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化学学校校本作业是新时期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新时期化学教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思路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优化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对优化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思路的简单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篇1:

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校本作业设计是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改变了农村中学学生化学学习的方法。根据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以自行编写的作业来代替课本以外的教辅书和练习册,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围绕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发挥校本作业的优势作用,弥补校本作业实践当中的不足,以有效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

化学是初中教学当中的重要学科,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开始得以执行和落实。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始逐渐告别教辅书,并由校本作业取代,改变重复、机械的化学学习模式,减轻课业负担。在校本作业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应的困难和问题。受限于农村中学资源条件,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服务。

一、校本作业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作业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具有知识巩固的重要作用。教辅书和练习册成了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学生需要重复、机械地解题,题海战术成为作业练习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同时课业压力较大,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作业的职能是知识巩固以及学习效果的检查、甄别和反馈,而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学习模式中,作业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未能有效地予以展现,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帮助不大。与此同时,大部分教辅类书籍以及练习册的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化学教学的展开。因此,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作业设计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从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而促使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得以有效开展。

推行校本作业对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有效落实校本作业实践;强化教师的钻研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进行化学的学习和探究。松绑课业负担,充分满足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实践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受限于农村中学资源条件,同时受到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校本作业的质量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二、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的压力和挑战

1.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

当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初中化学作业都是以教辅书和练习册为主,因此形成了固定的观念。学生对于校本作业的兴趣不大,缺乏主动性。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差,其中一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学生要求不高,未能给予学生的学习足够的帮助。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意识,学习主动性差,对于校本作业的认识不足,给校本作业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实践造成了不小的阻力。因此,在进行校本作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从基础环节着手,重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首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校本作业实践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价值。明确化学教学目标,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校本作业实践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以改善学生化学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2.抄袭现象严重

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加上农村的资源条件比较匮乏,校本作业的质量水平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校本作业是代替教辅书和练习册的一种新型作业形式,可以满足化学教学的实际需求。但是当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1)校本作业趣味化不强,且形式比较单一,还有一部分农村中学在作业编写上完全参照教辅书和练习册,失去了校本作业实质性的功能,化学校本作业实践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2)校本作业未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增加了作业压力。学生不完成作业以及抄袭的现象严重,校本作业成了一种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校本作业也就失去了价值。这是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亟须解决的问题。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依赖于教辅书和练习册,而是根据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以更加趣味化和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和编写,可以充分发挥校本作业的作用,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以有效推动校本作业的开展。

3.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当前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实践所围绕的重点并不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作业兴趣和探究能力,而是以中考作为目标。在校本作业的设计和编写上,也是以应试为主,校本作业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应试教育当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成绩的提升,而成绩同样是评价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标准。校本作业实际的作用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试教育把学生长期限制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校本作业的编写当中,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未能加以考虑,校本作业是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需要进行编写的,应该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校本作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也给校本作业实践增加了难度,其中作业的量和作业内容的难度难以界定,是否适合每一位学生也很难予以把握。这就需要在校本作业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有效掌控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积极面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差异性难题,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以完善校本作业。

三、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的相关策略

1.注重课堂教学

通过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办法。从课堂抓起,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进行化学学习,并良好地予以消化。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推行素质教育,改变以“题海战术”为主的化学学习模式,将校本作业作为教学辅助的有效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是校本作业实践的基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应对农村中学初中化学给予相应的支持。校本作业不一定是固有的内容,同样也不是教辅书和练习册,而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当中,可以根据化学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布置校本作业,以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当中,该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填空和选择题入手,进行迁移应用和拓展,进行实验探究。循序渐进,围绕着教学内容,层层深入。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催化剂)以及加热高锰酸钾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方法、验证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等内容,都可以作为校本作业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布置课后作业,可以予以有效巩固。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更着重于课堂教学,并不是课后作业的一种形式。明确化学教学目标,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校本作业实践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性。

2.校本作业趣味化和多元化

增加校本作业趣味性,并以多种形式予以呈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作业当中。在校本作业趣味化和多元化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作业的量,让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校本作业任务。校本作业是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显现。校本作业并不是完全以书面文字的形式予以呈现,还能更多地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从日常生活着手,从中探索化学原理和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本作业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编写到校本作业当中,并以实验的方式来完成校本作业内容。

比如以下的实验:装在相同瓶子内的纯净水、白醋、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而通过气味就可以辨别出来,进而得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这一原理。而通过对纯净水、白醋、白酒气味的辨别可以知道,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不同,可以闻到强烈气味的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快。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分子、原子概念内容。

3.层次化的校本作业

按学生能力水平分层次安排布置校本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尽量满足每一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需求。校本作业的内容难度以及数量需要合理地安排设计,明确作业的目标,科学设计校本作业内容、设置难度等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设计安排。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具有较高难度的探究性问题,以有效拓展其思维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巩固其化学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化的校本作业实践,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以校本作业作为学生知识巩固的新形式,强化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校本作业的重要作用。在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实践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需要积极地予以面对。注重课堂教学,开展趣味化和多元化的校本作业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检验,根据学生化学学习的需要,分层次运行,对新时期农村中学初中化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威,文莉.农村中学化学新课改所遇的困惑与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2]刘新平.基于课程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14.

编辑 薛直艳

作者:李美缘

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篇2:

优化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思路探索

【摘要】初中化学学校校本作业是新时期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新时期化学教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思路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优化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对优化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思路的简单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校本作业 课程改革

校本作业的出现是课程改革全面发展的产物,是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对巩固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因素阻碍着校本作业的应用质量和效率,阻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进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如此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剖析,找到优化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思路,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

一、校本作业简单介绍

校本作业是新时期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经过实践研究之后我对校本作业作如下分析:

(一)校本作业的含义

校本作业,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所设计的课程或者作业。其主要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开设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或者作业形式。

(二)校本作业的特征

校本作业的特征十分明显,与教学实践息息相关,代表着初中化学教学新的发展趋势,在实践分析之后我对其特征作如下分析:

1.差异性

差异性是校本作业的首要特征,其符合校本作业的应用前景,针对不同的学生,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效,使得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实现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实践性

实践性是校本作业的主要特征,其符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发展趋势,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化学实践要领,更好的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化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3.趣味性

趣味性是校本作业的典型特征,其符合新时期教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应用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应用的过程中其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在具体实践分析之后我对其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校本作业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时期校本作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符合化学教学发展具体要求,为初中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化学教学方式和途径得到进一步丰富,从整体上看校本作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校本作业的应用受到一些阻碍

校本作业是一种新的事物,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观念,在应用和推广受到一些因素的阻碍。在实践分析之后我对其中的阻碍因素作如下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的阻碍

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校本作业的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应用和推广,使得其作用和效果迟迟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的进步。

2.教师综合素质的因素

新时期,校本作业的应用和推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学习,促进自我成长,用高水准、高素质来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校本作业的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不能正确看待这一新的变化,阻碍了校本作业作用的发挥。

3.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

校本作业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有完善的教学物质基础为支撑,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缺乏完善的基础设备,部分化学实验的开展存在问题,阻碍了校本作业的应用质量,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的进步。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校本作业设计思路探究

在对校本作业以及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我认为,优化校本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要从思想入手,对校本作业进行全面的宣传和介绍,使得教学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其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主动的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端正教学态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减少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为校本作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提升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其对物质基础有着特殊的要求,在校本作业应用的过程中,更是如此,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为化学实验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让学生在不断实验中更深刻的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巩固化学学习效果,提升校本作业应用效果,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教学实践,提高应用效率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践行理论,检验理论。校本作业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坚持以实践出发,对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的弱点和优势,具体针对性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要重视校本作业的差异性,对学习层次不同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校本作业的作用,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优化设计理论,创新作业形式

创新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校本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初中学生的具體特性,在掌握学生认知规律之后,要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汲取营养,积极主动的使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校本作业形式,提升校本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不断学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树立信心、激发学科思维,传递学科方法和观念,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阶服务。

综上所述,校本作业是新时期教育进步的产物,是推动教学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的予以落实,对整个教学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多管齐下,完善教学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高校本作业针对性,充分发挥校本作业作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芝.多元智能理论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李卫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学备课效果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高超.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作者:林秀春

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篇3:

“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从新课程“生本”思想设计出的校本作业更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基于“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趣味化入手,发展学习兴趣;多样化选择,满足个性需求;科学化设计,做到质与量的协调。

“生本理念” 初中化学 校本作业 设计策略

作业一直以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作业新的功能和内涵,它不仅具有基本的检查、甄别、反馈的作用,更应具有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作用。因此,当前作业的设计应基于新课程理念,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化学世界变化无穷,让刚入门的初三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探究欲望,但是应试背景下大量以教辅习题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作业,很容易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部分同学对化学的学习望而却步。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传统作业低效的问题,不让同学们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要让同学们从作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初三化学备课组基于以上思考,对作业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生本”理念下的校本作业模式。本文就这种作业模式的设计思想、具体策略和实例以及评价改革做简要描述,望能给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和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趣味化入手,发展学习兴趣

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形式,以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化学作业的优点,抛弃繁、难、旧的弊端,淡化作业布置单一化、机械化的痕迹,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化学学科特点为依托,设计化学趣味浓厚、形式多样化的作业。结合笔者经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内容为例,整理出各种类型的校本作业模式和内容(见表1)。

进行这样的改革后,作业的形式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学生玩中学,提升学习兴趣;作业多样化,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业个性化,促进自主学习;作业问题化,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化选择,满足个性需求

传统的作业更多的是提前预设好了,而校本作业针对本校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制取氧气一课中,作业设计如下:

1.课堂完成自编《校本作业》中的基础知识填空和迁移应用

基础知识共四题。第一题是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第二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填空,第三题是催化剂概念填空,第四题是分解反应概念填空。迁移应用部分也是四道题,分别对应基础知识的四个知识点设计的练习题目。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并讲评这些内容,可以强化学生双基。

2.课后作业:整理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氧气的装置

提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整理装置,是基于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基本仪器、学会组装仪器的角度考虑,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擅长文字类总结的、擅长画画的学生都能分别在作业中收获成功。

3.班级讨论版贴出讨论性问题:高锰酸钾反应剩余物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这个问题产生于在实验室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新催化剂的时候。在同学们实验了各种身边的物质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后,有同学将已反应完的高锰酸钾试管内的剩余物往过氧化氢溶液中添加,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素材。于是,在实验课的最后环节,在强调了安全性的前提下,让所有学生都做了这个实验,并且对现象做深入分析。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气泡,放出大量热,同时试管内液体变色,有的紫红色明显,有的墨绿色明显。学生有很多观点,比如有的同学认为,该现象证明了高锰酸钾反应后的确有二氧化锰生成,所以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又有同学提出,刚才做过二氧化锰的催化剂实验,没有这么剧烈。能解决的问题和学生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让学生继续思考。在班级贴出“讨论版”,对这种有点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不留名地畅所欲言,最终有同学百度到了答案,剩余的高锰酸钾还可以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及查阅资料等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催化剂这个知识块的效率。

在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课内课后作业重点不同,作业形式多样,作业难度不同,但是能尽量地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科学化设计,做到质与量的协调

真正高效的作业,应进行科学化设计:要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基准,应从学科体系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不仅要关注趣味性和学科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更要达到质与量的协调。作业的目标和内容、环节设计及评价方式等都要进行合理的科学化设计。

1.作业的目标和内容的科学设计

编制校本作业,应充分研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对整个学科课程有整体的把握。仔细研读教材,把课程目标细化到每课题、每课时目标,制定每课题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备课时,根据所要达成教学目标,对哪些内容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当堂落实,哪些内容须通过作业在课外落实,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样设计出来的作业,目标明确,既保证了内容对应目标的“准确”性,也保证了量的“精确”性。这是保证作业内容与量的科学设计的前提。

例如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元素一课中,作业设计如下:

(1)课堂完成教材“练习与应用”题目及自编《校本作业》

人教版教材在本节课题的“练习与应用”环节设计了6道题目。第1题填空题,要求写出“O”与“2H”这两种符号的意义并列举了一系列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的物质,让同学们来认识这两种元素的存在、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第2题是5道选择题,分别对应的知识要求是认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认识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认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密切,认识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元素格能获取的信息。第3、4、5题分别是给出几种常见元素,要求书写元素符号、中文名称或改正已有的错误。第6题是给出了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请学生查阅它们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并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关的实例。

这6道题目很精练,题目设计符合以下新课标的要求:第一,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第二,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第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第四,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充分利用这些教材题目,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作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自编《校本作业》中设计有2道题,内容都是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加强对元素的认识。这2道题是教材题目的延伸和拓展,并且结合了学生学情来设计,从认知特点出发,联系前后知识,便于学生建构完善自己对原子、分子、元素、物质等知识的认知体系。

(2)课后作业:熟记1-20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参加“元素翻翻乐”游戏

课标要求中的第2点: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这是课标要求的重点也是难点。快速且准确地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较花时间,适合在课后完成。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有厌烦情绪,科学地分析学生学情、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后,对于这个作业,设计了“寓教于乐”的“元素翻翻乐”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游戏内容是将制作好的卡片(写有元素符号,1-20号元素或其他常见元素各2张)背面朝上放桌上,由学生随机翻取2张卡片,每找到2张相同的元素就要求大声说出元素的名称,然后继续直到翻出所有卡片为止。记录学生所用时间进行比赛。学生在“玩中学”,并且乐于学。

(3)周末小调查:分析你的学号所对应的元素,举例说明生活中与它们有关的事例。推荐阅读书目:《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对元素的存在非常感兴趣,提问了很多关于生活中与元素有关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周末作业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面,更是对价值观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中,课堂练习丰富而基础性强,课后作业简洁有趣,周末作业拓展能力。作业形式多样有趣,更重要的是它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标准,以学生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科学设计,保证了作业的质与量的协调统一。

作业内容除了来自课前的预设,还应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这种作业更有实效性。比如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会观察的习惯,我们布置了一些家庭小实验。对于家庭小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多学生能够反馈实验现象以及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这些提问,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将个别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提出,作为全体同学的探究作业。这种作业,是对家庭实验的深入挖掘,主旨在于提升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停留于“看热闹”似的观察实验。

2.作业设计环节的科学设计

校本作业要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材施教。为了便于强化基础、鼓励探究、促进提升,我校的校本作业分为3个环节:课前小测、课堂练习和课后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校本作业设计环节与形式

课前小测是基础知识自测。可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激励了互助学习。也激励在其他学科较弱的同学一开始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化学学科上获得成功。

课堂练习以教材为主,自编《校本作业》为辅。深挖课本资源,避免依赖练习册而忽视了教材的作用。避免脱离教材,使课本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题目不要多,要精,尽量都课上完成,当堂反馈,有实效性,便于学生明确知识点。同时注意开发课堂生成性问题,便于知识的深化,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

课后作业的形式则个性化与多样化。既是学习的延伸,又发展了多种能力和对化学的兴趣。

3.评价方式科学设计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外,可以积极拓展学生甚至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根据作业的不同,采取教师、师—生、生—生、师—生—家长等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将对错式评价发展为交流式评价,将沉默性评价发展为期待性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发展为过程性评价。

这样的评价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达到校本作业的目的。

基于“生本”理念下的校本作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需要来进行设计与实施。注重趣味性,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同时也兼顾科学性。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作业是为他们而设计、布置,让学生爱上了作业,也让学生爱上了化学。这种作业模式,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们高效地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作业参与各种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无定法,对于校本作业的设计也是如此。优质的校本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科学规律,把握教情和学情,用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去寻找作业与学生发展的结合点,就肯定能在校本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校本作业的研究促进我们教师从立足学科本源、关注学生发展等视角反思教学,提升了教师对课程整体的理解与实施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刘娟(1983-),女,重庆云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王锋(1975-),男,福建漳州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进峰】

作者:刘娟 王锋

上一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论文下一篇:实践教学动画专业论文