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就业后引发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近年来,在一些高校毕业生屡屡遭遇求职“瓶颈”的时候,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依旧保持着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1: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随着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益显露,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各校探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并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好几个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索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模式,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达到900多万,在校生规模突破2 000多万,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5.65%,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教育乃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已处领先地位,并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然而,在突出的成绩面前,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分析,冷静思考,研究对策,不断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招生与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两个关键环节,招生是基础,是学校的“财源”,就业是保证,是“货源”。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往往过于看重招生工作,忽视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存在就业机构、人员、场所、经费落实不到位的状况,有些学校尽管就业机构健全,但与招生工作相比,就业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存在着严重的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学校内部看,绝大部分教职员工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远未形成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充分参与的就业指导氛围;从学校外部看,就业指导部门与家长以及与政府劳动部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沟通不够,没有建立一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四位一体”的外部联动机制。

2.在就业指导对象、职责和内容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思想还停留在比较单一的层面,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对象就是毕业班的学生,其职责更多的表现为收集、发布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负责毕业生的分配等。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和毕业前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简单介绍。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不突出,没有针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进行深入细致的引导,忽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中职生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3.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各种平台,尽可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从社会经济发展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较多问题。一是就业指导“功利性”思想严重,缺乏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其表现为只重为毕业生找工作并且找到工作,只重就业择业中实用型知识的指导,缺乏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不能较早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导致学生缺少内涵,综合素质不高。二是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还很少,一般是由就业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做学生管理的人员来担任,因此,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内容目前仅限于就业技巧的传授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大。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三是缺乏有效的就业培训。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就业培训内容很少,一般主要搞对口升学培训和就业技巧培训,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出国培训等则很少开展。从而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强,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调整。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及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学校由于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不合理,结果无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中等技术人才,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对于每个中职学生来说,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如果不参加专门的职业资格培训,依然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无法顺利地实现就业。

二、建议及对策

1.提高认识,摆正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和高素质劳动者,只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实现。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工作,因为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校来说,只有“出口”畅,才能“进口”旺,衡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主要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工作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教育与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他们明确就业方向,有目的的学习,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和各行各业对职业的需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其明确“企业择优用人、个人自由竞争、市场进行调节”的就业局面,引导和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牢固树立全程就业指导观念。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与职业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人学生就业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中等职业的教育职能。

3.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机制。(1)建立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逐步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队伍。学校要确保就业机构、人员、场所、经费的落实,发挥该机构为全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咨询、建立与管理就业信息中心、组织与领导就业指导与咨询队伍、开展职业培训等工作的权威作用,不断改善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同时要立足于现实,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按照专业学科队伍的建设模式逐步实现由专门化到专业化建设的目标。(2)中等职业学校应逐步建立起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队伍。在发达国家,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中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学校的就业管理人员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指导与咨询工作与毕业生的需求反差较大,同时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也不相适应。因此,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按照专业学科队伍的建设模式逐步实现由专门化到专业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从现有的教学管理工作队伍中挑选一批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且涵盖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从事就业指导与咨询工作的专门队伍。其次,要给这些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使他们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让这些人担任就业指导课。使这支队伍得到充分的教学实践锻炼。这样通过理论研究与培训、教学与咨询实践。最终使这支队伍真正成为就业指导和咨询的专业化的队伍。(3)完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就业指导与咨询,不仅仅是毕业生的工作而且是贯穿于职业教育整个过程的系统工作。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开展内容不同、方法各异的职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完善综合素质,提高择业技巧与能力。一是新生入学第一年,在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引入就业的相关理念,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性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各自的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二是入学第二年,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练习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遵规守纪的工作作风和把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毕业前一年,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聘、就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到人才交流中心去调研,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对照自身素质找差距;探求求职方式和方法,反复实践,增强自身求职功底,勇于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主动适应,迎接挑战。全方位就业咨询的重点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特色的职业生涯设计,克服学生因性格、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缺陷给职业设计或择业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4)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有效的就业培训。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毕业生就业是指毕业生实实在在地落实工作单位,而实际上在统计毕业生就业状况时,除上述情况外,还要包括毕业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出国学习与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内容。如果说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能够部分解决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的话,那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就需要靠就业培训来完成。因为,就业培训是旨在改善毕业生职业素质,增加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教育活动。它包括:1)技巧培训,主要有人际关系、择业技巧等方面内容。2)岗前培训,即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行业的岗前教育。3)职业资格培训,包括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员、无线电调试工等资格培训。4)升学培训,如对口升学培训等。5)出国培训,通过进行有效的就业培训。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而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目的。

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就业需要的教学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最终将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取决于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进行适应性调整,立足从源头做起,将“就业率”真正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依据,通过增强和改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外,要将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与主干课程考试融为一体。中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过去。只要有文凭就可就业,现在和以后的趋势必是持“双证”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就业市场的准人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尽快改变目前中国执行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教育部门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相脱节的状况,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相关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考证机会,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一专多证。只有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中等技术人才,才能把经济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

三、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学业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提升自己的诸多因素,就业是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报酬,也就是工作。就业是连接学业和职业的桥梁,是它们的关节点。就业与学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就业是学业的导向,学业决定了就业,只有先完成学业再进入就业岗位,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赋予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就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业的基础作用,要向全体学生灌输“为了顺利就业必须搞好学业”这个理念。

2.专业指导与全员参与的关系。专业指导是配备具备相关就业理论知识和就业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的专门咨询和培训,是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的就业指导。全员参与则是全体教师共同投人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对学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专业指导是必需的,全员参与则是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绝对不能相互替代。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就必须在配备了专业化工作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动员,使全体教师都投人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

3.共性指导和个性化差异的关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学生的共性要求与个性差异是一对矛盾,不能因为共性要求而忽视个性的指导,同样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差异而放弃对共性的把握,使就业指导成为简单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复式组合。解决共性和个性的矛盾,实现就业指导目标,必须采取合理的就业指导组织形式,在纵向上,采用传统的指导方式,进行集体就业指导;在横向上,围绕具体的指导内容,根据个别化的就业指导目标,设计相应就业指导活动,把集体指导、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立学生就业档案,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有利于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找准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效率。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对人才市场的占有量以及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谋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 魏杰]

作者:张凤学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2: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摘 要: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就业后引发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近年来,在一些高校毕业生屡屡遭遇求职“瓶颈”的时候,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依旧保持着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不同单位的岗位需求,到岗后经过系列培训,很快就能成为高级技术人才。然而,在突出的成绩面前,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后引发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流动性大、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敬业爱岗意识淡薄、专业技能与所需岗位要求脱钩等等问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提高水平,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就业和招生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在狠抓招生工作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工作。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因为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和永恒主题。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就业机构、人员、场所、经费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另外,有些学校尽管就业机构健全,但与招生工作相比,就业工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存在着“重进口、轻出口”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

就业指导“功利性”思想严重,缺乏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其表现为只重为毕业生找工作并且找到工作,只重就业择业中实用型知识的指导,缺乏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不能较早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导致学生缺少内涵,综合素质不高。

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还很少,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仍与招生部门结合在一起,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工作上,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调整。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及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趋于突显。学校由于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以致无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中等技术人才,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同样,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对于每个中职学生来说,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如果不参加专门的职业资格培训,依然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无法顺利地实现就业。

二、工作思路

1.牢固树立全程就业指导观念

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与职业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人学生就业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中等职业的教育职能。

2.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机制

完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开展内容不同、方法各异的就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提升综合素质,完善择业技巧与能力。一是新生入学第一年,在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引入就业的相关理念,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二是入学第二年,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遵规守纪的工作作风、把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毕业前一年,在专业提高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把握面试基本技能,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提高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教育也可以说是就业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对人才市场的占有量以及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谋求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付丽媛 方正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3: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就业指导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说明了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着重阐述如何对中职生组织实施就业指导教育,同时对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

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值蓬勃发展,并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顺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2008年安徽省提出“建设职教大省”的宏伟战略目标。从2007年始,国家财政对中职在校生每年发放1500元生活补助,并逐步推行中职职业教育免费教育政策,此举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就业指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中职学校围绕就业来开展工作,学生在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就是直接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然而,据一项针对中职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有22%学生认为将来会从事管理工作,工作轻松且薪资待遇高,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上,加强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及时纠正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片面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就业指导教育,能明确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而有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笔者结合数年来的工作实际,认为就业指导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组织,科学实施,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组织实施

1.组织保障健全有力。就业指导教育属于学校素质教育当中的德育教育。学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有丰富德育经验的教师组成,校各职能部门如就业办、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要密切配合。领导小组要带领成员研究中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职生的新特点,社会对中职生的新要求,制定出就业指导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目标、主要内容、主要途径、评价方法等。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工作要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保障就业指导教育的有序开展。

2.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就业指导教育要强调针对性、时效性、一贯性。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德育工作小组要编写出详尽的教学计划,分学期确定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第一学年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中职生的新要求,中职生的就业层次,职业道德教育等,主要解决“我们是谁”、“我们在校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第二学年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中职生的职业规划,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企业文化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就业前的准备(心理输导、社交礼仪、面试技巧等),学校就业工作制度等,解决“我们将来做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中职生的具体要求及就业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正在执行的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中,开设了《职业生源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发挥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作用。

通过两年的就业指导教育,中职生通过学校的统一安排或自主创业,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后能把在校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保持下去,发挥专业特长,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管理,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就业指导可通过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主要有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报告会、成功学子报告会、参观等。

学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在课时安排上,实行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德育课教师担任大课教学,班主任利用班会进行小课教学。大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力求做到“严肃问题轻松化、针对问题共性化、解决问题方法化、教学过程案例化、教学方法互动化”,避免枯燥的说教和深奥的理论阐述。另外,针对班级的个性问题,开展班主任小课教学,这也是对大课教学的有效补充。

由学校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就业指导报告会,主要分析本校就业工作情况,宣讲就业制度等,同时也可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做专题讲座,分析国内中职生的就业形势,介绍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如何适应角色的转变,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就业指导报告会主要是解决共性问题,让学生认清形势,做好职前准备。

邀请本校毕业的成功学子到校做报告。“以身说法”,介绍成功学子的成长奋斗经历,给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和借鉴,更具有亲和力和可信度。

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将来的工作环境,明确工作岗位要求,督促学生在校期间加强自我培养和学习。

4.教育过程全员参与。树立中职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仅依靠几次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报告是不够的,应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像关心招生一样关心就业工作”。结合就业的实际需求,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任课老师尽可将就业指导教育溶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工作需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要将学生的在校行为和将来的就业联系起来教育学生,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利用班会等时间,反复进行就业指导教育。要把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中职生日常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座谈、讨论、板报、橱窗、专题广播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方针、政策,介绍求职知识,培养求职能力和技巧。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切都是为就业做准备的”氛围,从而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学习时间,尽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外,学校就业后的跟踪管理也非常重要。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教育,但在现实中还是会出现许多不适应,学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5.教学结果考核评议。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学检查统一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检查范围内,通过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课件等相关资料,结合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建议,及时总结分析,调整教学计划,适时补充完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检查结果应用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就业指导课的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

通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笔者所在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基本达到就业指导教育的目标。同时笔者也发现,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尝试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二、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指导教育重视不够。一方面,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几乎没有接受过就业和职业教育,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时,对未来的就业处于一种完全空白的状态。另一方面,有的职业学校,只是在学生就业前,给学生简单的开一两次会,介绍一下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或是介绍一下单位的情况,平时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且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就业稳定率较低。还有的职业学校,只注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外宣传,只注重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外部评价,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教育,其实这也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很显然,就业指导教育既需要前期的大量铺垫和引导,需要职后的跟踪服务与管理。

2.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首先在教材上,目前教材市场上关于中职生就业指导的教材,大多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与实际脱节严重,且没有一套系统的有关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校基本上都是处在一种“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开展一些就业指导活动,随意性较强。其次,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国内尚没有“就业指导师”这种职业,与之相近的有职业指导师,但其工作内容侧重给社会上人员提供调查分析、职业测评、职介帮扶等,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涉及不多。现在从事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没有系统的学习掌握,多是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讲解。受这两方面的约束,影响了就业指导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目前,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宣传,不能适应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虽然近几年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有所好转,社会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重普高,轻中职”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往往是家长无奈的选择,这种意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缺乏正面的引导和宣传造成的。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中职学校自身这个单一的渠道,缺乏权威性。社会上还没形成正确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这势必影响就业指导教育的效果。

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重视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对有效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家长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和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实现“建设职教大省”的战略目标都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居红.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教学用书: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陈桂芳.中职生就业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韦美萍,罗炫兆.新形势下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着重点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02).

[4]于素萍.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黄德垚

上一篇:计生专干工作报告下一篇:人民医院防保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