在在数学的每一个角落里。数学里,充斥着简单具体的美,和谐统一的美,奇异梦幻的美。我在讲初一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盈亏问题)时,课前我播放了一个有关团队精神的小视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悟出道理:团结就是力量。道理得出,让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扬团队精神来学习本节的学习内容,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兵教兵,兵带兵,气氛特别和谐。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树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二、在教学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德育教育的过程既是训练说理的过程,更是潜移默化和陶冶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多说鼓励,赞许的话,学生会对你的课感兴趣,兴趣上来了,学困生就会减少,优生就会增加,进而进行德育教育,效果会事倍功半。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和教师自身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心中的老师就是社会的规范,人类的楷模,他们心中的老师是高尚而富有魅力的。老师的个人人格力量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学生往往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良好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

数学本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许多公式、公理、定理都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真理,或者就是遵循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从而产生推导和归纳,推广与概括,发展与拓宽的应用目的。如在讲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盈亏问题),探究1结束时告诉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习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热爱生活,解题就会轻而易举。

四、用光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中,杰出的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数学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进程中,无数的中国数学家致力于发明创造并探索事物的真理,他们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奋力拼搏百折不挠,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中国的一些伟大数学成就更是一部使学生在学习上奋发,在情感上爱国的好教材。如秦九韶公式、祖冲之的圆周率以及九章算术,等等,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且用来表示二项式系数排列的杨辉三角形,从现在看来,至少要比欧州人的帕斯卡三角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历史人物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

五、从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数学是一门结构严谨、系统性与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数学推导的依据中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在学生练习中要讲究解题的格式、步骤的安排、书写的整齐、清洁和美观,努力探索合理简洁的解题策略,并且要对结果进行检验,努力寻找错误的原因,要克服困难,追求真理,主动进行补救和改正等。这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和提高创新精神。

数学学科的德育在数学课堂上 篇4

执教老师:高敏

2017-1-6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高敏

德育工作如何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求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变革德育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道德内化,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自主的健康成长,现将这学期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总结如下:

一、明确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典型事例,加以剖析,培养学生的就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为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任何事物都有美的一面,数学中简练的符号,数字的排列,图形的对称性,数与形和谐的统一性,数学结果的严密性和整体性的相互作用等都蕴涵着一种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欣赏美,在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开拓,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品质不断发展。

三、渗透数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时,充分利用分散、聚合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中,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数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在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部分内容,并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杰出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华罗庚等在各数学分支的领域中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辨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而现实世界是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客观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必然使数学内容中充满了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和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如讲代数中的等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反映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和相依关系,这些数学中的辨证关系,十分巧妙而又和谐地融汇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中。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存在于教学内容中的哲学思想,揭示出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运动、变化、发展的辨证关系,使学生学到一点辨证法,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

小学数学学科里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篇5

邢良青

数学学科里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占主体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介绍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能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学生才能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直接影响到创新意识的发挥。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循规蹈矩,纯粹靠死记硬背,习惯于通过记忆、模仿获取知识,而不去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学生;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创新意识明显不强。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自主学习者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励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觉的,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学生如果逐步形成了自主探索的习惯,其创新思维就水到渠成。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肯动脑筋、爱动脑筋的学生,思维才有一定的深度,才有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问题太具体了,不利学生的创新,问题又空洞了,学生不知从那方面想起;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问题一出现就急于寻找答案,这样可能导致让少数学生代替全班同学思考。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只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交流、汇报各自判断、推理、分析或者顿悟、潜能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宗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数学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内涵,阐明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外的关系。

1.充分挖掘数学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

2.结合数学知识,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如结合数学《圆的周长》教学,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学生进行祖国灿烂文明史的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课外活动强调以自读、自学为主,讨论、释疑为辅,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为浓重的色彩,无疑对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并让他们画出表格,学生对来自身边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热心地调查,称体重。同时,他们从收集到亲手称一称到的体重中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他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饮食要合理分配,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学完“时、分、秒”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方案,这样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珍惜劳动成果,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6

双语数学学科教学中如果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中学生具有很高的求知欲,学生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若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自然地渗透德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吃透教材,挖掘到掩藏在知识下的哲理,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教育

一、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体会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研究发掘数学史的教育功能,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独特的教育价值。例如,学习圆周率时,向学生介绍这是我国古代着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儿子祖暅、孙儿祖皓都继承了祖冲之的事业,刻苦研究数学和历法,都取得很大的成就。这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这些例子中鼓励学生学好本领,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2.意志品格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和顽强的毅力,意志脆弱,经不起打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教学中,可以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给学生鼓劲打气。让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受支持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而且多介绍中外数学家刻苦进行研究数学事例,从而引导教育他们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奋发图强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成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多给学生鼓励,使他们不轻易放弃,而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指导他们不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如正与负,连续与离散,有穷与无穷,已知与未知,实数与虚数,他们之间互相矛盾却又对立统一,在转化中促进数学的不断发展。如数学史上三次危机的出现,角的概念的发展等反映了事物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例如,在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变化着。从过去变化到现在,又从现在变化到将来。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却是永恒的!天空中星星的移动,地面上大地的震动,火山的喷发,人类的变化……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的一切量,都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说时间是最原始的自变量,那其他量则是因变量。根据此,我们有了函数的概念:如果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变量x在研究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变量x就称为自变量,而变量y则称为因变量,或变量x的函数,记为:f=(x)。通过数学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而且意识到在无限的时空中,人的生命是有限,因此必须善待人生,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能脱离集体,小到班级、小组,大到社会,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观念。数学有时是枯燥的,很多的规律、定律、公式等,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效果不好,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合作学习时,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与帮助,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劳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例如,我在实习时,引导学生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四个人共同操作,利用教具三根小木棒拼成一个三角形后与同伴比较后,得出了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学生在与小组其它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学习上的成功,从成功中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的。让他们懂得在往后的学习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要懂得自主学习,又要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5.审美观培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张奠宙与木振武两位先生在《数学美与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美分成了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其中,如美观是指数学对象以形式上的对称、和谐、简洁,总给人的观感带来美丽、漂亮的感受。在学正余弦定理时,我们感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用如此简单对称的式子来表达,也惊叹千千万万的凸多边形它们的外角的和总等于360度。美好是指数学上的许多东西,只有认识到它的正确性,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正义感和是非感。美妙是指美妙的感觉需要培养,美妙的感觉往往来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而完美是数学总是尽量做到完美无缺,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追求尽善尽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造美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也使学生树立做事尽力而为,争取做到自己能力以内的完美。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直接的德育教育。比如,针对数学的学习,教育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踏踏实实才能有好成绩,掌握扎实的知识基本功,这是任何一个伟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2.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体会获取成功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提倡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问题,并且要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最后再做到解决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的。

3.在课后练习题中渗透德育思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数学有很多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有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研究,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尤为突出。比如说,在学习正弦、余弦定理后的实习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测量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找工具、选择测量目标、寻找计算方法。这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同时也明白实践过程的重要性。

4.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刻苦,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向学生展现我强烈的时间观念,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把握现在,珍惜时间。在越来越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和示范也更显重要。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

一、计算机与学生的学习参与

任何教室的布置几乎是一样的, 前面是讲台、黑板, 下面是学生的座位。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是最活跃的, 一节课他讲的话超过全体学生讲话的总和。教师决定学习的内容、控制讲课的节奏、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学生则不然, 他们讲话发言须先举手经过批准, 不能交头接耳, 更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教师上课前需要认真备课, 课堂上一般不会走神, 而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问题想清楚。学生上课前一般不备课, 课堂上可以走神, 对学会教师讲的问题可以认真想, 也可以不去想, 反正最后老师要给出答案的。

计算机引入数学教学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我们的实践表明计算机可以为教学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可以利用它创造一个有交互环境的“微世界”, 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数学课在教室上, 现在可以在计算机房上, 学生能够每人或两三人一组面对计算机学习。他们面对计算机屏幕通过键盘和鼠标控制学习的节奏, 选择学习的内容, 还能自由地探试自己发现规律, 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可以自由讨论、随时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计算机能及时向每一个学生作出反馈这一点是传统教学做不到的, 利用这一点能够实现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 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 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 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 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 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 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 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 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 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 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 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境活动来比画讲解, 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说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 学生还能理解的话, 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学生就很难想象了。现在利用“Z十Z”智能教育平台, 一切都迎刃而解。通过演示, 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 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 改变平面的位置, 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又如利用“Z+Z”进行“24点游戏”, 在游戏中, 计算机自动出示4张牌, 你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各张牌并添加和括号进行运算, 计算机除了给你作出评判外, 还会告诉你所有的解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训练的效果。

2. 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 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 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 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 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 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 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 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 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 生动、直观、形象, 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8

一、要充分挖掘,不要信马由缰

在现行数学教材中,虽然例题、习题、小资料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但是并不占明显地位,再加上课型不同、内容不同等因素,都需要教师在课前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思考本节课德育渗透什么?什么时间渗透?以什么方式渗透?怎样把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许多的问题,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不随口泛谈,不信马由缰,精准设置每节课德育的“渗透点”。

笔者认为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挖掘,可以着眼这些方面:其一可以通过体验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其二可以通过数学文化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其三可以通过现实世界数量关系、规律运动、变化、发展,以及人们在处理问题中积累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其四可以通过对定理、法则等严格推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正直讲理的思想品质;其五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善于合作、敢于表达、仔细作业、勇于挑战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其六可以通过图形变化运动、定理公式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精确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其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本身文明优雅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德育资源;教学过程中时刻蕴藏着德育素材,但是都需要教师心中有数,做足课前功课,机智营运课堂,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德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道德品质。

二、要有机融合,不要顾此失彼

德育和智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不同的特质,又有天然的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宝贵的40分钟内,德育应有机融合智育,通过自然和谐的渗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曾经我们重智育轻德育,现在我们也不能顾此失彼,重德育而轻智育。听过这样一节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法》第一课时。上课,教师将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及数据引入新课(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要求学生说发现、谈感想、提问题。结果学生发现多,问题提的也多,可是没有说到珍稀动物种类较少,人类应该保护爱护动物等话语。也许没有达到预期的德育渗透目标,教师在这一环节上足足用了一二十分钟的时间还没有真正切入到新知的探究上。笔者想,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德育渗透而这样处理,是否有些顾此失彼?德育重要,但德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反复进行。

三、要灵活贴切,不要训斥说教

课堂教学中,教师预设“渗透点”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润物细无声”,要在无形中自然贴切地达到育人效果。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开课提问:你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学生交流后,就可相机进行爱国、尊师等教育,然后进行新知学习。又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课中要认识圆周率,此时可相机介绍世界上最早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7位的数学家祖冲之,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数学家致力于研究,勤于尝试探索的精神。还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依据平行四边形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在课尾和学生一起阅读“小资料”: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德育可出现在教学任何环节,它既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几句话,更可以是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赞美……

教师应抓住契机灵活贴切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被影响,被内化。而不能牵强附会地“贴标签”,或生硬照搬,或生拉硬扯,或训斥说教,激起学生反感心理,从而使德育渗透无实效。

四、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不能心血来潮,不能只搞一阵风,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渗透,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中的德育渗透也应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不可奢望一节课、一个内容就能收效明显。半途而废的德育,不但不能促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质,反而容易使学生模仿教师的行为,产生惰性,养成不良习惯。

德是做人的根本。陶行知说,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危险愈大。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采取有效策略相机渗透,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态度、精选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学方法影响激励学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品质。

小学德育纲要 篇9

一、组织管理

1、领导机构

(1)实现校长负责制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动手和保证作用。

(2)党支部切实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团组织将德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党、团员在德育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有明确要求。每学期召开3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3)确立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

(4)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议。

2、计划总结

(1)每年制订好德育计划,任务明确,措施具体。(2)有德育工作月报。(3)有德育工作总结。

3、规章制度

(1)有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布置的德育工作措施。

(2)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化(包括升旗、全员育人、时政教育、法制教育、班队会议、社会实践、德育基地活动文明班级奖励、优秀师生表彰、重大纪念教育、师德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学生学习、生活常规等)。

4、物质保障

(1)德育经费得到保证;有德育活动场地设施等;有校风、学风、教风和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名人名言或师生优秀作品,教室内有标准国旗。

(2)有必备的德育音像资料,有关的书刊严格按要求订阅,并充分发挥作用。(3)有计划地建设、利用好校园内外的德育资源。

5、队伍建设

(1)形成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团队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思品教师组成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

(2)有计划地对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有关培训,有考核和奖励制度。

(3)有关德育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政策得到落实,各项待遇得到保证。(4)班主任例会每1—2周1次,时间保证,主题明确,记录完整。(5)有一支高素质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并能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6、资料保证

(1)尚在贯彻实施的各种德育工作的法令、法规、制度以及上级下发的重要文件齐全。(2)德育工作会议、活动等记录齐全(包括负责人、考勤、具体内容、发言情况等)。(3)国旗下讲话稿保存完好(包括主讲人、时间、内容等)。(4)班主任工作手册齐全。

(5)各种德育资料按要求(学期或学年)分类装订成册,保管完好,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教育教学

1、学科教学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德育与素质教育、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按要求开齐上足各种规定课程(特别是时政类、思品类、劳技类、艺术类等课程)。

(2)教师熟悉《德育大纲》等纲领性文件,坚持“双纲备课”,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落实本学科德育任务和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利用本学科的德育因素,力求教学与教育有机结合。

(3)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邓小平理论教育。(4)积极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上好健教课。

(5)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有计划、内容、时间、地点、指导老师等,学生参与率达50%以上。

2、德育活动

(1)严格执行升降国旗规定,师生以规范礼仪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师生同唱国歌,声音嘹亮,国旗下讲话主题明确,贴近实际。

(2)结合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并严格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部署师生的德育活动,师生参与率达80%以上。(3)团、队活动正常开展。

(4)学雷锋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小学生雏鹰争章活动正常开展。

(5)家长学校有市教育局、妇联颁发的达标证书,活动正常,办学档案齐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起积极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

(1)把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规划,纳入教学计划;有一套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注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2)重视配备、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活动,工作有特色;教师在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学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指导场所。

(5)积累对师生实施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资料,按要求保存并有具体分析。

4、法制教育

(1)定期组织法制、安全、纪律讲座等教育活动(每期不少于3次)。(2)有切实可行的校纪(校训)、校规,并有一套教育、检查、考核制度。

(3)与当地派出所密切联系,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作用,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4)对品德较差的学生不歧视;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团员均有重点帮教的品德较差的学生对象;帮教有具体的计划、分析、措施、记录;品德较差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5、校园环境

(1)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布局合理,富有教育意义;至少有一处体现本校校风特色的布置;常规教育阵地齐全(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图书阅览室等),正常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教室布置整体美观,符合育人要求;食堂卫生整洁,师生用餐秩序良好;学生宿舍管理规范有序。

6、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认真执行《中小学班主任暂行规定》,职责明确,工作得力;全方位管理好班级,认真协调好各科教师的育人工作,有效组织各种活动。(2)《班主任工作手册》记载认真,并按《手册》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3)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制度,每学期家访人数不低于班级人数的50%。

(4)班集体建设中充分体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之间坚持开展各种文明竞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7、科学研究

(1)树立德育的科学和质量意识,成立专人负责的德育科研组织,健全并实施评选、交流研究成果的制度。

(2)积极开展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德育实验课题的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体教师德育工作研讨,专题明确,准备充分,优秀文章汇编成册。(4)经常举行主题班会和团、队日活动的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有优秀活动方案汇编。(5)整理、保存班主任及其他德育工作者育人的典型案例。

三、德育实效

1、学生素质

(1)具有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倾向影响的能力。(2)熟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条文;能正确理解并落实在行动上,热爱集体,尊重、关心他人,待人热情、有礼貌,爱惜劳动成果,养成生活自理、勤于动手的劳动习惯。

(3)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尊、自爱、自护、自强;无因心理异常而引发严重后果(故意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现象。

(4)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校规校纪,具有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能力,在社会上赢得较好声誉。

2、教师素质

(1)党、团员和干部以身作则,教职工能为人师表,言行符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事业性、责任感强,爱校爱岗,积极奉献。

(2)教职工对德育的内涵、性质、基本规律、基本任务、方法途径和目标内容等有正确的理解。

(3)全员育人意识强,教职工了解自身职责和工作要求,能在各自育人岗位上发挥作用,积极主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4)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心、了解、尊重、爱护学生;无有悖师德要求的行为。

3、经验交流

(1)为上级有关单位或其他学校提供德育工作观摩现场。(2)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在上级组织的有关会议上交流。

(3)集体、个人的德育科研成果、经验交流文章、德育论文在苏州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获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级证书。

4、表彰奖励

(1)德育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10

[作者]  高洪德

[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外语水平在国民文化素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英语

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多 种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迈向二十

一世纪,迎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中,英语的作 用尤为突出。初

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力,受到思想品 德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发展。所以,作为义务教

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初中英语承担着提高学生文 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

心理素质的重要任务。

一、英语学科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目标

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国际音标。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认读单词。

2.掌握约700个常用词、约200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此外要会认读约

500个单词及相关的习惯用语和固定 搭配。

3.掌握单词的基本形态变化;掌握五种基本句型;掌握动词的五种基本时态

及两种被动语态;掌握动词不 定式的三种用法等。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11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 不仅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个性品质教育主要包括: (1) 独立思考。教育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结论或结果都不要盲目接受, 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而要想一想为什么成立, 搞清来龙去脉。 (2) 团结协作。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强调合作学习, 通过同学的交流, 传递聪明才智,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同时培养学生豁达大度的良好品质。 (3) 实事求是。数学论证或演算强调言必有据,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 因而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 数学的基本特点是严密和抽象。 (4) 坚韧不拔。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 (5) 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练习认真、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2. 加强德育教育可以把学生从“自我诋毁”的定格中解脱出来。

教育工作者都想使自己所教的学生成人成才, 成为高素质的人, 但成人更为重要。多一份耐心, 多一份关爱, 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意义更大。观察周围的所谓的“不好”的学生, 我们不难发现, 有时所谓的“不好”, 就是一些难以改掉的坏毛病、坏习惯而已。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一个人, 评价一个人, 更不应该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如:我班一学生原来是有名的捣乱学生, 他的父母也曾经找我谈过。如果压抑他, 只能促使他更厌学;刚开始, 让他担任班干部, 数学课代表, 我还担心对整个班级造成负面影响。我反复斟酌后, 决定用他。我认为他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我的决定令他感到意外, 他有种重新获得了被老师信任的自豪感。他工作认真负责, 学习也很努力, 与同学融洽相处, 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我的心也慢慢放松下来。这件事给了我许多启示: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想法, 宽容学生的错误。我相信老师的一个和蔼、宽容的微笑, 温暖、亲切的一句话, 也许会给学生带来欢愉, 带来宽慰、自省, 而使他们的人生发生转折。也会从“自我诋毁”的定格中解脱出来。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从反面来看, 所谓的“坏孩子”、“坏学生”呢?是不是我们一贯给他们定格为“坏”字, 而使他们越来越坏呢?中学阶段, 正是身心生长发育的时期, 也是逆反心理最强的阶段。他们需要的是自尊心的维护。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 人格遭到贬低, 定格为“坏”、“不好”, 他们往往是任何话也听不进去了, 并且反其向而行之。

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开拓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概率”的内容时, 我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采取掷色子、投硬币、摸球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在教给学生一个结论或结果时, 教育他们不要盲目接受, 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通过讲“刻舟求剑”的小故事, 培养他们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吃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数学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对此, 很多数学家都有过论述。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 需要观察, 还需要实验。今天, 人们所知道的数的性质, 几乎都是由观察所发现的, 并且早在严格论证确认真实性之前就发现了。”波利亚则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 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 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大胆地猜想, 合情地推理”, 使学生在主动地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 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严格要求, 从小事抓起。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合格的作业, 一定要令其重做, 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言传身教, 从自己做起。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数学老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概念数学时, 要运用数学语言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 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 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 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的混用。要严格指出, 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5. 采用数学史料,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 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与传授科学文知识相结合, 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教学和学校各项活动中, 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著名的勾股定理是我国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 他比毕达哥拉斯的发现还早600年;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帕斯卡三角形”早400年。在讲述简单几何体体积时, 我加入了祖恒原理的内容。早在公元5世纪,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恒, 在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提出了“幂势既同, 则积不容异”的观点, 并首先利用它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在欧洲, 直到17世纪才由意大利的卡发雷利提出了这个客观事实。祖恒的父亲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的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历法专家, 他计算的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 一交点月为27.21223日, 与今天精密科学测算的数据365.2422日和27.21222日相差微乎其微, 他算出圆周率之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这一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将近1千年。他注解过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很多书籍。祖氏父子是我国古代许多卓有建树的数学名家的代表。上述史实说明, 我国的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史, 使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 课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参考文献

[1]宋承武.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7 (6) :158-159.

[2]刘学文.关于素质教育的焦点对话[J].教育探索, 2001, (5) :24-25.

[3]钟以俊.教育美学简论[J].教育研究, 1991, (6) :96-98.

[4]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141-143.

[5]聂东林.素质教育与教育随想[J].教育探索, 2000, (3) :54-55.

数学学科 德育纲要学习体会 篇12

郑州市教材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和下册五、六两个单元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适用年级

九年级上期总课时

90课时设计者

史翠丽设计日期

2012年8月22日

一、课程目标

一、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识字1.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写字、释义,会读、会写课文“读一读,写一写”里要求掌握的词语175个。

二、阅读(课内)

1、通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方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欣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示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背诵优秀诗文33篇。九上16篇:《出师表》、《诗五首》、“课后十首古诗”。九下17篇。

二、阅读(课外)

4、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本学年阅读《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三部名著,抓住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篇,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五合性)综学习

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二、学科价值三十四中语文文化课堂的基本价值核心:尊重、欣赏、求真、尚美

1、热爱并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

2、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在学习运用民族优美语言的前提下,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智慧的深邃多元,从而热爱并主动承担起继承与传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关于九年级学生学习问题引起的心理浮躁、激动、不安和放弃现象的分析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心理的负荷也不断加大。因此学生的表现自然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自信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理想,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得当,学习策略和技巧成熟。各科发展平衡,平时成绩优秀,并且经常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

迷茫型: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人数较多,他们在思想上也渴望着升入高中。但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技巧和方法,或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平时成绩波动较大,不是很稳定,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起伏也较大。

自暴自弃型:这一部分学生也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一个群体。他们平时对学习就无多大兴趣,多门课程都经常亮红灯。

2、关于五班、六班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分析爱读不爱写,爱听不爱说读:大多数除了课本不爱读

课本以外的都爱读写:20多人较喜欢写作,20多人难以动笔,其余学生被动写作听:多数人能做到文明、耐心倾听说:能有条有理用简洁的语言发表自己思维所得者居约三分之一,约二分之一的人金口不开,其余学生居中。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成绩不理想.四、学材分析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共25课。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内容是对大自然的赞颂。

第二单元是名家名作阅读,我们可以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

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第四单元是阐述求知问题的议论文。

第五单元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单元,学习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第六单元是历史著作方面的文言文,学习这个单元必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先秦诸子散文单元,学习时要使学生体会到先秦诸子散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和艺术特色。要强调朗读和背诵。第六单元是历代传诵的古代诗文名篇,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汇。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20首。(九上和九下)

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及培根随笔

附录:《怎样读诗》《谈谈小说》《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五、课程实施规划文言文(第一阶段)

单元课程目标

单元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包括综合性活动和评价)

单元实施策略(课型、教法和学法特点等)

单元评价及检测方法

六单元

1、熟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2、了解史传散文,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1《陈涉世家》

322《唐雎不辱使命》

223《隆中对》

224《出师表》

325《词五首》

3单元测试 三篇精读,两篇略读。朗读方法和翻译方法的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为主。

背诵过关单元检测听写注释落实过程评价

议论文第二、四单元

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通过阅读课文,结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三要素,区分论点与论据。

3、练习分析议论文的能力。

5《敬业与乐业》

2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7《傅雷家书两则》

18《致女儿的信》

113《事物的正确答

案不止一个》 1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15《短文两篇》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两篇精读,两篇略读。教法:讲解法,讲解议论文的知识。学法:对比阅读法、合作探究法重阅读和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重合作,议论文较难懂,充分发挥四人学习小组的作用。做一些中招的试题。

字词、文学常识过关过程性评价:作业、组内互评;

议论文拓展文本《君子之交淡如水》《坚持<一件事>原则》《平视》《心灵百叶窗》《凡事皆有度》《学会转身》小说第三、五单元

1、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2、品味小说语言;

3、会分析人物形象。

4、初步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方法;

9《故乡》

210《孤独之旅》

111《我的叔叔于勒》212《心声》17《智取生辰纲》

18《杨修之死》

19《范进中举》

20《香菱学诗》

1单元测试 小说单元是学生最喜欢的,以默读为主。尊重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重情景的设置、故事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向往之情。

字词、文学常识过关

小说拓展文本翻浆的心》

《童年》

《榜样》

《应聘》

《那年冬天好大雪》诗歌第一单元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

3、能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赏析、品味语言

1《沁园春雪》

12《雨说》

13《星星变奏曲》

14《外国诗歌两首》

1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本单元是现代诗歌,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朗读比赛字词、文学常识过关

文言文(第二阶段)九下第五单元

1.能熟练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正确,读出语气;2.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他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百家争鸣《公输》

2《孟子两章》

3《鱼我所欲也》

2《庄子》两篇

2《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2单元过关 首先要加强诵读重视背诵、名句积累拓展一些传统文化

1.过程性评价:作业、组内互评;2.:单元测试(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九下第六单元

1.能熟练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中心内容。

2、抓住中心事件,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相关表现,品悟人物形象;3.理解作品主题,4.梳理各课的文言常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1.曹刿论战(3课时)22.邹忌讽齐王纳谏(2课时)23.愚公移山(2课时)24.诗经两首(2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6.综合性活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1课时)单元过关 要求学生在上课熟读课文。注重小组的合作: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联系旧知,摘取相关语句,分类梳理文言常识。

1.过程性评价:作业、组内互评;2.终结性性评价:单元测试(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六个综合性活动(板块展示

分阶段实施)综合性活动

1、依据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分组实施。

2、展示交流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2、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

微笑着面对生活

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4、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读好书

5、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6、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写作 演讲 校园剧 写作 家庭活动

写作

过程性评价:活动参与、表现、自评、组评、师评

写作

一、结合本期综合性活动和写作课程目标,拟定如下12篇题目,进行议论文和记叙文训练《一种声音》《陪伴》《想看见你的笑》《传递——》《——并不平凡》 《——不普通》《雨的诉说》、《好读书读好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守护诚信》《生起心中的太阳》《说真话》

二、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题目不定。课外古诗词古诗词背诵

通过反复诵读,能够背诵这些诗词,正确的默写其中的名句。

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理解诗文的大意。

《课外古诗词背诵》20首

自学为主课下小组互查早读检查默写

默写检测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简要的概括名著的内容,说出名著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作品有独特的感受。《水浒》《培根随笔》《傅雷家书》(课外阅读

课内测试1课时)

摘抄精彩语段写读后感写作文“我眼中的------”

过程评价:摘抄、读后感等。名著中考题检测。

七、过程评价

1、今天我听课的效果是能听懂,能复述还是能教别人?

2、今天我与大家口语交流的层次水平是用词达意,语句连贯还是条理清晰?

3、我今天朗读的层次水平是字音准确,语句流畅还是感情充沛?

4、今天我写的是课堂笔记,课后收获还是生活随笔?

5、我今天积累了3——5个生字词吗?我达到的标准是读准字音,准确抄写还是规范默写?

6、我今天积累了2——4个成语吗?我达到的标准是了解,理解还是运用?

7、今天我背诵了一句,一段还是一篇(一首)?今天我背诵的层次水平是基本流畅,滚瓜烂熟还是准确默写?

数学学科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远程培训,我看了许多专家的精彩讲座,学到不少东西,接触到不少新观点,新思想。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从开始的只觉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操作熟练;从初上网时的被动性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搜索资源、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学识收获灿烂无比,使我的业务素质与日俱增。从事学习的每一个日子里,细听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品析专家教育理论,使我们直面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大胆抛弃什么;与科任老师的交流使我柳暗花明、视野开阔、茅塞顿开。通过本学科培训我深刻感悟到:

一、让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中得以充分体现。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从本次学科培训感悟的先进理念来看,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好,而且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出发点上来看教师怎样实施教学行为。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

成的方法、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样模式的学习方式。

三、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本次学科培训感悟的先进理念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些教学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对学生回答过程的不完整,不应指责。而应加以指导补充;对学生思维受阻,要给予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应毫不掩饰自己地兴奋,给以热情地赞赏和鼓励等。从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探求真理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一有时间便进入到这一网络平台中来,在这里自由浏览、评论他人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解到教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充分理解了新课改理念。我深感这一平台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沟通和联络,为教师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这对每位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责任的认识不够,教育教学理论不足,工作经验缺乏。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与专家教授无从比起,从他们的身上我进一步认识到在环境改变人的同时学习更能塑造人,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只有选择学习,学习意味着进步,学习是一个人特别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放弃学习、放松学习必将落后于时代。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但应该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还要有一定的数学修养,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在教学中做出成绩,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上一篇:有关房产税的法律知识: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下一篇: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